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1997年当黄育川在北京任职的时候,记者就东南亚危机问题采访过他。他在中国呆过七年。他了解中国,对中美贸易问题看得清楚,解释到位,因此,这里转发一下美国记者对他的采访。
Tag Archives: 中美贸易
时评:赞“十人点九个菜”的提法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自从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当时,立竿见影,很多人开始自己带饭上班,或者是很少聚餐。为什么会有这个提法和结果呢?凡事都是要跟以前对比。
早在90年代初,尤其是八十年代末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大家还在用粮票和油票购买食品,那个时候,真的是没有钱也没有货。发那点工资,再加上粮票和油票你才能保证买得到粮食。否则,还真不知道是否有很多人挨饿。
到了90年代初没过一两年,粮票和油票就取消了。人们可以自由地去饭店吃饭,自由地到市场上买大米白面和油。一开始都是吃食堂,自己做饭也是用煤油炉。还要自己买煤油。想想那时候真是短缺经济。偶尔老外请同事们吃一顿饭,还感觉是很大恩惠似的。这让我下决心,和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也要自己付钱。
但是,毕竟大家一起上早班,愿意一起吃早饭。不愿意只吃馒头和大米粥,或者是油条加豆浆,加咸菜,我们早班五个人要一起去真武庙吃混沌,面条,或者包子,更热乎,更好吃一些。大家轮流坐桩。
因此,也养成了吃饭的习惯。很长一段时间,无论跟谁见面都要吃一顿,好像如果不吃饭,都不好意思似的。不管谁请,都得是在饭局上谈事。
这样出来吃饭就变成了平常的事。然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结果也滋生了腐败。主要表现就是点菜点的多。不剩下,感觉没有面子。
1994年,我回老家东北吃饭,到饭店,如果点一个菜会觉得少,于是点三个菜。但是,等到上菜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大盘子实在是太大了。因此,无论怎么吃,也是吃不完的。必然要剩下。
其实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人们已经习惯了少而精,所以,量会小一些。但是,后来东北虎南下到南方各地,依然保持慷慨大方的习惯,加上人们就是有钱了,尤其是要求人的时候,都非常慷慨大方。加上餐饮业就是一种产业,老板也都看透了客人的身份,如果是老板或者国企的请客,那就点鲍鱼之类的贵菜,总之,要感觉不差钱儿。
久而久之,人们吃喝玩乐一条龙,结果,很多人吃坏了胃,吃坏了肝。脂肪肝,啤酒肚,心脏病,三高都随之而来。可以说对某些党员干部都构成了生命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可以说是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挽救了很多家庭。因为有的人常年以应酬为名不回家,造成家庭关系不好的现象也是有很多的。
那么现在提出10人点9个菜,实际上也是考虑到菜量的大小。此前也有针对饭店的动员,那就是让饭店把菜量减少一些。我记得国际台二楼就是,一开始,菜量是可以的。后来,到2009年的时候,就减半。慢慢地,人们开始理性吃喝。但也还是难免在公费吃饭的时候,会多点一个菜。
当然,这要看菜量,如果从节约的角度,是可以10人点9个菜的。或者8人点7个菜,7人点6个菜,我相信大家都是能够吃饱的,因为现在人们还提倡八分饱,不要吃得太撑了。以前总是觉得如果不吃饱不合算,但如果仔细想想,吃多了,耗费精力,耗费精血,而八分饱是很健康的。你想想如果是自己吃饭,就不愿意看到剩下许多饭菜浪费了。因此,本人觉得类似10人点9个菜这样的提法是可以实施的。
有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请客怎么能这么小气呢?但是,事实上,在西方,更是谨慎小心,几乎不浪费一粒粮食。现在,在很多酒会上,根本就不准备大餐,而是准备非常精致的非常小的三明治。例如,一小块儿豆腐卤那么大的面包上放一点儿鱼子酱。几乎是一口就可以吃下去。人们吃上五六个,十来个,几乎就是一顿晚餐了。或者是一个卷子。就是春饼一样的薄饼卷上鸡肉,鱼肉或者虾仁加生菜。
你根本感觉不到大餐的快感,但是,也不会饿着。如果仔细想想,这也是最科学,最可爱的。没有浪费,也对自己的胃负责,不会让胃有过重的负担。人们不会觉得因为没有吃撑而感到后悔。很多著名的大餐,真正吃的就越少。我记得刚来瑞典的时候,三个人吃一顿5000多克朗的晚餐,结果大部分时间是喝凉水,喝饮料。等到全吃完了,也感觉没有吃饱。
人们要的就是那个情调!
吃自助餐很好,想吃多少,吃多少。但是,也看到有人很不自觉,一下子拿很多,但是,最后,吃不了都剩下,浪费了。
我觉得10人点9菜是文明的象征,是人们注重质量,不再浪费,敢于与浪费做斗争的一种表现。事实上,如果菜真的不够,也是可以多点的。问题是,往往点的过多造成浪费,因此,少点一个菜,是最实际的节约粮食的做法。
当然,有人把这事与进口美国大豆挂钩了。认为由此可以看到可能中国会出现粮荒,中国人又要饿肚子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真正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你就会发现,瑞典的粮食,水果和蔬菜几乎都是进口的。他们只是生产小麦和牛奶,但是水果和蔬菜都是进口的。有马达加斯加的荔枝,西班牙的橙子,美国的柚子,意大利或比利时的草莓,西瓜也是进口的。
瑞典出口很多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挣取大量外汇,同时,也花出大量外汇进口。基本上保持收支平衡。因此,瑞典就不怕全球化,积极推广自由贸易。
中国因为困难时期饿怕了,所以,总是要希望自己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其实,中国从布朗说谁来养活中国的时候,就开始进口粮食了。2006年我参加世界水周的时候,一位加拿大的水问题专家对我说,中国人很聪明。我们都以为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中国人口那么多,肯定吃不饱,因为没有那么多地。即使进口,也会在港口看到大船排长队。但是,人们却没有看到大长队,为什么呢?原来,由于中国也出口大量商品,有很多经济作物出口,例如,柑橘和大蒜。这种经济作物价格不菲,卖出的钱来购买小麦,大豆等粮食,这样其实很划算。中国甚至是现金直接结账,轮船随叫随到,因此,没有看到排大队的现象。
不要觉得中国购买美国大豆就是向美国低头了,实际上,中国只不过在履行自己的承诺,购买就购买,既然已经答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以前因为疫情的原因,或许影响一些,但是,现在好一些了,就严格履行诺言。中国确实出口很多,那么现在也要进口,达到收支平衡就好。否则,对世界贸易都不好。美国之所以大喊大叫,就是因为她关注高科技和股票市场太多了。
整个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链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你的原材料,我用来做产品。做完产品卖给你。社会分工,各国分工,让整个世界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地球上的人不再吃不饱。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总之,该从美国进口,就从美国进口,该出口,有好的产品就出口,这样礼尚往来,就会有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只不过也是想过上好日子。改变过去的贫困落后。重新恢复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这也是一个民族应该做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中国无论是采取一带一路的方式,还是自由贸易的方式,对外援助的方式,还是相互合作的方式,都是想通过和平与发展的方式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这也是世界发展的惯例。中国的行为不应该被指责,恰恰相反,中国的行为值得称赞,因为她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美好的世界。她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危机来的时候,没有一片完整的雪花。因此,最好大家都一起合作,而不是处处打压。当然,美国在过去几十年打压惯了。对于这一点,中国只能适度配合,如果太过分,你想要中国的命根子,那么中国也不会答应,所以,大家商量着来,适可而止。做生意总是有赔有赚,但切不可置人于死地。
作为中国人,继续保持节约的做法非常值得称赞。因为在欧洲,节约粮食已经是一个共识,人家早就一人一个菜,自己吃自己的,吃多少,拿多少,不能说吃完了,盘子里还剩下许多浪费掉。在世界水周,把节约粮食防止浪费特意当作一个议题来讨论,因为浪费粮食也是浪费水资源。
总之,笔者认为中国变得越来越理性了。希望地方官也不要矫枉过正,以此大作文章,而是逐渐养成习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