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国新闻

今日头条: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1周年招待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报道(记者陈雪霏)– 7月27日,中国驻瑞典使馆陆海空军武官徐俊大校在使馆举行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

徐俊武官致辞。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和夫人宋景丽、瑞典国防副参谋长霍姆斯泰德女士、作战部副部长穆林少将等瑞军政官员、知名学者、驻瑞武官团,使馆外交官、旅瑞华人华侨及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招待会。

  徐俊武官在致辞中表示,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同各国军事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徐俊武官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军队经过91年的风雨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卓著功勋。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中国军队实现了整体性重塑、迈入了新时代。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徐俊武官为桂从友大使颁奖。

  徐俊武官向来宾们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重要贡献,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已派出3.7万余人次参与24项维和行动,13名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目前2506名中国官兵正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执行任务。中国先后派出29批海军编队参与亚丁湾护航。组建了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为各国培训维和人员近1000名。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维和行动主要出资国,被联合国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徐武官回顾了近年来中瑞军事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强调两军高层保持交流,重要互访不断,双方在维和、智库、后勤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同时,徐武官对瑞军方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中瑞两军交往的未来致以良好祝愿。

 徐俊武官为瑞典国防副参谋长霍姆斯泰德女士颁奖

  招待会现场播放了《今日中国军队-2018》专题片和耳熟能详的欢快军旅歌曲,布置了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朱日和阅兵和南海阅兵、军队改革、实战演训、国际贡献、中瑞两军交往等情况的专题图片展,提供了关于中国军队建设和发展情况的最新资料,并展示了部分馆藏文物和艺术品。

招待会现场始终洋溢着热烈友好气氛。来宾们纷纷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表示祝贺,对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示钦佩,对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表示赞赏。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队伍。从1933年起,中国每年都在八月一日庆祝建军节。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瑞典通讯社报道在我馆门前示威事发表谈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7月24日驻瑞典使馆发言人发表文章就桂敏海问题进一步澄清事实。文章如下:
近日,瑞典通讯社(TT)就一些人士在中国驻瑞典使馆门前示威一事发表《在斯德哥尔摩的桂敏海案示威》一文,被多家瑞典媒体转载。该报道中,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行示威原因是桂敏海在中国已入狱1000天且未经审判,并称桂敏海因出版批评中国政府的书籍被关押。这些言论严重不符事实,是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完全不能接受。我馆已致信瑞典通讯社表示坚决反对,并介绍桂敏海案真相、阐明中方立场如下:

  桂敏海在中瑞都犯下严重罪行。上世纪90年代,桂敏海在哥德堡非法办学,将一百多名中国学生骗到瑞典,诈骗数十万美元,并致2人死亡。瑞典电视台曾于1999年6月23日播出揭露桂敏海诈骗行为的报道。为逃避法律制裁,桂敏海逃回老家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再也没回瑞典。2003年12月8日晚12时17分,他在宁波市醉驾撞死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后逃逸。2004年8月,桂敏海因交通肇事罪被中国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同年11月,还在缓刑期间,依法不能出境的桂敏海用假证件潜逃出境。2015年10月,桂敏海畏罪回国自首。2017年10月,桂敏海交通肇事罪两年服刑期满后被依法释放。2018年1月,他因涉嫌非法经营,涉嫌从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被中国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仍在侦办中。

我们一直就桂敏海案与瑞典外交部保持着密切沟通,并早已原则同意瑞方提出的希派医生为桂敏海诊断和派领事官员探视的请求。目前,中国驻瑞典使馆已向赴华为桂敏海诊断的瑞典医生发放了签证。对于极个别发表不负责言论的瑞方人士,希望他们不要不了解情况就妄加猜测、指责。中国是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桂敏海在中国所涉及案件必须由中国主管部门依照中国法律处理,外方无权干涉。希望瑞方尊重法治精神,尊重中国司法主权。

作为瑞典最大的和最专业的通讯社,瑞典通讯社的报道应当全面客观公正,以可核查的事实为基础,符合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恪守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希望贵社能够真正做到以以上事实为依据,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中国驻瑞典使馆愿与贵报及所有瑞典媒体就任何问题本着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进行公开坦诚的交流。

来源:中国驻瑞典使馆

今日要闻: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瑞典《今日社会报》有关涉华文章发表谈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7月24日,中国驻瑞典使馆发布发言人文章如下:
近日,瑞典《今日社会报》(Dagens Samhälle)发表题为“不道德的器官买卖需要瑞典立法”一文,无端指责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允许从死刑犯身上摘除器官和器官买卖”,甚至蔑称中国“从活着的‘良心犯’身上摘除器官”。有关内容纯属谎言,充满了偏见,是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完全不可接受。我馆已致信《今日社会报》表示坚决反对,并阐明中方立场如下:

  中国早在2007年就颁布实施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国的卫生部门也就境外人员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国法律严禁人体器官买卖,严禁外国人以游客的身份和名义来华接受人体器官移植。在中国,人体器官的捐献必须取得捐献者本人的书面同意。同时,中国和很多国家一样,在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医疗机构的资质管理上非常严格。不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不能做这类手术。未经移植器官提供者和家属同意,不符合供体医学标准的,也不能用于器官移植手术。文中有关“被逮捕的受害者器官被偷盗后用于移植”的“生动描述”明显有违常识,极为荒谬。

中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已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来源。近年来,中国已成功实现器官来源转型,实现了器官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目前,中国共有178所器官移植医疗机构,器官捐献量与移植量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累计完成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1.76万例,捐献大器官突破4.9万个,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超过6.5万例(包括活体移植)。其中,2017年完成器官捐献5146例,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超过1.6万例,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前5个月,完成捐献2459例,实施器官移植手术7559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24.6%和20.7%。

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进步也赢得了国际社会认同。个别邪教组织恶意炮制传播中国“活摘器官”谣言,日益被国际社会所认清和唾弃。在2018年5月第71届世界卫生大会器官移植边会上,现任WHO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在器官移植领域所做贡献表示感谢。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移植项目主任何塞·努涅斯今年7月1日在出席第27届国际器官移植大会时表示,作为世卫组织负责监管世界移植工作的官员和移植外科医师,他可以从专业角度回答,有关中国每年有6至10万例器官移植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这个数字相当于全球一年器官移植的总量。2017年8月,曾经对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持怀疑态度的弗朗西斯·德尔莫尼科教授在中国昆明召开的中国器官移植大会期间对媒体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捐献出自己的器官以及完全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对中国器官移植领域的质疑和有关谣言正逐步烟消云散。美国国务院在其2017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法轮功”是彻头彻尾的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邪教组织。所谓中国“活摘器官”是“法轮功”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是其自编自演的一场闹剧和骗局,目的在于抹黑中国,欺骗国际社会,掩盖其邪教面目。“法轮功”被中国政府依法取缔后,一直在世界各地滋事喊冤,打着骇人标语,上演“被迫害”的悲情剧,甚至在游行中表演“活摘器官”的血腥现场剧,以博取同情。“法轮功”媒体还公然教唆弟子造假,如在其《建议更多大陆同修将提供酷刑演示资料视为己任》中:“可以通过请其他学员做模特、用类似的物品做道具,拍下照片。”澳大利亚知名器官移植问题专家坎贝尔·弗雷泽曾表示,“法轮功”所说的“活摘”都是谎言,他们编造谣言是为了骗取同情,以实现政治目的。

我们衷心希望《今日社会报》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今日中国,而不是拿着2006年发布的虚假材料,听信反华分子的谎言,顽固地戴着有色眼镜一味抹黑中国。希望《今日社会报》有勇气刊发中国使馆来信,让读者了解事情的真相,帮助他们作出客观判断。中国使馆愿与《今日社会报》及其读者本着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开展对话,就相关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来源:中国驻瑞典使馆

今日要闻:桂从友大使会见瑞典席勒研究所负责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报道(记者陈雪霏)– 7月18日,桂从友大使在使馆应约会见瑞典席勒研究所主任桑德马克一行,就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瑞典落地交换意见。

  桂大使表示,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峰会刚刚成功在北京举行,中欧双方领导人就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对接,这标志着中欧“一带一路”合作进入新阶段。席勒研究所不久前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研讨会,为向瑞典各界推介“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桑德马克等向桂大使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瑞典执行小组的筹备工作计划,表示该小组将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媒体推介、面向瑞典企业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瑞典企业代表团访华等活动,向瑞典社会各界广泛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瑞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

  桂大使表示,愿积极考虑向“一带一路”倡议瑞典执行小组提供支持和协助。

图文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今日要闻:桂从友大使接受瑞典《快报》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7月17日,桂从友大使在使馆接受瑞典《快报》记者拉比都斯专访,采访要点如下。

  桂大使首先说,欢迎你到我们使馆做客,我们使馆的大门向所有瑞典朋友开放。我们今天的会见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我们进行坦诚友好的交流。我到任以来,与瑞典各界朋友广泛接触交流,发现他们都希望了解中国。但有极个别瑞典媒体和极少数瑞典记者对中国抱有偏见、成见和敌意,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实际上,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有句老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说只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事物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如果只听某一方面的意见,只能得出片面的看法。作为大使,我和我的同事愿与包括《快报》在内的瑞典媒体、记者沟通交流。你们有人说我是带着任务来出任大使的,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每一位驻外大使都是带着任务赴任的。我的任务就是向中国人民介绍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的瑞典,向瑞典人民介绍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的中国,推动我们两国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在中瑞两国人民之间架起友好交流合作的桥梁。我和我的同事正是这么做的,也取得了良好成果,我对此感到欣慰,也对进一步扩大深化双方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充满信心。

问:谢谢大使先生,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使馆。您刚才谈到中瑞友好交流合作的很多领域,也表示愿意开放对话。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您和使馆对瑞典媒体提出了批评,您认为这是否有助于开放对话?

答:正如我刚才所说,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瑞典人民介绍一个真实客观全面的中国。大多数瑞典媒体和记者对华友好,积极报道中国的发展,为推动中瑞友好合作作贡献。但也有极个别媒体和极少数记者对中国抱有敌意,认为中国一无是处,这严重不符合事实。为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与合作,我们在友好提醒无效的情况下,不得不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些媒体、记者对中国的偏见和敌意,希望他们遵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帮助这些极少数瑞典媒体和记者更好地遵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问:我的印象是从去年秋天以来,使馆加强了对瑞典新闻媒体的工作。这是为什么?

答: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驻外大使,其主要任务都是与驻在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开放对话,促进双方相互理解,推动友好合作,其中也包括与驻在国媒体沟通交流。我上任以来,与瑞典政府各部门、议会、各政党、地方、高校、企业的朋友广泛接触,共同讨论如何发挥中瑞合作的巨大潜力,促进各自国家的发展。在与瑞典媒体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媒体对华友好,致力于推动中瑞友好合作,但也有极少数媒体、记者对中国抱着各种各样的偏见。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不否认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中国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欢迎包括瑞典在内的外国朋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但极少数媒体、记者对中国抱着偏见、成见和敌意,试图阻止中瑞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这不利于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坚决反对。我们有义务向这些对中国抱有偏见、成见和敌意的媒体和记者指出他们的错误,希望他们加入到中瑞两国友好合作的队伍中来。这是我们的善意。

问:不仅是瑞典记者批评中国的媒体环境,国际记者协会也说中国媒体环境不佳。您对此如何评价?

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说法。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大批外国记者来华工作,进行采访和报道,对促进外部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个别瑞典记者在内的一些外国记者指责在中国的工作环境不好,我认为他们首先要自己反省。任何一个外国记者在驻在国工作,都要遵守驻在国法律,遵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对于那些抱怨中国的记者,我们不妨问问他们是否遵守了中国的法律?是否遵循了新闻从业者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

问:我不是引用某个记者的说法。中国难道是在隐瞒什么吗?

答: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中国要继续高质量发展,让近14亿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欢迎更多外国记者到中国工作,报道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人做人做事坦坦荡荡,没有任何隐瞒。如果你见到相关人士,请你把我的意见转告给他们,我们欢迎外国记者到中国工作,但任何记者都要遵守中国的法律,遵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如果他们能够做到,那么在中国工作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问:您怎么看中国的新闻自由呢?

答:毫无疑问,新闻自由是有普适价值的,但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存在绝对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有前提的,即新闻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而且这种事实是可核查的,获取事实的方式也是诚实的。这些都是最起码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所以,任何对中国的批评报道,我们都希望记者拿事实说话。据我了解,新闻自由在任何国家都是有不同程度限制的。在号称言论最自由的美国,我查到的美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至少有9条,例如:没有亵渎国旗或焚毁征兵卡的言论自由,危及公共安全的玩笑不能开,不能有引发危害公众秩序导致暴乱的言论自由,不能有扰乱学校安静上课的言论自由,不能有造谣生非的言论自由,不能有妨害他人权利的言论自由,不能以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妨害城市交通或违反交通规则等等。这是美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想必瑞典也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吧?瑞典现在正在进行议会竞选,不少瑞典政党、民众都强烈呼吁要限制媒体上鼓吹暴力、仇恨、极端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的言论。这方面的情况你了解的比我多,希望你有机会与我分享。有人妄评中国言论不自由,他们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不能享受法律外的言论自由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新闻自由。如果不从遵守驻在国法律和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角度去评价一国的新闻自由,只能得出片面、主观的结论。

问:您说得很对,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但有一个驻华外国记者协会也表示在中国工作越来越困难。这跟您刚才讲的中国越来越开放、外国记者在中国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似乎是矛盾的。您怎么看?

答:首先,世界各主要国家、各大主流媒体都在中国派驻记者,我建议你亲自到中国去,问问这些在中国工作的广大外国记者,他们的看法与这个所谓的记者组织发表的看法是否一样。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国记者到中国工作,但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我们要求外国记者遵守中国的法律,遵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对于那些对中国新闻自由有严重偏见的所谓记者组织,你可以问问他们是不是遵守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是不是遵循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如果不是,我希望他们改变自己的做法。

问:《快报》的一位记者尤耶·乌勒松,曾在中国工作多年,一直报道中国,还写了4本书。但据我们所知,他被中国拒签了。我们想问问,为什么这样一位倍受尊敬的报道中国的记者,反而被中国拒绝了?

答:我不认识这个人。他确实是记者吗?他有记者证吗?

问:我不知道记者证的情况。但他毕竟是在报纸上写文章的,也写过关于中国的书。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这样的人称为记者,他也写过书,我们也可以称他是作者。

答:据我了解,2010年以来,乌勒松多次利用中国某个商务机构给他发的邀请函申办赴华签证,理由是到中国“经商”、“采购”。但他每次到中国后,既不经商,也不采购,而是进行采访。他最后一次还是拿着经商和采购的邀请函来申办签证。我们严肃地告诉他,你历次申请赴华签证的理由与你在华从事的活动严重不符。如果你希望到中国去采访,就申请记者签证,这是国际惯例。但是他拒绝申请记者签证,我们当然要拒绝给他发放签证,这也是国际惯例。现在,他虽然不在北京,但他仍然沿用新闻博客网站“在北京”(InBeijing)发表文章。如果你有机会见到他,请你告诉他,我们建议他人在哪儿,就把博客改称在什么地方。如果他在斯德哥尔摩,就用“在斯德哥尔摩”(InStockholm)。如果他在中国台北,就请他把博客改称“在中国台北”(InChineseTaipei)。这就是做人要诚实。他自称是瑞典的中国问题头号专家,发表大量恶意攻击中国的言论和文章。但是在瑞典,只要有人发表与他观点不一样的言论,他就恶毒攻击别人。你说这是新闻自由吗?!我们还了解到,2014年初,《今日工业报》要招聘一名常驻中国的记者,乌勒松报名应聘,但面试头天晚上他喝醉了,第二天无法面试,于是他找了一位朋友假扮他面试。他的这位朋友成功通过了面试,但是在《今日工业报》负责人通知他去再次面试准备录用的时候,发现他和当初面试的不是同一个人,于是断然拒绝录用他。乌勒松这种做法合适吗?我说的这些都是事实,而且是可核查的事实。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一一核查。我希望新闻从业者要遵从职业道德,以诚实的方式开展工作。你如果见到他,可以转告他,我愿意同他见面,希望他有这样的勇气!

问:如果他再来使馆申请签证的话,你们还会发给他吗?

答:那要看他对自己过去做的那些不诚实的事是怎么反思的。实际上,他过去多次打着经商和采购的名义骗取签证。据我了解,在瑞典,对这样多次失信的人,是有制裁措施的。他能否得到签证,要看他能否做个诚实的人。

  问:您刚才说中国会越来越开放,欢迎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到中国去工作,但现在有不少外国记者在批评中国新闻自由度下降。您如何解释呢?

答:我还是那句话,世界各主要国家、各大主流媒体都在中国派驻了大量记者,你要想了解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状况,建议先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事实是什么样的。当然,如果你刚才说的那些外国记者对中国批评的言论是出自乌勒松之口,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问:感谢大使先生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采访,您还有什么要跟我们说的吗?

答:作为中国驻瑞典大使,我的使命就是促进中瑞友好,因此我上任不久,就想在瑞典媒体发表一篇文章,介绍我的使命,促进中瑞友好合作。我们联系了几家媒体都被拒绝了。希望《快报》积极考虑刊发我的这篇文章。大约270年前,“哥德堡”号首次从瑞典航行到中国,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与和平贸易。中瑞友好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问:是的。现在瑞典又重建了一艘“哥德堡”号,2007年再次访问中国。这次重访广为人知,许多瑞典大企业也参与其中,正是这次访问让很多瑞典年轻人了解到中瑞历史上的交往和合作。

答:所以我们要让中瑞友好合作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与不少瑞典朋友有个共识,那就是中瑞两国有一百个理由加强合作,没有一个理由妨碍合作。我们两国没有历史纠葛,也没有现实地缘冲突。中国正在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瑞典是世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领跑者,瑞典的成功发展经验有助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在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瑞两国立场也完全一致。我到访过的瑞典企业、地方和高校,都希望将高质量产品出口到中国,都希望深化同中国的友好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中国招收留学生,我们都积极提供协助。截至去年底,在瑞典留学的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突破8千人,其中约7千人是自费留学。去年中国游客在瑞典过夜数达40万,该数字还在呈两位数增长。去年中瑞双边贸易额达到150亿美元,增速达37%,瑞典还第一次实现对华贸易顺差,达9亿美元。中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大量进口高质量产品,欢迎瑞方扩大对华出口。瑞典高质量产品出口到中国,可以获得很好的利润,同时可以满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互利共赢。今天我们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欢迎你再来使馆做客,也请你告诉其他媒体朋友,中国越来越开放,欢迎更多的记者朋友到中国工作,也欢迎更多瑞典朋友到中国旅游、求学、经商、投资兴业。

图文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说中国是最反对打贸易战的国家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说,中国是最反对打贸易战的国家,因为打贸易战对各方都没有好处。但如果美国执意要打,那我们只能迎战,而且是对等迎战。美国不仅对中国打贸易战,对欧盟、加拿大、日本等都要打,美国的贸易战要打遍天下。建议包括瑞典在内的朋友都做好迎战准备。
桂从友大使是在7月4日观摩瑞典“哥特兰政治周”期间接受《今日工业报》专访时说这番话的。访谈现场有40余名观众,在《今日工业报》网站现场直播。采访全文如下。

  问:7月6日,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

答:中国是最反对打贸易战的国家,因为打贸易战对各方都没有好处。但如果美国执意要打,那我们只能迎战,而且是对等迎战。美国不仅对中国打贸易战,对欧盟、加拿大、日本等都要打,美国的贸易战要打遍天下。建议包括瑞典在内的朋友都做好迎战准备。

问:大使先生是俄罗斯问题专家。十几天之后,俄美首脑将举行会晤。瑞典人都感到紧张。您对此次会晤怎么看?

答:俄美都是世界大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俄美两国改善和发展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我们乐见俄美改善和发展关系。我觉得瑞方朋友不必感到紧张。

问: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超过美国,并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十年的优先发展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国家。人工智能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

答:人工智能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就是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中国巨大发展成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愿与有关国家开展合作。我去年底访问了位于瑞典韦斯特罗斯的ABB公司,该公司在中国上海有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中国愿在这一领域与包括瑞典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合作。

问:中方明确表示,要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主要都是美国标准,中国标准意味着什么?

答:中国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在人工智能领域自然也有自己的标准,美国和瑞典也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各国标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在全球化的今天 ,一个国家封闭起来只搞自己的标准是不会有多大发展前景的。

问: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在世界各地并购,包括并购很多世界领先的欧洲企业。在瑞典有人在讨论政府是否应该限制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您对此怎么看?

答:中国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大量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些年,中国网民也曾对外国资本参股或并购中国企业有激烈辩论,但大多数网民最后还是认为,只要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投资,我们都应该欢迎。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一大批中国企业成长起来,有了很强的对外投资能力。他们并购外国企业,也是对40年来外国企业投资中国的回报。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对外投资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中国企业对外并购要符合中国和投资对象国的产业发展政策。我们希望中国企业投资能促进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

我们同时欢迎包括瑞典在内的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投资,并将为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和条件。如果有个别国家执意拒绝中国投资,那也请便。投资是不能强加于人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只会到那些欢迎他们投资的国家去,到那些能够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地方去。

  问:在瑞典的相关辩论中经常有一个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和欧洲企业赴华投资面临的标准和限制是不一样的。双方什么时候才能对等呢?

答:坦率地讲,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熟度与包括瑞典在内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些限制将逐步降低或取消。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郑重宣布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包括逐步放宽金融业外资股比限制,5年内取消汽车产业外资股比限制等。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如有兴趣,可以上网查询习主席宣布的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措施。这些都是对外资利好的重要消息。

问:对中国投资的疑虑还来自于政治层面。有人批评中国是专制、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还有人批评中国抓捕包括瑞典在内的欧盟国家公民。中国国企到瑞典投资引起了政治上的疑虑。您怎么看?

答:首先,说中国不民主、是专制国家,我作为大使感到非常不公。中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都明确规定中国要建设民主国家。去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主是我们党奋斗的五大目标之一。民主是好东西,每个国家、每个人都需要。但每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特点不一样,各国的民主形式、民主制度也不完全一样。瑞典和美国的民主制度就不完全一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在97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得以巩固的,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我们还有8个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

问:确实在这方面我们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的问题是,西方对中国的这种认识是否会影响中国与西方贸易?

答: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命运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强烈反对某些西方国家把贸易问题政治化。

 问:但西方现在是这么做的,西方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会成为问题。

答:西方要是这样做的话,只能对双方的积极合作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希望西方一些势力不要采取这种做法。中国人常说,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这是包容。西方国家自己想做什么,就要别人也做什么,自己做得怎么样,就要别人也做得怎么样,这不是包容。老实讲,这才叫专制!

问:我们再提一个环保领域的问题。瑞典计划到2040年实现零化石燃料消耗,我们把这当作拯救地球的办法。中国将在什么时候彻底取消化石能源?

答:据我了解,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化石能源退出市场的时间表,首先是不使用化石燃料汽车。中国有学者主张的时间表与瑞典差不多,我个人认为可能没有你们那么快。因为中国人多,汽车多,光北京就约有600万辆汽车。

问:这也太多了吧。为什么中国不再骑自行车呢?

答:现在北京已经重现了过去的自行车流,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有机动车流,也有庞大的共享单车流。中国政府还明确规定政府采购用车要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问:您觉得瑞典最好的一面是什么?

答:瑞典最好的一面当然是天气。瑞典有这么好的天气是因为长期实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借鉴参考了这方面的做法,正大力推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问:沃尔沃汽车什么时候会上市?

答:据我了解,沃尔沃汽车正在研究上市问题。由于沃尔沃汽车集团是个“香饽饽”,很多人都抢着为它上市,但最终还是要由沃尔沃汽车集团自己决定。

驻瑞典大使夫人举办茶艺欣赏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21日,驻瑞典大使夫人宋景丽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茶艺欣赏活动,邀请旅瑞华人茶艺师郭涧茵现场表演并讲解中国传统茶艺。来自驻瑞使节配偶俱乐部的20位各国外交官家属参加了活动。

  宋景丽女士向来宾们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知识,以及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以来为推动中瑞文化交流所做努力。茶艺师郭涧茵向来宾们详细介绍了中国茶的种类和生产方法,现场展示了绿茶、乌龙茶等不同的茶叶、器具与传统冲泡手法并邀请来宾品茶。在空灵的古琴音乐伴奏下,来宾们通过观、赏、品三个维度深入体验中国茶文化,纷纷表示中国茶艺令人心旷神怡,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崇备至。

  来宾们还参观了文化中心举办的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对本次内容丰富的活动赞不绝口,表示愿继续通过类似活动加深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来源:中国驻瑞典使馆网站

第四届中国房地产众筹创智峰会北京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6月29日,2018第四届中国房地产众筹创智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召开,本届峰会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主办,天福集团以及汉阙金服承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冯俊、天福集团总裁林雅华等多位重量级嘉宾轮番登场,共同探讨“以人为本,破茧共生”的房地产新生态。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主席冯仑发来视频祝贺峰会召开。

“房住不炒”、“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同权”等大政方针的提出,让房屋属性回归居住本源,为房地产行业服务“城市复兴、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明了方向。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房地产迎来了重要的变革,而本届峰会,就是这一场中国房地产模式变革与新生的起点。

70余位嘉宾中,除了来自中房协、地产企业的大咖外,还邀请了来自民宿产业、空间技术、美学、住房储蓄、小城镇规划、供给侧经济改革、旅游产业等领域的知名顶级大咖,共同探讨在地产之外,其他行业如何与房地产融合共生。

image.png

图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的演讲“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众筹美好居住生活”为此次峰会拉开序幕。什么是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刘志峰解释为“四个好”:安居宜居,群众反映好;经济适用,配套服务好;性价比高,住房品质好;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好。老百姓购买的不是休眠空间,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舒适美满的宜居体验。不仅要坚持节能环保,也要强调居住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的健康和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等,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image.png

图为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主席冯仑发来视频祝贺峰会召开

峰会上,联盟正式对外发布了2017年度的中国房地产众筹白皮书,对过去一年房地产众筹行业发展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系统、专业地总结了房地产众筹的模型、案例和风险,介绍了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众筹发展模式,并为房地产众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image.png

图为中国特色住房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人民日报《人民周刊》创新型国家智库、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联盟、国研智库、万科集团、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中国新城镇生态建设者天福集团以及相关权威机构与房地产领军企业,联合发起并成立中国特色住房合作研究中心。

image.png

图为天福集团总裁林雅华

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在探寻中国特色住房合作模式道路上,有了坚实的理论与创新实践支持,不仅为新城镇化进程下中国千万家庭的住房难题提供了更多解决之道,更是开启中国房地产行业美好聚变的新篇章。

image.png

图为天福集团区域总裁倪朝武领取美好生活家园奖项

中国房地产众筹创智先锋的颁奖仪式是对业内优秀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鼓舞及肯定,也激励了更多行业佼佼者创智争先。天福集团荣获美好生活家园奖项。

image.png

图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冯俊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冯俊分享了他对当下房地产市场的认识,使在座嘉宾对今后房地产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冯俊表示,目前住房核心的问题在于供给不足,在整个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一定是有支付能力的人决定价格,同时投资需求也吞噬了有效供给,逼使市场本来已经短缺的供应更加短缺,当然如果投资需求购买是为了以后出租,市场的总供给就不变,但事实上投资需求并没有出租,而是待价而沽,所以价格上涨是必然的情况。

image.png

图为天福美好生活研究院正式成立

之后,共享住房合作新时代下的美好生活研究院正式成立,美好生活研究院既是对当下共享住房现状的精准把握,今后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与升级。

在此次峰会上,天福集团总裁林雅华分享了他对“美好生活家园”、“共享住房合作新时代”的精辟见解,并介绍了天福集团美好生活家园的共享住房合作实践,为在场嘉宾提供了可供交流借鉴的经验。除此之外,天福集团还启动了美好生活家园“百城计划”,联合权威机构签订“美好生活家园”战略合作,共同建立美好生活生态圈。

image.png

图为嘉宾对话“租售并举,创新发展的房地产新时代”

最后,“租售并举,创新发展的房地产新时代”这一对话环节带来了当天活动的小高潮。对话由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宁主持,协信家徐锋、天福状元壹号陈才灯、乾立基金总裁成斌、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社总编辑凤晓龙以及北京万科泊寓总经理朱祥带来了他们对房地产新时代的思考。(程雅云)

来源:海外网

中国我服你了!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记者两年前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采访瑞典某公司,他们说,他们正在测试用电动汽车在公路上充电。当时还不让照底部照片。现在中国要大面积使用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我真要相信空中出租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中国人搬到空中去。下面是精英热闻公众号的文章,说三大铁饭碗将被砸。下面是具体内容:

衣食住行,向来是地球人消费的四大件。

衣和食这两样,大部分中国人已经不缺了。住房,随着楼市调控一盆冷水浇下来,慢慢降温了。只有剩出行这个领域,成了中国消费升级和工业化4.0,最重要的一个战场。

在“行”这方面,最近,大家估计没少看到无人驾驶汽车的消息。然而,今天讲的这个,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啥?智慧公路!!

今天,北京传来大消息: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九省),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

这个智慧公路是干啥用的?

交通运输部列出了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路网综合管理等六个内容。内参君理解,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

智慧公路两侧,将架设5G通信技术设备,提供极低延时宽带无线通信,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全面支持自动驾驶

实现路面光伏发电和移动式的无线充电,公路就是一个大的充电器,电动车可以一边跑一边充电

公路、桥梁、隧道可以自己感知、分析安全状态,并发出预警。也就是说,再也不会出现那种车开着开着,前面桥梁突然塌了的事情。

实行大数据和智能管理。比如,可以根据车辆特征识别完成移动支付。也就是说,开一公里路就会自动收一公里的钱,不需要再搞收费站了

看起来很惊讶吧!是的,这就是交通行业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黑科技”!超级智能公路,真的来了!这一下,不仅司机将来要下岗了,加油站、收费站都要逐渐消失了。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出行将更加便捷和舒适了。

有人会说:行了,别危言耸听了。你吹的牛皮,我都不信!

对于这种论调,只想说:亲,可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个时代科技的力量,不要再觉得一切还很遥远!

浙江省已经要开始建设全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了。

这条超级高速公路,名叫杭绍甬高速公路。它全长161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总投资约96.9亿元。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将在年内开工。

据报道,该公路将具备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四大要素!

1、快速:中国高速公路目前最高限速在120公里/小时,而超级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将突破120,达到130、140脉,甚至更多。

2、智能:杭绍甬高速公路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

3、绿色:它近期的目标是通过太阳能发电、路面光伏发电,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后期还可实现“移动式无线充电”,电动车主可以“边开车边充电”,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充电桩、充电太慢浪费时间而发愁。

4、安全:超级高速公路未来将寄托高精定位、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综合接入系统,实现零死亡。

如果介绍一个你还是心存怀疑,那内参君就给你再介绍一个:山东济南,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

这条公路,可是已经建成通车使用了!

1、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太阳能公路”的秘密武器在于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较高。阳光穿过时,路面下的太阳能电池将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2、公路变成“充电宝”,路面下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使用,可实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充电。

3、可以融化路面积雪。同时,“太阳能公路”还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电动汽车跑在上面就能充电,下雪后还能自行融化路面积雪……

是的!这就是智慧公路的先行案例,就是这么神奇!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使一切坚固的,变成脆弱的;使一切岿然不动的,变成变动不居的。

当你还在质疑新能源汽车时,国家一声令下,全国推行“绿色牌照”!

当你又在质疑“无人驾驶”时,上海打响第一枪,腾出道路全面测试!

现在,智慧公路都要来了,一场新的大变革正在到来!

三大“铁饭碗”将被砸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100万名加油站工人都将失业;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所有收费站的收费员都会下岗;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所有司机,都将被无人驾驶机器人取代。

然而,请记住:科技发展的大潮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它终将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与其担忧“铁饭碗”破碎,不如提前变革自己!

千万别像唐山撤销周边所有路桥收费站时,那个收费站工作人员说的那样: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因为,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今日头条:中国什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特派记者吴冬梅)–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谁是海外媒体关注的superstar?世界最关注中国什么?什么是海外华人眼中的中国符号?在五月底由人民网举办的海外华文媒体培训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全球视角,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线下调研,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形象与中国理念海外传播影响力报告》,解读了以上问题。

一、中国新形象

报告显示,习近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建者,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十九大以来,全球主要媒体对习近平领袖形象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报道持续升温,相关报道总量达到15.6万篇次。“习近平”一词在海外主要媒体中处于“高度关注”状态,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对“习近平”的关注热度也持续高涨。习近平作为中国领导人的“人民领袖”形象以及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领袖”形象深入人心。

在中国复兴的背景下,习近平领袖形象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同。这说明,整体“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虽未发生根本改变,但中国的国际传播正转向战略主动。

二、中国治国关键词

报告显示,海外关注中国治国理念的关键词中,“反腐败”和“一带一路”依次排在前两位。

腐败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恶疾,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的力度和显著成效得到了国际关注和盛赞。许多国际学者认为中国的反腐败建立了与纳税人和公民联系的机制,为公众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站进行举报提供机会,这对那些受到腐败诱惑的人能够发挥非常有效的震慑作用,他们认为这种反腐败体制会帮助中国更接近目标。

作为十八大以来的另一个重要成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各方凝聚共识,到2018年5月已经取得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合作成果。至记者结稿时止,以促进亚洲区域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亚投行,成员总数已经达87个。

中国经过几代人探索的治国理政方略不仅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成为许多国家的“他山之石”,为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为国际社会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三、中国符号

在海外华人“跨海”看中国时,什么是他们关注的中国符号?

报告显示,“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依然是海外华人记忆中的中国味道,而近年来“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这些中国发展的成果也逐渐成为中国的新符号。

这说明,新时代“大海外华人圈”逐渐形成,海外华人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及高度的责任意识,他们认同中国新形象与理念,愿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参与中国建设。

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发展强大,为中国形象中国理念海外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外华文媒体担当了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中坚力量,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有效平台,更是创新发展融合传播的重要载体。

不过,报告也显示:海外华人圈在“古诗词”“中医”“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层面还存在认知“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需要华文媒体要用所在国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地将中国形象、中国理念推向世界。

如今,海外华人的代际交替正在进行,新生代华人圈受众正在崛起,新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大方向、大趋势。海外华媒要想永葆发展活力,必须打造全媒体覆盖的传播矩阵,尤其需要加强在脸书、推特、优兔等社交媒体以及移动端上的布局。同时,国内主流媒体与海外华媒之间也应该加强在新媒体内容和运营等方面的合作,携手同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同圆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日头条:中国科协副主席怀进鹏在瑞典皇家工程院做报告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26日在斯德哥尔摩IVA会议中心就如何为中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服务等问题用英文做了演讲。

会上,瑞典皇家工程学院院长图拉.特里(Teeri , Tuula)教授致欢迎词,对怀进鹏副主席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

怀进鹏副主席说,中国科协前身是“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这两个组织于1958年9月合并,并举行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在1980年3月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又将团体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是中国大陆科学技术工作最主要的民间团体之一,目前有160名工作人员,下辖210个全国性学会和32个省级科协,拥有506万名会员的科技团体。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单位参加了240多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有100多名中国科学家在这些组织的专业机构中任职,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科协目前主要开展学术交流和训练、学术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征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普及科学知识等工作。

 

怀进鹏说中国科协肩负这扶贫攻坚的任务。中国计划在2020年全面脱贫,那么,科协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科协将派出更多医生到贫困地区去,因为大病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果能把贫困地区人的病治好,就非常有利于脱贫。第二是在农业科研领域进行科普,让农民能够实现科学种田,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减少农药使用等等有很大空间可为,第三就是和企业合作,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他说,过去中国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如今,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做艰苦的研究工作,因此,科协也是在想办法提高青少年对科研的兴趣。例如,为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为他们建立更好的交流平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政策是提倡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年轻人的创业有很大支持。

与此同时,科协也在拓展国际合作,此次来瑞典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和瑞典工程院及有关部门进行深入合作,搭建平台,为双方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特里院长说,听了怀院士的讲座感觉中国科协的很多做法和瑞典的做法是很相似的。只是,中国有那么多科技工作者,比瑞典整个国家的人都多,着实不易。瑞典在培养青少年对科研的兴趣方面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有一个项目就是在高中阶段有四个月的实习,都是理工科的。实践证明,报名参加这个实习的人大多都报考了理工科大学,而且入学以后也没有辍学的,最后都坚持了下来,而且大部分也在这个领域工作。因此,早期实习,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出席讲座的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代办张彪,使馆科技参赞戴钢,瑞典皇家工学院的白瑞楠,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曹义海等40多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讲座并进行了提问交流。

今日头条:藏学家指出:达赖喇嘛的所谓“中间道路”实质还是“藏独”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藏学家代表团6月25日在斯德哥尔摩访问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时指出,达赖喇嘛的所谓“中间道路”实质还是“独立理念”。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指出,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的私人代表一直保持接触。直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的3.14暴力事件发生,包括奥运圣火受到严重干扰。随后,达赖提出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的内容概括为“中间道路”。中国认为所谓“中间道路”是二战后脱离殖民统治的理念,也是借鉴“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理念。但是,这样的理念违背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因为西藏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分歧,就没有办法对话了。尽管达赖每到一个地方都说他要对话,但是根据他的立场,就没有对话的余地了。对话的前提是要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的埃里克.伊萨克松介绍了其研究所的情况。该研究所有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亚洲项目,一个是美国项目,是独立的研究机构,有17人。经常接待中国,朝鲜和韩国的访问学者和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郝时远说,他们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要推动科技和人文交流。虽然说ISDP没有藏学项目,但是,因为探险家斯文.赫定早期在西藏地区探险的文献资料凸显瑞典对西藏的研究很早。中国认为现代接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次来,他主要想介绍一下西藏的历史与现实。

郝时远研究员说,达赖喇嘛等人由于长期流亡国外,他们对西藏的描述是西藏就是“人间天堂”。但这要看是谁的天堂。过去,西藏的三大领主,只占全区人口的5%,他们是统治阶级,因此,拥有奴隶和农奴。这在英国历史学家Goldstein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西藏的判断,那就是西藏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一个落后国家。

他介绍说,1950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同意改革,是他认识到了西藏政治制度走到了尽头,但是,改革也会结束政教合一的制度。本来中央政府同意维持达赖的统治,但是1959年他出走以后,西藏立即进行了改革。农奴翻身得解放。

59年后的今天,西藏人民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宗教信仰自由。目前有1700多所寺庙。都在发挥正常作用。

郝时远说,达赖想的是如何独立,而中央政府想的是怎样建立现代社会。让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西藏,旅游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人权得到很好的保障。例如妇女儿童的权利,孕妇和婴儿死亡率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对于西藏来讲,意味着,要力争让全区300万人口中的59万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脱贫。

针对记者问西藏有多少教派的问题,扎罗说,在西藏的300万人口中,大部分人信仰格鲁派藏传佛教,也就是黄帽派。其他的如袈裟派都是很小的派别。藏民主要是敬仰山神,水神,这在佛教传入以后,依然有明显特征。不过现在在西藏也开始多元化,也有人开始信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

在双方座谈环节,古斯塔夫松问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郝时远研究员回答说,问题就是达赖说的话和他做的不一致。

马兹.恩格曼主持会议。他问中印边界问题是否和西藏问题有关?中国认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否经过国际法庭认证?郝时远说,中印1962年的冲突起源于英国划出的麦克马洪线。

关于版图问题,郝时远说,中国的疆土在1949年之前都是根据历史划分的。只有到1949年之后中国才进入现代国家,中国目前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都已经划定。只有中印之间还存在着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问题。但这个问题与西藏问题无关。这种问题可能不会一下子解决,但我们相信通过一带一路创意,双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墨西哥记者问到是否中国的版图确定与中国的革命史有关,郝时远说,中国的版图是中国历史演化而来的。例如,早期的历史认为长城以外都是关外不属于中国的。但是,1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统一了中国,于是,中国的版图越来越大,西藏地区的主权归属是历史留给中国的资产。1949年以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当时,西藏制度需要变革,1951年中央与达赖签署了和平协议。

古斯塔夫松问,如果没有有效的对话机制,中国政府将怎样更好地和西藏流亡政府接触,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郝时远说,如果达赖喇嘛对历史制度进行巨变性改动一定会引起矛盾。但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西藏的地位和享有的自由。同时,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以形成抵御暴力的能力。

对于2011年达赖宣布的所谓退休,成立了“流亡政府”。中国中央政府对这个架构或政治组织的态度是不承认,不接触,也不认为它是达赖的代表。

恩格曼说,历史学家更注重历史,ISDP倾向于对未来的预测。将来如果有更多时间,可以好好学习历史,以便加强对未来的预测。墨西哥记者评论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很难了解现实,因此,对历史的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纯靠现实来预测现实是远远不够的。

时光飞逝,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与会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时间进行更多的对话。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代办张彪,政治处主任陈季良,政治处李珂,代表团成员还有Cirenpingcuo(次仁平措),Gesangyixi(格桑益西),扎罗,肖杰,王立新等,ISDP除了恩格曼,伊萨克松和古斯塔夫松外还有Fatoumata Diallo.

出席座谈会的记者有瑞典记者乌尔利卡.贝尔特斯坦,墨西哥记者侯海.那瓦鲁和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

图文/陈雪霏

Top news: Chinese Dongfeng Race Team win the Volvo Ocean Race 2017-18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June 25(Greenpost, Chineseonline)– Chinese Dongfeng Race Team won the Volvo Ocean Race 2017-18 in the closest pass in race history.

Skipper Charles Caudrelier led his team to victory on the final leg of the race, a 970-mile sprint from Gothenburg, Sweden to The Hague.

Incredibly, it marked the first leg win for the team — it couldn’t have come at a better time.

Three teams started Leg 11 of the race on Thursday in a dead heat on the overall leaderboard. The finishing order between MAPFRE, Team Brunel and Dongfeng Race Team at The Hague would determine their place on the overall race podium.

Each of those three teams led at various points on the leg and had their opportunities to grab the prize.

But it was Caudrelier and his crew who made a bold call on Saturday evening to take a coastal route to the finish, which squeezed them tight against the shoreline and separated from the other leaders by a series of Exclusion Zones.

“We were not in such a good position, but we trusted our choice and we pushed,” Caudrelier said. “The others didn’t follow us, but we believed and we won…”

The decision hurt the team in the short term as they tumbled down the leaderboard. But by Sunday morning, with less than 100 miles left to race, weather routing projections had the top boats finishing within minutes of each other. None had been able to break away overnight,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splits on the race course.

“We knew that we would fall behind initially and that if it came good it would only be at the end. The last position report (1300 UTC on Sunday) we were 27-miles from the finish and they were 20-miles and we thought it was over. But then I did a small weather routing and it showed we could end up one-mile ahead so I woke everyone up and said, ‘let’s push!’”

As the teams finally converged again on Sunday afternoon, just a few miles from the finish, it was Dongfeng Race Team, flying down the coast from the north sliding in front of the offshore group, to earn their first leg win, propelling Caudrelier’s team to overall victory.

“We always trusted each other. Nobody thought we were going to win this last leg, but I had a good feeling,” an emotional Caudrelier said, after thanking his supporters and team. “I said ‘we can’t lose, we can’t lose, we can’t lose’… and we won!”

© Ainhoa Sanchez/Volvo Ocean Race

The overall results make this the closest finish in the 45-year history of the race and marks the first win for a Chinese-flagged team. It also means Carolijn Brouwer and Marie Riou were on board as the first women sailors to win the Volvo Ocean Race.

Xabi Fernández’s MAPFRE was third on the leg, which put the team into second overall.

© Ainhoa Sanchez/Volvo Ocean Race

“It has been tough,” Fernández admitted. “We sailed very well the whole way around the world and on this leg as well, so naturally we’re a bit disappointed. We were very, very close this time, but it was not quite enough. So we have to say congratulations to Dongfeng who sailed a little bit better than us.”

Team Brunel skipper Bouwe Bekking would have liked nothing more than to win the race for the first time in eight tries with a home finish in The Netherlands. But it wasn’t to be. His fourth place leg finish left the team in third place overall.

© Ainhoa Sanchez/Volvo Ocean Race

“Third place, still on the podium, I think we can be pretty proud of that as a team,” he said. “We thought we had made the right choice (to go further offshore) and we expected a windshift. It came 90-minutes too late and that was the race. But that’s yacht racing. And of course we have to congratulate Dongfeng and MAPFRE for their results.”

Second place on the final leg into The Hague was Dutch skipper Simeon Tienpont and his team AkzoNobel, who had previously secured fourth place on the overall leaderboard.

“It’s incredible to finish on the podium in our hometown,” Tienpont said. “We would have loved to have been fighting into The Hague for the final podium but to have set the 24-hour speed record and to get six podium finishes in the race is a testament to the job everyone on our team – on the boat and on shore – have done.”

Vestas 11th Hour Racing had already been locked into fifth place on the scoreboard and after a promising start to Leg 11, had a disappointing seventh place finish on the leg.

“We have a great group of folks on this team,” skipper Charlie Enright said. “We’ve been through a lot and I’m not sure any other group could have dealt with the challenges we have faced the way we did. It’s something special and we’re going to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moving forward. This was a tough way to go out certainly, but we have one more opportunity with the In-Port Race this weekend.”

That In-Port Race, scheduled for Saturday afternoon, will determine the sixth and seventh place positions in this edition of the Volvo Ocean Race. Both SHK/Scallywag and Turn the Tide on Plastic finished the Volvo Ocean Race on equal points.

The tie-break mechanism is the In-Port Race Series, where David Witt’s Scallywag team currently holds the lead. But Dee Caffari’s Turn the Tide on Plastic is just three points behind and a strong finish on Saturday could lift them off the bottom of the leaderboard.

© Ainhoa Sanchez/Volvo Ocean Race

“We can’t help but smile today. We’ve done it,” said Caffari. “This leg was like the longest In-Port Race ever. A lot of corners to go around, and we gave it 100 per cent and left nothing in the tank.”

For David Witt, the finish was bittersweet the loss of John Fisher overboard in the Southern Ocean top of mind.

“I have very mixed emotions right now,” Witt said dockside immediately after finishing. “I’m incredibly proud of our team both on and off the water. We’re very tight and we have gone through a lot… But I’m also sad of course. I didn’t finish it with my best mate (John Fisher) who we started with. So very mixed emotions, but I’m glad we finished it.”

The teams will celebrate their accomplishments and take well-earned rest on Monday. The rest of the week will see activities in The Hague building towards the final In-Port Race and Awards Night on June 30.

Volvo Ocean Race Leg 11 Final Leaderboard — Saturday 23 June
1. Dongfeng Race Team – 3 days, 3 hours, 22 minutes, 32 seconds
2. team AkzoNobel – 3 days, 3 hours, 38 minutes, 31 seconds
3. MAPFRE – 3 days, 3 hours, 39 minutes, 25 seconds
4. Team Brunel – 3 days, 3 hours, 45 minutes, 52 seconds
5. Turn the Tide on Plastic – 3 days, 3 hours, 56 minutes, 56 seconds
6. SHK / Scallywag – 3 days, 4 hours, 01 minutes, 32 seconds
7. Vestas 11th Hour Racing – 3 days, 4 hours, 05 minutes, 36 seconds

Volvo Ocean Race Overall Points Leaderboard after Leg 11
1. Dongfeng Race Team – 73 points
2. MAPFRE – 70 points
3. Team Brunel – 69 points
4. team AkzoNobel – 59 points
5. Vestas 11th Hour Racing – 39 points
6. SHK / Scallywag – 32 points *
7. Turn the Tide on Plastic – 32 points *

* Should there be a tie on the overall race leaderboard at the end of the offshore legs, the In-Port Race Series standings will be used to break the tie.

Source: www.volvooceanrace.com

今日头条:“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 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20日下午,“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及夫人宋景丽、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瑞典著名雕塑艺术家理查德·布瑞克塞尔、瑞典侨领、瑞典华人总会会长叶克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伯正、江苏宜兴紫砂艺术大师王金川以及众多中瑞嘉宾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宣布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开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主持开幕式。他说,本次展览的主题是Meeting-相会。

 青田石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原因

德高望重的瑞典华人总会会长叶克清首先致辞。他说,今天我们相约瑞典中国文化中心,一起迎来了“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开幕式!这是中国和瑞典文化艺术交流历史上的一大盛事,更是中、瑞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一大具体实践。在此,我谨代表瑞典华人总会,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向为本次展览精心策划的瑞典中国文化中心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向瑞典著名雕塑家理查德、青田石雕著名大师林伯正、艺术茶壶王金川等三位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叶克清说,早在2013年瑞典中国节青田石雕主题展上,我曾经说过:“青田石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青田石雕大师、艺术茶壶大师能与瑞典雕塑大师的作品一起在这里同台展出,其盛况足可载入中瑞文化交流史册。一件件精美的青田石雕和富有中国禅意的茶壶,向瑞典人民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对青田的了解。

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的遗作《高粱》。

叶克清还说,中国青田是他的故乡,青田石的故乡,也是中国著名的“侨石”之乡。青田地处深山,却面对大海,胸怀世界,青田艺人世代践行“匠心精神”,点石成金,彰显大国艺术风采;青田华侨投石问路,成为了“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从这种意义来说,青田就是洞天福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有福之人。

叶克清说,古代有刘基,当代有陈慕华、章乃器、陈诚,以及国家大师林如奎等一代名流。石头的美丽造就了人的美丽,人的智慧造就了石头的艺术。在我们故乡青田流行着这么一句名言:“每一个华侨,都是出国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是出国的华侨!”

叶克清说,“我青年时期投身医学,后又创业海外,再后来不惜重金,投资收藏了一批青田石雕精品;几十载一路走来,不管身在何处,故乡青田始终在我心中,青田石雕始终在我心中;没有她的哺乳,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所以,我一直心怀感恩,心怀梦想:“我意愿做一块会唱歌的石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青田石雕走出青田,走向世界。”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如愿以偿,美石美刻,金石之交!让青田石雕把青田的美丽告诉大家,也希望大家把青田石雕的美丽带回家!”

林如奎的遗作《高粱》作品引来很多观众驻足观看,其精美绝伦的构图和精雕细琢的工艺令中外观众赞叹不已。

瑞典青铜雕塑充满活力和勇气

瑞典著名雕塑艺术家理查德·布瑞克塞尔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本次展览。他说,中国和瑞典的艺术作品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是,当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他们其实又是很和谐的,可以在一起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理查德. 布瑞克赛尔在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大多都是为中国客户做的或者是与中国有关的作品。他也是把瑞典著名雕塑家米勒斯的作品卖到中国之人,放在玉泉路北京国际雕塑园里。他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力和竞争的力量。他说,人生就是一个挣扎和奋斗的过程,人必须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勇敢地面对一切。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谐生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都体现在石雕作品中。各种吉祥的动物,植物,瓜果,五谷都是中国艺人的想象。

林伯正大师说,青田石雕的特点是石头软,颜色鲜艳,经过精雕细琢,能够把石头里面都掏空,这样更有立体感,也充分体现了青田石雕的精绽艺术。

这是林伯正大师的作品。他雕刻的鱼和水稻惟妙惟肖。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春天播种水稻的时候,把鱼苗也撒在稻田里。收获水稻的时候,鱼也长大了,鱼和水稻共生。如今瑞典也在讲共生城市,在各个方面实现和谐发展。这也是中瑞之间不约而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林伯正大师向桂从友大使介绍了他父亲林如奎大师的作品《高粱》。

参加本次展览的还有来自宜兴的工业美术大师王金川的紫砂壶作品。王金川向桂从友大使介绍紫砂壶的情况。

布瑞克塞尔向桂从友大使介绍他的雕塑作品。他说,其实,这三匹马的雕塑来自于他做的一个梦。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骏马飞奔而来,而且骑马的是三个女人,于是,他就把这个梦用雕塑表达了出来。

          中瑞艺术相会在这里

本次精品展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馆长伊尔瓦.霍尔巴克说,本次展览的主题是《相会》,意思就是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相会,大家相会在这里,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形成一个和谐共处的氛围。这也是展览要达到的目的。

此次“中瑞雕塑艺术精品展”展出的作品是老中青三代青田石雕艺术家、2名中国紫砂艺术家和1名瑞典青铜雕塑艺术家的作品。

林伯正大师在致辞中说,青田石雕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素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此次展览中,他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如奎先生遗作《高粱》惊艳亮相,吸引了在场嘉宾驻足观赏,细细品味。

以上是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林伯正以及林氏石雕艺术流派第五代传人、在瑞典出生的90后林陈梦阳的作品。

    紫砂壶艺术很有吸引力

江苏宜兴紫砂艺术大师王金川在开幕式上致辞。

紫砂艺术以工艺美术为根,以传统文化为源,以茶文化为媒,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

紫砂陶具有独特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此次展览中,王金川等中国紫砂艺术家带来了多件精选作品,让瑞典当地民众领略到独具一格的中国紫砂艺术魅力。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与发展

瑞典青铜雕塑艺术家布瑞克塞尔是欧洲当代极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他继承了西方古典雕塑手法的写实风格,同时,他的作品兼具动感与充沛活力,带有现代主义气息。布瑞克塞尔希望给人类带来和平的天使。他曾经是第一位受邀在国家大剧院艺术画廊举办个展的西方艺术家。

此次展览开幕式吸引了200多名中瑞嘉宾,展览将持续到7月11日共三个星期。

图文/陈雪霏

北欧体育:风起再扬帆,中国东风队向目标冲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报道员王子慧)– 6月17日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哥德堡站港内赛,中国东风队从此前卡迪夫起航一直领先的情况下第四个冲过终点线,与领奖台失之交臂。而一同改写的还有总积分榜上的排名——原本由东风队领跑的总积分榜已变为“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是说无论怎样,东风队将保持在前三名以内。

第十赛段过后,布鲁内尔队、曼福队以65分的总积分并列第一,但考虑到东风队(64分)将在比赛结束后获得一个最短航行总时长的额外奖励积分,三支船队总积分恰好持平!也就是说前往海牙的最后一个赛段将成为本赛季决定冠亚季军胜负的关键。

赛至尾声,原本没有悬念的比赛,因第十赛段排名的变化,而让最后一个赛段变成了最为关键的争霸赛。正如东风队船长夏尔所说:“我们一路一直在超越其他赛队,但比赛永远都是让你未知的,只有经历后才知结果,这就是比赛的魅力。”

这是船员们的睡的床。分为上下铺。

对于2017-18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上的所有船队而言,最后这两场短途比赛每个船队都将拼尽全力,这就好比陆上长跑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虽然身体已经感觉被掏空了,但依旧不能松劲,必须要使出自己全部力气跑完最后那50米,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杨济儒(右)接受随团记者采访。王子慧拍摄

东风队精神力量激励团队向冠军冲刺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亲自登船观看了解船员们在帆船上的生活。这是船上的厕所。

船上的喝水台。船上喝的水都是从海水里抽上来,经过过滤就可以喝了,因此,不存在缺水的问题。据了解船员们参加此次比赛也是克服很多艰苦的条件,例如,吃的东西,大部分是脱水食物,以防过重。

 

第十赛段的比赛不单单是体力上的较量,更是一场精神上的博弈。东风队的船员始终保持着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团队成员密切融合,相互交流扶持,构建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日前,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青岛随之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这个著名的“帆船之都”,不仅仅让许多的船只扬帆逐梦,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船员,而东风队的青岛籍船员刘学,就是其中一员。峰会当天,东风队也开启了第十赛段的航程,年仅25岁的刘学与队友们扬帆起航,开启2017-18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第10赛段从英国卡迪夫到瑞典哥德堡的比赛。

完成第十赛段的中国船员刘学说:“这一赛段,我们的船队赛程前半段位居领先,在中段的时间被四支船队超过,我们立即做了技术检测和调整,在最后的赛时追赶上一艘船队,这个超越非常重要,从总积分上看,这意味着我们有冲击冠军的机会,最后赛段成了决胜局。”

东方风来 中瑞海上再“相遇”

瑞典站,不仅是沃尔沃帆船赛的大本营,其航海文明也是源远流长。1739年,一艘名为“哥德堡号”的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开启了从北欧瑞典到东方中国的海上之旅,正式开启了中国和瑞典以及北欧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程。今日,“东风号”沿“一带一路”的航线代表中国抵达瑞典哥德堡。虽时隔280年,但此次东风号前往瑞典哥德堡之旅却显得异常亲切与和谐。

始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作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古代中国商品交流、文化交流的载体,而哥德堡号也是在这一时期三次远航中国广州,为瑞典带回大量中国物品。而今,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再度冠名“东风号”、组建“东风队”参加2017-18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东风队在这场航海盛宴的“邀请”下来到了哥德堡,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哥德堡号”进行了一次时空“相望”。

东风队此次前往哥德堡承载着的不仅仅是船队的荣誉与信念,更搭载着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对于东风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的重要任务。近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以“品质、智慧、和悦”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全新东风品牌战略,而“和悦”作为东风品牌之魂,也恰是东风品牌文化得以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原因。

互利共赢 共建繁荣经济带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随着东风品牌战略的发布与开展,东风发展海外事业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走出去,是以机遇性出口为主要特征;走进去,是要逐步融入当地的主流市场,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并实现本地化资源的高效配置;走上去,是实现品牌向上,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在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不断推动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才能够不断蓬勃发展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致力于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东风队也正是在如此开放和谐的东风企业文化里才能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2017-18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取得优异的赛事成绩。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面向未来,东风品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致力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计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汽车产品30余种,总数达80多万辆,发展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合作伙伴以及出口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2017年,东风公司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55.3%,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位居行业第5位,排名提升2位,在前五家汽车集团中增幅领先。年初,就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东风公司发布了海外中期事业计划并提出东风海外事业未来三年总体目标:到2020年,海外销量实现15万辆,并进入欧美主流汽车市场。这也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战略的目标。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优秀汽车企业,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要基地分布在十堰、襄阳、武汉、广州等地,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和汽车水平事业。

截至2017年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3256亿元,员工16万人。2017年,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汽车412.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310亿元。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6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6位,中国机械行业500强第3位,中国汽车行业第二位。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汽车行业具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东风品牌以“品质、智慧、和悦”为核心价值,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力驰名商标,世界知名品牌500强。2017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售143.9万辆,同比增长4.5%,销量保持行业第三,其中商用车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东风队在2014-15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获得季军,是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史上第一支登上终极领奖台的中国船队。东风队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供100%支持,继续参加2017-18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