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郝景霞

视频专访旅瑞华人郝景霞和徐晓军谈疫情下的坚持及其人生事业爱情跨界与快乐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月9日瑞典政府宣布流行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瑞典已经不构成有重大社会健康伤害的大流行病了。尽管还有人感染,但是,奥秘克戎变种的致死率大大降低,感染速度快。但现在也确实降了很多。两年多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但是,作为斯京春晚的关键人物,郝景霞和徐晓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坚持让人感动。以下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和瑞典中文网络视频的采访视频。希望大家喜欢!

专访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资深研究员昆曲票友郝景霞

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一位文理都很厉害的一位学者,人称在科研界唱京剧昆曲最好的,在京剧昆曲界科研搞得最好的。她就是跨界的艺人世界闻名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医学博士,资深研究员郝景霞。欢迎你!

郝景霞:谢谢陈主编,很高兴能够接受您的采访, 首先说一下,您对我太过誉了,我可谈不上什么世界闻名,也谈不上在科研界京剧昆曲唱的最好的,我就是比较喜欢唱戏而已

1.雪霏: 今天之所以请郝老师来,就是因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都被疫情困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有抑郁,郁闷,不开心等等情况发生,然后,郝老师,也是中瑞教育科学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召集人,也是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的斯京春晚的关键人物之一,她却在有疫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举办了线上春晚。说线上,有很多节目也是线下录播的,这种精神让我非常佩服。

我就想问问,是什么支持你这么执着,这么有热情来搞这些活动呢?我听说,有很多北京音频视频也都是你搞的,你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知识的呢?

郝景霞:我想主要呢,动力也是对戏曲艺术比较热爱,也比较喜欢文化传播和交流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都是爱  才会产生动力嘛。然后呢,就是事情做的还不错,就会越来越想做。

我们搞神经科学的都知道,脑内有多巴胺系统,就是Reward 机制,奖赏机制,做了比较令人满意的事情,会有欣快感,做下一件事情就有热情和动力。

然后,因为也是喜爱,想把事情做的更好,就会想法去学更多的技能,现在比如戏曲,唱的好是一方面,要想得到更多人的喜爱,需要比较全面的艺术,比如 扮相,动作,音效,甚至视频的质量都对你整个表演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努力的学习了一些这方面的技能,比如剪视频,调音效,包括学习化妆等等吧。现在网上这方面的教程也很多的,可以自学,另外向春晚团队的技术组的年轻同学们不耻下问。但我的这点技术将将够用,比专业的还差的很远。

另外我们有一个友爱,团结一致的得力的团队。集体的力量很重要

2. 雪霏: 原来,郝会长根底雄厚,她是1981年考入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的大学生,五年寒窗苦读,1986年毕业的。请问你是不是在高中时也是个学霸?记得你以前说过你属于那种特别淘气的小孩,给我们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故事。

郝景霞: 小时候,家就在中央音乐学院宿舍旁边,最好的闺蜜同学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女儿。从小无形之间受到她和她家长的艺术熏陶。中学时,因为会跳舞和耍木偶,随闺蜜考上35中的文艺班。这个班收的主要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子女和有音乐天分的学生。所以我还是接着混在”文艺圈”, 成绩在文艺班算好的,后来转到数理化班,成绩也就是中等吧,淘气在班里数不上了,但思维比较灵活。敢想敢干,不太被常规拘束,又能坚持,想做一件事就不厌其烦,一步一脚印,努力给它干好,如果说和现在有联系的话,那就是对艺术还是比较喜欢,比如大学的时候,就是学校舞蹈队的。

3. 你考大学的时候费力吗?你高中时学习刻苦吗?

因为父亲在我13岁时去世,我那时就立志要当白衣天使,去拯救疑难杂症的病患。我高中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所以考大学也没感觉费力,考上我想要上的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准备当一名白衣天使。

4. 那个年代,老师都不让谈恋爱,但是,你好像和您爱人徐老师是大学时就谈恋爱了,是吗?你对早恋怎么看?

郝景霞:  哈哈,这个您说晚了, 我和徐晓军老师是初二的同学,现在都恋爱45年了。当时我们在北京35中,13岁做同桌,有首歌同桌的你嘛,我们的故事从那开始的。至于早恋这个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很难一概而论,个人的感觉是中学期间走到一起的,至少我认识的同学现在都还挺好的。

5. 您在1989年开始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读了博士,然后成为研究员,然后,还有三个孩子,你是怎么能做到革命生产两不误的? 现在很多人一个孩子都觉得很艰难?

郝景霞   当年经常带着孩子上班,周末和晚上,单位的楼道没人,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在长长的走廊里开心的跑。  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困难,就这么过来了,过的很幸福,孩子们成长的也很好,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也没啥特殊的经验和感谢很大家分享

6. 你是怎么开始对学习京剧感兴趣的呢?你是学习八年之后才开始登台演出的吗?

郝景霞   徐晓军特喜欢京剧,所以我一直也跟着经常听,第一届斯京春晚,十四年前的时候,徐晓军和崔大庆一起陪着吴江燕老师唱了沙家浜里的智斗,我那时候就是他们的剧务,就是举着春来茶馆牌子那种人,春晚演完了,大家都是意犹未尽,于是我就开始组织他们和吴老师学唱京剧,刚开始我只是给他们端茶倒水,根本没觉得我能唱。后来,参加的人少了,我觉得我必须补上,于是就强迫自己学唱。唱着唱着就爱上了。第二届春晚,我们就跟着吴老师上台演出了,从台后走到台前。当然回头看,当时我们唱的都好菜。吴老师勇敢的带我们刚上几次课的人上台锻炼,那真是我京剧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

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我开始喜欢上了昆曲,一开始就是买了碟学着唱,当时买了很多碟嘛,然后就非常喜欢其中一位的唱,她就是江苏昆剧院的龚隐雷大师,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到南京见到了龚老师,就是很有缘份那样,一见如故,后来一直就跟着龚老师学昆曲,可以一年从瑞典飞南京6次去学昆曲,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龚老师还在网上参加了我们十三届春晚的演出,和我合唱了她亲授我的牡丹亭,如果说我现在昆曲唱的有进步的话,也多亏了龚老师这些年的谆谆教诲。

其实我京剧昆曲的演出,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导,像龚老师,像引我上路的吴老师,像中国京剧院的杨美琴老师,还包括学戏路上指点过我的 袁慧琴老师,迟小秋老师,武汉京剧院的刘子薇院长,江苏昆剧院的柯军老师和钱振荣老师,包括我们的昆笛圣手王建农老师,我也借这个机会,向老师们表示一下感谢。

感谢斯京春晚让我在戏曲的路上走到今天。

7. 从你的经历来讲,你觉得一个人跨界,改行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对吧?就是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艺也是相通的,就像钱其琛,钢琴也弹的好,很多诺奖得主也可能有对音乐的爱好是不是?

郝景霞   我觉得您说的很对,而且我觉得跨界改行不应仅仅是可能,而且应该是非常必须和重要的,人的寿命比以前长很多,社会的发展使人的生活变得轻松方便,现在技术的发展也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更多的人应该尝试干些不同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跨界改行应该变成常态才是

8. 你和徐老师也都是喜欢戏曲,喜欢教育,你的经历让我感觉好像是一种中国人的回归。就是说一开始,我们特别崇拜西方,觉得西方非常先进。但是,学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又觉得,在心灵深处还有一些更想让我日思夜想,夜不能寐地东西,比如说京剧,和昆曲。是否这也是很多瑞典人说的中国人现在更喜欢自己的文化了。同时,你也在汉语桥活动中,发现很多瑞典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谈谈这方面的感受?或者说什么叫文化自信?

郝景霞:  中国人当然应该喜欢自己的文化,这不光是自信,也是本能,因为我们的母语就是中文,能够体会中国文化中外国人体会不到的东西,各民族都喜欢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应该多了解别人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互相交流,理解。

瑞典人很喜欢中国文化,重要的是如何用合适的方法传播给他们,这个方面,我也在探索,努力。

9. 最后,我想问问对孩子的培养和对老人的孝顺的问题,因为我知道您的老母活到94岁高龄。她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您是怎么样与她相处呢?尤其是在两年疫情期间,我听说,为了防止感染,您让孩子到外面去租房住。

郝景霞:  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特大。她永远都在用实际行动鼓励和支持我的各种想法。  因为她能豁出一切支持我,从小我就对我的各种想法比较谨慎,怕我母亲给我用力过猛。她老了,我对她的孝顺就是也能豁出一切支持她想干的事情。 每天再忙也要看她一次,每周一定带她去吃麦当劳和中国店购物。每年一定要回1/2次中国直到疫情开始。疫情期间,因为她对瑞典疫苗反应太大,无法打第二针,我家女儿需要上班,我怕她会被传染新冠,于是为了母亲的安全,让女儿搬出去住了。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去陪伴母亲。 她后来病重时,需要长时间被照顾,于是我和2个女儿商量决定不用外人,我们三人24小时轮班照顾老人。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必须亲力亲为,孩子们会默默看在眼里,等我需要她们时,她们也毫不犹豫跟上。特别感动我。 当然这是个比较个人的话题,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我母亲看事情非常明白,看的开,从年轻时就把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看待。不计较小事儿,对别人特别好,经常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助人。我想这应该是和她长寿有关系吧。

10. 您觉得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我们应该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你说你有西方的同事也对父母特别好,讲讲是怎么回事?

郝: 瑞典不是疫情已经结束了吗,嘻嘻,疫情结束这个话题可以单讲一期了,这里面有流行病学意义上的结束,有医学意义上的结束,有政治上考量的结束,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上的结束,比如我,相信科学,打了三针疫苗,即使感染,应该问题也不大,当然,必要的防护还是要做的,总之 就是 common sense 很多事情就可以避免,比如出门回来洗手,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出门戴口罩,都是很好的卫生习惯,和疫情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了。

我的KI的导师是美国人,她因身在瑞典无法照顾她在美国的老父老母,于是她就雇了3个私人保姆24小时轮流照顾他们,我问她是不是太贵了,她的回答对我印象深刻,她说她就是借钱也要雇,为了父母吗。

11. 展望未来,有什么打算?

郝: 我这个人不太爱想很长远的事情,就是继续力所能及的做喜欢的事情,比如我们汉语桥俱乐部就在非常好的发展中,那我就努力的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做一个十期的中文语言和文化系列讲座,然后就会投入今年中秋晚会的筹备之中,去年我们在城堡拍的两乡明月一般情中秋晚会在世界范围内反响非常好,今年想把它继续高大上的做好,争取把斯德哥尔摩汉语桥俱乐部中秋晚会也和斯京春晚一样做成品牌,斯京春晚是以我们留学生学者为主,中秋晚会就希望以喜欢中国文化的瑞典艺术家,学生为主体来做。

唱戏的话,只要还唱的动,唱的很可以的话,就会继续唱下去,也会继续探索传统和现代艺术,中国和西方艺术结合的这个问题。今年我春晚表演的昭君出塞之今夜无人入睡就是这方面的努力吧

12 非常感谢接受我的采访。但愿疫情能尽快过去,俄乌冲突也尽快结束。只有和平,文化才是永恒的。下次再见。

郝: 谢谢陈主编

以上视频采访完毕,主播又进行了两段即兴采访。

汉语为桥中瑞牵手——瑞典“汉语桥”俱乐部举行揭牌仪式暨首次会员沙龙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9月19日,斯德哥尔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有近四百年历史的瑞典皇家乌里斯达宫西尔维娅皇后厅里,歌声笑声汇织,中瑞文化交融,瑞典“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揭牌仪式暨”友谊之桥”首次会员沙龙活动在这里举行。
瑞典“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首届理事会主席郝景霞博士在致辞中说成立“汉语桥”俱乐部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瑞典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园地,汉语教师和其他热心于汉语教学和中瑞文化交流的人士温暖的家,给大家的汉语教学、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郝景霞博士也是中瑞教科文交流协会会长。她说,汉语桥俱乐部是由中瑞教科文交流协会牵头发起的民间组织。宗旨是以“汉语桥”比赛和学习汉语为契机,发展瑞典汉语教学,促进中瑞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中瑞人民友谊,丰富会员生活,增进会员友谊、融合力和亲密感。俱乐部将不定期的举行与汉语学习教学和团队建设有关的活动,如中国文学欣赏,历史文化讲座,诗词朗诵,中文歌曲演唱,节日聚会,各类集体活动等。
担任过汉语桥比赛评委的瑞典Nordicapiary 公司全球合作部负责人Juan Carlos Mauritz先生也对汉语桥俱乐部的成立表示祝贺。
担任过汉语桥比赛评委的瑞典Nordicapiary 公司全球合作部负责人Juan Carlos Mauritz先生也对汉语桥俱乐部的成立表示祝贺。
俱乐部理事、汉语教师代表徐燕虹老师,瑞典“汉语桥”大学生比赛冠军,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学生Mattis Lind也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俱乐部理事成员共同为“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Kinesisk Bro Klub Stockholm) 揭牌,并举杯共祝“汉语桥俱乐部”发展顺利,中瑞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发扬光大。
揭牌仪式由斯京春晚总策划徐晓军主持,他还特意向会员们介绍了中国与桥有关的故事,例如,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桥,赵州桥,现在的粤港澳大桥,都凸显了桥的重要作用。
在仪式上,中瑞文化爱好者还演出了以友谊和桥为主题,包括民乐,歌曲,舞蹈,戏曲的文艺节目和书法展示。

驻瑞典使馆教育参赞曹叠峰向成立仪式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俱乐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瑞典民间友好的桥梁、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纽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校长 Ramon Wyss 教授也特别对汉语桥俱乐部的揭牌仪式发来祝福。
本次活动共有俱乐部成员三十多人参加,有学习中文的瑞典大中学生、汉语教师、历届汉语桥比赛的获奖者和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瑞典友人。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活动严格的在瑞典卫生局规定的社交距离框架下进行,即使如此,参会者热爱中文,参与中瑞文化交流的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大家济济一堂,交流参加汉语桥比赛的体会和学习汉语的经验,共同体验汉语友谊之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