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阳 我放声大哭!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近一个月以来,一直关在家里隔离。虽然可以偶尔外出,但是,出于中国人的谨慎心里,每次出去都是感觉很紧张。这种紧张累积到一定程度,就造成了我的血压似乎升高,心率似乎加快。

尤其是最近嘴馋,看到有新鲜桂圆和山楂在网上卖,于是,我就买了一些,结果,桂圆都有点儿发霉了 。我觉得我也是欠,本来说可以退款的。但是,我想把桂圆皮上的霉去掉,里边的桂肉照样可以吃,结果,边洗边吃,再加上山楂,一通的寒凉,当晚就发生了胃里有一股气一直冲着我的心胸来了。一阵一阵地感觉好象战斗机冲天安门一样冲进我的心窝。正赶上我还买了点药,刚吃完,这股逆流就开始象生孩子前的阵痛一样冲向我的心窝。让我感觉要呕吐,我想吐,结果没有办法吐,没有酸水。那水其实很中性。我以为可能是药的目的是给我扩胸呢!忍到第二天跟医生说,医生说你这个肯定不对头。

于是,我怀疑我是不是填了什么新毛病。这颗心就开始揪起来了。眼看着血氧都98,99,最低也是96,但是,心率却节节升高,都到了80了。我忍不住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你这个年龄,血压在临界点,我们都建议你锻炼,加强锻炼。另外,测试仪器在市场上买的我不能保证他们的准确度,我们医院是半年一定准星。我建议你不要马上测试,要休息15分钟,平躺。再说,最好一年测一回。你这么频繁测试很不准确。我心里稍微有点平静下来了,但是砰砰乱跳的心依然在碰碰乱跳。

中午1点多,我看天亮了,就到附近的老车站打太极拳。打了一会儿,感觉这心跳得更厉害了,以为要跳出来了。我扒着栏杆看着旁边的铁路,河流,房屋,突然看到太阳,之前也看到了,但是没想,但是,这一刻,我突然放声大哭!

太阳啊太阳,我的上帝啊,你终于露出了你那尊荣!虽然你只是挂在天边,估计也就10几分钟,但是,它遮挡不了你的光辉,你的光辉一下子照进了我的心房。我不能停止哭泣!我哭啊,哭啊,突然感觉,原来,人们老说我有肝郁,其实就是憋的。泪水哗哗滴到雪地上,真的,我那是嚎啕大哭,而且哭的痛快!

不到10分钟,太阳就藏到了云层里,有一圈红晕。我慢慢地止住了哭泣。我突然情不自禁地吐了一口痰。原来,这就是肝郁。我的心不再怦怦作响,而是平静而舒缓地履行着它的职责。

我不得不对太阳哭诉,你出来的太少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你了,我的爱。太阳,你知道吗?瑞典人民因为看不到你有多少人精神抑郁,心情不好啊!无论何时,只要你一出来,人们立即就什么病都没有了。连新冠都躲起来了。可是,这个时候,你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太阳啊,你就是我的上帝啊!你要经常出来啊!否则,我都要疯了!

真的,就十几分钟,然后,就藏起来了。而时间才刚刚下午两点。

谢谢你,尽管只有十分钟,你却医好了我的肝郁。

“链上海南”又有新动作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去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提出海南将在多个领域利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高效共享、治理精细智能、服务便捷普惠、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智慧岛。
01. 首张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

今年1月11日,澄迈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出了首张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随着该票据的开出,海南省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应用管理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全省电子票据改革向更高层次推进。

02. 区块链电子票据优点

与传统的纸质票据相比,区块链电子票据的主要特点集中于流程可追溯、票据易保管、真假可辨别,每张电子票据的生成、流转和储存的全过程都记录在区块链上。以医疗电子票据为例:
1.可追溯。患者在窗口或者自助机上缴费后,医院会通过区块链给患者发送取票通知,患者在该院微信“电子票夹”小程序内,就可以实时查收自己的电子票据,查看票据的流转轨迹,建立清晰的个人就诊票据档案。

2.易保管。电子票据配备二维码,用户可以随时查看、下载、保管,取票便捷方便报销,不用担心污损和丢失。

3.辨真伪。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电子票据实行精准管控,杜绝人力干扰,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从根源上杜绝用假票骗保的行为。

03. 政策亮点

1.顶层设计实用性。着眼全省单位、全行业领域和全业务链条管理,实现财政电子票据业务的全生命周期应用管理,综合考虑给个人、单位、政府部门等各方带来的业务价值;

2.链上模式创新性。开拓性对电子票据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链上申办、链上开具、链上流转,解决线下接触式业务办理模式;

3.配套相应制度优化。总结并梳理配套区块链电子票据管理制度,兼容新旧模式,鼓励单位应用新区块链平台。

04. 未来规划

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多方共识的特性,探索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疫情中,海外华人物流业者这样将“中国制造”送到消费者手中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在意大利米兰,华人跨境物流企业云恪物流的仓库里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箱箱服装鞋帽、智能家电等产品排列得整整齐齐,员工们有条不紊地分拣打包、加贴运单、装车发运,将这些“中国制造”送到欧洲消费者手中。
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但跨境物流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供应链的稳定上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华人跨境物流从业者正加足马力,紧抓商机逆势突围。

海外仓业务成跨境物流企业新增长点
云恪物流董事长郑子娴是个“90后”,2020年最大的体会是“忙”。“疫情期间意大利民众的消费很多由线下转为线上,我们的业务随之繁忙起来,仓储和配送的需求不断增加,业务量较疫情前增长了约5倍。”郑子娴说。

疫情下全球空运海运大面积停滞,云恪物流如何完成这么多运单?郑子娴表示这得益于公司在米兰建立的6000平米海外仓。“我们在米兰为来自中国的产品提供海外仓储服务,再根据商品在欧洲的销售订单,从提前备好的仓储货物中发货配送,在海运空运受阻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使中国制造走向海外更快捷了。”

资料图: 物流仓库。(图文无关)
郑子娴说,由于欧洲境外运输线路受阻,已经在海外拥有仓储的商家的派发量递增特别突出。一时间,欧洲境内物流成为云恪当时最繁忙的业务,我们立即调整工作重心,不断优化后台系统、提升仓储调度能力,拓展更多的派送线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业务压力缓解。

凭借配送时效快、运输成本低等优势,海外仓业务已成为当下众多跨境物流企业的新发展点。

在捷克布拉格,“一带一路”捷克站物流园2.5万平方米的海外仓每天叉车穿梭,热火朝天,来自中国的家用扫地机、3D打印机等电子产品从这里发运到欧洲各国。

“一带一路”捷克站物流园的仓库。(受访者供图)
据“一带一路”捷克站运营方、欧洲华捷发展有限公司物流板块负责人吴斌说,物流园除具备传统的海外仓仓配服务外,还为正在拓展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比如去年我们承接了一家电子产品厂家的退换货等售后服务,还帮助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招聘到了技术人才。”

“一带一路”捷克站物流园。(受访者供图)
吴斌介绍,仓库搭建了近1万平方米的9米高立体式货架区,8000平方米的3米内迷你货架区,结合剩余的传统的7000平方米的平面库存区,整个仓库实现了“高、中、低”多维度货物仓储,满足从工业制成品到电商小包裹件各类型货物的存储需求,极大提升了物流园的库存利用率和周转率。

紧抓跨境物流发展契机 多渠道拓展业务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运力的提升也为跨境物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利好。吴斌说,义乌至布拉格的班列是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2020年我们合计为从义乌至布拉格的约1000个标箱(TEU)提供了集散服务”。

资料图:“跨境电商欧洲专列”在义乌发出。王建明 摄
跨境物流企业4PX递四方澳大利亚站业务负责人叶婷介绍,在海外仓业务方面,4px在澳大利亚四个城市设有海外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在海运空运受影响的情况下,海外仓模式非常便捷。”

“不仅仅是海外仓的大宗货品,去年中国向澳大利亚方向的小包裹业务量增长也很明显。”跨境物流企业4PX递四方消费者事业部澳大利亚站业务负责人叶婷说,疫情期间“反向海淘”火爆,澳大利亚华人热衷于从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商品,像中文书籍、小吃零食等都是热门的货品。

资料图:跨境电商货仓。孙秋霞 摄
“另外去年中国向澳大利亚方向的小包裹业务量增长也很明显。”叶婷说,疫情期间“反向海淘”火爆,澳大利亚的华侨华人热衷于从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商品,像中文书籍、儿童玩具等都是热门的货品。

叶婷介绍,由于疫情期间空运运费涨得很厉害,我们就在海运的精细化运营着力。“针对小包裹我们向消费者推出了优惠券、拼邮等不同玩法,比如10kg的包裹从中国海运到澳大利亚只要一百多人民币,很受大家欢迎。”

据叶婷介绍,疫情使空运运费涨得很厉害,于是强化了小包裹海运的精细化运营。“我们推出优惠券、拼邮等不同玩法,‘双十一’时10kg的包裹从中国海运到澳大利亚只要100多元人民币,30天左右能收货,很受消费者欢迎。”

跨境电商公司为全球战疫出力

海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防护用品需求急剧上升,来自中国的优质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华人跨境物流企业送到各国消费者手中。

吴斌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捷克站为中捷防疫物资搭建贸易、仓储、物流等桥梁,2020年累计入库操作中国出口欧洲的4800多箱、近28吨的医疗防护物资。

郑子娴说,自2020年3月起云恪物流累计接收中国出口防疫物资共计478个托盘,派发包裹共计13472个。“意大利很多民众是通过我们收到了来自中国的防疫物资,作为跨境物流从业者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随时待命,确保物资尽快送到海外最需要的地方。”(吴侃)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侨联
编辑丨邱王紫藤
审校丨姜文浩
编委丨林萧凡

瑞典疫情通报感染人数超过50万死亡人数近万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1月12日下午,瑞典公共卫生局(以下简称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内容如下:
1、卫生局流行病专家Anders Tegnell主持了新闻发布会,他介绍说,全球形势与几个月前几乎相同。瑞典病毒蔓延开始的时间比其他国家晚,许多国家在瑞典开始蔓延之前都已达到顶峰。不同国家的疫情发展看起来有很大不同。
2、最近几周瑞典的感染率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检测持续减少。Anders Tegnell警告说,周末之后会看到感染人数真正的回升。本周和下周遵循卫生局的建议对控制疫情将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年龄较小的人群感染数量开始再次上升,如果他们在周末有更多外出,后果很难预测。虽然年轻群体感染增多,但相比老年人的患病率,仍是保持在较低水平。
3、Anders Tegnell表示,重症监护病房的数量在周末仍有一定的积压。要等到本周末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具体数字。 明天我们将对死亡登记簿进行每周一次的核对,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将远远多于现有的统计数据。
4、Anders Tegnell 说,现在已开始接种疫苗。我们联系不同地区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使用了8万剂疫苗。许多地区为二次注射做了预留,因为在接种疫苗初期,存在交货的不确定性。Anders Tegnell 强调,瑞典在疫苗的发货过程中没有遇到问题,因此现在很清楚地告知大家,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疫苗,供货状态良好。
5、Anders Tegnell补充说,现在我们正处于关键阶段,医疗卫生系统已经接近了可以承受的极限。遵循基本建议非常重要。
6、国家卫生和福利委员会的Johanna Sandwall表示,昨天全国21个地区均向国家卫生和福利委员会报告了评估情况。 没有地区处于灾难模式,有15个处于增强模式,4个处于员工模式。 2个区域仍处于正常模式。21个地区中有20个预测短期内形势还将恶化,从长期来看21个地区全部有恶化趋势。就疫情对地区的影响而言,没有区域报告有重大影响。2个地区报告有严重后果,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和急救方面。17个地区在部分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共有782个重症监护病房,626个被占用,其中372例为covid-19患者,也就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中有60%是covid-19病人。所有地区都有重症监护患者。全国可用的重症监护病房容量约为20%,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在普通病房中,有2460个covid-19患者正在进行护理。 总体而言,目前在医院受到护理的病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瑞典的医疗卫生负担沉重。
7、瑞典应急暑的Morgan Olofsson 介绍,百分之九十的国民表示他们相当或非常遵守政府的限制措施。针对接种疫苗的态度,自11月以来,接受接种疫苗的人数显著增加。4/5的人说他们可能会接种疫苗。老年人现在更愿意接种疫苗。
8、提问:一些地区报告说他们没有能力满足接种疫苗的需求,怎么看?
回答:我们从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收到的信息是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
提问:这是地区行政委员会报告的信息。
回答:当我们讨论疫苗接种工作时,各种信息表明这一工作进展顺利。我不知道你提到的遇到问题和缺乏是什么意思。
提问:您如何看待节省疫苗剂量?
回答:我可以理解,在接种疫苗的开始,有些国家不确定是否之后还会有更多供货。现在我们处在不同的情况下,交付工作正常。 目前重要的是要尽快接种疫苗,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护养老院中的老年人群。
9、提问:丹麦接受的疫苗数量与瑞典相同,昨天已向约11.6万人进行了首次接种。 我们可以从丹麦学到什么? 他们做对了什么,我们做错了什么呢?
回答:我们将分析对还是错。区别在于瑞典许多地区选择保存疫苗,以确保能够按时给予第二剂。丹麦没有这么做。
提问:沟通有问题吗?
回答:从上周开始,我们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交流,并明确表示交付没有问题。
10、提问:关于瑞典医疗卫生系统已经接近极限这一事实,您如何看待医疗机构可能在未来几周内无法应对病毒大流行的风险?
回答: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尝试根据尽可能多的不同参数来跟踪情况,例如基础设施,容量,供应等。就国家重症监护能力而言,我们是稳定的。 我们有良好的固定程序、计划,区域之间也有良好的合作,并就对抗疫情达成协议。 我们将对其进行管理,以使护理人员有机会休息和康复,因此我们不会推迟可以或不应该等待的护理。
11、提问:去年秋天,当引入更严格的地区性限制时,卫生局表示限制不会持续太久。 但是,我们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生活了近三个月,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果限制时间太长,您担心会发生什么,发生了吗?
回答:时间长了,遵守规定的情况会发生变化,而且还会有其他影响,尤其是在学校等方面。 从短期来看,我们看不到这些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很难说大家会一直遵规守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研究其他类型的法规以指出遵守规定重要性的原因。Anders指出,病毒大流行已经有了非常危险的发展,感染压力已经高于预期。
12、在家庭护理服务中,三个最大的地区尚没有对家庭护理对象的疫苗接种日期。 你怎么看?
回答:我们听到了一些这样的信息,卫生局以及瑞典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都提供了解决方法。这是地区政府的问题,明确的计划必须在地方层级完成。
13、您是否知道有多少患者受到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哪个部门应对这一群体负责?
回答: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到影响,我们也在试图获得有关症状的更多知识。我们正在进行有关模型和康复过程的工作。这是一项需要时间的工作。
14、第二波疫情是否比第一波更严重?
回答:很难将两者进行比较。 现在我们进行了更多的测试,测试效果要比春季更好。 如果测试导致我们发现更多死于covid-19的人,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分析。显然,医疗系统现在已经极度紧张。
Johanna Sandwall指出,现在的护理时间缩短了,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的人更少了。
15、提问:上周,Johan Carlson说他不认为瑞典会封锁,那么瑞典在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回答:这取决于您所谓的封锁的含义。 现在需要采取措施来阻止大量人员聚集一起。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在某些国家中,通过封国来抑制疫情。在瑞典,我们在感染传播高风险的地区进行了管控。
提问:还需要更多的措施吗?
需要采取更多行动?
回答:还要看 一下情况。现在,我们需要确保使用我们已经实施的措施。 最重要的是生病时待在家里,尽可能少见面,然后在家工作。 我不相信采取更多措施就会减少病毒的传播,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确保措施得到充分使用。
16、提问:小学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爆发的新疫情,40%来自小学。 学生中有多少比例感染,教师/职员的感染比例是多少?
回答:不幸的是,我没有这些数字,而且我不确定我们是否清楚地知道这些数字。 通常很难确切地知道谁感染了谁。总体印象是,教师之间的感染很多,而师生之间的感染却很少。 教育部与学校讨论时也看到了这一点。学校是一个工作场所,确保工作时保持距离同样重要。
提问:您对之前提出的孩子不会传播病毒有何评价?
回答:教师受到的影响不比其他领域大,我们对此有可靠的统计数据。另外,很少有儿童受到covid-19的严重影响,这也是国际经验。
17、提问:在圣诞节假期期间,统计数据出现了很大的延迟。为什么瑞典的统计数据会变得如此糟糕呢?瑞典难道不应该确保对统计数字进行更频繁的统计或分析吗?
回答:这不仅仅是由于圣诞假期造成的统计延误。同时,检测数量也比平时减少。
18、提问:测试到多少例感染变异病毒。
回答: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找到25例。 具体确切的筛查数字会尽快公布。
19、提问: 在25例具有突变的病例中,有8例无法确定感染源。 你担心吗?
回答:显然,我们感到担心。我们对已知病例进行了广泛测试,我认为我们已控制了已发现的病例,不再存在持续感染。
提问:对于无法追踪感染源的8例病例,采取措施了吗?
回答:家庭成员必须待在家里,我们会广泛跟踪感染。

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建设成效首次集中发布

北欧绿色邮报网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1月11日,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办,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王磊同志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和主要成效。

一、一批核心政策落地实施
1.离岛免税“新政”成效明显。去年7月1日新政实施至12月31日,日均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2倍多,全年实际销售额超320亿元。
2.“两个15%所得税”政策快速落地。政府主动送政策上门,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致信解释如何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去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共引进人才11万多人,同口径增长1730%,两年多来引进各类人才20.8万人。
3.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发布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出台实施。出台洋浦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办法,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进出口总额和产值分别增长1.3倍和1.96倍。
4.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全口径跨境融资杠杆率提高至2.5倍。出台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内股权投资暂行办法,首支落地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已汇入投资基金1.49亿美元。全省离岸新型国际贸易结算量是上年度的9倍。
5.航运、航空新政作用显现。21艘“中国洋浦港”国际货轮命名交付,集装箱班轮航线不断加密,开通了首条洲际越洋航线,外贸航线增加到14条。试点开放客运、货运第七航权,保税航油销售价格实现国内最低,国内多家知名公务机企业落户江东新区,博鳌机场即将开放国际口岸。
6.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取得新进展。工信部批准设置海口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同意在9个重点园区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二、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扎实推进
1.全力配合开展自贸港立法工作。成立自贸港法协助调研工作组,全力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自贸港法立法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已经审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的议案,目前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加快地方立法。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反走私暂行条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等10件法规,修改红树林保护规定等4项法规,正在加快研究出台海南自贸港公平竞争条例、破产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3.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仲裁规则。成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已于去年12月31日揭牌。
三、重大功能平台发展势头良好
1.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同步挂牌,相继实施园区管理体制改革,11个园区内的企业数约占全省总量1/10。
2.洋浦率先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进出境通关手续大幅简化。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5664万吨,同比增长12.95%;集装箱突破100万标箱,同比增长44.02%。
3.博鳌乐城制定实施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国外已上市而国内未上市的临床急需特许药械审批效率提升90%以上,吸引12家医疗机构、51个院士专家团队进驻。使用创新药械超过110种,可用抗肿瘤新药、罕见药达100种。初步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
4.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国际旅游消费年等活动,全年新评8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景区3家,游艇产业加快集聚,新增游艇相关服务企业40家。
四、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1.组织举办各类高层次对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影响力。去年8月12日至15日,37国73位驻华大使以及驻穗、驻沪领事官员集中访琼,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驻华使节集体来访活动。9月28日,出席第13届中国绿公司年会的22位驻华大使、公使、驻穗总领事等官员与海南省座谈,深入交流海南自贸港政策、探讨合作发展项目。11月26日,中国贸促会邀请近20位外国在华贸促机构、商协会代表访问海南自贸港。
2.去年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左右,实现连续三年翻番目标。去年在海南设立外资企业的国家和地区比前年增加40多个,经济小省迈向利用外资新高地。
五、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1.制度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累计发布了10批103项制度创新案例,发挥了以制度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示范作用。
2.政府审批与服务效率明显提升。设立行政审批、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人才服务等“单一窗口”,压缩审批时限7至8成。海关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个窗口”和网上办理,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40.5%。国际船舶登记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间压缩60%和86%。
3.持续推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2020)取得实际效果。据第三方评估机构依照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20年海南总分为77.9,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2位。其中,企业开办排名上升到第7位,登记财产排名上升到第22位。
资料来源: 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欧绿色邮报网-GREENPOST.SE

国际社会热议:中国新冠疫苗来了!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编辑陈雪霏)–伴随着中国新冠疫苗在国内外推广使用,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多国卫生部门和专业人士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1月13日,印度尼西亚将开始在全国34个省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总统佐科当日将率先接种。自去年12月以来,阿联酋、巴林、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巴西、泰国、墨西哥、秘鲁等全球10多个国家已与中国签署新冠疫苗订购协议。
  自中国的首个新冠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以来,中国政府坚定履行承诺,高度重视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全球公共产品。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之下,中国疫苗像一缕阳光,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和希望。
“掀起订购中国新冠疫苗热潮”
  “在按要求填写个人健康状况和过敏症的电子表格后,人们乘坐大巴进入位于某公园内的临时疫苗接种中心。一些人戴着两层医用外科口罩。电视画面显示,人们在一些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外排起长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在注射疫苗前测量体温。体育馆和空旷工厂也被用作接种点。”这是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中描述的1月4日人们在北京接种新冠疫苗的场面。
  2020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国药集团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这是中国首个正式获批上市并对重点人群接种的新冠疫苗,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批准疫苗上市并开始接种,将为该疫苗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铺平道路。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4日刊文称,中国已启动一场全国性的新冠疫苗接种行动,在2月春节出行高峰前,将为5000万一线抗疫人员接种。9类享有优先接种权利的重点人群包括医疗卫生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等。
  近日,世界多国掀起“排队”订购和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热潮。据法新社报道,埃及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哈拉·扎耶德1月2日称,埃及正式批准在埃紧急使用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来自中国的第一批疫苗已于2020年12月到位,第二批将在今年1月的第二、第三周相继到达。埃及计划从中国订购4000万剂疫苗,双方已于2020年12月31日签署《中埃关于新冠疫苗合作意向书》。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药控股研发的新冠疫苗2020年12月初获得阿联酋官方正式注册,目前阿联酋政府已将疫苗接种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成年人群。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是阿联酋政府对中国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大信任投票。
  墨西哥当地媒体报道,2020年12月10日,墨西哥与中国康希诺公司签署新冠疫苗预购协议,决定购买3500万剂由该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
“安全性有效性得到科学认证”
  “中国的疫苗不需要超低温储存,给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希望。”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一语道出对中国疫苗投出信任票的原因。他还表示:“康希诺疫苗在中国已经投入使用较长时间,效果良好。”
  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国新冠疫苗圈粉世界的首要原因。自2020年7月以来,中国多个新冠疫苗陆续在海外多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药效全球有目共睹。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月3日报道,印尼卫生部负责疫苗的发言人西蒂·纳迪亚·塔米兹表示,中国科兴公司的疫苗在土耳其和巴西的临床试验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正在进行的印尼临床试验第三阶段结果也是如此。
  路透社报道称,土耳其方面的试验数据显示,中国新冠疫苗有效性达到91.25%。
  据《今日埃及人》报道,埃及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哈拉·扎耶德说,中国国药集团的疫苗在埃及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科学认证。
  容易储藏和方便运输是中国新冠疫苗的独特优势。
  埃及医生联合会秘书长乌萨马·阿卜杜勒-哈伊说,部分国家研发的新型核酸疫苗须在零下70摄氏度条件下保存,一些疫苗还要在生产后一至两周内使用。这意味着疫苗的生产、运输和储存都面临不少实际困难,一些国家尚无能力应对这些问题。因此,中国研制生产的新冠疫苗更适合埃及使用,建议埃及的医护人员尽快接种。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表示,辉瑞和摩德纳疫苗的运输分销限制,将会是全球新冠疫苗供应的一个空缺,中国新冠疫苗可能会填补这个空缺。中国的候选疫苗将对中低收入国家极具吸引力,尤其是那些无力负担或没有能力维持冷链配送疫苗的国家。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发达国家从西方制药商那里全力购买疫苗时,其他国家则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科兴控股的疫苗可在普通冰箱中保存,使得该疫苗更易于在欠发达地区运输并存储。
“为全球抗疫提供强有力保障”
  2020年12月29日,来自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参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了解中国新冠疫苗研制最新成果。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样的走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为全球打赢新冠肺炎这场战役提供的强有力保障。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表示,中国多款疫苗研发取得巨大进展,这给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传递了积极信号。今天我们也了解到,中国有制造相当产量疫苗的能力。这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020年10月,中国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各国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认为,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
  斯里兰卡驻华公使尤格纳丹表示,中方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疫苗,尤其是对于急需疫苗的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从中国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经验,我们正在积极和中国政府与科研机构就疫苗领域进行沟通。
  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参赞马格纳斯·朱勒姆表示,中国的承诺展现了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了解了中国研发疫苗的速度及其对生产的高标准要求后,挪威也正在同中国展开在疫苗领域的密切合作。
  《日本时报》报道称,中国疫苗获批接种表明,中国在开发新冠疫苗的全球竞赛中取得了进展。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因为它们很难获得西方制药商的疫苗,因此正在从中国和俄罗斯寻找替代品。
  西班牙埃菲社援引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认为:“目前来看,中国是最早掌握新冠疫苗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其科研能力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使其可以比肩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他表示,中国把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世界,充分展现其开展国际合作的立场,将提升其在许多国家心目中的地位。面对发达国家的消极表现,这些国家将对中国的积极努力印象深刻。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贾平凡)

担当作为,接续奋斗——南通市侨联召开八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1月8日,南通市侨联召开八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市侨联八届委员会常委、各县(市)区侨联驻会负责人、市侨联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市侨联党组书记蔡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蔡宏伟对各县(市)区侨联2020年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各地工作突出了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彰显了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可以说有思路、有办法、有特色、有贡献。蔡宏伟就谋划好2021年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
要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突出政治功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握大势大局。将侨联工作融入我市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服务中心大局,凝聚侨心侨力
要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侨联关于推进新时代基层侨联建设强基工程的实施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要创设平台载体。在巩固提升现有的品牌特色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展,继续建团队、建阵地、建平台,发展延伸讲好“亲情中华·张謇故事”,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要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聚侨心、聚侨资、聚侨智、聚侨力,引导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情况下,加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更好地凝心聚力,为南通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作出贡献。

三是锻造过硬本领,切实担当作为
要做到政治过硬。“人无信仰难以立身”,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讲政治、顾大局,提高政治能力,提升政治敏锐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做到责任过硬。“人无精神难以扛重”,要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接续奋斗,携手共进,有激情、有担当、有实绩;要做到作风过硬。“人无实干难以成事”,要把求真务实作为鲜明特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保持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坚持宽视野、快节奏、创特色,提升谋划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能力,打造亲情化、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四化”特色,用过硬本领、优良作风,为推动侨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会上,市侨联主席助理曹博平传达了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市侨联副主席郝昌峰传达了江苏省侨联有关文件精神。各县(市)区侨联分别对2020年度重点亮点工作和2021年工作打算进行了交流,同时对市侨联2021年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资料来源:南通市侨联

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研讨会在杭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坚持自然与自觉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文化和经贸要互相形成支撑。要特别把握好送出去与卖出去相结合的问题,免费的东西不一定是受欢迎的,有价值的文化产品才更能引发关注”,1月9日下午,在哈兔中文网络学院举行的“重要窗口”建设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研讨会上,意大利威尼斯华侨总会名誉会长周勇结合多年在海外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浙江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会长蒋学基讲话
浙江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会长蒋学基指出,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在当前这样的重要时刻,特别是在全球抗击疫情中国率先取得重大抗疫成就、经济实现正增长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在用好改进传统方法的同时,认真研究实施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浙江籍华侨华人的力量,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工作提升至新的高度。

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哈兔中文网络学院理事长郭胜华致辞
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哈兔中文网络学院理事长郭胜华在致辞时说,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华侨的资源,充分挖掘其潜力,保持华侨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大力、持久地做好海外华侨新生代的培育工作,提高新一代侨领的素质,进一步凸显海外侨团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文化交流处处长、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秘书长张建伟致辞
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文化交流处处长、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秘书长张建伟在致辞时表示,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举行这次研讨会很有意义。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年份,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特别是华人华侨新生代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让他们从中国的国家治理,特别是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中,生动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以文化认同推动政治认同,并通过他们向外国友人讲好当代中国最动人的故事。

浙江省侨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周锋生致辞
浙江省侨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周锋生表示,世界对疫情背景下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当前要研究如何通过华人华侨新生代引导外国友人学习中国文化,让他们携手当地人士共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学术顾问夏学民提出了一种国际通行的传播策略:“从灾难中发现并彰显人性的光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人类生命健康面临空前威胁与挑战,但是医学隔离不应隔断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与关爱,跨国航线的暂时中断不应成为闭关锁国的借口。为了对抗疫情引发的“断链效应”,夏学民呼吁海内外传播媒体比以往更加奋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病毒挑战,深入发掘并传播感人故事,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时代价值。

西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俞熙娜介绍了西湖大学的有关情况
肯恩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徐艇,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纽约商务传媒董事长冰凌,意大利侨网主编王卫平,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报道网聚焦长三角栏目主编焦峰华,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谢盼盼等先后发言,对如何高质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西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俞熙娜介绍了西湖大学的有关情况。

研讨会由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哈兔中文网络学院院长朱敏主持
研讨会由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哈兔中文网络学院院长朱敏主持。为了更好地以“重要窗口”建设为引领,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今天召集30多位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侨领举行本次研讨会。

编辑 陈雪霏

“侨情心画·翰墨草原——第四届内蒙古旅居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艺术作品双年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1月8日,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40周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侨联、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主办,内蒙古当代美术学会承办,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协办的“侨情心画•翰墨草原——第四届内蒙古旅居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艺术作品双年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宏,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主任于学军,中新社内蒙古分社社长赵永厚,自治区侨联主席史晴、副主席田来怀等领导,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部分获奖艺术家共同参观了双年展。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赵宏,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主任于学军,中新社内蒙古分社社长赵永厚,自治区侨联主席史晴、副主席田来怀等领导,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部分获奖艺术家共同参观了双年展。

本届双年展,得到了海内外侨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比前三届,投稿人数更多、作品水平更高、展会规模更大。经展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前期的专业评审和严格把关,共展出了63位艺术家的145幅(件)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类别,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反映了海外侨胞和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热忱的赤子之心,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对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期盼。

展览将持续到1月17日,其间市民可免费到场参观。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一战线官方微信,文字:张姝, 图片:瑙甘塔拉, 审核:敖满斌

编辑 陈雪霏

海南省侨联定点帮扶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五任“第一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海内外资讯社记者联合报道:2020年11月25日,由海南省侨联派出原驻村“第一书记”符传柏、陈晓东、翁成文等三人组成的工作队返回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委会,与现任“第一书记”黄赞文一起开展扶贫“回村看”活动。村里正在发生的变化,让历任驻村“第一书记”真切感受过去五年来,长田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迈出稳健的步伐。

记者从海南省侨联了解到,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自2016年以来,海南省侨联已先后向长田村委会派出五任“第一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定点扶贫五年来,海南省侨联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精准帮扶,带动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整村脱贫,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稳定提升,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海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黎才旺(右)到长田村查看蛋鸡养殖基地。
产业帮扶:

村集体带头发展养殖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

在长田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往前,有一大片平整的空地,下面有一排整齐的绿色顶棚的屋子。“这里就是我们刚刚投产的蛋鸡场!”海南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现任“第一书记”黄赞文激动地说。

“作为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的第五任‘第一书记’,在前四任的坚实的步伐后面,我一刻也不敢松懈。”谈到驻村一年来的工作,黄赞文坦言。

2019年12月到任后,黄赞文立即着手入户调查,对长田村现有产业及4个合作社全面进行走访调研,摸清长田村委会产业现状,提出“巩固现有产业、引进新产业、加快种养转型”的产业帮扶思路。

“这里环境好,养殖业却很落后,缺少规模化养殖,我当时就萌生在这发展现代养殖业的想法,可村里原本土地紧缺,想发展养殖业,又不能占用村民土地,该怎么办呢?”黄赞文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发现长田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前就正好有大块荒地,现场杂草丛生,组织党员干部一起对现场荒地进行清表、平整,一下多了3亩多的土地,再加上此前荒废的养猪场等空地,共整理出一块约6亩的土地,作为建设养鸡场的场地。

“2020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从县政府申请扶贫资金230万元,用于建设长田村蛋鸡养殖项目。成立常甜种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运营,计划养殖规模饲养蛋鸡1万只,收益的20%收归村集体经济,用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收益的10%用于入股贫困户分红,带动群众发展。”黄赞文介绍,“目前,蛋鸡养殖基地一期建设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首批引进2000只蛋鸡,每天稳定产蛋量达1700枚左右;二期引进的2000只蛋鸡已于2020年12月11日进驻,预计2021年春节前后产蛋。”

“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下一步,我们打算2021年春节后启动蛋鸡养殖二期建设,实现养殖规模达1万只的建设目标。同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发动周边农户参与蛋鸡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黄赞文介绍。

海南省侨联扶贫工作队查看长田村蛋鸡养殖基地。记者 石祖波 摄
精准帮扶:

带领脱贫户发展养蜂产业,生活越过越甜蜜

经过化蜜、粗滤、细滤、浓缩等多道工序,“去芜存菁”后的成品蜜等待着灌装封口……在位于琼中吊罗山乡长田村的一处白色厂房里,一条自动化蜂蜜提纯灌装加工生产线快速运转。

在黄赞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黎苗寨养蜂合作社的蜂蜜加工厂参观。“我们厂房是无菌作业,麻烦您先换下鞋,这边还有洗手液。”合作社合伙人之一,脱贫致富之星陈文朝仍不忘严把厂房卫生关。与传统家庭作坊相比,这处厂房原料仓库、加工区、洗瓶间、外包间等功能区划分清晰,紫外线灯等卫生杀菌设备一应俱全。

一个脱贫户,如何参与建起一条标准化的蜂蜜加工生产线?这还得从2014年说起。

黄赞文介绍,2014年,陈文朝因家境困难、缺少产业发展资金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省侨联派驻长田村“第一书记”符传柏在入户调查得知陈文朝有一手养蜂的技能后,积极鼓励陈文朝发展养蜂产业。经政府帮扶,免费为其发放15箱蜂种起步,陈文朝边养边学,养蜂规模很快发展至2016年的60余箱,年收入逾6万元,当年就完成脱贫。

尝到甜头后的陈文朝,于2017年与致富带头人陈明军等人合作,共同成立琼中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2018年,该合作社的蜂巢发展到近千箱,蜂蜜产量达上万斤。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2020年年初,受疫情防控影响,合作社生产的蜂蜜原线下销售渠道几乎停止,原本打算尝试线上销售,却因无生产许可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不具备电商平台上架销售条件。

海南省侨联派出扶贫工作队开展“回村看”活动。记者 石祖波 摄
为解决长期销路问题,为养蜂合作社搭建一条标准化的蜂蜜加工生产线的念头迅速在陈文朝等人脑海中产生。

“琼中吊罗山都是广阔的林区,这里的蜜蜂无污染、无农药残留,采的都是百花蜜,蜂蜜品质好,完全可以卖更好的价格。”黄赞文介绍,今年上半年,得知陈文朝的蜂蜜滞销后,他四处奔走,一方面组织发动省侨联和当地干部职工消费认购,增加线下销售;另一方面,不断向上级组织反馈,争取政府扶贫资金帮扶。最终,在多方推动下,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获得政府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建设蜂蜜加工厂。目前,该蜂蜜加工厂已建成投产。

“随着商标注册、生产许可证、第三方检测完成QS认证,等到批量生产后,消费者就可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直接购买琼中黎苗寨养蜂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吊罗峰花蜜’。为帮助长田村的农产品拓宽销路,省侨联还投入资金购买了一批电脑等设备建设电商平台。相信未来长田村的农产品销路一定会越来越好。”黄赞文说。

黄赞文来到长田村养羊场地查看。记者 石祖波 摄
民生工程:

加强路灯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村民生活更便捷

五年来,在海南省侨联的精准帮扶下,随着村里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长田村委会贫困群众收入普遍提升,2020年人均收入达15000多元。村内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020年3月份夜间走访群众,发现村庄内很多路灯都不亮了,村民进出村十分不便。经过详细了解得知,不亮的路灯均为2013年建设的路灯,年久失修加上已达设计使用年限,损坏率达90%。”黄赞文介绍,掌握这一情况后,他及时向海南省侨联汇报,争取支持。海南省侨联黎才旺主席得知后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预算,拨出专款8.65万元,为长田村委会及时维修更换46盏、新增8盏太阳能路灯,极大改善长田村委会的夜间照明条件。

黄赞文还积极推动什坡桥复工建设,推动解决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饮水管道老化损坏问题以及挡土墙建设问题。

“什坡桥自2016年动工建设,2017年后不知什么原因长期停工,2020年6月一场暴雨,村民日常出行的便道被冲毁,为村民出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黄赞文介绍,为改变这一情况,他积极向省、县有关部门汇报,经多方推动,停工近3年的什坡桥于2020年7月复工,11月底建成通车,让长田、响土、什插等三个村委会的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

“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供水管线于1999年建设,管道大部分锈蚀严重,群众饮水安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此外,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依山而建,部分群众房子建在土坡上,因无挡土墙,每到雨季,部分房屋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黄赞文介绍,发现这些问题后,他主动向上级汇报,推动解决。经协调,当地琼中吊罗山乡政府已将新村一、二两个村小组供水管线修复和挡土墙建设两个项目纳入2021年项目库。

五年来,长田村这个过去交通不便的山村,如今,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入村如进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完善,村民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来源海南网。

Prime Minister Sanna Marin’s New Year’s message, 31 December 2020

Stockholm, Jan.5 (Greenpost) Finnish Prime Minister Sanna Marin has sent a New Year’s message on the New Year’s Eve. The following is the whole text!

What kind of year has 2020 been? It has certainly been a difficult one, one that has taught us many lessons and caused us to stop and think.

 The pandemic year has been a time of collective efforts, and yet it has looked different for each one of us. Some have lost loved ones, others have lost their jobs, and many have had to give up things that are familiar and important to them. This year has been harder for some than for others, but it has made us all stop and take stock.
 
This year, we were forced to make decisions we did not want to make. We had to close schools and libraries, place restrictions on movement, gathering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suspend hobbies and implement measures that affected many other aspects of everyday life. These decisions were not made lightly; they were made because they we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otect people’s health and lives. At the same time, we tried to mitigate the damage by directing support to people, businesses and municipalities.
 
When it comes to managing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COVID-19, Finland has fared better than many other countries. Vaccinations have begun, and we can once again see light ahead of us. Although we are moving towards better times, we still need to show restraint, act responsibly and follow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guidelines put in place by the authorities. The pandemic is not over yet, and it will take some time to achieve sufficient vaccination coverage throughout the population. With this in mind, we must work remotely if possible, avoid gatherings, ensure good hand, respiratory and cough hygiene, wear masks and get tested for COVID-19 immediately if we experience symptoms. Through our efforts, we can help to ensure that society is safe for everyone and that we will make it through this crisis together.
 
Restraint will also be necessary once the pandemic is over. When we rebuild our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we cannot simply go back to our old habits and ways of working. We must build our future on a more sustainable foundation and aim for a bala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loss and the un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acing humanity. We must give up some of our old ways so that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 can live good and dignified live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create new business, jobs and wellbeing.
 
Finland is currently drawing up its own recovery plan as part of the European Union’s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Our plan, the Sustainable Growth Programme for Finland, will focus on achieving a fast-track recovery while also advanc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economy and the public services reform that will be necessary in the long term. 

The programme will focus on 

  1.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2. a green transition; 
  3. securing Finland’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4. strengthening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5. ensur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labour market, services for the unemploy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rking life; and 
  6. improving access to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and increasing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The recovery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from the pandemic and the resulting economic crisis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Finland. Finland’s success alone will not be enough to get us through the pandemic – we all need to succeed together. Similarly, we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restore the European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aking measur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We need to look beyond ourselves. The recovery of Europe is in our interest. 
 
Although 2020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COVID-19 crisis, we have been resolute in our progress on the reforms agreed on in the Government Programme. We have increased the smallest pensions and basic security, dismantled the activation model, restored the right of all children to full-tim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reduced group sizes in child care, increased resources for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decided on exten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made secondary education genuinely free of charge, introduced a statutory minimum staffing level in care services, submitted the healthcare and social welfare reform package to Parliament, agreed on the main points of the family leave reform, invested considerably in road, rail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decided on the energy taxation reform, made progress on the Nordic labour market service model and implemented the first structural measures to boost employment.
 
In 2021, we must continue these efforts to make our society more socially,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We will take action and make changes in a way that keeps all people and regions on board. When building something new,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recognise the things that work. Finnish society has once again shown its strength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We have a well-functioning healthcare system, trustworthy authorities and a stable democracy, skilled and competent teachers, advanced digital cap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adapt quickly to unexpected situations and mutual trust in society, all of which has helped us to cope amidst the crisis. We Finns are known for our guts, perseverance and tenacity.
 
This decade may have begun in a way that we could not have anticipated last year, but we can still turn it into a decade of solutions. This will take courage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together and withstand uncertainty. The same things that this year has required from all of us.
 
I wish you all a peaceful, safe and better New Year!

Sanna Marin
Prime Minister

时评:从中国的干部任免看出中国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是认真的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瑞典对此表示欢迎。但也有人说,要听其言,观其行,看看行动如何。最近看到中国的干部任免,这就可以看出中国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是认真的,绿色成绩单也是政绩。让各省一把手二把手都是懂生态环保的人来当,给他们足够的权力,这是最好的办法。最近有两条消息引起笔者的注意,一个是原来的生态环保部长李干杰担任山东省省长。一个是海洋局的干部王斌担任海南省副省长。

从2017年的19大开始,每年的两会都要出席李干杰的新闻发布会。他非常能干,对中国的环保从环保部的单打独斗到司法部高检高法都参与的大环保说的头头是道。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打的旗开得胜,成绩显著。李干杰面对国内外记者,对答如流,对中国采取的措施,如数家珍。

2013年,笔者参加两会报道的时候,人们还在犹犹豫豫,到底是保GDP两位数还是要蓝天白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有些犹豫。但是,习李上台以后,立即把向环境污染宣战写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

一切都明朗了,习近平主席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就提出了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标明确了,环保部也就不再是自己在那里忙活了,各个部位联手,对钉子户,老赖都采取法律行动。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打的漂亮。原本还有人说18年的说法,立即变成了实际行动。当然,14,15, 16年那三年,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没有质的变化。但是,量上确实减少很多。如果没有措施,天更黑,水更黑。但是,坚决措施实施三年以后,到2017年19大时,北方普遍出现了质的变化,比以前要好很多。

蓝天的天数多了,PM2.5也越来越低了。

李干杰干的杰出,干得漂亮,所以现在到山东,中国的人口大省,一亿人口的大省去担任省长。这充分说明中国党和政府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从领导的任命上,直接让一把手就是懂环保,懂能源懂气候变化的人,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来担任,可以说,真是任人唯贤。

第二个任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31日电 (任佳晖)据《海南日报》消息,昨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王斌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斌,男,1971年2月生,汉族,山东肥城人,研究生学历,在职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09——1993.08 河北大学生物学系环境生物学专业学习

1993.08——1994.09 河北省唐山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理站干部、科员

1994.09——1997.07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7.07——1998.07 国家海洋局海洋综合管理司自然保护区处干部

1998.07——2000.11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财务司)秘书处干部、副主任科员

2000.11——2002.1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监督管理处副处长(1999.09——2002.07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12——2009.03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监督管理处处长(其间:2003.01——2003.10皇家荷兰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进化研究室访问学者)

2009.03——2012.0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

2012.02——2014.06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

2014.06——2016.12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副主任(副司级)

2016.12——2018.12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主任

2018.12——2019.11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主任(其间:2019.03——2019.07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9.11——2020.12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

2020.12—— 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环保干部频频出任地方“一把手”,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绿色成绩单也是政绩,而且还是比GDP更好的政绩,生态环保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更加重要了。

这里援引山东大众日报的评论吧,因为观点与笔者相似。


  从部委“一把手”到地方大员

  履新山东后,李干杰很快进入工作节奏。4月14日上午,他出席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会议并讲话。这是他赴山东履新后首次公开出席会议并讲话,并且有了两个“新职务”: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下午,他主持召开了山东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第八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调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此后几日,李干杰连续出席了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省总湾长会议、省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等重要会议。

  目前,山东省政府领导包括“一正八副一秘书长”:副省长、代省长李干杰,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副省长凌文、于国安、任爱荣、孙继业、于杰、范华平和刘强,秘书长申长友。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十九大的“压轴”新闻发布会,主题是“绿色发展”。

  2017年10月23日,北京梅地亚中心,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从2017年6月担任环保部部长以来,李干杰还是第一次出席“两会”、十九大这样级别的记者发布会。无论是相比前任“网红部长”陈吉宁,还是同场的“中央智囊”杨伟民,他的履历都稍显逊色。人们只知道,这位1964年11月出生的部长是当时国务院组成部门一把手中最年轻的一个。

  作为记者会的“首秀”,李干杰的表现还不错。即使被问到“乡村振兴”这样冷门的话题,也能随口说出“中央财政投入375亿元,整治11万个村庄,2亿农村人口从中受益”等一大串数字,显示了对环保工作的熟悉。而在杨伟民提到“有些观点环保部可能有不同意见”时,他也能立刻微笑着做出回应,“完全同意伟民主任所做的分析判断”,显得应变很快。

  他的前任陈吉宁,人称“强势部长”,上任以来大刀阔斧地推行环评等改革,给环保工作带来不少新气象。相比陈吉宁,李干杰没有自带“学者型官员”的光环,此前主要在环保系统内部任职,公众了解不多。上任之初,还有人对他的未来工作轨迹给出预判——萧规曹随。

  不过,随后两年多的事实证明,李干杰的工作可不仅仅是“萧规曹随”这么简单。

  2017年年底,上任才半年,李干杰就迎来了“大气十条”的终期考核,这在当年可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结果,“大气十条”顺利完成,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从2018年开始,李干杰又迎来了一项新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次不仅仅是“蓝天保卫战”了,还扩大到“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其中包含“7+4”个战役,范围进一步扩大。

  11场战役,内容不同,难度各异,期间还夹杂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生态环境部的工作一下子比以前忙了很多。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还没结束,水源地督查的通知就来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刚刚结束,第三轮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又要开始了。

  这么多的战役打起来,遭受到的抵触也可想而知。2018年下半年,有关“环保一刀切”“环保影响经济”等的争议就尘嚣甚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进入白热化时期。

  不过,最终生态环境部还是顶住了压力,工作持续开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就拿北京市的蓝天来说,PM2.5年均浓度已从2017年的58微克/立方米,进一步下降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有人说,李干杰与陈吉宁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精细化”。陈部长属于“学者型官员”,理论功底扎实,执行时也毫不含糊。而李干杰则长期在环保系统内部任职,更了解底层的情况,出台的政策也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更加“精细化”。

  正是因为其在环境部部长任上的出色成绩,4月9日,李干杰履新山东,完成了由部委“一把手”到地方大员的转变。

  02 

  绿色成绩单也是政绩

  事实上,如果对环保系统的人事任免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环保干部升任地方“一把手”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了。

  李干杰之前,上一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升任北京市代市长,后来又担任北京市市长一职。

  地方的例子更多:

  最新的一个案例则是,4月7日,原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安德被任命为了临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就在几年以前,环保系统内部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环保局长“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意思就是环保工作压力大,升迁困难,被问责的风险还很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安徽省固镇县环保局曾有6名干部遭到县政府停职,原因竟然是“一个月去一家企业进行了三次执法检查,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环境”。

  这个现在看起来颇有些“黑色幽默”味道的案例,在当时则是普遍现象。直到2014年,曾担任乐山市委书记,后来又转任四川省环保厅长的姜晓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环保厅长这个岗位几乎没有上升空间,这并非他个人消极,而是环保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他说,做环保工作,你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失职,要么得罪人。无论你选择那一条路,结局都是很难看到政绩。群众不太可能拥护你,因为有太多环境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企业不会拥护你,地方官员也未必拥护你,这些都必然影响你。

  “如果你特别追求仕途的进步,最需要做的就是赶快离开环保局。”他说。

  从2014到2020年,短短几年之间,环保官员的这种尴尬处境就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保干部升任地方“一把手”,只要表现出色,环保干部也一样可以得到任用。

  这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绿色成绩单也是政绩,而且还是比GDP更好的政绩。考核“指挥棒”的变化也进一步说明,生态环保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经更加重要了。

  未来,生态环保工作仍将进一步深化,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此前,北京市长陈吉宁的任命也凸显了让懂环保的干部大展宏图,大显身手。

  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生,吉林梨树人,1984年6月入党,1998年4月参加工作,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系统分析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

  1981年9月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8年3月回清华大学任教,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07年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2012年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5.01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

  2015.02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

  2017.05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8.01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Image

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中医为3500多疑似或确诊新冠病例治疗并康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击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卫生组织3月11日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紧急召开了学会理事会议,并在3月19日通过微信群向瑞典华人华侨及瑞典本国民众正式宣布成立了瑞典新冠肺炎抗疫专家团队。我们的抗疫专家团队希望通过电话、微信等咨询服务能够帮助大家了解疫情相关的知识,缓解因疫情产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心情,为大家心理疏导以及提供必要的中医药服务。对于已经确诊及疑似感染的患者,专家们首先会让他们遵循瑞典卫生防疫部门的治疗安排。在没有得到任何西医治疗而本人又有意愿接受中药治疗的情况下,专家团队组织网络会诊,通过问诊,观察病人提供的舌像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提供咨询服务及中药治疗,并建立相关病例。

2019年在国王花园参展。前排右一,杨春贵会长。

学会和研究会将愿意提供志愿服务中医抗疫专家的联系电话、微信公布于众,其中有很多是瑞典中医药学会会员和学术顾问,例如廖蓉、马雪虹、楊春贵、张东青、黎坚、林德锋、魏巍、国万春、张红霞、陈碧玲、陈铁君、王泽丰等人。专家团队的杨春贵、王泽丰医生同时列入了欧洲抗疫专家组。抗疫专家团队带领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的全体中医师会员一起凝聚成强大的中医抗疫力量,他们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竭力為华人华侨和本地瑞典人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接通了普通咨询电话一万余人次,通过远程医疗指导疑似和确诊病人服用中药5600人次,通过远程指导疑似病人康复3500人次,用中药针灸对确诊病人的康复治疗150余人次。专家们通过相互交流和总结中医治疗康复的病例,极大地提高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在全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这场来势凶猛战斗中,中国的抗“疫”成功有目共睹,很多国家的医学专家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本国政府向中国学习。由钟南山、张伯礼、黃璐琦,仝小林、刘清泉等中国专家领导的中国抗疫团队,毫无保留地及时向世界各国分享成功的抗疫经验。瑞典中医药学会杨春贵会长积极组织学会会员参加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举办的张伯礼、黃璐琦,仝小林、刘清泉等中医抗疫专家经验视频会议—“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 通过聆听各位国内专家的抗疫经验讲座,瑞典中医药学会的医师们学习和汲取到中国的抗疫经验,并结合瑞典的实际情况把这些专家的经验运用到瑞典抗疫战斗中。     

“ 我们积极与瑞典其他华人团体合作,共同为大家服务。学会先后组织了由张红霞医师、张东青医师、林尤吉医师等主讲的网上抗疫专题讲座,帮助大家了解抗疫的基本知识,防疫方法和正确使用中药。在疫情期间,廖蓉老师不顾个人身体疲劳,超负荷回答咨询电话,提供指导确诊及疑似患者服用中药,恢复身体健康。杨春贵医师亲自为患者煎煮中药,使许多确诊患者身体恢复了健康。张红霞医生身在北京,深夜里回答瑞典疑似患者的咨询电话。抗疫专家团队和学会中的每位医生都默默地为华人、华侨及瑞典本地民众尽最大可能地提供各种咨询和医疗服务。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换来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人们的广泛赞扬。” 会长杨春贵说。

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都是在瑞典注册的合法学术组织, 于今年12月份正式加入了国际传统医学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盟。两个学会密切合作,正在积极筹备2021年的工作。学会理事会计划在新的一年中进一步充分发挥zoom会议室、facebook等网上的社群优势,让更多华人同胞和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最专业的中医抗疫经验,为夺取世界抗疫最后胜利而奋斗!

目前瑞典新冠疫情仍然不断蔓延,英国又出现了新冠病毒变异,许多患者感染后留下痛苦的后遗症。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的全体中医师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瑞典的华人华侨及瑞典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团结拼搏,夺得这场全人类于与病毒的战斗的最后胜利!

稿件来源: 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