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化与文学

“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亮相斯德哥尔摩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2月15日电(记者和苗)“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15日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多幅摄影作品集中展现了瑞典摄影家和媒体人镜头下的中国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瑞典著名景观摄影师格伦德斯滕等嘉宾,以及瑞典各界人士、华侨华人等百余人出席展览开幕式。

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既有新疆阿勒泰独特的雅丹地貌和张家界的“奇峰三千”,也有连接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和蓬勃发展的风电产业,还有幸福和谐的新疆各族人民,以及桂林漓江上孤舟蓑笠的渔翁。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发展风貌,让参观者久久驻足欣赏。

桂从友在致辞中说,此次图片展是中瑞民间友好交流的一项积极成果,它“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的美丽风光与和谐的人文风貌,大饱眼福”。

此次展览由北欧绿色邮报网和瑞典《照相机与图片》杂志联合举办。不久前,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应邀到中国新疆同其他外国记者一起采访。《照相机与图片》杂志的10多名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则走访了北京、张家界、桂林等地。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山水景观与人文风貌。

展览开幕式上,陈雪霏说,她从上千张图片中精选出30张展出,格伦德斯滕称赞他的中国之行非常有意义。

《照相机与图片》杂志记者维塞尔是此次图片展的摄影师之一。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去中国,也是第一次用镜头来记录中国,张家界的壮美景色是他此行最喜欢的部分。他说:“通过两周的采风,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和现代化发展,希望还能有机会去中国其他地方看看。”

据悉,图片展将持续至22日。

来源:新华网

驻瑞典大使夫人宋景丽女士访问斯德哥尔摩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23日,驻瑞典大使夫人、使馆阳光学校校长宋景丽女士应邀访问斯德哥尔摩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校长尼尔松女士对宋景丽女士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宋景丽一行考察学校幼儿园至高年级的多个课堂,观摩不同学科的现场教学,与该校师生亲切互动,热烈交流,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教材、汉语教学等各方面情况。

该校九年级师生汇报了2018年秋季访华及赴友好学校交流的经历,以及在中国家庭生活、体验中国文化的感受。

  宋景丽女士希望同学们在校园快乐成长,积极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将来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为中瑞两国友好关系发展作贡献。

今日头条:2018 诺奖得主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奖并和国王共进晚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18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的忌日,也是诺贝奖颁奖的日子。下午4点半,瑞典国王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聚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每年这一天都用专门从意大利运来的鲜花来装饰。因为诺贝尔晚年病逝在意大利。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沸沸扬扬的性丑闻而没有评选和颁发。有人说明年或许评两个。文学院两任秘书双双辞职。

诺贝尔和平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为什么和平奖设在奥斯陆呢?有人说,这可能是诺贝尔的先见之明,那个时候,挪威还是属于瑞典的呢!诺贝尔怕分裂就把和平奖设在了那里。当然,后来分开了也相对比较和平地协议分手,没有动武。但是,100多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就一直在挪威颁发。

瑞典临时首相勒文和夫人以及各个政党的党首,欧洲各国的王室亲朋,诺奖得主的亲朋好友,每人可以最多请15人,往届的诺奖得主,总之,所有出席颁奖仪式和颁奖晚宴的人数不超过1500人。

今年的诺奖晚宴3000克朗每人。仿佛比12年前多了1000多克朗。

颁奖过程中,有音乐会间奏。诺奖晚宴更是繁文缛节不厌其烦。无数个细节让诺奖晚宴也成为世界上最让人羡慕的一次晚宴。很多人都会因为出席过晚宴而感到无比自豪。

同时,该晚宴也派生出无数的山寨一样的晚宴,例如,博士生毕业典礼要搞诺贝尔晚宴,工程院院士授予院士后也要举行诺奖晚宴等等。这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荣誉和待遇吧。

晚宴从19点开始,一直进行到21点。获奖感言之后,大家可以跳舞。晚宴也是一场大型高级时装秀。所有男人都是燕尾服,女人都是晚礼服。

瑞典就是这样,在很多方面都是很现代,但是,王室在诺奖晚宴上一直保持着各种传统。当然,也不乏创新,例如,晚宴的菜单往往就是非常兼顾绿色食品。

相关连接

 

Video:Arnold, Smith and Winter win 2018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今日头条:全球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培训班圆满结束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2月9日,全球36个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培训班在斯德哥尔摩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兴奋地说,本次古琴培训班是全球中国文化中心中的第一个,而且参加的人数大大出乎意料,原计划30多人,结果,参加古琴培训班的学员达到上百人。可以说,本次古琴培训班举办得非常成功。

浦参强调,学习古琴对改变人们的气质有很大好处,学习古琴,男人变得谦谦君子,女人变得窈窕淑女,而每一个人的形象就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

11月25日开幕时,向瑞典传播古琴的中瑞交流文化使者86岁的林西莉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耐心细致地讲解古琴的历史和她学习古琴的时代背景。她说,中国古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音乐,它也是诗歌,是散文,甚至是默念的经文。因为古琴也有静思冥想,全神贯注的作用。

首届古琴班执教老师是中国古琴传承人管平湖的弟子王迪的女儿,也是古琴的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邓红。邓红于2007年第一次到瑞典进行巡演,2009年第二次到瑞典巡演,这一次是她第三次来瑞典了,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十分优雅。她说,古琴在周朝以前是五根弦,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增加了一根,因此,成了七弦琴。她从琴的历史,琴的构造,琴的指法等多方面给大家普及了古琴知识,她说这一次叫体验班,就是让大家体验一下古琴的妙用。

她说,她一开始感觉很茫然,因为人们的水平和时间,悟性等各不相同,这么多人怎么教比较“茫然”。但是,很快,她发现斯德哥尔摩的华人华侨还是有一些有水准和喜爱音乐的人,这样,就有了快班和慢班之分,最后,学的快的,学了两个曲子,学的慢的学了一个曲子,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教学计划。

邓红是古琴大师,但一言一行却都很谦虚,儒雅,真的给学员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次学习培训期间,很多学员都表示这次的古琴班办的非常好,让人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闭幕式上,一些同学还进行了个人汇报表演,真让人感觉很激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会谈上一小曲儿。一位小朋友说,她只来学习三次,结果弹得很有味道。

从古琴的传播记者想到中瑞关系的水乳交融和世代传承。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在1961年到中国去和王迪老师学习古琴的时候,她是中外第一位学生,从那时起,她也深深地爱上了古琴。她让瑞典国王给她开证明到中国去,然后,她每年都到中国去跟王迪老师探讨古琴的各种知识,最后,写成一部巨著《琴》,在瑞典获得文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她也安排邀请邓红来瑞典进行巡回演出,让瑞典人领略琴的美妙和哲学。

当初,林西莉和王迪老师开始学琴时,邓红还没有出生。而现在,邓红又开始耐心地教授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古琴传播古琴。她手把手地教大家,真的非常令人感动。她在开幕式时给大家弹了一首《平沙落雁》,今天闭幕式给大家弹了一首《阳关三叠》,让大家即饱耳福,又饱眼福,真是美不胜收。

浦正东参赞说,看到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明年还将继续举办古琴培训班。学员们也积极要求,希望能够继续。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同时正在展出中瑞画家的佳作。

更多图片:

相关连接:

今日头条:全球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培训班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班大受欢迎

全球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班在斯德哥尔摩开班著名汉学家林西莉出席开幕式,邓红执教

今日头条:全球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培训班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班大受欢迎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全球中国文化中心首个古琴培训班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班大受欢迎。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在开班仪式上说,这是全球中国文化中心中第一次开办古琴培训班。主要目的是要传播中国古琴文化,让海外华人华侨,所有的古琴爱好者来学习体验古琴的魅力。为此也特意请来了瑞典著名汉学家古琴演奏家,作家林西莉女士和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邓红来出席开班仪式。

林西莉带着脚疾坚持出席开班仪式令人赞叹。她介绍说,古琴是中国3000多年前的文人墨客交友时演奏的一种乐器。她不是那种宏大的交响乐类型的,而是静思表达心声的一种乐器。

林西莉说,她是1961年到中国北京大学去学习汉语和艺术史的。但是,后来,她获得机会到古琴研究院学习。在那里,有好几个老师只教她中外一个学生。而最直接教她的老师是王迪,就是邓红的母亲。

林西莉学习两年后回国,但是对中国古琴念念不忘,所以就写了一本《琴》的书。在写作过程中,她几乎年年到中国去,向王迪老师讨教,先后也花了她10多年的时间。她的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王迪老师不幸去世。

林西莉铭记恩师的教诲,决心传播古琴文化。她的书出版后,荣获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奖。实际上,这是林西莉第二次获得奥古斯特奖。第一次是因为她的《汉字王国》而获奖。

就这样,林西莉把古琴演奏家邓红和箫演奏家陈莎莎请到瑞典进行了多场演出,每次都是二百多人爆满。因为古琴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器,一般200人足以。在这种环境中细细品味古琴的韵律是一种无尽的享受。规模再小一些,也是可以的。

古琴最大的魅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名曲,例如《平沙落雁》和《流水》。林西莉说,古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也是诗,也是散文。

邓红就在现场为大家演奏了《平沙落雁》。她把每一个音符都演奏的如此饱满,如此玄妙,让人感受与其他任何乐器都不一样的感觉。透过这不紧不慢,十分端庄的一举一动表达出来的优美的音质,让人有一种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和修复的感觉。邓红的演奏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邓红说,此次开班也是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的浦参,林西莉教授和她本人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才促成的。例如,八个学习琴的挑选,调试等等都有很多细节的工作要做。她对林西莉教授的精神也是大加赞扬。“林教授在传播中国古琴文化方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随后,邓红开始给大家讲课,她首先讲述了古琴泰斗管平湖。管平湖演奏的《流水》代表中国文化被做成金唱片送上了宇宙。因此,也给大家看了她11年前第一次来瑞典进行巡演时在瑞典电视台演奏的《流水》片段。

她讲述了古琴的起源,历史,结构等很多古琴知识。例如,怎样放置古琴,怎样坐着等等,很多基本常识,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

说话间两个小时过去了,第一课结束了,大家还是久久不肯离去。大家都感觉这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好机会,能够亲密接触中国文化,纷纷为文化中心的活动点赞。古琴培训班每天分三班上课,将进行到12月9日。

幸运的是,邓红和陈莎莎巡演时的演奏,在林西莉教授监制下制成的绝版音乐CD还有一些,想购买该唱片的可以跟文化中心的老师联系。

The Sound of the Soul – Music for Qin and Xiao

Deng Hong & Chen Shasha

The Sound of the Soul contains a number of pieces that belong to the very heart of qin music and that have never before appeared on a recording. The anthology has been produced in close association with sinologist and author Cecilia Lindqvist.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org.cn/english/culture/221613.htm

Guqin and Xiao Performances Warmly Welcomed in Sweden
Adjust font size:  ZoomIn ZoomOut

Chinese artists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have given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Guqin or Qin, Xiao and Xun instruments in Stockholm Musical Museum and other places in Sweden. They are warmly welcomed by the Swedish audience.

Guqin or Qin is also called Yaoqin or Yuqin with seven strings. It has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Confucius period in the Spring Time which began in 476 B.C or about 3, 000 years ago.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instruments and also well kept one in Chinese music history and thus also listed as the World Heritage by UNESCO.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Sweden and the publisher Bonniers Company and the Music Museum in Stockholm, Professor Cecilia Lindqvist who studied Qin in China in the 1960s has invited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to have a week long tour concert during August 15-22 around Sweden including Eskilstuna, Gothenburg, Uppsala and other places in Stockholm. Due to the extra number of audience, Musical Museum has to arrange another concert on Wednesday.

Professor Lindqvist has written a book titled Qin in Swedish introducing the old and yet popular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to the Swedish people. She says it’s a good opportunity to invite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to perform in Sweden. She has always been overwhelmed by the beauty of Qin music.

“The sincerity, the deep sincere feelings that promote, the deep feeling from nature and how to be together with other people and friendship, all these things, the sincerity and the deep philosophy are the essence of the Qin music.”

She has explained in Swedish to the audience about all the music played by Deng Hong with Qin instrument and Chen Shasha with Xiao and Xun instruments. The programs include Gaoshanliushui or Flowing water around high mountains, Meihuasannong or Plum blossom , Pingshaluoyan or Wild goose on the sand and Jiukuang or a drunk man.

She also told the audience about the moving story between Yu Boya and Zhong Ziqi in the Spring and Warring time which began in 476 B.C. Yu Boya was a musician and he happened to meet Zhong Ziqi.

Whatever Yu Boya played, Zhong Ziqi could understand very well and so they became real friends even like brothers. They decided to meet again the next year. But unfortunately Zhong Ziqi died before they could meet. Yu Boya played at Zhong’s graveyard for the last time and crashed his Qin. He decided never to play the Qin any more to show his deep friendship with Zhong Ziqi and how difficult to meet an understanding friend.

It was the first time for Deng Hong to come to Sweden to play Qin and she felt very glad that she could show the Swedish audience about the beautiful Chinese instrument and music. She is from China National Orchestra.

“I heard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Guqin is played in Sweden. So I feel honored to be the first artist to play Qin here. Since Qin was list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by UNESCO in 2003, there is a revival of the craze about Qin. Many people like to learn to play it and many Qin schoo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ll over China. ” said Deng Hong.

Maj Burell is one of the audiences attending the concert.

“I have heard it in CD and followed the CD with the book by Professor Lindqvist. It went into my heart directly. The fantastic book makes it even more interesting to know the story about where they are from and the way they are played and try to get the emotions which are deep in the music.”

About the performance, Burell says she will listen to it again and again.

“It’s such a fantastic music and the player also shows facial emotions and deep impression. Looking at her performance, sometimes I even forget to listen. I will listen to the record again immediately when I go home.”

Meanwhile,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also donated a Qin note book to the Music Museum in Stockholm.

(Xuefei  Chen People’s Daily Online August 21, 2007)

http://en.people.cn/90001/90782/90873/6619013.html

Chinese Qin and Xiao performances are back to Sweden again
+
17:17, March 20, 2009

 

Click the “PLAY” button and listen. Do you like the online audio service here?
Good, I like it
Just so so
I don’t like it
No interest
 Related News
 China, Sweden ey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Swedish FM to visit China
 Performances by Chinese artists staged in New York
 Ambassador Chen Mingming says Sino-Swedish relations have great potential 
 Chinese vice premier vows to enhance cooperation with Sweden
 Comment  Tell A Friend
 Print Format  Save Article

Chinese artists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have given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Guqin or Qin, Xiao and Xun instruments in Stockholm’s Royal Concert Hall and many other places in Sweden. They are warmly welcomed by the Swedish audience.

Guqin or Qin is also called Yaoqin or Yuqin with seven strings. It has become popular since the Confucius period in the Spring Time which began in 476 B.C or about 3, 000 years ago.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instruments and also well kept one in Chinese music history and thus also listed as the World Heritage by UNESCO in 2003.

Winning the heart of many Swedish audience in 2007 by a week long tour in Sweden, Sinologist and writer Cecilia Lindqvist who studied Qin in China in the 1960s has invited Deng Hong and Chen Shasha again to have a three week long tour concert beginning March 1 and ending on March 22.

They will perform to as north as Umeå and as south as Lund across Sweden. Deng Hong plays Qin and Chen Shasha plays Xiao, a bamboo flute and Xun as well as Hulusi instruments. Cecilia Lindqvist explains all the stories behind the music in Swedish to the audience.


Deng Hong (L) and Chen Shasha (R) are performing Qin and Xiao instruments at a concert, Stockholm, capital of Sweden, March 12, 2009. (Xinhua Photo)

Professor Lindqvist wrote a book titled Qin in Swedish introducing the old and yet popular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to the Swedish people. She is so passionate about Chinese language and music and both her books of the Kingdom of Characters and Qin won the famous Swedish August awards.

“I like to have more people to be able to enjoy such beautiful music that promote the deep feeling from nature and how to be together with other people and friendship.” said professor Lindqvist.

She explained in Swedish to the audience about all the music played by Deng Hong with Qin instrument and Chen Shasha with Xiao and Xun instruments. The programs include Liushui or Flowing water, Meihuasannong or Plum blossom, Pingshaluoyan or Wild goose on the sand and the Herdsman Suwu.

She also told the audience about the moving story between Yu Boya and Zhong Ziqi in the Spring and Warring time which began in 476 B.C. Yu Boya was a musician and he happened to meet Zhong Ziqi.

Whatever Yu Boya played, Zhong Ziqi could understand very well and so they became real friends even like brothers. They decided to meet again the next year. But unfortunately Zhong Ziqi died before they could meet. Yu Boya played at Zhong’s graveyard for the last time and crashed his Qin. He decided never to play the Qin any more to show his deep friendship with Zhong Ziqi and how difficult to meet an understanding friend.

In August 1977, the US space detector Voyager One was sent to the universe carrying a special record with various languages and typical music including the melody of “Flowing Water” with Gu Qin played by Chinese musician Guan Pinghu. Professor Lindqvist used to study with Guan Pinghu when she was studying Qin in Beijing in early 1960s.

“Each place we went, the audience was full. And the CDs were almost sold out, we have to make more in Austria again.” said Professor Lindqvist.”It was just fantastic”, said an audience.

With the book Qin, the cd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illustration of Professor Lindqvist in Swedish, more and more Swedish become fascinated about the Chinese music.

By Xuefei Chen, People’s Daily Online Correspondent in Stockholm

今日头条:中国“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以及“极光”--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瑞典皇家美术学院教师当代作品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25日, 中国“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以及“极光”--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瑞典皇家美术学院教师当代作品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驻瑞典使馆文化参赞斯德哥尔摩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主持开幕式。陈雪霏拍摄。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红革、中国驻瑞典使馆文化参赞、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瑞典著名翻译家罗德堡、瑞典艺术策展人安德斯、中国著名艺术家张方白以及瑞典皇家美术学院教授和老师等众多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由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旨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展览的举办,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加强不同地域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增进中国与瑞典艺术家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迸发思想碰撞火花,升华文化交流内涵,共同感受时代脉动和精神共鸣。这个展览同时也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红革在青年艺术优秀艺术海外巡展斯德哥尔摩开幕式上致辞。陈雪霏拍摄。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红革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本次展览通过19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油画和中国画等作品向瑞典观众展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艺术探索和发展的轨迹,折射出青年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讴歌,也体现了中国美术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表达上的变革与创新。

本次展览是两个展览同时进行,青年艺术家展在二楼展。“极光”展在一楼展。

中国著名艺术家张方白介绍说,“极光”--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瑞典皇家美术学院教师当代作品展是两个美术学院的首次合作,此次参展的七位教师,都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艺术方向都是立足于当代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在上海乃至于全国,他们都是一个独特的当代艺术团体。瑞典皇家美术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艺术传统的美术学院,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两个美术学院将在联合展览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教育上的交流与合作。

看到本次展览具有多位艺术家,多种艺术风格,多年龄层次,甚至是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布展让刘红革感到很不一样。他说,今天的艺术展览是一次非常不一样的展览,我刚刚看到之后感觉非常震撼,因为这是中国艺术家和瑞典艺术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用艺术去解读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对话。这让我想起习近平主席讲的,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离不开文明交流,相互借鉴。我觉得这个展览就体现了这样一个互学互鉴的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遵循,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览。我觉得中西方文化交流要避免自说自话,而是应该相互审视,相互欣赏,共同共生。

中瑞专家讨论上述艺术作品,窗格,反应童年的记忆。

来自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李宝荀毕业于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他带来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中国青年一代80后的思维和父辈的思维截然不同。老一辈人可能中规中矩,重视规则,但年轻一代要打破常规。

瑞典艺术家爱娃画了一幅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单位前秘书长萨拉.达纽斯。她用桦树枝给达纽斯做裙子面料,反应该女性的强壮和坚定的性格。

瑞典皇家美术学院视频系教授迈克尔.拜客马吐尔致辞时问了很多为什么,其视频艺术作品反应了他对叙利亚难民被迫乘船逃难的主题。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亮点,就是加了新式视频艺术。很受观众的欢迎。

另外,瑞典艺术家的创意也十分令人称赞,例如,该作品就是利用T恤衫来画奔马。

确实,本次展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参加开幕式的嘉宾们对两个展览也都赞不绝口,认为这两个展览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许多嘉宾在自己喜爱的作品前驻足良久,细细观赏品味。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4日。另外,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古琴班开办仪式将在11月28日在文化中心举行。12月15日-22日新疆图片展也将在这里举行。

Address: Västra Trädgårdsgatan 2, Kungsträdgården, Stockholm.

图文 陈雪霏

 

阿拉斯加发现白令海峡附近有9000年前的娃娃牙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罗森编译陈雪霏)– 据今日北冰洋报道,在阿拉斯加发现一颗9000年前的一个娃娃的牙齿,DNA测试认为它与白令海峡人有关。

该牙齿是2013年发现的,经DNA测试,认为是9000年前,白令海峡地区还是有很多人居住的。 只是后来陆地被海水侵蚀。

其实该牙齿早在1949年就被发现了,一直藏在丹麦。后来被发现这颗牙齿属于一个一岁半的小孩子。其母是吃陆地食物的,而不是吃海产品的。

而且这个孩子的牙齿显示它与美国土著居民的基因是完全不一样的。

考古学家以前也发现过12500年或者是11500年前的遗骸。

是否这些能够证明以前的假说就是美洲印第安人实际上是从亚洲迁移过去的呢?

A 9,000-year-old child’s tooth found in Alaska is another link to the vanished Ancient Beringians

《欲望的人民共和国》电影参加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文电影《欲望的人民共和国》,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亮相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平台。

影片讲述的是网红们的业态和生态。要想成为网上主播很简单,就是一台电脑,一个话筒,然后就可以直播了。直播主播主要都是90后。

他们有的是由爷爷奶奶带大,感觉很孤单,所以就喜欢听看主播。这好像三角关系,主播要有粉丝,粉丝多了,土豪就会投钱来。等有很多粉丝以后就会挣钱。但是,其父因为在孩子8岁时就离婚了,所以,其女从来不愿意谈母亲,而选择了主播的职业。

网络直播YY为了吸引眼球,可能会什么都分享。台湾有个人自虐,最后去医院,也把在医院的情景分享。

年轻人就是纸醉金迷,整天谈的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等等。

其中还有窦文涛的三人行的评论。但是,在疯狂的时候,又感觉这帮孩子在玩儿游戏。

年终想拿大奖,就要找财团支持。如果财团不支持,就一切梦想都会破碎。

年轻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娱乐至死。更可怕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一点儿都不了解,也不理解。

但确实,在网络世界,网红一个月居然可以挣20万美元, 100多万人民币,虚拟空间的关系能否替代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有这么两个网红居然是名利双收!

In a digital universe where live streamers earn as much as $200K a month, can virtual relationships replace real-life human connec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tells the stories of two such online stars who’ve risen from isolation to fame and fortune in China. The film takes us on a vérité journey through their live streaming showrooms, which h…

今日头条:简单中国 复杂瑞典-参观瑞典艺术展有感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在斯德哥尔摩Västra Trädgårdensgatan 9,从11月9日开始到12月21日将进行一系列艺术展。

首先在一层进行的艺术展叫Casting。 字面意思是铸造。一个女人好像带着一个铁面具在自己家里的桌子上铸造自己喜欢的各种东西,动物,人物等多种东西。这个女人表情专注,目空一切,运筹帷幄,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同时她也喜欢她所做的一切。

看完展览,我对展馆负责人说,我的感受是很多人都觉得瑞典人简单,中国人复杂,但是,看了展览,我觉得瑞典人一点儿都不简单,相反,他们非常复杂。而中国人其实很简单。

这些作品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与传统平明艺术相反,它采用了动态视频的形式,同时,把女人塑造的形状是,如果看半边脸,这是一个漂亮女人。但如果把两个半边脸合并在一起,它就是一个女汉子。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Gaia.  她让我想起坐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二楼的梅兰湖的湖神,强壮,坚强,傲视群雄,藐视一切,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北欧妇女的一贯想法,那就是你不能小看我,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很强大的。也就是女权主义的思想。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她享受在自己的桌子上所做一切的过程。

脑袋和头发是可以分开的。

身在陋室,但却有个超强大脑。

图左:Denise Grunstein. 图右:Cay Bond 趋势分析家。

以上作品的艺术家叫Denise Grunstein. 祖籍是俄罗斯的犹太人。但是她本人是在芬兰出生的,瑞典长大的。据说在瑞典非常有名气,很受记者们的追捧。

确实,看了她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实,瑞典人的思维就是要想到盒子外面的情况。不像中国一贯坚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除了方的,就是圆的。而瑞典的桌子方的和圆的只是其中的两种。其他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

那么,在二楼的十几位画家的作品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那就是自己爱画啥画啥,爱做啥做啥。一个作品是半个人,半个脑袋,一只胳膊一条腿。就好像把鸡一批两半一样。铜制品。或者从照片上也可以看出是否这是两个人头呢?以前确实看到过一种画法就是想象的人物也能看出来。

狗撵鸭子。

几只四不像对付一头大牛,体现了弱者如果齐心协力是可以战胜庞然大物的。至少,让你不能消停。

这一作品也是典型的瑞典人的作品,一个天使或者是女人在驾驭一头牛,或者是一个很大的动物。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人总是能够战胜动物的。人是有能力驾驭的。

每一件作品都让你感到很惊讶。或许这就是瑞典人的创新。就是没有一种答案,没有一个模式,甚至连相似的模式都少。

在这个漆黑的11月,如果看看这样的艺术作品,或许也是可以激发你的一些思考,一些灵感,一些说不出的感受。而且,一楼作品的价格都是不菲的,喜好收藏的人可以去看看。

 

今日头条: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开幕了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今天开幕了。

今年本网推荐的电影是英国的电影Favorite, 《宠臣》。

美国电影wild Life, 韩国电影 burning, 日本电影Jesus,

美国电影Beautiful Boy, 拉美的Everybody Knows和波兰电影Cold War. 以上电影都非常好看。

中文电影有香港的A family tour 也不错。

 

精彩视频: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第二届冰雪音乐会精彩视频片段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11月4日举办第二届冰雪音乐会。以下是精彩片段。音乐会由歌唱家邹荣美主持。

李佳演唱湖南花鼓戏《洗菜心》。

吴江燕演唱《贵妃醉酒》

京昆社演唱

朱瀛盈演唱游园

朱瀛盈和肖向平演唱惊梦

肖向平演唱拾画。

吴江燕和肖向平一起演唱幽媾。

瑞典华人合唱团联唱。陈丽娜演唱唱脸谱。

严红梅演唱《我家有个小九妹》。

马莲荣演唱评剧《报花名》。

王吉生曲亚萍演唱天仙配。

 

今日头条: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第二届冰雪音乐会大受欢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11月4日举办2018年冰雪音乐会戏曲主题音乐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因为无论是专业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都演出了水准,自然大方,真实,没有丝毫的水分,让观众意犹未尽,沉浸其中。然而也是恰到好处,嘎然而止。

音乐会由著名华人女高音歌唱家前任会长邹荣美主持。

首先登台的是民歌演唱家李佳,她表演的是湖南花鼓戏《洗菜心》。里边有很多打嘟噜的地方,很有地方特色,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

紧接着就是著名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江燕表演的《贵妃醉酒》。要说京剧的魅力就从看吴老师的表演体会出来的。她表演得那么好看,那么灵巧,那么美丽动人,看了让人开心,让人着迷,让人入戏。

吴江燕十岁考入上海戏曲学校坐科七年。吴江燕是梅兰芳再传弟子,他曾在上海梅兰芳演唱大奖赛荣获一等奖。1991和1992年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1995年调入中央教育电视台工作。2005年来到瑞典,培养了很多弟子。

贵妃醉酒讲的是中国唐代皇帝唐玄宗一日与杨贵妃约会,命其设宴百花亭,赏花饮酒。该片段描述的是杨贵妃在去赴约路上心情无限喜悦,一路赏花,赏月,走至玉石桥,观赏水中金色鲤鱼和鸳鸯戏水,抬头观赏南飞燕, 这折戏是充分体现梅兰芳大师载歌载舞的经典作品。

京昆社是吴老师一手培养起来的队伍,从成立到现在将近十年了。他们为大家演唱的是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古典京剧 玉堂春中的选段“苏三起解”。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朱瀛盈说,此次演出的主题是昆曲,京剧和地方戏。牡丹亭的片段《游园》,《惊梦》,《拾画》和《幽媾》都是名段,也是本场演出的主旋律。昆曲优美婉转动听,加上优美的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朱瀛盈毕业于常州文化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主修江苏地方戏锡剧,专攻花旦。但是,今天她第一次挑战自己,演起了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和惊梦。游园描述的是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身居桂阁,偶与婢女春香,目睹春景,感动情思。

朱瀛盈和肖向平一起表演牡丹亭选段,惊梦。肖向平于200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昆曲博物馆工作,之后为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他京昆兼修,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惊梦描述的是:杜丽娘游园归来假寐, 梦中见一秀才,两情缱绻, 醒后回想梦境,犹萦思不己.

瑞典著名京剧武戏表演者天木表演《挡马》。 天木毕业于斯德哥尔摩戏剧学院,因为对中国戏剧的热爱他专程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习。在斯京经常演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肖向平表演昆曲 拾画 ,牡丹亭片段,《拾画》。它是最考验小生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独角戏。它描述的是柳梦梅寄居梅花观中,病后偶游废园,于假山石下拾得一副美人画像,带回寓所,为之倾倒不已。此画便是杜丽娘生前埋于此处的自画像。

吴江燕老师演杜丽娘的鬼魂。

吴江燕和肖向平表演中国式的《人鬼情未了》,昆曲 幽媾,小姐的鬼魂来和书生柳梦梅幽会的情景。

专业演员唱罢,业余表演者登场。他们是斯德哥尔摩华人合唱团,他们中间有教授,有医生,有老师,研究员,还有老板等等。

戏曲联唱:

京歌 唱脸谱, 领唱  陈丽娜

越剧,   我家有个小九妹     表演者   严红梅

评剧,      唱花名          领唱    马莲荣

黄梅戏   夫妻双双把家还      领唱 王吉生,曲亚萍。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为演员们送鲜花。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范秀兰看后非常激动,她说她希望这样的节目能够上春晚。她说,音乐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本场演出得到了瑞典青田同乡会,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斯德哥尔摩贵餐厅和斯德哥尔摩熊猫饺子的赞助协办。

出席观看音乐会的有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王建荣主任,斯德哥尔摩 贵餐厅陈帅先生也是华总副会长,瑞典华人工商联副会长夏海龙,温州商会会长吴俊博和中国侨联青年委员徐力和夏海栋。还有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和畅通国际总经理李凯等。

图文  陈雪霏

今日头条:北欧绿色邮报网访问量过百万 感谢大家的支持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其实,如果是在国内,过百万真没什么了不起,随便一个公众号就过百万千万了,一个大 v也会很厉害。但是,在瑞典,一个一千万人口的国家,能够靠辛勤耕耘不曾热点,不煽情,一直坚持客观冷静真实报道的原则能走到这个地步,我还是有一点儿小激动!

早在新疆采访时,我就盼着会有这么一天,但是,我想至少应该在年底。前两天还在徘徊着,昨晚一看1013503次。我忍不住在朋友圈悄悄地宣布了一下。确切地说是2018年10月25日访问量达到了1001130.

感觉就像我结婚一样。我费劲巴力地努力了四十年才终于结婚了,结婚前我心里想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把自己嫁出去了。但是,等到真正举办了婚礼后,我突然发现,这其实是我个人的私事,绝对够不上大消息去宣布,相反,我倒觉得自己不能实现革命和生产两不误而感到羞愧。13亿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该恋爱恋爱,该结婚结婚,该生孩子生孩子,该工作照样工作,一样都没有少。只有我少了,因为工作而难以成家,这只能说明我这个人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或者是可以同时操持多种业务的人。我是一个单项思维的人,相对专注的人,不是八面玲珑,什么都能忙得过来的人。因此,我只能沉下心来,该生孩子生孩子,该继续工作,就踏踏实实地继续工作吧,没啥好得瑟的。

同样,我心想等“我的孩子”北欧绿色邮报网过百万的时候,我也要庆祝一下,结果,它在昨天就悄悄地实现了。当然,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目标的百分之一。

早上起来,那么多朋友都在点赞和留言。我很感动。一个微友查正富留言说,“北欧华人喜欢的,信赖的,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主流媒体!她肩负着职责使命,正确把握舆论格局与话语权,宣传大美中华,传播华人声音,搭建友谊桥梁,无时不在传递着正能量,祝愿北欧绿色邮报网一路繁荣!

查先生过奖了。你说的都是我想实现的,只能说继续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微友如鱼得水留言:可喜可贺!

Viola Cao 老师留言:祝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我想说,这里也有你的功劳,没有你一次一次地纠正错别字,这里的文章就不会那么完美。

荷兰的桌辉留言说:我是第一百万零一点击者!或许吧,因为我还查不出来到底是谁在那一刻点击的。将来如果能够查出来,我承诺给你发一个幸运奖。这里也有你的耕耘!

老窦窦参也发来祝贺!真心感谢啊!

很久以前,我就梦想站在领奖台上说一些感谢的话。但有时又感觉象赵本山在《不差钱》里教丫蛋儿说获奖感言一样可笑。真的。

我只能用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来鞭策自己,这只是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离一个亿的小目标还差一百倍呢!

踏踏实实继续努力吧!感谢所有支持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的组织机构,公司,团体,个人,朋友,亲戚和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没有点名字的,不等于我不记着你们,相信北欧绿色邮报网一定会越办越好!一定!

今日头条:“瓷上丝路•北京故事”——戏曲人物书画陶瓷展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的倡议,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督办、《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艺术市场》美术馆、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协办的大型对外交流项目“瓷上丝路•北京故事”——戏曲人物书画陶瓷瑞典展于26日在斯德哥尔摩市会议中心隆重展出。

本次展出的有著名老北京风情人物画画家马海方,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郑山麓,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还珠格格》里演皇阿妈的著名电影演员张铁林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博物馆画院副院长陆天宁,《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瑞典)中欧文化协会授予的瑞中文化大使李呈修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学伟的作品。

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郑山麓在致辞中说,该展览以展示中国传统艺术、讲好北京故事为宗旨,以原创艺术、创新模式为亮点,精选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陶瓷艺术家、著名戏曲人物画家、演员、中国丝绸之路调研学者,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陶瓷制作艺术相融合,运用展品展示、水墨互动、共同研讨、学者探究阐述讲解的方式,选取海上丝路最重要的节点瑞典进行“北京故事”主题性书画陶瓷艺术交流。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说,他首先转达了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先生对本次展览的祝贺,并预祝展览成功。他说,中瑞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现在的交往也很频繁。前不久国家京剧院代表团来瑞典访问并演出,很受欢迎。今天的艺术展是中瑞文化交流活动的延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团中还有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张铁林教授,自八十年代的《大桥下面》开始,我们一直都看他的电影电视剧。这次来访的都是专业画家,同时又是多能的实力派画家和书法家。浦参还邀请艺术家们以后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展览。

张铁林教授说,他早就知道STOCKHOLM, 但这是他第一次来瑞典,是带着任务和责任来的,感觉使命光荣。他说,“我是拍电影的,但是我从小就喜欢书法,所以,一直走到今天,参加到这个书画团体也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些画家都是首都地区非常有名的实力派艺术家,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我也感到很光荣。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次来瑞典,把我的其他专长也发挥出来。”

Eva-Sofi Ernstell,瑞典舞蹈博物馆馆长在致辞中说,她觉得这次展览时间太短了,象这样的展览,最好进行一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才好。当她看了这些京剧人物画时,立刻发现自己认识里边的好多字,这是中国的传统,孩子们看了这些,可能也会很快记住脸谱和文字。这在瑞典是很少见的。经过了解,也发现画的大小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和中国有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我们将进行丝绸和陶瓷的展览。这些丝绸是从俄罗斯进来的,而俄罗斯是从中国进口或弄到的。我觉得这些丝绸还能保存非常好。瑞中之间的丝绸之路交流从未间断。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欣赏了大师们的作品。马海方的《红娘》《没骨写意》《五鼠闹东京》和《武松打虎》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马海方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采访时说:“我是画北京风情的。这次主要画的是戏曲京剧人物。我小时候生长在北京郊区农村,生活条件很差,但是,我喜欢画画,而且机会很好,考上了中央美院,毕业以后当美术编辑,接触了很多全国的优秀画家。自己也一直坚持创作。”

马海方说,他采用湿墨画法,“我是先上颜色,然后,再勾结构,正好相反,这样的线条是和干画法不一样的。这种方法是我的画画特点,但很难把握。这个画法就是色彩鲜艳,与传统法不一样。这也是一种画技的创新。”

马海方说,这次来瑞典展览主要目的就是交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希望能让华人华侨和瑞典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了解老北京和中国京剧的特点。

李呈修画的是《打渔杀家》《三岔口》和《塬之春》等。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画展是以戏曲京剧为主题,围绕京剧人物来画画。一带一路给我们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一带一路,把不同国界的艺术家串连起来,让我们所有涉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们进行交流和碰撞。

李呈修说,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艺术交流也是有难度的,但是,通过交流能碰撞出火花来,就会对文化交流乃至国与国的交流非常有益。通过不断地交流,不断地体会,不断地打磨,实现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影视明星张铁林展出的是书法。他表示书法其实是他一切角色和事业的重要基础。

张铁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斯德哥尔摩感到很神秘,希望能再来。“我在艺术行业里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我的一切成绩都得意于书法,简单地说,就是要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当问及他对演皇帝的感觉时,他说,“我没有觉得我演一个皇帝有什么了不得,或有什么极大影响,但是,演多了皇帝,也有点上身的感觉。我想演这么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让我对历史多了解一些。特别是要扮演,就对历史多了一分比较切身的感受。然后,再用自己的角度去诠释去表演他们的时候,就会受到历史遗产的影响。反过来也可以说我的一切都得益于我的书法,我很难想象我不写书法能演得了这么多角色。不同类型,还有很大的跨度。”

据了解,张铁林其实不光是拍电影,他本来是学电影专业的,但是,他同时一直坚持写书法,还唱京剧,而且唱的很专业。

在开幕式之前,中瑞艺术家们举行了研讨会,介绍并展现了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配上北京的京剧戏曲字画元素,也是一种艺术创新。

瑞典华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江燕和书法老师万娟,Ewa Rudling, 瑞典摄影师和作家,Anders Welander,瑞典高级艺术专家,版画和艺术品专家,Maria Lindskog Krasznai(夏静),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学士,斯德哥尔摩工艺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硕士和中欧文化协会会长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等参加了研讨会。

双方探讨了这次展览的主题,一带一路倡议对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双方对未来艺术交流的展望。各位艺术家还就他们童年时代的经历简单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和成功经验。总的来说,成功者都是从兴趣爱好出发,然后,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兢兢业业,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本次展览受到了很多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大家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耳熟能享的大明星大画家大书法家而感到非常高兴,在斯德哥尔摩这个阴冷的日子里,能够欣赏各位大师的精彩作品,让人感到了来自祖国的温暖。艺术家们带来的中国文化之精粹,让人倍感亲切。

郑山麓的作品有《生》《旦》《净》《丑》等京剧元素。

陆天宁的作品有《贵妃醉酒图》《虞姬舞剑》《春江》等。事实上,他还有很多关于西藏的作品。

从此次参展的作品看,艺术家们的作品或清雅韵致,画风温情;或画面简淡意远,疏朗有致;或造型独特,题款别有情趣;或将清简、秀逸之气展现出来。

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传统形式创新付出的巨大努力。能体察到艺术家潜心创作时的平和心态以及面对艺术的真诚态度。能感受到他们对于传统的尊重,对技艺的敬畏,更显示了他们贴近当代生活的文化自觉。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瑞典华人女高音歌唱家邹荣美,瑞典华人京剧昆曲票友郝景霞,瑞典华人女高音李佳,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朱瀛滢等中外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

图文  陈雪霏

今日头条:“2018熊猫走世界·美丽四川”推介会在芬兰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驻芬兰报道员羊羊)–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8熊猫走世界·美丽四川”芬兰推介会在赫尔辛基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

中国驻芬兰使馆文化参赞郭晓光、四川省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宋铭,芬兰国会议员库尔马议员、芬兰旅游局赫塔萨利总监、芬兰艾赫泰里佩里迈基市长等嘉宾出席推介会。

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致辞说,他说很高兴和大家在美丽的赫尔辛基相见,中芬两国友谊深厚,交流交往频繁。习近平主席去年4月在芬兰独立100周年之际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邓小刚说,今年欣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进步与发展,四川正在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城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深化与芬兰的合作空间广阔、前景美好。希望双方加强人员交流互访,深化友好合力合作,建立更多友好城市关系,不断把四川与芬兰的务实交流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中国驻芬兰使馆文化参赞郭晓光致辞

芬兰旅游局赫塔萨利总监致辞。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宋铭在推介会上说,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全球85%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除了大熊猫,四川还有很多世界奇观旅游资源。如:“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九曲黄河第一湾、“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仙山佛国”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水利奇观”都江堰、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世界上最灿烂的青铜文明-三星堆等。除了美丽的旅游景点,四川还有享誉全球的川菜美食,以及拥有中国第四大机场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在修建的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届时交通更加便利。他欢迎芬兰各界人士到中国四川观光旅游,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体验神奇的古蜀文化。

宋铭副主任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点睛彩绘熊猫的寓意,并邀请邓小刚副书记和芬兰旅游局官员共同为彩绘熊猫点睛,邓小刚副书记向芬兰旅游官员赠送彩绘熊猫,并合影留念。

中芬双方旅游企业现场签约。

推介会后,双方旅游企业现场签约。为了助兴,中方代表团也为与会的芬兰代表团献上了来自四川的经典艺术“变脸”表演和茶艺表演,精彩的表演现场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也为本次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