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系列报道(十七)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副主任、主持人韩林宏](2018-03-10 10:47:37)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先生,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先生,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有请万钢部长。

[万钢](2018-03-10 10:55:14)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春又来,每年一次和大家有这个机会在这个地方见面,感到十分高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天还是老样子,我们准备了一份大概7页纸的关于科技创新进展方面的材料。我这儿作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显著提高,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的转向更多领域中并跑、领跑,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引领世界潮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提出了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引领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激励政策,大众创新创业各方面都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重大任务当中都突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万钢](2018-03-10 10:54:05)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贡献。我就做这样的开场白。谢谢大家。

[主持人](2018-03-10 10:55:07)

谢谢万钢部长,下面请大家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2018-03-10 10:55:35)

谢谢主持人。万钢部长您好,《政府工作报告》对五年科技创新进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请问,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谢谢。

[万钢](2018-03-10 10:56:10)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科技创新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大家共同努力,同样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万钢](2018-03-10 10:59:11)

第一,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进入了“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我们的战略高技术逐步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大家所看到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航天、深海、超算、核电这些领域都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基础研究得到了加强,比如说量子纠缠、外尔费米子、胚胎干细胞包括最近的克隆猴,这些技术研究的成果逐渐地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悟空、墨子、北斗组网这些科学实验卫星,现在为我们的深空探测、定位导航,还为我们的环境监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天眼,还有上海光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很好的进展。

[万钢](2018-03-10 11:05:22)

第二,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这几天挺有眼福的,看了一下《厉害了,我的国》,我感到十分感动。桥、水、陆、港,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中科技创新都起到了作用,重大专项推动着移动通信、大飞机、新药研制、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像高铁、新材料、特高压、风光水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身边都能够感受到。科技创新也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人民健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我们科技体制的改革向系统纵深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主要是在科技投入结构优化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明显了,我们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逐步完善、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得到了加强,创新政策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万钢](2018-03-10 11:13:17)

第四,科技创新的力量从过去的科技人员为主向社会大众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新局面逐步形成。我们在“双创”热潮中产生的众创空间,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我们已经有4200多家众创空间、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企业加速器和150多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创新服务的一个生态网络、生态环境,服务了近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新增的就业就200多万。科技外交也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大家去年看到我们主场的国际外交活动,比如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这些都留下了鲜明的科技创新的印记,创新政策对话更加深入,科技伙伴网络不断拓展,合作手段也更加的丰富。但是在这些成绩面前,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居安思危,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持续发力,使科技更好地为造福人民、发展经济、保障安全来作出贡献。

[科技日报融媒体记者](2018-03-10 11:22:05)

万部长您好,“双创”是一个社会热点,也是科技日报近年来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请问下一步在打造“双创”升级版上,我们有什么具体措施?谢谢。

[万钢](2018-03-10 11:24:48)

刚才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双创”发展的形势,这些年来我走了很多众创空间,在这个机会当中也结识了很多年轻人。我觉得“双创”它是青年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绝好的平台。在那里全是年轻人,你就感到生动活泼。“双创”又是一个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舞台、大平台,现在我们的高校院所,特别是企业领办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它就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一个是长尾理论,延长型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是缝隙理论,在一些人们需要的地方得到了发展。另外一个角度,它又是一个改革的手段,带动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因为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成果在青年人的创新空间当中融合了,有很多公共服务就开放了,比如说你需要一些零部件可以由企业提供,你需要一些跨学科的技术,可以由高校提供,特别使我感动的,是我们一些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们都主动地去走向青年创业者,把他们的经验、把他们的经历分享出来。我刚才还看了政协委员的记者招待会,有一位委员说他们把自己十年寒窗坚持的这种经历讲给青年人听,使他们不怕困难,也使他们更加的了解市场。“双创”同时也提高了创新创业的国际化水平,现在已经有很多离岸创新中心,无论是在硅谷也好,还是在巴黎也好,甚至在其他的国家,也都能看到中国的青年人和外国的青年人来共同创造。我们还有两岸的孵化基地,我曾经去拜访过一个有台湾青年的创业基地,叫“蚁族”,我去拜访了“蚁王”,也看到了“蚁族”生产的产品,感到非常兴奋。所以众创空间的这种形式现在看起来得到了创新创业者的欢迎,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得到了各类创业主体的欢迎。 “双创”升级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上看,我觉得下面要做几件事:第一,创新创业的融通发展更加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个融通就是按照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大中小融通创新,完善院所、企业与创业者的合作机制。第二,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为创业者成长提供全流程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再就是强化创新的源头供给,提高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含量,促进重大项目向社会开放,带动产业发展、社会应用和创新创业。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国外的朋友说你们的新“四大发明”,有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怎么是“四大发明”呢?我说单车自来就有,共享是一个创新,共享背后的科技支撑,导航定位有北斗,移动互联有中国宽带,还得有第四代移动通信,你看大数据、云计算后面不就是超级计算技术吗,包括治理乱停车,用电子围栏,这些也都在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中产生的技术。我所感到高兴的就是,这些国家的重大专项已经到了创业者的身边,他们可以无障碍的获得,技术集成又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家记得我们国家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巨大的自行车产业重新火了,订单满了,质量也提高了。所以这是一个源头供给,源头供给同样是成果转化,我们要把资源进行开放共享,来促进成果转化。第三,加强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国际创业创新大局当中。一方面吸收国际上有效的资源,我们的年轻人之间现在越来越少的是语言障碍,越来越多的是思想沟通。集众智、创新业。最后,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来提高服务于创新载体的能力,也就是说,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这样一种创业孵化链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创业资本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的说来,我觉得创新创业应该趋向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谢谢大家。

[香港卫视记者](2018-03-10 11:25:49)

部长好,各位好,我是香港卫视记者。近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近一年来关键词就是“人工智能”,中国有哪些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另外,它会在哪些方面改变老百姓的生活?谢谢。

[万钢](2018-03-10 11:27:25)

你的中文说的真好。验证了我刚才说的一句话,现在的青年人交流,语言不是障碍,更多的是思想沟通。应该说,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已经是我们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个研究内容。这些年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硬件这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领域中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自动驾驶汽车在上路,机器人不光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在分捡包裹,我们的快递业也得到了保障。大家可能关注到昨天的“两高”报告,就是我们的智慧法院的建设,在周强院长的报告当中写得很详细,人工智能也正在这方面发生重要的作用。我们有一批领军企业正在涌现,正是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我国的科技人员提出了编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高度重视,我们会同很多部门一起向国务院提交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审议以后,已经正式公布。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系统规划,它强调了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突出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的基本原则。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地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使每个人,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创业家、企业家都能够获得。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建设,比如说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阿里致力于城市大脑智能交通,腾讯在医疗读片、医疗影像资料处理,科大讯飞是在语音识别。还有在模式识别方面的刷脸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高铁、车站和机场。这些就要使它开放开源,使现有的技术、现有的积累,能够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当中发挥作用,能够为所有的创业者所获取。但是,抓人工智能还是要强基础。所以我们要做下面几点工作:

[万钢](2018-03-10 11:29:19)

第一,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那些研发成果尽快能够进入到开放平台,在开放使用中再一次把它增强完善。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来突破基础前沿理论关键部分的技术。第二,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我们产业发展中去,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去,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等方面。另外,我们还要知道人工智能既有它科技性进步的一面,也有它社会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对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些挑战。在人工智能的重大项目中,我们要把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攻克基础难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解疑释惑,为和谐的发展提供动力。第三,人工智能是一个国际化的潮流,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支持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谢谢大家。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2018-03-10 11:34:19)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到重结果转变。请问科技部,当前我国的创新激励评价制度存在哪些不足,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推动激励评价制度改革。谢谢。

[万钢](2018-03-10 11:35:31)

当科技创新的群体从小众向大众发展的过程,当科技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对于科研的管理也必然会从过去的科研管理向适应于新时代的创新服务发展。所以从激励政策的角度看,主要的着力点是在成果转化这个方面。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启动了一系列的行动,我们叫做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两个标志:一是我们的技术市场规模已经跃升到1.3万亿,参与技术市场交易的主体当中,过去一直是企业占绝大部分,现在我们的高校院所的转化数量也快速增长起来。据我们统计,近两年每年都增长20%以上,一些大的特别是基础前沿的成果也逐步的转化到实践当中,上亿的项目、几千万的项目已经开始出现。从科技人员得到了成果转化的自主权,收益的分配权,转化法当中确定了净收益的最低线,这样科技人员得到了激励。但是得到激励以后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转化积极性高了,但是他还是以科研为主,怎么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中介服务,这在国外做的很好的。比如说转化过程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一些行业政策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也显示出来,包括产权登记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真正落实转化政策去做的事情。所以在激励方面,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现。新问题也在解决的过程当中,实现主要的方向就是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说高校科研院所兼职的制度规范,怎么样保证承担重大项目的科研人员得到基本收入稳定增长,绩效收益合理增长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奖励,实现三者最优化的灵活薪酬制度,出台了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

[万钢](2018-03-10 11:52:47)

在评价方面,确实也是科技人员最关心的,有一些评价制度不合适,比如说我们平常所说的,本身做医生的又非得写论文,这种评价制度就不太合适于新时代的发展。所以专门出台了关于人才分类评价,这也有过实践,特别是农业领域,农业院校既要在实验室里搞科学研究,又要开展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两类的评价就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各行各业进行分类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两会期间我的同事们也都没歇着,相继完成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政策性文件,以及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文件。还有一个是对成果转化收益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在不久后就会公布出来,也满足现在科技人员的需求。但是激励和绩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续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这些年来我更多的是感受到我们科技人员胸怀大志的报国胸怀。过去我们看到了李保国、黄大年、南仁东,这些令人感动的科技人员,他们精忠报国,奋斗到最后一刻,为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科技人员的精神是可贵的,我们要特别珍惜科学家精神,珍惜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要珍惜青年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既要有物质的激励,更多的还要在精神上能够满足我们科技人员为国奋斗的这种需求,为他们的创新成就,为他们的艰苦奋斗,为他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鼓与呼,使他们的工作更加顺畅。谢谢大家。

[路透社记者](2018-03-10 11:53:32)

第一个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但是近来遇到一些有关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方面的阻力,因为消费者很难接纳这种驾驶方式的转变,所以我想知道科技部是否会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消费者和各界接纳电动汽车这个概念?第二个问题,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昨天公开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美国总统可以重点关注中美之间由于电动汽车及相关领域所造成的贸易不平衡问题,请问万部长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谢谢。

[万钢](2018-03-10 12:04:07)

我跟马斯克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我记得大概是2008年年初,他那个企业刚上市,我就曾经去驾驶过他们当时开发的第一辆电动汽车,我们这些年经常有交流,他第一次到中国来,就开着他的特斯拉车到了我们部里,我们共同研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我们的优势。应该说,我们从2001年开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从基础到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年以后,我们开始启动了大规模推广。我记得在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都和广大的潜在用户见面,得到了很好的评价。2010年,开始进行推广,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如关键技术的研发、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支持等,特别是加大了电动汽车的财税鼓励。到去年,我们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已经达到了77万辆,同时,我们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60万辆,占世界的一半,我们叫两个50%,我们发展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一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减少石油依存度;二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特别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三是电动汽车作为载体,对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来采用共享模式,有特大的潜力来帮助缓解交通拥堵。同时,现在世界范围内,从传统汽车逐步向电动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我和各国的企业家、跨国企业交流都比较多,在这个交流当中,我们可以互相进行沟通。

[万钢](2018-03-10 12:02:09)

目前,许多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也都进入了市场,比如说在宝马的I3、大众、奥迪,也包括通用、福特等也在逐步进入市场。他们是由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享受我们同样的同等待遇。我的同事今天还跟我说,我还特别看重这个,奔驰和比亚迪合作一个叫“腾势”,贺德方同志买了一个,用着效果还挺好,我觉得这挺好,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

[万钢](2018-03-10 12:02:36)

我和马斯克接触当中,好像没有听到过他对我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中美在电动汽车的合作也十分紧密,我们和美国能源部有一个联合研究中心,三大关键内容,第一是节能建筑,第二是清洁煤利用,第三个是电动汽车,包括卡车的高效使用,这个合作在科技创新的平面上并没有障碍,如果有什么问题,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沟通交流,我也很欢迎美国的企业家能到中国来,除了电动汽车以外,我们可以谈的东西还有很多,我觉得只要多沟通、多交流,中美的科技创新合作是不会有障碍的。从78年开始,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访美的时候,就签订了关于中美科技合作,这个合作一直进行到现在,陪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是很希望这些合作顺利进行下去,我也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家之间已经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很好的沟通合作机制。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是世界电动汽车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欢迎各国的电动汽车都到中国市场来,使我们都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谢谢大家。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2018-03-10 12:11:09)

我的问题提给万钢部长。万部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要加大民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说要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攻关,使科技能够更好的造福于人民。所以想问一下科技部在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进展情况如何,未来还会有哪些措施?谢谢。

[万钢](2018-03-10 12:11:45)

“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宗旨。“十三五”以来,民生领域当中的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水污染等重大科技专项效果显著。同时又和我们即将新要部署的科技创新2030的重大项目接续有效。所以这些年当中,科技创新对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给予了很大的投入。比如说大家关心的雾霾治理问题,我们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服务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家能够看到的现在对于实时的大气污染情况的报告以及对于污染的预报等等这些都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实时监测这一块能够做到精准到位。近零排放的超超临界电厂,近零耗能的建筑、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减排的升级,都为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贡献。我们着力的进行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的企业创造了沙漠化治理的“库布齐模式”,石漠化治理的“花江模式”,高原退化草地的“三江源模式”,几代人植树造林护林的“塞罕坝模式”,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沙退人进,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我们应对突发传染病,从被动的防御逐步的向主动防御转变。“非典”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但是我们仍然记忆深刻,从那以后启动了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建立了由CDC实验室网络等为特色的突发传染病的应对体系。我们近年来前赴非洲帮助非洲的朋友们来抵抗埃博拉、寨卡,也为世界在突发传染病方面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的54个新药进入了医保,为减少看病贵作出贡献。我们围绕着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布局了30多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带动了20个省市,覆盖2180多家医疗机构。我国科技人员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医疗设备进入了高端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了130万台的各类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服务于人群达到4.5亿。科技也在扶贫上面发挥了作用,科技扶贫的特点就是以智力扶贫来帮助贫困农民能够长期解决长效的解决问题。

[万钢](2018-03-10 12:34:24)

扶贫也有两个小故事,去年我到大小凉山看了彝族地区的扶贫,我看到了移民搬迁集中区,就有企业来帮助他们种玫瑰花,科技发挥了作用,提供玫瑰花香精,产业扶贫就起来了。我到更偏远的山区,看到我们的农村科技特派员用以豆换豆的方法,帮助提高改善土豆品种,产量增加了4倍。用以羊换羊的方法,提高他们养黑羊的产量,一年能下四个崽,过去只是一个。特别感动的是一些科技特派员,我看了一个案例,我们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说黑羊生病了,脖子上长了一个包,给它找到了病因,说得了包虫病,说这个药不但给羊吃,还给狗吃,因为狗是病原。我回想起政协还专门有一个会研究包虫病的问题。所以,科技扶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也是民生。我们想下一步,第一是深入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重点是把一些好的经验模式推广出去。第二是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统筹引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加强社会安全防范,为打赢污染攻坚战、脱贫扶贫、促进人民健康提供更多的科技投入和科技支撑。第三是发挥绿色技术,加强绿色发展领域中的比如说先进技术来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产业。第四是继续深入科技扶贫脱贫攻坚,发挥科技特派员和星创天地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开展创业式扶贫。各个方面都要来做好科技支撑,比如说社会安全防范,比如说智慧社会建设,比如说重大灾害预警防范,比如说食品安全平台,来用科技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大家所关心的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我们已经有相应的规划,也启动了相应的各方面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聚焦于高发特发“癌种”,应该说我们现在解决“癌种”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是特发高发的“癌种”方面,还是要提高癌症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来实现科技的突破,同时要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成果转化和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来提升我国癌症防控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谢谢。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2018-03-10 12:34:43)

请问万部长,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出台了很多鼓励性的政策,比如说给科研经费松绑,让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包括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请问,接下来我们在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方面,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我们还会有哪些措施出台,来啃下这些难啃的“硬骨头”?谢谢。

[万钢](2018-03-10 12:38:02)

刚才您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是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人员松绑的问题,二是取消繁文缛节的问题。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感觉到,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过程中,有几个大的问题:一是基础研究,二是成果转化。要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链条的创新绩效,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于人。所以无论从松绑也好,还是从取消繁文缛节也好,最重要的目标还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做各项工作需要遵循的目标。我们在过去五年当中,对于科研管理整个计划体系和经费使用方面,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从科技人员了解的角度上来说,大家对于出台的这些文件都很赞同,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多多少少有些障碍,有一些和其他的管理体制不顺畅,比如说工资有个总额,对于做出重大成就的基础研究人才,他们的报酬方面能不能更加提高一点,但是总额上就会有些限制,这在高校好一些,在研究院和一些企业当中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科技项目用的毕竟是财政资金,按照预算法还是要有预算的,但是预算对于科学研究本身又有很多东西是不可预期的,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我们现在在预算调整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灵活度,但是具体到某个学校院所去怎么调整,这又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万钢](2018-03-10 12:44:32)

还有一个,我总觉得让科技人员自己买票出差报销是一个麻烦事。所以,我们推广建立科研助理,你可以用科研费用去雇佣一个助理,但是助理也有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所以这些都是一个松绑的问题。人们觉得你这个政策的感觉很好,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不好的感受,所以这就是一个深化落实的问题。在成果转化方面,也有相应的不适应、不配套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化的中介服务问题,也有资产评估、定价方面的市场服务的问题。应该说,这方面政策出了不少,但是具体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深入,所以像总书记所说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要更长,在落实过程中,要创造出更多的案例来,用这种案例来带动各方面改革的进展。刚才我所说的即将出台的三个政策:关于评估评价制度方面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方面的,特别是关于科研人员诚信建设方面的,也会促进下一步的继续松绑、更多的取消繁文缛节。我相信,我们科技人员是我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地碰到的解决老问题,探索新问题,再深化解决这些问题,一步一步走下去,我们的科研体制,我们的创新服务,就会一步一步迈上新的台阶。谢谢。

[中国科技产业杂志记者](2018-03-10 12:46:10)

尊敬的万钢部长,产学研合作是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要聚众智、汇聚力,要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请问万钢部长,对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度融合,科技部有什么促进措施?谢谢。

[万钢](2018-03-10 12:46:28)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今后很重要的工作方向。过去我们讲叫紧密结合,现在要讲的是深度融合,它说明了我们高校、研究院所在紧密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需要进一步的向融合发展的角度进展。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大概下面要做几步工作。第一,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聚焦重大的战略领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引领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聚焦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能力,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办法来加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方式,这就是我们新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比如说在高铁方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信息网络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部署。这种新的更好的模式旨在于我们未来要向产业引领方向发展的时候,要更多的把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第二,加强技术转移的体系。我们看到成果转化当中还有一些不顺的地方,科技人员、教授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知道跨行,而现在跨界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新时代一种特征,它需要一些专业化的人员来进行这方面的中介。成果转化它牵扯到知识产权的评估,牵扯到市场价值的评价,它有一个技术交易市场,这个市场的服务也要更加的完美,同时我们的高校科研机构还要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结构。第三,继续建设好专业化众创空间。刚才已经介绍过发挥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有资源优势,也有市场优势,来带动青年人的创新创业。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还要建设创新战略联盟,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一些重点领域,来引导和培育联盟的发展壮大,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共享,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大课题,它需要我们很多方面去研究,也希望我们在座的记者朋友们提出宝贵的建议,用你们的笔反映事实、现实的困难,提出建议和方案。谢谢。

两会报道系列(十二)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后的记者招待会实录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以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法案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法案组副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就“宪法修正案”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主任、主持人何绍仁](2018-03-11 17:33:15)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是宪法修正案专题记者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法案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先生,法案组副组长、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女士,就宪法修正案的相关问题来回答大家的提问。先请沈春耀主任介绍宪法修正案的有关情况。

[沈春耀](2018-03-11 17:34:34)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到会采访。今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们参与和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15点52分,会议的主持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于今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宪法修正案。

[沈春耀](2018-03-11 17:35:4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的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这一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顺利完成的第一项重要议程,可喜可贺。所以借此机会,我们对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宪法修正案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我想先简要概述一下本次会议审议讨论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有关情况。

[沈春耀](2018-03-11 17:36:41)

3月5日,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同志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的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根据日程安排,3月7日上午、下午,各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和分组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沈春耀](2018-03-11 17:40:16)

共有2400多名代表在全团会和分组会上发表审议意见。3月8日下午,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会议和主席团会议先后听取了大会秘书处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提出了主席团关于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报告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3月9日上午,各代表团审议这个报告和宪法修正案草案的修改稿。3月10日下午,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和主席团又先后召开会议,再次听取大会秘书处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议情况的汇报,提出了建议表决稿,决定再次由各代表团审议。

[沈春耀](2018-03-11 17:42:24)

今天上午,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审议的情况,决定提请本次大会表决。今天下午的情况各位朋友们都已经见证和报道了,也是非常严格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首先产生了35位总监票人、监票人。无记名投票方式,即每一个代表都有一张宪法修正案表决票,可以投赞成,也可以投反对,也可以投弃权,严格依法按程序。宪法修正案经表决,获得高票通过。我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同时我也是大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感到特别的欣慰和特别的高兴。

[沈春耀](2018-03-11 17:45:24)

这次宪法修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沈春耀](2018-03-11 17:45:48)

刚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二是调整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方面的内容。三是完善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方面的内容。四是调整充实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五是调整完善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内容。六是调整完善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对外工作方面的大政方针。我看有不少国外的朋友们。中国在这次修宪中明确地讲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七是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有关内容。八是增加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九是修改完善国家主席任职任期方面的规定。十是在宪法中增加有关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方面的内容。十一是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了这方面的制度,也就是增加与监察委员会有关的规定,这方面的规定在修正案中还比较多,首先增加了一节,同时在另外十个条款的11处作了相应的修改。

[沈春耀](2018-03-11 17:46:28)

最后一个方面,修改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我们相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必将有力地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地推动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我在前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何绍仁](2018-03-11 17:46:46)

谢谢沈主任,下面开始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2018-03-11 17:47:22)

刚刚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请问我们该如何理解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指导思想载入根本法,它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谢谢。

[沈春耀](2018-03-11 17:49:04)

这次修改宪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这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明确了在各领域、各方面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提炼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也就是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沈春耀](2018-03-11 17:50:27)

我们国家宪法的一大特点,就是明确规定国家的指导思想。我国宪法在这次修改之前,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次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宪法修正案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沈春耀](2018-03-11 17:53: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的理论指引,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在党内外,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广泛的高度认同。所以在宪法关于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及时地反映我们党领导人民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国家宪法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宪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验。熟悉中国宪法制度的朋友们可能都会知道,先前几次修宪也有这方面的重要内容。

[沈春耀](2018-03-11 17:56:5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党的十九大作了系统的阐述,内容非常多,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的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就点点这方面。大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有一定了解的话,也会看到这次在宪法修正案中体现了很多内容,不仅仅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到宪法序言的第七自然段。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2018-03-11 18:01:17)

宪法修正案是在第一章的总纲第一条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注意到,在现行宪法当中只是在序言部分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表述,请问这次为什么要在正文中增加相关的规定呢?谢谢。

[沈春耀](2018-03-11 18:02:2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很多场合都做过系统的、完整的,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阐述。这次修宪,正如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很多人也关注到了,就是在宪法的条文第一章总纲的第一条写上了这样的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样一句话。

[沈春耀](2018-03-11 18:06:25)

确实如提问所说,在此之前,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该说是非常明确的,也可以说是一贯的。写在哪里呢?写在了宪法的序言中,中国宪法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对于理解中国宪法制度非常重要的序言,这个序言一共有13个自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写在序言中一共出现过五次,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我国宪法中规定的是非常明确,毫无疑问的。序言的法律效力是非常明确的。为什么要在宪法的条文第一条中来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觉得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强化、深化和拓展,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沈春耀](2018-03-11 18:08:22)

第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性。大家如果看宪法文本的话,第一条一共有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中国国体的规定,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内容,写在第一条中的第一款。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在这句话的后面写入了刚才所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根本性。

[沈春耀](2018-03-11 18:09:21)

第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性。第一条具有统领总括的含义,它是跟国体和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党的领导是包括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句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形象的话,就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深刻内涵。

[沈春耀](2018-03-11 18:13:06)

第三,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时代性。宪法关于社会主义的表述非常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党的领导原来写在宪法序言中,现在写在条文中,觉得是第一次,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国特有的术语也是第一次写进宪法的条文中。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我觉得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时代性。所以这次修改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规定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深化和拓展,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沈春耀](2018-03-11 18:15:07)

你刚才提问中用了一个词,我想澄清一下,就是党的领导第一次写到宪法的正文中。在我的概念,宪法的序言也是正文,宪法的条文当然是正文,所以我们法制工作使用“宪法的序言和宪法的条文”的用语,当然,这个条文是分章,一共有四章,第一章是总纲,第一条就是关于国体和根本制度的规定。总之,这个修改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根本性、全面性和时代性。谢谢。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2018-03-11 18:15:47)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要活动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因此,党章要服从于宪法,所以,不是总统的人选从宪法中拿出来,而是党的总书记的任期限制应该写进党章,你们对此有什么评论?

[沈春耀](2018-03-11 18:19: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在我们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大家可以突出地感受到这一点。党中央也多次强调这样一个基本的立场,就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包括修改宪法。党领导人民实施和执行宪法。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点并不是今天才讲。去年党的十九大修正了党章。党必须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活动这条原则,在3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我们党的十二大党章中就非常明确了。所以对宪法也好,对法律也好,中国共产党、中国各级的组织、中国各个国家机关、各级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循和维护。

[沈春耀](2018-03-11 18:22:34)

十八大以来这几年,在加强和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就在宪法修正案通过之后,刚才张德江委员长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报告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来的工作。如果大家看委员长的这个报告,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跟宪法实施和监督有关系的。比如说设立国家宪法日,这在2014年就明确了,我们已经开展了四个国家宪法日。再比如说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这是我们在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个内容就写到了这次宪法修正案中。我们这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人也说了,这次会议还有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选举和任命新一届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和组成人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组成人员的就职要进行宪法宣誓。就在人民大会堂要进行宪法宣誓,这在我们以往是不曾有过的。

[沈春耀](2018-03-11 18:23:42)

我们依据宪法处理了一系列重大的问题,也是很有成就的,刚才张德江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讲了,比如辽宁拉票贿选案,比如香港基本法104条的解释。再比如说,在抗战70周年实行特赦,也是直接实施宪法。国歌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跟宪法实施直接有关的制度都相继建立。我们依据宪法很好地处理了一些重大的问题,这方面也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这没有任何矛盾,没有任何问题。

[沈春耀](2018-03-11 18:25:24)

我们在不断地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诠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如果您注意到,我今天刚看了报纸,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团的审议,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当然包括党的领导干部、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法治,反对人治,要对宪法和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也是非常明确的,也是总书记最新的重要讲话,我用此来回应刚才的问题。谢谢。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2018-03-11 18:25:55)

这次宪法的修改所占篇幅最大的内容是第三章国家机构中新增了监察委员会这一节,也对其余的10条作了相应的修改,我想请问,这样的修改对于我国反腐败工作有着怎样的意义?谢谢。

[郑淑娜](2018-03-11 18:29:13)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请沈春耀先生休息一会儿,他答了很多问题了。非常高兴你能够注意到我们这次宪法修正案里面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规定有很多条款。这次党中央决定对宪法进行修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这样的一个需要。您刚才也讲到了,在一共是21条的宪法修正案,这当中有11条是涉及监察委员会的规定的,是对原来宪法当中的10条的11处进行了修改,还有在国家机构这一章专门增加了监察委员会这一节。关于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占这么多的内容,这次修改宪法,足见监察委员会在里面的分量。

[郑淑娜](2018-03-11 18:29:30)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这个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设立监察委员会。设立监察委员会涉及国家机构的职权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所以需要做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就是要在宪法中做出规定。

[郑淑娜](2018-03-11 18:29:47)

这次宪法修正案对监察委员会的产生、组成、性质、地位,以及它的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包括与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关系都做出了规定。我可以给大家在这里介绍一下主要的规定。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监察委员会的产生。在宪法的第3条增加了监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内容。

[郑淑娜](2018-03-11 18:30:05)

第二,关于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选举和任免,在宪法的第62条,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这条规定中增加了一项,即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在宪法的第67条,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当中增加了一项,即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决定对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副主任和委员进行任免。

[郑淑娜](2018-03-11 18:30:21)

第三,关于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任期的规定。修正案草案规定,监察委员会的主任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相同,特别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第四,关于领导体制的规定。修正案草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这是领导体制。

[郑淑娜](2018-03-11 18:30:38)

最后一个,关于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有关机关的关系,宪法中做出了规定,规定监察机关在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等等,还有一系列重要的规定。这次宪法修正案对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就为设立监察委员会,并为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提供了宪法依据,也为制定监察法提供了宪法依据,大家知道这次大会的安排还有审议监察法草案的议程,为制定监察法也提供了宪法依据。我想,这些规定必将进一步推进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实效。谢谢大家。

[新京报记者](2018-03-11 18:31:04)

关于国家主席、副主席任职规定的修改是这次宪法修改引人关注的一个地方。我们想了解一下,删去国家主席、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有怎样的考虑,今后国家机关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员有没有类似的修改考虑?谢谢。

[沈春耀](2018-03-11 18:34:19)

这次宪法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现行宪法的第79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出修改完善,第79条第三款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原来有这样一句话,“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这次修改把后面这句话,即“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删去,应该说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考虑。

[沈春耀](2018-03-11 18:34:36)

王晨同志在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我觉得还是说得很清楚,是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规定。在党内外,在全国上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这样的意见,在党的十九大文件的形成过程中,这方面的意见更为突出和明显。什么意见呢?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任期任职的规定,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任职任期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国家军委主席任职任期的规定都没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因此,许多单位和同志就提出,宪法关于国家主席的规定也应该采取一致的做法。

[沈春耀](2018-03-11 18:36:15)

党的中央委员会的最高领导职务,党和国家的军队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个军委主席最高领导职务和国家主席,即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为妥当的。这种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从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

[沈春耀](2018-03-11 18:37:47)

如果看我们新中国的历史,我们68年多的历史,这是一个长的过程,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不同的规定,也有不同的做法,最近这20多年来,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应该说“三位一体”是一个成功的、有效的、至关重要的体制,因此这次宪法修正案对第79条第三款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是健全国家领导体制的重要举措,这种修改有利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完善国家的领导体制,也有利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沈春耀](2018-03-11 18:38:51)

因此,这次修宪中的这个内容从前面一段时间媒体的报道来看,大家还是非常关注的,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是非常重要的修改,要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这次修宪,特别是在国家主席任职方面做出规定的正确含义和重大意义。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2018-03-11 18:39:17)

我们注意到,这次宪法修正案第40条对宪法宣誓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而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就此做出了相关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这次宪法还要增加有关宪法宣誓的这样一个内容呢?谢谢。

[沈春耀](2018-03-11 18:41:12)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教育和激励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做出了关于宪法宣誓的决定。两年多来,全国各级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都进行宪法宣誓,包括由人大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包括“一府两院”,即政府、法院、检察院依法任命的工作人员。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正式实行了这项制度,正式实施是2016年1月1日。到目前为止,我们举行了12次45人次的宪法宣誓,还是非常庄严和有意义的。我本人去年就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主任,我经历了这样的时刻,感到非常受教育。

[沈春耀](2018-03-11 18:43:01)

这次人民代表大会,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有这样一项议程,我刚才讲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还是第一次。这个制度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出台了决定,各级国家机构都普遍实行。也包括刚才郑淑娜女士讲的监察委员会,因为监察委员会先前在地方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产生的监察委员会的领导人员和有关人员就职的时候也实行了宪法宣誓。这次在宪法的第27条中增加了一款,把这个制度确定下来,首先是一种加强和提升,同时,宪法宣誓制度肯定很密切的同宪法本身相联系,这个制度大家在这次会上会感受更清晰,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员、各级领导人员就职时都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

[沈春耀](2018-03-11 18:45:55)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先前的宪法宣誓的决定又作了修改,做了一次修订,为什么要修订呢?因为那个誓词很庄严,也很神圣,“我宣誓”,实际上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承诺,把誓词修改完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前面讲了,很重要的,这次修宪也体现进去了,即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我们为之奋斗了很长一段时间,走过了很长的路。我们今天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习总书记讲,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所以,宪法宣誓的誓词作了一下修改,也是要配合把宪法宣誓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的这样一个需要。这次宪法修正案确立下来,我觉得会对宪法的贯彻实施,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自信,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你想,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很多啊。所以有这项内容非常重要。谢谢。

[路透社记者](2018-03-11 18:46:30)

对于这次修宪中关于领导人任期限制的取消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这会导致强势的领导的出现,而且会使得中国再次出现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政治动荡,而且在领导人换届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权力斗争。如果这些现象出现的话,应该如何应对?

[沈春耀](2018-03-11 18:48:18)

还是关于第79条第三款的规定,我觉得我刚才说得还是很充分的。这是健全国家领导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俗称“三位一体”,党的最高领导职务、军队的最高领导职务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这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从长期实践探索总结出的一个成功经验。在党内外,在全国上下有高度的共识。3月5日的开幕会,除了总理作报告以外,王晨同志作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法律的说明通常不会有什么波澜,比较平稳。但是,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场响起了两次掌声,除了一开场和一结束以外唯一的一处两次掌声。大家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广泛的、坚实的政治基础、法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沈春耀](2018-03-11 18:49:37)

你在刚才提问中所设想和推测、延伸的那些情况,我觉得是不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同中外媒体见面会上讲过这样的话,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带领人民领导全党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世界上哪个政党敢这样公开地宣称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的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到。

[沈春耀](2018-03-11 18:50:35)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走到今天,克服了一系列艰难险阻,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问题、课题、难题,一系列的问题中就包括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层实现有序更替和保持党和国家生机活力、长治久安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成功开辟、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以今后,我们也一定能够沿着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光明,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所以,我觉得不存在你刚才所讲的问题。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2018-03-11 18:51:11)

我们注意到,新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之前的草案相比新增加了一个内容,那就是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请问,这一修改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中国有建宪法法院或者其他专门的宪法审查机构的打算吗?全国人大如何推进合宪性审查?谢谢。

[沈春耀](2018-03-11 18:52:32)

确实如您所说的,这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过程中,根据大家的意见,根据各代表团、各代表小组讨论,很多代表积极响应了王晨副委员长说明中的一个情况,就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的举措,就是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但是修宪是严格依法按程序,前面已经形成了,也不是随便谁想写就能写的,还是要有严格的程序。

[沈春耀](2018-03-11 19:01:12)

在审议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代表的积极响应,大家都觉得这个举措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贯彻体现了十九大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维护宪法权威,也是有利于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在宪法第70条第一款中有明确的规定。这个修改内容也有利于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工作。我刚才为什么讲大会秘书处向大会常务主席,向大会主席团有多次的汇报,因为宪法修正案草案有修改。这项举措应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沈春耀](2018-03-11 19:01:28)

关于宪法监督方面的情况,我也想向各位朋友们介绍一下。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修改宪法,就是我们今天进行的这个活动,还有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是有不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包括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这是两个重要的机构。这次宪法修正案修改宪法第70条第一款有关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规定,把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这个层面上首次出现“宪法”,所以是加强全国人大在宪法方面的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宪法方面的工作,刚才讲了,有监督,有解释,有推动实施宪法,我们建立了一整套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要推动宪法实施,所以宪法的实施、宪法的监督、宪法的解释、还有包括你所说的推进合宪性审查,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还有配合宪法宣传等等,有关宪法方面的工作都会得到加强和提升。

[沈春耀](2018-03-11 19:01:43)

这次修改了宪法第70条,这一条从82宪法之后一直没有修改过。关于专门委员会的产生,具体做法是,在每次换届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比如像这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还要由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做出一个关于设立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大家在这次会议上能看出,就是完善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也是加强人大工作、加强宪法工作、加强法治方面工作的一个举措。谢谢。

[成都商报记者](2018-03-11 19:02:02)

这次的宪法修正案对设区的市的立法、立法权予以了规定,请问这对中国地方治理有什么积极意义?在地方立法权主体增多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性?谢谢。

[郑淑娜](2018-03-11 19:02:56)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先介绍一点有关背景的情况。我们知道,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地方性法规在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应该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最新的统计,我们现在全国的地方性法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2600多件。在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的地方城市规模是相当大的。根据国务院2014年对城市规模划定的新的标准,特大城市,即500万到1000万常住人口的设区的市这样的城市有87个,占整个设区的市的30%。大型城市,即300万到500万常住人口的设区的市有82个,占29%。还有一类,叫做超大城市,即1000万以上的人口,我们还有一些,比如河南的南阳,还有山东的临沂,都超过了1000万以上的人口。

[郑淑娜](2018-03-11 19:08:29)

在地方管理这么一个规模大的地区的时候,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问题、人口问题、城市管理的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管理的问题,方方面面,错综复杂。除了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省里的地方性法规,还有本地方一些自己特点的,国家法律、法规,省里的法规不会给他去制定,它需要用法治来治理本地区各个方面的发展。

[郑淑娜](2018-03-11 19:08:55)

根据这个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决定当中就提出了要完善立法体制,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在2015年代表大会上,对我国的立法法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改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改内容,就是赋予所有设区的市立法权。当然是对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有一定的限制,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个是环境保护,一个是历史文化保护。

[郑淑娜](2018-03-11 19:09:18)

到目前为止,经统计,通过这次修改立法法已经在设区的市中有323个设区的市,包括自治州,有立法权了。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已经有595部设区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刚才您提到立法的主体多了,层级也多了,确实有一个如何保障法治统一的问题。在立法法当中,我们设了几道防线,第一个是限权限,刚才我讲了三个方面,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第二个是不抵触,就是设区的市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候不能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本省的行政法规相抵触。第三道防线就是报批准。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经过省一级的人大常委会批准。第四道防线就是报备案,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要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如果发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违反上位法,有权机关就要纠正。我想,这几道防线做好了,就能够保证法制的统一。谢谢。

图片新闻:北京有个九十九顶毡房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北京八角游乐园以北阜石路附近有个地方叫九十九顶毡房。这里有哈萨克和内蒙古的蒙古包。部分两会记者聚集在这里。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说,本次聚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华文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家常聚聚,多交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正在此间采访两会的部分记者在这里相聚。了解内蒙古文化习俗,同时,庆祝3.11宪法修正案通过!

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有名的手抓羊肉,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同时还可以享受内蒙古草原的歌舞。《英雄赞歌》让人领略真正的蒙古长调和韵味,真实美到心里了!

蒙古包的屋顶独特。

 

音乐,美酒和哈达,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图文/陈雪霏

 

两会系列报道(十四)人大环资委副主任袁駟介绍“蓝天保卫战”是怎么打的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3月12日下午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就“蓝天保卫战”问题详细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网记者:我的问题提给袁驷先生。北京这两天发布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并且预计重污染天气将持续到14日,大家对于雾霾又来了感觉不太满意,我们都知道环境空气质量是老百姓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请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环资委对此有什么样的安排和努力?

谢谢你的提问。一提起雾霾,心情就不免得有些沉重,特别是这一两天雾霾又相对来讲比较严重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环资委委员的心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一样的,非常地关切。蓝天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共享资源,同呼吸、共命运,谁也躲不开、躲不了,大家必须同呼吸、共命运的。常委会时经常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气污染防治过去这五年,是常委会和环资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您问到做了哪些努力和未来的安排。常委会和环资委的努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立法。我们全面修改了环境保护法,这部法是“带牙齿”的,还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这是和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立法。另一方面是监督工作。今天是监督专场,我重点讲一讲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工作。实际上,这几年几次记者会我也都参加了,已经讲了几年,这是第四年了,但是这个问题值得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常委会和环资委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连续五年通过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等多种方式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监督工作,推动法律贯彻实施和修改完善。

总的来说,常委会和环资委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的监督工作,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我这几年都参与了,我观察这个钉钉子精神不能简单地说钉钉子,这五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断钉钉子,一直钉到底,有这样一个精神。抓住京津冀大气污染这个问题最为突出的钉子来钉,一年接一年不断地钉,锲而不舍,一直钉到底,一直钉到出成效,一直钉到出蓝天,这是我们的追求。

2013年,五年前,上一届开始的第一年,我们就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调研,出发到京津冀,我记得那一年从北京坐高铁出发,进军石家庄,越走天气越暗,雾霾就在车厢两边飘着,一下车PM200多,确实心情很沉重、压抑。这次调研对加强和改进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常委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也就是“大气十条”。

2014年又去京津冀,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指出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给了一个定性,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中得到了充分地采纳和落实,对法律的修订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我们又去了京津冀开展跟踪调研。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和落实情况,听取了国务院的反馈报告,这是常委会首次听取并审议国务院对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反馈报告,是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新尝试。

2016年我们又去京津冀,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检查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展监督,包括环境保护法按日计罚实施了没实施,有多少没实施,多大程度的实施。

2017年也就是去年,刚刚开完“两会”又出动了,再到京津冀,针对北方地区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的问题,就北方地区冬季清洁采暖和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专题调研。去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开始部署这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部署了,开完“两会”我们就去调研。

连续五年持续强化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检查和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党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和落实。我参加了这些执法检查和调研,有一个深刻体会,很难说哪次是纯粹的调研、检查或者是监督,揉在一起的,调研里有检查,检查里有监督,有时候调研,接待的地方比较放松,常委会领导带队,领导同志喜欢听实话,就说实话,一说实话就把问题暴露出来了,监督针对性就强了,效果就实了。有的时候在车上开玩笑,这个事要处理,不处理明年我们还来,确实第二年又去,追踪督查重大的事办没办,突出的问题解决没解决。去年记者会我讲过这个例子。检查、监督和追踪是结合在一起的。

如果你们打开区域污染的图,手机上有,你发现最黑色的点在京津冀这个区域比较集中,京津冀的大气污染防治要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他区域、地域应当相对容易一些,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改善。所以,我们就抓住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这个最突出的钉子,坚持不懈钉下去。钉钉子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所以我们选择了京津冀,当然其他地区也有,但是重点钉牢这个钉子,一直钉了五年。昨天张德江委员长对2018年工作的建议提出,2018年常委会还要开展对新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继续突出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一直钉到底的精神,深入推进法律贯彻实施,持续跟踪监督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希望媒体继续关注和监督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打好蓝天保卫战。

图/罗荣,文/陈雪霏

两会系列报道(十五)-人大是如何进行民生方面的财政监督的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请问过去五年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全国人大财经委做了哪些工作?

尹中卿:监督国务院有关部门落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是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人大财经委主要是承担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这是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经济职能的一个主要途径。

五年来主要在五个方面开展了监督工作。第一,开展计划审查监督。包括对“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每年的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初步审查,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仅要审查经济发展,也要审查民生保障的内容。

第二,开展预算审查监督。五年来,我们对每年的年度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年度中央决算进行审查,对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开展经济运行监督。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的中旬,财经委都要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一起研判经济形势,剖析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实现经济运行的监督常态化和制度化。

第四,开展专项工作监督。围绕常委会听取审议防范金融风险、规范政府债务、自贸试验区建设、城镇化、西部大开发、安全生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12个专题来组织专题调研,特别是五年来全国人大财经委专门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连续开展跟踪调研,来联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开展执法检查。与其他专门委员会一样,我们财经委承担了常委会的执法检查任务,涉及民生方面的,比如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旅游法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对旅游法进行了执法检查。我们检查的重点主要就是“零负团费”。这两年我们还检查了食品安全法,检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去年还专门检查了产品质量法。围绕着法律的实施情况来发现问题,协助常委会完成这项工作,保证财经法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在开展财经监督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改进监督方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依法监督。按照法律规定来行使监督职权,履行监督职能,执行监督程序,追究监督责任。既敢于监督,不怕红脸,不怕得罪人,又善于监督,硬话软说,多提建设性意见,来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

第二,正确监督。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以及新产生的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职能不同,但目标任务是一致的。人大开展财经监督不是与政府唱“对台戏”,不是故意找茬。我们既要通过严格的监督来纠正偏差,追究责任,又要本着善意来帮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监督中体现支持,在支持中加强监督,共同来推动工作落实。

第三,精准监督。财经工作涉及面很广,不仅是民生,还包括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财经监督一定要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所以要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来研判态势,提出有见解、有份量、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来督促财经法律得到实施,来推动财经工作开展,来促进计划和预算得到实施。

第四,有效监督。讲求实效也是我们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不断地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率,增强监督实效,真正像袁主任提到的一样,让人大监督工作“长出牙齿”,取得实效,是我们人大所有专门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追求,最终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取得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两会系列报道(十三)全国人大预算和监督工作答记者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3月12日下午,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吴恒、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内司委委员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刘修文、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巡视员傅文杰就“人大监督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第一个问题是新华网记者问给尹中卿的,主要是关于关闭小煤窑的。我的问题是提给尹中卿先生的。有的企业反映,关闭小钢铁、小煤窑导致民间投资血本无归,下岗职工流离失所,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成本吗?去年为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升级的报告,全国人大财经委开展了专题调研。请问调研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呢?谢谢。

尹中卿:我们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切实解决我们国家当前经济下行采取的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政策,也是我们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线。刚才讲到的一些现象可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个别地方执行这个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是普遍现象,实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三去一降一补”,去年上半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听取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专项工作报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实行“三去一降一补”,为了配合这项专项工作报告,财经委专门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

我担任调研组的组长,我们先后去了上海、湖北、重庆、湖南、山东、天津、浙江七个省市进行调研,先后考察了近百家企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这个调研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并得到很好的反响,最后这个调研报告连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送给国务院进行参考,有力地推动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来推进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调研报告主要提了六个方面的建议,有利于回答你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

第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形态更加多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我们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时候一定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来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研报告提出,当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过度干预、行政手段过多的问题也很突出。你刚才讲到的问题实际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在“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中,简单地利用行政手段“关停并转”,没有注意运用市场手段解决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的出清问题,解决一些企业的债权债务和职工的安置问题,这是个别现象。所以我们提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一定要采取更加精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一定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政府干的政府干,不该政府干的事情政府也不能伸手。应该更好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所以,通过完善产业政策激活市场机制,促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制造业与金融业的关系。我们知道这些年中国经济中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脱节。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把制造业与金融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不断满足制造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第四,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传统产业当成落后产业,实际上,没有落后产业,只有落后技术。所以,在制造业进行动能转换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这个关系,在存量调整中催生增量,以做大增量来促进存量调整,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不能把一些传统产业一股脑地打成落后产业,也不要一股脑地上马新兴产业,实际上一些传统产业也仍然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且它主要是通过技术改造、更新,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要促进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两会系列报道(十六)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就立法工作答记者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3月12日上午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人大相关负责人就立法工作答记者问。主持人是人大的钟雪泉。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雾霾的,已经在前面的报道中单独报道。这里就其他问题进行直播,请收看。

[瞭望周刊、瞭望客户端记者](2018-03-12 10:11:30)

我们知道,过去五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于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想问过去五年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另外适应国家整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需要,过去五年的立法又有哪些鲜明的特点?谢谢。

[许安标](2018-03-12 10:12:57)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正如你所说,立法工作与党和国家其他事业一样,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昨天下午张德江委员长向全国人大报告了常委会的工作,对过去五年的立法工作做了全面、深刻的总结。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立法的数量多、份量重、节奏快、效果好,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成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一批重大的立法项目相继出台,保障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制定了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许安标](2018-03-12 10:14:38)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可能大家也有所了解,就是到今年的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25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一届制定的新法又增加了25部,这是很大的成绩。修改的法律是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6件,做出法律解释9件,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总共达到了263部,有一个总体的判断,就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许安标](2018-03-12 10:15:39)

刚才你也问到了,过去五年立法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色,我想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持党中央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和立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比如说完善重大立法项目和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就立法规划的编制、立法规划的调整、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先后就民法总则、预算法的修改、立法法的修改、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等重要法律草案涉及的重大问题向党中央请示。

[许安标](2018-03-12 10:16:43)

第二,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做出授权决定,支持和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积极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五年来依照法定程序做出的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有21件,这里涉及到自由贸易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共15次打包修改法律95件次,应该说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许安标](2018-03-12 10:19:32)

第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法立法、依法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2015年3月修改立法法,完善立法的体制和机制,有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就是普遍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我们地方立法的主体通过这次修法增加了274个。原来加上31个省区市和49个较大的市只有80个,这一次就增加了274个,力度也是前所未有。加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或者依法提请审议的法律案有70件,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也注重发挥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连续四年安排代表大会审议重要法律案,我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仅审议宪法修正案,还要审议监察法草案。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让基层的意见直达国家立法机关。健全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制度,初次审议和继续审议的法律草案都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布,公布的法律草案达到了81件次。建立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建立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制度,建立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工作规范和立法中争议的重大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工作规范,应该说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这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文化立法

[光明日报记者](2018-03-12 10:20:01)

我国文化方面的法律数量一直较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块短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两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了文化立法的步伐,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多部文化类的法律,我们想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我们还想了解一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文化立法上将有哪些新动作、思路是什么?谢谢。

[吴恒](2018-03-12 10:21:26)

很高兴这位记者对我们国家文化立法的关注,从你的提问也看得出你对我们国家文化立法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立法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进,正像你所说的一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之前,我们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作为文化领域的法律件俗称“三部半”,所谓“三部半”,就是我们有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因为档案法有些人不以为它是属于文化领域的,所以我们说是“三部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先后审议通过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假如不算那半部的话,这五年就翻了一番。

[吴恒](2018-03-12 10:26:57)

在这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修改了文物保护法和档案法,都是局部的。当然也顺便说一句,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说到文化领域的立法,如这位记者所言,我们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文化立法不仅涉及政府的责任、涉及公民的权益,还涉及社会、机构以及公民等方方面面。大家都知道,文化不仅仅有行为彰显的属性,还有教化、引领社会进步,在全社会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属性。在网络时代,在我们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中外文化交融,各种特质的文化在社会中的表现使得我们对我国文化发展与引领,包括对涉及受众最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顶层设计,确实非常必要,但也需要研究很多的问题,也有不少的难点。

[吴恒](2018-03-12 10:31:05)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涉及文化领域的立法做了很多工作,成效显著,我简单地表述一下。常委会贯彻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所以大力加强文化法律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还修改了文物保护法和档案法。改变了文化领域立法长期以来较为薄弱的局面,新制定的这些文化领域的法律,明确了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一些管理制度,优化了服务功能,都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同时,对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食粮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这部法律也是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同时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还有修改著作权法、修改文物法等。我相信这样的一些法律也都是我们社会所特别关注的。回答完毕。

[检察日报全媒体记者](2018-03-12 10:31:32)

谢谢,我的问题是,本次大会将审议通过监察法,监察法生效以后是否会与现行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相冲突?如何解决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监察委员会与检察院职权方面的关系?谢谢。

[王胜明](2018-03-12 10:32:53)

谢谢记者的提问。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这场改革涉及检察院的职权调整和人员转隶。检察院的职权,特别是侦查权还有没有?有多大?必须依照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在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时已经作出衔接性的规定。本次大会通过监察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审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也将相应修改。这样,法律之间才能和谐统一,才能为监察委员会、检察院行使职权提供进一步的法律保障。谢谢。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2018-03-12 10:33:29)

我们都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民法典编纂两步走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法总则,再编纂各分编,争取到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各分编的编纂工作进展如何?编纂难度最大的会是哪一分编?今年哪一分编会最先提交常委会审议?谢谢。

[王超英](2018-03-12 10:34:37)

谢谢。编纂民法典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刚才记者朋友也提到了,经过党中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分两步走的立法思路,民法总则已经在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现在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民法典分编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现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一个科学的整理,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汇编,它要不断的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

[王超英](2018-03-12 10:36:15)

民法典各分编现在初步的考虑有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从时间安排角度,现在初步考虑是今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再下一步的审议工作大体上现在的设想是进行分阶段审议,争取2020年的时候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和民法总则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法典。大概的工作安排就是这样,如果您要说有哪一编的难度更大,这件事可能不太好判断,每一部法律都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要回应的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特别的说哪一个难,或者哪一个特别简单、特别容易可以先走一步。感谢您对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关心,谢谢。

[法制晚报记者](2018-03-12 10:37:09)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但从目前看,电信诈骗、电影票房注水、个人信息遭到肆意地收集和售卖,这类经济乱象依然丛生,请问财经委员会在经济领域立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谢谢。

[乌日图](2018-03-12 10:38:17)

就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我想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一,关于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情况。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中有财经委负责起草和审议的法律共33件,占整个立法项目的三分之一。这五年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的实践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工夫。在过去的五年里,有17件法律经过了审议并已经颁布实施。还有两件法律,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即电子商务法和证券法,已经经过了常委会二审,还剩下14部法律现在正在抓紧起草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已经建议把这些法律的大部分转入到十三届立法规划中,这是第一点想说的。

[乌日图](2018-03-12 10:41:41)

第二,关于作出授权的情况。大家知道,作出授权决定也是立法的一种形式,为了支持和配合国家的改革,确保改革于法有序,所以常委会通过作出授权这样一种形式来调整适用有关法律。比如中央决定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化对外开放,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所以既然要改革,就很有可能要突破现行的法律规定,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的决定。全国人大财经委配合全国人大法律委等就授权的范围、授权的日期及有关规定提出意见,同时全国人大财经委还多次在全国目前已经有的11个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地方开展调研,及时地总结试点经验,为下一步修改和完善法律做好准备。

[乌日图](2018-03-12 10:43:38)

第三,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关于税收法定的问题。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出来的明确任务。现在中国实行的18个税种中,有6个已经实现法定了,其中就包括在过去的五年里十二届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修改的企业所得税法。还有12个税种到目前依然是以国务院的条例或者暂行条例的形式来规范的,这些都是需要上升为法律的。在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的建议中已经将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契税等6部税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中。我们将督促有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确保如期完成税收法定的任务。谢谢。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记者](2018-03-12 10:44:05)

最近几年,我们注意到全国连续发生了多起和垃圾有关的大案,比如说震惊全国的垃圾跨省倾倒太湖西山案,很多人多说,跨省倾倒垃圾以及偷盗垃圾现象越来越多的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是垃圾围城的现实。不知道人大常委会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未来将做如何打算?谢谢!

[吕彩霞](2018-03-12 10:45:34)

谢谢这位记者的问题,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生活更便利了,网购也更多了,咱们可以叫外卖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垃圾围城问题,这个负面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这个环境问题。因为垃圾处理不好,不仅仅是垃圾围城,会对我们国家的河流、土壤、大气甚至海洋都会造成污染,以至于反过来又来损害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大家也都知道专门对垃圾的处理和分类回收他都作出过重要指示。

[吕彩霞](2018-03-12 10:46:46)

第二,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也经历了这个时期,甚至今天仍有一些国家还继续在经历这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洋垃圾进入我们国家的原因。

[吕彩霞](2018-03-12 10:48:14)

第三,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首先通过制度来加以保障、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来实行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还有一个就是宣传,宣传也非常重要,感谢这位记者提问,也希望通过媒体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也就是说,每一个公民都要能够自觉的减少制造垃圾,同时也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撑来处理。这也需要依法来保障。

[吕彩霞](2018-03-12 10:50:42)

第四,我们也希望通过法律制度和政策引导,从资源利用的源头上解决,也就是要规范资源利用的行为,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这是未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要从立法上重点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资源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是“中国精神”,因此加快制定有关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2018-03-12 10:51:09)

近年来全国人大的备案审查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我们很关注公众就违法的红头文件提出的备案审查建议有没有落到实处?在备案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今后会不会动用撤销等手段来增加备案审查的刚性?谢谢。

[许安标](2018-03-12 10:54:04)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也是法治建设过程中备受各方面关注的一个问题。备案审查是我们国家维护法制统一、维护宪法权威的一项很重要的宪法性制度,这项制度应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备案,一个是审查。备案就是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机关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报送上一级机关备案,审查就是我们接受备案的机关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发现有和宪法法律和上位法相抵触的,依法予以处理,启动这个审查应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审查,就是报送来以后我根据需要就可以主动地进行审查,另一种就是依申请审查,你很敏感的关注了一个问题,就是公民依申请提出的审查,这是第二种启动。

[许安标](2018-03-12 10:56:29)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来,高度重视备案审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依据宪法法律积极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应该说,现在主动审查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报送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逐件进行主动审查,只要来了,我们都要进行审查。第二个是有重点的进行主动审查,就是对地方性法规有重点的,不是普遍的进行审查。再有一个是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我们认真研究处理,通过这样一些工作纠正和解决了一批法规、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情况,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到去年年底,我们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1527件,按照职责分工,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范围的是1206件,占比是79%,其中建议对行政法规进行审查的24件,占到了2%,建议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的,是66件,占到了5.5%,建议对司法解释进行审查的,1116件,占92.5%,这个比例比较高,数据分析也是传递了很大的信息量。

[许安标](2018-03-12 10:58:33)

201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审查建议的数量出现大幅度增加,仅2018年1月和2月,我们就收到了4000多件,当然对这4000多件我们正在进行甄别,有的一些是表示感谢、支持的,也有一些是提出新的审查建议的。可以说,审查建议总体来讲数量大,增长的速度快,涉及的领域广,它的内容主要还是聚焦关心国家法制统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梳理,大致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市场经济活动、公平竞争规则方面的规定。第二个方面,有关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第三个方面,有关婚姻家庭、劳动用工等方面的规定,比如2016年以来我们收到大量针对婚姻法司法解释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规定的审查建议。第四个方面,有关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刑事、行政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许安标](2018-03-12 11:01:46)

这些内容既反映了我们的法规、司法解释调整的社会关系日益广泛、复杂,也反映出人民群众依靠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收到公民的审查建议,我们有一套规范的处理程序,就是要逐一接收、登记、审查研究,发现存在与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做出处理。首先,来了以后我们要进行初步研究,属于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范围内的,留下来进一步研究,对于不属于的,要转有关备案审查机关处理,第一就是要分流。第二个要进行初步研究,对于这些审查建议所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要进一步展开研究,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的,我们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咨询进行研究,有一些还要向制定机关发函,请大家就这个问题的制定背景、考虑、依据和所包含的立法原意做出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我们慎重的提出一个处理意见,通过沟通协商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刚才你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未来我们的备案审查工作中会不会采取撤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刚性。首先一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政治优势,中央有很大的权威,这些法规、解释通过研究,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很容易形成共识,制定机关在备案审查过程中很快地纠正了,这就是我们很大的优势,就是在很多情况下,问题走不到要动用撤销的程序,但是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也有相应的安排,就是如果你拒不撤销怎么办?也可以由委员长会议提出议案,由常委会决定予以撤销。就是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制度上也是有安排的。谢谢你的提问。

[法制日报、法制网记者](2018-03-12 11:02:18)

谢谢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年5月8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当年灾后重建过程中,其实还有一场所谓的信任力危机,就是中国红十字会被曝出用1300万元购买了1000顶的天价帐篷,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信任力危机,而且在不久之后,应该是2011年的时候,又有一起公共事件,就是郭美美炫富事件,这个事件更是把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我们注意到去年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红十字法进行了修订,这部法律于去年5月8日正式实施了,我们的问题是,在应对社会公众热点事件引发的信任力危机方面,立法究竟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这部法律对提高红十字会的履行能力有哪些具体的规定?谢谢。

[吴恒](2018-03-12 11:03:04)

谢谢这位记者,提到了中国红十字事业方面的问题。确实我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红十字会法,我想简要地回顾一下。这部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当然相关的机构,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做了大量的协助性、基础性工作。教科文卫委员会2014年承担了中国红十字会法的牵头修订工作,通过将近两年的努力,因为红十字事业,特别是刚才记者向我们阐述的曾经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全社会引起的这样重大的反响,委员会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在2016年6月提请了第21次常委会进行审议。经过常委会几次审议,在去年2月份,在第26次常委会上审议通过。这是我简单地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吴恒](2018-03-12 11:07:15)

我简单地回应一下这位记者谈到的,我们修订红十字会法主要体现了什么东西?在修改的红十字会法里我们体现了,第一,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的监管体制建设,因为从发生的一些现象看,确实也感到监管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也有很多地方的红十字组织管理是很有序的,我们把一些好的做法凝练出来,在法律里体现了加强对红十字组织的监管。

[吴恒](2018-03-12 11:07:32)

第二,把各级红十字会的法人资格进行进一步明确,依法作为一个组织,它的法人资格,在社会活动的时候必须像刚才这位记者谈到的,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所发挥了作用,这时它必须有一定的法律身份。

[吴恒](2018-03-12 11:07:54)

第三,在修改里考虑到现在当代技术和现在社会的发展,在红十字会法里赋予红十字会组织人体器官捐献等方面的工作,比如骨髓移植,虽然在全社会这方面的总量不会太大,但是对于确有需要的人群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另外,在这次修改的法律里还特别强调了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捐赠款物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且审计的结果要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这也是之前社会很多人士诟病红十字会信息公开不透明,所以在法律修改的时候把这个明确了。当然在法律中的修改还进一步明确了理事会、执委会和监事会如何产生,以及相互的职责。还是围绕我所说的,我刚才谈到的,修法里第一点很重要的,是要把监管的体制进一步夯得更实、做得更牢。

[吴恒](2018-03-12 11:08:13)

我再简单回顾一下红十字会法修改后起到的功效,首先,我们还是认为中国红十字会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我们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也是对中国红十字会一个基本的定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三次审议对红十字会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了红十字会的职责,强化了对红十字会的监督,还增设了法律责任一章,有力地保障了红十字会依法履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红十字会的公信力,由此来推动红十字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法律环境。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2018-03-12 11:08:51)

今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授权期限延长至2020年,证券法修改和注册制改革授权延期一直都很受社会上的关注,我们的问题是目前证券法的修改进展情况如何,有没有一个出台的时间表?谢谢。

[乌日图](2018-03-12 11:11:17)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全国人大财经委从2013年启动了证券法的起草。在2015年4月已经提请了常委会进行了初审。在这部法律的立法调研和审议中,各个方面对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向是一致赞同的,但是对何时推出这项改革是有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大家可能都记得,就在2015年,我国股市发生了异常的波动,这显然对推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不合时宜的。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国务院提出在证券法修改完成之前,先行探索这项改革,因此在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授权期限为两年。

[乌日图](2018-03-12 11:13:37)

今年2月,受国务院委托,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情况,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在资本市场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与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根据这样的提议建议要延长授权的实施期限。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将授权期限延长到2020年2月29日。当然,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只是我们证券法修改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这项改革之外,还有涉及到比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证券市场的监管、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的重要内容。2017年4月,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法律授权实施的情况,及时的总结经验,适时的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证券法修订草案。

[乌日图](2018-03-12 11:14:31)

在这几年里我知道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这件事情很关注,所以我把一些主要的过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想在这里稍微多占一点时间再说一点,今天是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履职的最后一天,明天的大会就要选举产生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所以我在这里也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的所有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感谢媒体的朋友们在过去的五年里对全国人大财经委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也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的对新一届财经委的工作给予继续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成都商报记者](2018-03-12 11:15:00)

谢谢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们发现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行政干预司法的情况,有些地方还是十分严重的,请问在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哪些工作来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安排?谢谢。

[王超英](2018-03-12 11:16:25)

谢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推进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五年来,大家都知道,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大家可能情况也都比较熟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员额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非法证据排除等等,这些事情大家可能都非常关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对于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超英](2018-03-12 11:18:3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立法和改革决策统一、衔接,积极地推进与司法体制改革相关的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保证了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这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重点是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规定,完善惩治腐败的刑法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也完善了扰乱法庭秩序犯罪的规定,进一步维护了司法秩序。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作出了规定,也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确立了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制度,还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法官法等8部法律的决定,建立了国家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的规定的决定等。这是关于健全法律制度。

[王超英](2018-03-12 11:19:20)

二是作出了一系列的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先后就开展刑事案件的速裁程序的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试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等改革事项作出了授权决定,为部分地区和特定领域先行先试提供了法律依据。

[王超英](2018-03-12 11:24:28)

三是密切关注改革试点的情况,常委会及时听取和审议有关部门就改革工作和试点情况作出的工作报告,在试点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或者修改完善法律。比如说,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试点,经过试点之后已经对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还有的试点延长了试点期限,比如说人民陪审员制度,再比如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被吸收进认罪认罚从宽试点之中,继续进行。做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

[王超英](2018-03-12 11:25:15)

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对于保障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至于你刚才提到的,现在还有一些行政机关干预案件的问题,在这些立法中你也可以看得到,在修改行政诉讼法过程中,对于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的规定,还有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的规定,以及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这些规定等等,都是要避免对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预,也是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现在看做得也还是比较得好。

[王超英](2018-03-12 11:27:18)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继续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做好与司法体制改革有关的立法工作。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建议安排的立法项目主要有,一是总结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试点,制定人民陪审员法,这部法律已经进行了一审;二是总结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改革试点的经验,并且像刚才王胜明同志介绍的,与监察法的衔接,修改刑事诉讼法;三是完善司法制度,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四是推进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这是目前为止已经安排的立法项目。我相信,新一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必将在进一步通过立法保障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还会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谢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2018-03-12 11:27:38)

最近几年发生在校园里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还没有相关的条文做出明确规定,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发生这样情况的时候有一些选择了私了这样的情况,这对青少年权益的保护非常不利,在教育界、法律界甚至包括很多的普通公众对这件事有很多建议,有的甚至表达了不满,我想请问一下,全国人大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的考虑和计划?2018年会不会有一些相关的进展?谢谢。

[王胜明](2018-03-12 11:27:56)

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各地都有发生,有的行为非常恶劣,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上也广泛关注,一件事大家都重视了,离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太远。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法过程中,一定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请媒体朋友继续关注这个问题的立法进程,谢谢!

[香港卫视记者](2018-03-12 11:28:28)

谢谢主持人。中国在保护环境这一方面已经非常关注,但是在动物保护方面我们还是以那些濒危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主。近年来,我们发现有一些虐待动物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们只能从道德层面来批判那些事情,我相信你们也会认同这个观点,就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一个国家和睦、一个社会充满爱的表现,请问中国会不会考虑出台相关的立法?谢谢。

[王超英](2018-03-12 11:29:19)

您刚才提到我们有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这部法本届常委会进行过一次修订,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我们野生动物保护法作了非常好的规定,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并且这次修改特别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规定,在法律责任上、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上都做了一些充实和完善。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的过程中,对于动物福利的问题有主张要求写到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这些年来,这方面的呼声一直很强烈,我们也关注到了。

[王超英](2018-03-12 11:31:42)

我们还有一部法律叫畜牧法,畜牧法对于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也要求有关的饲养者对于动物的生存环境给予必要的关注,并且要求制定相关的标准,这两部法律中对于野生动物和农场动物都做了一些相应的规定。可能社会上还有一部分法律调整不够充分的地方,就是伴侣动物,就是所谓的宠物。这件事也一直有主张要求立法的,据我所知一些地方也在探索这方面的地方法规,但是好像在国家层面的立法,现在为止还处在研究和探讨阶段,还没有形成最大的共识,可能一时半会看不到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想从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角度,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每一个动物饲养者都有爱护自己饲养动物的义务,有这方面的责任,任何遗弃、虐待动物的行为都应当为社会所不齿,都应当被视为是丧失公德的行为,我想在这一点上咱们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他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进一步地切磋,在形成社会最大共识的时候,再来研究立法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形式立法等等。我对这个问题初步的认识是这样的,如果我说得不对,吕彩霞委员可以补充。

[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记者](2018-03-12 11:32:14)

我的问题是,我国首次提请审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该法是卫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草案也提出要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等民众聚焦的问题,请问人大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的立法举措都有哪些?谢谢。

[许安标](2018-03-12 11:32:52)

谢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是教科文卫委员会起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已经进入到一审程序,吴恒主任亲自参与了这项立法工作,他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这部草案提请审议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个草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充分的肯定,同时在审议过程中对立法的名称、调整范围、基本制度的设立、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也提出了意见,随后我们也把这部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各个地方,还有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从征求反馈的意见来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这部草案进行深入地研究修改,形成最大公约数,提出修改方案。

[许安标](2018-03-12 11:33:10)

关于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民生领域的立法成效、成就是显著的。五年来,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法为民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民事和社会领域立法,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加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的保护。制定中医药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有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红十字会法,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有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还有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促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民生和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谢谢。

[吴恒](2018-03-12 11:34:25)

刚才这位记者提问的时候点到了全科医生,首先感谢这位记者对我们医疗卫生,特别是国务院已经推行了几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注。我想因为刚才全面的方面许安标主任已经做了回应,我重点从这个角度和记者互动一下。也就是说,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这部法律,是由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作为牵头起草的单位,起草这部法律,确实委员会上上下下费了很大的劲,甚至包括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了解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专门召开有这样的座谈会听取、了解他们所在国医改方面的问题,因为医改是全世界大家都公认的一个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

[吴恒](2018-03-12 11:35:15)

同时我们在国内广泛地征求意见,把国务院这些年来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好的成效进一步凝练。因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跟这位记者说,我们制定这部法律有很多基本的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把我们在医疗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的、受社会所欢迎的一些好做法凝练出来,以法条的形式进入到这部法律中来,其中全科医生,就像我们还看到的因时间关系你可能还没点到比如说分级诊疗等,目前都是实践来看很有成效的,尽管在推进中可能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药品的管理制度等等,把这些成功、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凝练,放到法律草案中来。因此,我想回应一下您所提到的全科医生的这件事,因为实践证明它是好的,也是社会大众所欢迎的,我们需要用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以引导社会进一步向这方面发展。谢谢。

[钟雪泉](2018-03-12 11:35:41)

记者会到此结束,感谢六位人大的领导,感谢翻译,感谢各位记者的参加,也欢迎各位记者参加下午人大监督工作为主题的记者会。再见。

[中国人大网](2018-03-12 11:36:06)

记者会直播到此结束。谢谢!

图文来源中国人大网。

两会系列报道(十一):今天的PM2.5是130,到底怎么看?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 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吴恒、环资委委员吕彩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超英、副主任许安标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今天的主持人是钟雪泉。

由于这几天雾霾严重,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雾霾的。央广网记者提问,谢谢主持人。最近几天雾霾再次来袭,但是我们也看到,去年入冬以来北方的雾霾天气确实少了,北京的蓝天多了,想问一下在这方面立法工作做出了哪些贡献?另外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得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未来立法在这方面如何保驾护航?谢谢!

环资委委员吕彩霞说,首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关于生态文明的政策是非常到位的,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立法数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二届时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立法项目是涉及环境生态保护的,占到了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另外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注重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关切相结合,构建国家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比如我们修改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与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核安全法和正在审议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从立法数量上大家也可以看到。

第二,从立法定位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特别关注人民的关切,以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法宗旨。比如说很注重人民群众对于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安全的渴望,强化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三,从立法形式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更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今天大家看到了有雾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这些年的治理效果。关于雾霾,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讲到,重点污染区域PM2.5降了30%,北京周边地区、京津冀周边地区的13个城市与2013年比较,降低了40%,这说明我们的治理是非常有效果的。另外,雾霾又来了,但没有那么严重。我们知道,往年的雾霾都是爆表的,PM2.5都在200多到300多,今天的雾霾大家注意到,也就是130多,治理还是有效果的,但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污染防治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也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治理成绩而放松了对污染环境的治理,而恰恰把污染、治理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微信:chenxuefei7

chenxuefei7@hotmail.com

18001303842

欢迎爆料。

两会系列报道(十二):亲历大会堂 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表决通过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人民大会堂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 3月11日下午3点整,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和记者们各居各位。铃声过后,主持人人大秘书长王晨说,今天应该出席的代表为2980人,实际出席2963人,缺席17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会。

今天的全体会议有三项议程。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表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监票人人选是由各代表团推选产生的。主席团在监票人人选中指定了两位总监票人人选,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已经主席团会议通过,现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已经印发各位代表。现在由工作人员宣读名单草案。

接着,一个标准的女主播播送了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名单草案。总监票人是王少峰和杨艳(女)回族。监票人按姓名笔画为序:马华(藏族)壮族,维族,满族,土家族,女,哈尼族,女,蒙古族,朝鲜族,女,维族,女,女,女,门巴族,女,回族,女……35名监票人中包括少数民族和女性。

然后,代表们按表决器,赞成2962票,反对1票。通过监票人名单。王晨说,请监票人对发票,投票和计票进行监督。现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主席团提出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并决定提请本次会议表决。表决稿已经印发,根据大会表决议案办法规定,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采用无记名计票方式。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和工作人员就位。请总监票人监票人检查电子计票箱和计票器,检查完毕,没有问题,归零。给电子票箱准备就绪。然后监票人回到自己的座位。此时,又到一人,因此,到会总人数是2964人。

接着,由工作人员发票,然后,工作人员多次重申填票方式,赞同,反对和弃权三种选择。等到代表们都拿到票以后,主持人再次重复如何填写投票方式并让记者暂时退出会场,目的是尊重投票隐私。同时,让代表们填写自己的选择。由于人多,记者们纷纷后退出会场。但是,还没等大家全部出去呢,代表们已经填写完毕。于是,记者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座位。

投票开始。主席团成员中习近平主席首先投上了庄严的一票。然后是李克强总理,接着是政治局常委,副总理等相继投票。投票箱在代表区有两排,在主席台和代表区中间有一个投票箱,在主席台上有一个投票箱。

大会投票结果统计出来了,2958人赞同,2人反对,3人弃权,1张票作废。两会代表们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32年来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进行宪法修正。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进行了第三项议程,张德江委员长做了人大工作报告。

会议结束后,人大立法委员会的沈春耀和监察部的郑淑娜答记者问。

沈春耀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把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和中央军委主席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相同。同时,增加了多项关于监察的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和政府防治腐败的决心。

修改宪法也是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树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提高效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等等。

总之,这是中国13亿人民的大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图文/陈雪霏

两会报道时评:从湖南省的脱贫攻坚看中国政府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北欧绿色邮报网两会时评(评论员陈雪霏)– 3月8日下午湖南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对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和座谈。其中尤其强调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据介绍,湖南在全国探索了有影响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在51个贫困县建设了72个特色产业园,培育了安化黑茶、炎陵黄桃、江永香柚、临武鸭等特色产品,取得了明显的脱贫成效。目前,湖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700.6万减至216万,贫困发生率从11.9%降至3.86%。

“生活富裕但环境恶劣,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都不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湖南湘西州州长龙晓华代表说,湘西州探索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模式,全州精准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将继续结合林业资源丰富的特色,以绿色理念打造新产业。建议建立林业碳汇补偿制度,优先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使贫困地区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代表说,如果产业没做起来、村级经济没做起来,很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返贫。比如,步步高集团考察发现十八洞村的山泉水品质很好,就投入资金将其开发成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帮扶效果。王填还建议进一步减税,尤其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要减税,最好减半征税。

国网湖南电力公司董事长孟庆强代表说,电力在扶贫攻坚中具有“先行官”作用,未来要加快对贫困村农网进行改造升级。当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得到解决时,贫困户就可以在家搞养殖、开饭店、搞农家乐,增加经济收入。

 开放日期间吸引了来自99家中外媒体的140多位记者前来采访。

 

振兴实体经济,以湖南智造推动高质量发展

杜家毫书记在会上说,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省经信委主任曹慧泉表示,省经信委将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五个一百”为抓手,集中各类资源,优先支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两到三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实现质量效率提升、动力变革,使湖南制造进一步向湖南智造、湖南创造转变。

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加快推进,湖南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农业育种、矿产开发、食品加工、商贸等领域将更加具有竞争力,湖南优势企业“走出去”将有更大的作为。2017年,全省累计对外实际投资额105.58亿美元,总量规模居中部第一。今年省商务厅将以联盟抱团和深耕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行动,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进攻,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开放日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认为要聚焦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今年我们将重点向这个‘堡垒’发起进攻,坚决啃下这块最难啃的 ‘硬骨头’。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说,湖南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全省上下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自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以来,全省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基层党支部建设明显加强,全省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3.86%。

王志群表示, 2018年,全省将继续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大力整合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凝聚社会力量合力攻坚,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堡垒中的堡垒”发起进攻。

“送钱送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 花垣县长乐乡黄廉沟村村支书吴林坤说,今年,将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农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另外,对于年轻的科技人员下乡问题,需要加大经济扶持力度,让他们下得去,呆得住,能落实,肯吃苦。真正把脱贫攻坚落到实处。相信,湖南省这个精准脱贫发起省将在未来脱贫攻坚中取得胜利,因为他们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必将取得脱贫的胜利。

图文/陈雪霏

 

两会系列报道(九):商务部部长钟山谈中美经贸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商务部部长钟山11日在梅地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

中美贸易不平衡也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出口进行管制有关。中美之间在市场准入方面有差异。关于安全审查问题,中美之间在这方面的认识有差异,这对贸易投资都产生了影响。

钟山说,中美之间的合作交流没有中断。我们还会继续谈,因为谁也不愿意打贸易战,因为打贸易战是损人不利己的。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双方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他说,中美贸易在过去四十年里增加了230多倍。中国最不愿意打贸易战。

关于自贸区的建立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实施自贸区后,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我们在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加快自贸区网络建设。

WTO的谈判有140个国家。自贸区谈判涉及160多个国家,因此,这是互利的。

关于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创意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合作的创意。得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的响应。取得很大成就。一是出口贸易增加了三个百分点。二是范围广。三是一批大的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建设。75个经贸合作区,投资270多亿没有。

我们要建设和平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

第一打造国际合作的新的平台。二是丝路明珠项目。三,丝路电商,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经济。四是贸易便利化。五,落实重大援助项目。

中国欢迎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他还谈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

今日头条:《中国云锦·红楼梦长卷展》和《红楼梦文化展》 在瑞典米勒斯公园和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同时开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斯德哥尔摩联合报道(报道员李晶)–3月10日下午,《中国云锦·红楼梦长卷展》和《红楼梦文化展》在瑞典米勒斯公园和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同时开幕,驻瑞典大使馆张彪代办、米勒斯公园馆长乌妮塔、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伟科以及几百名中瑞嘉宾参加。

《中国云锦·红楼梦长卷展》和《红楼梦文化展》由米勒斯公园和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中国红楼梦学会提供学术支持,涟水天宫云锦织造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展览分2部分,第1部分是在米勒斯公园展出一件长达124米的中国云锦·红楼梦长卷,讲述了120个章节的《红楼梦》故事。第2部分是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展出与红楼梦有关的艺术品收藏。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6日。

张彪代办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桂从友大使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此次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张彪代办在致辞中说,多年来,《红楼梦》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有包括瑞典文在内的30多种语言的版本,影响遍及世界各地,今天来的瑞典朋友中也有不少人对这部著作有独到的见解,海内外“红学”的兴盛正是中外文化互相促进的体现。而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瑞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270多年前“哥德堡号”商船远航中国,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有力地推动了中瑞贸易文化往来。抚今追昔,我们不仅感受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兴盛,更体会到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勃勃生机。作为“一带一路”的东西两端,中瑞应抓住这一机遇,为两国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此次展览也是中瑞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中瑞文化交流蓬勃发展,艺术、文学、中医药等领域开展的展览、演出、论坛精彩纷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愿同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互学互鉴,增进了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国之交在民相亲”。相信通过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了解信任,拓展互利合作,中瑞关系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米勒斯花园馆长乌尼塔对展览表示热烈欢迎。她希望大家能认真仔细地观看每一样非同寻常的作品。

在开幕式上,来自江苏的织造大师还在一架明朝重组织机上向现场来宾展示了精湛的丝绸编织技术,令现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图文/李晶,编辑陈雪霏

两会特稿:繁荣中华文化艺术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两会外媒记者下基层走访宋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值此全国“两会”在北京举办期间,本网记者应邀参加了“两会”部分国外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活动,到位于宋庄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进行采访。这里不愧是艺术家的殿堂,一进屋,就看到很多大师们不凡的作品。

就是在这充满浓郁艺术气息,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作品中间,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的知名艺术家及文化产业代表,结合十九大及两会议题,就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座谈研讨。

本次活动借助“两会”东风,努力探讨当代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传播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重要的时代意义。

与会专家及国外媒体记者合影。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常务副院长聂承兴(前排左二)。他首先致欢迎词,并依次介绍了与会专家: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杨(前排左三),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朱尚熹(前排右三),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副院长曹瑞华(前排右二),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德峰(前排右一),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秘书长刘俊彪(后排右一)。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常务副院长聂承兴。

美国“捷迅网”总裁、国际华文媒体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理事长、《一带一路》杂志社社长于捷明介绍了出席访谈活动的“两会”记者:《北欧绿色邮报》社长,”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 主编陈雪霏,美国《亚省时报》社长、“亚省新闻网”总裁甄凯婴,《欧洲侨报》副主编、“欧洲侨报网”副主编孙雨梅,“欧洲新侨网”副社长兼总编寒梅等人。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取得的成就,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并表达了中国当代艺术应该走向世界,艺术也需要东西方互相借鉴。艺术家们结合各自的艺术实践,畅谈如何创作出让群众满意、有深度、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中国文化艺术如何更加开放地走出国门,如何加强国际交流,文化艺术当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如何传承与创新、树立文化自信?当代艺术家应有怎样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如何规范艺术市场,净化学术空气,弘扬艺术正能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创造中国当代文化的新高峰等等。
与会记者们向专家介绍了各自媒体在所在国家的实力影响及资源配置情况,畅谈了宣传、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计划与建议,并表达了2018年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开展世界范围内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前景,同时就艺术展览、学术交流、文化推广等方面的宣传合作情况达成了初步意向。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主编陈雪霏介绍了北欧的文化艺术氛围并表达了愿意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帮助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的愿望。
                                                            意义展望
与会者一致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两会是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对我们意义重大。会上确定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形成的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把握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更好地做好当前和今后文化艺术方面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增添了动力。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动艺术创作、促进学术研究、不断开创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次活动借助“两会”东风,深入探讨当代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探索对外交流的传播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贯彻落实中外文化交流政策的重要步骤。

聂耳的高大形象和艺术家的气质。

70多岁的聂承兴穿着一个长袍,带着围巾,气度非凡。其作品则柔韧有余。充满力量。他不但酷爱艺术,也会功夫,因此,健壮挺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世界第一本中英法三种文字的《一带一路》杂志在两会期间发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主编陈雪霏)– 世界第一本中英法三种文字的《一带一路》杂志3月7日在世界瞩目的中国两会期间在北京的黄金地段南池子出版发行。

杂志的封面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亲密握手,背景是五星红旗和加拿大的枫叶旗。顶部朱红底映衬“一带一路”四字立题,气氛庄严亲密,气势寓意深远,中,英,法三国文字印刷。该杂志也得到了中国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事,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的亲笔祝贺。

这是一本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专门杂志,也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一本,唯一的一本一带一路专题杂志。

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杂志发行社长于捷明介绍了发布世界上第一本“一带一路”杂志的目的。

于捷明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创意是世界上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是能影响世界的世纪工程,但到现在还没有一本专门的杂志来报道。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责任。因此我们出版此中英法三种语言的杂志,初期暂定为月刊。

杂志目前开设丝路故事,资讯,项目,观点,历史,图观,美食,旅游,文化栏目,预计还要开展和增设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绘画,雕刻,音乐,戏剧,网络动漫,商务和学术等活动和它们的特刊。首期内容提要:

丝路故事(新时代的西游记)、

资讯(中国霍尔果口岸)、

项目(中企非洲建塔)、

观点(法国缘何与一带一路牵手)、

历史(张骞出使西域)、

图观(罗马尼亚地下盐宫)、

美食(胡风对中国菜肴的影响)、

旅游(泰国大皇宫)、

文化(敦煌莫高窟)等等,

据了解,2017年底中国已累计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7年前11个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98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有新增投资,直接投资124亿美元;前11个月沿线国家在华实际投资50亿美元,新设立企业3500多家。

2017年底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放贷款已超过1100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3200亿美元。丝路基金已签约17个项目,承诺投资约70亿美元,支持项目所涉及的总投资额达800多亿美元。

随着库克群岛、瓦努阿图、白俄罗斯和厄瓜多尔4个意向成员获批加入,亚投行成员从57个扩围至84个。

2017年底,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蒙内铁路已建成运行,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修至到旧帕佐瓦段、阿联酋哈利法港开工建设、汉班托塔港正式交由我国运营、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首条生产线投产、连通东南亚的旗舰项目《中泰铁路》开工。

2017年底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3271列,班列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35个,连接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每年运送货物总值由2011年的不到6亿美元,增长到当前的145亿美元。

2017年底,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近21万个就业岗位。

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中欧文化协会会长陈雪霏对《一带一路》杂志的发行表示祝贺。她说,中国和瑞典之间在“一带一路“创意下的合作大有可为。18世纪的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抵达福州,然后从福州又运回瑞典大量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是正宗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营者。中国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以预见中瑞之间将以新的姿态进一步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两会系列报道(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9日商务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周小川认为中国现行金融体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国总结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的教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金融政策,实现了金融稳定,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下面是记者会实录:

时间:2018年3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
地点: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
内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副主任、主持人 王冬梅](2018-03-09 10:04:57)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今天的记者会主题是“金融改革与发展”。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同志,副行长易纲同志,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同志,请三位行长围绕“金融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路透社记者](2018-03-09 10:06:35)

2017年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中国非金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0.47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在高借贷成本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央行是否仍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中国政府是否将放松对资本外流的管制?在设定人民币中间价时,是否会完全取消使用逆周期因子?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0:09:45)

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经过这么多年艰难曲折的复苏,终于现在在全球多个地区都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因此,很多重要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数量宽松慢慢退出。首先这是一个好事,这个好事也意味着过去全球范围内的数量扩张和低利率可能逐渐将告一阶段。中国也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部分,这个方面的影响大家应该可以预估到。

[周小川](2018-03-09 10:13:25)

另外,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增长方式也是在转变。我们现在强调经济是一种新常态,是从过去追求数量型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增长。所谓过去数量型增长的旧常态,就是有很多事情也是靠资金堆积,资金投放比较大,所以就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式的转变也表明未来经济的增长依靠数量堆积会减少。

[周小川](2018-03-09 10:15:42)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广义货币的总量在经济体中已经相当大,在追求质量型增长的时候,就有可能减少过去大量依靠资金支持的这种增长方式。所以,实际上整个中国经济体里的广义货币这个池子里的钱可以用得更有效率,一旦用得更有效率以后,也并不见得就是说资金就紧张。应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看到整个资金上数量和价格有上升趋势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它也有提高效益和价格下降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在货币政策上和外汇政策上,都有相应的政策响应。

[易纲](2018-03-09 10:19:48)

我们监测到,去年年底贷款利率是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看去年的物价CPI是1.6,PPI是6.3,GDP的平减指数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权平均。这么看,我们的实际利率是稳定的,我们不仅仅要看名义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还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是相一致的。资金面上供给,也是比较平衡的。至于你说的美联储将加息这个问题,我们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谢谢!

[潘功胜](2018-03-09 10:22:25)

刚才,在你的问题当中提到下一步关于外汇管理方面措施的问题。大家知道,我国的外汇市场曾经在一段时间经历了高强度的风险和冲击。我们通过一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比如采取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征收银行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对境外机构境内存款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等。

[潘功胜](2018-03-09 10:28:10)

另一方面,在2017年年中,我们四个部委对外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已经非常公开化和透明化。在过去几年当中,在外汇管理微观市场监管上,我们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和外汇管理政策,加强了外汇市场微观监管,管理的着力点主要是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打击地下钱庄,加强跨境收支的真实性申报,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微观监管措施不会因周期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会保持在不同周期的标准一致性和稳定性。谢谢。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记者](2018-03-09 10:31:41)

我们知道近年来,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是越来越高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到要有效地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还有统一中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标准。请问,下一步对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央行有什么具体的打算?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0:32:38)

您刚才自己也说出来了,关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应该说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也是准备很多年了。中国实际上从90年代后期在准备加入WTO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在市场准入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当时有亚洲金融风波,这个步伐在一度情况下稍微慢了一些。随后中国加入了WTO,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实际上在加入WTO若干年后,我们也在准备,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是不巧后来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现在,我们进入新的阶段后,确实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开放可以胆子大一些,开放的程度更高一些。

[周小川](2018-03-09 10:33:07)

另外,除了允许外面的机构在中国办金融业务以外,对外开放还是一个更广义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向全球。这些年,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全球各个地方也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和子行,开展了越来越多业务,和其他国际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很好的合作,也存在竞争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也促进了中国整个金融的对外开放。当然,除了人民币可以“走出去”以外,我们金融市场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开放步伐。

[周小川](2018-03-09 10:33:42)

在最近已经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有“沪港通”,后来又有“深港通”、“债券通”,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上的对外开放。这些开放,也意味着中国在货币可兑换方面逐渐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预计这种开放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在政策上来讲,我们多数该研究的政策都已经研究过了,逐步寻找时机稳步向前推进。对外开放也是实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成长,逐渐在开放中体会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和体会国际竞争的过程。

[易纲](2018-03-09 10:34:27)

我再补充两点: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业对外开放相关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所以,我们要落实中央的精神。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安排合理的开放顺序。所以,我们人民银行和金融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对于金融开放的部署。

[易纲](2018-03-09 10:34:59)

二是放宽或取消外资一些股比限制。实际上这是减少了对外资机构的歧视性待遇,体现了内外资一视同仁,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外资金融机构要准入或者开展业务的时候,依然要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审慎监管,这样我们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配套监管机制,我们仍然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2018-03-09 10:35:46)

央行刚刚发布了2月份外汇储备的数据,请问为什么外汇储备在经历了十几个月的增长之后突然出现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外汇市场的形势会有较大的变化?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0:36:22)

外汇储备的数量,这个数字在会计上是有很多学问的。第一,我们现在外汇储备还是以美元来计算的。中国老早就建议将来世界各国是不是可以以SDR来计算,因为用美元来计算,美元升了或者贬值了的话,外汇储备里其他的货币成份,比如欧元、日元其他成份折算成美元的时候就变了。所以,你可以注意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美元的变化,而且美元的变化有一些也是美国自己的一些政策所导致的波动,引起了美元有一点回升,这个美元升值以后,日元和欧元的成份折算成美元的时候就变少了。所以,外汇储备加总就会有所减少。

[周小川](2018-03-09 10:44:47)

第二,在外汇储备中,有很多项目按照当前的会计准则都是叫“盯市”(mark to market)计算,外汇储备投资的债券、股票和其他的这一类资产,它会随市场变化发生价值变化。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些资产涨得很厉害,涨到头以后就会有下跌,一旦下跌的时候,按照“盯市”法计算的时候,储备数量就有所减少。这可能是最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但是,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形势来讲,都没有任何重要的变化。

[潘功胜](2018-03-09 10:46:00)

周行长已经讲得很清楚,我国外汇储备在2017年1月份下降到3万亿,此后持续12个月小幅上升。在今年2月份有微小的下降。我们前天发布了外汇储备的数据,外汇储备下降了270亿美元。

刚才,周行长已经讲了原因。第一,有一个汇率折算的问题。2月份美元汇率指数上升了大概1.7%。第二,有一个资产价格的问题。国际市场债券价格指数出现下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股票市场基本上都下跌了4%到5%。主要是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我们2月份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往前看,我国经济基本面比较稳定、稳中向好,汇率也比较稳定,双向波动。未来,我国外汇储备仍然会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

[外文局中国网记者](2018-03-09 10:47:19)

我的问题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今年会有哪些主要举措?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0:48:55)

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说主要的政策该研究的都已经研究了,也就是说已经允许在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同时,人民币现在也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的篮子,主要的步骤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应该说,市场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以及用于资产计价,包括一些重要商品、储备,在多大程度上用人民币计价交易,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也是谁也强制不了谁的,都是他们自愿按照他们的理解来考虑的。所以,今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周小川](2018-03-09 10:50:32)

至于政府方面或者说从央行的角度能够继续推动的事,我觉得一是在资本市场和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连通方面,可能还有进一步可以做的事情。这方面大家也已经看到,这些年始终都有一些进展。再有,除了资本市场以外,整个金融市场其他方面的连通也会有所增强。另外,中国是稳步地、渐进地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可兑换以后,还存在着一些个别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也会逐步有序放开,放开以后,人民币国际化还能够进一步地向前迈进。谢谢!

[彭博社记者](2018-03-09 10:51:13)

我想问的问题是,在中国新的金融监管架构之中,中国央行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是否会学习英国建立“双峰”监管模式。另外,周行长您去年还曾经对金融风险过度乐观的情绪做出过警告,您当时说金融风险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的特点。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债务水平并未下降,而是缓慢上升。我们了解到您可能即将卸任了,请问您如何评估当前的债务风险,您是否认为中国已经采取了应当采取的措施来避免您所警告的后果?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0:55:28)

你的问题问的有点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现在还在进行之中,在本次人代会最后几天,可能代表们还要就国家机构改革研究讨论,其中也包括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一些主要的内容,在去年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披露的消息里,已经说明了金融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包括其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其办公室放在人民银行,这些都表明人民银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现在这个作用,我个人体会,一个是有一些金融监管的空白,过去的监管体制出现了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可能需要尽快的弥补。第二个是金融监管有一些规则,也出现了一些缺陷,需要增强金融规则的制定。此外,还有一些已经发生的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的风险需要抓紧进行处置,维持金融系统的健康。

[周小川](2018-03-09 11:01:45)

这里的工作其中有一条也是人民银行要牵头,增强各个金融机构特别是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提高协调的效率。这是机构改革的若干个方面。可能大家还需要进一步再看金融机构改革还有哪些内容。当然,我们机构改革还是主要依据中国国情,也参考了国际上各种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参考的过程中也研究了所谓“双峰”监管的体制,但是,我们目前觉得还是要观察一段时间,不是说我们就要采用“双峰”监管的尺度。

[周小川](2018-03-09 11:06:49)

关于中国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觉得大家已经看到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现在已经平稳下来,所以已经进入了稳杠杆的阶段,甚至是说我们广义货币的增长已经低于名义GDP的增长,也就表明,在总量上进入了稳杠杆和逐步调降杠杆的阶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观察不同的指标,其中有一条是央行和监管机构共同压缩了“影子银行”的业务,在压缩“影子银行”业务的同时,可能有一部分“影子银行”就回归到银行体系的表内业务,因此,你看不同的债务融资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些是负的,你不能拿其中一个指标,就说你看你们还在加杠杆,其实大家应该看到,现在已经进入到稳杠杆和逐步降低杠杆的阶段,这个趋势还是很明确的。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2018-03-09 11:07:57)

2017年以来,多个城市住房信贷政策明显收紧,最近也有反映个人住房贷款额度偏紧、利率上升。请问周行长,今年住房信贷政策还会有什么新的变化吗?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状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1:08:35)

请潘行长回答。

[潘功胜](2018-03-09 11:11:05)

围绕着房地产实际上是有好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住房贷款,最近有一些媒体在说住房贷款的问题和住房贷款利率的问题,认为2017年全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了4万亿,增长率是22%,人民币整体贷款增长12.7%,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了22%。今年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21.4%,人民币各项贷款整体贷款增长13.2%,个人住房贷款比整体贷款的增长差不多多了将近10个点。虽然2017年和今年的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有所减少,但是它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长,可以满足市场的合理需要。个别的银行在个别的时段由于资产负债匹配方面的问题,出现了放款的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的情况,我想是可能的。

[潘功胜](2018-03-09 11:17:47)

关于住房贷款利率的问题,的确,房贷利率是略有上升。但大家从稍微长一点的周期来看,它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商业银行综合考虑负债端利率上升和房地产的风险溢价,对住房贷款利率自主进行定价,扩大利率的浮动区间,总体上符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和趋势。在这方面,人民银行会督促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对住房贷款执行差别化的定价,积极支持居民特别是新市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

[潘功胜](2018-03-09 11:21:31)

第二个问题,关于房地产金融的风险问题。人民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审慎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我国的房地产信贷质量总体上良好,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我跟大家报几个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是不到1%,整体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是1.85%,这是含政策性银行的,除掉政策性银行是1.74%,显然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的水平好于整体贷款的不良率水平,其中个人贷款的不良率只有0.3%。而且我国在住房贷款的发放上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比较审慎的政策,平均首付比在33%以上,去年新发放贷款的平均首付比在37%,这也是在国际上是非常审慎的住房信贷政策。当然,我们也关注到个人住房贷款、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长速度有点快,个别的房地产企业可能在财务方面比较激进,会有一些风险,这些我们都在密切关注。

[经济日报记者](2018-03-09 11:25:22)

在2017年很多人认为金融改革的步伐走的有些慢了,大家认为这可能与防风险有关系,接下来2018年防风险仍然是金融领域的重头,这会不会导致大家有这样一种担忧,防风险会导致金融改革与发展进入停滞,或者步伐放缓,请问周行长怎么看?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1:26:14)

大家也知道金融行业,特别是像银行这一类机构本身就是高杠杆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因此,防风险如果防得好,这是这个行业发展以及它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这个做得好的话,就能够发展得好,能够服务得好。因此,防风险、防危机也历来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个人认为防风险跟改革不是对立的东西,而应该是一致的东西。大家也看到国际上正是由于有了风险、有了危机,才促进了很多新的措施的出台。我们中国有很多重大的金融改革,正好是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让我们认识到风险和不足,然后进行了改进。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也是这样。因此我们说防风险是改革的一个部分,2017年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总书记作了重要的讲话和部署,此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这些防范风险的动作都改进了监管,改进监管也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改进监管、减少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方面其他的步伐反而可以走得更快、更大。比如说我们刚才大家所提到的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准入的放开,这些都跟监管的改革联系一起。谢谢。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2018-03-09 11:26:42)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和往年相比“松紧适度”这个表述比较新,对于市场来讲,我们如何来理解松紧适度?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1:27:12)

请易纲同志回答。

[易纲](2018-03-09 11:29:58)

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这样的表述,主要是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而言的。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经济目前是稳中向好,我们看一个货币政策松还是紧,可以从几个维度,一是看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一些薄弱环节。另外一方面是我们支持创新领域,中国经济目前有很多创新的亮点,看这些创新的领域能不能够及时得到货币、信贷、股市,还有其他各种融资方式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还要注意刚才那位记者提出的金融改革。所以,松紧适度主要是看对实体经济而言,我们的实体经济能不能够得到各个方面有效的支持。能不能够创造一个防风险并且能够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这样就为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易纲](2018-03-09 11:32:57)

从流动性角度来讲,也要松紧适度,也要基本上稳定。我们看流动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场利率是不是平稳,整个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是不是合适,各方面的指标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我们对“松紧适度”的考量。

[易纲](2018-03-09 11:47:20)

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是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要合理增长,没有讲数量和指标,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们用M2来作为一个主要指标,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就是,市场的深化和金融的创新,使得像M2这样的指标跟经济的走势的相关性变得比较模糊,有的时候预测性也变得比较不确定。全世界都有这种现象,这几年我们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科目对M2的影响也比较大,各国都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淡化了把M2作为一个指标,或者把M2作为一个预测目标这样的做法。这种相关性下降,它是一个规律性的事,你重新定义M2,改变M2的口径也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针对这种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针对我们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更注意盘活存量,更注意优化货币信贷存量的结构,这样就能够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你说的这个合理增长也好、松紧适度也好。谢谢。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2018-03-09 11:47:47)

两个小时之前,央行刚刚公布的2月末M2的增速是8.8%,我们看了一下这已经是连续10个月维持在个位数的增长了,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M2,但没有给具体的数字。请问,未来应该怎么样理解M2增速?什么是合理增长,怎么去理解2018年的货币供给?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1:48:02)

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易纲行长已经说到了,由于M2指标口径总是在不断变化,主要是金融市场结构、金融产品在不断地变化,M2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衡量货币政策松了紧了的一个工具。但是这个问题既然问了的话,假定说M2的口径短期内变化不大,我们怎么看呢?如果M2和名义GDP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的话,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讲就是不松不紧,名义GDP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实际GDP加上GDP平减指数,也就是经过物价调整的GDP。如果M2大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货币政策就偏松一点,如果低于就偏紧一点。观察是这样观察。但是,假定条件是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产品的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

[周小川](2018-03-09 11:59:11)

更重要的指标,应该说还是要观察像是通货膨胀率和就业这样的指标,我们光观察GDP有时候是不够的,还是要看物价水平和就业水平,从这儿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还是紧。再有就是今后慢慢的大家的关注点可能逐渐从广义货币的数量变化,慢慢转到对于价格的关注,到底市场上这个价格在什么水平,通过统筹考虑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来看待货币政策是松是紧。

[周小川](2018-03-09 11:59:26)

对中国来讲,现在的M2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八点几。从刚才衡量的角度来看,第一是跟名义GDP相比是比较接近的,另外,你又可以看到M2增长比名义GDP稍微低一些,也还有存量的关系。过去,M2增长速度一直比名义GDP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池子里的水已经很多了,新进的水不一定要这么多,所以还跟存量的积累有关系。总之来讲,很难有一个非常简易的指标让人一下子就看明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加以判断。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2018-03-09 11:59:52)

去年内地和香港开通了“债券通”,但仅仅是“北向通”,让香港的投资者可以投资内地的债券市场。请问今年会开通“南向通”吗?大概是什么时间,会考虑哪些因素?周行长,在您漫长的行长生涯里有哪些您觉得特别难忘和特别遗憾的时刻?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00:14)

金融市场的开放绝大多数都是双向的,当然你刚才点到“债券通”,最开始是一个单向的,这里也是取决于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个金融中心交易的产品有强项也有弱项。比如说香港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这都是它比较强项的东西。债券市场东西比较少,可交易、可投资的东西比较少,而内地债券市场数量很大,有很多企业在内地的债券市场上融资和交易,所以需求也就比较单向。但实际上如果开放“南向”的债券市场,这没什么困难,我认为只要有需求,随时都是可以做到的。总体来讲,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还是会不断地迈出步伐。

至于你提的第二个问题,因为经过这么多年在金融系统工作,事情太多了,所以很难挑出来说哪件重要,哪件不重要。我想响应一下我们新闻发布会取的这个题目很好,就是金融的改革开放,我觉得有幸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进,很有幸的一件事。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2018-03-09 12:00:32)

目前,央行正在牵头制定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规则,央行出于哪些考虑来出台这项规则?目前规则的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够正式推出,以及推出之后是不是会对金融市场带来冲击?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00:57)

资管方面的发展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发展,但中间也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一些类似的产品规则不太一致,另外也有一些冒牌的,打着一个名义来做的,实质上是其他的事情。因此确实有一些漏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人民银行来讲,我们是范一飞副行长在负责这个事,今天他没来。但是,潘功胜副行长也管金融市场,所以他对这个事也比较了解。请他说一下。

[​ 潘功胜](2018-03-09 12:01:13)

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我们在去年11月份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大家应该从网上对它的基本框架都可以非常了解。我们也收集了很多的意见,会同相关部门对这些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且也合理的进行吸收。在考虑这个规则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怎么化解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所隐藏的风险,以及这个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会在这之间寻找一个很好的平衡。这个政策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履行相关的程序以后会尽快向社会公开。谢谢。

[证券时报记者](2018-03-09 12:02:21)

我的问题是关于数字货币,央行此前说正在研究发行数字货币,请问进展如何?对于数字货币的正式问世是否有时间表和路线图。请问周行长,您如何看待未来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02:49)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人民银行在三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了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和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研发数字货币。在概念上来讲,大家头脑当中的数字货币概念都是不一样的,央行用的研发的名字叫“DC/EP”,DC,digital 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是电子支付。实际上电子支付的是什么呢?支付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或者是其他的网络系统传输的数字的东西,并不是纸面的货币,所以电子支付本身也是有数字货币的属性。为什么把这两个连接起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的,研究数字货币不是说让货币去实现某一种技术方案的应用,而是说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这几项东西既可以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或者是分布式记账技术、DLT为基础的这种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在现有的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技术。目前国际上对于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也有了初步的一些分类,表明它还可能是有多种可能的体系。应该说,数字货币的发展既是有技术发展上的必然性,未来来讲可能传统的纸币、硬币这种形式的东西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有一天就不存在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同时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来讲,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有一些技术方案有可能冒的风险太大,结果出问题的时候使消费者受损失。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我们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局部的测试,可靠了以后,再进行推广。2017年,人民银行组织了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组织大家推进。大家可能也在市场上看到数字货币在某些方面引起很多议论,也出现很多风险,价格出现很多的波动。主要是有一些技术应用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跑到了虚拟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资产交易我们认为这个方向需要更加慎重,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也不太符合我们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必太着急,稳步的研发,有序的进行测试,把握住方向,要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变成过度投机的一种产品。刚才给大家介绍了现在的研发计划,在研发到一定程度会进入到测试阶段,我现在能说的也就是这些。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2018-03-09 12:22:42)

从2016年的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加大对资本外流管制的力度,这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有所放缓,您怎样看待未来中国的资本项目的开放进展?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23:06)

我个人并不认为说整个资本项目可兑换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它服务于什么,还是服务于中国经济和世界整个经济更加融合、更加开放,实现所谓开放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你既然是开放型经济,货币的自由使用程度应该高,应该可兑换。但与此同时,你要防范风险,除了金融的风险,也要考虑到经济中各种不同实体所面对的风险,还要考虑到要有反洗钱、反恐融资这一类内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也并不完善,所以有时候资本流动会起到副作用,会伤害某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像这些都必须考虑在内。因此这样的一种改革开放的进程,应该说历来都不是直线型的,它总是朝这个方向走,如果经济中有一些问题的话,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一些方案、有一些具体的执行措施需要进行微调,这样的话最终会有利于在这方面前进。中国从90年代到现在,最早提出人民币要变成一个可兑换的货币,我记得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是1993年就提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一个大国逐步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有最大的两个曲折,不是说最近有什么曲折,最大的两个曲折,一个是亚洲金融风暴,一个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旦出问题,大家就会对政策进行评估,进行反思,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总体上在这个方向上走的更扎实、更稳健,最终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

[易纲](2018-03-09 12:23:26)

我补充一句。资本可兑换是在稳步的推进,在资本项目下有两个最重要的项目,一方面是直接投资,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FDI,一个方向是ODI。直接投资,我觉得真实贸易投资背景下都是很方便的。另外一个大的项,比如说组合投资,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国内股市、债市的开放和中国的居民将来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产,配置它的组合投资。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组合投资,在这两个方面都会进一步的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这里有一些“放管服”的改革,有一些便利化的改革,还有一些数据透明度,还有一些比如说反洗钱、反恐融资的要求,这些都会稳步的推进。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我们国内市场现在也在变大,不管是股市还是债市还是其他的市场,将来也都要做双向的开放。在做开放的同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控好风险,使我们的监管水平和开放的程度相适应,这样就能够在开放中防范好风险,使得中国的居民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更加的便利,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谢谢。

[新华社记者](2018-03-09 12:24:46)

近两年,比特币ICO融资等虚拟货币平台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看到央行和各个监管部门采取了强力的监管,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请问这是出于何种考虑,下一步我们将出台什么样的监管政策?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25:09)

刚才您说到的那些措施可能您已经都观察到了,您是说背后怎么考虑。首先,我们刚才已经回答了跟此相关的问题,意思就是央行比较早就动手关注金融科技方面的新技术,并组织了研讨会,成立了研究所,在这方面付出了力量,同时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这首先表明我们对科技的总体态度。同时,我们也很关注像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应用。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这些研发应该比较慎重,像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分叉产品的一些东西出的太快,不够慎重,如果迅速扩大或者蔓延的话,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也许也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传导,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作用。因此,我们主张,研究一些新东西是好的,但是除了市场的动力以外,还要考虑全局、大局,不是要钻一些政策空子,搞出一些什么爆发性的事件。

[周小川](2018-03-09 12:25:44)

再有,你在投入真正运行之前,一定要考虑跟消费者的关系,跟投资者的关系。因此,如果在测试还不太充分,或者测试结果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会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从央行的角度来讲,第一是不慎重的产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测试、经过认证,确实比较可靠了以后再推广。所以,大家注意到我们央行的做法是去年8月底先把ICO停了,后来紧跟着,我们是不支持比特币和人民币的直接交易的。再有是,把现在的所谓比特币一类的虚拟货币像纸币和硬币、信用卡一样作为零售支付工具,目前我们没有认可,银行系统不接受,也不提供相关的服务,这就是背后的考虑。

[周小川](2018-03-09 12:26:21)

未来的监管,首先它是很动态的,它是取决于技术的成熟程度,也取决于最后测试试验、评估情况。所以,这个应该说还有待观察,也不是说马上就要拿什么样的监管措施。也像我刚才所说的,在考虑这些新技术的同时,在服务的方向上要清楚,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创造一种可投机的产品,让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而是强调要服务实体经济。既然是说想搞数字货币的话,你要考虑确实给消费者、给零售市场带来效率、带来低成本、带来安全隐私的保护。另外,你要考虑大局,这个东西不要起到说跟现行的金融稳定,跟现行的金融秩序直接相冲突。当然,如果说是技术发展会对原有的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也需要比较慎重地进行研究、进行论证以后再出台。所以,总的来讲,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在逐渐摸索,在摸索过程中,说不上一定就是未来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研究这些问题,央行也是和市场人士密切配合,听取广大公众特别是媒体的意见。谢谢。

[中新社、中新网记者](2018-03-09 12:26:42)

请问周行长,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的制定进展情况如何?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主要会聚焦在哪些方面?它与单独对证券、银行等金融公司的监管有哪些不同?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26:59)

金融控股公司,潘行长也有研究,我先简单说两句。一是社会上现在出现了金融控股的行为,有的叫金融控股公司,有的没有叫金融控股公司,但实质上有一些集团里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做法,可能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可能还在不同的行业,比如说有证券、有保险、有银行的、有信托的等等,这样的一些行为,同时也酝酿了一定的风险,这些东西应该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对金融控股公司,我们试图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但目前也还在初步探索之中。首先一条,我们知道金融业是要依靠有足够的资本,资本是能够吸收风险的基础和能力,因为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你必须有一定的本钱来支撑它的稳健经营。目前出现的一些金融控股的行为,使得有一些他们所控制的金融机构的资本并不真实完整,社会上存在着有一些虚假注资、循环注资的问题。因此,强调资本的真实性、资本的质量、资本的充足,这是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的一个内容。

[周小川](2018-03-09 12:40:57)

二是你既然搞金融控股的话,你的股权结构,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受益所有人的结构,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应该保持足够的透明度。如果不透明的话,就容易在中间出现一些风险,出现一些违规的操作。因此,大家对金融控股的股权结构和受益所有人结构都很关注,也能从中能分析到很多问题。再有,也就只有在所有权结构比较清晰的情况下,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它们的所谓关联交易的管理。一个是,控股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之间可能有关联交易,也可能和他们所控股的其他非金融类的企业,也就是实体经济的企业以及海外的企业之间,都可能存在关联交易。所以,对关联交易的管理会有所加强。总之,要保持一种稳健经营、透明度。我认为,这可能是当前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管理和起草一些基本规范文件的起步点。当然,以后可能还会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有更深的考虑。

[​ 潘功胜](2018-03-09 12:41:13)

刚才周行长已经讲得非常全面,金融控股公司实质上这些年来是发展比较快的,也出现了很多的风险,周行长刚才在讲话当中所谈到的,比如说交叉性的金融风险,比如说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风险的隐蔽性比较强,比如说控股公司干预下面的金融机构的经营等等。在中国这个分业监管的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在规则上存在空白,监管的主体也不明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央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要牵头抓紧制定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的重点,刚才周行长在讲话当中都讲到,比如说要落实行为监管,要实质重于形式。比如强化整体的资本监管,建立并表的监管机制,防止虚假出资、循环出资等等短期行为。要严格股权管理,这个股权的架构和组织的架构要清晰,股东和受益人应该是比较透明的,要强化关联交易的管理,要在金融机构和控股公司之间,和其他的产业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等等,现在,人民银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谢谢。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2018-03-09 12:43:52)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类似于P2P和比特币这样的金融创新往往是起于微,但是发展蔓延十分迅速。我的问题是,我们未来考虑构建什么样的创新监管的体系或机制,来确保对这种金融活动萌芽早发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早的预防呢?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44:12)

应该说这也是最近出现的新课题,过去金融系统其实一直是跟科技创新配合得相当好,而且金融系统历来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非常忠实的拥护者和应用者。大家可以想像,从早期计算机开始出现,从早期所谓通信系统开始改建,从远程通信的出现,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你在社会上看到金融行业不管是银行、证券市场来讲,都是计算机最大的买户,也是互联网非常大的使用者。金融系统很早也是所谓云存储的使用者,最早来讲大规模存储客户数据都是在银行系统发生的。我们金融交易所包括股票交易所在内的都是联网通讯、高速计算、数据挖掘,都是最忠实的云算者。最近出现了一个情况,有一些技术发展比较快,跟常规不太一样,另外科技应用直接导致他们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新的金融市场板块,这种做法过去不多。新技术出来以后,他们去用,用的过程当中基本上还是把握住了应用的方向和范围。现在是有一些新的,这个新的东西我们第一是表示要密切跟踪,共同合作,再有是如果新的技术马上就投入运用,成为新的金融产品或者新的金融交易市场的板块,我们认为要慎重。按照现在的规则,你该申请的还要申请,该评估的还要评估,稳健以后再进行。同时我们特别强调一条,就是所谓消费者保护和投资者保护,你要注意这些东西它是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或者消费者教育。要知道对于一些特别新的产品,大家都没怎么摸过,过去都不怎么知道的,一定要学懂了再考虑去用,你要用的话,就自担风险,要自己搞清楚,否则的话,也不是完全靠监管能够管得住的。一方面监管要想办法学习跟上新的形势,另一方面有一些规则还是要坚持。最后还要加强对消费者、投资者的宣传教育,树立自我负责的态度。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2018-03-09 12:48:17)

关于信贷管理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去年年底监管层加强了对表外融资的管理,也导致表内的信贷规模激增,请问今年央行是否能够容忍信贷规模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是否会采取一些限制的措施?如果由于额度的限制导致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实际利率的增长又是否会倒逼央行进行加息?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48:33)

您提的这个问题,应该说从央行的角度我们更关心宏观的汇总的这种数字,当然每个部门它可能关心它自己的几个指标,就像你说的,如果一部分表外业务挪回表内的话,表内的增长可能就显得偏快。比如说,具体的处室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不是快了一些,但是从宏观上来讲,从央行总体观察来讲,我们还是更加注意总量指标究竟对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对就业、对物价的这些影响。因此,应该说有一些过去有点违规或者是打擦边球的表外业务按照监管的要求,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该纳回到表内的话,这个调整是正常的,是有益的,同时在总量上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现在的货币供应总量和其价格,就你说的利率,总体来讲还是由总量决定的,不会由单项决定,不是说就由信贷决定利率,而利率现在已经是代表了更广泛产品的一种综合的价格。虽然这个价格还会有很多品种,比如说贷款的价格、债券的价格、股票的价格,但总体来讲,整个的价格水平代表了宏观经济的状况。谢谢。

[主持人](2018-03-09 12:48:46)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香港商报新媒体记者](2018-03-09 12:57:57)

近期港元的汇率持续走弱,已经达到了有联系汇率以来的最低点。所以,我看到有声音讲,香港需要重新检视联系汇率制度。1997年的时候,中央大力支持香港维护联系汇率制度,我想知道的是央行到现在如何定位港元的地位和作用,包括联系汇率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谢谢。

[周小川](2018-03-09 12:58:14)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在财政货币这些问题上都是高度自治的,在香港回归祖国整个过程中,在香港基本法立法的过程中,这些事都已经说明白了,我估计您作为香港的媒体比我更清楚。香港目前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的是美元。后来有一定的微调,扩大到了正负五分钱的浮动范围,这些都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自己作出的选择,走的是香港自己的决策程序,我们非常尊重这种政策选择。同时我们也尽我们的力量配合支持香港的汇率政策和制度选择。因为香港经济还是和内地的联系最多,但是货币和美元联系比较紧,这中间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应该说也都是在预期之中的,也不是超过预期的。这种选择,说实在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优点,有时候会看到缺点,因为选择很少,所以每项选择都不可能说只要优点不要缺点,总是共生的。我们不会对香港财政、货币政策作出什么评论或者提出什么政策主张,而是说如果香港作出的选择,我们一定高度尊重,同时配合好,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做法,使得现有的体制能够平稳的运行,尽可能的把可能存在的缺点和不利方面降到最低程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