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年外贸数据提振海外华商信心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
  过去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贸易大幅萎缩。面对严峻考验,中国外贸划出一条漂亮的“V”形曲线,实现逆势回升,进出口、出口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这份亮眼的外贸成绩单来之不易,无数深耕中外贸易的海外华商是见证者,也是贡献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纷纷赞叹中国外贸的活力和韧性,表示愿为中外经贸往来贡献更多力量。

感受中国外贸澎湃活力
  “2020年,公司业务量与2019年相比,有了大幅度增加。”意大利易赛法斯特国际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亚斌告诉记者,“其中,公司中欧班列集装箱货量增长1.5倍,海运集装箱货量增长2.2倍。”
  作为从事跨境物流的海外华商,冯亚斌直观地感受到2020年中国外贸的澎湃活力。“公司业务量的增长,得益于中国外贸的强劲复苏。”冯亚斌表示,“目前欧洲国家疫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许多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在上升。我们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电子产品、日用品等备受欢迎。”
  作为澳大利亚澳佳集团董事长,俞维佳主要从事葡萄酒及健康食品的生产及销售,中国一直是他最看重的市场。2020年10月以来,以中秋国庆长假为销售新契机,澳佳集团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势头良好。如今,他正加紧为春节消费旺季做准备。
  “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样的外贸数据令人振奋。”俞维佳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能够迅速控制疫情,国内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回暖。此外,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0年,中国出口额增长4%。这说明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依旧动力十足。”德国华商、欧美广西总商会会长刘耀泽表示,中国经济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有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具备较强的抵御外界风险因素的应变能力。
主动转型对冲疫情冲击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海外华商经历了订单停摆、生产停滞、物流停运的艰难时刻,更经历了迎难而上、主动转型的奋斗时光。
  疫情发生初期,刘耀泽设在中国深圳的出口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检测和报关手续增加,出货周期变长;收货地的物流系统受疫情冲击陷入停滞,运输出现了大问题。”刘耀泽说。
  困境中的刘耀泽及时转变思路。“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世界商品跨境电商贸易中心。”刘耀泽说,新平台将采取“线下展示+线上销售”的方式,通过数字化转型,努力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刘耀泽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不仅有防疫医疗用品,还包括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近年来,中国商品不仅保持价廉物美的传统优势,在产品设计上更注重创新,‘科技范’十足,在全球的竞争力仍不容小觑。”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了冯亚斌公司的一条“生命线”。“从中国义乌出发,沿义新欧中欧班列将货物运到欧洲,这是我们最常用的一条陆路运输线。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仍保持强大的运力,让我们很安心!”冯亚斌说,“由于欧洲疫情严重,回程集装箱数量相对较少,这是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欧洲分公司仍将以居家办公为主,把防疫放在首要位置。”
  一向注重健康食品研发的俞维佳,从疫情中看到了新的机遇。他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将业务重心从消费品领域转向健康产品领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帮助我们在疫情危机中站稳脚跟。”

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近日,中国商务部表示,未来将会同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增加海运运力,千方百计畅通国际物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中国海关总署表示,将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切实将减税降费措施落实落细。中国频频出台外贸利好政策,海外华商如沐春风。
  在冯亚斌看来,过去跨境物流多以大宗贸易为主,现在则更加灵活和多元化。“中国的出口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强大,全世界有目共睹。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外贸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事外贸和跨境物流的海外华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021年,我们不仅要继续深耕跨境物流行业,还要多渠道拓展公司新业务,帮助更多国内企业开拓欧洲市场,让中国商品走得更远。”冯亚斌说。
  不久前,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顺利落地,作为德国华商的刘耀泽振奋不已。“我们有信心克服疫情的影响!”他说,“新的一年,我们要打造好‘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同时与其他海外商会加强交流合作,推广商品,分享商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2021年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创新增强竞争优势,提升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俞维佳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推动了亚洲的一体化进程,表明合作共赢仍是各国的普遍选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推动中外经贸交流,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李嘉宝)

资料来源: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宣传文化中心

四川省侨联在蓉举行2021年海外侨领新春联谊活动

 中国侨网成都1月21日电 (岳依桐)四川省侨联21日在成都举行2021年海外侨领新春联谊活动。20个国家的20名海外侨团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亲切友好、喜庆热烈的气氛中畅叙友情,共谋发展,喜迎新春。

  活动伊始,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大家致新春贺词。她代表四川省侨联向所有华侨华人致以最真诚的新年祝福,为广大侨胞在疫情防控中的无疆大爱点赞,并祝愿各位海外侨胞平安吉祥,事业骏发,家庭幸福。

  图为联谊活动现场。(四川省侨联供图) 四川省侨联供图 摄

  四川省侨联联络联谊部部长徐俊秀通报了四川省侨联2020年的联络联谊工作开展情况。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内外中华儿女心手相牵,携手并肩支援家乡抗疫,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活动中,大家一起观看了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制作的抗疫视频,重温一年来中华儿女共克时艰的感人事迹,再次感受到大灾大难面前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活动还播放了“亲情中华·美丽四川”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大国芬芳》,家乡的文化让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与故土距离更近。

  图为联谊活动现场。(四川省侨联供图) 四川省侨联供图 摄

  参加联谊活动的侨领通过视频为家乡送上祝福,他们纷纷表示,虽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但华侨华人与住在国和祖(籍)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侨团间的友谊在抗疫之战中不断升华。在新的一年,他们将与当地民众一道,风雨同舟共同抗疫,继续发挥好各自在资金、技术、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当好中国梦连接世界梦的桥梁和使者,积极成为家乡建设的开拓者、参与者,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出力。(完)

续炳义:浅谈文化创意产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续炳义/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理事长/世界文化产业交流联合会会长日前发表文章畅谈文化创意产业。以下是全文:

一、总体概括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史;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有世界文化、国家文化、单位文化、团体文化、企业文化等;所有事情的发展过程都包含着文化和文化产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创新;世界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结果;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传承就是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文化产业中包含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创意产业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和跨行业性;创意产业的发展既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也不单纯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共同推进的结果;任何事物的传承与发展都是N个产业链叠加创新发展的结果(如茶文化、酒文化、烟文化等)。
总而言之三句话:任何事情都包含着文化元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孕育着文化产业的创新;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和发展的结果。

Image
Image

二、简谈文化、创意与产业
1、文化
(1)“文”是各种人文活动和各种知识的总和,是一种“记录”,这种知识可以来自学堂和书本,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社会和实践;
(2)“化”即转变,即融化,是一种“理解”和“影响”。
(3)关系:有“文”才能有“化”,有“化”才能组成“文化”。
(4)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5)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6)简单的说“文化”是精神的,是高于功能需求的。
(7)功能性需求是文明。
(8)超越功能性需求的是文化。
(9)真正的文化人应具备四种素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10)中国历史上三次外来文化传入高潮:
A、两汉(东西汉)之交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
B、晚清西方词汇经过日本变成汉字传入中国;
C、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词汇直接传入中国。
(11)文化的四个层次:
A、物态文化;
B、行为文化;
C、制度文化;
D、心态文化,其中: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12)文化的作用
A、文化是族群的根和灵魂,它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人们的社会群体。
B、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成果;
C、文化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控制走向成熟自由的标志;
D、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组织或群体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塑造出的集体人格。
2、创意
(1)创意就是前所未闻和未视的;
(2)能充分反映并满足人们某种物质的或情感的需要的意念和构想:
(3)最基本的要求是求新、求奇、求异、真实、有思想、有计划;
(4)以创意的图形加速传播信息、传达商品内容,说服消费者和大众群体,达到促销的目的;
(5)创意是无限的;
(6)创意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创意灵感的来源;
(7)创意是积累的结果,积累越丰富,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越多,创意产生的机会就越多;
(8)积累是市场调查的结果。
3、产业
(1)在英文中,产业( Industry)既可以指工业,又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具体产业部门,如工业、农业、服务业,或者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钢铁业、纺织业、食品业、造船业等;
(2)在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3)早期西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概念的定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集合。后来的研究者均在这一基础上对产业概念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产业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集合概念是属于中观层次的经济学范畴。对于微观经济中的单个企业来说,产业是具有相同性质企业群体的集合;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产业是国民经济基于共同标准而划分的部分
(4)《辞海》中的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尽管它们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产品而展开的并且可以在构成业态的各个行业內部完成各自的循环。
(5)产业是有产业链的,是产业链叠加的结果,产业链叠加的越多传承的越久远。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
创意产业主要包括于产业研发相关的创业设计,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广告设计与软件设计等;与建筑相关的比如我们的室内装璜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等等;与文化相关的如媒体策划、艺术创作、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与消费相关的是时尚消费设计,休闲旅游设计和我们的婚庆、节庆的设计等;与我们咨询策划相关的如市场调查、专业咨询、会展服务等等。

四、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点
1、理论的概念性
2、思维的前瞻性
3、经济效益的滞后性
4、发展过程的技术性
5、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五、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1、文化创意产业指具有文化概念的创新、创意产品并形成产业链的文化产业,如书画创作室(购买笔墨砚台纸张–构思创意—书写与绘画—展示与销售—再购买笔墨砚台纸张)等。
2、创意产业本身有不同的说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提法也是不一样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提的是版权产业,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提的是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么一个提法的主要集中在中国,发展顺序依次是台湾、香港、上海和北京,北京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凭借着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天子脚下的独特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3、适时而生,顺势发展。创意产业为什么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是因为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全球性的布局调整,西方国家率先面临着加工业的衰败,那么衰败完了以后,城市要发展,地区要发展,他们就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创意产业,也就是高薪知识产权这么一个行业里面。
4、社情不同特点各异。各国的创意产业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德国、法国、意大利欧美发达国家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与其制造业的传统优势相结合;而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把制造业作为特点,科技的特点与时尚的消费、动漫结合起来;美国主要以版权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
5、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研发相关的创业设计,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广告设计与软件设计等,与建筑相关的如室内装潢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等等,与文化设计相关的如媒体策划、艺术创作、动漫设计等,与消费相关的是时尚消费设计,休闲旅游设计和婚庆节庆设计等,与咨询策划相关的如市场调查、专业咨询、会展服务等等
6、文化产业中包含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7、创意产业的特点就是包容性和跨行业性。
8、创意产业的发展既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共同推进的结果。
9、任何事物的传承与发展都是N个产业链叠加创新发展的结果。
10、发展模式因地而异,就全球范围而言,各个地区的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虽然创意产业七十年代后期从英国开始提出来,但是97、98年才开始有了大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全球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几种形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国家主要是由市场自发运作,政府引导形式;
(2)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是一种非官方的政府机构进行整个产业的运作;
(3)澳大利亚和欧洲差不多,是委托非政府的非赢利机构来进行推进和操作;
(4)日本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非盈利机构进行运作;
(5)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是政府引导、主导发展,然后由市场配合。
1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创意产业最早七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的英法,八十年代传到北美特别是美国,再传至日本和澳洲,九十年代后期由深圳、广州传至上海,接着在新的世纪进入北京,2006年北京举办了首届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北京、上海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的高端运作,它比较强调以产业资源消耗比较少的形式激发创业,通过创新来提高附加值,其核心领域是创意,强调创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领域,包括时尚消费和文化生产等。上海的创意产业是为上海的制造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北京与上海不同,运作中比较突出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
12、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文化集聚的碰撞,从全国范围看,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分别是以北京为主覆盖整个华北地区的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在这些地区,涌现了一批发展基础好,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1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多种发展模式,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产业型、混合型、而艺术型、休闲娱乐型、地方特色型五种。
14、国外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图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六、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经济、文化的关系
1、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持续发展的关系;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的地方,文化创意产品就会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文化创意产品集中的地方科学技术就会集中,科学技术集中的地方经济就会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文化就大繁荣;
3、文化大繁荣的地方人们就会有更高的工作和生活渴望,人们对文化产品更高的要求,督促科学技术快速研发,科学技术的提高又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如何推动中华文化产业的世界交流
    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应当看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八、做中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传承者
    1、利用华人华侨在所在国和地区的特殊身份大力传播中华文化,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龙的传人,华人华侨散居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做好中华文化的使者,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比如很多华人华侨经过多年拼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了居住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与居住国的政府要员等上层关系十分密切,信任度极高,具备着推动中华文化交流的特定条件。
    2、利用华人华侨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选择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交流,推动文化产业的交流发展,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入世界的步伐。
    3、利用华人华侨的各自优势,按着各取所需的原则,进行横向联合,纵向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利用华人华侨的特殊精英团队环境,开展各种符合双方国情的多层面,多渠道的文化和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比如组织推出符合当地国情的文艺演出,或书画交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或民俗艺术品等交流与互动等等。
    5、华人华侨经常性的组织互访活动,实行落地全程接待制度,积极开展民间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总之,文化产业活动内容广泛,可持续性强,是国之需要,民之需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实现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就能把文化产业推出去,引进来,以小博大,集少胜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努力。

四川省侨联文促会2020年会在蓉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和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四川省侨联文化交流促进委员会2020年会于2021年1月22日,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侨联文促会会长宋汶栗对文促会2020年工作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2021年工作计划。中国侨联副主席、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四川省侨联副主席徐永明,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名誉会长米瑞蓉等出席会议。 

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四川省侨联文促会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倡议,引导海外侨胞捐款捐物;热心公益事业,以侨爱助力扶贫;举办各类涉侨文化交流活动,发挥资源优势,讲好四川故事,为四川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21年,参加会议的30余名会员纷纷表示,将立足自身所长,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四川故事”,在提升“蜀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以勤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文促会始终践行好宗旨,团结凝聚更多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紧跟时代潮流开展好各类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好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助力“亲情中华”“追梦中华”等品牌活动的推广,讲好中国和四川故事,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的光芒在世界熠熠生辉。 

资料来源:四川侨联 

符琼芬委员建议:全面推进《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落地实施

(北欧绿色邮报网-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海南是中国重点侨乡,拥有琼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39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海南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华侨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1月1日,《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重要立法,对于保护华侨合法权益,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只是良好的开始,更重要是相关部门要认真按照《条例》的规定精神落地实施,进一步有效保护来海南投资创业和生活的华侨的合法权益。” 在今年海南“两会”期间,海南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常委、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主任符琼芬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符琼芬建议,海南各级侨务主管部门和归国华侨联合会(以下简称侨联)等主要涉侨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国内国外广泛宣传《条例》及涉侨法律法规政策(线上线下宣讲、印制发放单行本、广播电视访谈等)。各级侨务主管部门和侨联等部门应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并安排熟悉法律法规、政策的专门人员制定涉侨法律法规政策汇编并定期更新。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侨务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本级侨务联席会议制度等侨务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协调解决华侨权益保护的重大事项。因此,各级侨务主管部门应予以落实。 

“根据《条例》要求,各级侨联应建立健全与各国华侨、侨领、侨企广泛联系的渠道,并建立名录和华侨企业、华侨人才数据库,不断挖掘和培育华侨资源。建立华侨参政议政,列席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工作制度。” 符琼芬表示。 

虽然《条例》规定华侨可以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在本省购买住房,然而国家和海南均未出台有关华侨购买住房的规定(除了符合人才政策的华侨人才)。目前,大部分想来海南投资创业的华侨都有购买住房的需求,省住建部门应经过深入调研,制定华侨在本省购房的相关规定。 

符琼芬提出,按照《条例》规定,全省各级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系统应当设立侨务服务窗口,建立和完善为侨服务网上平台,集中办理涉侨服务事项。应当加强对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编制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目录,制定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度,明确保护利用责任主体,落实保护措施。 

“为了进一步保护华侨合法权益,建议创新修改完善本省华侨户籍的相关规定,对原户籍在本省的华侨,不做注销户口处理,以便利华侨回来投资创业、生活。” 符琼芬说,全省各级侨务主管部门应当主动与公安、住建、教育、人才、社保、金融、法院等相关部门对接落实华侨权益保护和鼓励华侨投资创业工作,促进《条例》全面落地实施。 

资料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