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系列(三)见证中国制造,见证中瑞合作

北欧绿色邮报网乌鲁木齐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中外媒体走进新疆活动日程很满,精彩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关键时刻,没电了怎么办?

原来,出来时匆匆忙忙,错把坏了的旧充电器和连线拿出来了。关键时刻没电了。我问了所有带大相机的同事同行,人家都用的是佳能,我用的是尼康,不匹配。无奈,我求助万能的组织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外宣办的负责人,看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是否商店有卖的,或者买,或者借都可以啊!

于是,吕妍同志就到处打听,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到下午参观葡萄园的时候,她告诉我在昌吉搞定了。根据电池型号和尼康D7000的相机型号,昌吉宣传部的于剑同志到尼康专卖店终于找到了一款,不过不是原装的,是中国改装的。问我行不行,我说行,买!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于剑拿来一个塑料包装的充电器。看起来比原装窄一些,但是,又厚一点儿。原装是四个锯齿接触,中国制造只有两个锯齿,加注了正负极,原装有很长的线来接插座,中国产的没有线,直接用中国式插头,我刚一看,心里直打鼓,这能行吗?

等吃完饭到车上拿来电池一试,严实合缝,一插到电源上,红灯立刻亮了。我喜出望外,拍手称快,惊喜地叫起来,对了,对的,可以!

再想想价格,我原来买的版本价格是600多元,而中国制造只有80元!难道这不是厉害了,我的国吗?厉害了,新疆!厉害了,昌吉!这就是我所见证的中国的发展。同时,我也见证了中瑞合作在新疆。

26日下午,中外记者参观了一个奶制品和麦制品店,名字叫麦趣尔。该公司引进了瑞典利乐奶制品生产线,总共花了两个亿。生产的产品确实不错,奶制品,蛋糕,汤圆都可以生产。由此我想中瑞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可能性是大大的有。

中国人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进一步优化,中国的高铁是这样,共享单车也是这样,主意是早先就有,但后来居上,进一步改进。人类文明其实也就是这样进步的,在互相学习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

这充电器也是这样,中国制造的从根本上说节约材料,这就是最大创新!同时简单实用。当然,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创新,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发明创造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