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专访(记者陈雪霏)– 初次见到曹义海教授是在2015年10月诺贝尔首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的当天晚上,因为那一年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华人华侨情不自禁地立即聚会庆祝。曹义海教授也在庆祝之列。
当时还记得曹教授幽默地说,屠呦呦获奖,毛主席可以被署名算一个作者,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毛主席发出号召才动员了全国各地的顶级科学家进行研究。而屠呦呦正好是学科项目带头人,也正好是她发现了青蒿素,所以,她获得了诺贝尔奖。
此话不假,后来,屠呦呦无论在媒体面前还是做演讲的时候都说,毛主席说,“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
日前,在北欧致公协会成立大会上再次见到曹义海教授,他被推举为北欧致公协会会长。借此机会,记者专访了他。
原来,曹义海1959年出生于济南,祖籍山东潍县。1960年随父母来到泰安,在那里读完高中。1977年他还到泰安县的一个公社去插过队。 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首批参加高考的大学生,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非常难能可贵。
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从事免疫和血液病的研究工作。1986年应邀到瑞士伯尔尼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88年转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的路德维希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医学博士和分子生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曹义海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底因家庭原因回到瑞典,继续从事专业研究。现为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院的终身教授,课题组负责人。
在瑞典,就象在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评上教授职称是很不容易的。在为数不多的华人教授中,2004年曹义海教授是瑞典首位被评为教授的华人。
说起曹教授的学术成就,真可谓硕果累累。他去瑞士的伯尔尼大学研究癌症基因转化动物分子生物医学研究和癌症基因重组动物课程后,在研究中,他首次发现变异癌基因Ras能导致运行腮腺癌,如将此基因整合到Y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都患此癌症。后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把腮腺特异性的基因成功克隆,此项技术为研究组织基因特异性的表达和组织的特异性用药治疗开创了新方法。后来他还在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
曹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多次受到瑞典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最近的一次采访是关于糖尿病的研究。他说,他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开发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谈到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时,曹教授说,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曹钧也是山东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的,是省内知名的内科专家。曹义海自幼就耳闻目睹了父亲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父亲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子的医学兴趣使期早年就敬仰这一神圣职业并立志从医。因此选择了父亲的母校山东医学院医学系。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
最关键的是他对科研的极大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不管干哪一行,都要特别专注把事情干好,要执着,专注,打好基础,对自己的专业付出多一些,对科研特别感兴趣。第二要有使命感。我感觉自己做的工作特别重要,对癌症病人,如果能找到好的方法,我感觉非常重要,这是我的使命。”曹教授说。
说到挑战,曹教授说,搞科研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
“搞科研工作,尤其是搞医学科研,每一天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搞科研的人一定要有这个准备。克服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你能感觉到这也是有成就感的。当然,遇到困难就退缩,说明你意志不够坚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思想准备,你就搞不了科研。你必须每天都要想问题,问问题,而且还要能解决问题”。
问到他对被推举为会长的感受时,曹义海会长说,他愿意推动中瑞之间的交流。
“推荐我做会长,我的兴趣还是在科研上,我想借助致公协会的平台,在科学和教育方面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主要从事科学和教育工作,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非常快,我想在这方面做些努力,把科研加里头,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 所以我就接下了这个任务。我觉得现在科研的交流非常重要。国内现在发展很快,要让中国了解北欧,让北欧了解中国。我们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大家一起商量,让时间来检验我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些想法”。曹会长说。
曹教授的夫人是瑞典人,他们有两个女儿。关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曹教授说,“下一代的教育对中华民族的振兴非常重要,我想下一代的教育,不要象我们这一代这样教育,我想象瑞典这样教育就比较好,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按照孩子的兴趣去发展,让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有发展,不一定都要做三好学生,我觉得按照他们的兴趣去发展就是很好的发展,只要他们有兴趣,他们对工作肯定会很认真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把很多中华文化好的东西传统的东西能够加入进来,这对他们在瑞典在中国学习都有好处。对下一代人才的培养,我的想法就是任期发展,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作为父母要开放一些,我们要学习瑞典的家庭,要尊重孩子。按照瑞典的习俗来发展就很好”。
采访完毕,写稿子的时候,我在百度百科中发现了曹义海教授的更多科研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1988年曹义海转入举世闻名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后,主要研究细胞生长因子在致癌中尤其是对脑肿瘤的作用。他建立了这些因子的拮抗剂用于癌症治疗,并利用这些因子治疗某些因神经元死亡而致的神经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脊髓性瘫痪和脑外伤等。在研究中,他与卡洛林斯卡的同事们一起建立了脊髓性瘫痪修复的新方法。利用刺激因子在大鼠模型上进行脊髓修复,发现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在几周后使瘫痪的老鼠爬行。这改变了脊髓不能再修复的观点,为硬瘫病人的治愈带来了希望。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轰动,各国传媒纷纷报道此项成果。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在政治演讲中提到世界科技成果方面中的太空火星探查、瑞典科学家的脊髓修复和电子产业这三大成果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可见这项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之大。
获医学博士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1993年曹义海又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在国际知名专家手下做博士后工作,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微血管增殖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在研究中发现了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刺激因子,建立了血管刺激因子拮抗剂,这些拮抗剂可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找到了身体内源性的新血管生长抑制因子Angiostatin,这个抑制因子可选择性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而对人体正常的血管没有影响,且对所有肿瘤有效(包括白血病),从理论上讲最终可达治愈肿瘤之目的。实验证明这一因子不产生耐药性,无其他副作用。目前此抑制因子虽尚未进行临床应用,但这项研究为今后癌症的治疗找到了新方法,无疑也对全球的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发现也为其他因血管增生引起的疾病,包括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剥离性失明和糖尿病肾病等找到了新的治疗方法。此项成果也引起了全球舆论界的轰动,《纽约时报》和世界上其他重要新闻媒介都报道了该项成果。此外,曹义海在美期间还发现了其他几种抑制血管增殖和抗癌的因子。因成绩显著,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1996年,曹义海谢绝了哈佛的挽留回到瑞典(其妻为瑞典人),在卡洛林斯卡肿瘤中心任教授、课题组组长,继续从事抑制肿瘤血管的研究,建立了肿瘤血管抑制的基因治疗方法,发明了治疗癌症的相应药物。1997年后,他带领研究室对心脑血管病变侧枝循环的建立进行研究,找到了能刺激血管生产的药物,为这类病人的治疗辟了新径。现在,曹义海已成为肿瘤血管增生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卡洛林斯卡中青年中的佼佼者。这些年他已发表了40余篇世界一流生物医学研究文章。重要发明包括刺激和抑制血管增长的基因、蛋白和化学物质以及文中提到的癌症治疗新方法,拥有十几项国际专利。曹义海还曾获美国优秀人才FULBRIGHT奖、法国的人类前沿科技奖和瑞典医学会人才成果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