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房晓辉教授博客专题报道: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
“I have not been home for long, not meaning I am not homesick.”
今年过春节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在中国过,而且是在广东大埔县银江镇石楼前村老家过的,有意义。出发前收到一北京朋友的短信:“能回老家真好!一路顺风!”
城市化的浪潮和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似乎让许多人忘记了农村,忘记了自己的根。但细细地想,可能很少有人会真正忘记自己的根。在海外生活这二十年,能回国过元旦,但由于工作原因,每年都无法回家过春节。
2012年春晚的一首歌《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唱得真好,听着听着眼泪就出来了;当时我正在老家与朴实的农民亲戚们吃年夜饭。是啊,《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唱出了几年前《常回家看看》那首歌里没唱出的纠结。生活有无奈的时刻,要面对它,要接受它,要消解它。
《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 – 我对风靡大陆的陈坤了解不多,但这首歌唱得是真好啊!
一个不能理解农村人的城市人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人;一个有机会拥抱农村的人是幸福的人。在大埔老家的大山里,能呼吸到城市里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无雾霾的焦虑,无需关心每天PM2.5是升高还是降低,让我触摸生活最朴实的底线,感悟山林最飒爽的仙风,激发对生命最基本的思考。
祭拜本家前辈房玄龄宰相的“国器堂”是晚清(光绪)年代建的。1996年“国器堂”重新翻修时,我从瑞典(当时在瑞典林雪平大学读博)捐了一副匾,上面刻着:“心系祖根,爱我中华”。十六年后的今天在“国器堂”看到此匾,……. 我想说:我心依旧。我的大伯房玉宽先生多年来不为名利,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国器堂”编写房氏家谱,与国内外许多房姓人士联系,让我尊敬至极!
大年三十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无论南方北方,大年三十的饭菜差不多。
在广东客家老家过年,深感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不管是什么朝代,也不管京城的天子是谁,老百姓要过年、要吃年夜饭、要敲锣打鼓放鞭炮、要拜祖先、要烧纸钱 … 这传统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有意思的是许多过年的风俗是男女有别的。看到女人挑担子,我总愿意上去帮一把却被婉谢。原来客家的规矩是,在庆祝的人流里男人敲锣打鼓,女人挑担子,男女有别,不亦乐乎!
仔细想来,男女有别,在各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中都不足为奇。即使在经常被称为男女平等做得最好的瑞典社会,每年的仲夏节将长长的仲夏花环柱顶起来的活儿只能是男人们做,女人们不能碰。
吃年夜饭的晚上,到达时发现乡亲们都比我们到得早。三张桌上都是当地土色土香的客家菜和客家酒。当看到乡亲们不停地到各桌来回敬酒,说干了就必须干得一干二净的一点都不许马虎的样子,一股暖流涌到我的心头。
来到银江镇,还没到就不时地听大家讲银江的猪肉最靓,在广州也经常脱销,拜访一家家亲戚,有一家就是靠养猪生活。可惜多年来我已养成尽量少吃猪肉的习惯,不然的话我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饱银江猪肉之口福。
南方放的鞭炮似乎比北方多。广东广西都比较多。
镇上小铺里的客家特产目不暇接,如姜糖、绿豆糕等等我小时候在湖北武汉生活时就尝过,此时此地在小铺里与老乡们,还有他们的年轻的儿女们唠家常,感到温馨。当听说我是从北欧瑞典返来,90后女生们一片尖叫,手机喀嚓,准备上传…。
老家长期以来在广东是属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山区,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的先辈都从银江开筏,顺流而下,闯去了南洋。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爷爷当年就是那样去了印尼。正因为如此,在老家的几乎每个村镇都可以感受到海外华侨们的一份爱心,无论是建庙宇,修路,修桥,办学,开医院等等,无处没有先辈们的贡献。
在老家过年,我最难忘的是老乡们朴实的(UNSOPHISTICATED)坐姿、目光和眼神,它在中国甚至世界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了,最近一次类似的感悟是在印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28c170100mvzk.html。身处其境,我任凭这一朴实的能量冲洗我心灵的尘嚣,它给我智慧,给我从容,给我底气,给我勇气,给我力量。
记得1982年我第一次回老家,从梅州到大埔这一段路坐车颠簸得让人几乎死去活来,呕吐不止。昔非今比,如今的公路修得是如此之好,保持得是如此之干净,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在靠近梅州的地方,饶有兴趣地下车观赏了2006年5月从路边的山上滚下来的现已成为旅游景点的巨石(许多人称它为“将军石”)。据说当时公路上前后都有车辆通过,可“将军石”冲下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躲开了车流,落地后稳稳地端坐在公路的另一边。
梅县是出将军的地方,在家乡的大广场上有个将军坊,上面刻着数百名将军的名字,无论是国民党的,还是共产党的,他们都是老家的骄傲。
客家传统,崇文重教。路过“世界客都”梅州,特意参观了父亲曾就读过的东山中学和东山书院,还见到了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上过我课的来自梅州的政府公务员,访问了梅州人才交流中心。
老家之行,所到之处,人们真情相拥,以客家菜、客家酿米酒、客家甜柚以及客家功夫茶招待;感情之朴实,期望之真切,情谊之浓厚,让我难以忘怀。
图文 房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