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哥德堡号”再扬帆,中瑞合作续佳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 陈雪霏

日前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扬帆前往中国,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撰写文章,“哥德堡号”再扬帆,中瑞合作续佳话。以下是全文:

“哥德堡号”再扬帆 中瑞合作续佳话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

中瑞两国有近三百年友好交往合作的历史,而“哥德堡号”首航中国就是这一伟大友谊的开端。

1739年,“哥德堡号”远渡重洋驶赴中国广州,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带去中国,然后满载着茶叶、丝绸和瓷器返回瑞典。这趟历时一年半的航行拉开了两国交往的序幕,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哥德堡号”在瑞典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也让中国人了解了瑞典这个欧洲北部之国。当时的中国人将Sverige翻译成“瑞国”,“瑞”是祥和安宁的意思,可见中国人民对瑞典人民的友好感情。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在西方国家中首个同新中国建交,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篇章。1995年,瑞典决定重造“哥德堡”号。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亲自担任监护人,许多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纷纷捐钱捐物,工程师们克服没有原始图纸的困难,仅靠着老“哥德堡号”的残骸和部分文字记载开始这项工程。2006年,新“哥德堡号”沿着200多年前的古老航线再访广州,国王夫妇亲赴广州接船,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欢迎。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于2010年访瑞期间亲自为“哥德堡号”升帆。如果二百多年中瑞友好交往的历史浓缩成一个情景,那一定是“哥德堡号”乘风破浪的样子。

“哥德堡号”是中瑞互利合作的见证。二百多年前,瑞典商船就满载货物赴华,易购茶叶、瓷器等物品。“哥德堡号”第三次从中国返回瑞典时,在港口外意外触石沉没,但出乎船员们意料的是,打捞起来的部分瓷器竟抵得上整趟航行的成本。这个故事在瑞典民众心中把“中国”和“机遇”紧紧联系在一起。

“哥德堡号”联接的中瑞商贸促进了哥德堡市和瑞典的繁荣。商人们将从中国购回的货物卖给欧洲其他国家,然后将赚取的大量资金投资冶铁厂、造船厂等,建设医院和学校,这对哥德堡市繁荣兴盛、成为欧洲主要交易中心和港口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哥德堡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当地的斯凯孚轴承公司等对华合作成果丰硕,沃尔沃汽车更是中瑞和中欧合作的典范。

历史快进二百多年,中瑞贸易已从早期的“黑铅、粗绒换茶叶、瓷器”发展到如今涵盖通讯、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去年,中瑞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209亿美元。瑞典企业累计对华投资近60亿美元,中国企业累计对瑞投资112亿美元,在瑞中资企业为瑞典创造了2.7万个就业岗位。中瑞经贸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连接斯德哥尔摩老城和南城的Slussen金桥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交织叠加,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高企,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就象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一样,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在此背景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哥德堡号”再次扬帆起航意义重大,它将在中瑞、中欧之间架起一座友谊、希望的桥梁。尽管这座桥梁今后可能不时会受到风雨、海浪的侵袭,但就像瑞典水手们唱的那样,“知那路途难,波涛险,去中国我们扬起帆!”只要我们秉持开放合作,携手共同努力,中瑞合作必会越走越宽,也必将更多造福两国及两国人民。祝愿“哥德堡号”一帆风顺,平安抵达中国,为中瑞人民友好再添佳话!

背景情况:“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著名远洋商船,曾在1739年-1745年间三次远航中国广州。1995年瑞典仿照原船建造“哥德堡号”仿古船,该船于2005年复航中国。2022年6月8日,“哥德堡号”再次起航,沿古航线远航中国,预计2023年9月抵达上海。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哥德堡号”停靠斯德哥尔摩之际发表署名文章,祝贺这一盛举。

在瑞典南部旅游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日前,记者应邀到瑞典一工程师朋友那里吃饭。他给我们做了一份烤奶酪,买了一份龙虾汤,买点小西红柿,一切两半。这就是晚餐。一开始感觉简单了点儿。但一看到那金黄的类似面包一样的东西,以为是烤面包。心想,他真会烤面包,一定非常好吃。馋虫一下子就勾出来了。

结果,那不是面包,而是奶酪,鸡蛋和特种调料一起烤出来的。我这个人本来是不吃奶酪的。但是,已经烤过的奶酪,我想不会有问题。于是,大胆地吃起来。而且,我还给他讲了奶酪的气味的故事,逗得他们至乐。

在瑞典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臭的奶酪。瑞典的奶酪基本上味道适中。尤其是家庭制作的奶酪,物美价廉。我吃凉奶酪不行,肚子会发胀,有气。但是,烤过的就没问题。我是怎么知道的呢?我生孩子的时候,在医院,他们给我的饭就是面包奶酪西红柿。我让丈夫在微波炉里微热了再吃,就没事了。

果然,奶酪蛋糕和龙虾汤配一起,感觉还是很高大上的,物以稀为贵啊!不像我,为了多弄几个菜,甚至把豆腐和白菜都算上。

我们的朋友实际上是学习化学的。现在,他是呼吸机专家。他与中国深圳的一家大型呼吸机公司合作,是他们的顾问专家。

吃完饭以后,我说,我想借用一下你们的厕所。他说,就在右边一楼。进到洗手间,我突然意识到2019年10月下旬的时候,我们曾经应邀住在这里。

但是,在水池旁边,有一张照片。过一会儿,女儿出来后问那张照片是谁。因为旁边还有一行字,说的是,勤洗手!显然,那个人就是瑞典公共卫生局的广遭诟病的泰格内尔。

他说,一开始,瑞典的防疫措施是错误的,他们嘴上说重视老人。但是,实际上,他们应该重视医生和护士。应该给他们足够的防护用具。

他回忆说,他实际上在2019年12月在德国参加一个大型博览会会议的时候,他可能就已经感染上新冠了。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那是新冠。

他当时的感觉就是鼻子出血,鼻塞非常严重,后来,他的眼睛也感觉不舒服。他平时鼻子就容易出血,鼻腔内可能有疤。眼睛也是非常不舒服。甚至,他感觉头部也不太舒服。

这种感觉持续了两三个月时间。他以为就是普通感冒。但是,比普通感冒又不太一样。到2020年2月份,他又去医院检查,用了过敏性鼻炎的药,症状有所缓解。后来到6月份,人们开始测试血液抗体的时候,他去检测,发现自己血液里有了抗体。尽管如此,2022年元旦左右,奥秘克戎肆虐的时候,他也经历了奥秘克戎。不过,这次没有第一次严重。

现在,人们只要没有症状,就觉得没有事了。在宿营地,有些大人或者孩子,还是在大声咳嗽。但是,他们一般呆一两夜就走。人们觉得这就是感冒,他们还是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尽量继续自己的假期旅游。

在我们宿营地附近的一家饭店老板说,其实,新冠肺炎疫情倒是让瑞典人开始了国内旅游。以前,他们都喜欢到国外去旅游。但是,这次新冠,很多国家都去不了了。于是,他们就在国内旅游。南边马尔默的人去东部的哥特兰岛,或者是北部的达拉那。我们斯德哥尔摩人向南到了最西南角的魔乐。这里就像三亚的天涯海角,很漂亮。抬眼望,每天大批的货船在北海上航行。这里就像大西洋一样,风很大。但也很舒服。不再感觉太热了。

估计下周到东南角的时候,可能会更热一些。因此,瑞典的国内旅游增长迅速。很多人到自己的夏屋,或者是到朋友,家人的夏屋去度假。也可以象我们这样自己带帐篷,到帐篷的宿营地去搭帐篷。

目前,瑞典的生活基本正常。人们没有大张旗鼓地聚会。但是,昨晚看到海边居然办起了卡拉OK。那样,人还是挺多的。我们在旁边经过,很快就离开了。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为“哥德堡号”仿古船远航中国送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 陈雪霏

7月12日,崔爱民大使应邀赴斯德哥尔摩港为“哥德堡号”仿古商船再度远航中国送行。瑞典东印度公司董事长马尔默尔、格林国际货运集团董事长比约克、总裁耶姆达尔及“哥德堡号”船员、水手代表等参加活动。

崔大使祝贺“哥德堡号”复航并表示,“哥德堡号”1739年远赴重洋首航中国,翻开了中瑞近三百年友好交往的历史篇章,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哥德堡市和瑞典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瑞互利合作和友好友谊的象征。上世纪90年代,在瑞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哥德堡号”成功重建。2005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哥德堡号”远航中国,成为中瑞友好交流中的一件大事。

崔大使指出,今天中瑞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历史上的“黑铅、粗绒换茶叶、瓷器”贸易已拓展为通讯、医药、金融、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各领域合作。去年中瑞贸易额达20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瑞经贸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哥德堡号”此次赴华之旅不但能使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友谊,更将通过文化和贸易的纽带为中瑞两国务实合作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助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祝愿“哥德堡号”一帆风顺,平安抵达中国。

马尔默尔先生感谢崔大使对“哥德堡号”的美好祝愿,表示“哥德堡号”是瑞中友谊的象征,它的复航无疑延续并将这份友谊拓展到了商贸、人文等各个方面,这对于两国关系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马尔默尔先生回忆了他参加2006年“哥德堡号”远航广州时的场景,表示这艘船证明了瑞典同中国开展互利合作的良好意愿和浓厚兴趣,希望瑞中两国能继续沿着这条正确的历史轨道航行,期待“哥德堡号”顺利抵达中国。

注:“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著名远洋商船,曾在1739年至1745年间三次远航中国广州。1995年瑞典仿照原船建造“哥德堡号”仿古船,该船并于2005年复航中国。2022年6月8日,“哥德堡号”时隔17年再次启航,沿古航线远航中国,预计2023年9月抵达上海。

海南归国留学人员发出倡议:携手自贸港 共享新未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7月8日上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召开。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欧美同学会…

       7月8日上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召开。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欧美同学会(海南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康耀红在会上宣读了海南归国留学人员致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的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当我们从碧血横飞的民族救亡、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的改革开放走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当詹天佑、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时,海南归国留学人员向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发出倡议。

  倡议书说,坚守爱国之情,持续弘扬留学报国精神。留学人员拥有国际视野,掌握尖端技术,深谙国内、国际交流规则,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求贤若渴的海南自贸港不但有诗和远方,还有“上九天揽月”的卫星发射基地,“下五洋捉鳖”的深海科技研究所;“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的各种配套人才政策,全方位地消除后顾之忧,是我们实现理想的腾飞之地。家国情怀、个人理想、家庭幸福,完美有机融合,追梦之路将共同汇聚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奋斗之路。

  倡议书说,坚定强国之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大潮。留学人员视野开阔、敢于人先,勇于拥抱未知,与海南自贸港倡导的创新创造精神完美契合。目前,海南立足于“三区一中心”国家战略,成立了11个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自贸园区,各种国内独有的产业政策密集出台,海南自贸港必将是我们创新创业创造的最佳平台。

  倡议书说,坚持报国之行,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留学人员遍布全球,在各行各业内都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祖国与全世界天然的联络点、信号站。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各国人民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讲述中国和海南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海南自贸港,为关心支持海南和有志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人们牵线搭桥,成为海南自贸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纽带。

 



(新闻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王艺华景雪变戏剧表演艺术50年暨戏剧教育与传承汇报展演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斌 薛丽娟)7月7日晚,作为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的重头戏之一,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景雪变戏剧表演艺术50年暨戏剧教育与传承汇报展演在市区蒲景苑成功举办。

  王艺华、景雪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当代中国剧坛享有崇高声誉。在举办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两位艺术家共同迎来他们坚守艺术舞台、为人民演出50年的金色年华。

两位老师,一生一旦,一位以主演《黄鹤楼》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被称为剧坛上的“活周瑜”;一位以主演《关公与貂蝉》夺得原文化部文华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被盛赞为舞台上的“美貂蝉”。

Image

王艺华弟子献演剧目

  作为蒲剧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两位老师为中国戏剧画廊贡献了一系列熠彩卓然的艺术形象,赢得国际国内诸多大奖,为当代蒲剧赢得一系列辉煌荣耀:他们以自己的艺术实力,丰富了蒲剧剧目,提升了蒲剧剧种的地位与高度,为蒲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岀了开创性历史贡献。王艺华培养岀李小芳、郭安存、褚晓丹等“王派高徒”,雄踞舞台,蔚成气象。景雪变率市艺校教学团队哺育出52朵全国“小梅花”,是享誉三晋的“校长妈妈”;鼎力协同运城学院,率先创办地方戏大学本科专业。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在致辞中,赞扬了两位艺术家坚守艺术初心使命,为中国戏剧发展、特别是新时代的文艺繁荣发展创造的不凡业绩,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扬两位艺术家扎根人民、服务基层的时代精神,坚守艺术初心,追求德艺双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运城故事,为时代奉献精品,为人民纵情歌唱,为推动我市戏剧艺术事业走向新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Image

景雪变弟子献演剧目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拼搏奋斗;五十年聚光灯下,五十年收获满满。”在答谢环节,王艺华、景雪变携手上台,吐露心声:“我们只是舞台上报春的梅花,人民却把整个春天给了我们;感谢党对我们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感谢人民对我们长期的关心与支持。”其情其景,动人心扉,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当晚的展演彰显了传承主题,弟子们分别呈现了老师的代表剧目片段。《风流才子》《小宴》《杨门女将·探谷》《扈家庄》《黄鹤楼》《柜中缘》等耳熟能详的选段,让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帽翅功、水袖功、翎子功等蒲剧特技,更是精彩纷呈,现场喝彩声不断。

Image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窦凤琴(上)和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潘国良,带来精彩唱段。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窦凤琴和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潘国良,当晚也送来了祝福和精彩唱段。

最后,王艺华、景雪变联袂带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经典的一折《十八里相送》,更是把展演晚会推向高潮。他们一反本色表演,王艺华英气变儒气,景雪变小旦饰小生,捩行反串,相映成趣。在弟子们的簇拥下,王艺华和景雪变缓缓上场,观众们报以持续的掌声,展演活动圆满结束。

“今日运城”App、“运城广播电视台”抖音号、快手、今日头条、“第一时间”抖音号、“运城文艺广播”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当晚的展演进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几十万网友在线观看,并参与互动。

转自:运城新闻网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运城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7月7日下午,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运城市委市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临汾蒲剧院承办,盐湖区委宣传部、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临汾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蒲剧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运城举办,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宏致辞,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光主持了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原院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首先发言。接着发言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京剧》原主编吴乾浩;《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编审 姜志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裴福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戏剧编剧理论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 王笑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 黎继德;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书记、所长,《戏友》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 祁爱斌;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国际戏剧协会副主席 季国平;最后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陈小光 总结发言。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海在运城市侨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加了本次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文/续炳义,图/胡海、张勤)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参观蒲剧艺术图片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共生传媒报道 编辑陈雪霏

7月7日,蒲剧艺术图片展在运城市南风广场举办。

Image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等领导陪同来宾参观了图片展,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在运城市侨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蒲剧艺术展。

Image

蒲剧因元末明初诞生于运城古蒲州地区而得名,又名蒲州梆子、乱弹等,主要流行于晋、陕、豫、甘、宁及内蒙古等地区,唱腔慷慨激越、粗犷豪放,又不失委婉缠绵、优美抒情韵致,对多种戏曲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都产生过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被誉为梆子戏的鼻祖。

Image

作为艺术周重头活动的蒲剧艺术展览即以“辉煌历程”“历代名家”“特色绝活”“蒲剧文物”“伴奏乐器”等十大部分,集中展现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发展和艺术成就。所展出的620多张图片,不仅是蒲剧人共同的记忆和财富,更成为肩负使命的接力者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Image

丁小强书记在蒲剧艺术图片展上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进行了简要交流,续炳义简要汇报了海外华文媒体联盟在运城市委宣传部和运城市侨联的具体指导下在海外广泛宣传推介的情况,今年又和运城市侨联合作扩大加强对运城市的海外宣传和联谊工作。

Image

丁小强书记欢迎海外华文媒体前来运城,感谢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在全球对运城的报道宣传。编辑:胡海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联合报道:7月6日晚上,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运城市委市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临汾蒲剧院承办,盐湖区委宣传部、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临汾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蒲剧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运城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剧场盛大开幕。开幕式由孙晓军、徐霄、董韶磊、张春燕、郝飞联袂主持。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来自北京的领导和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季国平,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琼,《中国京剧》杂志原主编吴乾浩,《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国家一级作曲、指挥景建树等。还有来自山西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山西省司法厅原厅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王水成,山西省社科联副主席吕安生,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崔晋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谢涛,以及省戏剧研究所、戏剧家协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来自兄弟市领导有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建国、常务副部长石莹、文旅局局长李青萍,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战洲,陕西省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勇,甘肃省天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王刚,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以及运城市其他主要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等,依据运城市侨联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精神,应约代表国际华文媒体联盟来到运城蒲剧艺术周开幕式现场参加了此次盛大艺术盛宴。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议程有:介绍领导、嘉宾;介绍各地发来的贺信贺电情况;中共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致辞;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谢涛致辞;颁发蒲剧艺术传承功勋人物奖;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讲话;颁发蒲剧艺术传承终身成就奖;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宣布“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之后由蒲剧戏曲名家展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黄河金三角戏曲代表访谈。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开幕式现场

蒲剧是山西南部最具代表性的剧种。蒲剧又称为蒲州梆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汲取戏剧摇篮的养分,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以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在群众中,流行于山西南部及豫、陕等地区。山西戏种有“四大梆子”之称,被称为大戏,分别是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晋剧原称为中路梆子,而蒲剧、晋剧、北路梆子是一脉相承,同根异枝,晋剧、北路梆子又皆根植于蒲剧,或者说是蒲剧的派生剧种。蒲剧由于其根植群众之中,专业剧团与民间社戏并行发展,形成了非常厚重的社会基础。由此,其剧目达1000多种,戏剧大师群星灿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产生一大批蒲剧大师,从孙光盛、王存才,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五大蒲剧明星——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再有近数十年来产生的数十名“梅花奖”新秀,使蒲剧艺术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蒲剧独创的“板腔体”“翅子功”“翎子功”等技艺也誉满全国,深受戏迷喜爱。(文图/续炳义)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会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瑞典马尔默报道 记者 陈雪霏

据报道,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据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会员的热议。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理事长,乌克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会长韩伟表示:全程观看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的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域的高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坚持”和四点“希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必须坚持落实“爱国者治港”。只有真正的爱国者才能够把香港治理好,使这颗东方之珠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十四亿人民的支持,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同乡会副会长,欧中健康联合促进总会执行会长、德国未来科技董事长郭卓明表示: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香港从未缺席。我在欧洲时刻都关注香港变化及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作出特殊贡献。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同乡会会员,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匈牙利黑龙江商会会长矫超说:观看了习近平主席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系列报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感主席出席大会和典礼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在港期间,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10多场活动,紧密的行程凝结着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厚意,这是一次传递关怀之行、传递信心之行、传递希望之行,为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开创新局面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郑重宣示中央坚持“一国两制”不会变、不动摇,充分表明国家对香港发展的全力支持,进一步坚定了各界对香港未来的信心,筑牢各界对香港发展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心;他对新一届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实现良政善治、建设美好香港提出的四点希望,谆谆的嘱托寄寓着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实现良政善治和发展的殷切期许。

同乡会副理事长,克罗地亚中东欧贸易投资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 张新表示:东方之珠会更加璀璨夺目——聆听总书记在香港回归25周年庆典上的重要讲话。“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智慧的结晶。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准确系统低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总书记的讲话引发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强烈共鸣。这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同胞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和香港乃至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伟大祖国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支持下,“东方之珠”——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和世界华人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同乡会秘书长,比利时东北同乡会暨商会副会长,传瑞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丹阳表示: 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重要讲话。回想二十五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香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社会动荡,都没能阻挡香港前进的脚步”。目前香港处在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五年香港将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会永远持续下去!无论是金融服务业或是金融监理体制,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范例,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香港的经济自由,带动它的创造力,让香港充满了活力。据统计,香港从1997年到2021年,中国大陆跟香港的贸易额成长超过了六倍。到2021年底,中国累积吸收香港投资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57.6%。过去25年香港经济总产值差不多翻了一翻。我们用数据可以向世界证明,香港自回归后的25年间,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五年,美丽的东方之珠,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发挥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在中央全力支持下,香港将继续努力夯实基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闪亮的明珠!

虽然会员们生活和工作在欧洲不同国家,但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对于“一国两制”的政策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充满信心,同时坚信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猴子、海豚和野猪:香港的生态故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新华社报道,猴子上肢伸开,顺着栏杆三下两下从地面爬到凉亭顶上,脚一蹬,又从凉亭飞扑到山坡。

  这是香港金山郊野公园常见的一幕。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钢筋水泥森林旁,大自然近在咫尺,人类与各种野生动物共享这片土地。

  位于九龙以北、新界沙田区内的金山郊野公园,又被称为“马骝(即猴子)山”。公园内有不少猴子聚居,其中包括猕猴和猕猴与长尾猕猴的混种。猴子常常成群结队向游人讨食,人们对此也早已见怪不怪。

  虽是“弹丸之地”,但香港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大大小小的海陆栖息地,孕育着逾3300种维管植物、55种陆上哺乳类、逾560种鸟类、194种淡水鱼、90种爬行类、25种两栖类、245种蝴蝶和131种蜻蜓。以香港的城市化程度及人口密度,能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有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实属难得。

  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一直重视生态保护。2016年,特区政府公布香港首份《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以保育香港及境外的生物多样性,支持可持续发展。今年3月,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的香港生物多样性资讯站正式启用,提供物种数据库、教育活动平台等,让公众从多角度认识香港生物多样性。

  “看见海豚在香港水域中嬉戏跃动,的确令人感到愉快和惊喜。”香港市民施女士对3年前首次出海观赏中华白海豚的情景记忆犹新。

  中华白海豚被视为香港的吉祥物,主要在香港西面水域栖息。渔护署去年发表的2020至2021年度海洋哺乳类动物监察报告指出,香港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数目不断下降,情况令人忧虑。

  为了保护和保育具有特别生态和自然保育价值的海域,特区政府推行了海岸公园计划。目前香港有6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岸保护区,占地约4000公顷。

  今年4月,特区政府划定南大屿海岸公园。它将成为香港第七个也是面积最大的海岸公园,这将有助保护整体海洋环境及香港水域内的中华白海豚和江豚等海洋生物,也将令香港受保护的海洋栖息地范围增至约6117公顷。长远而言,可为海洋生物提供较优良的栖息环境,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

  “这是好消息,相信这可以令中华白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得到更好的保护。”施女士说。

  野猪则是香港生态故事“新的烦恼”。作为香港体型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一头成年野猪的体重可达200公斤,体长2米。香港特区立法会今年3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野猪数目迅速增长至约3300头,同时开始更频繁地闯入市区。

  过去10年,有关野猪滋扰的投诉倍增,伤人报告数目在2011年是零,到2021年一年内就有20宗。渔护署表示,野猪对市民安全已构成威胁。   

  2021年11月至今年6月15日,渔护署共人道处理了107头对公众构成潜在危险或造成滋扰的野猪。此事这在香港引发了讨论。

  不过,归根结底,人类与各种生物和平共存,共享大自然,这是香港社会的共同愿景。人们意识到,当生态环境保育得到重视时,能产生许多正面效应。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野生动物及湿地总监埃里克·维克勒马纳亚克表示,香港的地貌丰富多样,为各种动植物提供天然生长空间,加上管理完善的郊野公园,人们可便捷地体会大自然之美。

  维克勒马纳亚克说,和其他地方一样,香港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则有助缓解极端天气带来的威胁。“因此大家必须努力保护生态平衡。” 

香港回归以来与内地贸易额增长超6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谢希瑶)1997年至2021年,内地与香港贸易额由507.7亿美元增至3603.3亿美元,增长了6.1倍,年均增长8.5%;截至2021年底,内地累计吸收香港投资超1.4万亿美元,内地对香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超8000亿美元。

  这是记者6月30日从商务部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展。内地与香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

  束珏婷介绍,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经贸领域积极建立并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内地与香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通过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系列协议,内地对香港已全面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开展了丰富务实的合作。

  积极推动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商务领域支持大湾区建设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束珏婷进一步介绍,2013年以来,香港与内地企业连续七年携手共同赴“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投资洽谈,吸引超过1000家当地企业参与,促成70多项投资合作意向。2021年,支持香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香港参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展望未来,束珏婷说,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全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积极发挥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委员会作用,稳步推动内地、香港、澳门共建单一自贸区,扎实推进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定支持香港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 】 

阅读下一篇:

【良政善治开新篇】爱国爱港 谱写良政善治新篇章

深度观察

千里郑渝一“线”牵——郑渝高铁为中西部发展“加速”

千里郑渝一“线”牵——郑渝高铁为中西部发展“加速”新华全媒头条

高考招生增加31个本科专业,高校专业调整透露哪些新趋势?新华视点

中国跳水“梦之队”戴上“百金”桂冠

中国跳水“梦之队”戴上“百金”桂冠追光

三条公路跨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如何“筑”成的?新华全媒+

年度“最大满月”“最小太阳”将亮相7月天宇

年度“最大满月”“最小太阳”将亮相7月天宇星空有约

融媒集萃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通讯丨根深叶方茂 本固枝乃荣——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新华社香港6月26日电 题:根深叶方茂 本固枝乃荣——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新华社记者

  在香港知名的利东街,高挂着100多面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吸引不少行人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中环码头附近长廊挂上了红灯笼,天星小轮升起了节庆旗帜,新界居民架起了传统大型花牌……香港的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在安宁祥和中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香港西区隧道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横幅(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炳辉 摄

  回归25年来,依托祖国,香港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繁荣稳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与国家始终同发展、共繁荣,香港同胞与内地人民始终守望相助、携手并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祖国力挺香港战胜风险挑战

  “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香港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500亿港元,比实施前同一时期增加超过三成;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过1500亿港元,比实施前的12个月高出近六成。”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以详实的数据力证:香港国安法从法制上维护国家和香港特区安全,为香港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为香港经济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没有国家的搭救,现在的香港会是怎样,我不敢想象。”忆起2019年“修例风波”给香港带来的伤害,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依然痛心不已。

  危急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开启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

  霍启刚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稳定,气氛祥和,市民安心。完善选举制度后,很多真心为香港好的人挺直了腰杆,可以真正务实思考香港的发展,这是香港的幸运。他说:“真切的经历让更多香港市民从心底认识到国家是真心爱护香港的,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普通市民也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在家庭主妇陈月兰眼里,香港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她说:“只有社会大环境稳定和谐,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安康。”

  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回归25年,每当香港遭遇困难,祖国总是第一时间鼎力援助。一件件、一桩桩,生动诠释了“香港有求、祖国必应”“祖国永远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支撑”。

  “国家作为最坚强的后盾,是香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说,香港总能突破困境,并且进一步向上提升,这背后既有香港自身人才、制度以及市民团结等优势的支撑,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祖国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

  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青年麦骞誉与校友共同创办的路邦动力公司已入驻三年,主营人工智能方案、机器人控制算法及传感器的研发及制造。麦骞誉介绍,目前公司设在香港的总部主要处理算法、软件及硬件设计,而硬件组装、技术测试等已转移至大湾区内地城市。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合作基础良好,在国家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不少像麦骞誉一样的香港青年正把创业目光投向粤港澳大湾区,在更广阔天地开启精彩人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为香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

  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严刚说,在港中资企业带头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加速了香港的人才、资金、货物、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帮助香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香港经济繁荣。

  “回顾这五年工作,最令人兴奋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同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2020年8月莲塘/香园围口岸启用,“三大跨境基建推动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

  依托大湾区建设,香港与内地在通关便利化、现代服务业合作、人才培训和青年交流、共建优质生活圈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25年来,在祖国支持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愈加稳固。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股票市值占比近八成。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全球逾七成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经香港处理。

  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北向通”“南向通”,以及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安排,凸显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愈加成熟,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的香港保持稳定繁荣,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过去25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林郑月娥说。

  6月16日,在香港利东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飘扬。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来自祖国的温暖始终如一

  一张色彩缤纷的感谢卡上,两个大大的红字“感谢”引人注目,“感谢”的是“中央政府关爱我们一家”。这是一名香港小女孩亲手绘制的感谢卡。

  感谢卡的抬头是“中央政府”,后面略显稚拙的笔迹写道:“谢谢祖国研发了疫苗保护了我们,我们全家已经打了疫苗,还有及时发给我们的防疫包。”最后署名:殷殷。

  2022年初,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香港,本地医疗系统一度不堪重负。中央又一次及时伸出援手,为香港同胞雪中送炭:以最快的速度援建方舱、医院,及时派遣多批专家与医疗队员,提供大量防疫抗疫物资,全力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香港上水屠房工人染疫,内地及时调派38位有经验的屠工来港,对此陈月兰深有感触:“让市民每天能吃到新鲜猪肉,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定心丸’。背靠祖国生活有保障啊!”

  “就像母亲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国也最懂我们,尽全力帮助我们,给我们物资,给我们经验,给我们信心。”香港市民刘女士动情地说。

  血相融,心相连。犹记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疫情,在内地同样急需抗疫医药物资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凭借香港社会齐心协力和内地无私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成功控制。

  来自祖国的温暖,多年来始终如一。

  在内地就业的港澳人士可缴存住房公积金,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在内地居住并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申请领取居住证,在内地的居住地依法享有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及九项便利,涵盖就业、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等……

  “一切都变得更加方便,我们的梦想也更有机会实现。”麦骞誉说。

  在去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运动员表现出色,奖牌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香港队获得乒乓球女子团体项目铜牌,与获得金牌的中国队同时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同时冉冉升起,是香港与祖国同心同行、共享荣光的历史必然的又一生动写照。此情此景,令无数港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香港女子乒乓球队教练李静说,如今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非常频繁,香港运动员有机会与国家队运动员一同训练,在交流切磋中提升技术水平。

  曾在国家支持下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的香港,将于2025年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对此,李静充满期待:“我们会全力以赴,赛出自己的水平。”

  这是6月25日在香港尖沙咀拍摄的香港岛灯光秀。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香港的底气在祖国,香港的机遇在祖国。李家超表示,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依循这个方向,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根愈深叶愈茂。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越来越多香港同胞相信,坚定的爱国者一定会把香港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740万香港市民同心同向、携手并进,必将共创共享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采写记者:刘欢、查文晔、刘明洋、牛琪、王茜、韦骅)

【纠错】 【责任编辑:钱中兵 】 

新闻链接

阅读下一篇:

澳门新增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深度观察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新华全媒头条

安徽淮南:智能化农机助力推进夏种工作新华视点

点亮夜经济VLOG|看昆明南强街夜市的文化气息

点亮夜经济VLOG|看昆明南强街夜市的文化气息新华全媒+

文化旅游,风景这边独好——山东以“两创”推动文旅融合观察新华全媒+

“拳王”探亲,“陪伴是最好的孝顺”

“拳王”探亲,“陪伴是最好的孝顺”追光

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记者陈键兴 朱基钗 赵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会场内,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格外醒目。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和夫人林丽婵陪同下步入会场时,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上午10时许,庆祝大会暨就职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习近平走上主席台监誓。李家超首先宣誓就职,他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举起右手,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庄严宣誓。

接着,由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在李家超带领下宣誓就职。  

之后,由李家超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宣誓就职。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向全体香港居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新就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和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支持“一国两制”事业、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着华夏先民在岭南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作。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代史,记载着香港被迫割让的屈辱,更记载着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记载着香港同胞作出的独特而重要的贡献。有史以来,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

  习近平强调,“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香港、澳门好,为了港澳同胞好。“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习近平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丰富实践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经验,也留下不少深刻启示。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第一,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在这个前提下,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将为香港、澳门创造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

  第二,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治权,这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源头,同时中央充分尊重和坚定维护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是统一衔接的,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好。

  第三,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把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七百多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

  第四,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必将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4点希望:一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展现良政善治新气象。二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三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四是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强调,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希望每一个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设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我感到无比光荣,亦深知责任重大。我将带领管治团队全力以赴,团结香港社会各界,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丁薛祥、许其亮、沈跃跃、王毅、夏宝龙出席庆祝大会暨就职典礼。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及香港各界代表和特邀嘉宾也出席庆祝大会暨就职典礼。

岁月有痕:我上高中的冲刺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今天,我妈给我打电话时,二嫂说,你讲讲你是怎么上高中的,让年轻人了解一下你的经验。现在的孩子都很贪玩儿,很难集中注意力。

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想我还是把我的经历写出来吧。他们如果愿意看就读一读,如果有参考作用,最好,如果没有,也只能说说罢了。

那个时候,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要有内因和外因两种作用同时发生。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想上高中,上大学,如果你自己没有这个理想和动力,你就没有努力的冲动,你妈你爸再着急,如果你自己不着急,不知道努力,那也很难实现你的目标。

说到目标,你可以定一个大目标和一个小目标。大目标就是我要上大学,我要上高中。小目标就是,每次考试,我都要有所进步。即使是进步五分儿,也是进步,只要是前进就不要灰心丧气。

那么,我当时是怎样确立目标的呢?我在初一的时候,我表姐吴艳秋到我家,她在窝瓜架下对我说,雪霏,你一定要考上县高中,因为县高中是辽宁最好的高中之一。你考上县高中,你就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的门槛了。我表姐是锦州人,她本来是在锦州的学校上学,但是,那一年,她却到锦县高中,也就是现在的凌海市高中补习,她感觉那个学校非常好。

我表姐出生在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附近,因为我姑和我姑父都是农科研的职工。我姑父甚至是那里的党员干部。但是,她的童年却是在我家度过的。我们俩一起都是我奶奶带大的。后来,上中学了,她才离开我们家到锦州市去上学。她非常能说。每次到我家来,她都会给我讲故事。我这个人就爱听故事。听我奶奶给我讲童话故事:一个皇帝在童年时代挖人参,越挖越多,他的名字就是叫孩儿。听我爸爸讲封神榜和杨家将的故事,姜子牙直勾钓鱼,让周文王背他八百单八步,结果,文王说我累了,就到这里。姜子牙说,你背我八百单八步,我会辅助你八百单八年。因此,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就成为鼎盛时期。这个周朝就是在陕西秦岭以南,凤鸣岐山一带,周公庙附近以及到西安等大部分地区。中国的治国理政应该说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制定了基本框架和基础。后来的一切都可以在那个朝代找到痕迹。杨家将的故事里讲佘太君和孟良交,焦战的故事也是活灵活现,在我的头脑中有形象的画面。

我也爱听我妈妈讲故事。我妈妈讲的就是小羊羔儿的故事,不要被狼骗了,要听羊妈妈讲话,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回来了,这样小羊儿就开门了。我妈妈还讲过狗哥哥和大公鸡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伴随我一辈子。这都是口口相传的故事。

而我表姐给我讲的故事就更近一步了,例如,陈景润的故事,童第周的故事,这些人都是科学家。那时候,就已经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口号了。我就是爱听我表姐的夸夸其谈。她的表达能力是那么的顺畅和流利。我心里很羡慕她。

有时候想学习好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别的能力。比如,我的表哥和表弟,他们是城里的孩子,会下各种棋象棋,军旗等。而我就不会。我们家也不允许打扑克。这是因为我爷爷曾经喜欢赌博,把家里输的精光。所以,我父亲坚决不许赌博,打牌也不行。这样,在我们家里,除了看书,也没什么好的娱乐活动了。因此,歪打正着,唯一的快乐就只能是从书本中获取。

我甚至在冬天捡煤渣的时候,听说我的小学老师的儿子刘大山考上了县高中。他可能比我大两岁。也是高两个年级。我初一,他初三。因此,我知道了县高中这个名字。我想我将来也去县高中。

但是,我这个人在初一的时候也是非常贪玩儿的。我们经常是下课抓牌。上课铃响了,继续上课,但心里还惦记着牌,等到再下课时,接着玩儿。那个时候,玩儿心太重了。我上课也特别爱说话,给同学讲故事。比如,讲《岳飞传》,或者是我看到了什么电影,就给同桌同学讲。1979年,1980年中国拍出了很多很好看的电影。八路军,红军总是能够打胜仗。非常鼓舞人心。

只有一次,当我凌晨两点去看电影的时候,发现演的是《甲午风云》。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中国在历史上也失败过,而且还败的那么惨。后来的《林则徐》或者是《虎门消烟》等电影让我对历史感兴趣。

我这个人从小就好信儿,就是什么故事都爱听。大人说话的时候,我在旁边偷听来的信息,基本上也都能记住。那个时候也没什么信息。家里也没有书。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闪闪的红星》。《方志敏在狱中》。后来,听广播又听了《红岩》,《王若飞在狱中》等等。我在初一的时候,已经把我二哥的中学课本都已经读过了。象曹禺的作品《雷雨》和《日出》我自己就读了。而且广播中也听过这样的广播剧。我印象深刻。

我初二的时候,依然很调皮,也是很爱说话。王玉书老师在上面讲,我在地下跟同学交头接耳,还不懂得好好学习。但是,因为我家除了农活儿和喂猪喂鸡的活儿以外,也没有别的事情,因此,我和弟弟妹妹都喜欢把书本摊在炕上。我妈经常说我们摆摊儿。我们确实是把书本上的每一道题,老师留的作业的每一道题都认真地完成。

到初三的时候,我是一班儿的第一名。女生全校第一名。但是,我感觉压力很大,因为我们有很多复读生。就是说,他们已经学习一年了,现在要重新跟我们一起再学习。因此,第一学期,我就考试考的很惨。例如,物理只答55分,化学只答50分。

这时,我很着急。再有半年就必须参加高中考试了。我该怎么办?我感谢王俊山老师和张炳彦老师。他们一个是教我物理的,一个是教我化学的,都是口碑很好的老师。他们不仅自己为人师表,而且对同学的态度总是平易近人的。这让我对他们有尊敬之情。真的,说起来,我初三的老师都很好。班主任是金学胜老师,教过我大哥二哥,我早就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字写得非常俊俏。有一次早自习,我问他一个问题,他在我的练习本上写了一个公式,是那么的工整,小巧,与我的龙飞凤舞的笔记简直是天壤之别,让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从那时起,我写字收敛了许多。

中文老师是董佑庭。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他肯定能考上大学。但是,因为家庭成分,他没有上大学。他和金学胜老师,张炳彦老师,王俊山老师,这些人都是老高三那一批人。就是到他们那里就没有高考了。但是,他们的水平还是有的。象董佑庭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那么自信,微笑着,我们同学听他讲课,就像追星一样,眼珠不转地听他讲每一句话,看着他的样子,我就希望我将来也能当一名人民教师!我还记得当时我的作文《赶集》让董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讲授。他说我把集市的场面描述得生动逼真。我想那是因为我经常跟我爸一起赶集的原因吧。就是真实的描述。

王俊山老师有时说话是很损的。他善于批评我们。但是,我能感受到他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的意思是,物理没什么难的,只要你把公式都记住了,举一反三,肯定没有问题的。于是,我就按他说的,背公式。什么是电流?电流就是安培,就是I。什么是电压?电压就是V, 220度。什么是欧米嘎?欧米嘎就是电阻。电压除以电流就是电阻。电压除以电阻就是电流。电流乘以电阻就是电压。电灯泡有时是并联有时是串联。就这样,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背。到期末,我把所有公式都背熟了。也都弄明白了。结果我考试答了95分。王老师表扬了我,说我进步很大。

再说化学也是一样。就好像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当你觉得你马上就要毕业了,就不会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反而很珍惜它,希望能把它学会。因此,就还是背公式,背原理。背化学元素周期表,读《十万个为什么》。一点一点地,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答了80分。回家的路上,张炳彦老师和我一起走回家的时候还问我是否化学题都是我自己答的。我说是的。因为这,后来,我决定是否报考小中专时也问了他。他说,你还是报考吧。如果考上小中专,你保证有一个红本儿。如果你没报,结果大学也没考上,那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我听他的建议,报考了小中专。但是,我没考好,也没考上。我暗自庆幸自己没考上,同时,更加刻苦努力复习,备战高中考试。

其实,到初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必须开始全身心地努力学习了。要把书本上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概念都要记住,背熟。这个时候就不能再贪玩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全身心地全神贯注地学习书本上的东西,老师教你的东西,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

也是在那个夏天,我妈妈在地里教育我们,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高中和大学,将来你就得整天下地干活,那是很累的。如果你能考上大学,你的妹妹弟弟都可能向你学习,也能考上。因此,我的肩上可能也担当着这样一种带头的责任。

从量变到质变

我为自己设立了详细的课程表。每天学习什么,每个小时学习什么,都很详细。我给自己总结的经验就是,学习也是一个物理和化学的过程,那就是从量变到质变。一开始,你可能对学到的东西感到很陌生,这很正常,因为任何人,除非是真正的天才,一下子就记住了一切,明白了一切。否则,一般想记住自己所学的东西,都需要三遍。这个规律我现在学电学依然适用。那就是听老师讲一遍,最好是先预习一下。如果没有预习,就认真听老师讲,然后,认真复习一遍。有问题问老师。老师可能再讲一遍,你再复习一遍,老师再考一遍,估计就差不多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上学期你还觉得不会的东西,到下学期就会了。就明白了,就是因为你经常复习它。

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它们是我们了解大千世界的一个过程,非常有趣儿。学好物理和化学,你会解决很多问题。你的创造力也会大大地增加。

而你学习语文和数学都是为学习其他科目奠定牢固的基础。如果你的语文好,你的理解力就会很强。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你的表达能力就强。数学好,物理也会好,化学也会好。因为数学是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物理和化学都需要计算。而数学正好就是计算和算计。数学学好了,将来做生意,学经济也会很好。一个数学好的人,一辈子就不会在金钱方面糊里糊涂。一个会算账的人,肯定也会做生意。

我记得那个时候还有时事政治,就是要学习中国的国体,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制度。国体,国旗,国徽等知识都要背熟。

很多人觉得学英语很难。但我却不这么看。首先,你应该觉得学习另一种语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你能学好英语,那就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或者是另一道门。所以,千万不要有成见。语言的功底本身也在于积累。我那时每天早上就是背英语单词和政治。

我夏天在地里帮我们家看西瓜。我就带着第四册英语书学习英语单词。我这个人并不是死记硬背。我记得在香瓜地里学的那篇课文正好就是猴子和鳄鱼的故事。猴子想过河,鳄鱼想吃猴子。于是,当猴子问鳄鱼是否可以把他驼过对岸时,鳄鱼同意了。但是,鳄鱼在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说,其实我是想要吃你的心。猴子很聪明。它镇定自若,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我把心忘在树上了,你赶紧把我驼回去,我到树上给你取。鳄鱼相信了。于是,又回来了。等到猴子跳到树上的时候,它对鳄鱼说,bye-bye吧!我不会再信任你了。此时,即使鳄鱼流出了眼泪,猴子也不再相信它了。

这是一个多么生动有趣的故事啊!我读完这个故事,就为猴子点赞。因此,我对猴子的一举一动都认真仔细地阅读。我不光是背单词,我还把词组,句子都几乎背下来。把动词不定式,介词,副词等等都给它记住。不要小看英语单词,一个make或take会有无数种搭配。看似简单,但是,可以延伸出很多词汇。当然,这是在高中时才学到的。但是,中学的英语课文也是要认真地学习每一课的。我之所以对英语感兴趣,就是因为英语里的故事有趣。例如,钢琴家李斯特,蝙蝠的故事等等。《龟兔赛跑》更是非常有趣。它不仅是英文有趣,即使是中文,也让我们领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即使你聪明,如果你不努力,也可能落后。如果能理解这些道理,你的学习动能就会源源不断。

有时候你会觉得很无聊,那是因为你学习时间长了,你感觉累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出去踢踢球,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或者是喝点水。休息一下。过十分钟,或者半小时,你就会再次精力充沛起来。你可以在各个科目之间来回转换,这也是避免无聊的一个办法。

中学期间是个最美好的时光。你还没有上大学那么大的压力。你已经玩儿了很长时间。现在刚刚开始收心,开始集中注意力来学习。这是一个增长知识的时段。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因此,珍惜吧,开始努力吧!把玩儿的时间只是当作学习期间的一个片段和转换。这个时候,玩儿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玩儿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目的了。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有更好的心情玩儿。玩儿是为了身体好,学习更好。

那年夏天,我一边跑步,一边学习。因为上高中要考800米跑步,曲臂悬垂60秒,跳远儿。为了练习曲臂悬垂,我把家里的大梯子搭在后院的树上,我每天练习曲臂悬垂,每次争取坚持60秒。一开始可能只能坚持10秒,但是,慢慢地,越来时间越长。然后,我就背政治题。英语单词。后院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背完了,我再练习曲臂悬垂。一个夏天下来,我去考试的时候,我的曲臂悬垂是75秒。远远高于要求的标准。我的800米也过关了,跳远也不错。总之,高中体育过关了。我的学习成绩刚过分数线13分,锦县一高中的标准线大约是390分。我答了403分。我的同学王清元答了393分。我比他多10分。但是,他物理化学比我好,后来学习了理科,考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化学系。我犹豫再三,学习了文科,学习了英语。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不停地选择。我想我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也不是最努力的学生,但我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学生,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我知道,我在关键时刻,必须放弃我自己的贪玩儿的愿望,而是要拿起笔和我的同龄人一比高低!我不会认输的!

现在有更多便利的条件,例如手机,但是,手机应该成为你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耽误时间的工具。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手机上查找。否则,不要陷入游戏的圈套。如果陷入游戏的圈套不能自拔,就会真的耽误学习。尤其是我们这些在农村的孩子,成功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上高中,上大学!因此,祝愿你们加倍努力,祝愿你们成功!

祝愿小朋友们,中学生们,能够在这个夏季更加努力,做好高中的冲刺!

最后归纳起来,就是要树立目标,然后,要采取行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人不能昏昏噩噩,只随着自己的兴致信马由缰,或者是心猿意马,心不在焉,三心二意,马马虎虎,麻痹大意。而是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勤勤恳恳,孜孜不倦。这样学习的效果就好。目标明确,方法对头,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只知道玩儿,那么未来怎么办呢?等你长大了怎么办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幼不学,老何为呢?

因此,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那个时候,还有一句话说的更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纪念建党101周年,香港回归25周年

北欧绿色邮报网 主编 陈雪霏

当我想写这类文章的时候,我的朋友说,这不行,会写这类文章,比你能写的人多的是。我一想,确实,用不着我写。但是,有时候,心血来潮,愿意随大流,即使是白写,没人看,也要写,这种时候,就不可救药了。这是内心的一种需求,而且是刚需。所以,别拦着我。我就愿意花这个时间。

想到中国共产党能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党,一路走来,竟然101年了。靠的是什么?无非是那三条法宝: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上这三天归结到一起,也是一条,就是要注重实际。不要纸上谈兵。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实,一是一,二是二,不要弄虚作假,不要遮盖事实。不要自己说一套,然后又做一套。根据事实说话,好就是好,错就是错。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策,要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政策,调节政策,改革开放。不能僵化,不能死规矩。一件事情该给老百姓办的,无论是哪个领导在都应该给办。不能说,一件事情本来计划办,因为换领导了,就不办了。因为换人了,政策也换了。这样做,就是失去民心。新来的领导也是来解决问题的,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否则,为什么要用你来做领导呢?

理论联系实际,也是要真抓实干。理论上就是要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那么总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理论上是这么说,那么实践中,什么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呢?那就是该给老百姓的钱就要给老百姓。中国共产党是14亿人民的党,她不是个体,她是代表集体,代表一群人。而老百姓就是个体,就是一个个的人,一家一户,他们的利益就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而是要在保障大多数的情况下,也有个别案例个别对待。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有的时候是跟不上形势的,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认真做思想工作,同时,要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千篇一律,搞一刀切。

我们的党已经101岁了,是无数先烈用短暂的生命换来的。但要让每个人都能活101岁甚至更高,就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这个目标。要让每个人都能心情舒畅,开开心心,这个目标不容易,但是,我们也必须树立这样的目标。否则,人们也会千篇一律地有意见。不满意。只有让大多数满意,同时对少数人也要进行一对一地解决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心服口服。

党是前进的航船,人民群众就是水。如果没有水的承载,即使有再大的航船也无法前进。必须搁浅。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情。必须根据老百姓的意愿,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好老百姓,他们并不会欺上瞒下地只为自己谋福利,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份就够了。

而有的时候,就这样的要求,也会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而不能得到满足。希望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能够反思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遇事同群众商量,把工作做到家。

我之所以对共产党充满信心,是因为我知道也经历过党的历史,她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一段时间即使做错了事,或者是做错了决定,但是,过一段时间,总结经验以后,还是会纠正错误的。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党能够继续保持伟大,光荣,正确的光辉传统,能够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的三大法宝。切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

香港回归那年,我去了西藏。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这是一件大事。香港是祖国的窗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对外开放的阵地。香港在早期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曾几何时,90年代的招商引资很多时候就是港澳台的商人居多。因为他们有融入东西的经历。

25年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香港已经是中国的香港。但是,香港依然还是有很高的国际地位。例如香港的护照就可以纵横驰骋全世界。香港人就会感觉自己比别人自由的多,可以对任何人说三道四,大加评论。因为香港有自由嘛。

香港,已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必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