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驳斥蓬佩奥“限制言论自由”谬论:《华尔街日报》种族歧视标题违反职业道德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黄钰钦)针对美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中方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外国记者记者证为“限制言论自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并非言论自由问题,《华尔街日报》公然选用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违背客观事实,违反职业道德。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9日发表声明称,对中方“驱逐”《华尔街日报》3名记者表示“谴责”,并称中方不应限制言论自由。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表示,这并非是蓬佩奥先生所说的言论自由问题。《华尔街日报》发表攻击抹黑中国的评论文章,还公然选用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标题,违背客观事实,违反职业道德,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蓬佩奥先生动辄把言论自由挂在嘴边,难道公然发表侮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歧视性文章,并且拒不承认错误,拒不道歉,就是美方所谓的言论自由吗?”耿爽说,“请问蓬佩奥先生:如果你认为《华尔街日报》有张口辱骂别人的自由,被辱骂者有没有还击的权利?”
  另有记者提问,发表辱华文章的是《华尔街日报》的评论部门,而那3名记者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新闻部门。在吊销这3名与辱华文章并无关联的记者的证件之前,中方是否曾要求《华尔街日报》道歉或尝试过其他调解措施?
  耿爽回应称,《华尔街日报》发表辱华文章后,中方多次向《华尔街日报》提出严正交涉,阐明中方严正立场,要求《华尔街日报》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公开正式道歉并查处相关责任人,同时保留对该报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但遗憾的是,《华尔街日报》一直推诿、搪塞,既未公开正式道歉,也未查处相关责任人。
  “我们对《华尔街日报》的内部分工不感兴趣。”耿爽说,“世界上只有一份《华尔街日报》,该报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综合消息:湖北外新增确诊病例16连降 29位外国公民在华确诊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中国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19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94例(湖北349例)。截至19日24时,全国现有确诊病例5630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155例,累计死亡病例211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576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9例:香港特别行政区6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台湾地区24例。

    除湖北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6连降 全国救治压力逐步减轻

    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除湖北外,19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5例,连续16天呈下降态势,这也是全国除湖北外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3天低于100例。
    根据各地卫健委消息,包括辽宁、上海、福建、江苏、新疆、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等在内的多个省份19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此外,全国新增治愈病例数连续第二天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且差值继续扩大。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这说明医疗救治效果明显,救治压力正逐步减轻。

    中央指导组:非常战“疫”前所未有 29位外国公民在华确诊2人死亡

    国新办20日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员在会议现场起身为疫情中的逝者默哀。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表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凶,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之大,堪称是前所未有。
    丁向阳介绍称,截至19日18时,外国公民在华确诊病例有29例,其中湖北10例,有18人已治愈出院,2例死亡,9人正在接受隔离治疗。
    目前,武汉、湖北及全国的疫情形势出现向好的转变。丁向阳表示,经过大家的努力,下降趋势应该不会改变。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湖北、武汉防控尽管有好的迹象、有积极的变化,但仍十分严峻,救治任务还十分艰巨。

    卫健委:推动卫生健康系统牺牲人员烈士申报工作 多举措保障一线医护人员

    国家卫健委人事司副司长段勇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称,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国家卫健委立即研究做好卫生健康系统牺牲人员烈士申报工作,要求各地第一时间推动落实,督促牺牲人员所在单位及时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报烈士。
    据段勇介绍,为更好保护和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国家卫健委在印发《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出台了工伤认定、落实医护人员待遇、申请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向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核增绩效工资总额等一系列待遇保障的政策。
    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医保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熊先军称,相关部门日前明确提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无论是本地还是异地的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武汉结束拉网式大排查 发布“四类人员”分布情况

    17日-19日,武汉市重启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以确保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排查结束后,武汉市20日公布了“四类人员”分布情况。其中确诊(含临床诊断)患者:医院(86家) 23334人,方舱(15家)9302人,居家972人(核酸检测为阴);疑似患者:医院485人,隔离点1406人。

零号病人-病毒到底从哪里来的?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围绕“零号病人”的“终极三问”
  中新社记者  张素  马海燕
  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零号病人”众说纷纭,中新社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回答“终极三问”: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零号病人”是谁?

  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零号病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说,对应的学术用语是“原发病例”,通俗理解为在这位患者身上“某种病毒首次从动物进入了人体”。
  以这次为例,研究表明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最新发现是穿山甲比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更接近人类感染的新冠病毒。无论是哪种哺乳动物,接触了它并由此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即“零号病人”。
  这里还涉及“指示病例”概念,即传染性疾病暴发时被公卫机构所确定发现的首位病人。大多数情况下“原发病例”早于“指示病例”出现。比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的指示病例是广东厨师黄某,但经追踪发现,黄某出现病症以前已有其他SARS病例。
  “零号病人”一词来源有些“乌龙”。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研究艾滋病流行病学规律时,将把疾病带入美国的“原发病例”盖尔坦·杜加用英文字母“O”进行编号,结果被误读为阿拉伯数字“0”。“零号病人”说法不胫而走。
  需指出的是,艾滋病、埃博拉、SARS等疫情从未明确找到严格意义上的“零号病人”。2016年有研究者从20世纪70年代的血液样本中分离出HIV病毒,而公认的世界首次对艾滋病病例正式记载是在1981年;几内亚一名2岁男童曾被视为埃博拉疫情的首个病例,但研究者直言是因为“调查在这里停下”。

  去哪寻找“零号病人”?

  “寻找‘原发病例’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王立铭说,最好在疫情暴发极早期、患者人数极少时完成。他坦言,找到新冠肺炎疫情“零号病人”的可能性不大,但仍要去找,溯源工作至少有三个层面:
  第一,研究病毒如何从动物进入人体;第二,研究病毒在人类世界的进化史;第三,研究病毒的传播规律。
  追寻“零号病人”需要厘清两个关键信息:何时、何地。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中,报告病例起始日期是2019年12月8日。这也是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通报新冠肺炎病例发病的最早日期。
  但据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人刊发在权威医疗期刊《柳叶刀》文章显示,第一例患者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另据该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吴文娟介绍,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男子,他没有去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记录。有学者说,考虑到潜伏期因素,该患者应在2019年11月被病毒感染。
  对于溯源地点,包括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曹务春、中华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邵一鸣等在内的多位专家都提到“重返华南海鲜市场”。他们认为,虽然市场为防疫已进行消毒,但仍可以追踪动物是如何被运来的。黄朝林等专家则认为,从发病情况来看华南海鲜市场不是唯一的暴露源。
  “如果在华南海鲜市场出现的是‘人传人’而不是‘动物传人’,很值得追踪‘零号病人’。因为由此可以追到病毒究竟从何而来。”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对中新社记者说。

  这场追寻走向何方?

  诚然,当下有许多比寻找“零号病人”更为紧迫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追寻。中国疾控中心已陆续派出160名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领域的专家赴湖北。
  “科研、疾控、临床、动物保护等部门要联合起来。”曹务春此前受访时说,找到病毒源头可以打消疑惑,也可对未来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积累经验。
  王立铭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研究场景,比如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因为患者以输入性为主,基本上可以找到二代病例与输入性患者的交集,特别适合研究病毒从一位或几位“零号病人”到大规模流行的传播规律。而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如果尽可能采集患者体内病毒基因组样本,比较它们的序列差异,“将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病毒进入人类世界以后的进化史”。
  专家提醒,在追寻“零号病人”的过程中需要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污名化”“阴谋论”。以史为鉴,无论是被妖魔化为“艾滋哥伦布”的盖尔坦·杜加,还是被迫隐姓埋名的黄某,他们因“身份”遭受的痛苦不亚于病毒本身。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近日郑重声明,2015年从该所毕业的黄姓同学不是所谓的“零号病人”。该所19日又发出一封公开信,再度声明“某研究生是‘零号病人’”“新冠病毒源于人工合成”等是谣言,“对坚守科研一线的我所科研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好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由虚假讯息造成的“信息疫情”极具危害。继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对“信息疫情”开展研究之后,来自英、德、美、澳等国的27名病毒学家在《柳叶刀》联合发声,他们反对阴谋论,支持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中国科研工作者。
  或许,谣言如同“病毒”,我们也需提防出现“零号病人”。(

编辑 陈雪霏     

中科院专家呼吁以“胡萝卜加大棒”促病毒数据及时发布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及时发布病毒数据更该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希望学术界能够促进数据的传播与共享,避免不必要的发布延误。”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信20日下午发布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科学评论》生命科学评审组长吴仲义和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蒲慕明的上述共同呼吁。
  这两位知名专家表示,鉴于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选择不公开病毒相关的数据有悖科研道德。应对数据发布,国内已经建立一些开放数据库或开放数据分析平台以及学术期刊,应该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促进数据发表。
  “胡萝卜”方面,他们建议期刊接收发表初步处理的组学数据,更进一步,基于先期提交的数据完善的分析结果(即便没有新的数据产出),也应该随后继续接收。“大棒”方面,期刊应当对那些隐瞒公共卫生安全数据的论文严肃对待,拒绝发表这种不道德学术行为的研究。“正如不符合动物实验伦理的研究无可转圜地拒稿,隐瞒对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数据的行为,业内更应该秉持零容忍的态度”。
  吴仲义和蒲慕明说,2020年伊始,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两周前,疫情日益严峻,他们曾呼吁同行,将此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尽快公开,因为这些数据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有重大意义,国际学术界也通过不同渠道紧急敦促数据共享。然而事与愿违,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国内数据的发布却非常缓慢。“现在,我们再次呼吁加快新冠病毒的数据发布速度”。
  目前,病毒在人群中进化的初步分析仅能基于有限的公共数据,截至2月10日,共有55条新冠病毒基因组可公开获取。其中,在1月22日以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仅有1例来自美国),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源于境外。“数据背景的断层,使我们很难在时间与地理上找到连续的规律”。
  他们指出,关于测序数据是否应该公开发布和自由获取,在国内网络上颇有争论,根源在于如何保护研究贡献、影响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对“高分期刊”过度看重的不良风气,在这次疫情里已显示不仅仅是学术圈内的问题,扣留数据通常不会干扰社会的正常运行,但在当前的危急情形下,影响会严重而深远。的确,第一批发布病毒序列的论文阐明病毒有人传人的可能,但是没及时告知社会。未来回顾这次疫情,这几天的延迟可能是关键。
  这两位专家提醒,虽然看起来病毒似乎进化迟缓,但是有一些信号不能掉以轻心。最坏的可能性是,经历了两个月的“慢进化”模式之后,新冠病毒“摸索”出进化的途径,开始蠢蠢欲动。前述推测不确定性都很高,因为样本数实在不够大,“只有完整并及时地发布数据,才有可能尘埃落定”。(

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于2月20日赴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参加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建邦日”活动。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表示,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即中国藏南地区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他指出,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印方此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破坏边境地区稳定,损害两国政治互信,违背双方有关共识。
  “中方敦促印方停止采取任何导致边界问题复杂化的举动,以实际行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耿爽说。(完)

余艳红: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

据中新社武汉2月20日电 (记者 马芙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余艳红在会上表示,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
  她介绍了两个重大中医药课题研究成果。其中,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团队在武汉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了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
  另一个为黄璐琦院士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余艳红透露,10个省临床救治观察进一步证实,清肺排毒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第六版国家诊疗方案已将其作为通用方推广。
  余艳红指出,目前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参与救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中西医密切协作、联合攻关,发现了一批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她表示,将进一步落实细化中西医结合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
  余艳红介绍,已从全国中医药系统抽调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4批588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完)  

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

据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中国航天迎鼠年开门红:战“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
  作者  郭超凯
  20日早晨5时的大凉山还是一片寂静。伴随着01指挥员张光斌按下发射按钮,熊熊烈焰之下,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新技术试验卫星C、D、E、F4颗卫星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火箭升空飞行约8分钟后,已在预定海域等候多时的远望3号船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两套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火箭遥测参数、开展测量工作,并准确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送数据。许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大厅传来阵阵掌声,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2020鼠年春节过后中国航天取得的“开门红”。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航天发射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挑战。在武汉“封城”、全国延迟上班复工之际,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人始终没有停止过手中的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火箭、卫星和发射场等各条战线的航天人连日奋战在航天发射第一线。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实施,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试验队员们放弃春节假期,“逆行”西昌。1月30日,大年初六,着厚重的口罩,长征二号丁火箭火箭团队一行23人踏上了西昌之旅。
  此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作为火箭总设计师的洪刚坦言:“如何组织好任务,防控好疫情,确保两不误、双胜利,确实感觉到任务重、责任大。”幸运的是,在火箭试验队员的努力下,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实现了新研一体化测发控设备首次使用和一箭四星串并联发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射的新技术试验卫星F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2月20日恰逢该院成立52周年。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实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科研生产保障方式,采用发射场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远程测试数据、音视频调度等多维信息通路,大大降低人员流动风险,有效保证了发射场型号测试质量。
  为确保年度发射任务不受影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着力强化任务组织指挥和质量管控,大力加强任务中的技术风险排查、质量隐患管控、现场作业管理,有效防止因人员减少、流程缩减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确保按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
  对航天人来说,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抗击非典颇有几分相似之处。2003年非典暴发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造成了一定影响,所幸中国航天人不辱使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2020年被誉为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首次火星探测、载人空间站建设……一些列重大工程亟待开展,2020年中国的航天计划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火箭升空刺苍穹,西昌烈焰破黎明。举国战疫冲关际,盛谢航天助壮情。”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顺利升空之时,一位航天试验队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撑起抗疫“半边天”如何维护“她”体面?

 据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撑起抗疫“半边天”谁来维护“她”体面?
  中新社记者 余湛奕 张素
  从医院到工地,从社区到家庭,“她力量”在抗击疫情中不可或缺。截至2月18日,全国已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女性占到50%以上。另有公益组织估算,身处湖北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逾10万人。
  生活里的“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在这非常时期,当她们夜以继日顶起民众健康的“半边天”,谁来呵护“她”的健康,维护“她”的体面?

  生理期“难住”巾帼

  一片卫生巾的正确使用时长不超过4小时,但对在一线抗“疫”阵地上的“她”来说,平均使用一片卫生巾的时长超过8小时。按照上述数据来看,前线过半的医护人员都有可能被女性生理期的卫生问题所困扰。
  不仅是一线医护群体,整日守在路口执勤的女民警,长时间卧床输液的女病患,也都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困难。
  然而,女性生理期卫生用品因未被纳入指挥部统一采购的必需物资,无法使用抗疫专用绿色通道,物流受限,调配也远远不够。一位留守在武汉的年轻母亲告诉记者,为节约使用卫生巾,她在生理期时只得尽量坐在马桶上。
  “因为不能更换卫生巾,血流到了防护服上”、“买不到卫生巾,用保鲜膜捂住”这些来自前方的留言令人感到心酸难过,更有女性称只能选择吃短效避孕药来延迟经期。需指出的是,这不仅关乎卫生污染问题,无形中大大加剧了处于生理期女性被病菌传染的风险。

  “剃头”宣传片引发争议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士单霞为投入战“疫”剪掉长发,军医刘丽在除夕夜脱下红装换武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率队征战武汉……疫情当前,一位位巾帼英雄曾感动无数人。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做法及其颂扬式报道值得商榷。有护士产期将至却仍守在最危险的一线,有人流产后仅10日就重返岗位,有地方政府明确提出“延迟开学期间支持双职工家庭以女方为主在家看孩子”,更有医疗队录制女队员在出征前含泪剃光头的视频用于宣传。
  以上种种已引发争议。有评论称,特殊时期,我们不怀疑任何一位自愿剃头的女性的勇气,但她们被用来宣传讲牺牲讲奉献是否合适?因为在呈现女性“逆行”的时候,尊重比赞美更重要。
  也有一些做法堪称“对照组”。上海某理发店的姚师傅倾听医护人员的需求,在保证前线工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为她们剪出满意的发型。贵州为援鄂人员送去的物资贴有性别标识,女性“暖心包”里有成人纸尿裤、吹风机、指甲钳、护手霜等物品。还有地区和社会组织,或是出台“子女中考优先录取”等政策,或是为家中老幼按时送餐,为这些拼杀在前线的“女儿”“母亲”免去后顾之忧。

  更多行动为姐妹“解困”

  意识到问题的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连日来,各级妇联及社会组织、企业联手向武汉一线女性陆续提供卫生用品。18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紧急筹集的近4万包卫生巾运抵武汉,开始向抗疫一线女医护人员发放。该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联系捐赠,为她们提供保障。
  一个名为“姐妹战疫安心行动”的公益项目也有进展。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截至19日已购入20万条安心裤,逾30万条一次性内裤,其中13万余条安心裤和7万多条一次性内裤已送达湖北,覆盖人数超过两万人。同时还协调捐赠卫生巾、护手霜等支援湖北的38家医院。
  此外,针对疫情之下的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就做细落实疫情期间孕产妇防疫保护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各级妇联也在发挥“娘家人”的作用,为孕产妇提供免费接送、心理咨询、采购物资等贴心服务,并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和各地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对孕检、分娩出行等问题予以妥善解决。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是否尊重爱护女性,是作为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和底线。她们撑起“半边天”,我们要共同维护“她”的体面。(完)    

黑龙江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95.26% Heilongjiang Chinese Medicine Cures Patients

CNS reports Heilongjiang Chinese Medicine Administration says a new Chinese medicine aiming at cleaning poison from the lung has been applied for 104 patients and the curing rate reached 95.26 percent.

11 out of 15 patients have recovered from infection of coronavirus.

据中新社哈尔滨2月19日电 (王妮娜)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19日发布消息,作为中国确定的4个“清肺排毒汤”临床应用试点省份之一,截至18日,黑龙江省已治愈并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104例,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95.26%,超过中国平均水平。
  疫情发生后,黑龙江省推动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各地市成立中医药救治组,各定点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
  该省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了5批60多人的中医专家支援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黑龙江省重症救治中心。截至18日,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累计例数占比是95.26%,超过中国平均水平,其中使用中药汤剂占比是63.12%,也使用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黑龙江省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4个“清肺排毒汤”临床应用试点省份之一。“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从中医理论来讲,新冠肺炎属于内湿为患、外寒诱发,清肺排毒汤对其治疗应该有明确疗效。
  黑龙江省各地根据当地实际,采取中医药参与救治。佳木斯市给该市患者均应用了“清肺排毒汤”,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5名确诊患者已有11名痊愈出院。该市名中医配制出抗流感茶饮1号,已对4700人使用,效果良好;鸡西市采用中药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截止到2月17日,该市接受中药治疗25人,有效率100%,已有2人经过专业的中医治疗痊愈出院。
  目前,该省准备了3支中医医务人员队伍,牵头筹建3个中西医协作救治病房,设1000张床位,现已具备收治病人的基本条件,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坚持重症轻症并重 千方百计救治患者

据中新社武汉2月19日电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央赴湖北指导组连日来指导地方千方百计救治患者,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为加强危重症患者和轻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走访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听取医院专家团队的意见建议,要求有关部门加大保障力度。
  孙春兰说,当前医疗救治过程中已探索出一些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形成适合医疗机构推广的规范流程,对重症患者要集中多学科医疗团队,全力以赴、努力降低危重症病人的病亡率。
  目前,全国已有来自地方和部队的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包括呼吸、感染、心脏和肾脏等多个学科专业。武汉的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达1.1万名,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10%。
  孙春兰指出,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形势仍然严峻。救治工作一定要关口前移,避免轻症发展成重症。方舱医院、隔离观察点的医疗救治工作也要进一步强化细化,中西医结合打好救治组合拳。
  中央指导组指导督促湖北省、武汉市进一步加强发热病人核查筛查,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目前,湖北省和武汉市正在进一步强化对发热病人的排查核查,围绕筛查、转运、收治、治疗四个环节无缝对接,优化畅通收治转诊通道,确保患者及时转运到相应医疗机构,实现应治尽治。武汉市定点医院已增加到45家、共有床位19161张;全面启用12家方舱医院,计划床位超过2万张。

专家: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武汉2月14日电 (记者 郭晓莹)在14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且病人满意度高。
  据黄璐琦介绍,截至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天津、江苏等地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了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共344人支援湖北;全国中医药系统共向湖北派出2220人,其中许多队员都有抗击“非典”经历。
  黄璐琦说,国家中医医疗队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已累计收治确诊和疑似患者248人,症状改善159人,51人出院,22人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从临床观察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不适症状消失较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各类病人对中医药介入治疗满意度高。根据临床调查,80%重症患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90%的轻症患者愿意接受中医药干预,隔离患者也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
  黄璐琦表示,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中医药在湖北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中医药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期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表示,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用明显,必须要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预。他建议,向民众宣传中医“治未病”思想,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表示,中医药治疗可以减轻重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减少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提高重症病人向普通型病人转变的几率。
  他认为,中医为救治危重患者搭平台,西医控制并发症,中西医协同起效,可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救治率,减少死亡率。
  张忠德说,他所在的医疗队最近两周有100多名接受了中医药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所缩短。
  黄璐琦补充道,最近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对中医和西医疗效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中医组核酸转阴时间比西医组显著缩短,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病例。(完)   

2019年青海冬虫夏草价格持续下降

据中新社西宁2月19日电 (孙睿)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获悉,2019年青海冬虫夏草价格持续下降。
  统计显示,2019年,青海省冬虫夏草价格同比下降8.3%。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5.4%,二季度下降4.2%,三季度下降14.8%,四季度下降8.4%。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而青海冬虫夏草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60%,其中三江源区域是主要产区。
  “2019年以来,冬虫夏草的价格和销量持续走低,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开始,优质冬虫夏草和中低端的冬虫夏草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已在青海做了多年冬虫夏草生意的陈琪对记者说,像个头大、质地优、成色佳、头孢长的优质冬虫夏草2019年的平均价格为500克8.5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2018年的价格整整低了1万至2万余元,客户需求量也大大减少。
  2019年冬虫夏草的价格虽然持续下降,但青海省冬虫夏草2019年出口货值却增长近九成。
  据西宁海关统计显示,2019年1至12月,青海省冬虫夏草出口459千克,货值0.5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6.4%和89.5%。
  西宁海关综合业务一处调研员郭庆斌此前表示,青海省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区,产品质量优良,出口历史悠久,深受中国香港消费市场和新加坡等地海外华人消费市场的欢迎。(完)       

上海携手“洋居民”共同战“疫”

 据中新社上海2月19日电 题:上海携手“洋居民”共同战“疫”
  作者 李姝徵 刘琦
  “疫情期间法律法规、返沪登记提示、居家防疫提示……如果你还有不清楚的可以查看电子手册。”在素有沪上“小联合国”之称的浦东碧云国际社区内,民警、涉外社工正会同防疫部门一起上门为外籍居民宣传防疫要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与长期居住在此的“洋居民”们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一份囊括英、日、韩、德等多国语言版的防疫电子手册正在外籍居民中广泛流传,这份附带对应语种音频的电子手册出自浦东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而这仅仅是外籍居民收到的众多防疫“礼物”的一部分。
  “你只需要出示护照,便可以预约了。”浦东花木地区一名涉外社工正在为外籍居民介绍如何预约口罩。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在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各居委预约流程不同,外籍居民不是很清楚该如何登记预约口罩。在多个部门沟通协调后,明确浦东全区外籍居民皆可凭护照在居住地居委登记预约购买口罩,同时安排涉外社工提供全流程帮助。
  “稀奇了,老外也会用我们的网上订菜服务?”看着出来拿菜的外国人,送货员小张很是好奇。原来随着疫情发展,外籍居民日常所依赖的进口超市部分关闭,眼见家中粮仓见底他们纷纷求助涉外社工。考虑到他们的居家生活需求,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主动联系新区农委,将农委发布的买菜告知翻译成多语言版本,通过农委公众号推送、浦东境外人员服务站公众号再次推送,为外籍居民买菜提供便利。
  随着疫情趋于平稳,不少在沪外企准备复工。针对这些企业在出入境办证方面的担忧,浦东警方逐一跟进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急事急办服务。“相信一切都会好转,我们会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德国默克集团中国区总裁安高博说。
  疫情期间,沪上“洋居民”对湖北、对中国亦发出响亮的声援。
  “我对中国、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来自叙利亚的Mallouk M Marwan已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这里已然是他另一个家。当Mallouk从浦东警方的防疫宣传中得知战“疫”一线急需医用物资时,他迅速联系了叙利亚国内的医院及医疗用品经销商,向湖北地区无偿捐献了75万枚医用口罩,希望能为这个“家”尽一份力。
  “I stand with China during this time of crisis!”(在危急时刻,我与中国同在!)面对亲友的担忧,生活在浦东张江的印度籍居民Prasoon呼吁阻止歧视和谣言,传播爱与支持。
  来自巴基斯坦的Aiza Kashif来沪多年,在成为浦东张江镇的禁毒宣传大使后,她又成为了张江镇有名的“老外河长”;来自俄罗斯的Oksana既是在花木社区创业的“洋面孔”,也是社区外籍志愿者。她们与生活在上海的其他“洋居民”分别在家中录制短视频,用带着不同国家口音的中文呼喊:“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完)     

新版治疗方案删除一句话 治疗思路日渐清晰

新版治疗方案删除一句话 治疗思路日渐清晰

  据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9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删除了“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法”。
  作为下发给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指南,诊疗方案新版在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两个药物,无疑让前线多了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8日表示,磷酸氯喹够不上特效药,但“非常值得探讨”。相当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服用后病毒转阴,且与其他药物相比,这一老药没有太大副作用。
  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曾建议将阿比多尔与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列入第六版诊疗方案。她说,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阿比多尔在10到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当时围绕李兰娟为何推荐这两种药物、药物是否有相关疗效还产生一定争议。现在看,第六版方案吸收了阿比多尔这一新的有效药物,应该是在临床上得到有效验证。
  此外,第六版还提出: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试用药物的疗程均不超过10天。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这些出现过在此前几版诊疗方案里的药物,此次更明确了用药时长和剂量,对副作用的描述也更清晰,显然也是临床总结所得。
  此前,有个别人通过克力芝治疗病情好转,克力芝被寄予厚望。李兰娟说,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
  现在,克力芝的副作用得到了大部分专业人士的认同,并未进入诊疗方案。这些都说明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医务工作者有了更多用药经验。
  此次对抗新冠病毒一直是中西医结合并肩作战。关于中医治疗,新版诊疗方案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同时,在方案中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
  中医在治疗新型肺炎中疗效有多大、能否使用中药注射剂也曾引起广泛争议。此次进入第六版诊疗方案,无疑是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认可。
  这几天医学专家呼吁治愈者捐献血浆,关于血浆的治疗经验也在不断汇总。此次新版诊疗方案将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修改为“有条件的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虽然新型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但截至18日24时,已有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4376例,无疑给战胜疫情积累了宝贵经验。距离上一版诊疗方案过去两周,新版诊疗方案推出,相信日益清晰的诊断方案和治疗手段,将加速疫情的结束。(完)   

海外看战“疫”:出手“严打”假消息 世卫组织为哪般?

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月18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向假消息“开炮”,表示假消息比新冠病毒传播得还快还容易,“我们抗击的不止是流行病疫情,我们还在抗击一场信息疫情(infodemic)”。
  谭德塞称,世卫组织正与脸书、推特、谷歌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合作,遏制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同时呼吁所有政府、企业和新闻机构与世卫组织合作,适度发出警报,“而不是煽动歇斯底里的狂焰”。
  作为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国际组织,世卫组织亲自出手“严打”假消息似乎让人意外,但假消息经互联网传播引发的恐慌和危险又让世卫组织别无选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从“吃大蒜能防毒”到“全身喷酒精能杀毒”,从“病毒是为减少世界人口有意为之”到“全球生物战”,层出不穷的假消息一再刷新人们的认知底线。
  有些假消息让人一笑了之,有些假消息必须及时澄清。比如2月初网上突然传出所谓的“病毒云”,宣称笼罩在“病毒云”下面就会被感染,世卫组织随即辟谣,指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只有密切接触才会被感染,而非接触在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就会被感染。
  不可否认,由于新冠病毒“太新”,直到两个月前还是让人完全陌生的病毒,它身上的诸多“未知”为传播谣言和假消息提供了温床。基于此,本月12日世卫组织新冠病毒研究创新论坛闭幕后,世卫组织除了将易于操作的诊断方法、预防感染的最佳方法、加快疫苗研发等列为研究重点,还强调要利用社会科学抗击疫情,应对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信息疫情”。
  目前世卫组织每个工作日都会在其日内瓦总部召开记者会,总干事谭德塞多数时候都会参加,面对面为新闻机构提供权威信息,而经与主要互联网平台合作,现在世卫组织有关疫情的最新信息被置于搜索结果的前端,或者前端出现的搜索结果鼓励用户向世卫组织寻求最新信息。
  据媒体报道,13日世卫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赴美国硅谷,与脸书、推特、谷歌、优兔、亚马逊等公司的代表座谈,研究如何进一步遏制互联网上的“信息疫情”,与会公司最终就合作应对“信息疫情”、更好地提供疫情内容、设立呼叫中心释疑解惑等达成共识。
  在中国,世卫组织也加大了科普乃至辟谣力度。在其中文网站,可以看到“传言和事实”一栏澄清了公众关心的诸多问题,比如能否重复使用N95口罩、宠物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收到来自中国的信件包裹是否安全等,而且还把这些内容制成了供中文社交媒体使用的图片;在“常见问题”一栏,就什么是新冠病毒、潜伏期有多长、有没有预防或治疗特效药等进行了解答。
  除了自己出手严打假消息,世卫组织呼吁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因为即使出于善意转发不实消息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在疫情快速发展之际,人人应对分享疫情信息保持警惕,力争向需要的人传递正确信息。正如谭德塞15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所言,“此时此刻,需要理性,而非谣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