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黄河故事|观黄河铁牛 赏盛唐“牛气”

Image

▲黄河大铁牛(资料图)

黄河中游东岸的蒲津渡遗址上,4尊铁牛排成两排,面向黄河,怒目圆睁,侧耳聆听,前腿蹬,后腿蹲,一幅“沧桑未改牛脾气,进退还凭铁骨头”的气势。它们已近1300岁。

中国桥梁专家唐寰澄认为,它们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迦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

因国家工程而生

蒲津渡历史悠久,是古代黄河中游一个重要的渡口,曾是运送粮食、盐、铁等物资的通道,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蒲津浮桥原为竹索连舟浮桥,用木桩做地锚,春天黄河冰凌解冻后很容易将浮桥冲坏,不仅劳民伤财,还给两岸交通带来不便。唐开元年间,唐王朝国力强盛,生铁产量已很丰富,有条件用在工程上做浮桥地锚。

于是,唐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倾国力,派中书令张说主持修建新的蒲津浮桥,在两岸各铸4尊铁牛为固定地锚,改“竹缆连舟”为“铁索连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牛是镇水神兽,这8尊铁牛出生时就被寄予了守护黄河安澜的美好愿望。

一时间,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人声鼎沸,烟尘滚滚,热火朝天地铸造以铁牛为代表的铁器群。他们以黄蜡雕塑造型,将澄泥涂于蜡模外,用火烘烤,待泥模烘干后,将蜡液排出,再堵住排出口,灌入洪流般火热铁水,当铁水凝固后打碎泥范,铁牛顺利成型。

据测算,这4尊铁牛每尊重达45吨至75吨不等,长约300厘米,宽约110厘米,高约150厘米。每尊牛的后部有一横轴,长220厘米,轴头有不同纹饰。这批铁器群为低硫低硅灰口铁,是木炭冶铸的产物。

“这是一项国家工程,无论铸造技术还是雕塑艺术,都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曾负责铁牛考古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刘永生说。

坚守岗位500年

“铁牛造型非常写实,选用的是我们当地晋南大黄牛的造型,看上去憨厚朴实,又有大唐雄浑厚重的气势。”蒲津渡遗址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尉会萍说。

和铁牛配套的还有铁人、铁山、铁墩、七星状铁柱等。其中,最有趣的是个头高大的铁人们,形态、表情各异,极为生动。每尊铁人高约1.9米,有的形象轮廓分明,眼睛大,颧骨较高,嘴唇丰厚,袒胸赤膊,下身着围裙;有的则着典型的唐朝服饰。他们双手呈握器物状,两拳成孔,可能当年拿着“工具”。目前他们的身份还不能确定。

这批铁牛可不是普通的牛,它们身下斜柱桩的构造和作用是古代桥梁工程的典范。每尊铁牛下方,有和牛身相连的6根长铁柱,倾斜度达35度到45度,牢牢扎入地下。柱桩均在1.5米左右距离出现反向伸出的“出脚”,增大了前后、左右、上下活动的阻力,保证了上部铁牛的稳定、坚固,使其可以承受来自浮桥的水平拉力。然而,面对黄河的惊涛骇浪,铁牛难免有沉浮。宋朝时,8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入河底的淤泥。为重修浮桥,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怀丙和尚利用浮力打捞起它们。这个故事后来被编入课本,铁牛也因此家喻户晓。

专家们考证,在对蒲津渡浮桥不断维护下,黄河两岸8尊铁牛坚守岗位约500年,直到浮桥被金元战火毁掉,它们才卸下肩头重担。

传承大唐文化

清代蒲州知府周景柱在《开元铁牛铭》中记载,蒲西郭外黄河之岸侧,有铁牛四,自唐开元中所铸凡八,其四在秦之朝邑,东西分向,用以维河桥。及金元世,桥废渡绝,而牛之存者如故,阅千有余岁矣。

面对历经沧桑的大铁牛,周景柱发思古之悠情,加强文物保护,修筑了保护铁牛遗迹的青砖护卫墙。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发生在铁牛脚下这片土地。随着黄河向西改道,20世纪40年代,铁牛渐渐没入泥沙。

永济市博物馆原馆长樊旺林坚信铁牛的存在。他深入黄河滩涂探查、到民间走访,1988年正式寻找铁牛。一年后,黄河东岸的4尊铁牛,连同铁人、铁山、铁柱等面世,樊旺林百感交集,流下激动的热泪。目前,黄河西岸的铁器群仍沉没在泥沙中。

由于靠近黄河,空气潮湿,地下渗水不断,出土后的铁牛等腐蚀严重,锈迹斑斑。铁牛的保护工作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1991年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

2001年,“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蒲津渡遗址保护工程完成,铁器群在发掘原址上被提升了12.2米进行保护展示。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学涛 编辑:郭艳艳 )

山西运城市中心城区10座新建河东驿站免费开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 祁克宁 李婷 文图

Image

“河东驿站”项目是市委、市政府2021年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旨在持续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经过近6个月的紧张建设,近日,中心城区新建的10座河东驿站免费向社会开放。

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惠民工程,该工程自启动之日起就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如今,驿站建成开放,具体位置在哪里?有哪些人性化的便民服务?市民在共享免费公共服务的同时,有何具体感受?1月16日、17日,记者走访了几座新建驿站,采访了项目相关负责人和前来体验的市民。

外观时尚大气 布局科学合理  

现代简约、古色古香、弧度造型……近日,市民走在市区街头会发现,10座河东驿站出现在人流量较大的道路旁或道路交叉口,成为城市的又一道风景线。

市市容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广胜表示,市区新建的10座河东驿站,遵循“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现场“装配式”模式,以河东特色文化为基础,10座河东驿站有4种不同的外观,集时尚、大气和实用为一体,保证特色鲜明的同时,兼顾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布局。

Image

配套齐全

此外,驿站在夜间有亮化设施,夜间的河东驿站,明亮的指示牌和“河东驿站欢迎您”屏幕,引导有需要的市民和户外劳动者前来享受便民服务。

10座河东驿站在市区哪些地方?李广胜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市城市管理局的安排部署,他们通过对市区主干道两侧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摸排走访,科学合理地选定了10座新建驿站的位置。目前,新建10座驿站全部建成装修完毕,已免费向社会开放。Image

功能设施齐全

     服务热情周到     

Image

“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测量体温,登记一下个人信息,谢谢配合。”河东驿站河东东街站工作人员薛丽娟登记前来休息市民的个人信息。1月17日10时许,记者看到,喝茶的、看书的、休息的……有不少市民选择走进驿站,享受驿站提供的便民服务。

Image

贴心服务

李广胜说:“驿站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特别是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交通警察、快递员等户外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个临时的休息场所。所有进入驿站的人员可免费享受饮用热水、急救药箱、手机和电动自行车充电、便民擦鞋、免费WiFi、公益雨伞、体重测量、图书阅览、电子阅报、热饭等便民服务。”

据悉,新建的10座河东驿站兼顾城市公厕的功能。因为驿站建设在城市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除了基础的公共卫生间功能外,还设有第三卫生间,配有母婴护理台、无障碍设施等,满足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如厕需求。

李广胜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他们下一步将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将10座河东驿站打造成集休息、学习、交流和应急等多元化为一体的服务场所,让市民在走出家门后,也能享受到“家”的感觉,体验“家”的温暖,让“河东驿站”真正成为品质城市的新地标、新名片。Image

城市更有温度

    生活更加美好    

Image

新建驿站一经开放,就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在走访过程中,驿站的各项便民服务深得广大市民的喜欢。有的市民选择在此同朋友喝茶聊天,有的选择在此看书,有的则选择在此歇歇脚……

住在河东东街周边小区的市民杨先生说:“这里环境很好,我今天轮休,又不想在家待着,昨天路过,看到这里开放了,还有免费WiFi,今天就带着电脑来,喝喝茶,上网查查资料,挺美的。”

Image

温暖如家

环卫工人王女士说:“我早上出来的特别早,扫完街道后,从家带的早饭已经凉了,之前只能吃冷饭或者买现成的。现在有了驿站,里面有微波炉,饭冷了可以热一热,而且有热水,可以坐下来慢慢吃,工作间隙还能进来歇歇脚。作为一名户外劳动者,我心里很温暖,感受到了运城这座城市的温度。”

1月16日19时,市民雷女士和朋友逛完沃尔玛商场,拎着不少东西,路过河东驿站河东东街站,出于好奇,就进去参观参观。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才知道,驿站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还能喝茶、充电、休闲。她说:“驿站配套了沙发桌椅,环境看着很高大上,听工作人员说这是政府的惠民工程。走累了进来歇歇脚、喝点水、看看书,服务人员态度也很好,真的很不错,给这个惠民工程点赞!”

Image

“希望有更多人走进河东驿站,享受这里的便民服务。”工作人员薛丽娟说。为了保证驿站内的干净整洁,确保驿站内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她每天要及时清洁驿站的各个功能区域。此外,驿站均配备了空调、暖气、新风系统,确保驿站内的空气流通,无异味。Image

10座新建河东驿站具体位置

Image

1.河东驿站货场西路站,河东西街延长线桥下、城市花园小区南门对面;

2.河东驿站中银路站(图②),河东东街市发改委旁小游园;

3.河东驿站河东东街站(图①),河东东街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西侧;

4.河东驿站解放北路站,解放北路干休所大门南侧;

5.河东驿站红旗西街站,红旗西街与河东西街交叉口小游园;

6.河东驿站红旗东街站(图④),红旗东街与周西路交叉口西北角(运城广播电视台对面);

7.河东驿站机场大道站,机场大道与库东路交叉口西北角;

8.河东驿站机场高速口站,机场大道高速口西侧;

9.河东驿站人民北路站(图③),人民路与机场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10.河东驿站铺安街站,铺安街运城中学北门东侧。

(编辑:李丹阳 )

瑞典官员:看好瑞中科技创新合作未来发展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月17日电(记者 和苗)瑞典教育大臣安娜·埃克斯特伦17日表示,瑞典对瑞中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成果感到满意,看好未来发展。

埃克斯特伦当天在瑞典政府会议中心会见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双方共同祝愿将于18日在线举行的中瑞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埃克斯特伦在会见时介绍了瑞方推动科技创新的做法,表示瑞中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有利于双方加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合作。瑞方愿同中方就有关合作事项保持密切沟通。

崔爱民介绍了中国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符合两国利益,有助于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发展挑战。中方愿与瑞方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并希望加强政府部门教育政策对话,支持两国高校开展科研合作,推动双方高校扩大接纳留学生。

编辑陈雪霏

中老铁路赞美诗:和平合作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看到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的消息,看到这张俊美的照片,想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苏尔海姆指出,中老铁路,中国给越南建的地铁,以及其他很多国家中国建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值得称赞。这里我愿赋诗一首,以表达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如果说,这样的桥,这样的铁路,我在新西兰和瑞典也见过,但是,我想中老铁路的难度还是比新西兰和瑞典要大很多,因为前者高山比较多,深渊也比较深,而后者的地形地势还是比较缓和的,丘陵居多。

中老铁路

中老铁路在山间,

穿山越岭总向前。

不畏深渊和艰险,

横跨南北友谊连。

一带一路来指引,

南亚中欧一线牵。

中老中欧大协作,

世界和平在眼前。

图 新华社,文 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