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森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5诺贝尔化学奖将授予英国科学家Tomas Lindahl, 美国科学家Paul Modrich, Aziz Sancar.
他们发现了DNA修复的细胞工具箱。
他们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国王手中领取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分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和平奖。还有一个纪念诺贝尔的瑞典央行奖,熟称诺贝尔经济学奖。都是奖励那些在这些领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科学家屠呦呦5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瑞典侨界当晚举行庆祝聚会,纷纷表示祝贺。
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著名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首位华人教授曹義海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实至名归。
“我感觉早就有预感,因为屠呦呦的发现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这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整个非洲都用这个药,这贡献太大了。而且我认为这是中国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在西方一切发明都有专利保护,但中国那时候却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完全是无偿奉献。”
卡罗林斯卡首位华人女教授潘墙也对屠呦呦获奖感到非常自豪。
“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首位获得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人,而且还是女性。在大陆出生长大的,没有出过国留学。完全是本土的科学家。这一下突破了很多首次。”
中欧文化协会副会长丹妮说,屠呦呦获医学奖的意义太大了,对中医的发展肯定会有促进作用。
屠呦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青蒿里的化学成份分解出来。一般的中药是要用高温煮出来,但是青蒿是不能用高温的,要直接拧出汁来,效果最好。
据屠呦呦班子里的科学家讲座时提到,在60年代越战的时候,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抗击美国侵略的时候发现,他们不怕美国士兵,但是更怕蚊子造成的疟疾。于是向毛主席求救。毛主席下令要研究如何对付疟疾。38岁的屠呦呦作为带头人研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提炼出单一结构的青蒿素。治疗效果非常好。
庆祝会由北欧时报社长何儒召集,瑞典华人总会支持。出席庆祝会的还有人民日报北欧记者站站长刘仲华,卞医生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医学学者于是。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主席于班. 兰达尔5日11:30在诺贝尔大厅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发给美国科学家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 Ömura), 另一半发给中国的屠呦呦。
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奖的原因是发明了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疗法,而屠呦呦则是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颖疗法。
诺贝尔委员会委员安德森解释说,屠呦呦是因为发明了青蒿素,一种中国特有的植物里边的青蒿素,经过加工,分流,去除有害分子提炼出来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效果非常好。
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主席朱琳. 紫拉斯解释说,诺奖的提名候选人都是提名个人。诺委会获得提名后,进行考察,调查,结果,发现了她。
托马斯.帕特曼,诺奖委员会委员接受记者采访。
安德森说,屠呦呦的发现非常重要,他们也发现她的研究成果是在中医药研究的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青蒿素的化学成份。这一发现成果经过后来批量生产,避免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尤其是儿童。
世界上有34亿人有患疟疾的危险,每年有45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他们发现屠呦呦从传统中医找到了疟疾疗法。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化合物的。被提纯后,制成抗疟疾药物。疗效非常好。
美国科学家坎贝尔出生于爱尔兰,1957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日本的大村智与坎贝尔一起发现了Avermectin,可以治疗蛔虫寄生虫。
由于三位科学家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病的治疗。这种治疗非常成功,以至于该病几乎要灭绝了。在全球每年有两亿人受感染。青蒿素药物在世界所有有疟疾的地方都用。在非洲,每年有10万人的生命得救。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发明家阿尔佛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主要是在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和平方面。
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到现在已经有105年的历史了。诺奖得主每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去世这一天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接受由瑞典国王颁发的获奖证书,奖杯和奖金。
北欧绿色邮报网诺贝尔大厅现场报道(记者陈雪霏)--William.c. Campbell, 日本Satoshi Omura和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医学奖。
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因为发现了控制疟疾的疗法。
屠呦呦的青蒿素对此贡献巨大。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海军护航编队152号舰队三艘舰艇4日结束对瑞典的五天访问前往波兰。
到访的五天中,全体官兵给在瑞典的华人华侨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和自豪感。
陈育明大使与王建勋指挥官第一次握手。
抵达当天,陈育明大使带领使馆全体馆员,侨学商各界人士和中资机构代表,瑞典海军少将格伦德韦克和瑞典驻华大使馆武官马翔等都亲自迎接,对中国海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到访期间,10月2日在甲板上举行了隆重的国庆招待会,使馆和驻瑞外国使节,华人华侨等500多人参加。10月3日的对公众开放更是吸引了七,八千中外观众。
尤其重要的是有些华人华侨请假出席招待会,感觉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的人到军舰上三进三出,依依不舍。
4日早上,瑞典华联代表从家里的树上摘下苹果,买了中国人爱吃的豆腐干和瑞典的巧克力,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情怀和海军官兵们道别。
中午时分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再次到军舰上与中国海军护航舰队送别,使馆武官徐俊和瑞典华人总会,青田同乡会等各侨团代表一起为中国海军的战友们送行!
真是依依惜别情,有朋友圈的朋友写道:挥泪送别中国海军护航舰队。送战友,踏征程,任重道远多艰险,耳边洒下驼铃声……………
(感谢朋友圈的照片,部分照片由徐力提供)
舰艇简介:
1、“济南”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52,编队旗舰。
052C型,是中国海军第三代导弹驱逐舰。排水量6500吨,长156米,宽17米,高41米,乘员280人。采用柴-燃动力,最高航速30节。装备:8部海红旗-9型防空导弹系统、2部鹰击62型反舰导弹系统、1门100毫米舰炮、2门30毫米舰炮、2部324毫米鱼雷发射器,1架直9C型直升机。
2、“益阳”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48。
054A型,是中国海军主力导弹护卫舰。排水量4400吨,长135米,宽19米,高35米,乘员165人。采用柴-柴动力,最高航速27节。装备:4部海红旗-16型防空导弹系统、2部鹰击83型反舰导弹系统、1门76毫米舰炮、2门30毫米舰炮、2部324毫米鱼雷发射器、2部反潜火箭发射器,1架直9C型直升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正在瑞典访问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国家花园港向中瑞公众开放。很多在月30日和10月2日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没能参观的人有机会亲自登上中国海军舰艇参观。开放日活动大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有七八千人参观了舰艇。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是在非洲亚丁湾执行完护航任务后进行环球航行的。此前他们访问了芬兰。根据热情而万能的朋友圈报道,中国海军瑞典之行大大提升了祖国在华人华侨心中的地位,那种令人感动的鱼水之情,子弟兵之情,军民一家亲的感受都从字里行间表达出来了。下面看看朋友圈暴晒的留言:
最让人感动的是儿子通过参观学到了东西。朋友圈的jiangjiang说:10月3日是舰艇参观开放日,正值周六,全家出动看军舰去。
“想来个错峰参观,可是午后现场这阵势还是吓了我一跳,长长的队伍绵延一百多米,愣是排了一个半小时才轮到我们!排队参观的大多都是同胞,很多推婴儿车,带孩子的,也有不少老外,置身队伍中我感觉大家的爱国热情还是蛮高的啊!很多朋友都开玩笑说来瑞典这么久还从未见过这么多中国人呢。如今在祖国军舰的吸引下,大家居然集体冒出来现身了!”
“踏上军舰甲板的那一刻,我感到心底有个声音在呼喊:´祖国,我来了!´看到舰艇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英姿飒爽的解放军战士和军官们,还有舱内的各种标语,宣传画,我居然有一种恍惚穿越的感觉,好像回到了祖国啦!”
回家的路上,儿子讲解:“妈妈,我跟你说,导弹啊可不是调皮捣蛋的那个导弹,你可得分清楚,这个导弹可厉害了。”
当然,这里记者想补充一句,在西方很多家长其实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看战斗片或者是武器。但是,不可避免地游戏当中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不管怎样,让孩子看到父母很高兴地带他们到这里参观,恐怕是一辈子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象。
Yueguang:这几天在斯德哥尔摩到处可见身着便装的海军官兵,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和他们留影纪念。和自己国家的舰艇亲密接触倍感幸福。几乎每个参观者都忍不住合影留念,而且都不只一张。
还有朋友圈的吃货的可爱评价:有生以来,第一次登上了服役中的战舰,并品尝了海军的午餐!排骨很好吃!果然还是长了一颗中国胃。也真心觉得有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梁爽:祝福你们,明日你们即将抛锚,我只想告诉你们,我们的祝福会跟随你们飘过浩瀚的海洋!
黄丽春:舰艇威武雄壮,四周大批游客以及民众前往参观,原来才发现在这里也有这么多的华人存在。
还有人思绪万千地联想到14世纪的郑和下西洋,那时,强大的中央王国海军到达过非洲赤道,但今天中国海军完成非洲护航任务后还要进行环球航行,所到之处,宣传和平,传播友谊。也有人联想到1840年的中央王国,依然不知外面还有西方。但今天,中国海军的实力,无疑是历史上最现代的时期。能够走出来,确实令人自豪。
中国海军护航舰队的到访的消息成了华人华侨家喻户晓的一大新闻,也成了聚集华人的一个聚集地。它令人振奋,令人自豪,令人找回了久违的军民一家人的感觉。
那我就为大家使劲吹吧!国庆快乐!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10月2日在出席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场特殊的国庆招待会-“甲板上的约会”时说,中国愿做忠实的和平守护者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同国际社会一道共迎挑战,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他首先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也对参加甲板上的招待会的中瑞客人表示欢迎。
他说,当今世界新老挑战层出不穷,政局动荡,难民涌入,恐怖袭击,经济下行,金融波动,风浪面前,航海者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始终认为,支流无法使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大潮改向,逆流不能阻挡航船前行。
中国将加深同各国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共同面对挑战。
他说,中国海军在完成非洲之角亚丁湾的护航任务后首次访问瑞典,带来了真诚的友谊,双边互信增强,也表明了中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决心。我们将弘扬中瑞友谊。建交65年来,中瑞并肩行动,建立了一个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中瑞关系,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指挥官王建勋致辞说:今天我们在中国海军军舰上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暨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首次访问瑞典。这是个喜庆而值得纪念的日子。66年来,中国完成了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到现在基本消除贫困,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近年来,通过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中国海军积极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已经成为一只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历来热爱和平。
“我们此次来访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促进和平,传播友谊。”
与此同时,今天也是中瑞建交65周年,中瑞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是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8世纪瑞典的哥德堡号航船就曾三次抵达中国,我们现在也期待着更多的哥德堡号驶向东方,驶向中国,驶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王建勋说,瑞典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中国的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非常珍惜这份友好的情谊。他对瑞典军方的周到安排表示赞赏,这些体现了中瑞之间的深厚感情。他说,在瑞典海军方面的支持下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的支持下,中国海军编队对瑞典的访问是成功的。
瑞典卫生与体育大臣维克斯特伦致辞说:中国是瑞典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瑞双方贸易合作不断加强。瑞典有500多家公司在中国落户。中国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瑞典投资。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今年4月,我也去过北京,南京和上海访问考察推广我们的卫生部门。在健康卫生领域,中瑞可以合作,在研发和绿色科技,生命科学方面都可以加强合作。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瑞典国务秘书萨勒斯特朗德和斯特恩斯特罗姆,瑞典驻华大使馆武官马翔大校,中国大使馆武官徐俊,中国驻瑞大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教育参赞窦春祥,科技参赞程家怡,文化参赞浦正东,领事部主任郭延航,驻瑞典各国使节和武官,瑞典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等500多人出席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国庆招待会。
中国海军编队队员为给大家助兴还表演了唢呐和茉莉花。华人歌唱家邹容美等也即兴演唱了《我爱你,中国》,《英雄赞歌》和《军港之夜》令在场的客人感到非常高兴,令华人华侨感到非常激动。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于30日从芬兰抵达瑞典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昨天他们还邀请瑞典海军到船上进行联欢。3日将对公众开放,人们可以登上甲板参观。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是在完成亚丁湾的护航任务之后直接进行环球访问的。他们将在七大洲四大洋环行5个多月。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经南京大学校友总会批准,南大北欧校友会10月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成立大会。
南京大学副校长薛海林一行专程前来出席成立大会并向北欧校友会会长颁发了证书。
2015年是中瑞、中丹、中芬等北欧国家与中国建交65周年。南大校友会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北欧地区的合作增添了新的色彩。南京大学和其他江苏高校在北欧的校友、在瑞华人华侨、中资企业代表等共7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据陈强校友介绍,南大北欧校友会在2012年就开始筹备,期间举行了四五次会议。今天终于正式成立了。其领导成员为:赵幸生,为南京大学北欧校友会首任会长。班艺舫,杨驰,姚炳兴和刘仲华为副会长,陈强为秘书长,王逊为副秘书长。顾群为法律顾问。
赵幸生表示,感谢校友们的信任,决心努力履行责任,完成好大任。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瑞中合作委员会的比约克,中资代表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等致辞祝贺。
五矿总经理李洪中,民航办事处总经理朱津川,瑞典东省政府代表斯特恩先生,两湖同乡会会长刘芳, 华人工商联秘书长张静,中欧文化协会会长陈雪霏,天津人联合会会长宗金波等出席了成立大会。
薛海林副校长致辞说,今年是南京大学成立113周年,南京大学已经有30万校友分布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校友会。他希望校友会的工作要与学校的工作重点相结合,起到助推发展的作用。校以校友贵,他希望南京校友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是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近年来,南大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010年南大成立了中国北欧文化中心,与北欧地区的合作节节升温。目前,南京大学在瑞典的主要合作院校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林雪平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此次薛海林副校长将与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乌普萨拉大学校长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
目前,乌普萨拉大学每年派遣地球科学系一位教师(林耐学者)来南京大学工作三个星期,参与本科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派两位本科四年级学生(林耐学生)在南京大学学习20周,学习本科课程并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同时,南京大学每年派教师一人(帕尔姆学者)来乌普萨拉大学工作三个星期,另派低年级研究生两人(帕尔姆学生)在乌普萨拉大学学习20周,包括两门课程的学习和参与科研工作。此外,本项目还支持为管理目的而进行的双方项目负责人互访。在过去的4年里通过学校领导、师生的互访,两校的合作正在务实稳步地展开。
另外,南大和北欧的挪威奥斯陆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都有交流关系,和东芬兰大学还建立有中芬国际环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并已开始运行。
南京大学访问团成员还包括左成慈,贺云翔,刘立阳,孔剑锋和骆威。
图/文 北欧绿色邮报网陈雪霏
微信 chenxuefe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