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陈育明大使

“山水·心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艺术演展” 在斯德哥尔摩隆重揭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25日下午,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以及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艺术演展”活动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先生主持活动并致辞,瑞典当地百余位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活动。

本次活动以中国自宋代以来形成的文人生活“四雅”即观画、闻香、品茗和插花活动为主要内容,综合了古今生活与艺术的意趣,集中展示了历久弥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的传承与发展。香、茶、花和画,是中瑞两国文化中共同的却也有各自不同。通过对传统的挖掘和传承,使生活回归优雅,是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活动现场展出了丘挺、陈淑霞、曾健勇、赵金贺(鹤)、郑忠、李忠国等6位中国当代著名水墨画家和书法家创作的30幅以山水为题材各具特色的书画作品,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天人合一、和谐相生”的美好氛围。同时,展出了汉唐以降以及宋元明清时期使用的精致生活艺术品,包括汉瓦档“千秋利君寿延年”的“壶承”、宋代的“仿周中鼎”及“建盏”、宋元期间的“泗水浮滨——如意磬”、明代宫廷用品“宣德炉”、锡制的“博古茶盏”以及朱石梅敬制的“梅花茶仓”等展品。

 中国传统文化学者、收藏家刘锡荣先生在开幕式上生动地主讲了“文人雅趣——当代文人生活”。

北京芝兰博雅文化机构总裁、策展人赵静主讲了“中国瓶花史”。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常务馆长黄毅主持的品鉴沉香活动。

茶艺师陈燕主持了品茗体验活动。

活动现场带来的视、听、味、触等多种拟古的感官享受,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全面、立体、生动的展示给了瑞典民众。

演展活动将持续至6月15日结束,并计划于9月和11月巡回至新加坡和布鲁塞尔举办。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和夫人白晓梅参赞出席了开幕式,并倾听了讲座,观看了展览,并对展览高度评价。

陈大使在参观完说,这种文化交流活动深受瑞典人民的喜爱,也受华人华侨的欢迎,这不但能加深中瑞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能促进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符合一带一路创意的出发点。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很多瑞典人,包括前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中)和前瑞典驻上海公使。

雍博瑞大使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采访时说,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坐落在斯德哥尔摩黄金地段,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活动,他更希望能够举行一些可以进行讨论的活动。他建议可以定期在这里放映中国电影。另外,中欧文化协会部分会员也参加了本次活动,感觉受益匪浅。

驻瑞典大使陈育明会见瑞典议会工商委员会副主席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驻瑞典大使陈育明日前在瑞典议会大厦会见瑞议会工商委员会副主席耶尔梅莱德,就中瑞经贸往来、风电及基建领域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瑞典议会议员罗滕贝里、瑞典谢勒夫提奥电力公司、芬兰国家电力公司富腾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等中瑞风电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见。

  陈大使表示,在中瑞66年的友好交往史上,两国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互利合作,取得了很多好成绩。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产品门类齐全,覆盖风电、水电、生物质能源及核电各领域,技术扎实,质量过硬;瑞方在新能源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国际领先,两国各具优势,开展双赢合作的潜力很大。中瑞风电合作项目顺利建成投运,充分证明中国企业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实力,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升级改造是一项重要任务,乐见中瑞在能源领域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

  耶尔梅莱德表示,瑞典以贸易立国,始终坚持开放与自由贸易政策,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与瑞开展全领域合作。在新能源领域,瑞典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许多新技术和产品的挑战,愿与各国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探索。中瑞在风电项目上的成功,为两国进一步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耶介绍了瑞典议会主要政党达成的能源政策协议,表示协议体现了瑞各界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建设的政治意愿,确保了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潜力,瑞议会将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推动新能源建设,期盼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来源:中国驻瑞使馆。

陈育明大使在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上的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16日在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上致开幕词,
他建议,中瑞双方在绿色经济领域应开展全方位合作,特别是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其中既包括技术合作,也包括政策法规、管理和培训合作。下面是大使讲话全文: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尊敬的企业和创新部国务秘书斯滕斯特仑先生,

尊敬的瑞中贸易委员会主席拉吉奎斯特先生,

各位来宾:

非常高兴出席中国瑞典绿色经济合作大会。我谨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热烈祝贺大会召开。中瑞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瑞双边关系和绿色经济合作。瑞典首相勒文今年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加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为庆祝中瑞建交65周年,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和瑞典中国贸易委员会共同倡议举办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以落实领导人共识,促进两国在绿色经济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一、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力促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和繁荣,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约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4年约7600美元。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中国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绿色经济发展促进机制,即以国家战略为指导、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远景目标、五年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为落实机制的整体战略与方针。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题词是推进结构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万众创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首先,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调低GDP增长速度至7.0%左右,降低能源总需求的增长。其次,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度调控投资规模,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第三,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供应量年均增长约10%。到2030年前后,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达20%左右。当前,中国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缓中趋稳,稳中有难,稳中向好。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基本面未变。中国不但不会成为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且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二、中瑞绿色经济领域合作起步早,范围广,潜力大。

中瑞两国政府和商界非常重视绿色经济领域合作。瑞典国际开发署在华援助的环境技术项目带动了水处理、能源和区域供暖等领域的瑞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中瑞签署了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文件,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可持续城市建设等的科研创新合作。2014年5月,中国银行与瑞典出口信贷公司签署了总额为1亿美元的《环保创新出口融资总协议》,专为中瑞绿色环保项目提供融资。中瑞经贸联委会节能环保工作组正就在中国创建中瑞生态园进行积极磋商。2014年11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与瑞中贸易委员会签署了共同建设中瑞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的行动计划,以推动中瑞政、商、学、研各界共同参与绿色产业合作。

近年来,双方围绕低碳、环保、节能系统解决方案及生态城规划与建设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成为近年中瑞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

根据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报告,目前约有50家瑞典在华企业涉足环境技术和能源,包括空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区域供热和制冷、节能建筑、可持续交通、可再生能源、垃圾处理等。越来越多的瑞典环境技术企业在开展对华合作。中国重视引进瑞绿色领域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瑞投资瑞环境技术和新能源企业,一些中国风电企业已在瑞投资承包风电项目工程或提供风机设备。中瑞双方近年来还签署了一系列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合作协议,在唐山、无锡、南京、沈阳、重庆、武汉、天津、济南等地就生态城项目开展合作。

从发展看,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十二五”期间,在环保领域的社会投入将超过5万亿元。根据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投资将达1.7万亿元,拉动GDP增长2.5万亿元。十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年均增长20%,环境服务业年均增加28%,资源回收利用年均增长14%。预计到今年底中国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三个产业产值将超过4.5万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加强中瑞绿色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中瑞双方在绿色经济领域应开展全方位合作,特别是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其中既包括技术合作,也包括政策法规、管理和培训合作。

(二)中瑞企业应通过加强交流和合作,把中国的市场、资金、平台优势和瑞典的技术、经验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在绿色经济领域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形式的务实合作。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合作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避免“水土不服”。

(三)双方要携手努力在今年6月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基础上,推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有雄心和约束力的协议,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分享,为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懈努力。

(转载自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