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 我们怀念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我是在古琴学习微信群里看到林西莉千古的信息的。我立即看了新闻,躺在床上写了个短消息。

泪水轻轻地滚出眼珠,消息发出是晚上10点多,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被刚刚卸任的桂从友大使看到,立即回复向林西莉女士致哀。

想到林西莉女士的消息,昏昏沉沉的我想起了刚来到瑞典不久就看到瑞典报纸用大版面介绍林西莉的故事。说《林西莉通过七根琴弦可以感知中国》。于是,我就萌生了报道她的念头。

2007年夏秋的一天,我终于联系到了林西莉,约到她家采访。她家院子里有很多竹子。她的屋子里古色古香,桌上有一大本厚书。那就是她当时刚刚获得瑞典文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的《琴》。相当于中国最高文学奖矛盾文学奖。我猜奥古斯特可能就是奥古斯特.斯特文堡,一个不惜得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象鲁迅一样有傲骨的瑞典大文豪。他的戏剧和小说在1900年代都很畅销。剧作堪比莎士比亚。他当时因为嘲讽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也没有拿到。但不失为伟大的文学家和剧作家。

桌上有林西莉的深红色古琴。她还给我拿来了她获得的第一个奥古斯特奖的《汉字王国》并送了我一本。这本书1989年就出版了。红遍大江南北,现在很多人都在用这本书来学习汉语。因为她这本书讲透了汉语这种象形文字的主要特征。通过“形”来学字,她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活跃在中瑞文化交流的舞台上。

说到她对汉语语言文化的热爱,要从头说起。她出生在瑞典南部的隆德大学城。她对艺术史很感兴趣。结婚以后,丈夫斯万.林德奎斯特在瑞典驻北京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于是,她也要来北京。但是,那个时候,来北京是相当不容易的。她向瑞典国王要了介绍信。然后,拿着介绍信乘火车到莫斯科,从那里又继续来到中国。

当时,她是到北京大学学习艺术史的。但是,她后来发现了中国古琴研究院。当时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示下,由民间古琴大师管平湖等老师收集中国民间古琴曲。当时,没有一个学生。连中国学生也没有。林西莉是唯一的一个学生。林西莉爱上了古琴,要求在古琴研究院学习。于是,管平湖给她亲自指导。但也有王迪老师。后来,她和王迪老师联系得最多。

回瑞典后,她也随丈夫和孩子到过拉美。在那里,她成了记者,报道过很多关于拉美的故事。还写过一本书叫《与阿龙一起旅行》。这是瑞典每日新闻报根据她女儿的介绍写的。

在笔者采访时,她说,她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因为她曾师从高本汉,对瑞典考古学家安德森在北京的山顶洞人的考古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因此,她渴望来到中国。在中国学习汉语,艺术和古琴。那两年的生活是她一生的宝贵经历。

回到瑞典以后,她当了一名中学老师。这也是她自己跟教育部要求的,应该教瑞典学生中文。一开始,她开课就象实验一样,课时不多,她就试着用甲骨文,等象形文字来教学生,让学生对汉子感兴趣。例如,井字,据她到中国考察,原来,中国的井里边都有个木架子,就是井字模样,目的是防止打水的时候,水桶触底,掏上来太多的泥土。因此放个木架子。这样,井字就这么写了。这太有趣儿了。

于是,选她课的人多起来了。她的汉语课就成了正常的课。80年代,刚一改革开放,她就立即组织学生到北京去学习参观考察。到现在你可以看到她的学生们编写的教材,就是他们到北京的所见所闻,非常接地气。

林西莉说,到了55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学校办公室里突然大哭。身边的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这么多年转来转去,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好像也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事说,那你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做你想做的事情,凭你的能力,你肯定能做成的。

于是,她就停止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专心写书。把她在课堂上积累下来的资料,编撰成一本书,就叫《汉字王国》。这里边有她考古方面的知识,有她艺术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图片。图文并茂加上形象的文字说明。这本书,让她获得了第一个奥古斯特奖。

这本书长久不衰,她用瑞典文写的,后来也被李之义翻译成中文,在亚马逊上依然能买到。

自从改革开放能来中国以后,她几乎年年来中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和她的老师王迪联系。她说,她要写一本关于琴的书,有些地方不明白的,还需要老师指导。

于是,她就开始了写书的征程。这本书她用了15年的时间写成。回忆起她最后一次见到王迪老师的情景。那时,她和老师联系,但得知老师已经住进医院,无法相见。她回到宾馆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但也能理解。可是不久,她接到王迪女儿邓红的电话说王迪老师能够见她。于是,她非常高兴地到医院去看王迪老师。她把罗列的问题跟王迪老师说了一遍。王迪老师一一解答。然后,王迪老师问她,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她说没有了,这是她最后的问题。

结果,回来不久,她就听到了王迪老师去世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林西莉泪如雨下。她决心要把琴介绍到瑞典,介绍到北欧。

果然,她的新书《琴》在2006年在瑞典出版。而且,这本书让她获得了第二个奥古斯特奖。笔者就是看了瑞典日报2006年10月31日的一整版报道和一整版她弹琴的巨幅照片才想起一定要采访她。

在采访中,林西莉讲述了她对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理解。她说,中国有数千年的农耕历史,琴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这说明中国的文化是经久不衰的。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地耕作,土地依然很高产。因为人们精耕细作,没有污染,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或者都是有机的。再看工业化的地方,农业大量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污染造成土地不可持续耕种。因此,中国人民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说,古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陶冶情操,让人放空冥想,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升华,而且,有更多的人喜欢古琴,可以带动商业,有更多人做古琴,卖古琴,然后有更多学生愿意学古琴,这是多么好的良性循环啊!

她说,她每次到中国都会有很多惊喜,她从中国吸取很多积极的力量。我把采访内容发到人民网,《林西莉–中瑞文化交流的使者》。

琴书出版以后,她开始筹划古琴演奏会。2007年8月15日,由王迪老师的女儿邓红和箫的演奏者陈莎莎一起在瑞典和北欧其他国家挪威和丹麦进行了巡演。当时,75岁高龄的林西莉自己主持音乐会,她用瑞典语介绍了她与王迪老师的交往,每每讲到她在医院里和王迪老师的对话,都让人留下感人的泪水。更多的人开始看她的书,更多的人来听音乐会。这次巡演场场爆满。

邓红那精湛的演技,优美的服饰,演奏《流水》的时候,总是能把人带到高山流水的境地。让人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而她与王迪老师的关系何尝不是高山流水里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关系呢!

邓红传承了母亲的事业,依然在传播古琴文化,成为中国的一位古琴传承人。

这样的演出在瑞典引起很大反响。他们在演奏的同时,还出版了古琴乐曲的CD。因此琴书和琴曲都是她给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一次北欧巡演。林西莉也继续到中国去访问,穿梭于中瑞之间。

2007年我采访她时,她说她的下一本书是关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她在山西和陕西延安等地收集了很多民间剪纸。但是,2015年,她又出版了一本书叫《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 那时,正好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等最困难的时期。她用黑白照片反映了当时中国北京的情况。那个时候,只有她结合外交途径才有照相机,照了很多宝贵的照片。有时候,我们觉得要多介绍中国好的一面,其实,仔细想想,当人们看到了那时候的照片,再和现在来对比,人们对中国的发展变化就一目了然了。这种对照和反差是一目了然的。让人更能直接感受到中国今天的发展变化。

2018年8月,上海摄制组来斯德哥尔摩采访她。我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她,结果发现这次是她在住院。采访组来之前已经跟她联系过了。但是,她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接受采访。采访组也是和她去见王迪老师一样,不知道是否能见到,只有等待。

等到要出发回国的前一天,她对我说,可以,直接到她家。我当时还犹豫怎么去,她开门是否方便。她说,你就直接进来。我当时愚蠢到没有想到她会提前把门开好,化好妆,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候我们。

我们进去以后,立即拍摄,她虽然浑身很虚弱,但是,她说话的时候确实还是那么铿锵有力,非常形象。介绍了她到中国当时的情景以及她对古琴的热爱。我和她握手的时候,她的手依然很热乎,就是一道道青筋已经显现。她说自己的关节已经僵硬了许多,所以无法弹琴了。

但是,她还在准备下一本书,那就是中国剪纸。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是乘坐救护车回来的。两个小时之后,她又回到了医院。我说,你先叫救护车,然后,我们再走。她说,你们先走。她还是那样坚强,执着,有力。当时,她住二层楼,我说你最好搬下来住,免得太累了。她说,我就是想锻炼。

2018年12月29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古琴传承人邓红来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启了中国文化中心在全世界开办的首个古琴演奏培训班。林西莉亲自出席开班仪式,还介绍了她与古琴和她与中国的关系。

平时,林西莉一切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那时她就开始网上购物了。她很爱游泳。游泳是她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听到林西莉离去的消息,古琴培训班里传来各种悼念信息。大家祝愿林教授一路走好!您走了,琴声依旧在!

林西莉,我们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