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村床品洗涤如何保防疫安全?记者实地探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新网 (记者 高红超 艾广德 )报道 冬奥赛场上的比拼正酣。运动员们一番“挥汗如雨”后,会在休息的时候回到冬奥村的房间里洗澡、上床睡觉。全球疫情之下,如何对运动员们的浴巾、床单、被罩等纺织物进行清洗,以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呢?

工作人员正在对厢式货车进行消杀工作,车上装着从张家口冬奥村运回的待清洗纺织品。 陈晓东 摄

带着这个问题,中新网记者走进张家口浣新纺织品洗涤产业园,这里正在为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及23家签约酒店的纺织品提供洗涤服务。

工人们正在洗涤车间内忙碌。 陈晓东 摄

换上防护服,记者来到产业园的消毒区。工作人员正在对两辆封闭式厢式货车进行消杀工作,车上满载着从张家口冬奥村运回的待清洗纺织品。

  “我们目前清洗的主要是冬奥村和崇礼涉奥酒店的客房用品,包括床单、被罩、枕套、面巾、浴巾、地巾等6大类,北京冬奥会自2月4日开幕以来,每天可以达到10至15吨的纺织品洗涤量。”据张家口浣新纺织品洗涤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花介绍,产业园执行闭环管理,并启用医用纺织品洗涤车间,奥运洗涤专线和物流配送专线均严格按照防疫流程操作。

工人们正在洗涤车间内忙碌。 陈晓东 摄

洗涤车间内部分为净区和污区两个完全隔离的区域。据介绍,污区内设置负压通风设备,所有运送来的纺织品都要在污区进行消毒、分拣,经过预洗、主洗、消毒、漂洗、中和等36分钟的洗涤程序后,便进入了净区。

  脱下防护服,换上隔离服,记者在净区车间看到,洗脱机、烘干机、烫平机正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忙着对洗好的纺织品进行烘干、熨烫和折叠。打包后的纺织品将由冬奥保障物流专线使用布草封闭笼车和封闭式厢式货车运送至张家口冬奥村和涉奥酒店。

打包后的纺织品将由冬奥保障物流专线使用布草封闭笼车和封闭式厢式货车,运送至张家口冬奥村和涉奥酒店。 陈晓东 摄

李海花说,整个洗涤过程中采用全自动的吊袋系统进行纺织品运送,可减少工人和纺织品的接触,在洗涤过程中可达到85°C高温杀菌洗涤,基本上主要的微生物和致病菌都可以杀死,洗涤完成后还要经过压榨机脱水,再进行110℃高温烘干、180℃高温熨烫。此外,他们还会每天对纺织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据悉,该产业园的洗涤保障服务将一直持续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

( 责任编辑 查正富 )

探访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见证华侨华人共襄奥运历程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新社(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报道 它是中国首家冰雪和冬奥主题博物馆,它以“华侨”名义命名,它就是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中新社记者走进这座主体建筑面积超2.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感受华侨华人共襄奥运的历程。

资料图:观众参观历届奥运会的中国队领奖服。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博物馆位于“冬奥小城”河北崇礼城区中心,远远望去,其起伏的“山形”姿态,与远处连绵的山脉交相辉映,整座建筑完美融入自然环境中,崇礼之美展现无遗。

  据介绍,该博物馆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中国侨联”)倡议海内外侨胞捐建,2020年6月开工,捐建得到5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侨胞参与。截至2021年12月,中国侨联为博物馆征集和购买国内外冰雪运动藏品逾6000件。

  走进博物馆,一份收藏于玻璃框内的特殊手稿吸引记者目光。

  “这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写于1929年的手稿。” 张家口崇礼区体育局副局长李默说,它最珍贵之处在于顾拜旦存世手稿本就不多,而这份又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以国际奥委会五环标志官方信纸书写而成。

  记者看到,博物馆不但对世界冰雪运动历史和发展脉络,历届冬奥会及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的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进行了全方位收集和展示,更有冰雪运动互动体验区和冬奥运动高科技产品展示。

  据介绍,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采用的是博物馆+图书馆“两馆合一”模式修建,是全国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冰雪和冬奥主题博物馆。

  除了顾拜旦手稿,馆藏的12把历届冬奥会火炬也颇引人注目。“这把1952年挪威奥斯陆冬奥会的火炬格外珍贵。”李默称,这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点火仪式,火种采自挪威著名滑雪运动员努尔海姆家中的炉火。

  此外,博物馆里有很多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的藏品,包括历届冬奥会以及冰雪相关的门票、服装、证件、邮票等,其中仅邮票就超过2000张。

  “冬奥会后,这里将作为推广冰雪运动、研究冬奥文化的基地,以及综合性、开放式的公共文化区域,成为民众参观体验、休闲阅读的新空间。”李默表示,这座博物馆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后,海外华侨华人再次与祖(籍)国共襄奥运历程的荣耀和见证。

( 责任编辑 查正富 )

《朱丽小姐》——在北欧苦寒中绽放自然主义之花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挪威、瑞典等一众北欧国家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如大众对北欧人专于冰雪运动印象,在诸多冬奥项目中,北欧运动员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事实上,在运动领域之外,北欧的戏剧文学也有着独树一帜的特色,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朱丽小姐》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剧作之一,即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再度上演。

冰雪与寒冬,严寒的气候,极昼极夜的地理现象,极光与仲夏的壮观景象,共同构成了人们印象中一个理想的浪漫北欧,而当我们翻阅北欧诸国历史,却能够发现,其曾经的社会现实如同凌冽的寒风般严峻,步入近现代,长期封建化的历史残留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兴资本主义发生激烈碰撞,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多深入发掘的可能,其中最负盛名者,仍然当属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这些作品以时代的女性为主角,并通过其境遇,描绘出了当时北欧社会下的冷酷现实,引起了广泛的颇具时代性的讨论。

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在《朱丽小姐》的序言中曾这么描述剧中的男仆让:在他身上有奴隶的野蛮和传统者的无情,这使他看到流血而不晕眩,在困境中可以化险为夷;所以他安然无恙地从那场斗争中摆脱出来,后来很可能变成旅馆老板;即使他不能成为罗马尼亚伯爵,他的儿子也一定会成为大学生,也许会当上省警察局长。

这样的表述也揭示出戏剧作者对于当时生存现状的敏锐嗅觉,以让为代表的新兴阶级不仅对权利与财富虎视眈眈,同时也在观念上与旧势力截然相悖,甚至于不符合旧时代的道德标准,却无碍于这样的阶级最终登上历史舞台。

这样的一重意味下,《朱丽小姐》被赋予了更为现实性的基调,在温情脉脉的情感描摹与随后陡转直下的悲剧性结尾中,斯特林堡通过戏剧的典型式人物与情境塑造,展示出了深厚的内蕴与思考,从而造就了一部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

北欧不止有美人鱼的童话、索尔与洛基的神话,也有着充分的文学创作传统与土壤。3月4日起,《朱丽小姐》再度上演,当我们从一对男女主角的情感关系中跳脱开去,以更为理性的眼光审视这部作品时,不知是否能察觉到北欧戏剧独特的冷峻与理性。(摄影:李春光)

(编辑 查正富)

瑞典政府要废除私立学校的排队制度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瑞典SVT报道 瑞典政府希望取消私立学校的排队系统,教育部长莉娜·阿克塞尔森·基尔布洛姆 (Lina Axelsson Kihlblom) (S) 在关于学校选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她说,现在是我们通过取消私立学校的排队来停止包装的时候了。

据教育部长莉娜·阿克塞尔森·基尔布洛姆(Lina Axelsson Kihlblom)称,政府今天决定向法律委员会推荐旨在提高学校平等的提案。

她说,我们在《教育法》中介绍,校长应该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构成。

希望择校更公平

教育部长表示,这意味着,除其他外,私立学校将不再能够使用排队时间来选择他们的学校。

这意味着学校的选择范围扩大了,变得更加公平,她说。

她说,今天,新来的孩子、搬到新城市或晚出生的孩子进入学校的机会与那些从出生就可以排队的孩子一样。

政府希望独立学校能够使用其他选择标准,而不是排队时间,例如优先考虑有兄弟姐妹在校、住在附近或需要特殊支持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孩子。

目前尚不清楚该提案是否得到足够的支持

然而,这是一些议会党派批评的事情。例如,自由党和中间党都希望改革排队制度,将排队时间分别限制在一年和三年,但质疑将辅助性原则作为选拔依据的原则。

存在加强住房隔离的风险,因为如果你想上免费学校,唯一有影响力的选择基础是就近原则,中央党的教育政策发言人弗雷德里克克里斯滕森说。

自由党也有类似的理由。

政府的提议实际上意味着孩子们的邮政编码将决定,并且选择一所不是离你居住地最近的学校将更加困难,该党的学校政策发言人 Fredrik Malm 在书面评论。

全国独立学校协会首席执行官乌拉·汉密尔顿 (Ulla Hamilton) 也对该提议持批评态度,她认为该提议会助长种族隔离。

政府表示希望减少学校的种族隔离,但在该提案中,它保留了种族隔离的绝对最大理由,即靠近市立学校的原则——85% 的儿童就读于市立学校,她告诉 TT。

据教育部长称,如果该提案在议会获得通过,将从 2024 年秋季开始实施。

(责任编辑 查正富)

瑞典公共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2月17日下午,瑞典公共卫生局(以下简称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内容如下:


1、卫生局部门负责人Britta Björkholm 指出,现在民众具有高水平的免疫力,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人接种了疫苗,另一方面是大量人已经感染了 covid-19。这使瑞典的疫情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变体是奥密克戎。感染后导致严重疾病的人比例较低。由于感染的高度传播,医疗系统仍然很紧张。目前瑞典可能已经过了顶峰。一项重要措施仍在继续,每个感到不适的人都应该待在家里,直到健康为止。

2、Britta Björkholm介绍,第六周的情况: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报告的病例数量有所减少,但死亡人数与前几周持平。欧盟的许多国家继续大量感染的传播。不过,就总确诊病例数而言略有减少,这与测试的减少有关 。

3、Britta Björkholm说,瑞典每周接受检测的人数按照预期在不断减少。上周143141人进行了 PCR 检测,其中 40% 呈阳性。周阳性比例略有下降。第 5 周的阳性率为 45%。这当然与测试的数量有关,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具有可比性,阳性比例略有下降。第 2 周确诊的 covid-19 病例超过 了6.2万例。除 80 岁以上外,所有年龄段患病数量均有所下降。感染的传播似乎正在减少,但养老院除外。

4、Britta Björkholm介绍近期有关个人健康状况报告情况:我们询问人们是否经历过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有此症状的患者比例有所下降。这些问题并非特别针对 covid-19。但在最近 covid-19 的高传播时期,新冠病毒是致病的普遍原因。这一迹象也显示出人口中患病比例在最近几周有所下降。


5、Britta Björkholm表示,关于每周新增重症病例,目前还不敢说真的减少,但我们还在跟踪情况。我们对10万人进行比较,显示未接种疫苗的人比已接种疫苗的人确诊重症的人多。如果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了 covid-19,他们需要重症护理的风险要高得多。
每周死亡人数:第 4 周报告有 285 人死亡,这里有积压。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接受过家庭护理或住在养老院中。第 5 周,到目前为止,我们报告的死亡人数已超过300人,相信还会有更多。


6、Britta Björkholm补充道,在瑞典,接种过两剂疫苗(超过 12 岁)的比例现在为 84%。上周,绝大多数接种疫苗的人是在接种第三剂。第 6 周的疫苗接种数量接近 30万。各地区都有充足的疫苗。我们还建议为 80 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院的老人、接受家庭护理的老人接种第四剂疫苗。


7、Britta Björkholm说,现在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对 covid-19 病毒的传播进行监测。需要稳定数据。仍在对护理系统和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员进行广泛测试。出现在统计数据中的病例大多来自以上领域。
同时,我们还在研究以测量 sars-cov-2 抗体的存在,然后得到一个免疫的程度。


8、公共卫生局建议各地区将检测重点放在医疗和老年人护理上。首先推荐各地区对有医学指征的人进行测试。地区自己决定哪些团体/个人需要测试。各地区也可以集中进行筛查和感染追踪。继续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继续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护理仍然很重要。企业需要自行组织,以防止感染和与医疗相关的感染传播。


9、Britta Björkholm强调,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 covid-19 的侵害最重要的是接种疫苗。如果您出现可能是 covid-19 的症状,待在家里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也很重要。
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应避免在室内聚集,与大量人群接触。未接种疫苗的人患严重 covid-19 的风险增加。


10、国家卫生与福利委员会的Mathias Fredriksson说,目前,不包括重症监护,有 1932 人在医院接受 covid-19 的护理。75 名 covid-19 患者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我们的感染传播率很高,但希望在未来看到感染传播的平稳期。


11、提问:鉴于 omikron 具有更高的自然 R 值,它更具传染性,您是否相信当感染传播结束时,我们将进入更高的基础水平吗?
回答:你的意思是会有更大的感染传播吗?不一定。 鉴于有这么多人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感染,感染的传播不应像以前那样高。但我们相信季节性的感染将持续。


12、提问:您谈到了将来应该如何监测疾病。您认为有可能把整个疫情期间已经检测过的医院工作人员都进行统计,之后会继续检测,继续用这种方式来统计数据吗?
回答:是的,这是一个一直在测试的群体。这是一个我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关注的群体。


13、提问:疫情进入新阶段并解除了限制。在这一点上是否可以认为人们不太可能再自愿接种疫苗?
回答:的确有迹象显示人们接种疫苗的数量略有下降。我们不知道是因为大家的意愿减弱了,还是因为最近几周许多人生病了,无法去接种疫苗。我们没有对过程进行分析,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鉴于全球疫情仍在继续,我们需要在人群中保持高水平的免疫力。


14、提问:我们是否应该担心变体?
回答: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这些变体似乎彼此相似。没有迹象表明它会变得更糟或更困难。 针对不同变体,采取同样的措施,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严重疾病,这也适用于BA.2。


15、提问:现在的死亡率是一年中最高的,并且每周都在增加。 什么时候开始减少?
回答:我不能说具体日期,这一数字跟随感染的传播情况,在几周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如果感染的传播开始下降,希望死亡率以同样的速度下降。一年中的这个时候是死亡人数最高的时候,即使在我们没有疫情的普通年份也是如此。我们既需要监测 covid-19 的死亡人数,也需要监测是否有过量的死亡率。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过高的死亡率。(主编陈雪霏 编辑查正富)

全球化浪潮下的东西审美,可否走向“美美与共”?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国侨网报道 何为美学?这是从中国春秋战国、西方古希腊时代开始,中外钻研了数千年的“美丽学科”。美学何谓?美学何为?中新社“东西问”专栏近日约访美学家、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教授,探讨中西美学差异,及东西方之美能否弥合差异、“美美与共”。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您看来,东西方美学研究有何不同?


潘知常:对于美的探索,是全世界共同的追求。在西方,古希腊时柏拉图就说过:“自从爱神降生了,人们就有了美的爱好,从美的爱好诞生了人神所享受的一切幸福。”在中国,更是很早就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 东西方对美学的定位又有不同。在西方,美学一直是辅助性学科,从宗教时代到科学时代,都只是宗教与科学的附属品,且主要着眼于文学艺术的阐释,所以又被称为“艺术哲学”。 在中国却不同,它始终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蔡元培先生发现:在中国是“以美育代宗教”。其实,在中国也“以美育代科学”。因此,在中国,美学始终都不是西方那类以关心文学艺术为主的“小美学”,而是以关心“天地大美”、人生之美为主的“大美学”。 中国近百年来数次出现“美学热”。从王国维、宗白华、方东美、朱光潜到当代的生命美学,始终孜孜以求于“美学与人的解放”这一美学的根本目标。因此,也就与西方美学近一二百年的取向殊途同归,并且意外地在“生命美学”这一世纪焦点上出现了彼此可以对话、共商的美学空间。 因此,生命美学当然可以也理应成为东西美学交流的一扇窗。一个以美学价值作为主导价值、引导价值的“美学时代”正在到来。 当代,中西方的生命美学已超越了对文学艺术的关注,目光都集中在“美学与人的解放”这一根本问题。显然,这是东西方之间可以“求同存异”、寻求“美美与共”的一个令人欣慰的理论前提。

图片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品《东—西》。中新社发 九州 摄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公众怎样弥合差异,实现相互理解与包容?

潘知常:对于公众,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说起,这就是审美现象。 首先是对于审美现象的热切关注。审美现象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内,其实不是东西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西方从宗教时代到科学时代再到美学时代,也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美起来”,“扫盲”就成为东西方共同关注的热点。 当然,过去是扫“文盲”,因为“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科学时代的使命。当今是扫“美盲”。因为“审美是生命的竞争力”“美感是生命的创造力”“审美力是生命的软实力”。 “全世界的爱美者联合起来”也许就成为东西方弥合差异,实现互相理解与包容的关键。东西方的公众如何把握“美美与共”与“各美其美”,都应在此基础上得到回答。

图片
2019年4月,“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在南京开展。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东西方审美的“和而不同”?

潘知常:东西方审美由于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自然有“和而不同”的成分。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下,也就必须正视二者间既趋同又存异。 例如,中国文学作品女主角以少女居多,就是常说的“年方二八”。但在西方文学中,美丽的少妇却往往也会成为引人注目的主角,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角安娜。 从现实生活看,东西方审美也有差异。比如西方审美强调侧面型的立体感,而中国审美却偏向正面型,关注“杏眼樱唇”。 改革开放以后,东西方审美开始逐渐交融。西方开始对神秘的东方产生浓厚兴趣,如武术、书法、园林。东方开始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图片
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新社发 郭志华 摄


例如,过去我们只喜欢全脚掌着地的东方民族舞,现在也开始欣赏“脚尖上的”西方芭蕾舞;过去只欣赏作为“丑石”的太湖石,现在也开始接受作为艺术珍品的大理石。这无疑反映了我们民族审美更加自信和包容。 审美从来没有固定模式。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趣味》中说过:“一个人只有一种方式是美丽的,但是她可以通过十万种方式让自己变得可爱。”审美也是如此,美丽的方式只有“一种方式”,涉及的是“选美”,其实与审美无关,“审美”关注的是可爱的“十万种方式”。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在东西方交流中应秉持何种态度?

潘知常:当然是对话,也只能是对话! 过去我们习惯于把东西方世界区分为对立的双方,不是为客就是为主,且误以为存在一个同心圆。因此尽管大圆里有小圆,圆中又有圆,但核心始终是一个“圆点”,所有的圆都围绕“圆点”旋转。于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其实东西方只有“交点”而没有“圆心”。

图片
2020年9月,“三体·时空沉浸展”在重庆举办。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这样,东西方的对话就无法用是与非来回答,而是问中有答,答中有问,回答同时就是提问,提问同时就是回答。正如庄子所说:“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何况,东方的出现并没有使西方失去意义,西方的出现也没有使东方失去意义。“唯我独尊”“谁胜谁负”甚至“你死我活”之类的想法都极其狭隘,也毫无必要。 我们需要的只是“共生”“共容”与“共存”。例如叔本华在研究生命美学时就大量借鉴了东方的佛教思想,海德格尔在著作中数次引用老子《道德经》。 显然,“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根本不存在冲突。
图片

受访者简介:

图片
潘知常,美学家、战略咨询策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美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文化与美学、《红楼梦》研究、战略咨询策划等。长期从事企业、地区、政府与媒介等领域策划、创意工作。

(主编陈雪霏 编辑 查正富)

如何向西方准确传递中国政治话语?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国侨网报道 将“加强党的建设”直译为“Party Building”,是否会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在推介“派对场地”?西方掌控国际话语权的大环境下,如何展现中国的真实面貌、国家精神,将中国声音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国受众?应对西方媒体的污名化,采取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中国外文局资深英文编审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结合其十余年来从事中国政治话语英译审校工作和对外传播工作的亲身经历,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西方国家对中国事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曲解、误解。为何中国的相关信息时常遭到误解?


大卫·弗格森:将西方的行为称作“误解”是不对的。 误解能通过提供事实和解释得到解决。中国正身处西方媒体和政客有意展开的一场歪曲和污名化的运动当中,其目的就是敌对中国。这场运动源起于美国政客和媒体的鼓动。尽管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坐拥全球领先地位的时间相对较短,但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反应就是要采取迅猛攻击,摧毁它所认为的“中国威胁”,而不是寻求和解与合作。其他西方国家则是跟在美国之后。在涉华议题上,部分西方媒体并未呈现真实的情况。 中国需要认识到,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给出更好的解释是无用的。操控这场运动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想要中国展现出真实模样,并且他们能够封锁以及歪曲中方的信息,因为国际话语权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中新社记者:如您所言,部分西方媒体经常会对中国政治话语进行“误译、乱译、恶译”。在应对这种刻意对华曲解时,采取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大卫·弗格森:在明白西方媒体正在国际舞台上开展行动,故意歪曲和污名化中国这一事实后,我认为应对这一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对非正式话语,也就是对软实力的建构,直接与英语受众沟通。 比如,中国可以通过电影同西方民众直接沟通,电影能够直达受众,无需遭受政客和媒体的歪曲。中国能拍出主题非常宏大的电影,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应继续将官方发声作为其正式话语,同时也应推广非正式话语,从情感的层面让西方民众获得共鸣。

2019年9月30日,美国旧金山湾区华侨聚集到戴利城,参加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旧金山首映礼。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面对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外国受众,怎样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治话语?将中国政策及相关概念传播出去的难点在哪?


大卫·弗格森:跨语言的翻译政治话语传播,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而不只是翻译文本。 比如,中国政治话语中常出现“科学”这个词,它一般被直译成“science”(英文中“科学”的名词)或是“scientific”(英文中“科学”的形容词)。但在英文中,“science”这个词是指自然科学,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科学”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对“科学发展观”的翻译就很值得探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大调整,是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型到一个将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协同发展战略,但若译作“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就难以精准表达这一战略的真正含义,外国人听了会觉得这是一项技术项目,是关于物理化学的。这就使得中国失去了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真实准确传达给世界的机会。

2012年11月,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吸引参观者。中新社发  张家瑞 摄

中国的很多政治话语是概念化的、抽象的,因此需要译者对其进行解构,将概念之下的具象含义传达给外国受众。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翻译——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这一思想是由一系列发展观与政策组成的、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翻译时必须用词准确,以传达出其深远意义。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官方固定译文,但对“新时代”一词,最初的译文是“in the new era”,不过这一译法可能会让外国人误解为“新时代”是由外部力量施加给中国的,中国是在对此做出反应。最终经过谨慎斟酌,大家一致同意将“新时代”译为“for a new era”:通过将介词替换为for,以及将定冠词the替换为不定冠词a,就能够准确传递出中国是在引领和主导“新时代”,这才是与原文相一致的内涵。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群众游行中的伟大复兴方阵。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相反地,将“加强党的建设”翻译成“Party Building”(party取“政党”义,building取“建设”义)就非常糟糕。“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政治话语中常提到的,但如果把“Party Building”说给不了解中国政治话语的西方受众,他们第一反应是你在推介一个能带孩子去开生日派对的场地(因为party常用义为“派对”,building常用义为“建筑”)。综上所述,“加强党的建设”最好被翻译成“strengthen the party”。

 中新社记者:对外传播中国政治话语时,如何让中国的话语体系转变为国际化语言?中国政策及相关概念在外译过程中一般会带来哪些理解上的偏差?如何避免这种偏差?


大卫·弗格森:英语就是国际化语言,因此中国需要让其话语通过英语得到理解。8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曾发表《反对党八股》,文章中毛泽东对中共的一些写作风格进行了批判。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曾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系列短论,其中也提到好的文风应该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传播需采纳这些忠告。如“两个坚持”“三个代表”“四个自信”,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Two Upholds,the Three Represents,the Four Confidences,这都让外国民众摸不着头脑,也更无从知晓其重要性和深刻内涵。

2017年7月16日,江苏省淮安市万达广场上的“四个自信” 巨幅标语。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理解壁垒的存在,不要再把英文与中文原文保持一致作为重点,而是要将重点放在用英文译文传达出外国民众能够理解的信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醒自己“说英语的人会如何表达这个意思”,而不是纠结于“我们应该如何把中文原文翻译出来”。

 中新社记者:如果说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过程,是否能够通过中国政治话语外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西方对华偏见?


大卫·弗格森:在我看来,这些都源自文化差别,无关翻译,但我认为译者们需要在传递中国政治话语时担当更加积极的角色。 相较于其他翻译工作,政治话语翻译更需要体现创造力,因为政治话语本就更艰涩难懂,因此译者们应当学习如何解析政治话语中传递的信息,而不仅仅是翻译文本本身,甚至还要能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写。这是西方媒体歪曲和污名化中国的大环境下,纠正西方公众对华偏见的一种方式。

受访者简介:

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英国籍资深专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等领导人著作,《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中国的全面小康》《中国的民主》等政府白皮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等重点图书英文版翻译改稿人,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主编陈雪霏 编辑 查正富)

瑞典又夺一金升至第四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北京冬奥会滑雪赛场上,瑞典选手又夺一金,金牌总数达到7块,奖牌总数15,排名世界第四。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瑞典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夺得15枚奖牌。

目前,挪威依然稳站第一的位置,金牌总数最多。

然后是德国。美国名列第三,瑞典名列第四。

中国位列第五名,奥地利第六名。

挪威还是冰雪实力强国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北京冬奥会比赛还有四天,目前挪威排名第一,获得13金,7银,8铜,总共28枚奖牌。

挪威已经连续在平昌和索契获得冬奥会冠军国家。

第二名是德国,总共20枚奖牌,10枚金牌。

第三名是美国,总共19枚奖牌,8枚金牌。

第四名是中国,总数13,7枚金牌。

第五是奥地利,6枚金牌,总数17枚

荷兰和瑞典并列第六,总数14枚。

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向全球华侨华人拜年:踔厉奋发新征程,团结一心向未来

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

亲爱的侨胞们,朋友们:

  春回大地逢新世,国泰民安又一年。再过几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在此,我代表中国侨联,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拜年,大家过年好!

  过去的2021年,极不平凡,令人难忘。

  这一年,中国的步伐很坚定。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庆典、党史学习教育、六中全会,总结百年奋斗,作出历史决议,振奋人心、激扬斗志、领航中国。“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华大地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我国经济总量2021年达到110万亿人民币,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开局良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太空,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香港由乱转治、重回正轨,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抗疫不放松,社会大局稳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新篇章。在党的领导下,山河壮美、人民幸福,一个欣欣向荣、前程远大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一年,侨胞的步伐很勇毅。无论是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科技发展的大舞台,脱贫攻坚的小康路上,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还是在保持港澳长治久安、繁荣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事业里,广大侨胞都心怀赤诚,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创造奉献,书写了爱国爱乡、侨心筑梦的动人篇章。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日子里,大家无论身处何方,都不惧风雨,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展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每个侨胞的努力和奋斗,都融入了祖(籍)国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

  这一年,侨联的步伐很扎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侨联工作在巩固中深化,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新进步新进展。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和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凝聚侨界人心。我们首次制定了《中国侨联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推出了中国侨商投资大会品牌,统筹推进创业中华、亲情中华、侨爱心工程、追梦中华、侨连五洲、连心侨等品牌和活动,团结引领侨胞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新时代。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暖侨心、树信心,加强为侨服务,反映侨界呼声,健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维护侨益,努力当好侨胞的贴心人。我们全面加强侨联党的建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素质提升年”活动,打造党中央放心、侨界群众满意的机关。侨联工作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广大侨胞的关心、参与和支持。这里,由衷地说一声:谢谢大家!

  回望和盘点过去的2021年,我们都有更为深刻的感受,这就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加速演进,世界动荡不安,而中国阔步前行,中国人民平安幸福,这是多么不容易,这是多么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究其根本,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力量,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源于全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有了这些强大的力量,中国号巨轮就可以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中国人民就可以一往无前、不可战胜!

  侨胞们,朋友们!时光不负奋斗者,幸福属于实干家。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事业越是伟大,越需要我们去拼搏;前程越是广阔,越需要我们去开拓。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侨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大侨务理念,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推动“两个建设”,织好“两张网”,构建“两项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更加注重系统联动,与各级侨联组织一道,团结引领广大侨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侨胞们,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新年贺词,情系万家,温暖人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沧海扬帆,九万里风鹏正举。让我们携起手来,踏着春天的脚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凝心聚力,一起向未来!

  值此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

  衷心祝愿大家虎年虎虎生风、吉祥如意!

  祝福伟大的祖国万象升平、繁荣富强!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查正富)

Covid-19最新统计

北欧绿色邮报网根据瑞典媒体报道 截至2月15日16时,瑞典新增确诊11751例,累计2409081例;新增死亡72例,累计16630例;重症监护96例;新增接种疫苗人数无更新,累计接种疫苗7832031。斯德哥尔摩新增1579例,累计555889例;新增死亡0例,累计4891例;重症监护29例。(编辑 查正富)

今日头条: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会见崔爱民大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月15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在瑞典王宫会见了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阁下。

Kungliga slottet, Stockholm. Högtidliga audienser tisdagen den 15 februari 2021. Kinas ambassadör Mr Cui Aimin. Med anledning av coronapandemin hölls ceremonin i mindre skala och var anpassad efter den rådande situationen.

崔大使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古斯塔夫国王的问候,赞赏瑞典王室为发展中瑞友好交流与合作所作出的贡献。崔大使表示,中瑞传统友谊深厚,建交72年来,双方在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希望未来双方能够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和冰雪运动等方面打造合作新亮点,开拓合作新领域。我愿为促进中瑞两国人民友谊和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懈努力。

古斯塔夫国王请崔大使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国王表示,瑞中友谊源远流长,两国经贸合作密切。瑞典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瑞典王室愿继续为促进两国务实合作,尤其是应对气变和绿色产业等领域合作作出努力。虽然我因为疫情原因未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但我对瑞典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的优异表现感到欣慰,祝各国运动员取得佳绩。

崔大使于2021年12月31日抵瑞履新。按照瑞方疫情期间的特殊安排,崔大使已于1月11日通过瑞典外交部礼宾司向国王递交了国书。

运城民间艺术中的“虎年韵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运城新闻网记者 李淑君)  年味渐浓的时候,正是民间艺术家们最忙碌的时候。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贴喜庆意味的剪纸窗花,可是我们河东最古老的年俗。老辈人常说:“这过年不贴窗花,哪算过年嘛!”在村里,每当小年一过,手巧的老人就会带着自家的女儿孙女一起剪窗花了。这窗花剪纸最传统的花样儿当然是十二生肖了。每年除夕,当把这象征着新年吉祥的老虎、兔子、小猴子红红火火地贴在自家的窗户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在这浓浓的年味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剪纸,作为一种最古老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把人们对新年的希冀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年是虎年,年味里自然少不了虎韵。虎文化,是中华民族图腾观念的一种情感延续,在河东大地上,处处可以看到老百姓浓浓的崇虎情结,作为图腾保护神的“虎”和人们精神观念中的“瑞虎”,充满活力地存活于民风乡俗之中,几千年来从没有中断或消失过。你看,“山花奖”得主杨毅紧紧围绕河东地区有关虎的民间民俗文化为创作主题的虎年生肖贺岁剪纸《瑞虎呈祥》系列剪纸,作品中的“艾虎驱邪虎”“福禄象征虎”“虎头鱼尾虎”“引蝠归堂虎”“招财进宝虎”“福寿三多虎”“五谷丰登虎”“万事如意虎”“虎年有余虎”“阴阳相合虎”“鱼戏莲花虎”以及民俗中常讲的“头顶日月脚踩蛇,麦麦石榴永发家”“老虎踏花花,幸福一家家”等吉祥民谣,把人们对虎的崇拜之情充分表达出来。“新绛戏曲剪纸”传承人段朋喆的《和谐虎》,外形似青蛙,蛙和娃谐音,蛙是阴,虎为阳,寓意阴阳和谐,相生万物。另一张展现虎踩蛇的《艾虎》,则寓意虎镇五毒,石榴桃子的元素意为多子多寿,寓意虎年不受毒物侵害,多子多寿之美意。俗话说:“福虎下了山,四季保平安。”你看,运城剪纸名家裴栋梁的威武雄壮的《猛虎下山图》中,一只大老虎摇着长尾巴冲出大森林,一副虎虎生威“百兽之王”的凶猛气势。而《上山虎》,则蕴含宁静深远的意味,寓意着平安无事、步步高登的威严与荣耀。还有席秀芳老师那可爱又圆润的《虎爸虎妈虎崽崽》,似乎用稚嫩的童音高唱着“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的童谣。就连微信中“早上好”的问候,王风娟老师都把它剪成一只萌萌的小老虎手提两只鱼给你送福的可爱样子。再看这“河东第一剪”李建肖的《金虎迎春》,虎尊百兽王,镇宅增瑞祥。盐湖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李恵芳录制了《和文旅一起过大年》视频,“河东巧手”卫爱良录制虎年剪纸“云课堂”线上剪纸窗花教学课程。这些热爱民间艺术的剪纸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新年迎春纳福专门制作的这些带有深厚民俗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各种造型的小老虎,把虎文化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康的良好祝愿表达得尽善尽美!

 “剪纸摹虎贴窗花,年画描虎作门神”。在民间,每年贴年画就是最有年味的传统民俗了。你看,把一块雕刻好的木版放置平整,刷上墨色,铺上红宣,用趟子压实,一圈又一圈,一幅《神虎头顶王 四季保太平》的虎年生肖年画便跃然纸上,这正是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今年新制的虎年吉祥画。而今,对运城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农民画家画年画,虎年画虎迎新春,已成为虎年贺岁的时尚。你看,从农民画家刘翠娟的《虎娃送福》、王淑红的《盛世丰年》、李建肖的《和谐虎》,到刘泽民的《连年有余》、李恵芳的《闹元宵》,还有表达虎年吉祥的冯淑玉的《福虎迎春》、刘芸的《吉祥虎》、裴正凯的《金虎送宝》等洋溢着河东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色彩的新年画,把民间“过了十五才算是过完年”的民间习俗和欢天喜地的虎年味儿表达得恰到好处。

东汉《风俗通义·祀典》中言:“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威武和力量的象征,是镇宅辟邪、世代相传的吉祥物和保护神。因此,老虎图案便以多姿多彩的造型被巧妙地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凶猛的老虎形象被塑造得既霸气又亲切。你看,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蔺霄麟制作的《萌虎出墨》绛州澄泥砚台,砚肚刻有小虎爪,砚边刻着灵动的虎尾,砚内搭配着萌萌的招财小虎爪,把虎年财富在握的美好寓意表达得既实用又趣味。还有虎年生肖砚系列之一的《虎虎生威砚》,创作灵感来自于民间的虎头帽,用虎脸做砚堂,周围雕刻如意祥云22朵,寓意2022年吉祥安康。砚台整体轮廓圆润生动、雕刻精美,既具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从虎文化衍生而来的布老虎是一种自古就在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工艺品。在山西,布老虎多以红色、黄色为主色,布艺线条柔和细腻,颜色艳丽,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民俗内涵,而且寄托了山西民众对“百兽之王”能够扶正祛邪保平安的美好祈愿。你看,绛县马秋菊制作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布扎虎个个憨态可掬,盐湖区李田清的《虎啸神州》威风凛凛,还有芮城布老虎非遗传承人杨雅琴以活泼明快的风格设计创作的虎年非遗文创好礼《好舒虎》,以眯眼笑、仰面躺,睁大眼、贴肚趴,仰天望、翘腿躺,南瓜眼、伸懒腰,闭双眼、舔前爪的五种姿态展现出萌虎的舒适惬意之感,这时髦大气憨态可掬的好舒虎,让传统民艺在新时代更富有生命力。在民间,特别是虎年,大年初一有孩子们头戴虎帽,脚穿前头后尾的虎头鞋,一副虎头虎脑的虎子打扮,是大人们期盼孩子平安、茁壮成长的民间习俗。而今,农民艺术家刘翠娟创作的富有新年画特色的《虎瑞福星》更是把这民间习俗中的虎头鞋、虎头帽画成年画,以新的形式与寓意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的希冀,已成为2022虎年节日祝福中最具民俗气息的微信表情。

春节,作为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能体现“年味”的各式花馍,就是运城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作为民俗文化奇葩的“闻喜花馍”,过年要吃枣花馍、元宝馍,象征着在新年里能招财进宝、寿福安康;祭祀天地诸神的大年糕、镇宅的吉祥老虎等花馍寄托着平安吉祥;元宵节要蒸馄饨花馍,喻指一家老小皆平安、四邻和睦乡情浓,富有吉祥美好的新含意,讲究的正是这份节日的喜庆与细致。特别是虎年,除了蒸这些虎年大吉的老虎花馍,有孩子的人家还会蒸上一锅形态各异的虎头馒头,期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千百年来,花馍艺术植根于民间,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经久不衰,如今,花馍不再单单作为一种食物,被更多地赋予了一种美好祝福。你看,万荣“新派面塑”赵锐这虎虎生威的老虎花馍,“面人董”的萌萌小老虎,稷山的十二生肖花馍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蕴含着丰富的河东民俗文化内涵。

在运城民间,过年是从忙碌的除夕开始的。一早起来,一家人贴完窗花,就开始贴对联、贴门神、贴福字。“福到”是老百姓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今年是虎年,当然得贴上福虎门神保平安了,当把年画中的娃娃福字、苹果福字、老寿星福字贴在自家的大门上,再在厨房的面瓮上贴上一张绛州木版年画,这看春晚、吃饺子、穿新衣、走亲戚,有着河东传统年味又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虎年就更加完美了。

  总之,运城民间艺术因为“民间”形成独特的河东地域特色,以浓郁的地方韵味,朴素的民间市井文化,兴盛于民间,流传至民间,成为一种最接地气的河东民俗文化。虽说,具体到各地,这过年习俗不尽相同,但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却是相同的,也是温暖的。虎年到来之际,我们运城市的民间艺术家们正在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虎年迎新春、民俗过大年增添着别样的“虎年韵致”。

  (作者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2022北京冬奥国礼,运城制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一团跳跃的火焰,在象征胜利与和平的女神手中高高擎起,充满生生不息的力量。近日,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播出的《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奥运圣火》这尊联结世界各国友谊的雕塑作品。

《奥运圣火》雕塑

值得山西人骄傲的是,奥运圣火源于遥远的希腊,而《奥运圣火》雕塑的制作则来自山西运城。

2021年10月18日,在全球瞩目的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北京冬奥会火种采集仪式成功举行。全球首位被国际奥委会授予“奥运艺术使者”——中国艺术家黄剑,其新作《奥运圣火》雕塑系列作品作为国礼,由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分别赠送给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希腊奥委会主席斯皮罗斯·卡普拉洛斯和奥林匹亚市长,将奥运和平之花撒向全世界。

 奥运盛会因和平而起,因和平而兴,因和平而发展。在欢迎晚宴上,与会嘉宾被眼前这尊寓意深厚、造型优美的艺术品深深吸引,纷纷合影留念,赞叹声和掌声经久不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奥运圣火》是光明、团结、友谊、和平与正义的伟大象征,将成为人类团结战疫的希望明灯。

 在宇达热着色车间,正在着色

 “去年10月10日,我们收到制作《奥运圣火》雕塑的任务;13日,制作完成;14日,作品顺利送抵北京。”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忆。

据公司董事长卫恩科介绍:“这件国礼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目前国际领先的熔模艺术青铜铸造技术,在青铜艺术品表面运用国际先进的热着色技术着色,局部贴金和三维立体电脑雕刻工艺,最终让这座雕塑作品的设计巧思完美呈现。”

 不仅制作了这件国礼《奥运圣火》,去年11月28日,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青铜礼器《冬奥之尊》,入藏北京奥运博物馆,以至尊之礼接纳世界八方来客,致敬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2022冬奥会官方特许商品中,雕塑家章华创作完成的5款冬奥题材雕塑:《飞翔》《心在飞翔》《腾飞》《翱翔》《弹无虚发》,也都是我们宇达的作品。”卫恩科骄傲地说,从展现空中跳跃姿态的单板滑雪,到运动感十足的自由式滑雪,再到姿态流畅优美的花样滑冰,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雪上运动项目“冬季两项”,5款铜制雕塑采用失蜡铸造法,凝聚着冰雪运动的精彩瞬间。

运城日报评论员:进行一场深入骨髓的大起底

进行一场深入骨髓的大起底

——二论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

《运城日报》评论员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运城新闻网报道: 没有深入骨髓的大起底,无异于敷衍了事;没有釜底抽薪的大扫除,无异于曲意逢迎;没有叩问灵魂的大整顿,无异于得过且过。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一个地方的事业能不能发展、工作能不能推进,关键在干部作风。在全市进行的这场党员干部作风大起底、大扫除、大整顿,就是要从根源上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纠正部分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进取精神不足的行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把好传统带进新时代,将好作风弘扬在新征程。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奋进新征程,更加需要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五看”重点整治5个方面20个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自查剖析找差距、政治体检纠偏差、查办案件强震慑、制度盘点清障碍等十大整顿行动,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要紧盯阳奉阴违“假把式”,进行政治站位大起底。政治站位主要是指一个共产党员所站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高度,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看政治站位,就是看是否有贯彻执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力,缺乏大局观念,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等问题,重点整顿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痕迹”当“政绩”,工作落实“挂空挡”等作风顽瘴痼疾。

  要紧盯无所事事“混日子”,进行工作态度大起底。干事担事,党员干部既要身到,还要心到。看工作态度,就是看是否有对各级决策部署和最新精神不真学、不深学,一知半解,达不到入脑入心、学用结合;是否不思考不研究,只有唱功、没有做功;是否工作不催不动、小催小动,甚至催而不动,无所事事“混日子”。

  要紧盯推诿扯皮“踢皮球”,进行责任落实大起底。工作中,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消极应付、态度生冷、高高在上,口头禅是“这事不归我们管”,潜台词是不想负责、怕担责任,丧失了党员干部该有的事业心、责任感。对此,要对症下药,立足责任落实,看是否有工作漂浮、坐而论道,责任心不强,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舆情处置等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压力传导不到位,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不力等问题,重点整顿搞“包装式”“洒水式”落实、缺乏底线思维、责任落实不闭环、导致企业和群众徒劳奔波等推诿扯皮的“踢皮球”作风。

  要紧盯遇见难题“绕道走”,进行担当作为大起底。“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然而,受个人思想觉悟不高、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影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当、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看担当作为,就是要看是否存在工作拖沓、回避矛盾和问题,“新官不理旧账”;是否存在思维方式守旧、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市场观念落后、习惯等靠要;是否存在遇事只会层层请示、层层签订责任状等问题,重点整顿“怕摔盘子不洗盘子”,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机械呆板等遇见难题“绕道走”问题。

  要紧盯吃拿卡要“捞好处”,进行廉洁状况大起底。“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看廉洁状况,就是看是否有行政审批责任不明晰、流程不优化、衔接不顺畅,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甚至明通暗卡、变相索贿,巧立名目到企业频繁检查、重复检查,搭车收费、摊派征订等问题,对能办不办、该办不办、违规干预、吃拿卡要“捞好处”的作风下猛药、出重拳。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没有等来的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进行一场深入骨髓的大起底,全市党员干部要自觉找准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不正之风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深刻理解在新起点上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聚焦突出问题、持续精准发力,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冲在一线、狠抓落实,在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实践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图片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