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悉尼2月26日电 题:海外看战“疫”:中国万众一心抗“疫”值得点赞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我看到,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中,包括军队在内的全国的医护人员都支援武汉;在武汉,10天就建起一所医院,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可能是做不到的。这种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情形,不得了,值得点赞。”澳大利亚堪培拉侨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前首席药剂师、澳大利亚首都领地政府前总药剂师黄树梁告诉中新社记者。
1969年,黄树梁从香港到墨尔本留学,1975年申请到澳大利亚卫生部的职位,一直工作到退休,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卫生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作为华人社区和政府部门的联络人,几乎每天都受邀参加政府相关机构的会议,提出应对建议。
黄树梁说,对付传染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离。这是被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比如以前欧洲的黑死病、流感等。这次武汉“封城”,是非常及时的措施。
黄树梁对记者说,病毒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团结一心,有能力,有潜力,是打不败的,加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向中国伸出援手,相信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24日下午,一架货运包机满载着当地华侨华人捐赠的救援物资,从悉尼飞往湖北。这其中,就有澳大利亚B1集团筹措的医疗防护物资。B1集团董事长祁岳说:“我在澳大利亚生活了30多年,虽然从来没有去过武汉,但武汉暴发疫情,我也很心痛,就想着能做点什么帮到他们。得知当地医院需要医疗防护物资时,我发动公司所有员工,近期专门筹措这些物资。”
B1集团是澳大利亚本土华人企业中较大的房地产公司,对医疗行业是外行,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但是,公司在两个星期内就采购到第一批近1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符合目前中国防疫要求的医用标准。
祁岳说,能够为祖籍国提供帮助,捐赠物资,战胜疫情,是我们海外华人最大的心愿。“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去武汉看看,品尝一下地道的热干面,感受一下火热的民风。相信这个浴火重生的城市将更加美丽。”
自疫情暴发后,武汉大学澳大利亚校友会会长周建发现,身边所有与武汉有着各种关联的朋友都在积极行动,资金募集、医疗物资采购,大家都踊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周建说:“在武汉学习生活了多年,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全中国的抗疫胜利,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武汉牵动着全球武汉人、湖北人和所有华侨华人的心。”
日前,周建通过一位武汉籍好友的介绍,找到5万只口罩的货源。当供应商听说是武汉大学校友会捐给武汉的物资,当即决定按成本价把这批货留给校友会。几天后,这些口罩顺利运抵武汉,并在第一时间送到医务工作者手上。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面对疫情,大家的齐心协力。我相信在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支持下,武汉一定会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他说。(完)
Daily Archives: 02/26/2020
国台办:两岸同属一中是不容改变也不会改变的事实
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针对民进党蔡其昌等人近日鼓吹以所谓“中华民国台湾”调整两岸论述等谬论,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6日应询表示,这些“台独”言论暴露了岛内某些人推动“渐进台独”、升高两岸敌意对抗的险恶用心。这种伎俩的实质是以损害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来图利其一党之私,完全是对广大台湾同胞和国际舆论的欺骗。
朱凤莲强调,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不容改变、也不会改变的事实。“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我们呼吁台湾同胞与我们一道,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完)
点名四类干部,习近平列出选人用人“负面清单”
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张蔚然)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就中共干部队伍在抗疫一线表现所作评价引起广泛关注。
习近平指出,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有的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
“这些都是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决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习近平说。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中共党建专家认为,习近平为这四类干部“画像”并提出点名批评,在揭露当下少数干部存在的“短板”的同时,也使选人用人导向更加明晰。
——及时点名四类干部,对有效纠正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强针对性。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众多优秀干部的责任感、担当意识和牺牲精神有目共睹,但也有一些人在考验面前表现不佳甚至差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表示,这些人暴露出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防控工作进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大损失和负面影响。
“被习近平点名的四类干部在平常工作中肯定也有疲沓、散漫、不负责任等表现,甚至个别机关或部门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只是因为日常工作不是‘火线’、没有面临生死考验,这些表现没有酿成严重后果。”戴焰军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明确提出不需要、不欢迎什么样的干部,必须坚决纠正哪些行为,为选人用人列出了“负面清单”。对错误的用人倾向,必须零容忍、坚决纠正,这样才能清除抗疫一线“组织力量”中的负面因素,让干部队伍更有行动力。
——及时点名四类干部,让问题充分暴露,是在为今后更有效“察识”干部夯实基础。
竹立家表示,四类干部存在的问题不仅涉及作风、态度和能力,甚至关乎做人的品质和底线。这意味着个别地方和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用人导向不够明确、考察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及时纠偏。
这涉及对好干部标准的进一步明确。习近平在此次重要讲话中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必须“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
“这些论述看上去是对干部的具体要求,但从本质上讲,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完善。只有标准得到完善,考察识别才会更精准,育人理念才能更与时俱进,不符合标准的昏官、懒官、庸官等群体才能被及时筛除。”戴焰军说。
——及时点名四类干部,是在为一些地方敲“警钟”,必须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多次明确,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各地火线提拔了一批干部,甚至不乏破格提拔,一批在年龄、学历等方面不占优势的人被重用。
比如,据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科主任莫新艳负责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登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拟任八级管理岗位领导职务。因莫新艳无大学学历,当地在破格提拔时已报上级组织部门同意。
戴焰军强调,中共一直强调选人用人不唯分、不唯票、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GDP,但一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甚至存在一些“惯性思维”。多地多部门在抗疫一线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这再次证明习近平关于“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相关论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将‘战时’状态与日常考察相结合,以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方能使更多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进入人才的蓄水池,实现让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竹立家说。(完)
新疆油气田“迎难而上”产量“逆势上扬
据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6日电 (孙亭文 莫延兰)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多个油气田“迎难而上”,防“疫”、生产两不误。目前,中国石油驻新疆三大油气田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中国石化驻新疆的西北油田等油气生产企业均按计划正常生产,日产原油7.65万吨,天然气9100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可满足疆内自用和外送需求。
上述油田是新疆四个主要大型油田。记者26日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获悉,自1月1日至2月24日,新疆油田日产原油3.2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70万吨,较去年同期多产原油12.7万吨。新疆油田主要勘探开发领域在准噶尔盆地,该盆地油气总资源量107亿吨,其中石油86.8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
面对疫情,新疆油田提前调研摸底油田现场、油水井生产状况,并制定优化复产上产实施计划。对各类作业井按照“先高后低、先易后难”原则,优先保证高产躺井上修,及时组织生产,实现早见产多见产的目标。以新疆油田玛湖油区为例,目前玛湖油区平均日产油5700吨,预计2020年累产原油29.77万吨。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产量亦有增加。截至2月20日,塔里木油田今年共计生产油气逾446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向“西气东输”供气近35亿立方米,有效保障“西气东输”沿线和南疆四地州各族民众天然气需求。
面对疫情对油气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坚持“原油产量670万吨、天然气产量19亿立方米”的年度产量目标不动摇。截至2月24日,西北油田开井数为1500多口,日产原油量1.8万吨。该油田向社会供应天然气近2.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9.4%,满足了居民、工业天然气的需求。
新疆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占中国的20%以上。(完)
综合消息:除湖北外无新增死亡病例 49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
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中国国家卫健委26日通报,2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06例(湖北401例),新增死亡病例52例(湖北52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422例。
截至25日24时,全国现有确诊病例456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9745例,累计死亡病例271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8064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26例:香港特别行政区85例(出院18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7例),台湾地区31例(出院5例,死亡1例)。
除湖北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5例 无新增死亡病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除湖北外,2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5例,新增疑似病例128例,无新增死亡病例,重症病例减少25例。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称,随着医疗救治力量的加强和救治方案的优化,全国各地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病例不断增加。下一步,在按规范开展出院病例追踪管理和随访服务的基础上,将加强对出院病例的分析,总结相对成熟的诊疗方案和技术路线,为后续救治工作和相关国家疫情控制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49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 中国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
中国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2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防疫期间已有49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其中,有的人因打击犯罪而牺牲。
截至2月25日,湖北、浙江、山东三省5所监狱发生罪犯感染疫情,共确诊病例555例。中国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称,监狱发生疫情,教训十分深刻。他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监狱在押罪犯感染死亡的病例,全国其他监狱没有发生罪犯感染疫情。目前,已确诊罪犯中有11名患者已经治愈。
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日前制定《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为企业有序顺利复工复产,为稳定社会预期、维持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提供优质高效、坚强有力的执法司法保障。
多地加强入境健康管理 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针对韩日等国疫情持续扩大,中国多地加强对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北京市卫健委26日称,对来自或去过离境国家疫情严重地区的入境人员,按北京市疫情防控规定,接受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
上海方面26日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入境管理、严格管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辽宁大连市当日发布通告,要求根据入境人员身体状况和申报信息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针对近期中国一些地区对从韩日入境的人员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6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对韩日国内疫情感同身受,对韩国和日本人民表示诚挚慰问。中方愿同韩日双方一道开展联防联控,加强口岸防控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旅行。
疫情冲击中国体育行业 北京冬奥会筹备未受更多影响
在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行备受关注之际,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26日在北京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体育竞赛表演业面临全面调整,特别涉及到众多国际赛事延期或异地举办,国内足篮排球等职业联赛也延期举行,对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冲击非常大。
此外,体育场所挂牌歇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延期开工,都对体育产业有不小影响。
但他表示,目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除了原定于2月15日举行的2019/2020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延庆站比赛取消外,没有受到疫情的更多影响。(完)
习近平等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26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分析当前疫情形势,研究部署近期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响应党中央对广大党员的号召,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同时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加强正确引导,推动各方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要巩固排查和收治成果,切实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要夯实社区排查和防控基础,抽调更多干部支援基层,支持各类在当地的干部积极投身社区防控工作,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加快补齐老旧小区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群众心理疏导。要加强重症患者救治,促进高水平团队协同攻坚、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发挥好重症专业救治力量作用,提高临床治疗精准性、有效性,努力降低病亡率。要及时收治轻症患者,及早实施医疗干预,尽量减少轻症转为重症。要着力提高医用防护物资调拨和配送效率,畅通渠道和堵点,尽快将急需物资送到救治一线。要加强北京等重点省份防控工作,坚决阻断各种可能的传染源。
会议指出,要强化特殊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护措施。养老、救助、儿童福利、精神卫生医疗等机构,人员密集、环境封闭,相关服务对象自身防护能力弱,要压实属地责任,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外部传染源输入,对已感染患者要全力救治。要加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医用废弃物人员、密闭空间服务人员等人群的防护,有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
广州感染病学专家分析患者治愈出院后“复阳”四个因素
据中新社广州2月26日电 (记者 王华)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原院长尹炽标,2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了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出现“复阳”的四种因素,并提出可考虑修改出院标准。
作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广东省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的尹炽标称,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为例,从1月20日开始收治患者,截至2月26日累计隔离收治共397人,在治愈出院约200名患者中有5例出现“复阳”。
尹炽标表示,“复阳”比率很低,且基本无症状表现,大部分为出院居家隔离期间肛拭检验“复阳”,回院隔离观察。他分析四种因素:患者已有抗体,至少半年内不会出现再次感染新冠肺炎;急性病毒感染一般不会出现病毒复燃;出院时采集不到位或试剂误差出现假阳性;患者体内已无活病毒,而是死病毒经粪便排出,但无感染。“可考虑修订出院标准,现市八院已进行粪便、咽拭子双检确定出院标准。”尹炽标说。
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尹炽标提出三点意见。目前,85%的新冠肺炎患者为轻症,对症治疗有效率可达90%;现阶段尚无特效药,通过多学科联手的综合性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挨过最艰难时期而达到痊愈目的;绝大多数轻症患者治愈后可完全康复,不会出现后遗症,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肺纤维化,要注意激素等用药的副作用。
身为广州市政协委员的尹炽标还提出,此次疫情还暴露出基层医疗系统需要完善、社区处理能力不足。他呼吁,政府立法规范国民责任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如对随地吐痰及大小便出台惩罚性措施。(完)
习近平13次国际通话中的三大关键词
据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习近平13次国际通话中的三大关键词
作者 黄钰钦 李京泽
2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分别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通电话。两次通话均包括一个共同主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梳理发现,从疫情暴发伊始到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习近平先后13次与外国领导人通电话,介绍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回应国际关切。在每一次通话中,既有对外方支持的感谢和赞赏,也传递出中国必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以及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态度。
“感谢”:特殊时期见真情
在举全国之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中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和帮助:卡塔尔通过航空网络为中方运输抗疫物资提供帮助、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发声向中方表达支持、埃塞俄比亚总理两次来信表达慰问、阿联酋多次向中方提供医疗物资帮助……
面对“患难”中的“真情”,习近平在同相关国家领导人通话时一一点出,并表示感谢和赞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分别于1月22日和2月18日两次来电,对中国抗击疫情表达声援。对此,习近平2月18日在同马克龙的通话中说道,“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总统先生再次来电向中方表达慰问和支持,充分体现了中法两国的深厚友谊和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以及你本人对中国和中法关系的高度重视,我对此表示感谢和赞赏。”
“此时的感谢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殊含义,中国人讲患难见真情,真朋友还是假朋友在关键时刻更能体现出来。”中国外交学院前副院长江瑞平分析表示,“国际政要通过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表达对中国的慰问和对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认同,有利于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
“透明”:回应国际社会最大关切
疫情是魔鬼,找到魔鬼藏匿之所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这亦是国际社会最大关切。在13次密集通话中,“公开透明”成为习近平与外国领导人交流的高频词。
“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合作。”“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同包括韩方在内的各国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促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同国际社会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与外方领导人通话中屡屡强调“公开透明”,既是对国际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也展现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负责任姿态。
外界注意到,“公开透明”既有来自语言的真诚表达,也有扎实具体的行动支撑。从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提供病毒基因测序情况,到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华,中方对这一原则的践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
“公共卫生问题不分国界,中国有效阻止疫情向全球蔓延,体现出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秉持公开透明原则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中国既可以分享,也可以吸取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处理经验,将为国际战‘疫’作出应有贡献。”
“信心”: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稳定发展基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恐慌与不安的情绪在国际社会始终存在。对此,习近平在与外国领导人通话时,就疫情防控多次提及“信心”二字。
习近平在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丰富经验,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阮宗泽解读表示,信心来源于中方采取的措施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效,“对于国际社会的恐慌,中方需要及时传递信心,将盲目的恐慌情绪加以抑制和管控。”
负面的情绪既有对卫生安全的恐慌,也有对疫情造成经济冲击的担忧。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居于关键位置,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备受关注。
习近平在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时说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江瑞平分析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以上,中方是否有信心战胜疫情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一再明确表态,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相信会对国际生产、贸易、投资产生稳定作用”。(完)
斯德哥尔摩宣布两个一百万美元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食品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报道:瑞典新的Curt Bergfors基金会设立了全球最大的食品大奖。 该基金会每年将颁发两个100万美元的奖金-美食星球奖。现有的可持续食品可扩展解决方案将获得一个奖项。第二个奖项将颁发给可以改变全球食品行业的创新计划。 瑞典著名的酒店企业家柯特·伯格福斯(Curt Bergfors)说:“这些都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应对的挑战。” “我们的食物系统已经损坏,地球正在生病。我们都是问题的一部分,我们都必须努力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我想通过基金会和这些奖项做出贡献。” “食物星球奖”的提名现已开放。一等奖将于2020年晚些时候颁发。 提名将由领先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团进行评估。陪审团由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执行董事JohanRockström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弹性中心主任Line Gordon主持。 “我们需要一场食品系统革命,否则就有破坏我们星球稳定的风险。新的“食物星球奖”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约翰·罗克斯特罗姆(JohanRockström)说。 “有可能为100亿人提供健康的饮食,同时维持蓬勃发展的生物圈。我们希望“食物星球奖”能够迅速扩展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Line Gordon说。 Curt Bergfors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旨在凸显当今食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并找到新的方法来为未来的食品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食品必须在整个链条上进行部分重塑,从初级采购到家庭和餐馆的食品和废物管理,”执行董事会董事Lars Peder Hedberg说。 有关食物星球挑战的背景信息: •世界人口为78亿。到2030年将达到85亿,到2050年将接近100亿。在当今的粮食体系下,如果不进一步损害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世界将无法养活如此规模的人口。 •到2030年消除饥饿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超过8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近年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一比例一直在上升。 •食品系统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世界将地球上约一半的土地用于粮食生产,而我们约70%的淡水使用直接用于农业。 •食物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大灭绝的主要驱动力。 现在可以通过foodplanetprize.org提交提名过程。除了“食物星球奖”之外,该基金会还将资助一项教授职位,重点是向可持续粮食系统的转型。目的是要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弹性中心担任教授职位。 5亿瑞典克朗的创始资本来自伯格福斯先生的私人资产。正在考虑总额不超过10亿瑞典克朗的额外资金。 、了解更多信息: foodplanetprize.org 秘书处@ foodplanetprize.org 评审团主席,食物星球奖发言人约翰·罗克斯特罗姆(JohanRockström) chair@foodplanetprize.org 拉特·佩德·赫德伯格(Lars Peder Hedberg),执行董事会董事,库特·伯格福斯基金会发言人lars.p.hedberg@foodplanetprize.org +46 709 7559910
Två priser på 1 miljon dollar i nytt globalt matpris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Feb. 26(Greenpost)–Idag öppnar nomineringen till The Food Planet Prize – världens största pris på matområdet. Syftet är att belöna initiativ som kan ställa om vårt livsmedelssystem och föda en växande världsbefolkning utan att skada vår livsmiljö.
Priserna har instiftats av den nybildade Stiftelsen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en global satsning
med syfte att förnya vår livsmedelsförsörjning så att den blir långsiktigt hållbar. Stiftelsen kommer årligen att dela ut två priser på vardera 1 miljon dollar, tillsammans kallade The Food Planet Prize. Det ena priset tilldelas en befintlig lösning för ett hållbart matsystem som kan skalas upp globalt. Det andra tilldelas ett nytänkande initiativ som kan bidra till att reformera vår livsmedelsförsörjning i grunden.
”Det här är utmaningar som vi alla behöver ta oss an”, säger Curt Bergfors i sitt enda uttalande i
samband med utlysningen av det nya priset. ”Vår matplanet är trasig. Vi är alla en del av problemet
och vi måste alla försöka bli en del av lösningen. Jag vill bidra genom stiftelsen och The Food Planet
Prize”.
Nomineringarna kommer att utvärderas av en internationell jury bestående av ledande forskare,
beslutsfattare och entreprenörer under ordförandeskap av professor Johan Rockström,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och Line Gordon, chef för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vid
Stockholms universitet.
”Det är inte allmänt känt hur stor påverkan vår mat har på klimat, miljö och biologisk mångfald. Vi
behöver en revolution i livsmedelssystemet annars riskerar vi att destabilisera hela vår planet. Det
nya priset är utformat för att hitta lösningarna som kan klara dessa utmaningar”, säger Johan
Rockström.
”Det är fullt möjligt att producera hälsosam mat för 10 miljarder människor, samtidigt som vi värnar
om klimatet och en livskraftig biosfär, men inte som vi gör det idag. Målet är att priset ska hjälpa till
att hitta hållbara lösningar som kan skalas upp snabbt”, säger Line Gordon.
Nominering till Food Planet Prize är nu öppen – och tillgänglig på foodplanetprize.org
Den första prisutdelningen kommer att ske hösten 2020.
Bakgrundsinformation om The Food Planet Challenge:
• Jordens folkmängd uppgår idag till 7,8 miljarder, och ökar årligen med 70 miljoner människor. 2030
beräknas vi vara 8,5 och 2050 närmare 10 miljarder. Med dagens matsystem kommer vi inte att
kunna föda en växande världsbefolkning – eller ens den folkmängd vi har idag – utan att livsmiljön
hotas i grunden.
• Att utrota hunger 2030 är ett av FN:s mål för hållbar utveckling. Idag lider över 800 miljoner
människor av hunger och undernäring. De senaste åren har siffran stigit efter decennier av framsteg,
delvis för att vi blir allt fler, delvis som en följd av klimatförändringar, förlust av biologisk mångfald
och andra försämringar av livsmiljön.
• Livsmedelssystemet bidrar till cirka en fjärdedel av de globala utsläppen av växthusgaser.
• FN:s klimatpanel, med stöd av ledande forskning, har satt ett snävt tidsfönster, 10 till 15 år,
innan klimatförändringarna passerar kritiska trösklar, där hela livsmiljön hotas.
• Vi använder ungefär hälften av planetens tillgängliga markyta för livsmedelsproduktion och cirka
70% av vår sötvattenförbrukning sker i jordbruket.
• Upp emot en miljon arter är på väg att utrotas. Matsystemet är den enskilt största faktorn
bakom denna pågående massutrotning av liv på jorden.
Bergfors privata förmögenhet, per idag med 500 miljoner kronor. Stiftelsen kan komma att tillföras
ytterligare medel upp till en miljard kronor.
Utöver satsningen på The Food Planet Prize kommer stiftelsen att finansiera en professur med
inriktning mot hållbara livsmedelssystem. Avsikten är att professuren ska inrättas vid Stockholms
universitet med verksamheten förlagd till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För ytterligare information:
foodplanetprize.org
secretariat@foodplanetprize.org
Johan Rockström,
Juryordförande och talesman för The Food Planet Prize
chair@foodplanetprize.org
Lars Peder Hedberg,
Styrelseledamot och talesman för stiftelsen
lars.p.hedberg@foodplanetprize.org
Tel: 070-975 99 10
Two new $1-million food prizes for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announced in Stockholm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The world’s largest prize in the food arena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new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in Sweden.
The foundation will award two $1-million prizes – the Food Planet Prize awards – annually. One prize will be awarded to an existing scalable s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oods. The second will be awarded for innovative initiatives that could transform the global food sector.
“These are challenges that we all need to engage in,” says Curt Bergfors, a renowned hospitality entrepreneur in Sweden. “Our food system is broken, and the planet is ailing. We are all part of the problem, and we must all try to be part of the solution. I want to contribute through the foundation and these awards”.
Nominations for The Food Planet Prize are now open. The first prizes will be awarded later in 2020.
The nominations will be evaluated by an international jury of leading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entrepreneurs. The jury is chaired by Johan Rockström,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and Line Gordon, director of the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at Stockholm University.
“We need a food-system revolution or risk destabilizing our planet. The new Food Planet Prize is designed to contribute to this goal,” says Johan Rockström.
“It is possible to feed 10 billion people a healthy diet, while maintaining a thriving biosphere. We want the Food Planet Prize to recognize the most important solutions that can scale rapidly,” says Line Gordon.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2019 to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in today’s food system and find new ways to redesign it for the future.
“Food has to be partly reinvented all across the chain – from primary sourcing to food and waste management in homes and restaurants,” says Lars Peder Hedberg, Executive Board Direct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food planet challenge:
•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7.8 billion. In 2030 it will be 8.5 billion and by 2050 close to 10 billion. With today’s food system, the world will not be able to feed a population this size without further compromising Earth’s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 Eradicating hunger by 2030 is one of the U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ver 800 million people suffer from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has been rising after decades of progress.
• The food system contributes to about a quarter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The world uses about half of the available land on Earth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about 70% of our use of freshwater is directed to agriculture.
• The food system is the main driver of a mass extinction of life on Earth.
The nomination process is now available for submissions at foodplanetprize.org. In addition to the Food Planet Prize, the foundation will also fund a professorship with a focus on transformation to a sustainable food system. The intention is for the professorship to be based at the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Stockholm University.
The founding capital of 500 Million SEK is sourced from Mr. Bergfors’ private assets. Additional funding, up to a total of one billion SEK, is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foodplanetprize.org
secretariat@foodplanetprize.org
Johan Rockström, Jury Chairman, spokesperson for the Food Planet Prize
chair@foodplanetprize.org
Lars Peder Hedberg, Executive Board Director, spokesperson for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lars.p.hedberg@foodplanetprize.org
+46 709 755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