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英国成功脱欧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昨天和欧盟理事会主席谈判结束,成功实现脱欧。瑞典媒体人认为,说它成功脱欧是因为它结束了近年来1600多天的不确定性和摇摆。这种不确定性给欧洲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现在人们的心可以安定下来了,也知道了双方的底线。

约翰逊说,英国实现了“独立和自由”,仿佛以前感觉英国都是被捆绑在欧盟里,被欧盟大国德国和法国压制,同时,还要掏会费为南欧国家买单。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过去金融风暴以后,英国对于南欧国家的行为很不满意,因此,不愿意再给他们支持。

英国人认为自己自由独立了以后,愿意跟谁贸易就跟谁贸易,不一定全部绑定在欧盟。欧盟与英国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43%。

有人认为英国与欧盟脱钩,贸易会受影响,这不是自由贸易,而是贸易保护主义。 增加了官僚主义。造成失业人数增加。

但是,笔者以为,英国脱欧实际上是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自由度,减少了对自己的束缚。这样,自己愿意跟谁贸易就跟随贸易,不必听欧盟的指挥。自己觉得怎么做合适,就怎么做,不必看欧盟的脸色。脱欧以后,英国可以自由地跟中国做贸易,不会受到任何欧盟国家或领导人的指手画脚。不会背负道德的负担。也可能跟美国更铁(已经是最铁的一个哥们儿了)。

瑞典希望一切都听欧盟的,同时,又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和影响力在欧盟中实现,可谓携天子以令诸侯,但据一位瑞典分析家认为,瑞典本来是靠跟英国的友好关系,把气候变化等主题变成了欧盟的主题,但是,现在英国脱欧了,让瑞典感觉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哥们儿。

瑞典的心里是我愿意到大组织中发挥作用,例如联合国,然后,在那里我推行我的思想,借助联合国的影响力,也可以抬高自己。英国的想法是老子本来好好的,加入欧盟以后,净是做贡献了,帮助这个,帮助那个,我们自己得到什么好处了吗?他们觉得自己很亏,没有捞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是英国不知道感恩吗?这得需要经济学家好好去算这个账。但是,英国人确实感觉自己的科技发明,经济货币都不是那么糟糕的,加上和美国的密切关系,从欧盟独立出来没有问题。英国自古以来就喜欢坐山观虎斗,自己运筹帷幄。

想着想着,我脑子里又蹦出一个画面来,那就是中国为了增加就业,就让下岗职工去开电梯,这也是一份工作。本来电梯是应该人们自己按的。但是,早期因为人们还不太会用,所以就派专人来开。这个职业现在也许消失了。

同样,英国脱欧了,以前关税,安检等事务因为和欧盟一体化都不需要,因此这种工作就消失了。那么现在,和欧盟27个国家都要重新签合同,设置了壁垒,这样就必须有人从事这些工作,是否这样就会增加就业了呢?例如前苏联解体以后,一下子为学俄语的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

同样,英国因为贸易对象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工作了。就业应该是增加的。但是,行政管理费用提高了,能否对自由贸易更有利呢?

我觉得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的一个新课题。比如,80年代,短缺经济时,我把城里的服装卖到农村,稳稳地赚钱,但是,现在,没有地区差异了,就不赚钱了。互联网一打劫,人们就更没有钱赚了。

因此,是否先进,一体化,集体化,共产主义化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资本家为什么把牛奶倒到大海里,目的是不想降价。 这也叫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如果人们没有一点困难需要克服了,怎样激发人们的斗志,发挥人们的能量,解救那些Mr Jones呢?

不管对不对,克服犹豫摇摆和停滞不前或许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是对是错还是需要时间去检验。

我的意思不是说资本主义好,而是说,如何能够合理调配资源,同时又能合理分配,让人感觉到工作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不能不劳而获,也不能给予太多,一定要有一个平衡点。

从欧盟和瑞典的关系中,可以看出,瑞典有时候也是受欧盟的制约,不能自己发挥自己的意志。但是,瑞典人是想在欧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瑞典的有利发展。

因此,可以说,英国是想“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是,瑞典是想“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或者说做凤尾也是半心半意,因为毕竟自己的货币依然是独立的。可以任凭其贬值,不受欧元的影响。这对瑞典出口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