记者手记:报道诺奖第十一个年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2日斯德哥尔摩狂风大作,阴雨连绵,已经进入秋季。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始宣布。诺贝尔奖也总是与雨雪相联系。但是,人们对诺贝尔奖的追捧热度并没有降低。

今年是我报道诺贝尔奖的第十一个年头。我照例从家中提前一个多小时走步到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大约15分钟就到了。

我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记者在第三排架起了摄像机。我想坐第二排。路透社的一位老记者说,我看你还是在第三排好。于是,我也架设到第三排了。

想想11年前,2006年,那时,还是汉松为秘书长。我问他对中国的医学研究有何评价,他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科研,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但是,诺贝尔奖不是给集体的,是给个人的,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必须给研究者更多的自由。而不是国家级的集体项目。

从那之后,中国也出现了诺奖热,环球时报也委托我采访诺奖评委看中国离诺奖有多远。当年,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奖。我问汉松是否屠呦呦可以获奖。他说,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建议有关研究机构或者大学教授可以推荐她。回来后,我立即给她的研究院写了邮件。不过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

其实,诺奖离中国并不远。2008年,网上谣传钱学森的侄子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我并没有在意。但是,等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去采访的时候,一进屋,新闻官就问我,你要不要提问?我说好啊!

果然是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在美国出生长大,所以对美国感情很深。他的妻子也是美国人。他们没有孩子。当时,我问他问题,他鼓励年轻人学习自然科学。当年12月8日,我也获得机会专访他。他说,父辈对他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父亲在一家化学厂工作,所以,有一些化学药品。他很小就开始做实验,看到花花绿绿的颜色和爆炸时的声响,他感觉非常兴奋,从此走上化学研究之路。

遗憾的是他在2016年死在回家的路上。据报道,他就是一个人骑自行车。据说可能是心脏病或者是中风。总之,他才64岁。他获奖时也才56岁,1952年出生是当年最年轻的获奖者。

后来,到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人终于圆上了本土作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梦。中国算来算去都有10位获奖者了。但是,很多人觉得只有莫言才是正宗本土的。虽然刘晓波也是中国本土的,但是却没有人提他。不过即使再九泉之下,他也是获奖者。那一年,还有一个日本的化学家其实也是在东北在30年代出生的日本孩子。

2015年,屠呦呦果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问诺奖评委,这是否是对中国中医的奖励。他们回答说,不是对中医的奖励,是对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的化学成分的奖励。但是,无论是屠呦呦还是诺奖评委都不能否认中医药的伟大。屠呦呦反复引用毛主席的话,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应该深入挖掘,发扬光大。屠呦呦也确实研究了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很多古代的方子,明明知道里边有宝,于是努力探索,终于提炼出其化学分子。屠呦呦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好范例。

这一次,又是本土的,又是科学家,真让所有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而且那种对诺贝尔奖的饥饿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现在,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更大。因此,科技进步也更大。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应该有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至今还是没有消息。人们应该认真进行科学发现。如果真的有了重大发现,是埋藏不了的。现在国际会议那么多,中国人如果经常参加,总会被发现的。

这11年来,我觉得报道诺贝尔奖就是我的一个重要任务,无论有没有稿费,就象六六说的那样,我就是有那个范儿。没稿费也得报道。

我曾经梦想写诺贝尔奖得主的书,但我发现其实这是很难的。每年除了在聚光灯下了解的一些皮毛,对于很多科学发现并没有认真花时间去研究,因此,想出成果是很难的。

我只是想,正如今天的诺贝尔奖发现,如果我能跟随生物钟好好养生,那么我就可以实现120岁的梦想。如果我能实现120岁的梦想,是否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写书,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呢?

我从小就爱做梦,我有很多梦想,而且这梦都一个接着一个地实现了。有的需要三四年,有的需要七八年,有的需要十几年,或许有的梦想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实现呢!好习不怕晚!

诺贝尔奖是一个能激发人上进心的奖项,有了它,彷佛就有了标准和努力的目标。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要自己有目标。就像小小的瑞典这个国家,硬是把一个诺贝尔奖坚持了117年。而且今年还提升了奖金。贵在坚持,贵在创新,贵在努力!

差点儿忘了。在诺贝尔奖新闻发布厅看到了年年在那里照相的摄影大师李亚男。一回头发现那个给屠呦呦当评委,后来在屠呦呦讲座时一直给她拿话筒的安德森教授就坐在我后排。

前边,瑞典电视台记者一看中国面孔不少,立即问中央电视台记者,你们中国来了多少媒体?随即在电视直播中说,今年诺贝尔奖又引起中国的注意,来了不少中国媒体。我和安德森开玩笑说,你们今年又要把奖项给中国人了?安德森也满脸微笑,中国人年年都有奖!我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不过,基本上没出声,因为诺奖评委会秘书长佩尔曼出来了!马上就宣布了!

 

Nobel Lareates in Physiology interviewed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ober, 2 (Greenpost)

As usual, Nobel Laureates were interviewed by the Nobel Media right after the announcement.

 

The phone call reached Hall’s home.

“You’ve reached me where I’ve lived for many years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Maine, rural Maine. Also known as Central Maine. In the extreme north east of this great country of ours. It is physically beautiful, including, I’m looking out the window, it’s a very beautiful day today, which is often is. Not quite yet but it’s still green as can be but it’s, because Maine is not like Arizona.

What is Hall’s reaction to the prize?

JH: Yes, correct. That was about half of our work, during my time when I was employed, had to do with circadian rhythms, indeed. That became amongst our most well-known research achievements, if any. Usually, and, relentlessly co-authored with Rosbash with whom you’ve already spoken. So he and I joined forces in the early mid-eighties and imagined that we might, or we might not as the case may be, go onward and upward doing research together in that arena. Which often involved crucially, what I call AIs – actual investigators – like students, post-doctoral supervisees, from the two labs working very closely together, even day by day. So that was enjoyable, it wasn’t that either lab was way out on its own limb. We had a lot of mutual support, I think it’s fair to say.

Hall and Rosbath were actually teaching in the same university.

JH: This was based in large part on becoming close personally at the beginning where our research interests in very general terms were in genetics, writ large. It was only after six, seven, or eight years that we started to work things together and imagine that possibly our backgrounds and our skills, if any, might be complementary. The key reason that we got into t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was because we were personally close. We had mutual interest in low culture stuff like sports and rock and roll music and abusable substances and stuff. And so we spent a lot of time just carousing or sitting together in misery at local sports stadiums. We have also certain, many similar interests, even in the pre-rhythm research days. He as a molecular geneticist, I as a straight up fruit fly geneticist.

AS: And that brings us onto flies. We should say a word for flies on this day of all days because once again the power of the fly as a model organism has been demonstrated.

JH: That’s right, this is something I’ve always … I was taught when I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bout a phrase, it’s known as the law of drosophila. To know about the deep history going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1920s, and the 40s and the 90s and now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current century. It’s just one of a zillion examples of how basic research on a supposedly irrelevant organism can have broader significance than, with regard to what’s going on in terms of that organism itself. And this has been true of fruit fly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for decades. For well over a century actually.  The key fourth awardee here is, as some of us call them, the little fly. So the little flies deserve another tip of the hat, I think, in terms of what has happened today.

When Michael Young was interviewed, he was busy answering phone calls.

M Young: I don’t know. Somehow, somehow, it’s just all spinning around in my head that this has happened. You know about these things and you can see possibilities on the horizon but you never really…Has this really happened?! [Laughs.] I’m still at that stage.

I mean this was … You know, I had gone to Stanford to learn how to use this technology, it was brand new in the 70s. And starting up my lab at Rockefeller I had worked a little bit on this problem, circadian rhythms, thanks to these tremendous mutants that Seymour Benzer and his student Ron Konopka had found. And I just thought it was a terrific problem and maybe the toughest thing I could try to tackle because it was behaviour; you know, what could we learn about a fairly complicated behaviour that we all exhibit, which was most easily represented by sleep wake cycles. And frankly I thought we might find out maybe a little bit. I never thought we would really understand what the motor behind this was, at the time. We were very lucky, we managed to find genes that fit together like puzzle pieces to explain how this thing worked. And the techniques and the approaches kept changing and I kept … I was very lucky I kept getting students and post docs that were extremely good and just did everything right. And the other piece of this was, you know, there was sort of a race going on in the early years. My colleagues Jeff Hall and Michael Rosbash and we kind of pushed each other along because … I mean most of it was independently done but we did have to collaborate from time to time, but we worked on slightly different problems but the solutions to those problems all, as I was saying, fit together like puzzle pieces, that kind of bring the picture into view. It was, it’s been really quite satisfying. This really pushes it way, way, over the top. It’s really quite incredible. And I couldn’t … yeah, this is terribly exciting as you can imagine.

How did

 

 

视频:201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三美国科学家获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单位诺奖大会常务秘书托马斯.佩尔曼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授予美国的杰夫雷.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24小时节奏的分子机制。

 

综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和贡献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单位诺奖大会常务秘书托马斯.佩尔曼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授予美国的杰夫雷.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24小时节奏的分子机制。

霍尔于1945年在纽约出生。他在1971年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紧接着在加州技术学院做两年博士后。1974年他在布兰德斯任教。2002年他又成为缅因大学的教授。

迈克尔.罗斯巴什于1944年出生在堪萨斯市。他于197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又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做三年博士后。然后在1974年到布兰德斯大学任教。与霍尔密切合作。

迈克尔.扬于1949年出生在迈阿密。他在1975年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1978年开始,他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任教。

那么,这三位美国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究竟在哪里呢?

诺奖评委总结说,地球上的生命随着我们的行星运转。很多年前我们就知道活着的有机体,包括人类有其内在的生物钟,帮助他们预见和适应一天的正常节奏。但是,该生物钟是怎么工作的?杰弗雷.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能够看到我们的生物钟并解释其内在的工作状况。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他们的生物节奏以便与地球的运转相适应。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用果蝇作为典型的有机物来分离一种控制正常的日常生物节奏的基因。他们的研究表明该基因解密一种蛋白质会在夜里在细胞核里积聚,但是在白天就不积聚了。结果,他们在这个机械中发现了另外的蛋白质成分。揭示了细胞内控制自我生成的时钟的机制。我们现在意识到生物钟的运行原理与其他多分子有机物包括人类的细胞运行原理一样。

我们内部的时钟非常精准地让我们的生理需求适应一天当中的不同阶段。时钟规定严格的运行机制,例如行为举止,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如果外部环境与内部生物钟不合,我们的身体状况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我们穿过几个时区,就会有时差感觉。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奏长期不合拍,那么就会有各种疾病发生的危险。

                 我们的内部生物钟

大多数有机物预期并适应环境中的日常变化。早在18世纪,天文学家让.雅克.德奥尔杜.麦然就研究了一种植物,发现该植物的叶子在白天朝着太阳绽放,到日暮叶子闭合。他想知道如果该植物一直放在黑暗中会怎样。他发现没有白天的太阳光,植物继续跟正常的白天一样绽放。植物好像有自身的生物钟。

其他研究人员发现不仅植物是这样,动物和人类也有生物钟来帮助他们的身体适应一天的变化。这种有规律的适应就是指昼夜24小时的节奏。该词来自拉丁语,一天24小时的周期。但是,我们的内部24小时生物钟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依然是个谜。

识别时钟基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塞穆尔.本泽尔和他的学生罗纳德.考诺皮卡询问是否可能在果蝇里发现控制昼夜节奏的基因。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无名基因遭到破坏,那么果蝇的昼夜生物钟也会中断。他们把这个基因叫做时期。但是这个基因是怎么影响昼夜节奏的呢?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提问视频。

今年的诺奖得主也研究了果蝇,目的是要发现时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1984年,杰弗雷.霍尔和迈克尔.罗斯巴什在巴斯顿的布兰德斯大学和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扬进行了密切合作,成功地分离出“时期”基因。霍尔和罗斯巴什继续发现了 被时期基因解密的PER时期蛋白是在夜里积聚,在白天就差一些。因此PER蛋白水平在24小时周期中摇摆,这正好和昼夜24小时节奏相适应。

一种自我规范的时钟运行机制

下一个主要目标是要理解这样的昼夜摇摆是怎么形成和保持的。杰弗雷.霍尔和罗斯巴什假设PER蛋白阻止了时期基因的活动。他们推理说,通过一种抑制的反馈周期,PER蛋白可以阻止自己的合成,因而在持续的周期节奏里规范自己的水平。

这个模型是很撩人的,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没有找到。为了阻止时期基因的活动,在细胞质里产生的PER时期蛋白必须到达基因物质所在的细胞核。霍尔和罗斯巴什的研究已经表明PER蛋白质是在夜里在细胞核建立起来的,但是它是怎么到达那里的呢?1994年,迈克尔.扬发现了第二个时钟基因,无时基因,解密了需要在正常的昼夜节奏中的TIM蛋白。

在这个优雅的运转中,扬展示了当TIM无时基因PER时期蛋白绑定的时候,这两个基因就能够进入细胞核。在那里,它们阻止了时期基因的活动,关闭了抑制反馈循环。

这种规范的反馈机制解释了分子蛋白水平的摇摆是如何出现的。什么控制了摆动的频率呢?扬又发现了一个基因,叫双倍时间。双倍时间蛋白的作用就是延长时期蛋白积聚。 这为研究昼夜摇摆是如何密切适应24小时周期的秘密提供了洞见。

 

诺奖得主们发现的模式转化为生物钟建立了关建的机制原理。后来,其他时钟运转机制的分子成分也得到了解释。例如,今年的诺奖得主找到了激活时期蛋白的其他蛋白以及阳光可以与时钟相适应的机制。

 

                  人类生理学上保持时间观念

 

生物钟牵涉到我们复杂的生理学的诸多方面。我们现在知道了所有多分子有机物,包括人类在内,利用一个类似的机制来控制昼夜节奏。我们的基因中很大部分是由生物钟来规范的。结果,一个细心精准的昼夜节奏使我们的生理机能适应一天中的不同阶段。由于这三个诺奖得主的发现,昼夜周期生物已经发展到了广阔的动态的研究领域,对我们的健康和福祉有很大作用。

 

例如,在一天24小时里,零点到六点,人们处于深睡眠状态,身体温度低。6点到12点之间尤其是9点多,血压迅速提升,11点人们高度机警状态,到13点,协调很好,14点反应最好,18点身体温度最高,血压也随之升高。到半夜又开始深睡,体温降低。因此,昼夜时钟使我们的生理适应一天中的不同阶段。我们的生物钟帮助我们规范睡眠模式,吃饭行为,荷尔蒙释放,血压和体温等。

 

编者的话: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可以说再次证明中国古代人的伟大。皇帝内经中早已规定好或建议好的人的养生要根据时辰来进行。而诺奖得主发现了这个机制的运作模式。这再次提醒人们,要根据生物钟生活,就健康长寿,逆生物钟而行,就有可能生病。

头条要闻:三位美国科学家霍尔,罗斯巴什和扬一起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委员会2日在诺贝尔论坛宣布美国科学家霍尔,罗斯巴什和扬一起因为发现人体控制昼夜节奏的分子机制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诺奖委员会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在当地时间11:30准时宣布来自迈阿密大学的布杰弗雷.霍尔教授,1945,美国布兰德斯大学教授迈克尔.罗斯巴斯,1944,和洛克菲勒大学迈克尔.扬教授,1949。

诺奖评委拉尔松.尼尔斯-约翰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专访时说,这个发现是在1984年到1998年之间发现并逐步得到世界承认的。相对来说,也是个比较新的发现。

他说,该发现对人体的生理机制运行和人类认知人体生物钟运行机制非常重要。人要乘飞机,通常会有时差不适,这就是因为人体内的生物钟就是这样运行的。

克里斯特.霍格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人如果24小时不休息,就肯定会困,劳累甚至生病,这在人体的每个分子中就有了这样的机制。

了解这个机制,对人类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诺贝尔奖奖金900万克朗,约合110万美元,三位获奖者均分。明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宣布诺贝尔物理学奖。诺奖得主将在12月10日从瑞典国王手中获得颁奖。

图文/陈雪霏

请大家继续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届时将为您提供最新报道。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联系chenxuefei@greenpost.se,  weixin chenxuefe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