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中华电视专访:《京城之王》总导演司马优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14日,记者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新闻中心,市中心Hobo酒店二楼采访了电影《京城之王》的总导演司马优。

说起来司马优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时学的电影专业,1986年先后在中国呆过一段时间。父母曾在澳大利亚驻北京使馆工作。90年代后期,司马优又来中国呆了几年,正赶上中国使用BP机猛看盗版光碟的年代。

司马优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和汉学家林西莉一样,也是经过北京朋友的一番激烈讨论出来的。他本来叫Samuel Voutas. 于是北京朋友给想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一个姓司马,优是因为与大腕儿葛优合作过,所以就叫司马优了,看来中国文化还是有影响力的啊!

《京城之王》讲述的是90年代中期一个北京的爸爸和儿子度过一个美丽的夏天的故事。爸爸老王是个放电影的,就是在露天放电影的放映员。他酷爱这份工作。儿子小王因为妈妈到铁路上去工作了,一直和爸爸在一起。但是,有一天,放映机着火了。老王不得不自己找工作。但是,没有找到当放映员的工作,却找到了一个在电影院当清洁工的工作。后来,他居然把胶片缠在身上,然后回家去放。老王和小王都很开心。但是生活的拮据以及老王的影响,让孩子也学了抄袭的习惯。最后,孩子还是决定跟他妈妈去了。但老王很爱孩子,影片结束时,他还是给儿子做了一个火山,搞了一个很大的活动。

为了生存,老王和小王不仅知道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名字,而且还学配音,配上中文,后来,还刻制DVD去卖。虽然说盗版光盘不对,但是,没人在乎那个事儿,最重要的是在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大家都追求了精神食量,还挺自豪的。最起码,小王觉得那个夏天他和爸爸就是京城之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