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水利部代表团出席世界水周

环保部水利部代表团出席世界水周

瑞中桥网消息(记者陈雪霏)--2013年第23届世界水周1日在斯德哥尔摩国际
展览中心已经开始,尽管全体开幕式将在2日举行。
IMG_6486
环保部展台 陈雪霏拍摄

中国国家环境部,水利部都派出大的代表团前来参加,预计中瑞之间将在2日签
署水方面合作备忘录。

今年世界水周的主题是水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届时将有2500人来自100多个国
家来自不同部门和行业,有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非政府组织人士,水专家
和国际组织的人员一起来探讨如何在水资源方面进行跨流域,跨国家,跨地区,
跨行业的合作。

水周期间将有100多场研讨会。瑞典环境大臣,对外援助大臣,中国水利部
副部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很多重量级人物将参加世界水周。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但在雨季又极容易发生洪涝的国家。难怪有一位水专
家说,如果中国的水问题解决了,那全世界的水问题都解决了。尤其是在工业
化进程中,新的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因此,出席水周,了解更多的解决方案
对中国解决水问题是会有很大意义的。
IMG_6490
今年是国际水合作年,因此,水周的主题也是合作,建立伙伴关系。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世界水周中瑞签署水合作《谅解备忘录》

世界水周中瑞签署水合作《谅解备忘录》

瑞中桥网9月2日消息(记者陈雪霏)--正在此间出席世界水周的中
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2日与瑞典环境部长莱娜.艾克签署了旨在进一
步深化中瑞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photo-5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与瑞典环境大臣莱娜.艾克9月2日在
斯德哥尔摩国际展览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陈雪霏拍摄。

胡四一副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备忘录的签署有重要意义。

“瑞典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强国,也是绿色发展的一个典范。在水量
水质的管理,高效用水方面具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我们这次签署
《谅解备忘录》将进一步推动我们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发展,并
且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下,把水资源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
们将联合执行水,能源和粮食安全纽带关系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
富有前瞻性的研究,将会以统筹的方式,整合的方式,来解决中国
这三大能源的短缺问题。”胡副部长说。
photo
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 陈雪霏拍摄

瑞典环境部长艾克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该备忘录具有重要意
义。因为它涉及中瑞双方可望尽快采取具体合作行动的愿望。双方
将在关系到人类健康的水质水量问题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将在研究,
技术和合作政策方面加快合作步伐。

双方将在本周就开始具体会谈讨论具体合作计划,例如如何提高水
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在农业用水和养鱼用水方面如何节水,提高效
率,如何消除水中的化学物质方面的技术转让等,进行详细会谈。

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出席会谈并见证签字仪式。
本届世界水周,中国水利部和环保部都派出了很大的代表团参加
以“水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为主题的为期一周的几乎所有有
关水和卫生问题的国际会议。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呼吁建立水合作伙伴关系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呼吁建立水合作伙伴关系

瑞中桥网消息(记者陈雪霏)--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9月2日举行
隆重开幕式,多位重量级人物出席会议并讲话呼吁建立水合作伙伴
关系。
Eliasson in middle
左1.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利亚,左2 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卡卡巴得塞女士,
中,埃里亚松,右1瑞典对外援助大臣,右2,全球水伙伴主席沙菲儿尔浦
劳思9月2日在斯德哥尔摩出席水周新闻发布会。 陈雪霏拍摄

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

东道主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所长霍尔姆格林首先发表讲话,他
说,预计世界水资源需求将在2030年增加40%。但是,地球上现有
淡水资源却没有增加,因此,全球需要积极合作来管理水资源。人
们应该学会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同时要保证每个人都能享有安全
饮用水和体面的卫生设施。

今年水周的主题是水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他说,如果我们拿未来
做抵押,把地下水,地表水和天空的水使用的比大自然所能提供的
水更快的话,那是不明智的。那将对整个人类文明安全和稳定产生
威胁。 他呼吁人类应该建立更多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政府部
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没人能做一切,但人人都能贡献一点儿

联合国副秘书长杨。埃里亚松在开幕式上做主题演讲。他充满激情
地说,在过去的几年里,经过各方努力,已经有更多的人消除了贫
困,更多贫民窟的人过上了更好地生活,几乎所有人都有机会喝纯
净水,但是,是否能够喝上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质量的水,
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问题。

“我曾经说要给所有的人都提供厕所(卫生设施),结果翻译怀疑
我是否真的这样说了,但我确实这样说的,因为卫生问题,厕所
问题太重要了。”埃里亚松强调说。

没有好的卫生设施,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干净的厕所,有
六分之一的人在露天大便。全世界80%的家庭污水和工业污水都是
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海,结果污染了江河湖海。

由此引发的最严重的疾病就是疟疾。而疟疾是紧次于肺炎的5岁以下
儿童的最大杀手。每年因为疟疾死亡的儿童有80万,每天有2000
儿童死于疟疾。

相反,如果投资于水和卫生,每投资一美元,可以挣回五美元,因
为你不但不用花药费,而且还可以有强壮的劳动力,来提高劳动生
产率。 据估计,如果能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全球每年可以
获得600亿美元的回报。

作为外交家和和平使者,埃里克松还发明了水外交的词汇。他说,
在他协调的达尔富尔地区,就发生过交战双方向对方井里投毒的
恶劣事件,更不用说,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紧张也会造成合作与冲突
的机会。

“关键问题是人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那就是选择合作,因为
冲突会对有关各方都产生不利影响,而合作就会创造和平环境,
有了和平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可持续发展,也就是
尊重人们的饮水和卫生的权利,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三者缺一
不可,互相促进。”埃里亚松在回答本网记者提问时说。

他说,卫生问题或者说厕所问题实际上是发展中的大问题,需要
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科研人员和所有相关利益者进行合作,
共同努力。

他呼吁从现在起,看2015年以后,卫生问题一定要放在发展框架
的中心位置。

经济实用的厕所可以解决大问题
IMG_6530
Peter Morgan 演讲。 陈雪霏拍摄。

津巴布韦生物学家彼得。茅根今年获得斯德哥尔摩水浆。按照惯例
他也发表主题演讲。

茅根强调了中国古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然母亲其实
可以提供很多好的解决办法,设计方面受到很多大自然的启发。”
他的重要贡献不但在于他发明了很多简易的厕所,同时,他教授
年轻人一起设计建造厕所,引导更多人注意这个问题。

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茅根说,其实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教会人们
要学会回收利用。中国人是很善于回收利用的,中国人的厕所
的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指的是中国人利用
粪肥当肥料的做法。

本次水周有100多场研讨会,讨论如何解决有关水和卫生的问题
已经如何确立合作伙伴关系。

本网将继续为您报道世界水周的消息,请关注www.scbr.se.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写信给chenxuefei@scbr.se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辽河污染防控合作的经验

辽河污染防控合作的经验

瑞中桥网斯德哥尔摩9月5日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央地方和有关各方面的有机合作是辽河污染防控取得明显效果的经验。这是记者从5日在斯德哥尔摩的世界水周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环保局污染防控司长凌江表示,中国水安全问题依然面临严竣挑战,因为由于工业发展迅速,污染也相当严重,中国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治理污染。其中辽河治理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辽宁省环保局负责人杨哲在研讨会上说,辽河的污染有多种原因,
其中,河道断流,雨季洪水造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用水污染
都使辽河污染严重。2008年中央设专项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决心
治理辽河,辽宁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关闭294家造纸厂,建
立100多家污水处理厂,通过438个项目, 85亿元投资,经过上下
联动,与公司企业和各个市政府的配合,到去年,水质由五类重
污染改善到4类水质。

他说,这个结果使政府,人大,政协,媒体和各个市以及各个方面
的合作分不开的。

辽宁环保局孙书敬从技术层面介绍了辽河污染防控的措施。他说,
辽河污染防控主要是控制工业污染。因为辽宁的造纸,化工,冶金
等多种工业企业排污构成辽河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控制工业污染
是一个有效措施。同时,辽河和许多其他河流一样,大部分断流
但雨季有洪水时又很容易污染,因此采取的措施是涵养水源,保
证最低流量。建立大面积湿地,修复生态。

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污染防治处处长贾铁军说,设立专门的管理局
对于协调各方防治污染很有好处。经过各方努力,辽河生态恢复
取得很大进展,很多鸟类,鱼类,动物都回来了。

辽河污染防治离不开企业。辽宁国有企业北方环保集团积极参与
其中。王阳表示,他们参与建设了27家污水处理厂,同时,她们
还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提供咨询。

就是在这种政府企业和科研环保部门协调合作的情况下,在中央
地方的合作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瑞典环境部负责人白格林指出,环境立法十分重要,有环境立法
才能保障实现环境目标。同时,环境污染污水治理,可以通过
商业模式,这方面中瑞可以进行深入合作。

另外在面源污染方面,中国还可以继续努力。斯德哥尔摩水研究所
促成此次研讨会的召开,瑞方协调人文杰说,取得这样的结果
值得欣慰,但是,4类水质依然是污染的水质,因此,不能满足现
状,辽河污染的治理和防控依然任重而道远。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津巴布韦卫生创新者获得斯德哥尔摩水奖

津巴布韦卫生创新者获得斯德哥尔摩水奖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津巴布韦卫生创新者彼得茅根
博士5日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斯德哥尔摩水奖。
IMG_7001-1
津巴布韦卫生创新者彼得茅根博士(左)5日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
斯塔夫(右)手中领取斯德哥尔摩水奖.
茅根获奖的原因是他发明的各种卫生厕所在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
家得到广泛应用,很多贫困人口使用这种厕所,改变了卫生状况。

茅根的技术很简单不复杂,也比较便宜,人们能负担得起。
茅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一个谦逊的人,很安静,不爱说
话,但是获奖让他很惊讶。这是对他过去几十年来工作的肯定。

他说,他是生物学家,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大地
母亲是多么的伟大,人类应该与大自然母亲和谐相处,如果地球
过劳了,我们人类也会完蛋,因此,要保护地球。

茅根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他带出很多学生,培训很多人,鼓励她们
设计各种卫生设施。

全球还有10多亿人没有体面的卫生设施,还有两亿多人没有纯净
水喝,因此,还需要继续努力。

水奖的颁奖仪式是世界水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斯德哥尔摩
水基金会办法的。瑞典国王每年出来颁奖。

瑞典华人总会会匾揭幕仪式及总会年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瑞典华人总会会匾揭幕仪式及总会年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瑞中桥网消息(记者陈雪霏)– 由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的瑞典华人总会
会匾揭幕仪式及总会年会15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
俊为华人总会会匾揭幕并发表讲话。
IMG_7401
图(左一),总会荣誉会长李润生,(左二),总会常务副主席叶沛群,兰立俊大使
(中)15日在瑞典华人总会会匾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右一),秘书长唐兵,
(右二),总会荣誉会长白亨利 陈雪霏拍摄
兰大使说:“在这金秋气爽的时候,我很高兴代表国务院侨办,代表中国
驻瑞典使馆向瑞典华人总会授予会匾,在我的印象当中,这是我们国务
院侨办对瑞典华人社团授予的第一个匾,我觉得这个匾既有象征意义,
也有很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DSC_3550-1
图(右一)兰立俊大使15日为瑞典华人总会会匾揭幕。(左一),总会荣
誉会长李润生,(左二),常务副主席叶沛群。 刘晓枚拍摄兰大使说,华总是瑞典华社里边一个最重要的侨社之一,成立以来,为瑞
典华社的服务,为瑞典华社的团结以及在促进中瑞双边关系的发展和经贸
合作,向瑞典人民介绍中国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

“我借此机会向瑞典华人总会这几年来所做的积极努力表示感谢。今天召
开瑞典华人总会年会,希望通过这次年会能够进一步加强华总的会务,推
动瑞典华人在与主流社会的融合,在进一步发展中瑞双边关系和两国在各
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做出新的贡献。”兰大使说。

瑞典华人总会常务副主席叶沛群代表华人总会对国侨办和中国驻瑞典大使
馆表示感谢。

他说:“授瑞典华人总会这个匾是祖国对我们的认可,对我们总会的会员
们来说,是一种荣誉,压力和鞭策,我相信总会的会员们会把这个压力变
成动力,把以后的侨务工作做得更好和最好,以回报祖国对我们的信任。”

至此,瑞典华人总会成为国侨办为瑞典华人赠匾的第一个,到目前也是
唯一的华人社团。
IMG_7424

随后,叶沛群就华人总会在过去年度的工作做了汇报,尤其指出了今年
8月2日-4日举行的瑞典中国节和去年9月的保钓大游行。
秘书长唐兵谈了有关秘书处今后的发展规划建议,要在外联,融入主流社会,新闻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在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促进中瑞合作。

出席会议的还包括名誉会长白亨利,杨丽然和60多位来自各个社团的侨领
和会员。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亲情中华”中秋慰侨演出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亲情中华”中秋慰侨演出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每逢佳节倍思亲。值此
中秋月圆之时,“亲情中华”慰侨演出团19日在斯德哥尔
摩的贝尔瓦尔德音乐厅为瑞典广大侨胞和瑞典友人送上一
顿文化大餐以解乡愁。
DSC_6302
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中)等使馆人员与全体演员和
瑞京华人协会一起合影留念。 陈雪霏拍摄
本次文艺演出是由中国侨联主办,瑞京华人协会承办,由国内阵容强大的演出团和当地华人文艺团体包括瑞典功夫协会参与的一次耳熟能享的综合文艺大餐。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负责人邢砚庄在演出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亲情中华”活动是中国侨联的一个品牌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五年了,在世界五大洲,侨联已经派出100多个团组,在60多个国家,演出了500多场,在国内得到中央领导和各界的肯定,在国外得到使领馆的支持,侨胞们很欢迎,很期待。
“我们一是慰问海外侨胞,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这也是为中外友好做点贡献。”
邢砚庄说,“一般慰侨活动都是在中秋,国庆和春节。我们带来亲人的问候。我们的到来也受到侨胞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我们也非常感动。亲情中华主题一开始是文艺演出的形式,现在品牌活动已经拓展到,组织中医团,华文教育,培训教师,华文作文大赛,师生回国夏令营等,这个品牌不仅仅局限在文艺演出。我们也是应侨胞的要求,每年他们都给我们打电话要我们组团出来,以解侨胞们的思乡之情。”
DSC_6038
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王德新在开幕式上讲话 陈雪霏拍摄

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王德新代表中国侨联,北京文联和演出团发表讲话说,此次巡演是亲情之旅,友好之旅,也是体情之旅,千山万水,中华民族的血脉情源,祖国艺术家们带来的不仅是歌声欢乐,更是祖国亲人对海外侨胞的亲情,牵挂和思念。“ 艺术家们通过表演,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表达不同民族间文明和对话,共同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美好远景,希望今天的演出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他强调,中国今天的发展有海外侨胞的心血和奉献,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们要与同胞们共同庆祝和分享今天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荣誉和自豪,一个强大的中国,必定是侨胞坚强的后盾,我们相信,在广大侨胞的努力下,一定会对当地的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更大的贡献。
DSC_6035
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用中文和瑞典文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陈雪霏拍摄

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用中文和瑞典文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们阖家团聚的日子,今晚中国侨联,亲情中华,给我们带来了祖国的问候,让我们共享艺术家们为我们奉献的精彩演出。同时感谢在瑞典的各大团体,工商联,华总,青田同乡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夜晚。”
DSC_6045
杨西因子演唱《好日子》。 陈雪霏拍摄
DSC_6106
杂技艺术家韩志强顶花坛。 陈雪霏拍摄
DSC_6263
庞龙演唱《我的家在东北》,《两只蝴蝶》等。 陈雪霏拍摄

本次在瑞典唯一的一场演出以杨西因子的《好日子》开头,以流行歌王庞龙的《两只蝴蝶》压轴,中间穿插中国音乐学院孙云岗副教授的10多种民乐乐器的表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朗博奥的西洋《斗牛士之歌》独唱,杂技艺术家韩志强的《顶花坛》,空政文工团张原铭的独唱《母亲》,煤矿文工团胡雪林的《变脸》,二胡《赛马》和魔术等精彩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母亲》的独唱非常让人感动。
瑞典当地社团的节目主要有中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双焱表演的钢琴《春江花月夜》,斯京现代舞蹈队夏俊杰的歌舞《中国话》,于嘉瑞的Euphoria和瑞典功夫协会为大家表演的功夫等也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
观众最期盼和青睐的是众所周知的《两只蝴蝶》。当人们看到庞龙出场的时候,观众报以更加热烈的掌声。庞龙说,他这是首次出国演出,感觉有点紧张也很激动, 有人直接喊《两只蝴蝶》。他说,中秋之际,他要首先为大家演唱自己创作的《我的家在东北》,唱完台下立即有小孩喊我的家也在东北,人们立即感受到那种亲情互动的感受。庞龙说,其实我的家在东北和我的家在中国是一样的。最后大家一起拍手,全场人和庞龙一起唱大家盼望已久的《两只蝴蝶》。全场观众节拍整齐,音乐优美,给人带入那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轻松愉快的意境,享受一种舒缓倘佯的浪漫情怀。
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及夫人,政务参赞董碧幽,领事杨刚和宋慧萍领事一起观看了演出。全场近千名华人华侨和瑞典友人共同分享了亲情中华中秋晚会的快乐。

专访著名歌手庞龙:不努力是万万没有结果的

专访著名歌手庞龙:不努力是万万没有结果的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著名职业流行歌手,沈阳音乐学院
终身教授庞龙日前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作为一名歌
手,有时候,你努力了,可能不一定能有结果,但你如果不努力
是万万没有结果的。
DSC_6269
著名流行歌星庞龙9月19日在斯德哥尔摩近千人的亲情中华中秋演唱会上演唱《两只蝴蝶》。 陈雪霏拍摄
庞龙是首次随中国侨联和北京市文联主办,瑞京华人协会承办的“亲情中华”庆中秋慰侨演出团一起来到瑞典,于9月19日在斯德哥尔摩为瑞典的华人华侨和友人献上了人们期盼已久的主打歌曲《两只蝴蝶》。
庞龙表示,舞台上演唱的都是老歌,其实他在不断出新专辑,在过去10年中已经出了10张专辑。
庞龙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我毕业时,老师给我写封信,我就到北京了。直接到唱片公司……写歌的灵感来自生活。”百度搜索发现,庞龙属于第一代流行歌曲的痴迷者和创立者,就是抱着吉他整天弹唱不放手的那种(90年代吧)。同时,迫于生计,也在建筑工地搞过工程,吃过苦,挨过累。但东北豪爽的男子汉唱出温柔的情歌,更显出一种特殊的魅力。
庞龙的《我的家在东北》实际上是以脍炙人口的东北二人转为基础,再发挥到流行歌曲的味道。词曲都会令东北人,或者是北方人感到非常亲切。庞龙在演出的时候说,我的家在东北和我的家在中国是一样的。
提到《两只蝴蝶》的流行,庞龙并不以为然。
“每个人唱一首歌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这首歌会火成什么样,想的都是先把歌唱好,这是一首电视剧的插曲,我唱了三首,其中一首是这首,唱完了就完了。没想什么,这首歌就出现一次,一分半钟,后来不知道谁贴到网上了,就火了”。
记得当时这首歌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很多孩子都爱唱这首歌。
“这并没有设计,其实音乐火和不火,跟演唱者和作曲者,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跟市场有关系,那个时候市场可能需要这样的东西。我觉得不能出现一个成功的案例,大家都觉得这个成功案例是有规律可循的,音乐是没有规律可寻的,火和不火不是我们来操作的事情,是市场来操作的,但谁能把握住市场呢,这其实是很难的,这象唱歌人的命运一样,就是你做了,但好坏你不一定能把握住。中国唱歌的那么多,自己只能算是会唱吧,赶上好作品,加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就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我觉得都是综合因素吧。肯定不是单方面的因素。”
作为老师,庞龙注重教学生理念,加强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对唱片行业的认识。
“有的时候,你努力了,可能不一定能有结果,但你不努力是万万没有结果的。”庞龙强调说。
“国内的流行音乐历史较短,人们对流行音乐理解比较片面,所以有一个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对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我是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然后当老师,同时,还在从事这个职业,了解当下流行乐坛是什么样的,它的整个操作手段,包括国内的唱片的形势,都比较了解。”庞龙说。
“我们这一代算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代,我们的老师不算第一代,因为他们学的是美声和民族,教了我们技术,没有教我们对音乐的整体观念和做法,在这一点来说,我们是第一代。我对流行音乐的观念是这样的,我不崇拜任何人,我只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个从业人员。”

DSC_6338
记者(左)在20日午餐时间在斯德哥尔摩找机会采访了著名流行歌星庞龙(右)。

庞龙坦言,他乐于做唱片,当老师,乐在其中。
问到他的音乐风格时,庞龙说,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不一样,这只能是靠记者自己去感受,去评论,他自己不能评论。
记者并不是音乐人,也不是很好的乐评人,但是,爱听什么样的音乐,自己知道。采访完毕,记者补课在网上听了半天庞龙的专辑,最喜欢的是他的专辑《美好》,其中单曲《美好》,《黑骏马》和《树》都非常好听,是能触动心弦的作品。

编辑寄予:希望音乐人,歌星,作词作曲人能够多创作一些歌颂大自然的歌曲,例如《春》,《夏》,《秋》《冬》,《雪》,《水》,《空气》,《蓝天》,《白云》,《绿叶》,《土地》,之类的爱情歌曲。如果我们能爱上蓝天白云,爱上青山绿草,爱上清清的河水,我们就会尽快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感受到这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元素,从而改善我们的环境。唯有观念的改变,才能真正改变。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两只蝴蝶》在欧洲上空盘旋 专访著名歌手庞龙

《两只蝴蝶》在欧洲上空盘旋 专访著名歌手庞龙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著名流行歌手,《两只蝴蝶》演唱者,沈阳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庞龙日前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作为一名歌手,有时候,你努力了,可能不一定能有结果,但你如果不努力是万万没有结果的。
庞龙是随中国侨联和北京市文联主办,瑞景华人协会承办
的“亲情中华”庆中秋慰侨演出团一起最近在斯德哥尔摩
为瑞典的华人华侨和友人献上了人们期盼已久的主打歌曲
《两只蝴蝶》。
庞龙表示,舞台上演唱的都是老歌,其实他在不断出新专辑,
在过去10年中已经出了10张专辑。
庞龙出生于辽宁阜新,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我毕业时,老师给我写封信,我就到北京了。直接到唱片
公司…写歌的灵感来自生活。”百度搜索发现,庞龙属于第
一代流行歌曲的痴迷者和创立者,就是宁肯不上课,也要抱
着吉他整天弹唱不放手的那种(90年代吧)。
同时,迫于生计,也在建筑工地搞过工程,吃过苦,挨过累。
但东北豪爽的男子汉唱出温柔的情歌,更显出一种特殊的魅力。
庞龙的《我的家在东北》实际上是以脍炙人口的东北二人转
为基础,再发挥到流行歌曲的味道。词曲都会令东北人,或
者是北方人感到非常亲切。庞龙在演出的时候说,我的家在
东北和我的家在中国是一样的。
提到《两只蝴蝶》的流行,庞龙并不以为然。
“每个人唱一首歌的时候都不会想到这首歌会火成什么样,
想的都是先把歌唱好,这是一首电视剧的插曲,我唱了三首,
其中一首是这首,唱完了就完了。没想什么,这首歌就出现
一次,一分半钟,后来不知道谁贴到网上了,就火了”。
记得当时这首歌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很多孩子都爱唱这首

歌。
“这并没有设计,其实音乐火和不火,跟演唱者和作曲者,
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跟市场有关系,那个时候市场可能需
要这样的东西。我觉得不能出现一个成功的案例,大家都觉
得这个成功案例是有规律可循的,音乐是没有规
律可寻的,火和不火不是我们来操作的事情,是市场来操作
的,但谁能把握住市场呢,这其实是很难的,这象唱歌人的
命运一样,就是你做了,但好坏你不一定能把握住。中国唱
歌的那么多,自己只能算是会唱吧,赶上好作品,加上自己
对音乐的理解,可能就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我觉得都是
综合因素吧。肯定不是单方面的因素。”
作为老师,庞龙注重教学生理念,加强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对唱片行业的认识。
“有的时候,你努力了,可能不一定能有结果,但你不努力是
万万没有结果的。”庞龙强调说。
“国内的流行音乐比较落后,从师资到理念都是比较落后的,
眼光比较短浅,对流行音乐理解比较片面,所以有一个真正从事
这个行业的人对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我是一直
从事这个行业,然后当老师,同时,还在从事这个职业,你了解
当下流行乐坛是什么样的,它的整个操作手段,包括国内的唱片
的形势,都比较了解。”庞龙说。
“我们这一代算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代,我们上一代,教
我们的老师不算第一代,因为他们学的是美声和民族,教了
我们技术,没有教我们对音乐的整体观念和做法,在这一点
来说,我们是第一代。我对流行音乐的观念是这样的,我不
崇拜任何人,我只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个从业人员。”
庞龙坦言,他乐于做唱片,当老师,乐在其中。
这次,他也给大家带来新的专辑叫《美好》是给母亲,给兄
弟,给爱人,给自己,给故乡,给爱情,给天堂的亲人和朋
友们的一张真的很美好,也比较成熟的专辑。
问到他的音乐风格时,庞龙说,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都不一
样,这只能是靠记者自己去感受,去评论,他自己不能评论。
采访完毕,记者补课在网上听了半天庞龙的专辑,感觉最喜
欢的是他的最新专辑《美好》,其中单曲《美好》,
《黑骏马》和《树》都非常好听,是能触动心弦的作品。
此次欧洲之行瑞典是第一站。他们还要在法国和意大利进
行庆中秋庆国庆演出。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瑞典华人工商联与欧华联会签署承办第18届欧华联会备忘录

瑞典华人工商联与欧华联会签署承办第18届欧华联会备忘录

瑞中桥网消息(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8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Brommavik宾馆与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秘书长张曼新签署欧华联会第18届大会承办备忘录,标志着瑞典华人工商联将于明年8月举行第18届欧华联会。
IMG_6130
左,张曼新与(右)王建荣签署欧华联会第18届大会承办备忘录,陈雪霏
拍摄
瑞中桥网消息(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8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Brommavik宾馆与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秘书长张曼新签署欧华联会第18届大会承办备忘录,标志着瑞典华人工商联将于明年8月举行第18届欧华联会。
IMG_6130
左,张曼新与(右)王建荣签署欧华联会第18届大会承办备忘录,陈雪霏
拍摄他们是在欧华联会第18节大会承办筹备座谈会上签署这一备忘录的。
IMG_6135
IMG_6068
王建荣在座谈会上致开幕词 陈雪霏拍摄

王建荣表示,能够有机会承办这样一次重要的大会,对于瑞典华人华侨来说将是一次机会,也将是继刚刚举行的瑞典中国节之后又一个盛事。相信通过承办此次大会进一步促进华人华侨间的交流,与祖国的交流和欧洲社会的交流。

该备忘录的签署是在中国驻瑞使馆表示赞同大会在瑞典召开并愿意对欧华联会大会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的前提下,在与会18家华人侨领表示欢迎和积极支持并提出相关建议的情况下签署的。
IMG_6117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宋丽萍领事讲话。 陈雪霏拍摄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宋丽萍领事代表大使表示,使馆赞同大会在瑞典召开。

“使馆希望通过举办18届欧华联会,提升我们华人社团的团结性。希望各个社团积极参与。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有智慧的出智慧。”

她说,从刚刚举行中国节来看,这离不开各个侨团的支持。

备忘录表明,鉴于以上情况,欧华联会执委会同意欧华联会第18届大会在瑞典举办,并委托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作为承办方。

根据备忘录,以王建荣为召集人的瑞典侨团被授权成立筹委会,在欧华联会执委会统筹下进行筹备工作。双方在完成大会程序协商后将在大会开幕前半年签订正式承办协议书。
IMG_6141

欧华联会成立于1992年,明年将举行第18届大会,这是瑞典侨界首次获得该会的主办权。根据惯例,该会通常是在8月中旬举行,每两年举行一次。
具体座谈情况,本网还将进行详细报道。

兰立俊大使宣布2013瑞典中国节隆重开幕

兰立俊大使宣布2013瑞典中国节隆重开幕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2日在瑞典首都斯
德哥尔摩国王花园广场宣布2013瑞典中国节隆重开幕。
IMG_5670
兰立俊大使8月2日在2013瑞典中国节开幕式上致辞。 陈雪霏拍摄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2日在瑞典首都斯
德哥尔摩国王花园广场宣布2013瑞典中国节隆重开幕。

IMG_5670
兰立俊大使8月2日在2013瑞典中国节开幕式上致辞。 陈雪霏拍摄

兰立俊大使在开幕词中说,五千年中华文明所凝结的道德和智慧,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他说,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此次“中

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领域广泛,将为瑞典人民乃至欧洲人民提供一个
全新和更加多维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良机,加深两国人民友谊,体验中华
文化的魅力,促进经贸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必将有力地推动双方在各
个领域的互利务实合作,进一步促进中瑞友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兰大使说,中国节由瑞典华人总会主办,旅瑞各界侨社广泛参与,大力支
持,充分展现出旅瑞华人华侨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广大华人华侨是促进中外交流的民间使者。他希望华人华侨积极融入瑞典
社会,继续为促进驻在国的经济繁荣,中瑞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做出新的
更大贡献。

瑞典华人总会秘书长,中国节执委会主席叶沛群在开幕式上用瑞典语介绍
说,本次中国节就是要向瑞典公众介绍中国的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文化,
医药文化,青田石雕文化,沧州杂技团的杂技表演,宋庆龄基金会童星快
乐大本营儿童艺术团表演,三亚黎族文化表演和瑞典华人华侨文艺团体的
演出等。希望瑞典的公众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够亲身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氛围,
必将促进中瑞在各方面的进一步交流。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瑞典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克拉斯,努曼先生。他说,中
瑞关系即深入又广泛,这可以从两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得到见证。

“我认为中国节的举办表明两国人民都对对方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更深入
地了解对方的文化。我相信中国节的举办一定会成功地促进瑞中文化交流
和深入合作。”努曼说。

另外,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海南省三亚市委书记,瑞典东亚博物馆,五矿,

华为,中国银行和国航等单位的代表。
IMG_5690
2013瑞典中国节剪彩仪式。 陈雪霏拍摄

中国节将持续三天在国王花园大舞台进行滚动演出中国文艺节目,大型音
乐舞蹈节目,中国功夫,文化展示,茶艺展示,苏绣,旅游文化,美食和
儿童活动等。

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代表团访问瑞典

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代表团访问瑞典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代表团7月5日上午在
斯德哥尔摩与瑞典产业机器人协会主席约翰尼.亚哈尔和副主席乌沃.莱和森凌
就双边合作问题举行了会谈。

瑞中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代表团7月5日上午在
斯德哥尔摩与瑞典产业机器人协会主席约翰尼.亚哈尔和副主席乌沃.莱和森凌
就双边合作问题举行了会谈。

双方同意在产业机器人,机器人先进技术和机器人设备展览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方代表团团长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秘书长高谦说,代表团访问瑞典的
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产业机器人,数控装备,三维打印技术等方面与瑞典方面
合作和交流。

“中国的制造业,汽车,轨道交通等方面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在新时期,
中国的产业要升级,转型,还要大量地在制造业方面需要机器人技术,尤其
是最先进的技术如何与中国的现有产业相结合。”

他建议作为合作的第一步,双方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在北京或瑞典举办
研讨会或展览的时候,能够互相发出通知或邀请,通过会议加强交流与
合作。

瑞典产业机器人协会主席亚哈尔介绍了瑞典产业机器人协会的情况。该协会
有30个工业机器人公司会员。他们同时是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的成员。通过
这个渠道,可以了解世界机器人自动化产业的最新信息,可以参加国际会议,
与28个其他国家进行机器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瑞典产业机器人协会将在今年秋季11月份举行瑞典范围内的产业展示研讨会。
明年5月份在吟雪平举行北欧范围的机器人技术设备博览会。

他同意中方提出的合作建议,认为明年5月份的博览会可以吸引中方感兴趣的
单位或个人参加。因为这个博览会是对公众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

下午,代表团会见了瑞典皇家科技学院微纳米系统系的副教授弗兰克.尼克劳斯
和安德利亚斯博士。

弗兰克和安德利亚斯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课题,微纳米系统。该系统是用
硅做原材料来三维打印非常小的只有25微米大小的物质。该系统的研究还
在进行之中。

随后,代表团随同他们到坐落在西思达科技园区的校园区的实验室进行了参观。
人们在那里看到了打印设备,检测设备和调节设备多功能于一体的设备。

代表团带给对方一个中国的三维打印产品,作为纪念品。对方很高兴看到
中国的三维打印在宏观上已经很进步。而瑞方开始研究微观产品的打印
技术。这对未来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有互补性的。

双方同意今后加强合作和交流。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专访中国低碳行动联盟主席张桦:做绿色低碳建筑的领军人才光荣

专访中国低碳行动联盟主席张桦:做绿色低碳建筑的领军人才光荣

瑞中桥报道(记者陈雪霏)--正在瑞典考察的中国低碳行动联盟主席张桦30日在斯德哥尔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果做传统房地产的领军人物已经不光荣了,他应该做绿色低碳房地产的带动人,他才光荣。
Pasted Graphic 1
张桦在北欧低碳之旅中瑞低碳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照片 Robin Ho 拍摄。
低碳之旅考察新材料新理念
张桦率领来自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名房地产商来瑞典和丹麦考察访问。“我们组织的北欧低碳之旅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是在中国刚刚开始兴起的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对中国的企业,如何能够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探索一些可供我们选择的新的发展道路。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做这样的安排。”那么他们为什么选择北欧,选择瑞典呢?

“因为北欧的自然禀赋非常好,它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渗透到各个领域,同时,它在坚持低碳环保理念方面,我们认为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象瑞典这些国家的创新力目前在全球应该是处在前三位的,所以我们感觉应该选择这样一个领域,选择这样的区域,选择这样的国家,对于我们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寻找一个至高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我们的这些企业家大多成长于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大多数都呈现出这么一些特征,就是对资源无度地利用,对于环境不加选择地多多少少的破坏,同时对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没有尽到。所以我们觉得直接把这批企业家分期分批地带到这里来,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课堂里面来陶冶,来熏陶,告诉他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什么是企业家应尽的责任,什么是转型,什么是绿色GDP,怎样能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又能够让一个国家对于人类的责任能够体现出来,能够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张桦继续说,“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我们直接把他们带出来,让他们直接来面对这样一个青山绿水,面对这样一个也曾经有过污染,但是今天已经是完全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来。他们的转型动力和内在的潜能就容易调动出来。另外,有这么多的好项目,有些东西是可以直接转化的,有些东西即便不能转化,有些设备还是可以直接购买的。因为中国市场比较大,我相信,欧洲的企业家门绝对不会放弃中国的市场,而且我们有些技术到了中国以后可以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很多自我创造潜能还是很强的。相信他们的自我转化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学习,能够使我们的转型迈出实实在在的一步。只要一次一次地能够有些具体的项目落地了,我相信就会对国家的转型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了。”

城镇化应该避免新一轮资源环境的高代价
张桦说,中国现在城镇化刚刚兴起,他真担心又有新的一轮大污染,又形成一轮资源大浩劫,又形成新一轮生态大失衡,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让企业家们在介入城镇化的同时,先能够达到心灵的净化。

张桦说,中国低碳行动联盟是2010年在世博会之际成立的公益性组织。他以前是从事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现在把引领企业家关注生态环保的事业作为一个主要事业。同时,还做一些绿色产业链,生态城镇化的研究工作。

张桦,他们来这里考察目的明确,那就是考察新型建材,新型建房理念。因为传统的材料,传统的盖房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城镇化的需要了,不能引领未来发展的趋势。

他们来这里要考察的就是低碳建筑。“什么叫低碳建筑?来感受一下, 它是怎样节约能源的,是怎样提高人的舒适度的? 是怎样能够保证我们的建筑设计能够和自然和区域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我来看,回去和他们说是没有用的,必须是他们自己来看。所以,我都不用去动员他们,他们自身有这个动力。他们自身就有这个需求,而且他们来这看了以后还感觉这看与不看,大不一样,回去之后,他知道,他原来用人造光的,现在用自然光,本来通风系统是传统的设计,现在他采用新型设计方式,原来的材料是根本不环保,不低碳的,现在他可能采用的是新型的环保材料,原来对门窗的处理,可能是不那么重视的,甚至在一个地方堵上就行,他现在知道了,真正的节能,真正的保温,恰恰就是在门窗的细微处,这些知识不是我教他们的,是他们自己来感受到的。我相信,他们这一批一批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过之后,中国人今后就有好房子住了。”

张桦以前是学经济的,主要研究低碳经济,探寻能够适合中国,并在中国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和发展实践。

“我不盖房子,他们盖,但是我希望他们知道应该怎么盖,同时我还希望给他们一个理念,就是别把城镇化搞成房地产化,要尽点责任,不单单是盖房子,城镇化里边需要企业家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甚至能释放出更多的绿色理念,承担更多的绿色责任,这是我需要他们去感受的。”

民营企业家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再创辉煌
这是张桦第四次来瑞典。他来过很多欧洲国家。每次来都带领一个团组来参观考察。

“他们都来自不同地区,有上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内蒙,新疆,安徽,山西,厦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回去以后,就是低炭的种子,他去宣传,去发展,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氛围。我们中国过去用二三十年时间发展的很快,GDP已经变成世界第二了。50多万亿了。民营企业家在里边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他们过去能够在那样一个短缺的经济里边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他在第二次的中国经济革命我们把它称为“低碳革命”我相信他们也应该能够发挥作用。如果能发挥的话,这一轮中国冲向发达国家还有可能,如果我们在低碳上败了,几乎就没可能了,这就是我们的一些想法。”

他的目标是要建成中国最大的企业家低碳平台。

“我们这个机构本身是公益性机构,更多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把道德成长起来,把责任成长起来,把心灵净化起来,把责任担当起来。我这个平台也是信息中心。在这个信息中心,他们可以交流。这也是联系中心。

当记者问道他和地产大颚王石,潘石屹和冯伦等的关系时,他说,他们早就提出了绿色房地产的概念,至于他们做得怎么样,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另外市场也很无情。“房子卖不出去怎么办?成本高老百姓不认账,地产商自己抗吧,就以利润为代价,转嫁给老百姓,老百姓就觉得我非要买这低碳的房子吗?它贵了30%,我不能接受。它有一个过程,如果说在低碳材料方面,不增加成本,我相信,传统房地产就垮了,它就会有新型的绿色建筑就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了。所以中国的这些地产大颚们,如果说做房地产的领军人物我觉得他不光荣了,我觉得他应该做绿色房地产的带动人,他才光荣,至少我是这么评价的。”

在瑞典,现在有一些人真是以买节能环保生态房,绿色环保车而感到很自豪。

张桦说,中国还需要时间。
“给我们国家一些时间,因为我们毕竟走了一些年的路,还是在量上,在从低量向中量转变,他们对短缺经济的那种痛苦还记忆犹新,你让他现在一步就到达非常高尚的地步,让普通老百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还需要我们引领。我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太久。如果说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能建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节能环保的房子,也不要低估了老百姓的觉悟。他们会买帐的。只要成本加的不要太离谱。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仅仅是为追求利润去盖房子,我觉得他在中国的未来,他走不远。如果他在盖房子的同时,尊重这片土地,尊重住进去的人,尊重和谐,尊重这片生态,我相信很多政府都会请他们去盖房子。新的房地产大颚,恐怕要重新洗牌,这就是典型的绿色建筑特征。这里边有很多机遇。”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点资源和发展空间

张桦认为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大多只是把它作为增加资本的一种方式,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为人们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幸福感的空间,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说盖房子就是为了挣钱,当然是越多盖越好。

“中国在这方面的资源浪费是不争的事实。你想一个小区几千套房子,只有几十个人住,你不觉得这是浪费吗?那么房子又卖出去了,又怎么说是泡沫呢?那投机投资行为不是泡沫吗?其实结论是很显然的。泡沫是肯定有的,而且是不正常,资源浪费是很显然的,盖出的房子空置十年,二十年,根本就没有人进去住过,那么,这种房地产的繁荣,无论是什么学,什么家,我相信他得出的结论差异性都不会太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检验结果就是盖房子,卖出去了,盈利了,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如果盖房子一定是给人住的,而不是在那里空着的,那就要重新考量,重新评价了。因此说,资源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张桦主要研究和关注低碳经济。“我主要关注有没有一种对资源不要那么疯狂地浩劫,留点给子孙后代,对环境不要那么破坏,让我们过得好受一点,有没有这样一种方式,我相信有的。这就是低碳经济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才能可持续。如果30年以后,让我们的后代,地下没有油了,没有煤了,没有有色金属了,说是让我们这一代人都用完了,你说他们会对我们这一代人怎么评价?说我们曾经给他们创造过辉煌的GDP?我觉得可能不给我们定在耻辱柱上受历史审判,就是好事。”

张桦在做研究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推广这些理念。当天参加中国低碳行动联盟低碳之旅低碳经济研讨会的瑞典企业家们也非常积极地向中国企业家们介绍他们的有关水质实时监测技术,卫生健康养牛方式,餐橱垃圾处理设备等。他们表示非常愿意进军中国大市场,愿意继续寻求伙伴合作,渴望中国投资。

上海人大代表参观北京循环农业新模式

上海人大代表参观北京循环农业新模式

3月12日报道:全国人代会今天休会一天,不过,葛俊杰和张兆安两位代表却没休息。一大清早,两位代表乘车赶到离驻地70公里外的北京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上海的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探探路”。

瑞中桥转发东方网记者刘华宾
:东方网 作者:刘华宾 选稿:袁松禄

来源

02243693

葛俊杰、张兆安代表实地调研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

02243694

两位代表认真询问微生物肥料的利用价值。
02243695

葛俊杰和张兆安实地查看低碳循环农业园。
东方网记者刘华宾

3月12日报道:全国人代会今天休会一天,不过,葛俊杰和张兆安两位代表却没休息。一大清早,两位代表乘车赶到离驻地70公里外的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上海的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探探路”。
调研的目的地,是一家吃进垃圾、吐出肥料的餐厨废弃物利用企业,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两位人大代表从北京天气说起,热切地打探起这家企业变废为宝的“秘密”。
“农业专家研究表明,空气中PM2.5浓度上升,除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重要的因素是土地‘不会呼吸’,土壤中的释尘飘积空中”。北京高安屯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的负责人于家伊说。
长期研究农业经济、“自己也种过地”的张兆安代表一听就来了精神,“对!农业是‘生命的产业’,而土壤也是有生命的。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不够。如果土地失去了活力,整个环境会深受其害”。同车的葛俊杰代表点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重要的还要提升土地的品质,而生物新资源大有用武之地”。
葛俊杰代表说的用武之地,国外早有先例可循。比如日本著名观光地“飞弹高山”,餐余废弃物就地生产土壤改良剂,土壤服用后吸水的“胃口”大增,不仅碳排放大大降低,树木中饱和的水分还蒸腾出曼妙的雾气。
热烈的交流中,车子开到五环外的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走进这家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厂,没有想象中的臭味难闻、垃圾堆积。相反,一排排整洁的自动化处理装置安静地运作,偌大的车间里仅有一名工人在操作。只见升降装置将垃圾桶送入投料口,餐厨垃圾进入4米高的发酵罐,喷上益生菌后里面开始搅拌。
“残羹剩饭从这里倒进去,经过10小时40分钟的微生物处理,出来就是有机肥的半成品。”听完这句介绍,张兆安代表俯下身,从不锈钢漏斗中抓起一把像“肉松”一样的东西,“这是餐厨垃圾?有股烧烤的微香”。
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餐厨垃圾分解过程中,担当“主角”的微生物很聪明,对像骨头这样“大块头”,它们会自己“吃”掉有机物,“消化”不了的无机物,就被机器自动筛检出去。剩下的蓬松的“肉松”,会被制作成生物腐植酸肥料,一种优良的土壤调理剂。“世界优质绿地土壤有机质5%,而中国70%的土壤有机质不足1%。。这些微生物肥料就专给‘营养失调’的土地调理身体”。
在离开厂区数公里的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园,两位人大代表实地对比了不同肥料的种植结果。有机肥料“喂”出来的草莓,个大、味甜,光泽透亮像涂了一层蜡,化肥种出来的草莓明显“精气神”不足。曾在上海金山种过两年草莓的张海亮园长说,与化肥一起造利的腐植酸肥料是多孔结构,能充分吸附水分,还像网兜一样包住化肥,减少地下水污染。普通暖棚一年种三茬草莓,这里可以种到八茬。“一斤草莓能卖到200多元,经济效益明显。更重要的是,土壤中的碳汇增加,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土壤的保水率提高,也大大减少‘释尘’,对治理灰霾有贡献”。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真正实现了产业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全覆盖,值得认真研究。”联想到一家日处理200吨的有机垃圾处理厂,一年的自身减排量和替代化肥减少的碳排放达到86万吨,张兆安代表说,“过去一直把餐厨垃圾视作负担,如果改换一下思维,它就能成为一个培养新兴产业的新资源。”
“有道理。”一旁认真询问的葛俊杰代表接口说,上海的耕地面积很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需要从理念、技术和发展模式上创新,上海在循环农业上要做全国的先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应大有建树。
一上午的调研快结束时,两位代表按捺不住兴奋,又坐在一处交流起心得。“回去之后,要呼吁尽快引进这种餐厨循环处理系统。上海未来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要营造一种‘有机环境’,让新技术、新模式落地生根。”葛俊杰代表在思考。张兆安代表回应说,“发展什么模式,理念很重要。这种发展模式大大减少碳排放,也有利于让地方出‘新形象’。”
一句话让葛俊杰代表受到启发,“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第一食品商店开设‘零排放’专柜,优先销售‘零排放’食品,推广低碳循环理念。”葛俊杰和张兆安相约,人代会后还要再做深入调研,准备提份推广循环经济的“好议案”。

Feb 2015

Feb 2014
Jan 2014
Dec 2013
Nov 2013
Oct 2013
Sep 2013
Aug 2013
Jul 2013
Jun 2013
May 2013
Apr 2013
Mar 2013
Feb 2013
Jan 2013
Dec 2012

Oct 2012
Sep 2012
Aug 2012

Jun 2012
May 2012

伊拉克战争的教训

伊拉克战争的教训

专访前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主任布利克斯

瑞中桥记者陈雪霏报道--今年3月19日是伊拉克战争10周年纪念日。记者专访了前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主任布利克斯。这个诚实的瑞典人一直向联合国汇报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英美联军还是按耐不住大兵压境不打不行的尴尬局面而发动了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违背联合国宪章的伊拉克战争。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当地人民遭受生命和财产损失,美国也因此走上了经济不断下滑的道路。以下是记者对布利克斯的专访。
hans

专访前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主任布利克斯

瑞中桥记者陈雪霏报道--今年3月19日是伊拉克战争10周年纪念日。记者专访了前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主任布利克斯。这个诚实的瑞典人一直向联合国汇报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英美联军还是按耐不住大兵压境不打不行的尴尬局面而发动了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违背联合国宪章的伊拉克战争。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当地人民遭受生命和财产损失,美国也因此走上了经济不断下滑的道路。以下是记者对布利克斯的专访。

问:伊拉克战争10年后,回过头来想,我们有什么经验教训需要吸取?
布利克斯:首先,我认为从美国的初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悲剧性的错误。他们想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他们失败了,因为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说要消除基地组织,但是他们也不能做到,因为基地组织那时还没在那里,他们是美军占领后来的。他们说他们要在中东推广民主,但是他们所实现的是无政府状态。他们想他们可以利用伊拉克作为美军基地,但是他们被迫离开,他们扶持建立的政府和伊朗政府非常接近。

除此之外,伊拉克战争中10万人丧失了生命,你再算军费开支,所有与战争有关的费用是一万亿美元。当你看到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那也是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有关。无论是从金钱方面还是人命方面都是惨重的代价。

第二,伊拉克战争也反映了国家建设并非易事。伊拉克的教训也表明建设国家完全靠外力是非常难的。这也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教训。我们也看到索马里的例子。美国军队的干预,开始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上,他们被迫撤离,还引发内战。外部世界不能真正帮助建立一个国家。我认为外部干预是很难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鲍威尔曾经说,一旦你介入,就很难拔出来。从长远角度讲,还是要靠本国自己解决问题,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我不是说伊拉克在萨达姆领导下就好,但是,它比无政府状态要好一些。例如缅甸就过渡到民主社会了,也没用外界干预。当然,象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时国际社会是不应该袖手旁观的。

联合国安理会规定不要干预他国内政。但事实上,总是有他国干预的例证。象叙利亚的乱局也是因为有外部势力的干预。我认为应该让叙利亚自己疗伤。伊拉克的教训就是外部干预要小心。

第三,政府官员应该对公正的检查结果给予重视,因为我们联合国核查小组的结果非常接近真实情况。我们汇报了联合国:我们尽管进行了700次核查,还是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数十次情报机构告诉我们的地点。如果他们重视我们的核查,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屈从于政府意愿的情报机构,战争是有可能避免的。

最后,应该尊重联合国宪章。我同意安南的观点,军事进攻伊拉克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宪章规定国家对武装进攻进行自卫时可以动用军事行动。但伊拉克没有进攻,即使如此,如果联合国授权,也可以动武,但联合国没有授权。即使他们想通过安理会授权,他们也得不到多数,所以,他们也没有争取安理会授权。安理会大多数人是反对动武的。这也是伊拉克战争的教训。

问:有人说战争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您怎样看这个观点?
布利克斯:我认为战争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例如你看非洲,凡是有战乱的地方,发展都有问题。以前的乌干达,卢旺达,安哥拉,马里等都受战乱之苦,无法发展经济。如果你有战争在身边,怎么能发展经济呢?因为资金都用于买武器了。那么世界上的巨额军费开支也是很恐怖的。

目前全世界的军费开支总额每年达1.8万亿美元,其中40%是美国的军费开支。我认为这两个数字都很恐怖。我们需要资源来保卫我们的地球,气候,我们需要改进我们的能源系统因为我们在受到碳排放的威胁。欧洲工业化国家是最大的碳排放者。现在发展中国家也紧跟着。中国印度都需要能源。我们在西方国家说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也能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反映。但问题是我们的大气充满了温室气体,我们需要一起努力,一起看我们如何发展能源,我们需要电,因为电是清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中国用很多煤,但煤释放很多温室气体,也造成空气污染。中国在努力向低炭经济转型,在太阳能风能方面有很大投入。同时,中国也在发展核能,这让我感到很高兴。我不支持核武器的发展,但我支持核能的发展。核能是当今时代最实际的大规模发电的一种方式。风能,太阳能的规模无法比拟。总的来说,核能可以大规模生产,相比之下成本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