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特约记者张卓辉)– 原广州市总工会系统离休老干部愈91岁的陈洪女士已在市一人民医院半年多,正顽强抗击直肠癌晚期,生命垂危之时倚病榻听小儿子冯伟杰读完这篇《夕阳画乐 艺苑枫红》修正文稿十分激动,喃喃地嘱咐他感谢并转告作者,恳请能以近期发表,以向党和国家与人民表达无私无畏,忠心耿耿。
夕阳画乐 艺苑枫红
–广州市新闻出版印刷工业工会首届委员
原市总工会系统离休老干部陈洪情有独钟晚年生活素描
荷兰 张卓辉 (文) 广州 冯伟杰(图)
“陈姐贤惠品德高,洪波向阳早掀涛,长习书画怡晚景,寿逾耄耋康乐陶”。这就是国家一级书法家、广州著名书法家潘锵先生为陈洪书画集题赋藏头诗,特此嘉勉。
激情岁月 丹霞满天
由广州工人运动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市总工会离退休干部管理处、广州电信老人文体协会联合主办的《老工会工作者庆祝广州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书法、摄影展》于2012年9月6日在广州图书馆隆重举行。
开幕式当天,一幅纪录:《广州市新闻出版印刷工业工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就职典礼(1950年7月16日)》历史大型黑白照片镶嵌载入“激情岁月”专栏橱窗内醒目位置!吸引了不少工会新老领导、离退休干部、职工群众及其亲朋好友驻足观看,仿佛将人们带回新中国建国初期那朝气蓬勃如火如荼的年代……。
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在2012年全国工会主席新春寄语中指出:广州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和工人团体诞生地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在这专栏橱窗前,他特地与此照片提供者离休老干部陈洪,广州市总工会宣传部退休干部、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美术教导主任陈德林老师亲切交谈,倾听意见和建议,还合影留念,以资鼓励他们发扬革命传统,永葆革命晚节。
当年从粤赣湘边纵队东江教导营(工人营)来到广州市总工会工作不久,便担任该工业工会首届委员、组织科长罗德慈(她站在第2排左5)将这帧珍贵照片分送给同事首届委员、女工科长,世交好友陈洪(前坐右2)纪存至今。
当时的广州市市长朱光(前坐左8)和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兼市总工会第一任主席廖似光(女,前坐左9),与广州市新闻出版印刷工业工会首届工会全体委员就职典礼合影留念。叶剑英元帅于1949年建国初为第一届广州市市长后,“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在一起,将南方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毛泽东主席为朱光同志题词》,朱光于50年代初继任第三届广州市市长。朱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广州好》、《珠江之歌》等诗词以及“绿化长堤,美化广州”,“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工业基地”的城市建设思想,给广州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相继成立了广州市文化工会,陈洪担任委员,罗品超(著名粤剧武生演员,南派活武松),红线女(邝健廉,著名粤剧演员)出任正副主席,1956年陈洪又调任市医务工会委员,还曾就职市总工会文教办公室……。
诚然,这帧珍贵影像确凿穗史沉钩地缩影著逾半个世纪以来,广州市工业行业工会的形成与发展。现在互为亲家兼且同属侨眷的她俩老都已离休,过着幸福晚年。
憨创大作 襟怀豁达
年上九旬,人称工会老大姐大器晚成的陈洪不仅是工动史照佐证贡献者,还是积极创作者。本次展览,专攻牡丹题材的她有横、竖两幅大作国画《国色天香》、《牡丹堤下虾游乐》入选贴堂分外耀眼。赖以国花绚丽骄姿,雍容华贵,色彩鲜艳,构图别致,形态逼真,春意盎然而打动观者,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繁荣昌盛,市总工会兴旺发达的礼赞,渲染与之永恒的热爱。
近几年来,熟悉关心她的人们注意到她喜工好大画作。其中不少作品先后在东山区东湖公园、广州市文化宫、广州图书馆等地入选广州市妇联、市总工会老工作者书画展、纪念改革开放卅周年金辉耀彩书画展和广州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庆典书画展。自豪憨笑羊城何处不飞花?!诸如此类《花开迎宾》、《高风亮节》为迎接广州举办亚运会而作,《花开富贵蝶蝶来》60朵牡丹怒放庆祝国庆60周年,《万紫千红总是春》完成于88岁,敬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些与时俱进亮丽佳作大多以4至6尺余幅度描绘丹青。《富贵吉祥》获得了2007年度广州外经贸企业美术协会书法摄影邀请赛优秀作品奖(颁发证书),并且刊载邀请赛纪念册成为鞭策她创大作的动力源。有人不解质疑,老妪何苦搏命啃大份呢?!她蛮有理道,大写意能运气十足炼就豁达襟怀,放眼量美好生活其乐无穷。
重拾春华 夕阳画乐
陈洪(欧阳成),1922年出生于广东连县龙口村,1943年就读于是抗战初期搬迁到连县东陂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文理学院(现华南师大)附属的粤秀中学,同年至46年间受地下党领导,在粤北前线参加英德人民抗日同盟组织;1945年春天参加东江纵队,后因省委指示,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她与部分同志留在粤北山区参与当地人民武装斗争工作,她在乡村小学边当教师边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50年在广州市总工会工作,1984年离休,但非船到码头车到站。可贵的是夕阳无限好,红霞尚满天,崇尚齐白石翁习丹青作师表,本着“作画快乐,从容人生”宗旨,于2001年参加广州市总工会老工作者书画班,学习中国画与书法。
卸职犹似翻过一座大山,却又登攀艺术高峰真如铁,而今从头越期间她受到了潘锵、陈德林、林堃三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勤奋好学;不久又得广州美术学院黄国全教授启迪,根据个性喜好,从学习梅兰菊竹转为专攻牡丹以后,一直为国花尊贵华丽鲜艳之魅力倾倒着迷。她早期的代表作品《一枝红艳露数春》、《同沐春风》、《春满华堂》等多幅画题“春常在”的牡丹图,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真诚地“把春天带给大家”的宽阔胸怀和美好心愿。
习画之初,她先旅居荷兰的女儿家半年多。此期间她随家人游历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以及参加其中有关文化活动,注意吸取当地艺术营养,值此丰富日后创作。如果祝本溯源她的美术细胞姻缘,那么相信受其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老伴之影响吧。她的丈夫冯忠先生于1942年春参加东江纵队抗日斗争,1948年夏被派往我地下党领导下的香港《华商报》从事印刷工作。《华商报》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张中文报纸,是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喉舌,是揭露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宣传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号角,提出组织领导创办《华商报》的是成功筹建了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廖承志。广州解放后,《华商报》原班子搬到广州与《南方日报》合并,成为广东省委机关报。
解放前夕,冯忠奉命调到粤东游击根据地潮汕揭阳河婆镇南方人民印钞厂筹印钱币,以迎接广州解放。也许是题外话吧,1887年,广东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机器造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先进造币厂。新中国成立翌年夏,她与冯先生都加入了广州市新闻出版印刷工业工会均为首届委员(上述工运史照片中任财务审查委员的他站在后第3排左4戴军帽胸佩证章者),她俩在那儿认识、恋爱,共偕连俚。她任工会女工科长,而他则长期在广州市第二人民印刷厂工作,为市印刷界的老行家之一,业余酷爱培植岭南盆景,多有心得体会,常与妻子一道欣赏。因此,这才是催谷她对事物审美观形成和发育的良好基因。
回眸笑谈她于1943年考进称誉粤北“小延安”连县东陂粤秀中学就读,后来到英德山乡小学既教陶工、图画,又授歌泳、体育,到处闪耀着她的矫健活泼身影,如今两鬓斑白的她风华仍茂。200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向70多万名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及国际友人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采用纯银制作)。
作为抗日老战士的她,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也向她颁发了一个勋章一朵大红花和一条写有“抗战老战士”的绶带。2011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她也荣获广东省委颁授50年南粤老党员纪念章。
中华文化美学艺术素来诗书画同缘。她在学习绘画同时,也勤临砚池,师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中心评定的国家一级书法家、广州著名书法家潘锵先生(前市文教办干部)学习颜(真卿)体书法。丹青不知老将至的她牢记周恩来总理的教诲“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于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好比大松树永常青……”,这首廿世纪50、60年代流行的革命歌曲一直激励她生命不息,绘画不止。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已逾八旬的她坚持每次从住地城郊番禺赶往市内学校上课,力不缺堂。站前排坐头位班数她要紧,同学们都热情帮助她。居家厢廊、客厅、卧室悬挂着她好些画作,也时常换新图,连枕边亦放置几本参考书籍,足见她痴恋丹青,画乐人生。子女们多持家务,替其订购教材,让她绘画专心致志。远在荷兰的女儿、贤婿也陆续电邮自己拍照牡丹、玫瑰、郁金香等花卉摄影作品供她借鉴作画。亲戚朋友还经常驾车陪同她游览花地园林,参观画展……。
2005年8月,旅美华人美术家蔡天涛欣慰她风尘仆仆应邀远道而来顺德大良参观他的作品返粤回乡首展,而特地赠送她两本牡丹画册,衷表谢意。
与此同时,她还十分注重向青年书画家学习,求新创意,案头总是摆着由市原政协主席邬梦兆书题年轻导师“羊城牡丹王子”,国画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秘书长孙幼明的《孙幼明画册》,时常一页一画总关情地阅读品味,用心领会“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国花神韵与意境。值得一提的是孙幼明不仅为市总工会广州工运近代史《光荣岁月》编委会委员、编辑与作者之一,而且又是广州市职工书画家协会秘书长呢。
映日秋枫 别样红彤
对于美术,从陌生到热爱;学习创作,从描小图到绘大画;工夫不负有心人,洪画艺日渐长进:《硕果丰盈》(葡萄累累压枝头)、《春色满园》、《春满人间》、《风华正茂》、《富贵长春》,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与观赏,丹青拾韵这些多以牡丹为题材的参展作品均加载了她出版首本书画集。还有相当部分为同行、朋友、亲戚索取,兰友人收藏。虽则说各花入各眼,但前来索求字画的人们都有不谋而合的感觉:这些作品称心悦目有“睇头”,挂得出来,入得书房,贴得厅堂,收藏鉴赏各得其所。
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于是,她也时有乐与同行搭档合作制图,一位平时业余酷爱绘画小动物,原任职省体委退休干部曾与陈洪一起作画,一幅《猫戏粉蝶野趣园》又何等美妙配配衬默契。她的同学、老师都择日到她家中交流切磋,相得益彰弘扬国粹,的老同事、老领导比如东山区原区长朱国培携夫人,广州市妇联原主席,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碧娴(她曾与陈洪在市医务工会工作)等也登门探望她,予以鼓励……如此这般不正谓陶艺苑里可耕田?!
作为她的贤婿,旅居荷兰在鹿特丹市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秘书处工作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人写作协会会员的笔者于2007年秋初,收到羊城鸿雁欣悉上述原委,应允命笔为《陈洪书画集》作序时,详细浏览了入选的书画作品、相关文字、影像数据以及她参加市工会老工作者书画联展的多幅佳作,都与众同感,赞叹通阅全集确是美的享受。
“花朵有聚有散,构图恰到好处”,“颜色调和浓淡相宜”,“枝杆健壮,丛花怒放,充满生机”,“如以不太深沉地运笔绘叶,更显得轻风摇拽,生动鲜活……”,那些行家、导师和观众们的讲评既是赞扬又是鞭策,他们的题词、赋诗与合影等选篇也载入了这本书画集纪念。天道酬勤,可喜可贺,这本书画集得到了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广东省原省长叶选平书题名号的广州市同辉印务有限公司主持,赞助出版,公司黎幸儿总经理亲自策划兼总编辑,作者及其家人亲属特此致敬并深表谢意。然而,笔者更认同她的一位知心好友感慨赠言:“夕阳画乐 艺苑枫红”,这的确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陈洪女士后半生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