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古琴班教学火热进行中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斯德哥尔摩11月下旬的天气宛如江南二三月,有点儿阴冷,但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室内确是其乐融融。原来,第二期古琴班已经在11月18开课了。

开班第一天,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亲临现场。她对古琴班的第二次开班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表示高度赞赏。她说,古琴在中国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正宗古典文化的标志。学习古琴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典雅气质都有好处,古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古琴班是于去年同期开班的,也是全世界中国文化中心第一个开古琴班的。授课老师是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邓红教授。邓红也是古琴家王迪之女。王迪是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的老师。林西莉因此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琴》,并因此书获得瑞典著名的文学奖奥古斯特奖。因此可以说,古琴与瑞典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林西莉当时在1961年1962年之间是世界唯一的在北京古琴研究院学古琴的学生,教她的老师却有十几个。而王迪是最直接的一个。

因此,林西莉不但写书传播古琴,而且还组织古琴演奏会,邀请邓红来瑞典和北欧其他国家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北欧广大观众的喜爱。

邓红教授在古琴方面很有造诣。她给大家讲述了古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琴谱方面的各种知识。尤其是她那耐心细致,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更是直接凸显了古琴人的风雅气质。

邓红教授说,今年为了让大家能有机会练习好,每个班只招了16人,总共三个班,一个是零基础,一个是初级班,就是去年学过的,还有一个是提高班,就是在去年学过的基础上又在平时也学习过的同学。

这学期的学员也有了大腕儿级的学员,例如瑞典著名华人女高音歌唱家邹荣美,著名华人琵琶演奏家缪琪等。同时,也有13岁以上的年轻学员。大家都非常努力。 朋友圈时不时发出感慨,古琴班让人感到非常高兴,感谢中心的老师们!

古琴艺术是一门高雅艺术,尤其其中的一首著名曲目《流水》是和新疆的木卡姆一起登过月球。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人故事让人对琴有一种格外的敬重。琴弦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因此也格外沁人心脾。

古代有个叫俞伯牙的富人,整日鼓琴,后来遇到一个贫困的钟子期,能够听懂他的琴弦,二人成为知己。钟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再鼓琴。真是一段凄美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本期古琴学习班持续两周时间,到月底结束。

相关链接:

今日头条:瑞典华人科学家曹义海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1月22日,据中科院发布的《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增选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其中,瑞典华人科学家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曹义海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获悉之后立即对曹义海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曹教授您好,请问您获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消息,有什么感受?

义海教授:谢谢你的采访,这次能评上中科院外籍院士,这是咱们国家重视科技的体现。给海外学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也是国家多年来对我们科研人员的认可,对我本人的认可,也是对瑞典这个国家的认可。非常荣幸,感觉国内专家非常关注我们在瑞典搞科研的一些成就。

记者:请问您当选中国工程院xiang外籍院士后,未来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曹义海教授:下一步我想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的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尤其要为年轻学者创造机会,让中国学子到瑞典来学习,同时,也可以让瑞典的学子到中国去学习。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忘初心,精忠报国。携手共同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希望我自己能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曹义海1959年出生于济南,祖籍山东潍县。1960年随父母来到泰安,在那里读完高中。1977年他还到泰安县的一个公社去插过队。 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首批参加高考的大学生,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

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从事免疫和血液病的研究工作。1986年应邀到瑞士伯尔尼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88年转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的路德维希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医学博士和分子生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曹义海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底因家庭原因回到瑞典,继续从事专业研究。现为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院的终身教授,课题组负责人。

在瑞典,就象在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评上教授职称是很不容易的。在为数不多的华人教授中,2004年曹义海教授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首位被评为教授的华人。

说起曹教授的学术成就,真可谓硕果累累。他去瑞士的伯尔尼大学研究癌症基因转化动物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和癌症基因重组动物课程后,在研究中,他首次发现变异癌基因Ras能导致运行腮腺癌,如将此基因整合到Y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都患此癌症。后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把腮腺特异性的基因成功克隆,此项技术为研究组织基因特异性的表达和组织的特异性用药治疗开创了新方法。后来他还在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

曹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多次受到瑞典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最近的一次采访是关于糖尿病的研究。他说,他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开发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前记者采访他如何能取得一些成就时,曹教授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的体会就是不管干哪一行,都要特别专注把事情干好,要执着,专注,打好基础,对自己的专业付出多一些,对科研特别感兴趣。第二要有使命感。我感觉自己做的工作特别重要,对癌症病人,如果能找到好的方法,我感觉非常重要,这是我的使命。”

说到挑战,曹教授说,搞科研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

“搞科研工作,尤其是搞医学科研,每一天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搞科研的人一定要有这个准备。克服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你能感觉到这也是有成就感的。当然,遇到困难就退缩,说明你意志不够坚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思想准备,你就搞不了科研。你必须每天都要想问题,问问题,而且还要能解决问题”。

另外,曹义海教授也是北欧致公协会会长,在这个平台上,他也做了很多推动中瑞之间进行科技交流的事情。他也被评为2018年欧洲十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图文/ 陈雪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