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洪水过后,应该立即修下水道或者建地上或地下蓄水池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已经连续多年,一到夏天就有城市上演城市街道看海,过河的景象。今年,有人亮出长江大堤武汉段的情况,让人误以为武汉大部分又被淹了。结果,有文章驳斥说,人们看到的被淹的公园就是储水池,平时没水的时候,公园可以游玩,一旦长江地区水大,这里就可以作为空地,专门用来蓄水,成为天然的蓄水池。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做法。因为如果造一个人造湖,平时又没有水,比较尴尬,浪费地方。但如果只是公园和绿地,就比较好。

因为水是需要空间的。尤其是长江流域,年年都有雨水过多的危险,江南,两广,两湖都是水多的地方。其实,很多其他城市也必须考虑给夏季雨水留出空间。因为中国是季风气候,夏季雨水集中,一下子会有很多积水。当然,主要原因就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在下水道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地上也没有河湖或公园蓄水池,结果,一下雨,雨水不能及时排走,就都变成径流了,在地面要呆很长时间。

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细心,有关专业人士要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考察好情况。等洪水过后,立即动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太尴尬,太难看。例如,北京在前些年也发生一次大洪水,广渠门附近居然死了一名司机,因为他开车进到水里居然被淹没出不来了。从那以后,北京在南城修了两座大型地下蓄水池。这样,北京的街道就都象故宫附近一样,下雨过后,没有积水,因为雨水很快就排到地下蓄水系统了。

其他城市也应该效仿这种做法儿,或者有自己的创新,或明湖或暗河,总之,要留给雨水足够的空间,这样才不会有一下雨就看海的现象。人民生活好不容易好了一点儿,家家都有车了,但如果车都在水里泡着,折旧率也是高啊。主要是危险啊!

或许很多城市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解决,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办法就是要有蓄水池。同时,各种建筑的墙上,屋顶上也可以考虑建大量的可以蓄水的植物建设所谓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非常好,但最好要落到实处。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的环境近年来已经大大改善,人们在习主席的两山理论的鼓舞下和指导下,都很重视自然环境的改善。但是,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其实,一个城市的建设,真的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就计划好。例如在新西兰的基督城,城市花园里就有小河,河水川流不息,道路高低不平,该平的地方平,马路两边就低洼下去,有利于雨水的排放。河水河湖水河海水几乎都是相通的。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也是一样,马路并不是绝对平的,而是有高有低,有利于排水。斯德哥尔摩的每一座房子都有很好的收集和引导雨水的管道。在人行道上也有留雨水的空间和地面。这样,很少有淤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