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就欧盟对华制裁向瑞典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3月23日,根据使馆方面的提议,桂从友大使在瑞典外交部会见该部国务秘书里德贝里,就欧盟对华制裁向瑞典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桂大使严正指出, 涉疆问题不是民族、宗教、人权问题,而是反恐和去极端化、反分裂问题。中国老古话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欧盟基于极少数人员的谎言和虛假事实对中方有关人员和实体无端搞制裁,中方不得不对包括瑞方在内的欧方相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反制。    桂大使敦促瑞方和欧方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立即纠正错误,不要以人权为借口、以“人权教师爷”自居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人们期盼他会修正特朗普时期的一系列对华高压错误路线。拜登政府确实改变了特朗普时期不断退群的单边主义行为。但是,在对华政策方面却走起了拉帮结伙的路线,串通欧盟,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传统伙伴一起向中国施压。日前,他们根据少数所谓学者提供的假信息,以新疆“种族灭绝”为由来对中国实施制裁。

众所周知,就像桂从友大使说的,新疆问题, 不是民族,宗教和人权问题,而是反恐和去极端化。很多真正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在新疆的反恐和去极端化的和平教育方式应该成为世界反恐的典范,因为它是采取从思想上就把恐怖主义思想去掉,从根上杜绝了恐怖主义思想。这种方式是可持续的,更有效果。

日前,中国外交部华春莹对美欧加,澳英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她指出,伊拉克战争个无数伊拉克平民造成死亡,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利比亚战争造成利比亚长期内乱,也给那里的人民造成灾难。这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外输出的战争,这种行为是否应该受到制裁?

2003年3月19日,美国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英国小弟紧随其后。澳大利亚也参与其中。瑞典著名核问题专家,前国际原子能总干事,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组长汉斯. 布利克斯带领大批专家在伊拉克进行核查,始终没有发现美英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美国还是和英国一起入侵了伊拉克,造成无数平民伤亡。给当时当地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英国媒体在事后的报道中揭露当时的英国称伊拉克生化武器可在45分钟内投入使用。这个结论事后被证明是情报机构编造的谎言。为此,在2004年初调查此事的时候,军方有一个人因牵扯其中,最后,开枪自杀。

人们多次讨论伊拉克战争,连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在接受采访时都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但是,国际社会没有人敢提追究谁的责任。

观点:中国可以邀请美国国务卿回访中国在新疆举行2加2会谈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中国可以邀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事务顾问沙利文回访中国,并在新疆举行会谈。当美国邀请中方会谈的时候,地点设在了阿拉斯加,西部比较偏离首都的地方。新疆的乌鲁木齐也正好是在中国的西部边陲。

然后,可以带着他到乌鲁木齐大巴扎去看一看,那里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也可以到维族聚居区的老城区看看,到底他们抹黑中国的情况是不是事实。很多人到新疆去了以后,都感觉那里很好。新疆的街道非常宽广,楼房很高,人很帅,东西便宜,物质极大丰富。

笔者2018年,2019年去新疆,感觉安全检查确实是严格一些。但是,效果是新疆的治安非常好。 没有小偷小摸,流氓打架的情况。 人们享受三种语言,国语,维语和英语。前两种为主。新疆人普通话都说的非常标准,好听。因为新疆地广人稀,地域辽阔,所以,新疆人也差不多和东北人一样豪爽。没有那些小心眼儿的争吵。

新疆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宝石,石油,更引人注目的是那里的风电。要考察气候变化的应对情况,就看看那里的风电场吧。其实,去吐鲁番的宽敞的街道已经比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高速公路还好了。真的,新疆有点儿象美国的西部。吐鲁番的黄色风景,就彷佛是拉斯维加斯附近的风景。干燥,炎热,黄沙满地。

在吐鲁番,据说很多汉族人都会说维语,为什么? 入乡随俗嘛,因为那里的维族人占多数,汉族人占少数。汉族人也比较聪明,呆久了,也就会说维语了。以前,我一直以为汉族人都不会维语。只是要求维族人会说汉语。但是,我的维族朋友说,其实,那里的汉族也会维语,因为维族人占多数,少数就服从了多数。否则,生意不好做。其实,谁也没强迫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唯一官方语言是国语,所以,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学习国语。但是,少数民族语言也依然教。在四川阿坝州的藏区,笔者曾经在2019年10月去采访,那里的中学就是教三种语言,藏语,国语和英语。但地校长和同学都非常高兴,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日后找工作和自己的发展前途提供很好的条件。

现在西方动不动就说中国采取极端方式。其实,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发生的背景。这股逆流是从早期的恐怖主义开始的。国外有人流传新疆是东突尔斯坦的后裔。因为他们语言类似。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有恐怖分子搞爆炸。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恐怖分子。后来,这股势力越来越猖獗。不但为农村的维族村民洗脑,进行恐怖思想的宣传,而且,组织青少年到政府盖的免费学校去学习。一些青少年甚至受恐怖思想的影响,认为打死异族人不算事,没有任何人性的怜悯之心。到2000年以后,随着西方恐怖主义的盛行,尤其是9.11以后,美国对恐怖主义打击的时候,在中国的恐怖分子更是十分嚣张。他们在南疆制造了数百次爆炸事件,给维族老百姓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损失。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火车站的恐怖袭击和后来的北京天安门的恐怖袭击,严重震撼了中国的安全和社会治安。经过反恐专家的反复调研和摸索,发现,经济困难也是一些青年走上恐怖主义道路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教唆和洗脑。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太差,很多人不懂国语,不懂法律,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疆举办教育培训班。在培训班里,学习国语,学习法律常识,学习一门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合格的就可以继续就业了。

2019年10月,新疆已经宣布这样的教培中心已经结束。但是,美国和欧盟国家的人不是积极认真地抗击严重泛滥的疫情,却接二连三地指责中国新疆的情况。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切都是透明的,好像透明地公开地不阻止病毒传染就没有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染病。指责别人是否就可以开脱自己的问题呢?

当然,爱指责别人的人或者国家一般来说,都是自我感觉比较良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国是否一点问题都没有呢?中国当然也有很多问题,很多挑战。但是,中国也是一直在努力。中国的所有举措,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目标当然是要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他们也正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反恐举措是真正的反恐,从根本上,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中国不是通过发动战争或用武力来消除恐怖主义,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他们重新做人,这是最人道的一种方式来应对恐怖主义。通过人们在思想上的认识提高,知识技能的提高来避免未来再犯错误。这样做,等于是跟很多人更多机会。

西方的方式是不提前预防,等到恐怖分子真来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无辜人受伤,甚至死亡。或者通过武力对某个国家进行大规模轰炸。这样造成的损失更大。

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往来,人与人之间也要有好。但愿中美之间,中欧之间能够找到一条更好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渠道,实现互利共赢。

我是理想主义者,或许现实不一定有那么好,但是,这正是需要领导人利用智慧的方式来引导世界的潮流。现在,正是因为强权政治的出现造成一大批跳梁小丑出来上串下跳。应该警惕这种局面。

时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一次坦诚而平等的对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3月18日-19日中美高层代表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省会安克雷奇举行会谈。尽管这个地方远离尘嚣,冰天雪地,但依然引起了举世瞩目,因为这是世界上两个大国的对话,一个是代表发达国家的美国,一个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综合实力第一,第二的国家的对话。从双方开场白的对话,能感觉到这场对话是一次平等的对话,坦诚的对话,双方都不加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是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增进理解的对话。

笔者发现十分有趣的是双方代表都是一对龙虎,只不过中方是大虎和小龙。杨洁篪是属虎的,50年的虎,王毅是属蛇的,俗称小龙。而美方的布林肯是62年的虎,沙利文是76年的龙。因此,双方唇枪舌剑,上演了一场真正的“龙虎斗”。

出席这次高层对话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对话的目的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春节前的一次电话会谈。就是要互相搞清楚对方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哪些红线不应该触碰,哪些是软肋。同时,也肯定是要为两位领导人能够面对面地举行会谈做铺垫。级别仅次于国家元首会面了。

为什么会安排在阿拉斯加呢?美方的解释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中美的中间线上,这样就是比较平等。沙利文对此表示,“我们对此次安排感到很自豪。”

确实,这种安排是经过他们精心设计了,因为布林肯是刚从日韩访问归来,直接到阿拉斯加,这样比较近,也没有时差。同时,对中国官员来说,也是比较近的。从北京直接可以飞过去,几乎省了一半时间。虽然倒时差但也不用倒太多。

这里虽然是冰天雪地,但也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躲避太多的媒体关注,因为距离繁华地段远,不可能所有的媒体都去。另一个是这里可以很好地预防新冠病毒。虽然气候冷不是优势,但是,这里地广人稀,病毒泛滥没有纽约或其他地方那么严重。因此,安排在这里。

当然,是否因为中美关系已经到了贸易战,科技战等各种战的火热程度,那么在这里,可以让双方都冷静冷静,这样是另一种解释。

总之,开诚布公,想说什么就都直说,不要有任何的藏着掖着,都要直白明确,这是对话的主要目的和方式。

因此,一上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摆出了美国及其盟国的观点,很直白。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是我国最亲密的盟友”。其实,要说真正的兄弟加盟友应该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因为每次美国发动战争的时候,例如,打伊拉克,英国是携手的“小兄弟”,澳大利亚是支持的“马前卒”。但是,为什么日韩现在是最亲密的盟友呢?其实,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殖民地”。美国一直是为日韩的国防事务提供保护伞。日韩自己的军队是不许存在或者发挥作用的。从二战开始,美国就一直在日韩有驻军。因此,如果美国说东,基本上日韩不敢说西。美国说南,日韩不敢说北。而且既然美国给你提供国防保护,你必然要对美国付保护费。同时,双边贸易经济等各方面必须密切合作,相互找到自己的市场。因此,说盟友,就是好听一点儿。

布林肯说,“他们对我们今天和明天在这里举行的讨论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将提出的问题不仅与中国和美国有关,而且与该地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本届政府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促进美国的利益,加强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然后,他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秩序。“这种秩序并非只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它帮助各国和平解决分歧,有效协调多边努力,参与全球贸易,确保每个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如果与以规则为基准的国际秩序背道而驰,那么这个世界的规则将可能会变成威力即正义,我们将会看到的是赢家通吃的局面。对我们每一国而言,那样的世界都将会是更加暴力的、动荡不安的世界。今天,我们将有机会讨论国内和全球的关键优先事项,使中国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届政府的意图和做法”。

这里讲的是大家要遵守规则,否则,威力即正义,我们将会看到的是赢家通吃的局面。那样的世界将会是更加暴力的,动荡不安的世界。这其实堪称美国的经验之谈,那就是有威力,就通吃,因此,更加暴力,动荡不安。但是,在这里,他想说的是中国,不要以为中国大就会自然成为赢家。

然后,他直接提了中国最忌讳和反对的观点。“我们还将讨论我们对中国行动的深切关注,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湾的行动,对美国的网络攻击,以及对我们的盟友的经济胁迫。这些行动都威胁到维持全球稳定的基于规则的秩序。正因为如此,这些问题不只是内政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有义务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

如果说美方在对话中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这里。中方一再重申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的内政,无论何时,中国在这些问题上不会妥协,不会让步,中国的观点就是内部事务不许外来干涉。中国也不干涉别国内政。

“我说过,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在应该发展的地方将是竞争的,在可以发展的地方将是合作的,在必须发展的地方将是对抗的。我想,我们在阿拉斯加这里的讨论将涉及方方面面。我们的意图是直接表达我们的关切,直接表达我们的优先事项,目标是使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地向前发展。谢谢你们的到来。”

这段更直白,中美关系有竞争,有合作,也有对抗。中国应该有思想准备。

然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谢谢国务卿先生,欢迎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国务委员出席会议。我们在阿拉斯加见面很合适。我们可能远离美国大陆,但很少有地方能像这里一样,代表美国人的精神:慷慨、坚韧、无畏。我们在这里举办这次会议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布林肯部长和我对我们能够在这里讲述美国的观点感到自豪,这个国家在拜登总统的领导下,在控制这一流行病、拯救我们的经济以及确认我们民主的力量和持久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为振兴我们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所做的工作感到特别自豪,这是我们外交政策的基础。就在上周,拜登总统主持了四方领导人峰会,体现了世界民主国家的进取精神,并承诺实现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愿景。只有通过这样的伙伴关系,我们才能为我们的人民带来进步和繁荣。”

沙利文解释阿拉斯加虽然冰天雪地,这说明我们坚韧、无畏。其实,这背后也可能有点儿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怕中国。但这句话本身就有点儿问题,因为在中国人眼里,一直觉得是中国有点儿害怕美国,所以,对美国害怕中国的概念和说法十分不习惯,以为这几乎不可能。但是,或许这就是中国说的平视世界的问题。因为以前,我们总是觉得我们是在仰视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所以,当我们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世界炸了锅,觉得是中国开始反击了,胁迫他们了。实际上,中国只不过是想平等,平起平坐,不再低三下四或者是忍受一些自己认为不公平的事情。

沙利文说,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就是为振兴盟国和伙伴关系,在民主方面有进取精神,并承诺实现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愿景。这里说的无非就是希望美国可以在印度洋太平洋随便。

“布林肯部长列举了许多令人关切的领域,从经济和军事胁迫到对基本价值观的攻击,我们今天和今后几天将与你们讨论这些问题。我们会坦率、直接、清晰地讨论。这些都是美国人民关心的问题,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我们过去两个月进行的密集磋商中,我们听到了世界各地——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到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提出的每一项关切。” 沙利文说。

这里他很显然把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进步都看成了对他们的胁迫。中国不同的价值观被看成是对他们的基本价值观的攻击。这就带有指责的口气。我们会坦率,直接,清晰地告诉你们。他用的是讨论这个词。但在我们看来,就是指责或者是警告了。

“我们今天将明确表示,从美国方面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我们在世界上的做法以及我们对中国的做法有利于美国人民,并保护我们的盟友和伙伴的利益。我们不寻求冲突,但我们欢迎激烈的竞争,我们将永远捍卫我们的原则,捍卫我们的人民,捍卫我们的朋友。我们期待着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与你们讨论所有这些问题。谢谢!” 沙利文说。

其实,美国在90年代就是这样说话的,克林顿时代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就是要做有利于我们的事情。当时,我们感觉这话很霸道。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因为没等你说话呢,使馆被炸了,然后说是误炸,道个歉就过去了。然后,海南飞机越界,逼迫我们的飞行员王伟跳伞失踪,不过美国飞机也被迫降落在海南岛。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测试中国的抗压能力。中国抗过去了,但是,心里还是不服。

如果你美国的利益是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因此,双方需要讨论,中国也有中国的利益关切。但是,沙利文说的是,我们欢迎激烈竞争,我们将永远捍卫我们的原则,捍卫我们的人民,捍卫我们的朋友。那就是美方不妥协。

接下来是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讲话。他说,应布林肯国务卿、沙利文先生的邀请,我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来到美国安克雷奇,同美国进行战略对话。我们希望这次对话将是真诚的、坦率的。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都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在中国,我们刚刚结束了两会。全会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到2035年的长远目标。

然后,他阐述了中国的价值观,是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相同。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性一年,2035年必将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现代化。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和重要战略成果,全面战胜绝对贫困。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我们成功地消除了所有人的绝对贫困。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出类似的努力。而且,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也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成就。中国人民密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相同。它们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

接着杨洁篪谈到了国际秩序的问题。中美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概念内涵可能不太一样。

“中国和国际社会所遵循和维护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倡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美国在推进本国民主方面所做的工作不仅应由美国人民来评价,也应由全世界人民来评价。而中国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作出了不懈努力。” 杨洁篪说。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动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但是中国要求各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应该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的。我们不主张通过武力侵略,不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推翻别国政权,也不主张屠杀别国人民,因为所有这些只会造成这个世界的动荡和不稳定。到最后,所有这些做法也都不会有利于美国。因此,我们认为,重要的是美国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停止在世界其他地方推进自己的民主。美国国内很多人其实对美国的民主缺乏信心,对美国政府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在中国,根据美国的民意调查,中国领导人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所以,任何诋毁中国社会制度的企图是不会得逞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只会使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杨洁篪主任在这里直接指出了美国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美国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你们应该改。我们的领导人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因此,不要对我们的社会制度进行诋毁。

“1952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现在进入第14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将沿着这条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中国的发展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更要为21世纪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中美都是大国,都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既要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例如抗击COVID-19,恢复世界经济活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利益也有共同点。”

这一段指出中美可以在抗击疫情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因此,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确保在21世纪,无论大小国,特别是大国,能够团结一致,为人类命运作出贡献,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公平正义、相互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一些地区问题上,我认为问题在于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压迫”,美国通过武力或金融霸权,把国家安全的触角伸得过长,这给正常的贸易活动制造了障碍,而且煽动一些国家对中国进行攻击。” 这一段,对美国的“经济胁迫”说法进行了反驳,是美国“长臂管辖”和“压迫”。

“至于中国,我们相信并按照科学技术标准来处理进出口问题。布林肯部长,你说你刚从日本和韩国回来。这两个国家是中国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已经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希望美国同亚太各国发展良好的关系。我们之间应该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这才是21世纪的处世之道。” 中国是按照科学技术标准来处理进出口问题的。中美之间应该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这才是21世纪的处世之道。

在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通话。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我们今天举行这次对话,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共识。事实上,举行这一对话是两国元首作出的决定。因此,对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他们都希望看到我们这次的对话取得实际成果。新疆、西藏、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已表示坚决反对这种干涉,并将采取坚定的反应。在人权问题上,我们希望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做得更好。中国在人权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但美国国内在人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美国自己也承认的。美国还说,在当今世界,各国不能依靠武力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美国在人权方面面临的挑战是根深蒂固的。它们不是在过去的四年里才出现的,比如黑人的生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活动。这个问题最近才被提出来。所以,我们希望两国能把各自的事情办好,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以上两段,杨洁篪直接驳斥美国的说法,对新疆,西藏和台湾问题,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人权方面,美国自己也没做好。因此,应该先办好自己的内部事务。中国会吧自己的事情办好。

“对中国来说,我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外交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自从几十年前我们两国在交往中打破坚冰以来,中美两国共同取得了很多成就。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历史是两国成就的一部分。尽管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两国应该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共同努力,扩大合作。”

“如果说两国之间有竞争的话,我想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竞争。刚才我已经说了,中美经济交往中出现的摩擦,要理性应对,实现互利共赢。中美贸易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应该再上一层楼。绝大多数在华美国企业都表示,中国的商业环境很好,没有人强迫他们留在中国。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带来的利润,也看到了巨大的机遇。这就是他们留在中国的原因。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加强相互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扩大合作,而不是进行对抗。

但我们两国之间过去是有过对抗,这个结果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美国从这场对抗中得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任何好处,唯一的结果是对美国的损害。这样的对抗,中国是一定会挺过来的。

所以我们看待与美国的关系是,就如习近平主席说的,我们希望同美国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实际上,在两国总统通话期间,拜登总统本人也谈到了我们两国之间不冲突、不对抗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这一层面上,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全面、忠实地贯彻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把中美关系重新带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关于网络攻击,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发动网络攻击的能力,还是可以部署的技术,美国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你不能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别人。

美国本身并不代表国际舆论,西方世界也不代表。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世界趋势来看,西方世界都不代表全球舆论。所以我们希望美方在谈到普世价值和国际舆论时,考虑一下这样说是否放心,因为美国并不代表世界。它只代表美国的政府。我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承认美国所倡导的普世价值,不承认美国的意见可以代表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人制定的规则将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

因为两位发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开场白,我的开场白也会略有不同。

实质上,就是直接回答了对方的关切,表明了中国的观点。你们对我们的指责都是不合适的。

然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言。“(译文)好吧,和杨洁篪主任相比,我就长话短说。两位先生,你们跟中国也打过多年交道了,所以你们也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我想说,我今天很高兴见到你们,中国——中国代表团——是应美国的邀请来到这里的。正如苏利文所说,安克雷奇是连接中美两国航线的中点,可以说是中美交往的“加油站”。这也是中美两国可以相向而行的交汇点。

先客气一下。然后,遵循萨利文说的,“坦率,直接,清晰地讨论”。

王毅说,“中国过去肯定不会,将来也不会接受美方的无端指责。近年来,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公然压制,中美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时期。这损害了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损害了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中方敦促美方全面放弃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霸权主义做法。这个老毛病应该要改改了。也是时候改变了。特别是3月17日,美国就香港问题再次升级对中国的所谓制裁,中国人民对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感到愤慨,中方坚决反对。

安克雷奇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个中点,但它毕竟还是美国的领土,我承认中国代表团是应美国的邀请来到这里的。然而,就在我们出发前一天,美国通过了这些新的制裁措施。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待客之道,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美国为了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获得一些优势而做出的决定,但这肯定是错误的,反映了美国内部的虚弱和无力。这不会动摇中方的立场,也不会动摇中方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我也想说,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中国农历新年前夕的通话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通话中,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为恢复中美关系走上正轨指明了方向。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我们今天和明天的对话。他们正在观察我们双方是否会各自表现出善意和诚意,他们正在观察这次对话是否会向世界发出积极的信号。

因此,我们将密切关注今天和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美国愿意,我认为我们双方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履行我们被赋予的任务。我就讲到这里。谢谢你!”

虽然说简单,但是,句句都在指责美方的错误。

或许,布林肯和沙利文都没有想到两位中国代表来了把他们的观点驳斥了一番。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主任先生,国务委员,鉴于你们的超时言论,在我们开始工作之前,请允许我再补充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知道沙利文先生也可能有话要说。

我必须告诉你们,在我担任国务卿的短短时间内,我想我已经与世界各地的近100位同行进行了交谈,我刚才也说过,我刚刚对日本和韩国进行了首次访问。我得告诉你,我听到的跟你描述的很不一样。我听到的是对美国回归的深切满意,对我们重新与盟友和伙伴接触的深切满意。我还听到了对贵国政府采取的一些行动的深切关注,我们在着手工作时将有机会讨论这些问题。

我们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参与世界事务的一个标志是我们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完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这正是拜登总统致力于重振的。

我们在国内的领导能力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不断追求,如我们所说,建立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这种追求,从定义上来说,就是承认我们的不完美,我们会犯错,我们会逆转,我们会后退。但纵观历史,我们所做的就是公开、公开、透明地面对这些挑战,而不是试图忽视它们,不是试图假装它们不存在,不是试图掩盖它们。有时这是痛苦的,有时是丑陋的,但每一次,我们都走出来了,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好、更团结。

我清楚地记得,拜登总统担任副总统时,我们正在访问中国。这发生在金融危机之后。当时有很多讨论。当时担任副总统的拜登说过,押注美国输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赌注,今天也是如此。

实际上,布林肯国务卿的话是在为美国开脱。我们从盟友那里听到的话和你们说的不一样。他们都希望我们出来。对于国内的人权问题,他们会反思,会改善,但是,美国还是不服输。2016年以前没输,现在也没输。这也是坦诚的话,但是,对于抗击疫情的问题,没有深刻反思。公开是公开,但是没有解决问题,而且,从特朗普一开始的言论看,对疫情问题,美国是否完全公开,也令人怀疑。否则,为何特朗普在3月份说美国没有问题呢?当然,他被选下去了,也说明他不值得信任了。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简单地补充一下布林肯部长所说的话——因为我本想在没有咨询的情况下提出同样的观点——一个自信的国家能够认真审视自己的缺点,并不断寻求改进。这就是美国的秘密武器。

美国的另一个秘密武器是,我们的人民是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民,我们相信,当我们与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合作时,我们能最好地解决问题。

就在几周前,美国又在火星上登陆了另一个火星车,这不仅仅是美国的一个项目。它拥有来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多个国家的技术。它还将为火星留下一些材料,美国和欧洲将建造一个设备,一个可以飞到那里拾起并带回的装置。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改造、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不断寻求产生有利于我们所有人的进步的国家能够实现的目标,它植根于人类尊严和人权的概念,这是世界上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儿童都渴望实现的真正普遍的概念。

所以我们期待今天的对话,但我也希望这次对话能在双方都有信心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它不是讲课,也不是冗长的循环语句。这是我们解释我们从何而来,倾听你们从何而来,并从根本上指出我们的原则,我们的优先事项,以及我们的长期战略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在今后的对话中所希望的,这就是我们处理这一问题的精神,我们期待着今天继续进行讨论。谢谢你们每一个人。

以上话题的意思是我们要寻求不断地改进,与盟友和伙伴合作。其实,这个秘诀也是中国的秘诀,中国也是在寻求不断地改革,开放,与世界所有国家进行合作。但是中国不结盟,这是因为世界上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盟国和盟国之间两大阵营打起来了。这样太不利于世界和平。事实上,美国往往是对他认为所谓的“流氓国家”进行毫不留情的武力打击,摧毁了很多基础设施,造成所在国生灵涂炭。因此,这些话说起来好听,但是,实际上做的不是很好。

因此,就在对方要结束对话是,杨洁篪主任说,好吧,是我想错了。当我走进这个房间的时候,我本应该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提醒美方注意它的语气,但我没有这样做。由于美方的语气,中方感到有必要发表这篇讲话。

从你的开场白来看,这难道不是美国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中国对话的意图吗?

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吗?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精心安排的吗?这就是你希望进行对话的方式吗?

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循基本的外交礼节。因此,对中国来说,我们必须阐明我们的立场。

我现在讲一句,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甚至在20、30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如果美方想要与中方好好打交道,那就按照必要的协议,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

合作对双方都有利。特别是,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期待。至于说美国人民百折不挠,美国人民当然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难道被外国围堵的时间还短吗?

只要中国的制度对头,中国人民是聪明的,要卡住我们是卡不住的。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采取打压的办法,最后受损失的是自己。

刚刚美国和欧洲谈到合作登陆其他星球,但是如果美国愿意和我们进行类似的合作,中国是欢迎的。

我就说到这里。国务委员是否要补充?

中国国务委员王毅:“布林肯部长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你们提到在你们的会晤和部长先生最近的访问中,你们访问的两个国家提到了来自中国的胁迫。我们不知道这是您访问的那些国家的直接抱怨,还是美国主观的臆断?

我认为,就这些关系而言,包括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这些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立场。尤其是,你们在没有与中方交换意见之前,就给中方戴上帽子,说我们是胁迫,这样做正确吗?中方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美国不加区别地抗议并为这些国家说话,仅仅因为他们是你的盟友或伙伴,我们相信,从长期来看,国际关系将很难正常发展。所以不要轻易给别人扣上胁迫的帽子。到底是谁在胁迫谁?我认为历史、世界人民将得出自己的结论。

但是,如果美国有兴趣与中国进行这些讨论,我们也愿意与美方进行这些讨论,但是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会增进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相互了解”。

综上所述,两位中国代表对美国的指责进行了驳斥。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主权问题的时候,中国就是不让步。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不能接受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问题不仅是国内问题的观点。因为中国认为这些地方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不得半点含糊,不能接受任何的外来干涉和指责。对于经济合作问题,中国对待任何国家都是按照国无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

当然,中国人会觉得十分痛快,终于说出了心里话。终于感觉和美国人说话也可以坦诚相待,实话实说。

其实,笔者以为,中国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提100年前如何的屈辱,来呈现现在如何如何。确实,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我们也应该记得,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也没有屈服过美国。我记得曾经读过一篇回忆录,在同美国谈判的时候,那个时候,几乎没有谈话,就是照着稿子念。念完了,就完事了。要改只有你美国改,你美国不改,我就是不动摇,不屈服,不变通。弄的美国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尼克松亲自出马来华访问。

我们为此很自豪。但是,在我们力量薄弱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坚持。坚持到最后,等到他们让步,我们也让步,搞乒乓外交。

现在,我们有了一定实力,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世界大家庭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我们也要避免我们一讲话就是长篇大论,什么时候都要提一下我们不是一百年前的我们了。我们如今如何如何了。其实,这样说更觉得我们不够自信。我就是要就事论事。你说新疆,西藏,香港,台湾不仅仅是中国内部事务,我们可以指出的是,如果没有美国插手,它就是中国内部事务,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时候,有些情况下,就是因为外部势力的插手,才导致问题不容易解决。因此,中国也想明确地指出,在这些问题上,就是底线,红线,不许触碰。

中国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愿望是一样的,也是希望和平解决问题。希望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倒是美国每次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把航空母舰派到台湾海峡附近或者是越南菲律宾附近,有话好好说,你这是啥意思呢?

当然,中国代表之所以说那么多,是因为中国的政策是一贯的,不是突然变来变去的。美国应该明白,中国就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个发展是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过程,并不是想威胁谁,胁迫谁。所以,王毅委员问的很好,到底是谁在胁迫谁?

其实,美方急于让记者记录一下要谈的内容,实际上是给盟友们报个信儿,说明老大哥在信守诺言,我们要谈这些问题。但是,在这种阴谋变阳谋的过程中,最让中国感到不快的就是动不动拿中国说事。你们好就好,为什么要合伙对付中国呢?我们对你们都是怀着友好的愿望来交往的。但是,你们合起伙来要对付中国,中国当然不愿意了,当然要反对了。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讲,从外交方面讲,措辞还是要讲究。自己要面子,也给别人面子。最好是能把对话进行下去。在承认分歧的同时,寻找合作的先机。中国可以主动想想在哪些领域合作,在哪些领域竞争,在哪些领域对抗,然后,把对抗化解为竞争,把竞争化解为合作。

现在,由于中国变得强大了,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都开始研究中国了,这是好事。这种时候,更需要交流和沟通。

西班牙议会通过了《安乐死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报道,西班牙议会日前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申请安乐死。

该法律的通过,使西班牙成为欧盟第四个国家允许安乐死。其他三个国家分别是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

议会议员强调,安乐死是人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要想执行安乐死,必须是有关人士申请才行。

信息广告:中医中药和饭店

大家好,由于过去一年一直在抗击新冠疫情,大家的生意可能受到一定冲击,因此,在疫情期间做广告都是免费。为了支持我亲爱的读者和客户,此时做广告都是免费。或者费用可以等到疫情结束以后,挣了钱了再来支持我。

下面我就把一些可以方便大家购物或者是就医的信息在这里发布一下,主要是为大家提供方便。

网上购买新鲜蔬菜,水果和各种食品,大家可以到新亚洲网购。满1000或1300克朗可以送货上门。

1.新亚洲链接: 新亚洲https://www.newasianstore.com开始邮寄服务了, 应广大外地客户的要求,新亚洲从即日起,开始外地客户邮寄服务,免费为客户送到Postnord邮寄,运费由客人自理. 需要的请户可以立即下订单,并备注邮寄服务,我们会为您打包,称重,然后核准邮费,得到您的同意后,马上寄出. 丰富的亚洲美食,就可寄到您家了.谢谢大家。

新亚洲生鲜海鲜预定开始啦,各种新鲜美味海鲜任君挑选,欢迎大家预订购.https://www.newasianstore.com/index.php?app=goodslist&cid=1047

2.大中华网购:https://www.teemji.se/

3.City Sushi 外卖混沌和水饺。 电话 08-103952

4.熊猫饭店:

5. 推荐中医中药

北京同仁堂 坐落在斯德哥尔摩Odengatan. 微信是:瑞典北京同仁堂。有专业医生,也有中药。针灸,拔罐和中药都有。

杨医生的中医诊所在Roppstan附近。针灸和中药治疗。 微信:杨春贵瑞典

曾庆中武医诊所,针灸,武医推拿,Karlbergvägen 7A. Stockholm,

微信: 曾庆中

推拿按摩医师 韩宇辉 也非常厉害。

中国的抗疫故事是这样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文

来源:国新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奇迹,那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就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真的把新冠肺炎病毒给隔离死了。从2020年1月23日宣布武汉封城到当年4月8日武汉解封,通过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地不断延迟休假,严格隔离,对每个人都给予救治,一周盖一所临时医院等一系列措施,真的奇迹般地在4月8日完全清零,然后,解除了封城措施。这个过程真的有什么奇迹吗?请详细阅读以下内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看看中国怎么能实现这个目标,就是把病毒憋死,不让它继续传染。以下是详细内容: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文

  前言

  一、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

  (一)第一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疫情

  (二)第二阶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三)第三阶段: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

  (四)第四阶段: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

  (五)第五阶段: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二、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一)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二)构建全民参与严密防控体系

  (三)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

  (四)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五)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三、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一)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二)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

  (三)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民生

  (四)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

  四、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一)中国感谢和铭记国际社会宝贵支持和帮助

  (二)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三)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抗疫

  结束语

  前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中国本着依法、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中国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当前,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中国为被病毒夺去生命和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人们深感痛惜,向争分夺秒抢救生命、遏制疫情的人们深表敬意,向不幸感染病毒、正在进行治疗的人们表达祝愿。中国坚信,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走出人类历史上这段艰难时刻,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记录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政府特发布此白皮书。

  一、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见图1、2、3、4)。回顾前一阶段中国抗疫历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疫情

  (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

  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武汉地区出现局部社区传播和聚集性病例,其他地区开始出现武汉关联确诊病例,中国全面展开疫情防控。

  (1)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武汉市组织专家从病情、治疗转归、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初步检测等方面情况分析,认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

  (2)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向辖区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有关信息后立即组织研究,迅速开展行动。

  (3)12月31日凌晨,国家卫生健康委作出安排部署,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武汉市,指导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开展现场调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发现27例病例,提示公众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当日起,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依法发布疫情信息。

  (4)2020年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1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防控“三早”方案》;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收到湖北省送检的第一批4例病例标本,即开展病原鉴定。

  (5)1月3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共发现44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等4家科研单位对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平行检测,进一步开展病原鉴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等9个文件。当日起,中国有关方面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

  (6)1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与美国疾控中心负责人通电话,介绍疫情有关情况,双方同意就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保持密切联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湖北省卫生健康部门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手册》。

  (7)1月5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共发现59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道病原。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中国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通报。

  (8)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通报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有关情况,要求加强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做好疫情处置。

  (9)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对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10)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1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中美两国疾控中心负责人通电话,讨论双方技术交流合作事宜。

  (12)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对外发布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信息,病原体初步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将病原学鉴定取得的初步进展分享给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发布关于中国武汉聚集性肺炎病例的声明,表示在短时间内初步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项显著成就。

  (13)1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初步研发出检测试剂盒,武汉市立即组织对在院收治的所有相关病例进行排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分别与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就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通话,交流有关信息。

  (14)1月11日起,中国每日向世界卫生组织等通报疫情信息。

  (15)1月12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情况通报中首次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全球共享。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16)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时,对做好疫情防控提出要求。

  (17)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会议,部署指导湖北省、武汉市进一步强化管控措施,加强口岸、车站等人员体温监测,减少人群聚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发表关于在泰国发现新冠病毒病例的声明指出,中国共享了基因组测序结果,使更多国家能够快速诊断患者。香港、澳门、台湾考察团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18)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国疫情防范应对准备工作。会议指出,新冠病毒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方式仍需要深入研究,不排除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9)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版诊疗方案、防控方案。

  (20)1月16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试剂优化完成,武汉市对全部69所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和留观治疗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

  (2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7个督导组赴地方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2)1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二版诊疗方案。

  (23)1月18日至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赶赴武汉市实地考察疫情防控工作。19日深夜,高级别专家组经认真研判,明确新冠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

  (二)第二阶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0日至2月20日)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招,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中共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中央指导组。国务院先后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全国集中资源和力量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图5)

  (1)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强调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

  (2)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

  (3)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4)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记者会,高级别专家组通报新冠病毒已出现人传人现象。

  (5)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

  (6)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

  (7)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疫情举行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美方通报,美国国内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开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正式上线,发布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和变异分析信息。

  (8)1月23日凌晨2时许,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23日10时起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全国暂停进入武汉市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1月23日至29日,全国各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应急响应。

  (9)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与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有79.5%。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共同建成“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发布新冠病毒第一张电子显微镜照片和毒株信息。

  (10)1月24日开始,从各地和军队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

  (11)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出湖北省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会议决定,中共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12)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用、旅游、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观察等6个公众预防指南。

  (13)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过4家企业4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进一步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供给能力。

  (14)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指示,要求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15)1月27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赴武汉市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日,中央指导组进驻武汉市,全面加强对一线疫情防控的指导督导。

  (16)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应约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负责人通话,就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交流。

  (17)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强调中方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

  (18)1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

  (19)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美方,欢迎美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美方当天即回复表示感谢。

  (20)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救治方案》。

  (21)2月2日开始,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武汉市部署实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按照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四应”要求,持续开展拉网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三场攻坚战。

  (22)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致函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负责人,就双方卫生和疫情防控合作再次交换意见。

  (23)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24)2月3日,中央指导组从全国调集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武汉市建设方舱医院。

  (25)2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应约与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负责人通电话,交流疫情信息。

  (26)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7)2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供应湖北省医用N95口罩首次实现供大于需。

  (28)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29)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做好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30)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亚太经合组织卫生工作组会议上介绍中国防疫努力和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向中国驻外使领馆通报新型冠状病毒防控、诊疗、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案。中美两国卫生部门负责人再次就美方专家参加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的安排进行沟通。

  (31)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火神山医院,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出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要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强调要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尽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32)2月10日,建立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市以外16个市州及县级市。

  (33)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供应湖北省医用防护服首次实现供大于求。

  (34)2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应约与美国疾控中心流感部门专家召开电话会议,沟通和分享疫情防控信息。

  (35)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强调要围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强调要全面增强收治能力,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提高收治率;强调要提高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救治水平,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强调人口流入大省大市要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要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36)2月13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致函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沟通双方卫生和疫情防控合作等有关安排。

  (37)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38)2月14日,全国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实现“十连降”。

  (39)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至2月15日,已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部分药物筛选与治疗方案、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40)2月16日开始,由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新加坡、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25名专家组成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利用9天时间,对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武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41)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42)2月18日,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数开始下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复函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就双方卫生与疫情合作有关安排进一步沟通。

  (43)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44)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45)2月19日,武汉市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首次大于新增确诊病例数。

  (三)第三阶段: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

  (2月21日至3月17日)

  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均得到遏制,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图6)

  (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强调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2)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

  (3)2月21日起,各地因地制宜,陆续调低省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逐步取消通行限制。至2月24日,除湖北省、北京市外,其他省份主干公路卡点全部打通,运输秩序逐步恢复。

  (4)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通过视频直接面向全国17万名干部进行动员部署,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强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强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发展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5)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认为中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人感染新冠肺炎。至2月2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5天在1000例以下,现有确诊病例数近一周以来呈现下降趋势,所有省份新增出院病例数均大于或等于新增确诊病例数。

  (6)2月25日起,全面加强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健康核验、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监测,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7)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同时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强调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强调要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8)2月27日,全国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市,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双双降至个位数。

  (9)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的通知》。

  (10)2月2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报告认为,面对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尽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传播;令人瞩目的是,在所考察的每一个机构都能够强有力地落实防控措施;面对共同威胁时,中国人民凝聚共识、团结行动,才使防控措施得以全面有效的实施;每个省、每个城市在社区层面都团结一致,帮助和支持脆弱人群及社区。

  (11)3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指出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强调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12)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多个方面作出修改和完善,强调加强中西医结合。

  (13)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完善相关举措,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强调要持续用力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

  (14)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15)3月6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降至100例以下,11日降至个位数。

  (16)3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

  (17)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指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18)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19)3月11日至17日,全国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维持在个位数。总体上,中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

  (20)3月17日,首批42支国家援鄂医疗队撤离武汉。

  (四)第四阶段: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

  (3月18日至4月28日)

  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境内疫情零星散发,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关联病例传播。中共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关心关爱境外中国公民。(图7)

  (1)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指出要加强对境外中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

  (3)3月1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报告。至19日,湖北省以外省份连续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研究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

  (5)3月25日起,湖北省有序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撤除除武汉市以外地区所有通道(市际、省界通道)检疫站点。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6)3月25日,23个省份报告了境外输入确诊病例,防止疫情扩散压力依然很大。

  (7)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讲话。

  (8)3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保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湖北有序复工复产,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工作。

  (9)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浙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指出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强调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强调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

  (10)4月1日,中国海关在所有航空、水运、陆路口岸对全部入境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11)4月4日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12)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

  (13)4月7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各地做好复工复产相关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

  (14)4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强调“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强调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强调要加强陆海口岸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减少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

  (15)4月8日起,武汉市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6)4月10日,湖北省在院治疗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首次降至两位数。

  (17)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发表讲话,介绍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提出全力加强防控合作、努力恢复经济发展、着力密切政策协调等合作倡议。

  (18)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汇报,研究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

  (19)4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4月17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武汉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订正情况的通报》,对确诊和死亡病例数进行订正。截至4月16日24时,确诊病例核增325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订正为50333例;确诊病例的死亡病例核增1290例,累计确诊病例的死亡数订正为3869例。

  (21)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推动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3)4月26日,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

  (24)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25)4月27日,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指导组离鄂返京。

  (五)第五阶段: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4月29日以来)

  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加大力度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常态化防控措施经受“五一”假期考验。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联络组,继续加强湖北省疫情防控。(图8)

  (1)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强调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疫情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加强输入性风险防控工作。

  (2)4月30日,京津冀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3)5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鉴于当前国际疫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5月2日,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5)5月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设立联络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开展工作。

  (6)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中央指导组同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并肩作战,下最大气力控制疫情流行,努力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中共中央决定继续派出联络组,加强对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后续工作指导支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

  (7)5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8)5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指出对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9)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山西,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内防反弹工作,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1)5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指出做好今年工作,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13)5月21日至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二、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面对突发疫情侵袭,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通过全面执行(中国)这些措施可以争取到一些时间,即使只有几天或数周,但这对最终减少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价值不可估量。”(注1)

  (一)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立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党外人士座谈会等会议,听取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指导组汇报,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对加强疫情防控、开展国际合作等进行全面部署;在北京就社区防控、防疫科研攻关等进行考察,亲临武汉一线视察指导,赴浙江、陕西、山西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考察调研;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和防控进展,及时作出决策部署。

  加强统筹协调、协同联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30余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赴北京、武汉等地和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西站、首都机场及疫情防控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等平台考察调研。中央指导组指导湖北省、武汉市加强防控工作,以争分夺秒的战时状态开展工作,有力控制了疫情流行,守住了第一道防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持续召开例会跟踪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加强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调度,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和重点工作。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复工复产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各地方各方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国各省、市、县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应急指挥机制,自上而下构建统一指挥、一线指导、统筹协调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方面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

  (二)构建全民参与严密防控体系

  针对春节期间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中国迅速开展社会动员、发动全民参与,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通过超常规的社会隔离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措施,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打响抗击疫情人民战争,通过非药物手段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

  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控制传染源。以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四类人员”为重点,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防治方针,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率。关闭离汉通道期间,武汉对全市421万户居民集中开展两轮拉网式排查,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标准实现“存量清零”,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增强试剂盒供应能力,扩充检测机构,缩短检测周期,确保检测质量,实现“应检尽检”“即收即检”。湖北省检测周期从2天缩短到4-6小时,日检测量由疫情初期的300人份提升到4月中旬的5万人份以上,缩短了患者确诊时间,降低了传播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排查“四类人员”,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地毯式排查。全面实行各类场所体温筛查,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和传染病网络直报,实行2小时网络直报、12小时反馈检测结果、24小时内完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加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精准追踪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截至5月31日,全国累计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74万余人。

  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对湖北省、武汉市对外通道实施最严格的封闭和交通管控,暂停武汉及湖北国际客运航班、多地轮渡、长途客运、机场、火车站运营,全国暂停入汉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武汉市及湖北省多地暂停市内公共交通,阻断疫情向全国以及湖北省内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扩散。对湖北以外地区实施差异化交通管控,湖北省周边省份筑牢环鄂交通管控“隔离带”,防止湖北省疫情外溢蔓延。全国其他地区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对城乡道路运输服务进行动态管控,加强国内交通卫生检疫。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延长春节假期,取消或延缓各种人员聚集性活动,各类学校有序推迟开学;关闭影院、剧院、网吧以及健身房等场所;对车站、机场、码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馆、酒店、宾馆等需要开放的公共服务类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进入人员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预约办,推广无接触快递等“不见面”服务,鼓励民众居家和企业远程办公,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在公共场所设置“一米线”并配以明显标识,避免近距离接触。全国口岸实施严格的出入境卫生检疫,防范疫情通过口岸扩散蔓延。实施最严边境管控,取消非紧急非必要出国出境活动。

  牢牢守住社区基础防线。城乡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防线。充分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加强群众自治,实施社区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把防控力量、资源、措施向社区下沉,组建专兼结合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将一个个社区、村庄打造成为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把防控有效落实到终端和末梢。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依法对重点人群进行有效管理,开展主动追踪、人员管理、环境整治和健康教育。武汉市全面实施社区24小时封闭管理,除就医和防疫相关活动外一律禁止出入,由社区承担居民生活保障。其他地方对城市社区、农村村落普遍实施封闭式管理,人员出入检查登记、测量体温。加强居民个人防护,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强化个体责任意识,自觉落实居家隔离以及跨地区旅行后隔离14天等防控要求,严格执行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等防护措施,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生活习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精准防控。全国推行分区分级精准施策防控策略,以县域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划分低、中、高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并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调整名单,采取对应防控措施。低风险区严防输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集中精力抓疫情防控。本土疫情形势稳定后,以省域为单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全力做好北京市疫情防控,确保首都安全。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聚集性疫情防控和处置,加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社区、办公场所、商场超市、客运场站、交通运输工具,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以及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救助站等特殊场所的管控,覆盖全人群、全场所、全社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隐患。针对输入性疫情,严格落实国境卫生检疫措施,强化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同时做好国际国内法律衔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紧急立法,在国家法律和法规框架下授权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出台依法防控疫情、依法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依法惩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防疫物资质量和价格监管,加大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力度,保障社会稳定有序。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化解与疫情相关的法律纠纷,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加强普法宣传,引导公众依法行事。

  遵循科学规律开展防控。新冠病毒是新病毒,对其认识需要有个过程。积极借鉴以往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遵循流行病学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用中国办法破解疫情防控难题。注重发挥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领域专家作用,及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提出防控策略建议,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专业性。秉持科学态度,加强病毒感染、致病机理、传播途径、传播能力等研究,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沟通交流。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防控水平。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先后制修订6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科学规范开展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以及实验室检测等工作。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发布15项防控技术方案、6项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并细化形成50项防控技术指南,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三)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

  医疗救治始终以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两提高”“两降低”为目标,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实施分类救治、分级管理。对重症患者,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大幅度降低病亡率;对轻症患者及早干预,尽可能在初期得以治愈,大幅度降低转重率。

  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症救治。疫情突发导致武汉市医疗资源挤兑。针对疫情初期患者数量激增与床位资源不足的突出矛盾,集中资源和力量在武汉市建设扩充重症定点医院和救治床位,将全部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到综合实力最强且具备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收治条件的综合医院集中开展救治。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各可容纳1000多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改扩建一批定点医院,改造一批综合医院,使重症床位从1000张左右迅速增加至9100多张,解决了重症患者大规模收治难题。优化重症救治策略,制定个体化医疗救治方案。建立专家巡查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针对超过80%的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情况,实行“一人一策”,建立感染、呼吸、重症、心脏、肾脏等多学科会诊制度,并制定重症、危重症护理规范,推出高流量吸氧、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措施。严格落实疑难危重症患者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强化对治愈出院患者健康监测,确保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开展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临床治疗工作,建立应急储备库,截至5月31日,全国共采集恢复期血浆2765人次,1689人次患者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对轻症患者及早干预治疗。及时收治轻症患者,及早实施医疗干预,尽量减少轻症转为重症。完善临床救治体系,全国共指定1万余家定点医院,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建立全国医疗救治协作网络,通过远程会诊方式提供技术支持。武汉市针对患者数量急剧增长、80%左右是轻症的情况,集中力量将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1.4万余张,使轻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减少了社区感染传播,减少了轻症向重症转化。16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累计治愈出院8000余人、转院3500余人,实现“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方舱医院是阻击重大传染病的重大创新,使“应收尽收”“床位等人”成为现实,有力扭转了防控形势。英国《柳叶刀》社论认为,“中国建造的方舱庇护医院对于缓解医疗卫生系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2)

  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在基于科学认知和证据积累的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方案。先后制修订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3版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2版轻型、普通型管理规范,2版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方案,1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救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新的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目前,第7版诊疗方案已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强化治愈出院患者隔离管理和健康监测,加强复诊复检和康复,实现治疗、康复和健康监测一体化全方位医疗服务。注重孕产妇、儿童等患者差异性诊疗策略,实现不同人群诊疗方案的全覆盖。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从中医角度研究确定病因病基、治则治法,形成了覆盖医学观察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发病全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中医医院、中医团队参与救治,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若干重症病区和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派驻中医专家。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对轻症患者实施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对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建立全国新冠肺炎康复协作网络,提供康复指导。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筛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三药三方”为代表的针对不同类型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成药和方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实施患者免费救治。及时预拨疫情防控资金,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截至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24亿元。及时调整医保政策,明确确诊和疑似患者医疗保障政策,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对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制定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和制度文件,明确医疗机构重点区域、就诊流程“三区两通道”建筑布局要求。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开展全国督导,确保感染控制措施落实。对疫情严重、院内感染风险高、医疗救治压力大的重点地区重点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加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做好病亡者遗体处置。在援鄂援汉医疗队中配置感染控制专家,全国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医务人员没有感染病例。2月份以后,全国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报告数明显减少。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制定一系列保障政策,开展心理疏导,妥善安排轮换休整,缓解身体和心理压力,保持一线医务人员战斗力。

  (四)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以对生命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建立最严格且专业高效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速度、密度、力度前所未有。持续、权威、清晰的疫情信息,有效回应了公众关切、凝聚了社会共识,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建立严格的疫情发布机制。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制定严格规定,坚决防止瞒报、迟报、漏报。武汉市从2019年12月31日起依法发布疫情信息,并逐步增加信息发布频次。2020年1月21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每日在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前一天全国疫情信息,各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每日统一发布前一天本省份疫情信息。2月3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英文网站同步发布相关数据。

  建立分级分层新闻发布制度。坚持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现场发布与网上发布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信息发布机制,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国内外关注的疫情形势、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热点问题。截至5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举行新闻发布会161场,邀请50多个部门490余人次出席发布会,回答中外媒体1400多个提问;湖北省举行103场新闻发布会,其他省份共举行1050场新闻发布会。

  依法适时订正病例数据。本土疫情得到控制后,为确保公开透明、数据准确,武汉市针对疫情早期因收治能力不足导致患者在家中病亡、医院超负荷运转、死亡病例信息登记不全等原因,客观上存在迟报、漏报、误报现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深入开展涉疫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确诊和死亡病例数进行了订正,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多渠道多平台传播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中、英文官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设置疫情防控专题页面,发布每日疫情信息,解读政策措施,介绍中国抗疫进展,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澄清谣言传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本地疫情信息和防控举措。大力开展应急科普,通过科普专业平台、媒体和互联网面向公众普及科学认知、科学防治知识,组织权威专家介绍日常防控常识,引导公众理性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做好个人防护,消除恐慌恐惧。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各类媒体充分传递抗击疫情正能量,同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解决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

  (五)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面对人类未知的新冠病毒,中国坚持以科学为先导,充分运用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统筹全国和疫情重灾区,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确定科研攻关重点,坚持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实施科研应急攻关。遵循安全、有效、可供的原则,加快推进药物、疫苗、新型检测试剂等研发和应用。适应疫情防控一线的紧迫需求,围绕“可溯、可诊、可治、可防、可控”,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5大主攻方向,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按照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目前,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总体研发进度与国外持平,部分技术路线进展处于国际领先。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学溯源研究。

  坚持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结合。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推出一批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检测设备和试剂,检测试剂研发布局涵盖核酸检测、基因测序、免疫法检测等多个技术路径。坚持“老药新用”基本思路,积极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在严谨的体外研究和机制研究基础上,不断总结救治经验,推动磷酸氯喹、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和中医药方剂、中成药等10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获得4项临床批件,形成5项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开展试验性临床治疗,加快推广应用临床验证有效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加强新冠病毒临床检测血液样本和实验室检测生物样本管理。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防控。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疫情趋势研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努力找到每一个感染者、穷尽式地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建立数据库,依法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数据服务,对不同风险人群进行精准识别,预判不同地区疫情风险,为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提供服务。通过5G视频实时对话平台,偏远山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可以与几千公里之外的高级别专家实时互动交流。经公民个人授权,推广个人“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作为出行、复工复产复学、日常生活及出入公共场所的凭证,根据查询结果进行管控通行和分类处置,实现分区分级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防控。利用大数据技术绘制“疫情地图”,通过社区名称、地址和位置,标明疫情传播具体地点、距离、人数等,为公众防范传染提供方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暴露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中国将认真总结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教训,研究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一)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重大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既多方考量、慎之又慎,又及时出手、坚决果敢,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

  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抉择生命至上。疫情暴发后,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严控人员流动,延长春节假期,停止人员聚集性活动,决定全国企业和学校延期开工开学,迅速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避免更多人受到感染。英国《柳叶刀》社论认为,“中国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中国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从而在国民健康与经济保护之间获得最佳平衡”。(注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民生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随着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及时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决防止来之不易的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坚决防止人民生命安全再次面临病毒威胁。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疫情初期,病毒感染者急剧增多,中国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充实医疗救治力量,把优质资源集中到救治一线。采取积极、科学、灵活的救治策略,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至100多岁的老人,不计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为了抢救病患,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没有人畏难退缩。为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人工膜肺(ECMO)设备,能买尽买,能调尽调。武汉市重症定点医院累计收治重症病例9600多例,转归为治愈的占比从14%提高到89%,超过一般病毒性肺炎救治平均水平。对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一人一案、精准施策,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轻易放弃,只要有抢救需要,人员、药品、设备、经费全力保障。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关心关爱海外中国公民。国家时刻挂念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敦促、支持有关国家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当地华侨、留学生、中资机构人员等安全。派出医疗专家组、工作组,开设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海外中国公民提供科学专业的疫情防控指导。协调外方全力救治在国外确诊感染的中国公民,充分调动国内专家、援外医疗队等资源,积极支持配合外方开展救治。驻外使领馆尽力履行领事保护职能,通过各种渠道宣介疫情防护知识,向留学生发放100多万份“健康包”。协助在海外确有困难的中国公民有序回国。

  以国之名悼念逝者。4月4日清明节,中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为没有等来春天的生命默哀,向所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英雄致敬。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14亿中国人民以最深的怀念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送行。中国以国家之名和最高仪式祭奠逝者,是国家对人民个体尊严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是14亿中国人民集体情感背后的团结和力量。

  (二)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注4)

  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调动全国医疗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医疗救治。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2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抵达,并自带7天防护物资,抵达后迅速开展救治。在全国紧急调配全自动测温仪、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重点医疗物资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表1)。从全国调集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10多天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共有1.4万余张床位。加强临床血液供应,10个省份无偿支援湖北省红细胞4.5万单位,血小板1762个治疗量,新鲜冰冻血浆137万毫升(不含恢复期血浆)。大规模、强有力的医疗支援行动,有力保障了湖北省和武汉市救治,极大缓解了重灾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压力。

  大力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供应和医疗支持服务。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后勤保障战。疫情初期,武汉市医疗防护物资极度短缺,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争分夺秒抢救病患,一线医护人员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延长防护用品使用时间。为尽快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病患急剧增多的突出矛盾,中国充分发挥制造业门类全、韧性强和产业链完整配套的优势,克服春节假期停工减产等不利因素,开足马力,深挖潜力,全力保障上下游原料供应和物流运输,保证疫情防控物资的大规模生产与配送。医疗企业克服工人返岗不足等困难,以最快速度恢复医疗用品生产,最大限度扩大产能。其他行业企业迅速调整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有效扩大了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快速启动防控医疗物资应急审批程序,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批准上市、促产保供,截至5月31日,共应急批准17个药物和疫苗的19件临床试验申请,附条件批准2个疫情防控用药上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医用物资产能不断提升,医用物资保供实现从“紧缺”到“紧平衡”“动态平衡”“动态足额供应”的跨越式提升(表2)。2月初,医用非N95口罩、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分别为586万只、13万只,到4月底分别超过2亿只、500万只。畅通供应链条和物流渠道,建立联保联供协作机制,源源不断地把全国支援物资运送到疫情防控重点地区。

  统筹协调生活物资保障。离汉通道关闭后,武汉市近千万人居家隔离,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蔬菜、肉蛋奶。加强联动协调,建立央地协同、政企联动的9省联保联供协作和500家应急保供企业调运机制,加大粮油供应力度,投放中央冻猪肉储备,提升蔬菜大省产品供应能力,组织紧急物资运输队伍,全力保障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库存、供应和价格稳定。1月27日至3月19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92.88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48.7万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供应充足,保障了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正常运转和隔离措施顺利实施。武汉市将生活物资配送纳入社区服务,打通生活物资配送从商场、超市到小区的最后环节,通过无接触配送方式将经过检疫、符合防疫标准的蔬菜直送社区,保障了隔离期间居民生活需要和防疫安全。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城乡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纷纷捐款捐物、献出爱心。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加强捐赠资金和物资的调配和拨付,将捐赠款物重点投向湖北省和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截至5月31日,累计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约389.3亿元、物资约9.9亿件,累计拨付捐款资金约328.3亿元、物资约9.4亿件。

  疫情发生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伸出援手,积极捐款和捐赠各类防疫物资,体现了浓浓的同胞亲情,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民生

  在毫不放松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妥有序放开经济和社会活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和社会保障。

  保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着力加强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强化防疫物资质量和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及时出台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政策,有效保障基本生活。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思想和心理问题,加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预防化解涉疫矛盾纠纷。疫情大考下,在交通管制、全民居家隔离等严格管控措施的情况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水、电、燃气、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食品、药品、能源、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14亿人民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有序。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密集制定出台多项政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实施减费降税,增加财政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优化政府服务。各地方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将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领域的1万多家企业列为重点,通过租用专车、专列、包机等方式“点对点”“一站式”帮助农民工返岗,并从个人防护物资、人流、物流等方面为企业复工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体育、娱乐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采取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免收公路通行费,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负担。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新增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扩大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受益面,发力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用好用足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大出口信贷投放,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快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为企业“补血”“减负”“拓空间”。国有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截至4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99%,中小微企业复工率达到88.4%,重大项目复工率超过95%;湖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员工到岗率分别达到98.2%、92.1%,整体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超级民生工程、重大标志性外资项目重现往日繁忙景象。中国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经济活力正在快速释放。

  公众生活逐步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公众日常生活逐步恢复。公共交通全面恢复运行,餐饮门店有序开放堂食。“五一”假期重新绽放活力,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21亿人次,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经受住了疫情和假期的双重考验。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全国分批分次复学复课,截至5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部分学段均已开学,共有1.63亿学生(含幼儿园)返校。中国社会正在恢复往常热闹景象,人气日益回暖,消费逐步复苏。

  (四)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他们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舍生忘死、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他们与病毒直面战斗,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付出巨大牺牲,2000多人确诊感染,几十人以身殉职。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与外隔绝、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医疗资源和生活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忍住失去至爱亲朋的痛苦,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海关关员、基层干部、下沉干部不辞辛苦、日夜值守,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牺牲奉献。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中,监测疫情、测量体温、排查人员、站岗值守、宣传政策、防疫消杀,认真细致,尽职尽责,守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口”。公安民警及辅警驻守医院、转运病人、街道巡逻、维护秩序,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勇挑重担,130多人牺牲在工作岗位。海关关员依法履行卫生检疫职责,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社区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导到基层,组织动员群众做好防控,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抓实抓细网格服务管理。

  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不惧风雨、敬业坚守。疫情期间,千家万户关门闭户,数百万快递员顶风冒雪、冒疫前行,在城市乡村奔波,给人们送来温暖。全国180万环卫工人起早贪黑、不辞辛劳,高标准做好卫生清扫、消毒杀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垃圾清理清运。数千万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坚守岗位,许多城市出租车司机没有停工,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复工复产。新闻工作者不惧风险、深入一线,记录中国抗疫的点点滴滴,传递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温情和力量。许多普通人投入一线志愿服务,社区值守、排查患者、清洁消杀、买药送菜,缓解居民燃眉之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

  广大民众扛起责任、众志成城,自觉参与抗击疫情。危难面前,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信任,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取得抗疫胜利约束自我乃至牺牲自我。疫情暴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一致行动,整个社会紧急停下脚步。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外出自觉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保持社交距离。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别人、就是为国家作贡献成为社会共识和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人们长时间在家隔离,上网课、学美食、陪家人,用各种方式缓解压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抗击疫情。“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注5)。

  重大危机是考验执政党执政理念、执政效能的试金石。中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面对疫情危机,迅速科学作出决策,实行高效有力的危机应对。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短时间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危机应对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全国上下令行禁止、统一行动。中国共产党460多万个基层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筑起一座座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在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危难关头,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广大党员自觉捐款,为疫情防控斗争真情奉献。注重在疫情考验中锤炼党员干部,检验为民初心和责任担当,对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领导班子作出调整补充,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对敢于担当、认真负责的党员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立起了鲜明导向。历经疫情磨砺,中国人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风雨来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对中国共产党更加拥护和信赖,对中国制度更加充满信心。

  四、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每天都有许多生命逝去。面对严重危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坚持科学理性还是制造政治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还是寻求脱钩孤立?推进多边协调还是奉行单边主义?迫切需要各个国家作出回答。中国主张,各国应为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子孙后代福祉作出正确选择,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

  (一)中国感谢和铭记国际社会宝贵支持和帮助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抗疫斗争提供捐赠,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急用医疗物资和设备。84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民间机构、人士向中国提供了物资捐赠。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分别向中国提供70亿、24.8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贷款,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向中国提供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贷款支持。中国感谢国际社会给予的宝贵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中国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二)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

  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开展国际合作。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近50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见面,介绍中国抗疫努力和成效,阐明中国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阐明中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的疫情和困难感同身受,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呼吁各方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双多边合作,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携手应对疫情挑战。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并发表讲话,介绍中国抗疫经验,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4点主张和系列合作倡议,呼吁国际社会直面挑战、迅速行动。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6点建议,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中国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交流防控经验,为全球防疫提供了基础性支持。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序列信息,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亚太经合组织、加共体、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并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武汉举行两场英文专题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介绍中国抗疫经验和做法。中国媒体开设“全球疫情会诊室”“全球抗疫中国方案”等栏目,为各国开展交流搭建平台。中国智库和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交流。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调研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武汉等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高度评价中国抗疫的努力和成效。

  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自身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迅速展开行动,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华采购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物资储备库,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团结应对基金”在中国筹资,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向驻在国民众和华侨华人提供技术咨询和健康教育,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政府始终关心在华外国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感染新冠肺炎的外国人士一视同仁及时进行救治。

  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中国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便利,打通需求对接、货源组织、物流运输、出口通关等方面堵点,畅通出口环节,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采取有力措施严控质量、规范秩序,发布防疫用品国外市场准入信息指南,加强防疫物资市场和出口质量监管,保质保量向国际社会提供抗击疫情急需的防疫物资。3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呼吸机9.67万台,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红外线测温仪4029万台,出口规模呈明显增长态势,有力支持了相关国家疫情防控。1月至4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发送货物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累计运送抗疫物资66万件,为维持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保障抗疫物资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国际科研交流合作。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开展科研交流与合作,共享科研数据信息,共同研究防控和救治策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搭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供全球科研人员发布成果、参与研讨,截至5月31日,共上线104种期刊、970篇论文和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专家组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医院新冠肺炎视频诊断会议”,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开展“中医药抗疫全球直播”“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等活动。中国科学院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建成“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截至5月31日,3个平台为全球超过37万用户提供近4800万次下载、浏览和检索服务。建立国际合作专家库,同有关国家开展疫苗研发、药品研发等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作用,推动成员之间就新冠病毒研究和新冠肺炎治疗开展科技合作。中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科学家在《柳叶刀》《科学》《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高水平论文,及时发布新冠肺炎首批患者临床特征描述、人际传播风险、方舱医院经验、药物研发进展、疫苗动物实验结果等研究成果。同有关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开展科研合作,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

  (三)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抗疫

  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的形势令人担忧。无论是阻击病毒的传播蔓延,还是抵御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衰退,都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都需要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未来的成败取决于今天的作为。中国呼吁各国紧急行动起来,更好团结起来,全面加强合作,联合抗疫,共克时艰。

  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应对疫情必须各国协同作战,建立起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履行职责,采取一系列专业、科学、有效措施,为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国主张,各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下,采取科学合理、协同联动的防控措施,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中国呼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加大机制内对话交流与政策协调力度,二十国集团成员切实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达成的共识。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大国的负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至关重要。中国愿同各国包括美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特别是在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生产和分发上开展合作,为阻断病毒传播作出应有贡献。

  合作应对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人员流动、跨境商贸活动受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双重打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不可避免,国际社会联手稳定和恢复世界经济势在必行。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一齐应对日益上升的全球经济衰退,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与畅通。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形态,但全球化发展大势没有改变,搞“脱钩”“筑墙”“去全球化”,既割裂全球也难以自保。中国主张,各国继续推进全球化,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行,同时,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止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大规模、长周期衰退。中国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防疫物资、原料药、生活必需品等产品,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各国抗击疫情、稳定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难以独立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帮助他们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是全球抗疫的重中之重。中国呼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向非洲国家提供必要的紧急援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在全球抗疫中担负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已宣布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在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医疗援助物资、派出7个医疗专家组的基础上,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援非抗疫力度,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援助急需医疗物资,开展医疗技术合作,派遣更多医疗专家组和工作组,帮助非洲国家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中国将向联合国人道应对计划提供支持。

  坚决反对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当务之急是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人类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某个国家、某个种族。中国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团结起来,摒弃偏见和傲慢,抵制自私自利、“甩锅”推责,反对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让团结、合作、担当、作为的精神引领全世界人民取得全球抗疫胜利。中国是病毒受害国,也是全球抗疫贡献国,应该得到公正对待而不是责难。中国在疫情初期就向国际社会发出清晰而明确的信息,个别国家无视这些信息耽误疫情应对和拯救生命,却反称被中国“延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负责任原则及时向国际社会公布疫情信息,无端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信息和死亡病例数据,是对14亿中国人民、对被病毒夺去生命的逝者、对数百万中国医护人员的极不尊重,中国对此坚决反对。新冠病毒是人类未知的新病毒,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通过转嫁责任掩盖自身问题,既不负责任也不道德,中国绝不接受任何滥诉和索赔要求。面对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源于中国人民的古道热肠,源于对其他国家人民遭受疫情苦难的感同身受,源于面对灾难同舟共济的人道主义精神,源于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绝非输出中国模式,更不是为谋求所谓地缘政治利益。

  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人类发展史也是同病毒的斗争史。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存在诸多短板,全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远未形成,国际公共卫生资源十分匮乏,逆全球化兴起使得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更加脆弱。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中国呼吁,各国以此次疫情为鉴,反思教训,化危为机,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和科学专业态度,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中国主张,为人类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各国应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断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病毒对人类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和参与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提出的6点建议和5项举措,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结束语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中国始终同各国紧紧站在一起,休戚与共,并肩战斗。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疫情防控战,已经成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之战、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维护世界繁荣发展之战、维护国际道义良知之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人类唯有战而胜之,别无他路。国际社会要坚定信心,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胜利一定属于全人类!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车轮依然滚滚向前。阳光总在风雨后。全世界人民心怀希望和梦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标一致、团结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注1)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Report of the 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report-of-the-who-china-joint-mission-on-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2020年2月28日。

  (注2)《柳叶刀》:《中国持续遏制新冠肺炎疫情》(Sustaining containment of COVID-19 in China)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864-3/fulltext,2020年4月18日。

  (注3)《柳叶刀》:《中国持续遏制新冠肺炎疫情》(Sustaining containment of COVID-19 in China)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864-3/fulltext,2020年4月18日。

  (注4)谭德塞:《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1/28/c_1125508831.htm,2020年1月28日。

  (注5)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新闻发布会,北京,2020年2月24日。

独家专访:桂从友大使就中国抗疫和脱贫等问题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书面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书面专访(记者 陈雪霏)– 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也是很不容易的一年。首先,2020年中国开展了抗击新冠疫情的艰苦努力,并取得了胜利成果,到4月8日武汉解封,几乎全部消灭了病毒。剩下的都是小范围外来输入的个案,各个省市也都防控的很及时,很有效。第二,2020年也是中国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年份。中国做到了吗?针对这些问题,北欧绿色邮报网近日书面专访了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阁下。以下是专访内容:

北欧绿色邮报网:请问中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控制了新冠疫情?不怕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吗?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采取的具体措施。

桂从友大使: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实现经济正增长。

    早在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慎终如始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平等且无差别地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充分彰显了普遍性人权保障的国际人权法精神。

至于中国采取的具体措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里有详细描述。现附上中英文链接供参考。

中文版本:

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42312/Document/1682143/1682143.htm

相关链接:http://www.greenpost.se/2021/03/17/covid-19-white-paper/

英文版本:

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42312/Document/1682142/1682142.htm

相关链接:https://www.chinaeurope.eu/2021/03/17/white-paper-chinas-action-in-fighting-against-covid-19/

北欧绿色邮报网:是否为了减少病毒传播而居家不出就是失去自由呢?中国人民是怎么看待牺牲短期自由以换取长期自由这个问题的?

桂大使: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讨论自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些西方媒体因封城、居家隔离、限制旅行等举措抨击中国为了抗击疫情牺牲自由。我想首先谈谈自由这一概念。西方民众所讲的自由实际上主要是指自由权,是个人自由的权利。在中国讲自由,通常还包括责任和义务。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强调往往通向极端的、狭隘的利己主义,并且将自由同科学对立起来。如果只讲个人自由,忽略了抗击疫情、保护自己和其他人不受病毒侵害的责任,便会影响抗疫措施的实施,进而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国家病毒传播久控不下,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触、保持社交距离,这是科学结论。居家、减少聚集、避免不必要的旅行,是世卫组织的建议,也是各国都在普遍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瑞典。我们对所有能有效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的抗疫举措表示欢迎。据我所知,瑞典官方近期还称,为应对可能的“第三波疫情”,不排除采取封城举措的可能性。这是以科学的方式追求自由的生动阐述。

北欧绿色邮报网: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中国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加之新冠疫情,脱贫攻坚战困难重重。中国贫困标准如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桂大使: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包括“建档立卡”、选派驻村干部、建立防贫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等,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经过8年持续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领航”“定盘”。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中国还将以建党100周年为起点,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北欧绿色邮报网:中国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

桂大使:2021年,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十四五”时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强调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一系列新特征新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意味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领域的历史性巨变,充满着风险与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新机遇的历史进程。未来一个时期,将会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一个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具有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等诸多优势和条件,定能转危为机,在新发展阶段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北欧绿色邮报网:您对中瑞关系的未来展望是什么?

桂大使:中瑞在科技、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密切,在生物医学、新能源、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中瑞在多边领域也保持着良好沟通,共同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携手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性挑战、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共同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瑞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这很正常,但双方可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讨论如何管控分歧、聚焦共识,扩大友好交流合作。希望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中瑞友好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编辑 陈雪霏

英文链接:

瑞典新冠疫苗公司Valneva落户苏尔纳的邮政局了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随着瑞典疫情的一波三折,当局预计要有第三波疫情的到来,因此加紧了防空措施。事实上,瑞典的疫情从来没断,只是在高潮和低潮之间起伏跌宕。

与此同时,疫苗公司也在争分夺秒地工作。2月18日早上起来,看每日新闻的消息,头版头条大幅照片介绍了Valneva公司包装分发疫苗的情况。工程师也是医疗生产职业教育教师扬-彼得.雅克塞尔松突然惊喜地说,哇,我的学生上报纸了。仔细一看,是贾雅冰(Yabing Jia的音译)和Susanna Matsuo. 后者的照片也登上了。雅冰的照片是背影,她在电脑前工作的样子。

说起来,有一天,雅克塞尔松接到了公司的电话,问雅冰的情况怎样,作为老师,他推荐了雅冰,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她作为一个中国人,虽然表面上有点不那么自信,实际上要比她表面上表现的好,很踏实,很认真。让她工作,她会一五一十地认真按流程来。结果,很快就得到了雅冰得到了这份工作。

苏珊他们两个人都是电脑技术也比较好。因此,刚一毕业就双双被录取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这个公司里把来自苏格兰生产的新冠疫苗分装到小试管里边。然后,这些试管将被分送到全国各地给人打新冠疫苗。

目前,瑞典感染人数累计210217人,新增死亡82例,累计死亡12569例。重症监护224例。目前已经打疫苗的达到1,86%。

据悉,到9月份,疫苗生产将提速,2021年将提供6000万剂。2022年提供4000万剂。

目前,有人开始有些悲观,觉得封国封城不一定管用,但事实上,如果大家一致采取行动,真的封国封城,疫情很可能早日结束。当然,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不会像平时那样了,除了购买食物以外,基本上就不要逛街了,到森林里去散步,呼吸点新鲜空气可以,加强体育锻炼,要加强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否则,肥胖也会导致其他问题。不要太焦虑,马上就要春暖花开了,春天来了,夏天就不远了。

但这次春假依然是关键时期。瑞典去年就是因为春季体育假大家旅游滑雪才引狼入室,导致新冠大面积传染的。加上一开始执意不封城封国,导致如此悲剧。有些人坚持说封国封城没用,戴口罩没用。但是事实在这里摆着,丹麦,芬兰和挪威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比瑞典低五倍到十倍,但人口只低两倍。因此说,戴口罩,封国封城都是非常有效的。只是你封的认真不认真。即使封,也必须想出让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办法,不能管太死。但也不要让人感觉三心二意。

总之,瑞典继续采取措施,比以前力度大,更严格是完全正确的,早该如此。现在考验大家的是春假。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亮起来,人们的心情也会好很多。瑞典只能会一天比一天更美。还是多加小心。 另外看到华人华侨参与抗疫也倍感亲切,骄傲和自豪。

在这个抗疫过程中,很多华人中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成千上万中瑞患者解除痛苦,实现早日康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A股收跌:抱团股受重挫,你的基金跌了吗?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谢艺观)15日,A股再现疲软态势,三大股指震荡走低,创业板指一度跌逾5%,尾盘稍有回暖。“股市”、“基金”接连冲上热搜。

  截至收盘,沪指跌0.96%报3419.95点;深成指跌2.71%报13520.07点;创业板指跌4.09%报2644.01点。

创业板指日K走势图。

创业板指日K走势图。

  市场表现低迷下,两市全天成交额达807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缩量。不过,北向资金连续5日保持净买入态势,15日全天净流入36.87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13.92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22.95亿元。

  沪深两市共1799只个股上涨,64只个股涨停;2258只个股下跌,11只个股跌停,市场赚钱效应较差。盘面上,化纤、医疗保健、电气设备、半导体、酿酒等行业板块跌幅靠前。

  机构抱团股再现大幅杀跌,贵州茅台跌逾2%,泸州老窖跌近7%,五粮液跌逾5%,海天味业跌近4%,迈瑞医疗跌近6%,药明康德跌逾7%,中国中免跌逾3%,拖累基金产品估值下行。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诺安成长混合、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等多个“明星”基金估值出现大跌的情况。

  “近期市场调整,一是因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引发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二是因股市下跌之后基金被赎回,引发连锁负反馈。”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考虑到全球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刺激持续加码,国内货币政策仍未出现显著收紧信号,国内企业盈利仍在持续修复上行,悲观预期修正后,未来一个月市场将迎来修复窗口。

  “上周指数在抱团板块带动下放量下跌而后缩量反弹,目前看属于急跌后的技术性反弹,风格切换仍继续。一方面市场面临估值端压力,而抱团板块对分母端更为敏感;另一方面年报一季报将进入密集披露期,检验抱团品种‘成色’的时刻将来临,资金观望态度会多一些,配置型资金的介入还需观察业绩兑现情况。”渤海证券指出。

  中金公司认为,经历了近期快速回调后,沪深300指数期间振幅约17%,前期表现强势的创业板指春节后的振幅在25%左右,市场整体估值已回到历史均值附近,压力有所释放。虽然结构性的估值现象依然存在,但参考历史经验,市场急跌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完)

最新研究报告:维吾尔族人口的增幅高于全新疆人口的增幅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7日电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维吾尔族人口的增幅高于全新疆人口的增幅,也高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幅,更明显高于汉族人口的增幅。近几年,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南疆四地州)人口增长最快。

  7日,新疆天山网刊载《新疆地区人口变动情况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梳理了新疆人口变动状况,分析了新疆总人口,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特别是维吾尔族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

  《报告》称,近来,新疆的人口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德国反华学者郑国恩(Adrian Zenz)引用一些来源不明的数据,拼凑了所谓《绝育、宫内节育器和强制性计划生育:中共在新疆压制维吾尔族人口出生率的运动》的研究报告,妄称“新疆自然人口增长急剧下降”,污蔑新疆存在所谓“强制绝育”问题。

  据统计,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新疆总人口为487.36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疆总人口为2181.58万人,57年间增长了近3.3倍。近年来,新疆总人口继续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间,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维吾尔族人口均稳定增长,新疆汉族人口略有增长。从人口数量看,2010年至2018年,新疆常住人口从2181.58万人上升至2486.76万人,增加305.18万人,增长13.9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从1298.59万人上升至1586.08万人,增加287.49万人,增长22.14%;从族别看,2010年至2018年,维吾尔族人口从1017.15万人上升至1271.84万人,增加254.69万人,增长25.04%;汉族人口从882.99万人上升至900.68万人,增加17.69万人,增长2.0%。

  维吾尔族人口的增幅不仅高于全疆人口的增幅,也高于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幅,更明显高于汉族人口的增幅。从增长区域看,2010年至2018年,南疆四地州人口从895.10万人增长到1035.5万人,增加140.4万人,增长13.55%。

  上述数据可看出,新中国成立至今,新疆总人口,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特别是维吾尔族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增长尤为明显,《报告》认为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新疆长期实行的民汉差别性政策。中国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倡导在各民族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同时从少数民族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上对少数民族执行有别于汉族的相对宽松政策,使得维吾尔族的生育率始终处于中国较高水平。

  其二,医疗健康水平提高大幅降低了人口死亡率。新疆各族人民身体素质得到巨大改善,特别是妇女儿童保健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新疆民众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2岁。

  其三,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出现大量计划外人口。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喀什、和田等南疆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存在推进难、落实难问题,导致该地区人口过快增长。部分民众生育观念和认知尚未改变和受极端宗教思想束缚,对计划生育政策存在抵触情绪,早婚重婚现象严重,计划外生育行为不断发生;一些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到位,重奖励轻处罚、重服务轻管理;计生干部力量整体相对薄弱,严重影响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完)

编辑 陈雪霏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积极关注“两会”并热烈祝贺两会胜利闭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积极关注中国举行的两会,期间部分会员举行网络会议进行沟通和热议,并在两会结束后发表声明表示热烈祝贺。声明如下:

热烈祝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

本次两会成果丰硕。两会讨论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不仅指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2025年之前需要完成的优先任务,还将对中国2035年前的经济发展道路设定方向。

今年是牛年,习近平总书记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勉励国人。我们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一定会认真领会和践行总书记关于“三牛”精神的精辟论述,并将其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海外侨胞的关心,让我们侨胞们感受到祖国的贴心和温暖。

两会还从国家层面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符合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利港利国,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全体会员坚决拥护支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愿携手会员所在各国兄弟侨团,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协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我们将在欧洲把中欧投资协议及中欧地理标志协议落实在实处,真正发挥我们侨团在欧洲的引领作用。我们坚决履行华侨华人社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领会本次两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携手会员所在各国的兄弟侨团,热烈祝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圆满成功闭幕!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

比利时东北同乡会暨商会

乌克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塞尔维亚北京商会

意大利(中国)北方华侨华人商会

捷中文化体育协会

俄罗斯黑龙江华侨华人联合会

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

瑞典沈阳同乡会

冰岛酒店集团

俄罗斯远东和平统一促进会

克罗地亚中东欧贸易投资文化促进会

挪威华人联合会

芬兰华人联谊会

中欧文化协会(瑞典)

2021年3月11日

李克强总理在大会堂金色大厅云答记者问,记者们在梅地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总理记者会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举行。记者们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布厅提问。以下为回答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3/11/c_1211062189.htm

CNBC记者: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爆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李克强: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Image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李克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尽快能够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李克强: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李克强: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李克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李克强: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李克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李克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李克强: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来源:新华社

现场实录如下:

03-11
14:00:00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03-11
16:18:41

张业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举行了闭幕会议,现在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李克强总理同大家见面,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有请李总理。
03-11
16:19:25

李克强

很高兴同媒体的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两会报道所付出的辛劳。今年我们还是继续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请大家提问。

李克强

03-11
16:21:14

CNBC记者

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暴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03-11
16:25:48

李克强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03-11
16:27:17

李克强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03-11
16:28:41

李克强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03-11
16:32:04

李克强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03-11
16:36:32

李克强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03-11
16:37:36

李克强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03-11
16:38:43

李克强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李克强

03-11
16:42:16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

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03-11
16:44:33

李克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能够尽快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03-11
16:45:58

李克强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03-11
16:47:35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03-11
16:52:27

李克强

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李克强

03-11
17:00:30

李克强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03-11
17:04:30

李克强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03-11
17:11:27

李克强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03-11
17:12:48

李克强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3:43

中国新闻社记者

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03-11
17:17:21

李克强

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8:29

凤凰卫视记者

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03-11
17:20:46

李克强

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03-11
17:21:05

李克强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03-11
17:21:18

李克强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李克强

03-11
17:22:5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03-11
17:24:32

李克强

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03-11
17:29:33

李克强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李克强

03-11
17:36:34

李克强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03-11
17:36:48

李克强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03-11
17:38:01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

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03-11
17:41:27

李克强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李克强

03-11
17:43:03

李克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03-11
17:45:48

李克强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李克强

03-11
17:47:18

新华社记者

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新华社记者

03-11
17:54:39

李克强

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李克强

03-11
18:03:13

李克强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03-11
18:03:29

李克强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03-11
18:03:39

李克强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03-11
18:04:10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

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03-11
18:05:09

李克强

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李克强

03-11
18:11:55

李克强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03-11
18:13:36

李克强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03-11
18:14:46

人民日报社记者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03-11
18:17:24

李克强

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03-11
18:20:56

李克强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03-11
18:25:57

李克强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03-11
18:29:16

李克强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03-11
18:30:05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03-11
18:32:17

李克强

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03-11
18:36:28

李克强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03-11
18:38:11

李克强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03-11
18:38:26

张业遂

感谢李克强总理,感谢各位对大会的关注和报道。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3-11
18:38:44

李克强

谢谢大家,希望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2021“COP15”将在昆明举办 生态文明成为大会主题

 截至2019年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共有14处自然遗产,其中就有6处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自2016年起连续4年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4项自然遗产,其“突出普遍价值”均符合“生物多样性”标准。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

  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重新确定于2021年5月17日至3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

  “生物多样性”不再只是一个环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与文化多层面的生命共同体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地,涵括了基于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多重角度判断,具有突出的和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包含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多个层次。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也涉及“人”与文化层面。生态文明理念开始融入保护机制。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共同发布了COP15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包含了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以及黄海、东海、南海等海洋生态系统。同时,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生物多样性专家以物种拥有数目及其特有程度为评定标准,对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进行排序,中国排在第8位。其他国家还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墨西哥、刚果(金)、马达加斯加、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度密集的自然景观类型和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类群,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这也是云南昆明成为此次COP15大会举办地的背景。

  生物多样性成为社会主流目标任重道远

  2010年9月,联合国第65届大会第161号决议宣布,从2011年至2020年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希望各成员国采取行动,推动实现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COP10)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会上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战略中的5个战略目标及相关的20个纲要目标统称为“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其宗旨是激励所有国家和利益相关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期间采取措施,推动目标实现。

  2016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维持人类的生存与生计”。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生物多样性国际日致辞中呼吁:生物多样性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一个贯穿各领域的重要问题,所以各国必须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主流以及改变社会如何看待和管理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高度重视并推动生物多样性全球进展

  我国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上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布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有关规划和计划,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他强调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还表示,COP15大会将在中国举办,要积极做好筹备工作,全面履行东道国义务,确保举办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

  生态环境领域专家认为,COP15大会“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对引导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治意愿,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达成《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次大会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力量。

  链 接

  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在哪?

  中国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山地,这里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同时,云南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最有成效的地区。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发布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为了应对土地利用改变、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的干扰和威胁,倡议书呼吁“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付诸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19年1月1日起,《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段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