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特约记者 黎玉庭、简玉华、范志临和张卓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民族最闪光的坐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全国各参战部队老兵们引以为骄傲自豪地是:“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491团6连(含原4连)对越作战胜利40周年纪念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
撰文:(连州)黎玉庭(河北)简玉华 (长沙)范志临 (荷兰)张卓辉
摄影:(河北)李德 (韶关) 于振存
为了永不忘却的记忆,与全国各参战部队老兵们一样,164师491团6连(含原4连)对越作战胜利40周年(1979—2019)纪念大会于今年3月1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
当天,来自河北、湖南、广东(广州、连州、韶关)、广西、山东贵州、福建、江苏、海南、江西、四川等省市地区的该团6连(含原4连)老兵代表们及其家属逾百人汇集长沙通程麓山大酒店参加为期3天的大会。不少人已年过半百,或年逾花甲,不少人夫妻同来,还有的携家眷、带儿孙,表征着红色之旅,薪火相传。从2015年起由简玉华组织战友聚会已历3次,第一届2015年广东中山、第二届2017年广西北海。第四届2021年相约贵州,正未雨绸缪。本次第3届聚会组织策划由原六连指导员,战友联谊会会长简玉华、战友联谊会秘书长易开云(战时一营书记)、联络员范志临等老战友担当。原六连连长祝其龙为今次聚会参加聚会战友点名。大会老兵代表们永远不忘血染沙场的战友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灿烂的青春、永远留守在南疆黄土上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全体起立向参战烈士默哀,致敬!大会向因故(病)未能前来的首長,老战友致电(信)慰问,向参战英雄们褒奖弘扬。正如老兵即兴诗诵:
《六连雄风》
(含4连战友)
(广州)杨汉波(韶关)何建达 (长沙)范志临
六连老兵聚长沙,
八一军旗映朝霞。
对越作战四十载,
卫国业绩人人夸。
群雄英名旌添彩,
廿岁青年今花甲。
倘若冲锋号再吹,
操枪陷阵敌寇垮。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战斗的通知》,1979年2月17日凌晨6点25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响,我军万炮齐发射向越军阵地,同时以数十万兵力,从南疆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向越南境内进攻,英雄六连随部队赴桂英勇参战,冒着越军疯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满地雷和竹尖陷阱的征程!
战时任职:原491团2营副营长(原六连老连长),到坦桑尼亚参加维和部队回国后任团副参谋长魏东富,团政委陈国华,二营营长徐乐标,4连指导员黎玉庭(战友联谊会顾问),团政治处干事陈雄(5连指导员,战友联谊会顾问),6连副指导员简玉华,6连连长祝其龙(后任)等领导以及老兵代表先后满怀激情地发言与总结,重温所在连队对越自卫反击战各个战役各次战斗的胜利历程,大家都为参加攻克谅山战役的重大胜利骄傲自豪。犹新记忆:团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二营为攻打谅山预备队,拳头连4连在指导员黎玉庭率领下攻取班感,英雄连6连在副指导员简玉华与连干部伴随火炮靠前指挥下攻占波寮,为大部队攻进谅山打开了大门。除由司徒副连长率二排配置军坦克连进攻外,6连副连长彭培祥身先士卒率领一排英勇作战,其中从福州部队调来补充兵的四零火箭炮手欧阳宗星,进攻时发现敌火力点,一炮即把它消灭,但他也受了伤,可顺手就地捡起一杆步枪,一枪把来敌干掉,当时给他报了一等功。此战6连光荣牺牲1人受伤9人,毙敌10多人,缴获一大批军械和物资。连队在攻克谅山时还占领了敌军械弹药库。作为164师主攻团的491团从广西北山方向突击直攻谅山。冲锋陷阵,英雄杀敌,不怕流血牺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坚攻战斗,有的为国捐躯。全体官兵历时28天的艰苦奋战,插坂然、打昆仑、攻巴外山、打波寮、战谅山,五战五捷。大家经过烽火硝烟,铁血洗礼,体现了“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491团3营首克谅山,占领省府大楼,当时战斗至3月2日晚,越军的零星抵抗被肃清,谅山北市区全被中国军队控制。谅山战役至此结束。中国军队占领此处,再向南已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如果中国愿意,饮马河内也是指日可待。越南首都此时已是一片混乱。3月5日,我国宣布:“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3月16日我们胜利凯旋归来!491团受中央军委嘉奖,荣获攻克“谅山第一团”称号!六、四连隶属师团所在的55军一战成名,在此次对越作战中歼敌1.3万余人,成为东西二线9个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东线集团由开国上将,广州战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温故知新,赋诗铭志:
《直捣谅山建奇功》
(连州)黎玉庭 (广州)陈雄 (韶关) 于振存
血染征衣怒火红,
直捣谅山立头功。
今朝长沙聚会日,
英雄干杯震苍穹。
年逾花甲精神砾,
弹洞战旗飘心中。
嘹亮集合号再响,
扛枪归队又进攻。
英雄六连所在营团隶属164师创建于解放战争初期的松江省(今黑龙江省),1948年10月归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建制,同年编入第四野战军,随同大军入关南下华北、华中(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华南(曾在长沙区域参加著名的衡宝战役)至饮马珠江,桂西剿匪。1952年11月编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序列,其第5任军长白忠耀将军就出自164师491团2营6连,已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且年过半百的他屹然率部参加对越作战,战绩彪炳,全军楷模。在5、60年代,部队卫戍湘、粤;70年代驻守粤东,及赴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发祥地军垦牛田洋,继而全师曾在当地抗击“7.28”特大飓风海啸,当时,包括年仅29岁,后为前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内218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分配师属各团营大学生连劳动锻炼,并与全体官兵一起投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抗洪抢险,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注。……,进而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前在汕头牛田洋被评为“硬骨头连队”,对越自卫还击战被评为“英雄六连”称号!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靓丽。80年代未90年代中,六连(含原4连)当代老一辈官兵陆续复员(退伍)、转业到地方,倾情投入祖国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大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忘我积极长效贡献。例如黎玉庭于80年代中转业,90年代初任连州市侨办主任、1996年调任连州市外贸局局长、外经委副主任;陈雄转业后任广东省法院司法干部、律师;已毕业于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晋升为二营付教导员简玉华1986年转业河北香河市外贸局任要职。又如70年代中,二营报道组赵志刚(原机枪连),吳中原(原4连)两位组长同期复员不久分别考入广东省(高级)党校毕业,赵志刚擢升韶关市委组织部和国土局任要职。吳中原则留广东省委讲师团后受派遣澳门新华社办公室,继而调香港的中国亚太“一带一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任要职。值得一提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1999–2019)隆庆。……,我团营能人辈出国家栋梁的他们都努力勤奋工作至退休,夕阳无限好,壮丽享黄昏,各人(户)欣获“光荣之家”,含饴弄孙 ,天伦之乐时也不忘承前启后发扬六连的优良传统。的确—
《六连硬汉》
(韶关)赵志刚
当年浴血奋战,
今日镇守海防。
继承红色遗志,
赞我六连硬汉!
《英雄辈出》
(香港)吴中原
抖落硝尘膺勋功,
北战南征烈火熊。
六连雄风今犹在,
精兵辈出当年勇。
《鏖战南疆》
(北京)张树良
雄师黑水建奇功,
又历南疆战火熊。
血热旌旗添异彩,
儿郎不减少年容。
席间,与会老兵们共叙昔日军旅生涯,战斗友谊;畅谈今天工作与生活,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等。大家一同合影留念,一起互留联系方式(地址、电话与微信号),气氛热烈非凡。与此同时,军嫂、眷属、孩童们等组团即兴精彩表演唱,传承红色基因,洋溢家国情怀。“……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大会期间,组委会组织大家去长沙橘子洲头,游览毛泽东主席青年时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春游橘子洲头》
(河北)简玉华 (长沙)范志临
橘子洲头姹嫣红,
六连聚会兴致浓。
入伍初衷卫国防,
指点江山毛泽东。
樱花夹道迎老兵,
犹如凯旋归途中。
并肩列队英姿飒,
江畔朝阳展新容。
去韶山市韶山冲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大家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圈。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举行,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到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参观刘少奇故居及其纪念馆(刘少奇出生以及度过童年及少年时代的四合院式房子),集体向刘少奇铜像敬献花圈。当地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韶山市毛泽东故居37公里,西距县城3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1982年冬,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
此时此刻触景生情,距湘万浬之遥,已旅居欧洲荷兰逾廿八年的原六连老兵张卓辉,情深意切地撰写,驰电调寄诗一首:
《我曾经见过他》
——纪念毛主席诞辰126周年,旭日临窗欣然命笔
我曾经见过他,
肖像掛在学校课室墙正中。
我曾经见过他,
天安门上挥手致意游行的学生与群众。
我曾经见过他,
语录、著作教导伢思想启蒙。
我曾经见过他,
青年成长康莊大道艳阳彤。
我曾经见过他,
指示解放军学全国人民要立新功。
我曾经见过他,
部署”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抗击“北极熊”。
我曾经见过他,
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斗争声明义愤填胸。
我曾经见过他,
见证中共一大唯一西方人马林描述湖南代表笑貌音容。
……
百廿六年,已侨居欧洲荷兰的我依然能见到他啊,
日出韶山冲,
日出东方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 备注]
(1) 1970年5月20日,毛主席发表了《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的声明》
(2)马林(中文名)为荷兰人,受共产国际派遣出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届代表大会,他是出席大会唯一西方人。而今荷兰南部一座立交桥以他原名Henk Sneevliet 命名,以纪念这位荷中友谊第一人。
编辑 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