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陈雪霏

5月14日,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做主旨发言,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中国将在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吸引了世界29位国家元首和来自130个国家的1500多名代表。5月15日还举行了一带一路首脑圆桌会议,与会者当天品尝中国美食和文艺节目领略中国的风采,当天论坛闭幕。会议虽然只有两天,但其重大意义却非常深远。

1494796155852_1

笔者从1998年开始,由于工作原因报道过很多国际会议,例如,1998年9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当时,就有100多个国家首脑或总理出席会议,中国是作为观察员身份出席。当时,就感觉尽管南非戒备森严,有的人甚至私带武器,但是,南非能够一下子接待100多个国家的首脑或总理来参加会议,这就是国际地位的体现,这就是接待能力的体现。

2006年开始,笔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国际水周,会上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虽然没有那么多国际首脑来参加,但是,有很多部长来参加为期五天的会议。而组织这样会议的组织也就几十个人。会议期间也没有极度紧张。后来还参加过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国际会议,那一次,外国元首来的比较多。但都给人感觉游刃有余,安排得体。

笔者认为这就是国际交流的能力。中国如今也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宴请八方客,尤其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经济发展之路的提出将是引领世界新发展的创举。同时,也是中国反哺世界的一个举措。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我们还将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中国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促进同各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本届论坛期间,中国将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我们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我们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我们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我们将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

——中国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同多边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建立能力建设中心。我们将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打造新闻合作联盟、音乐教育联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资金投入,有行动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建设幸福家园和爱心助困等项目,让我想起1996年我到中国当时最贫困的地区贵州黔东南地区和安徽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项目。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对外经贸部合作的项目。就是借助国际组织的先进理念加上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加上各方的人力物力,把中国的扶贫项目都加入了教育,培训,小额贷款等具体行动来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结果,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脱贫的一个又一个目标。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不会输出经验或者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但是,中国的这些实践经验其实是有根可循的,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被证明是很有效的。

习近平也引经据典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民族大融合时期都是发展的时期,开放时期也就是促进民族融合时期。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从1949年成立以来,从毛泽东时代起就是一直努力争取被国际社会承认,对内对外都是在高度紧张的形势下换来国内的相对和平。而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所以,有输有赢。到邓小平时代,中国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凡事与我无关,我就一心一意搞建设。给国际社会的印象就是你们搞你们的,我们搞我们的,我们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在国际舞台上,要么弃权,要么是伸张我们的想法。中国的一举一动,有时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的无端指责。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无比的紧张,生怕被别人批评。

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习近平主席接任国家主席以后,尤其是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创意以后,一开始也有人不断地追问,中国到底想干什么?你们搞一带一路图什么?你们到底想得到什么?这都是市场经济或者是冷战思维的想法,做任何事情都得图点儿什么,否则就不能做。

今天早上读到一篇文章,把一带一路创意与二战以后的马歇尔计划相比。马歇尔计划就是援助欧洲重建。德国甚至冰岛都有美国驻军,为什么?这是大国的一种风范。大国有实力,有资金,有产能,产能过剩了,因此,愿意寻找新的市场,那么,还有那些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生建设的国家和地区,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产能,资金和技术的。美国援助欧洲,使欧美的发展水平相差无几,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分析,欧美之间的贸易其实是很发达的,相互之间的贸易要比其他差距大的地区多。

因此,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帮助欧亚非国家甚至拉美国家采取这个互利共赢的理念和机制,避免战争和冲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在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采用新技术,新产能。中国本身也需要新技术的转让和升级。因此,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绝不是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中国唱独角戏,而是在一个共同协商的框架下,在大家都参与的金融机制下,有资金的出资金,有技术的出技术,有需求的,会得到资助。这是一个解决冲突或者是避免冲突的办法。

中国提出这样的战略并积极与感兴趣的国家协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感兴趣的国家。中国对此跟踪并实施具体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自信的大国,一个愿意开放的大国心态。当一个国家不自信的时候,就会非常斤斤计较。而当一个国家非常自信的时候,她就会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周边国家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不会太亏到哪儿去。例如,中国提出要举办进口博览会。以往都是进出口,而且大部分是出口,现在说进口,笔者的理解就是为外国商品提供大市场。中国开始有能力购买了,也愿意购买了。不像以前只是想着卖卖卖。

一带一路战略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实施,如果特别容易,也不会显示出其预见性,高瞻远瞩和远大宏图了。正是因为它不容易,但是,这似乎又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对比于战争和冲突来说。在人与人,国与国的文艺,文化,旅游,商贸,科技,创新,金融,生产,投资等各种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就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因此,这个战略是非常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它也是引导整个世界迈向新的和平与发展征程的伟大构想和伟大实践。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人们之所以不理解,就觉得它还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从习主席讲的未来三年的计划当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项目,具体的计划,是实实在在为当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计划。是改善民生的计划。这和联合国的2030年的发展目标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也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高度认可。笔者以为,这或许会成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当然,这也必将是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讲话时说,中国在21世纪的时候,应该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中国应该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是很惭愧的。

现在,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已经开启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征程。中国在过去30年实现大部分人脱贫,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等都是对人类的贡献。今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指导,让全球的基础设施都有所改善,让所有人的出行都很方便,让这个世界和平,让人类专注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改善,人权状况的改善,在气候变化面前,能够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携起手来,这就是中国对自己也是对世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图新华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2017瑞典大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在斯京成功举办

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17年瑞典大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来自瑞典各地的大中学生共组成1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汉语桥比赛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处主办,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和夫人白晓梅参赞也观看了比赛。

参赛选手主要在汉语演讲,问答和才艺三方面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们通过书法,武术,剪纸,乐器演奏,歌曲和舞蹈等形式展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上图是来自乌普萨拉孔子课堂由翟怡嘉老师带队的江春雪(Hanna Karlsson)和卢萍(Wemskog Wanja)在才艺表演环节表演了书法《端午节快乐》和绘画《茶艺粽子》,惟妙惟肖。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林内娅.彼德松以演讲《梦想点亮未来》和钢琴弹唱《特别的人》而夺得大学组第一名。瑟德马尔姆英文国际高中的马蒂亚斯·林德和林·刘易斯组合以演讲《我们的中国偶像》和歌曲《无字碑》加书法表演,获得中学组冠军。这两组学生将代表瑞典去中国参加总决赛。

“我认为比赛不仅仅需要展示汉语,还要展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我将红灯笼的元素融入演讲的原因,”夺冠后的妮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说,3年前她就曾以中学生身份参赛得奖并获奖学金,此后在复旦大学学习一年,而今将代表瑞典大学生参加中国决赛,对此她充满期待。

上图参加本次比赛的是来自瑞典最北边的柳里奥的两名中学生,她们是好朋友。她们在接受北欧中华网记者采访时说,她们在初二以后,可以选择第二外语。她们一开始选择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都体验了一小段时间。最后,她们觉得要选择新奇的汉语,结果越学越觉得有意思,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DSC_0886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窦春祥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采访时说,本届“汉语桥”比赛是近年来参赛选手最多的一届,也是覆盖地区最广的一届。学生们的汉语水平与往届相比有很大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学习中文的努力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窦参说,今年的汉语桥大赛在形式上也加了一些内容,例如在人们等候评委出结果的时候,老师,学生和家长们还可以欣赏中国文化印象:忆江南。 节目包括视频:忆江南,刘安娜,黄怡乐琪,翟怡嘉表演的民乐和张如玥,杨鸿宇舞蹈,合称江南春色,民乐联奏:江南旋律,舞蹈:丽人行,郝景霞的昆曲《牡丹亭》片段,让人们通过观看节目,观看演员的服装,倾听音乐,欣赏舞蹈来体会中国文化。汉语桥比赛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重在参与。

DSC_0847

DSC_0866

DSC_0862

今日头条:何瑞玉和李承音获得2017“文化中国“水立方杯瑞典赛区冠军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由瑞京中文学校承办的2017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瑞典赛区的决赛14日在瑞京中文学校礼堂举行。

经过评委讨论评选和现场观众的投票,在初选后进入决赛的10名选手中,何瑞玉和李承音两位选手分别夺得成人组和少年组冠军。金欣蕊获得少年组亚军,他们都获得了参加今年7月将在北京举办的“水立方杯”总决赛的参赛资格,以及一张由瑞京华人协会和安顺行赞助的价值2000克朗的的国际旅行代金券。

何瑞玉以其优美的霍尊风格的《卷珠帘》获得成人组第一名。何瑞玉声音优美如玉,功底深厚,感情饱满,不亢不卑,声调的拿捏非常到位。闭眼倾听,一代古典美人的形象。

李承音以其《梨花又开放》获得少年组第一名。他演唱的歌词非常朴实优美,描述故乡的美,妈妈的美,那么自然,那么贴切,歌声的旋律仿佛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是喀秋莎,娓娓道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李承音的演唱也是非常好地表达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旋律,因此,得第一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金鑫蕊以一首《避风港》获得少年组第二名。金鑫蕊多才多艺,歌声优美感人。其实,她的古筝演奏更加出色。有训练功底。

金瑞灵以《风中芭蕾》获得少年组第三名。歌声美,人也美。颇有爵士乐的风格。

陈海丽以一首《白狐》获得成人组第二名。她是特意从马尔默赶过来参赛的。

其他选手可圈可点的还有匡富洋的《白月光》。匡富洋也是实力派歌手,颇有欢哥的范儿。在此前的比赛中也都表现不凡。

苏梓贤演唱的《贝加尔湖》令人难忘。

瑞蔼龄的儿童歌曲演唱得非常标准,生动悦耳。

唐诗雨的《我和我的祖国》唱得也不错。

叶曌滢的《踏浪》让很多人感觉回到了童年时代。这是瑞典华裔青少年的音乐盛会,通过歌声传递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促进海外华文教育。今年的比赛还特意增加了成人组比赛。

为保证选拔赛的公平、公正,学校专门邀请了钢琴演奏家双焱女士、女高音歌唱家杨筱音女士和艺术家庄丽女士和俄罗斯钢琴家卡林等,组成了阵容强大的评委会。

中国驻瑞典使馆的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和领事陈增受邀观看了整场比赛。他感谢中文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也鼓励更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走上舞台演唱中文歌曲,传承中华文化。

出席观看比赛的还有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瑞京华人协会前会长杨丽然,现任会长柳少惠,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瑞京中文学校校长王海琳等。

图文/陈雪霏

要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2017年5月14日,北京)

北欧中华网报道: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2017年5月14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期待着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

1494796149388_1

图片来源新华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和平合作。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互利共赢。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阿拉木图、撒马尔罕、长安等重镇和苏尔港、广州等良港兴旺发达,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这段历史表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3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们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中国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的规划对接工作也全面展开。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本次论坛期间,我们还将签署一批对接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道路通,百业兴。”我们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这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我了解到,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融资瓶颈是实现互联互通的突出挑战。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这些新型金融机制同世界银行等传统多边金融机构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
——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说,“万事开头难”。“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我们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着力化解热点,坚持政治解决;要着力斡旋调解,坚持公道正义;要着力推进反恐,标本兼治,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我们已经确立“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要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我们也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我们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我们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
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我们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
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我们要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我们也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中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还包括经贸、产业、电子商务、海洋和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规划和具体项目。中国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将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我们将推动这些合作项目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我们还将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及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同有关各方共同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中国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促进同各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本届论坛期间,中国将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我们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我们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我们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我们将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
——中国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同多边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建立能力建设中心。我们将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打造新闻合作联盟、音乐教育联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古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说,“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欧洲也有句话:“伟业非一日之功”。“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祝本次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完)

芬兰前总统逝世享年93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芬兰前总统Mauno Korvisto 5月12日逝世,享年93岁。

他是芬兰第九届总统。担任总统之前担任芬兰总理,财政部长和芬兰央行行长。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Press release 23/2017
12 May 2017

Former Finnish president Mauno Koivisto passed away at Meilahti hospital in Helsinki on 12 May 2017 at 21.15. He was 93 years old.

Mauno Henrik Koivisto was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for 12 years, from 1982 to 1994. He was Finland’s ninth President. Before his presidency, he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Minister of Finance and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Finland.

Former president Koivisto will be laid to rest in a state funeral. The date of the funeral will be announced later.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讨会在斯京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由瑞典中文教师协会,达拉纳大学中文系和中欧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对外初中高各级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商讨会13日上午在斯德哥尔摩的ABF教室举行。

DSC_0577

主讲人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副教授李小荣女士。她就有关对外初中高各级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做了初步总结,并与在座的17位从事中文教学的老师们分享。

photo大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提问和互动。

photo

瑞典中文教师协会,达拉纳大学中文系和中欧文化协会去年也在ABF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和探讨。上次进行讲座的张敬鑯老师,中文教师协会会长孙凯和中欧文化协会会长陈雪霏等17位教师出席了研讨会。

图/吴明,文/陈雪霏

瑞典华人华侨举办“浓情端午”文艺汇演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13日下午斯德哥尔摩阳光灿烂,春光明媚,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以纪念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浓情端午文艺汇演活动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NACKA大礼堂成功举办。

MWU_6819

本次活动由瑞典两湖同乡会和瑞典唐风主办,由瑞典中文教师协会,瑞典中国文化协会新舞社,乌普萨拉协会,中欧文化协会等华人华侨文艺团体协办,并得到多家华人社团和个人的积极支持。

文艺汇演以舞台剧《端午的起源》开头,吕长琳用形象的包粽子表演展现了端午节故事的起源。

_MWU4122

然后是瑞青中文学校幼儿舞蹈班的孩子们表演的幼儿舞蹈《春晓》。

_MWU4137

接下来是翟怡嘉和陈静尹表演的二重唱《最好的未来》。

_MWU4171

翟怡嘉演奏二胡《赛马》,把人带到了大草原。

_MWU4161

金鑫蕊演奏的古筝《战台风》惊心动魄,受到观众的积极称赞。

_MWU4145

丁怡俊演奏的《琵琶三六》,如泣如诉,委婉动听。

_MWU4236

乌普萨拉协会的王清玥表演了水袖舞《婉绸》,优美动人。

_MWU4181

中欧文化协会的陈雪霏,Lisa Wu和周虹表演了16式太极,24式太极和太极剑组合,展现了中华太极的柔韧有余和柔中有刚。

_MWU4141

本次演出由斯京春晚的老演员蒋怡婷和王逊主持。

_MWU4247

由李佳演唱,瑞典唐风旗袍队表演的《旗袍美人秀》展示了斯京华人华侨女性的风采。

_MWU4284

中国驻瑞典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在接受北欧中华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曾多次出席端午节庆祝活动,今年这次演出是四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体现了在瑞华人华侨身体力行传承着中华文化,用歌舞和音乐传播中华文化,也反映了在瑞华人华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_MWU4301

_MWU4312

国航斯德哥尔摩分行总经理朱津川,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瑞典青田同乡会徐力和夏海栋,瑞典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蒋宏斌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文艺汇演。

_MWU4305

活动总策划,瑞典两湖同乡会会长刘芳说,舞台是发现人才的最好地方。浓情端午是两湖同乡会以端午诗会开始,如今扩展到一个大舞台上的综合文艺汇演。最开始时只有三五十人,如今已经吸引了三百多人。“我们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传播中华文化“,刘芳说。

_MWU4328

乌克兰文化协会的六人小合唱,唱的是乌克兰民歌,为端午汇演增添了国际气氛。

_MWU4351

_MWU4356

乌普萨拉周末中文学校表演的舞台剧《愚公移山》尽显中文的夸张与想象,让孩子们在神话世界里遨游,也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_MWU4364

总导演周昱西表演诗歌朗诵《蜀道难》,翟怡嘉表演书法,同时,Lisa Wu表演太极。

_MWU4395

瑞青中文学校中国舞蹈班少年组表演的少年舞蹈《新嫦娥》不但展示了孩子们的漂亮服装也展示了她们那优美的舞姿宛如月里嫦娥。

_MWU4396

接着是女生独唱,《风中芭蕾》,金瑞灵的演唱颇有爵士乐的味道。

_MWU4408

乌普萨拉协会的饶梦华演唱了《龙船调》,颇具地方特色,让人有想家的感觉。

_MWU4433

演出以瑞典中国文化协会新舞社的姐妹们表演的汉服秀《梦回大汉》结束。参加表演的有陈芃芃,俞燕平和王亚南等。

本次文艺汇演的总导演周昱西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绝对是最认真的传播中国文化的身体力行者!

 

 

图/吴明, 文/陈雪霏

综述:第二届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11日在斯德哥尔摩成功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5月9日开幕,瑞中绿色科技联盟主席Törnblom致欢迎词。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做了“共创绿色经济的未来”主旨演讲。

陈大使说,中国雄心勃勃的绿色发展目标将为众多相关产业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路径提出,环境治理领域需要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农业现代化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要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要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要建设绿色、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对13万个行政村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这些规划不是空中楼阁,将得到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绿色金融领域有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国际合作,为绿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绿色税收方面,中国将首次开征环保税,替代现行的排污费,新的减免规定将形成对高技术环保型企业的有效支持。中国将在各行各业推行新的绿色标准,以适应绿色发展要求。中国政府采购也将从严执行绿色环保标准。这些措施将大大提升中国的绿色发展水平。

瑞典驻华大使林戴安也回来参加大会开幕并讲话。斯德哥尔摩市长万高德,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华为瑞典公司总裁Fredriksen, 中国通用总裁李谠等都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律师协会副主席吕红兵也对中国对欧投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无论是中国对欧洲,还是欧洲对中国,律师都是很重要的。

大会进行了智慧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智慧绿色城市,中瑞地方合作,绿色金融合作,中瑞合作,瑞典空气质量控制措施等主题的发言。

人们对中国在水污染,土壤和空气污染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瑞典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双方对于未来的合作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探讨。

会议期间,多家公司进行了合作意向的签署仪式,同时,也单独空出几个小时的时间专门供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会议第三天进行了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参观瑞典环境研究院的最新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实验室。该实验室采取的是科研部门,企业和政府均分资助的方式。这也是瑞典创新局的政策,那就是科研部门要想得到政府的资助,它必须从企业那里找到同样多的资金。这样,每个部门都要承担自己的那部分责任,让资金利用更有效。

瑞典的污水处理设施都是40年代到60年代期间建立的,因此也可以说有些老旧,另外现代化学物质更容易通过污水进入水里,因此,瑞典研究院对水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而这里就是一个实验室。

瑞典企业与创新部大臣达姆伯格说,瑞典愿意成为创新实验基地,愿意为应对社会挑战而进行不懈的努力。瑞典的科技创新都是可以升级扩大规模的。这样,一旦在瑞典成功,那么也可以用到世界其他地方。瑞典尤其愿意和中国这样有大市场的伙伴合作。

他指出,沃尔沃被吉利收购是个成功的收购案例,因为它不但盈利了,而且还增加了就业。

瑞典绿色室内过滤器公司发现几种活的绿色植物可以成为室内空气过滤器,因此,你不用买空气净化器,可以租用他的植物过滤器。目前只对公司租用,还没有扩展到家庭使用。

恩瓦克底下垃圾运输系统可以避免城市噪音,减少交通拥挤等等。

与会者,参观了该系统,同时,也参观了李丁岛的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场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主持了第二天上午的会议,并全程跟踪会议的进程,也陪同代表们参观了瑞典的污水处理实验室。

中国港华集团下属的瑞典荣泰投资公司CEO张巧珍表示,她此次参加大会收获很大。第一天与一家瑞典房地产公司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建设49套价值3亿克朗的房地产的合同。

第二天,同瑞典的设计公司Sweco的代表,瑞典阿帕尼电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几家其他有关绿色建筑的公司都进行了接触,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与瑞中合作委员会和瑞中绿色联盟发起和瑞典环境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并得到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和中资机构的支持和赞助。

今年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60人,是第一次大会的两倍。瑞典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事务负责人艾克斯肯表示,这是中瑞之间尤其是科研部门和企业之间不断深入开展合作的重要标志。中瑞之间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音频:瑞典企业与创新大臣达姆伯格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瑞合作的成功案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企业与创新大臣迈克尔.达姆伯格5月9日出席第二届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并发布主旨演讲。

170329_1550

他对来访的与会者不远万里来到瑞典出席会议表示欢迎。他说,瑞典和中国合作的成功案例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次收购不但盈利,而且对中瑞两国都增加了就业。

他说,瑞典在创新领域积极拓展解决环境和社会挑战,在这个领域提出五大优先发展领域。

他说瑞典只有一千万人口,因此,瑞典非常依赖外部市场,而中国是最好的大市场,瑞典有技术优势,和中国合作前景广阔。

他说,瑞典愿意作为世界的新技术和创新理念试验场,所有这些实验都是可以扩大规模的因此,如果在瑞典成功,可以很快到世界大市场去实践。

瑞典过去也是一个很小的穷国。但是经过工业化和创新,瑞典变成一个世界上最富有和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

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生态城应该怎样发展,新能源将怎样引领世界潮流?瑞典愿意成为这些目标的试验场。我们希望中瑞公司加强合作,因为中国是最好的市场。我知道中国已经下决心要解决社会挑战,因此,希望你们通过这次大会能够发现你们的合作伙伴。

 

时评:你的口福不要建立在大自然的痛苦之上

北欧绿色邮报网时评

虽然瑞典五月的春风依然有时刺骨,但是已经吹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于是,有人发现了野韭菜,也发现了蒲公英。

确实,五月底六月初会有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开满黄花,给大自然加上美丽的色彩。

然而,最近朋友圈有人爆料,“这几天看到不少地方的地面被一些挖蒲公英的中国人弄得都是坑,到处是土。山上的蒲公英不但有点缀环境的作用,而且还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为了自己的享受而随意挖蒲公英,弄坏了很好的植被地面,把自己的口福享受建立在损害公共利益之上,是一种不文明行为。”

确实,在瑞典,公共资源很丰富,这是福利国家的一个特征。但是,不等于公共资源就都要个人随便去拿。昨天,记者参观垃圾场,当时看到有个画家把自己多年前多余的画拿出来丢到垃圾回收场,很可惜,于是捡起一张,那位画家立即给我们好几张,结果,市政工作人员说,这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走的。然后,画家说,这是我送他们的。于是工作人员说,如果是她私人愿意送给你们,可以拿,但是,如果已经丢掉垃圾桶了,这就是公共的,就不可以拿。

同样,剪蒲公英,或许如果你用剪子只剪点儿叶子还好,但是,如果连根拔起,让土都露出来,这不仅是损害植被,产生扬尘,更主要的你可能把根损害了,明年这棵蒲公英就不会再长了。这样,以后蒲公英就会减少了。

因此,希望华人华侨入乡随俗,遵守当地的规矩,不要连根拔起。否则,不可持续啊!

不过刚才看到有澳洲和西班牙的读者回复说,蒲公英生命力强,可以挤压其他草种。这到提醒我们为什么蒲公英是这么好的药材。它是相当于黄连一样的药材,生命力强,可以灭火,因此要吃还是很好的。

所以,大家可以辩论一下,我发现蒲公英好像在道路两旁长得非常好,那是因为有汽油等其他污染物给它营养。所以,有时候,植物就是吃污染的,市内植物多,好生长啊。

To Build the Future of Green Economy Together

To Build the Future of Green Economy Together

—Keynote Speech at the 2nd China-Sweden Green Economy Cooperation Conference

By His Excellency Chen Yuming, Chinese Ambassador in Sweden

Respected Minister Damberg,

Her Excellency Ambassador Lindstedt,

Respected Mayor Wanngård,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this day sixty-seven years ago, Sino-Swed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were formally established. On this anniversary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representatives from political, business, and academic fields of China and Sweden are gathered at the 2nd China-Sweden Green Economy Cooperation Conference, to discuss future collaboration of Sino-Swedish green industries. We are full of expectation.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Sweden,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very warm welcome to all guests present, and express most sincere gratitude towards the Sweden-China Trade Council, the Sweden-China GreenTech Alliance and 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as well as all the participants and partners for your hard work and contributions.

The success of the 1st Green Conference in 2015 enabled us to see the common wish of our two countries to deepen green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the huge potential in this regard, and also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second Conference. The Conference as well as my speech has very clear goals, which is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generate more opportunities, seek better solutions, and translate words into actions. Simply speaking, the aim is to discuss how we can deepen green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Sino-Swedish green cooperation enjoys sound conditions and firm foundations.

In 2016, the Chinese economy maintained healthy and steady growth.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growth patter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driving forces.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or long term growth remains unchanged.

——The macro-economy is operating stably. Despite an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weak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insufficient growth impetus, China secured a 6.7% GDP growth in 2016. This is faster than most other major world economies, and contributes more than 30%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has made solid initial progress, and green development has accelerated. Last year,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teel and iron reduced by 65 million tons, and 290 million tons of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was remov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reased value of service industry in GDP reached 51.6%.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decreased by 5% from last year, and the share of clean energy consumption up by 1.6%.

——Trade and investment continue to grow and benefit the world. In 2016, despite international trading was entering a winter,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still achieved a growth of 0.6% to USD 3.66 trillion. The annual utilized foreign investment totaled USD 120 billio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1% . Outbound non-financial direct investment reached USD 170 billion, up 44% from last year, adding vitality to the global economy and creating a large amount of wealth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eceiving countries.

In 2016, Sino-Swedish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continued to develop. The two-way commodity trade drop slightly, but the service trade and mutual investment kept growing. According to Chinese statistics, the total value of services traded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in 2016 reached USD 3.74 billion, up 4% from last year. The actual investment by Swedish enterprises in China reached USD 747 million, increasing 41.7%. There were 77 technologies imported to China from Sweden, with a contract value of USD 1.93 billion, at a growth rate of 157.6%. The investment by Chinese enterprises in Sweden reached USD 190 million, to a cumulative volume of USD 3.57 billion. Our two-way investment is much bigger in size, of higher quality and more diversified.

The steady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deepening Sino-Swedish trading relationship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Continued improvement in China’s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made our co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China has revised relevant laws and adopted a comprehensive negative list of foreign capital access. Foreign investment outside the listed areas only need to be filed without approval, saving time and cost. The entry permit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service industries, manufacturing and mining has been relaxed significantly,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high-end, intelligent and green manufacturing has been encouraged. China also keeps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foreign investment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building of foreign collaboratio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ives more support to foreign investors to expand the channels of financing. In 2016, over 60% of businesses in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regarded China a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destinations of investment. More than half of the EU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planning to expand investment. All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still highly regarded by foreign investors.

Second, green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are facing new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I would like to quote some numbers. From 2011 to 2015,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he Chines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was 15%, double the speed of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As the 13th national five-year-plan set out, by 2020, the water consumption per ten thousand Yuan output value will reduce by 23% compared to 2015, whils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will drop by 15%.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unit of GDP will reduce by 18%, whilst non-fossil energy shall reach 15%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yearly financing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green economy would take up 3% of GDP, equivalent to 300 billion USD, of which 10-15% is to be invested by government, and 85-90% by the private sector.

A clear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se numbers. China’s ambitious goal of green development will bring valuabl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many related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 green development path set out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we will seek systemic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improve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ll follow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path of development featuring effective production and product safety. High-end, intelligent, green and services-oriented manufacturing will be given priority. Reserving and distributed energy will be developed and new-energy cars will be promoted. Building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intelligent and green an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modern infrastructure will accelerate. New types of towns and beautiful livable villages will be built, including green, forest cities and “sponge cities”.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in 130,000 villages, and waste treatment project will be implemented in 90% of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These plans are not empty talks. Instead, they will be fully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policy. In green finance, we will have green credit, green fund, green insurance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o provide financial guarantee for green development. In green taxation, China will introdu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to replace current pollution discharge fees, so that the new exemption regulations would offer effective support to high-technology environment-friendly enterprises. China will also implement new green standard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industri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reen developmen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will also strictly follow gree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andards. The above measures will raise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to a higher level.

Another important opportunity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nitiative is to build up a community of common interests, shared responsibility and common destiny based on mutual political trust,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inclusiveness. Thanks to our efforts over the part three year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and generated tangible benefits for countries, regions the other participant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 interconnection of infrastructure has facilitated trade and investment and improved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forming a new model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weden is one of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he Swedish Minister of Infrastructure, Anna Johansson, will attend the high-level confere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is week. We welcome and hope to see more participation from Swede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I am convinced that the Belt and Road will give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of our two countries broad platform to achieve great results in our respective countries and third-party markets.

Third, what are the starting points and ideas for the green collaboration of our two countries?

We need to enhance mutual trust and deepen mutual understanding. Our ever growing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and mutual investment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Investment by China to Sweden in 2016 only accounted for 5.1% of China’s total investment to EU. This figure should have been larger. As the Chinese Ambassador in Sweden, I will spare no effort to adv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ur two countries. I also hope that guests present here will help Swedish enterprises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and actively promote Sweden in China.

We need to give play to our complementarity and tap the potentia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weden has many large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well-known to the Chinese people. But there are much m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in this country with quality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They are the new source of growth for Sino-Swedish cooperation. When Swedish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are combined with Chinese capital and market, we will have a strong synergy. Both sid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better condition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our two countries.

We need to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and work for in-depth cooperation.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theme 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conference, we focu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hat China nee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wedish industry, and discussion of collabo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intelligent and green transportation, air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s well as eco-cities development. It is hoped that breakthroughs for deeper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can be found from these areas.

We need to build effective platforms and discover innovative cooperation patterns. The Sino-Swedish Green Economy Conference is an effective attempt in this regard. We will explore new model of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broader platform for our companies. For examp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Belt and Road development, we can connect Chinese and Swedish industries, and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wede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und and China-Nordic cooperation fund. I hope that all of you will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discussion and contribute your valuable thoughts and idea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future of Sino-Swedish cooperation is like the spring in Sweden – full of life and vitality. As long as we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ope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a more beautiful season of cooperation is right there waiting us. In conclusion, I sincerely wish the conference a great success. Thank you.

今日头条:第二届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第二天-绿色金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10,第二届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在斯德哥尔摩继续进行。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主持上午上半场大会。他说,目前,中国有30个城市与瑞典的各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姊妹城市关系。中瑞经贸合作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

首先是瑞典东约特兰省省长伊丽莎白.尼尔松介绍她们与中国江苏省的合作,她表示,她们将一如既往地与江苏加强合作。

湖南大学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张国强教授介绍了湖南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和与瑞典的合作机会。

西约特兰省负责人也介绍了他们与中国的合作情况。

下半场主题是绿色金融合作研讨。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副行长郭昕介绍了中国银行在金融方面与瑞典方面和中国在瑞典的大公司大项目的支持与合作。

Elpannettenik 总裁Björk介绍了他在中国进行艰苦创业的历程,如何经历中瑞文化的差别,进而学习和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最后,赢得了中国的投资者的青睐。他们的产品也从电力生产转到了热水的生产和销售,成功地适应了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他希望继续吸引更多投资和更多瑞典人才加入,共同创业发展。

另外,沃尔沃等多家公司都将介绍他们在中瑞绿色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北欧绿色邮报网将继续为您报道,敬请关注和投资。

chenxuefei@greenpost.se

weichat: chenxuefei7

今日头条:第二届瑞中绿色合作大会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第二届瑞中绿色合作大会9日在斯德哥尔摩隆重开幕,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在会上致题为“共创绿色经济未来”的开幕词。

陈大使说,2015年首届绿色大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中瑞两国对于深化绿色产业合作的意愿和潜力,也为我们再次举办大会提供了宝贵经验。我认为,第二届大会和我的致辞只有一个宗旨,就是多提供信息,多寻找机遇,多解决问题,多办些实事。开宗明义,就是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两国的绿色合作。

他说,2016年中瑞经贸关系继续前行。双边货物贸易略有下降,但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不断增长:根据中方统计,2016年两国服务贸易总额37.4亿美元,同比增长4%;瑞企业全年对华实际投资7.47亿美元,增长41.7%;中方自瑞技术引进77项,合同金额19.3亿美元,增幅157.6%;中国企业对瑞投资1.9亿美元,累计达35.7亿美元。无论双向投资的规模、质量和领域都有大幅度拓展。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瑞经贸关系的深化,是两国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为双方合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一方面,中国修订了相关法律,对外资准入全面采用负面清单制度,清单行业之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只需备案不需审批,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幅度放宽了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的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高端、智能和绿色制造。另一方面,中国不断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了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2016年,中国美国商会60%以上的企业视中国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欧盟在华企业过半计划扩大投资。这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依然受到外国投资者高度肯定。

陈大使说,中瑞两国绿色合作面临新的重要机遇。“我想引用一些数字:2011年至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15%,是总体经济增速的两倍;“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3%,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要达到1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绿色经济每年投入规模约为GDP的3%,即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出资10%至15%,社会资本为85%至90%。”

  从这些数字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国雄心勃勃的绿色发展目标将为众多相关产业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路径提出,环境治理领域需要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农业现代化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要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要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要建设绿色、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对13万个行政村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这些规划不是空中楼阁,将得到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绿色金融领域有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国际合作,为绿色发展提供财力保障。绿色税收方面,中国将首次开征环保税,替代现行的排污费,新的减免规定将形成对高技术环保型企业的有效支持。中国将在各行各业推行新的绿色标准,以适应绿色发展要求。中国政府采购也将从严执行绿色环保标准。这些措施将大大提升中国的绿色发展水平。

另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建设“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经过三年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落地开花,为沿线国家、地区和积极参与方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基础设施领域的的互联互通带来了贸易的发展和投资便利化,优化了国际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一整套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瑞典是亚投行首批创始会员国,瑞典基础设施大臣安娜·约翰松将于本周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们希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多看到瑞典的身影。我相信,“一带一路”的广阔平台将帮助两国企业和产业在彼此国家和第三方市场大施拳脚。

他说,两国合作的切入点包括增进互信,加深了解。优势互补,重点挖掘中小企业合作潜力。确定重点领域,谋求更深层次合作。我们在设计本次大会的主题和内容时,重点将中国发展所需的技术与瑞典的产业优势相结合,重点探讨新能源与节能降耗、智能和绿色交通、空气治理与水处理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合作,希望借此寻找两国更深层次合作的突破口。四是搭建有效平台,创新合作方式。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是我们的有益尝试。我们还将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为两国企业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中瑞产业对接,推动成立中瑞中小企业扶持基金或者中国北欧合作基金等。希望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

在开幕式上,瑞典企业与创新大臣达姆贝尔也做了主旨演讲。他说,中瑞合作的最佳范例应该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是一个致力于长期合作的项目,为中国和瑞典都带来了就业,新技术发展和良好的合作模式。

他说,瑞典政府深深地意识到,瑞典是一个小国,瑞典的市场99%是在瑞典以外,而中国却是世界的一个大市场,因此,中瑞合作有巨大潜力。瑞典政府积极支持瑞中深入合作。

本次瑞中绿色合作大会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瑞中贸易合作委员会,瑞中绿色科技联盟发起并与瑞典环境研究院合作共同举办的。

瑞中贸易合作委员会秘书长伊莉萨白.舍德贝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在2015年举办首次瑞中绿色合作大会后的第二次大会。大约260人参加本次会议,100多家公司来自瑞典,100多公司来自中国参加本次为期三天的大会。

瑞典环境学院副院长埃肯格林说,本次三天的大会是在以往他们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接触之上进行的一次探讨深入合作的大会,本次大会期间,公司将就水空气和土壤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瑞典方面将更多介绍解决方案,围绕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方案进行交流。

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斯德哥尔摩市长卡琳.万加德,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华为瑞典公司总裁肯耐特.佛雷德里克森,中国通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李谠,中国律师协会副主席吕红兵,瑞典国能电动汽车公司总裁贝尔曼,中国工程院士侯立安,爱立信佩尔松,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和副行长郭昕,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瑞典中国商会等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港华集团下属瑞典荣泰投资公司CEO张巧珍与瑞典HUSproduktion AB 代表佛罗兰德签署合作协议。

开幕大会以后,多家中瑞公司包括中国港华集团下属的瑞典荣泰投资公司与瑞典HUSproduktion AB房地产生产公司签订了节能绿色房产开发合作协议或合作谅解备忘录。据荣泰公司透露,Rongtai Investment AB将会在Nynäshamn建设49个别墅项目。项目即将启动,针对Nynäshamn这个项目总投资约3亿瑞典克朗。项目将在一年半后完成,全部建筑和销售完毕。

为期三天的大会还包括到哈马比生态城和皇家海港新城的实地参观考察和面对面项目对接洽谈。

图文/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