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国新闻

马英九与习近平的历史性握手

北欧绿色邮报网7日报道(编辑陈雪霏)--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7日在新加坡进行66年来首次握手,吸引了全球人的眼球。这是历史性的一握。是两岸三地14亿人民66年来迎来的最值得纪念的一幕,必将以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载入历史史册。以下是马英九在与习近平握手后致辞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1992年11月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两岸推动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正是因为双方共同尊重九二共识,过去七年半来,我们才能获致包括达成23项协议在内的丰硕成果与和平荣景,让两岸关系处于66年来最和平稳定的状态。这个部分,等一下在会谈时,我会再进一步说明。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

 

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时的讲话全文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大陆领导人习近平7日在新加坡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实现了66年来历史性的握手。吸引了全球人的眼球,使许多人心情激动,心潮澎湃。
他们这一举动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而载入史册。首先看看习近平主席的致词:

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过去7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正因为有了这7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

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同胞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少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成果不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

两岸双方应该在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及地区与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我先讲这些,谢谢!

头条要闻:中国电影展在斯德哥尔摩开幕首映《大圣归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由中国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联合主办,瑞典电影学会协办的中国电影展4日在瑞典电影学会隆重开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瑞典电影学会首席执行官塞内尔及华人华侨和瑞典民众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DSC_4495童刚致开幕词说,在中瑞建交65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驻瑞典使馆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展今天隆重开幕。

“本届中国电影展是纪念中瑞建交6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影展期间将展映三部中国电影,这些影片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经典力作,体现了当今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和制作水平”。

童刚介绍说:影片《破风》以自行车赛车运动为切入点, 在时尚运动中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洋妞到我家》通过外国女孩在中国家庭的一段生活,表现了中外文化交融及不同国家之间人民友好交往的主题。

他说,电影展首部展映片子《大圣归来》是根据中国古典名剧《西游记》改编的动画影片, 是传统文化与电影科技的完美结合, 该片今年暑期在中国放映, 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他相信,这些影片将有助于瑞典人民对中国历史文化,百姓生活及现代化建设的了解。

他还强调,瑞典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两国人民的友谊渊源流长。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成效显著。“我们愿以此次中国电影展成功主办为契机,在2015-2019年中瑞文化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促进中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做出贡献,为中瑞友谊谱写新篇章。”

DSC_4505 瑞典电影学会CEO安娜.塞内尔女士致词说,他们很高兴中方选择在电影学会举办中国电影展。该电影大楼是在1968-1970年建成的。1971年由瑞典前首相乌洛夫.帕尔默揭幕。帕尔默首相于1986年在市中心影院看完电影以后不幸遇刺身亡。

塞内尔女士说,他们除了重视男女平等对男女导演同样支持以外还在进行对老电影的数字化保留工作。同时,瑞典政府也和广播电视部门达成协议,积极支持电影部门制作电影。

“同时我也希望你们看看瑞典电影,我相信,尽管瑞典电影是反应瑞典社会和文化的,但是,人的故事,感情和经验是普遍的。就像我们可以被你们鼓舞一样,你们也可以被我们鼓舞。我们期盼着有更多不同声音的来自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

塞内尔还特别提到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今年是褒曼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瑞典特意出品了纪念褒曼的纪录片《我是英格丽》,曾在5月份参加嘎纳电影节。

DSC_4520另外,《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和制片人王虹也出席了开幕式与观众进行了互动。田晓鹏说: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但我这里的孙悟空跟以往的孙悟空有点儿区别,他更像是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很有人性的侠客,希望大家能喜欢。

开幕式以后,大家看了《大圣归来》。瑞典观众阿登斯古格看完电影说,“我觉得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佛教和现代动画的完美结合,我也学到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想瑞典年轻人可能会更喜欢这种动态的快节奏的动画片。”

中国驻瑞典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政务参赞李军峰,教育参赞窦春祥,商务参赞李光军和武官徐俊等300多人出席了中国电影展开幕式并观看了电影《大圣归来》。其他两部片子分别在5日,7日晚放映,8日《大圣归来》将再次放映。图/文 陈雪霏

 

 

 

 

 

 

敬请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有关信息。

www.greenpost.se

今日头条:深圳“孔雀计划”推介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1月2日,斯德哥尔摩秋高气爽,满地金黄,深圳科技创新委在斯德哥尔摩闻名世界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成功举办“孔雀计划”推介会。

本次推介会由深圳科技创新委主办,瑞典深圳国际合作促进会承办。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和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DSC_4384

瑞典深圳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巧珍首先致欢迎词。她说,瑞典深圳国际合作促进会是在瑞典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也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高层次人才团体。促进会的活动包括协助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为深圳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牵线搭桥。

DSC_4392

深圳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邱宣介绍了深圳的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孔雀计划。

她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5周年。从一个3万多人的小渔村发展到了今天的1600多万人口。深圳2008年被授予中国第一个创新城市。在1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开发了600多平方公里。2014年研发教育,投入达到4.2%是全国平均2%的两倍,超过韩国的3%。

她说,深圳的科技基础设施十分完善,深圳也有很多新型科研机构,例如华大基因研究院,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邱宣说,这些新型科研机构的特点是他们不光是进行科研,而且还进行产品开发,有产业发展。这里没有铁饭碗,但有创业激情。体制机制非常灵活,市场化,没有逐层审批,机构可以自行决定研发项目。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这种民办国助方式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范例。

邱宣说,深圳要引进的领域包括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

同时,深圳科技发展之所以迅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两条腿走路,有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金融支持。深圳成为中国创业投资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深交所拥有针对中小型公司的中小板和针对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

深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建立了10所国际开放特色大学,如莫斯科-北理工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等。

深圳还制定了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创客发展若干措施。在千人计划的基础上,深圳创立了孔雀计划。

邱宣说,孔雀计划是围绕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一批对深圳市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心团队。

关于孔雀计划,深圳也吸取过去的经验,提出团队引进方式,从原来的最少5人降到最少3人。团队成员也要求从海外回国首次工作地点为深圳。引进的项目要与原创和产业都要接近。

DSC_4423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周际2002年凭一腔热血和专利技术到深证创业,多年来,经过艰苦奋斗,产业规模从原来的150平米达到现在的2000多平米。享受到了上到中央下到深圳的各种科技研发支持款项,深感深圳创新环境非常好,学生们到那里去创新创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DSC_4456另外,深圳市科技创新委陈獻梅副调研员还介绍了如何申报科技创新资助的程序。

DSC_4450胡力夫教授说他去深圳考察多次,他鼓励大学生们学成回国到深圳去创业。因为那里创业环境非常好。

推介会现场就有很多学生直接与创新委邱宣副主任探讨到深圳发展的情况。

DSC_4461瑞深国际合作促进会CEO刘芳女士最后总结发言说,她来瑞典之前就在深圳工作,但是,过去十年的发展,令人惊讶。她之所以积极参与创立合作促进会,就是想为瑞典和深圳之间牵线搭桥,在各个领域为双方合作提供服务。

DSC_4407出席推介会的嘉宾包括瑞典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瑞典华人总会秘书长唐兵,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会长于江等。出席推介会成员大部分是卡罗林斯卡等各个瑞典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和研究生。

aulan_oktober4_ulfsirborn访问瑞典期间,深圳创新委代表团还参观了卡罗林斯卡科学园区,听取卡中医学合作交流委员会主席英格玛.恩贝尔介绍卡罗林斯卡与中国的医学研究合作情况,访问了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肿瘤系,听取胡力夫关于重点学科,干细胞,神经脑科学,肿瘤个体化治疗等的发展和成就以及诺贝尔医学奖评审规则等。然后,代表团还到斯德哥尔摩哈嘎科学城基金会听取了建立医学高新区的计划情况。(图/文 陈雪霏)

 

习近平主席将访问越南新加坡

 2015年10月30日 20:04:4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潘洁)外交部30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中联部部长助理李军介绍了习近平主席即将对越南、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振民表示,应新加坡总统陈庆炎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6日至7日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正值中新建交25周年,两国关系处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此访也是对陈庆炎总统今年年中访华的回访,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新时期推进中新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

刘振民指出,新加坡是中国周边重要邻国,今年8月起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中新1990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走在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前列,体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两国在金融、科技环保、教育人文、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刘振民表示,访新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新方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对未来中新关系的发展作好规划、指明方向。双方还将签署金融、教育、科技、城市治理等一系列务实合作文件。相信此访将进一步提升中新关系水平,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提升双边务实合作,并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

李军表示,应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5日至6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首次访问越南,是在中越关系进入新时期背景下进行的,是中方推动中越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一次重大外交活动。

李军指出,中越互为邻国。中越传统友谊由双方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建交65年来,中越关系总体保持向前发展势头。2008年,中越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今年4月和9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先后会见了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和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巩固与发展。

李军表示,访越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越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以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规划未来中越关系发展蓝图。双方将在两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投资、文化教育等方面签署合作文件,为下阶段交流合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中越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放开二胎是理性正确的选择

北欧绿色邮报网社评 陈雪霏

10月26-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公报全文倒数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此文一发立即引起很多关注。

中国放开二胎可以说是理性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60后是人口基数最大的一批人口,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即使允许生二胎,他们也生不了了。这生孩子的重任实际上就落在80后和90后身上了。但是,如果辅助政策不调整,恐怕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一方面允许二胎是好现象,另一方面,企业的社会政策却并没有松绑。例如,北京一个80后在商场上班,生完孩子,四个月就被要求上班。不上班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这样,谁还敢生二胎呢?一个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肯定是忙不过来。

在德国,母亲的福利就没那么好,因此,很多妇女甚至都不生孩子,结果,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口减少。

瑞典和芬兰在保障妇女福利方面还是不错的。例如在瑞典如果你生孩子,有18个月的带薪产假。期间,孩子爸爸还可以同样休息三个月,替换妈妈。

这样,很多人都选择连续生两胎,有能力的还选择生三胎。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生很多孩子。发达国家的历程已经证明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妇女并不希望生太多孩子。因此,担心孩子太多,在工业化国家没必要。但是,一些移民由于文化传统和妇女没有工作等原因,依然比较能生。但也没有太多。

因此,瑞典在欧洲算是保持人口健康增长的,法国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但德国就差一些。

当然,最不好的就是走极端,控制不许生二胎。现在允许生二胎是完全正确和明智的,同时,多盖幼儿园和小学,培养幼儿教师,增加对幼儿园的投入,给妇女至少8个月的产假,至少在母乳喂养期间(最好能母乳喂养一年)让妈妈能够安心带孩子。这样,优生优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会更加健康。

还有,任何决策都需要科学,要科学就要实行登记制度,让信息与实际明确无误,统计好到底有多少孩子,有多少学校,是否每公里以内都能有师资齐备水平达标的学校,要避免上学难,上学太贵的现象。

有位80后居住在好的私立幼儿园旁边,但是,学费要每个月1500元,比瑞典的最高收费1200克朗几乎高了一倍。他说上不起。这就太离谱了,解决办法是应该在附近提供公立学校,然后,让两个学校的价格都低下来,符合人们的承受能力。

孩子上学太贵,上不了几个顶尖学校,在全社会都造成不好的影响,似乎所有人都上不起学似的。

当然,也不要象人们喊出的口号那样,非要让人家生,听人说不生大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养不起。因此,要真鼓励,就要从环境和客观条件入手。

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个状况应该有很大改善。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重庆市2015 瑞典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斯京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重庆市2015瑞典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及人才交流洽谈会10月26日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中国驻瑞典使馆教育参赞窦春祥出席并发表讲话。

IMG_0979 窦春祥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使馆教育处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海外有报国之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窦参说。

IMG_0983重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奕致辞说: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最具竞争能力,最具发展活力的特大城市。她建议留学生们首选重庆作为创业发展基地,因为重庆区位独特,政策宽松,重庆的税率是15%,为全国最低。重庆产业配套能力强。世界著名五大网络终端产品的品牌商都到重庆下单。

OLYMPUS DIGITAL CAMERA胡奕强调,重庆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重庆综合成本低。土地,天然气,电价等要素价格均大大低于其他地区,劳务成本只有东部的60%左右。

目前,已有近4000名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到重庆工作,有2万余人次外国专家到重庆开展交流合作。这次到斯德哥尔摩就是希望从欧洲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到重庆工作或与重庆开展交流合作。

瑞典华人总会名誉会长白亨利先生代表华人总会致辞说,作为生活在瑞典的华人华侨,一直见证着祖国的快速发展,日益强大,祖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优秀人才。瑞典华人总会愿意与重庆人才市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搭建一个瑞典和重庆人才交流的合作平台。

OLYMPUS DIGITAL CAMERA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聂玉红,西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梁大明和重庆市江北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黄飞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吸引人才的标准和条件。OLYMPUS DIGITAL CAMERA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调研员唐兵介绍了其他一些招聘单位包括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畜牧科学院,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交流会期间,重庆方面聘请了一批在瑞典留学的学生精英,希望他们能参加12月10-11日在重庆举行的海外人才招聘会。

OLYMPUS DIGITAL CAMERA瑞典华人总会名誉主席白亨利和重庆人才工作处调研员唐兵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IMG_0993

大约70名来自瑞典各大学中国学生学者专家,工程师和华侨社团骨干出席交流洽谈会。其中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皇家科技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本次洽谈会是在瑞典华人总会的支持协助下举办的,华人总会秘书长唐兵,常务副主席伍王令和副会长周斌也出席了交流会。

文/陈雪霏, 图/丹妮。

 

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隆重开幕 夏宝龙寄语天下浙商把根留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10月25日上午,以“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为宗旨,以“经济新常态、浙商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download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作主旨演讲。乔传秀、茅临生、梁黎明、孙文友等出席,王辉忠主持开幕式。

夏宝龙代表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5500万浙江父老乡亲,向世界各地广大浙商致以诚挚问候。他说,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代表再次来到家乡,传递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思念,表达的是绿叶对根的眷恋。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以来,我们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张德江委员长给首届世界浙商大会贺信中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望,不遗余力地推进浙商回归工程。广大浙商回归发展的热情和创业创新的激情,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势不可挡,奏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最强音,树起了一座座反哺家乡、履行社会责任的丰碑。

夏宝龙深情地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浙江是浙商永远的家,浙商的根永远在浙江。有根就有生命,有根就有亲情,有根就有力量,有根就有腾飞。不管浙商走得有多远、飞得有多高,不管浙商做得有多大、发展得有多好,千万记得要“把根留住”。希望广大浙商把创业创新的根留住,积极投身浙江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善于运用市场思维、市场规律,抢抓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做实体经济的“坚守者”,顺应“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新趋势,全力开启创新驱动的引擎,积极实施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人才科技回归、社会公益事业回归,努力在创业创新中实现“第二次腾飞”。希望广大浙商把义行天下的根留住,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浙商精神,讲感恩、讲责任、讲奉献,重信用、重品德、重声誉,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勇担责任”的浙商形象,不断提升浙商群体的美誉度。希望广大浙商把乡愁乡恋的根留住,常回家走走,看一看家乡美丽的山水,听一听父母温馨的唠叨,找一找儿时的同伴,叙一叙浓浓的乡情,忆一忆似水的年华,使感情的根代代延续、永不断线,增强浙商新生代的家乡情结,让浙江成为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夏宝龙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继续大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不断凝聚浙商力量、联络浙商情感、推动浙商合作,让浙商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省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奋力前行、永不停步。

夏宝龙在开幕式上为新成立的浙商总会授牌,希望浙商总会成为凝聚天下浙商的大平台,把海内外、省内外浙商团结起来,手拉手、肩并肩,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再创辉煌。

download (1)李强在讲话时说,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浙江经济和浙商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适应经济新常态,浙江实施新举措、呈现了新态势。这些年,我省大力加强制度供给,优化政务生态;大力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创业生态;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优化自然生态,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经济转型的背后是浙商的转型与贡献。广大浙商抓住开放机遇,海外发展有了新布局;勇于化危为机,转型发展有了新气象;响应家乡号召,回归发展有了新高潮。引领经济新常态,浙江必须打开新空间、激发新动能。要加快战略融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信息、环保、健康等七大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众创空间,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资本融合,打通创业创新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融通的渠道;不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民间与市场的活力,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浙商要有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希望广大浙商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把准“变革求胜、创新致胜”的时代脉搏,大力加强有效供给,着力培养新生代浙商,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推动浙江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开幕式上举行了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订浙商回归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1111亿元,主要是我省“七大万亿产业”项目、特色小镇项目和浙商资本回归、总部回归项目,呈现出产业特色鲜明、投资规模较大、回归范围广泛的显著特点。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浙江省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浙商成长基金助推转型发展大项目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和嘉宾观看了展示浙商回归成果的专题片《根深叶茂》。

大会举行了优秀浙商颁奖典礼,表彰了获得杰出浙商奖、创业创新奖、浙商新星奖的76名浙商。开幕式前,夏宝龙、李强、乔传秀、王辉忠等看望了受表彰的优秀浙商。

世界浙商大会是浙江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浙商精英聚会。今年的大会突出“经济新常态、浙商新机遇”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精英、著名专家,包括全球500强总部、世界名企、央企等单位负责人共1600余人出席本次大会。大会期间将举办世界浙商论坛、浙商全球化战略论坛等多场活动。

稿源:合作媒体《浙江日报》记者 应建勇 王国锋

本网编辑 陈雪霏

中国电影展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微信,为庆祝中瑞建交65周年,让瑞典民众和旅瑞华人华侨了解和欣赏当代中国电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将于11月4日-8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中国电影展。

IMG_0951 (1)中国驻瑞典文化处参赞浦正东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电话采访时表示,本次中国电影展是中国广电总局和瑞典文化部的一次交流合作。中国电影展将在瑞典电影学院举办。

参加本次电影展的有三部片子,4日开幕式首次放映的是《大圣归来》。11月5日放映《破风》,体育影片,在国内上映一周后,《破风》的票房破亿。11月7日放映喜剧片《洋妞到我家》,11月8日再次放映《大圣归来》。

电影大厦Filmhuset坐落在 Borgvägen 1-5。Gärdet大草坪边上。欢迎华人华侨来看中国电影。

具体时间:11月4日 15:30-17:30放映《大圣归来》,凭请柬入场。

11月5日 18:30-21:00 《破风》

11月7日 17:00-19:00 《洋妞到我家》

11月8日 17:00-19:00《大圣归来》

欢迎各界友人前往观看。

开启中英关系新篇章 树立国际合作新典范——习近平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金融 核电 高铁成为关键词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合作媒体新华社特稿(记者耿学鹏 郝薇薇)

春华秋实,繁花硕果。早春3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盛情邀访;金秋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欣然赴约。今天记者先为您打探一下,习主席将要去哪里。

лªÉçÕÕƬ£¬º£ÑÀ£¬2014Äê3ÔÂ25ÈÕ Ï°½üƽ»á¼ûÓ¢¹úÊ×Ï࿨÷Â× 3ÔÂ25ÈÕ£¬¹ú¼ÒÖ÷ϯϰ½üƽÔÚºÉÀ¼»á¼ûÓ¢¹úÊ×Ï࿨÷Âס£ лªÉç¼ÇÕßÁõÎÀ±øÉã
10月19日-23日,开启中英关系今年“最重要的日程”。

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的首次国事访问将书写两国关系新的篇章。
在落实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共识的开局之年,习主席访英将为“不惑之年”的中欧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国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十三五”谋划之年,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将继续向世界宣示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传递改革开放的中国决心。
                     新发展新蓝图 书写中英关系新篇
历史悠久的伦敦白金汉宫,是世界上少数仍在使用的皇家宫殿之一。数日后,这里将为中国贵宾铺上最鲜艳的红地毯。

“我们非常期待中国国家主席的国事访问”,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说。今年3月,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访华时向习主席当面转交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邀请信。5月,女王在英国新一届议会开幕仪式上正式宣布了习主席的访英消息。如今,访问临近,从王室、政府到民众,英国各界翘首以待,“全方位精心筹备”。
访问期间,英国女王将为习主席举行欢迎仪式,举办非正式午宴和正式欢迎晚宴。两国元首将共同检阅英国皇家骑兵卫队,多名王室成员将出席或陪同习主席访英期间多项活动。
“高规格”接待映衬着高水平的双边关系。当前,中英合作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中国是英国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是欧盟内第二大对华投资国和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国。习近平主席指出,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密切的高层交往、频密的机制对话是中英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两国高层互动更加频繁,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英战略对话先后成功举行,为习主席访英进行了充分准备和铺垫。
访问期间,习主席将与卡梅伦首相举行会谈,共同规划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此外,习主席还将会见英国反对党领袖和议会领导人,倾听英国各界人士对中英关系的诉求与期待。
习主席此次英国之行是专程出访单个国家的“点穴式”外交。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周弘看来,这样的访问安排在中国领导人的对欧交往中很少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对于英国这一欧盟核心大国的重视”。
在西方大国中率先表态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成立中国在亚洲地区以外的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英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发展是英国的机遇而非挑战,英国愿成为中国在西方国家中“最好的伙伴”。这一务实作风使其在对华交往中创下多个“西方首次”,对欧洲对华合作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中英两国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在人民大会堂,习主席会见来访的威廉王子时说。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长期保持良好沟通,为有效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解决伊朗核、南苏丹等问题共同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英双边关系日臻成熟稳定,既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媒体撰文说。
                                        促合作谋双赢 对接中英发展战略
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伦敦金融城,被誉为英国的“经济心脏”。访英期间,习主席将出席金融城市长举办的晚宴并发表重要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内外政策,为中英以及中欧下一阶段的经贸合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到访是英国倾听其更多思想,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领导人的好机会”,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对习主席的演讲满怀期待。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英两国面临新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两国应如何利用经济互补性,做好发展战略对接,开创各自发展新局面?
去年3月,在荷兰海牙出席核安全峰会的习主席与卡梅伦首相在会外举行双边会谈,达成中英在核电、高铁、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打造“旗舰项目”的共识。一年多以来,中英务实合作不断开花结果。
金融:“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自2012年正式启动伦敦金融城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以来,英国着力把伦敦打造成人民币国际市场的“西方中心”,中国金融机构也表现出与英方合作的意愿。在今年9月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取得的53项重要成果中,近三成涉及金融合作。
核电:能源领域合作备受关注。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9月访华时说,英方欢迎中国逐步进入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尤其是投资和参与欣克利角项目,让其成为中国资本、法国技术以及英国市场合作的平台。这或将使中国核电首次进入西方大国。
高铁: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获得突破。今年4月,两国成立铁路联合工作组,英方积极鼓励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深化参与英国高铁HS2项目。“英国政府在核电、高铁等项目上对中国企业投资表示极大兴趣,而中方在成本造价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英国诺丁汉大学华裔教授姚树洁说。
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将访问英国名城曼彻斯特,参观科研和商业项目。这一安排,用意深刻。英国提出英格兰北部振兴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重振曼彻斯特、利物浦等老工业城市。英方期望把这一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对接,拓展对华引资。
一个是正展开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有志成为全球创办企业最理想地的最早工业化发达国家,习主席英国之行将为中英开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之道,携手共促全球经济复苏,为国际合作树立新的典范。
                             心相交民相亲 推动中英文明互鉴
一年多前,习主席首次访问欧盟国家,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倡议搭建中欧文明之桥。“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访英期间,习主席将出席有关人文活动,深耕中英友好民意基础,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近年来,中英人文交流不断深入,呈现品牌化、机制化、常态化趋势,成为人民友谊的助推器,为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是中英历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双方分别在对方国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两国人民共享彼此文学艺术精华和交流互鉴成果创造了更多机会,也为两国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合作平台。
与此同时,中英教育合作也越来越密切。英国目前有约6000名在华留学生,接受中国留学生约15万。英方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英国第一大海外生源国。英国的“汉语热”也持续升温,从10多年前没有一所孔子学院,到现在已经建成20多所,在欧盟国家中居于首位。
“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习主席不久前在美国西雅图的演讲打动了世界。中英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加强交流合作必将为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飞越大陆,跨越海峡,人们期待,习主席的英国之行,将绘就中英关系新蓝图,开辟中英合作新前景。(完)

主编 陈雪霏

瑞典中华医学会举办庆祝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中华医学会11日在著名的卡罗林斯卡医院举办庆祝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IMG_0668

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医学奖。

 

DSC_3898座谈会由医学会常务副会长祝捷教授主持。她说: 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著名药理学家屠呦呦教授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个消息在国内外轰动很大,这是自医学奖颁发以来,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该类奖项,大长中国人的志气,我们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中资机构代表都感到非常兴奋,感到作为中国人也很自豪,因此邀请大家畅谈心情,交流感受。

DSC_3897瑞典中华医学会会长段茂利首先介绍嘉宾。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从国王手里获得教授证书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西班牙医学院院士,瑞典中华医学会荣誉会长马蒂.阿尼库,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窦春祥,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主席叶沛群,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和副会长王俞力,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瑞典华人餐饮协会会长吴俊博,以及华人留学生代表共30多人。

DSC_3939

座谈会首先由瑞典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金哲介绍屠呦呦取得巨大成就的艰难历程和光辉历史。

 

他说,屠呦呦教授的主要发现是疟疾的治疗方法,俗称打摆子,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全球有100多个国家中33亿人面临疟疾的风险,12亿人面临高度风险。换句话说,全球有一半人都面临疟疾的风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儿童面临的风险非常危险。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球有两亿人得疟疾,有58.4万死亡病例。可以看出它是一个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疟疾是通过蚊子也叫按蚊的传播,叮咬人以后进入肝脏,然后,进入人的血细胞。

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被诺贝尔奖青睐,1902年,罗斯发现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907年法国医学家莱沃仁发现红细胞内有虐原虫,并通过奎宁来抑制,杀死虐原虫。

但是,上世纪60年代,奎宁产生抗药性,不能完全杀死疟原虫。

毛泽东周恩来亲自过问,诞生全国重点攻坚项目523计划

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向中国求救,要求帮助抵抗疟疾。毛泽东主席下令要重点研究这个课题,于是全国有60多个单位500多人用不同的方法找到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于宁波,1969年她开始参与523计划。她在两百多个筛选的样本中,挑选191号样本,是青蒿,屠呦呦的关键发现是用低沸点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素。1971年从青蒿里提取了青蒿素,实验抑制虐原虫百分之百。1972年屠呦呦做了汇报,提出低温提取效果最好。1974年在医学座谈会上提出了青蒿素的分子式,1977年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医药研究所以青蒿素的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开会,屠呦呦首先以英文发言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的报告。

从此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青蒿素为首选药物来治疗疟疾。

2011年,屠呦呦在美国获得拉斯克奖。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米勒和苏新专发表论文介绍了中国如何发现了青蒿素及其重要作用,并提名屠呦呦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获奖后,李克强总理也写信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DSC_3952阿尼库首先发言说,我们都应该高兴,因为是一个中国人获诺贝尔奖,但是,大家应该高兴的是中国中医药获得了承认。我不是说所有的中医都很管用,但是,这回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是分子式,最主要的是数百万人都因此得到了帮助,这是最值得祝贺的。

DSC_3958中国驻瑞使馆窦春祥说,他是代表中国驻瑞使馆陈育明大使的委托,代表使馆来参加这个座谈会。他们在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屠呦呦并表示了祝贺。

 

“科研目标应该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转向实际难点问题,获奖固然是一个非常荣耀的事情,但我们的目标要面向我们的国家,包括我们社会的重大需求,要以此为目标,这样才能走得长,走得远。”

窦参说,科学精神需要科学家能坐得住冷板凳。屠呦呦大半个世纪都默默无闻,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诺贝尔奖也都发给那些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要鼓励科学家克服浮躁,能够长期努力,始终如一,坚韧不拔,这是对我们的一个启示。

要提倡个体研究,也要强调合作。青蒿素的研究涉及7个省市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人。希望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一个新的科技激励机制。

DSC_3965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深有体会地说,我觉得中医药是一个宝库。中医药应该用现代语言去解释它,用现代科学去规范,去研究,银行也愿意对有原创型研究进行支持。

DSC_3977瑞典华人总会叶沛群说:屠呦呦教授是第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研究坚定了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提示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而是需要互相借鉴的,都是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 屠教授的获奖是中国科技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DSC_3978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长王建荣说:我的感受是,一直以来,中医在欧美似乎被遗忘,但这次屠呦呦获奖,表明对中医的承认。我们华人华侨感到骄傲和自豪。

DSC_3990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说:屠呦呦教授获奖对华人下一代是非常好的,因为孩子们不知道中医,不了解中医,但是,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对瑞典的中国人后代了解中医文化有很大好处。希望更多华人获得诺贝尔奖。

DSC_4120

丹妮拍摄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瑞典中医院院长王亚南,中欧文化协会副会长丹妮,中国侨联青年委员徐力,瑞典两湖同乡会的吕长琳和卡罗林斯卡的学生学者。

瑞典中华医学会成立于2009年。首任会长段茂利表示他的任期已经届满。新的换届选举正在筹备中。

 

 

 

 

 

金秋“国粹”京昆演唱会在斯京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10日报道(记者陈雪霏)——昨晚,由著名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江燕,其弟子郝景霞和特邀昆曲艺术家肖向平等上演的金秋京昆演唱会为中瑞观众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在斯德哥尔摩ABF200多人的大厅里,几乎座无虚席。

DSC_3853

人们首先欣赏的是由北方昆曲剧院的小生肖向平和卡罗林斯卡研究员,吴江燕的弟子郝景霞为大家演唱的三段昆曲,著名片段《牡丹亭》寻梦,《红梨记》亭会和《牡丹亭》惊梦。古代女子的羞涩扭怩,小生的书生气演的津津有味,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

DSC_3870

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江燕那段著名的《贵妃醉酒片段》引来更热烈的掌声。

DSC_3860

演出真正体现了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因为中间穿插了春晚总策划,卡罗林斯卡教授宋晓军和斯德哥尔摩大学老师古尼拉的中文和瑞典文的讲解。尤其是对京剧欣赏的氛围,分哪些派系,都是什么样子,给中瑞观众做了介绍。例如,如何欣赏京剧,需不需要鼓掌,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叫好,都是很有讲究的。

DSC_3857

“你仔细听,京剧的唱腔里是给你时间和提示,让你叫好,例如,锵锵锵,锵锵,锵,到最后这一停顿,观众可以高声叫好,形成良好的互动。”宋晓军解释到。

DSC_3861

由此让人联想,其实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在老祖宗的京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员就是为观众表演,观众就因为喜欢她/他而不舍昼夜地去听去看。那些都是忠诚的粉丝。

photo (4)

最后,在芬兰年轻武生的洋传人Timothy Pilotti和Nora Sandholm-Azemar的精彩表演《挡马》中,人们再次感受到国粹的魅力。尤其是这两个武生,一个扮演宋朝的杨八姐,一个扮演焦战的弟弟,二人在辽国思念家乡,他乡相遇互不认识,经过多个回合的交战,突然意识到是自家人。二人不仅武功精湛,而且都是用中文来表演,尤其是Pilotti的中文非常好 。

photo (7)

Timothy和Nora2009年在北京学习京剧,在斯德哥尔摩和芬兰都演出过,每次都非常受欢迎。

DSC_3869

瑞典观众也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所感动。觉得他们肯定是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获得这样好的功夫。

DSC_3855

本次演出是由斯德哥尔摩京韵社主办,中国驻瑞使馆教育处,华人艺术家协会,中瑞教育科学文化交流协会,北方昆曲剧院和北欧华夏文化促进会支持的。

photo (9)

教育参赞窦春祥,经济参赞李光军和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华人核专家崔大庆等200多京剧爱好者观看了演唱会。图/文 陈雪霏

 

伦敦帝国学院教授艾兰讲述中国股市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伦敦帝国学院教授艾兰9日在斯德哥尔摩SNS做了关于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讲座。
IMG_8873
艾兰首相讲述了他研究中国股市的动机是因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奇迹般的发展,去年,中国经济总量按平价购买力算已经超过了美国。预计到2035年,如果发展速度保持在美国的两倍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

艾兰通过各种数据说明了为什么中国股市表现不好。他说,通过和中国上海的同事交流,他发现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企。但国企的效益不如好的民营企业好。因此,股市涨了,但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大涨。这样股市没有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或者说反应出来的并不乐观。

同时通过6月份的救市,中国政府发现,即使是中央政府干预股市,也没有太大用。中国股市需要改革,要在上市公司条件方面改,同时,对于不盈利的企业,需要停牌的要停牌。

(video   file:///Volumes/new_photos/2015_10_10_14_16/MVI_8863.MP4)

对民营企业上市可以放宽门槛。

不过,艾兰还是觉得中国经济还是有希望的,因为中国沿海地区很发达了,但内地和农村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文陈雪霏)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文学院新任常务秘书萨拉. 达妞斯(Sara Danius)8日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将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 阿列克谢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

thumb_img_8852_1024她获奖的理由是为她那多韵律的写作,是我们时代痛苦遭遇和勇气的丰碑。

阿列克谢耶维奇于1948年5月31日出生在母亲的家乡乌克兰的一个小镇。父亲是白俄罗斯人。父亲退役后,他们回到白俄罗斯。父母都是教师。

 

thumb_img_8841_1024斯维特拉娜于1967-1972年就读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当老师,同时,当报社记者。 1985年,她采访了数百位二战期间和男士兵并肩作战的女红军。二战期间有100多万妇女参军,战后回到家乡,但是,她们却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于是《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出版,引起很大反响。销售了200万册。1988年翻译成英文,后来又翻译成法文。

 

文学院秘书达纽斯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成就在于创作了一个新的文学体裁。象创作优美的曲子。她和现在的大多数记者不同,她十分低调,自己不出现,全部是用被采访者的声音,经过编辑,原滋原味。

 

她主要是表达个人内心的感情。她对诸如二战,阿富汗战争和核泄漏等重大事件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对那个背景下的个人感兴趣,要揭示他们的内心感受。

thumb_img_8847_1024

达纽斯建议读者阅读《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的纪事》还有《锌皮娃娃兵》《乌托邦之声》等。

她的许多作品都已经翻译成多种文字。

颁奖仪式将在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图文/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