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消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针对前进征程,他提出五个“坚持”,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
习近平表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他说,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在讲话的最后,习近平这样说。(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9
(新中国70年•庆典时刻)习近平: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消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习近平说。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和中央军委,向一切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和烈士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爱国同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中国发展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表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新中国70年)华侨华人为中国庆生:感谢这个时代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作者 吴侃)报道:值此新中国七十华诞来临之际,海外华侨华人纷纷点赞祖(籍)国发展变化,祝福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华侨华人也‘强’起来,腰杆硬了,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在海外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葡萄牙中华总商会会长蔡文显说,以前葡萄牙当地人看到黄种人总会认为是日本人,现在他们对华人已刮目相看。
吉尔吉斯斯坦华助中心主任杨彩萍20年前到吉经商,常遇到被看不起的情况。“如今不一样了,当地人谈到华侨华人会竖起大拇指,感谢祖国的发展,让我们在海外收获尊重和认同。”
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名誉会长颜安说:“在海外,不仅华人的地位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介绍,在日本的高中和大学,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会中文甚至成为求职的加分项,这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分不开的。
“在外求学能感觉到教授和同学对我们越来越重视。”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会长年陈表示,几年前刚到韩国时,教授在课堂上经常拿发达国家企业举例,现在越来越多地谈到中国企业。“我期待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发挥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1997年从德国回到中国。“20多年来,我研究的领域从跟着别人跑到在国际上领跑,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国家的培养。”
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琳达说:“1992年我来到北京投资地产,那时候东四环是一片荒地,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如今北京已经是现代化大都市。”她坦言,亲身经历这种变化,倍感振奋。
“这些年来,我虽然身在海外,却能深刻体会到祖国对华侨华人的关怀。”全非洲华人妇女联合总会会长朱怡苑说,“我女儿出生在南非,这几年我都送她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她因为这个活动爱上了中国文化,现在也在南非的华文学校学习中文。”
如今家乡面貌日新也令侨胞倍感自豪。土耳其伊兹密尔华侨华人协会会长王兴华对记者表示:“每一年回四川家乡,都能感受到新变化,如今土坯房变成了二层小楼,家家户户开上了汽车,这两年还通了高铁。”
西班牙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长周建虹对家乡今日的发展也感触很深。“现在青田老乡要办理出入境、户籍、证明开具等事项服务,可以远程视频连线青田公安局办理,不需要专程‘飞’回国。”
他赞叹:“虽然是小小的便利却使我们很有幸福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15次国庆阅兵,见证新中国军事“正能量”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作者 李京泽 张素)报道: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5次国庆阅兵。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此前14次国庆阅兵分别是在1949年至1959年每年举行一次,以及1984年、1999年和2009年各举行一次。每次阅兵时长从50分钟到150分钟不等。这些历史片段拼凑在一起,映射出时代变幻的风云,亦见证了新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的阅兵式上,因为飞机太少,第一批飞机飞越天安门后,又回转再次受阅。
那年,受阅的陆海空三军部队共16400余人。受阅装备有轻重武器110多种,其中包括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德制七九步枪和150毫米“花炮”等,它们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皆为缴获的杂牌武器,因此这一年的受阅装备被戏称为“万国牌”。
直至1954年国庆阅兵,“万国牌”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苏式武器装备。装备基本统一,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
1984年国庆阅兵,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中国自行研制,“万国牌”终成“中国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时,受阅的52型、500多台(套)装备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
此次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的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包括部分新型装备,集中展现了中国军队联合作战装备体系构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从“万国牌”到“中国造”,国庆阅兵展现了中国军事武器装备的发展,受阅方队的变化,也体现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由于牵引力量不足,骑兵师由三个骑兵团和一个由骡马拖曳的75毫米野炮营组成。1951年国庆阅兵,火炮方队中仍有部分是由骡马牵引,但不同于两年前的阅兵,尚存在的“马拉炮”恰恰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骡马化”向“摩托化”方向转变。同年,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新兵种亮相,由华北老解放区民兵代表组成的民兵大队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首次阅兵,受阅官兵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1956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次雨中阅兵,受阅官兵精神饱满,踏着水花前进;1957年,受阅人数为7064名,是历次阅兵中规模最小的一次。
1999年世纪之交,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中,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首次受阅。空中梯队也由1984年的4个上升到10个。
女民兵队伍最早在1958年国庆阅兵时亮相。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中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着教练机,从天安门城楼上空飞过。也是在这一年,受阅部队已涵盖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所有军兵种部队。
作为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新中国成立70年国庆阅兵是共和国武装力量全面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按改革重塑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编组徒步受阅方队,全军各大单位均有力量参阅,其中文职人员方队、维和部队方队等均为首次亮相。
15次阅兵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日益壮大,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百米阅兵道,70年强军路,这背后是军事力量发展、国家的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近观中国)站在今日之中国,读懂习近平定位的“世界之中国”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 作者 钟三屏 )报道: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0华诞。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今日之中国如何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对自身在世界坐标中的位置有何新的期待?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是习近平描述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观察认为,“世界之中国”这一极简表述,不仅从静态意义上指明了中国与世界的地域联系,还从动态意义上勾勒了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相互形塑、相互需要的关系。
70年,新中国一路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追忆历程,把酒回望,一杯敬自己,一杯敬世界。70年间,中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离不开外部世界,正如《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所指,中国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
资料图:2015年10月14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开镰秋收,丰收喜人。图为打稻谷的苗族同胞。中新社发 彭年 摄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百业待兴到“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从现代化的追赶者到走出独有的现代化道路,从温饱不足到奔向小康……中国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举国上下干出来的。习近平将之定义为“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今日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喻为“一场接力跑”,勉励奋斗史诗的书写者“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是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回首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世界“大气候”变化带给中国的机遇和改变亦不容忽视。从封闭半封闭到敞开国门拥抱世界,从被隔离于国际经济体系之外到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推手,从“一边倒”到打造全方位外交……70年间中国的重要选择、重大转型无不打上了世界“时”与“势”的印记。
对于来自世界的暖流,习近平毫不讳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对于侵袭世界的寒流,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蔓延等,他正视挑战的同时呼吁求同存异,“我们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利益差异和观点分歧很正常”“关键是要弘扬伙伴精神”,向世界传递辩证务实的解局思路。
资料图:2017年5月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纵观7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观察家认为,这一关系既表现为“世界之于中国”,又表现为“中国之于世界”。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舆论越来越关注“中国之于世界”。有外媒慨叹,“世界曾以为它将改变中国,然而中国取得了如此壮观的成功,它已经改变了世界”。
面对“世界之中国”这一定位,中国如何更好作为?放眼寰宇,八方祝酒,一杯敬当下,一杯敬未来。70年是节点,更是新起点,只有总结好当下,才能继往开来。
“世界之中国”首先表现为对“我”的观照。习近平曾说,“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这表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7亿多中国人实现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带给世界的确定性,“中国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借鉴,坚持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世界之中国”同时表现为对“我们”的观照。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在物质、制度、理念等维度面向世界的思考。这些思考伴随着中国大门越开越大、共建“一带一路”、创建亚投行、积极参与维和等作为,转化为可感知的成果。
资料图:2019年1月4日,无人机航拍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新社发 王子瑞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习近平还进一步向世界宣示,“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不仅强调了“世界之中国”的恒久基调,也指明了中国未来与世界更好互动的两个发力方向。
一是经济发展上、国家心态上的更加开放,比如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不断拓展全球“朋友圈”。二是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和合共生”等“东方智慧”以及国际公共产品,正如习近平所言,“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分析认为,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为人类共建美好世界寻找最大公约数。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不仅面临国与国如何更好相处的课题,同时面临技术进步带来的数字治理等全新挑战,建设“美好星球”非一朝一夕可成,也无法仅靠一两个国家的力量实现。独行快,众行远,“世界之中国”期待来自世界的更多回应。
站在今日之中国,走向未来之中国,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乃大势所趋。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和”风已从东方吹来。(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