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20大:习近平再次当选为总书记并与其他常委面见中外记者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10月23日中午12时, 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而庄重。600多名中外记者来到这里,向全球报道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首次集体亮相。

12时5分,习近平等七常委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大厅,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

在中共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作简要介绍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首先表示,很高兴在这里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

他说,昨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高度关注。许多国家的政党发来了贺电贺信,其中很多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中央,致以诚挚谢意。

习近平向大家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成员,大家选举我本人为总书记,其他成员有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和李希。

习近平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说,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心中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他说,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习近平说,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特别是新时代10年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说。

习近平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几天来,记者朋友们对大会进行了充分报道,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使世界的目光注视中国。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多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 习近平亲切地对记者们说。

12时30分,见面会结束。习近平等向中外记者挥手道别。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全场有300多名摄影记者和300多名文字记者,包括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在内的这600多名记者亲眼见证了这一时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百年大党,党员人数世界第一。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习近平已经三次连任总书记。为中国的稳定和增强人民的信心提供了保证。

习近平,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中央军委主席。

李强,1959年生,浙江瑞安人,上海市委书记。

赵乐际,1957年3月,陕西西安人,中央政治局常委

王沪宁,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蔡奇,1955年12月生,福建尤溪人,经济学博士,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北京市委书记。冬奥会主席。

丁薛祥,汉族,1962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

李希,1956年10月生,甘肃两当人,中文系毕业,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

图 /新华社。 文/陈雪霏

亲历20大:党代表的风采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党代表们肩负重任,纷纷表示要把二十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带回自己的家乡,促进家乡的美丽和谐绿色发展。

女法官在闭幕后合影留念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纪委的工作少了他们的辛勤工作。

山东代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

云南洱海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回去以后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佳美丽富饶。

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少数民族女代表出席二十大闭幕会后在天安门广场接受记者采访。

在这次党代会上一亿多人口的大省山东有74位党代表,他们是代表人数最多的。然后是四川省72位党代表。

出席大会的有2296名代表代表着9600万名党员。大会于16日召开22日结束。大会通过了二十大报告,中纪委工作报告和修改党章的报告,选出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候补委员会。新的领导集体暨政治局七个常委今天将从205名中央委员中诞生。

图文/陈雪霏

人间正道 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2022年10月21日09:0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人间正道 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华社记者

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庄严宣示——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意气风发迈上新征程的伟大动员——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号召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深刻指出,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这条路,造福亿万人民——

用上5G信号、打通公路隧道、接入南方大电网……云南独龙江偏僻山乡的发展巨变,让独龙族脱贫“带头人”高德荣代表感慨不已:“进入新时代,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了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直过民族’一步越千年!”

独龙江峡谷屏风九叠,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隔开两岸。这片“险远之地”曾是与世隔绝的“孤岛”。

“以前我出门到州里读书,滑着溜索,花了三天三夜才走出独龙江。”高德荣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独龙江的道路更加通畅便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这条路,扎根中华大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成为热门打卡地。

一名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参观(2022年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深切感受祖国腾飞的巨变,有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道:“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是‘人间正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这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认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说。

这条路,通往伟大复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二十大报告科学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二十大代表,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金昌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必须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开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新局面。”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把握大势全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旗定向,牢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爷爷辈造蒸汽机车,父辈造绿皮火车,我造高速动车组列车。”二十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郭锐和他所在的团队为1600多列高速动车组装配转向架。如今,这些列车已经安全运行超过40亿公里。

“交通之变,折射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史诗般的巨变。”郭锐说,“铁路网越织越密,高铁的速度更是不断提升,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华夏大地澎湃着持续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一辆复兴号列车正在出厂(2021年7月1日摄)。新华社发

路走对了,就不怕水远山高。新时代绘就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一个个重大工程体现我国雄厚实力……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这是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正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事了30多年的菌草研究,我的菌草梦说到底就是脱贫梦、生态梦。”二十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更加亮丽厚重的底色。”

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右二)与农户交流菌草种植技术(2021年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我们党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新时代万象更新、日新月异,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兑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二十大代表、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感触很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令世界惊叹。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2022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13方面制度安排,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

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把莫高窟保护好,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我们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民族复兴征程积蓄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莫高窟第231窟,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壁画修复工作者在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2022年4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源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形塑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复兴路上,精神如炬,信念如磐。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之路、必由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十里八乡数得上的美丽乡村。

“大伙儿都说,村里这些年的巨变,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中央的好政策。段家湾要永远跟党走。”二十大代表、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珍说。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多年对外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外国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二十大代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谢春涛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十大新闻中心内,摆放着多语种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成为深受外媒记者欢迎的热门图书。

国际社会认为,这部权威著作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了重要的“思想之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二十大代表、郑州大学思政课教师周荣方的笔记本里,写下聆听报告的收获感悟: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将继续深入基层,以“行走的思政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吃上了‘茶香饭’,走上了‘幸福路’。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了希望,鼓足了干劲!”来自广西苍梧县山坪村的祝雪兰代表,谈起边远瑶寨发展茶产业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新征程的美好明天,鼓舞砥砺奋进的信心。

二十大代表、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充满信心:“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奋勇前进,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记者林晖、史竞男、胡浩、王鹏、康淼)

党的20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京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

2022年10月22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的征程上,如何持续推进绿色转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什么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何落实到具体生产中?连日来,党的二十大代表们认真学习报告,结合工作实际,谈变化、说体会、话落实,共谋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在风电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涵盖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完整装备制造产业链。

“我们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现有装机规模的12倍以上、超过5000万千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代表说,鄂尔多斯市将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代表说,公司下一步将继续聚焦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风电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风电产业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将中国风电打造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

从教数十年,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代表见证了能源领域转型升级。“多年来,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科技创新,突破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舒立春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国能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

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刘春雷代表说,要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做文章,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静海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治污减排同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向纵深发展:去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占比下降4.9个百分点;同时,实施精准减排绩效分级和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制度,去年涉气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3.2%。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贵州省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代表说。

安顺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杨昌鹏介绍,近年来,安顺通过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等措施,基本实现消除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去年,安顺17条河流21个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目前,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2%,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的基本保障。国土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代表介绍,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还有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等。“我们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我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研究员祁洪芳代表从事裸鲤资源救护、种质检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30年。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2000年时资源量不足3000吨,通过多年保护,如今,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是保护初期的42倍。

目前,青海正聚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讨气候变化对青海湖裸鲤生存的影响,强化水生生物监测手段,提升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手段,维护好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祁洪芳说。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只有把新的能源和产业‘立’起来,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才有‘破’的基础。既要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确保‘立得住’;也要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确保新能源‘立得稳’‘立得好’。”武钢认为,“要在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这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广东能源集团韶关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侯金彦代表介绍,韶关发电厂10年间先后对发电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节能降耗减排已然成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答题。”侯金彦表示,“我将与同事们一起,积极扎实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本报记者丁怡婷、张璁、黄超、刘新吾、白之羽、戴林峰、王瑨、常钦、王昊男、王梅、杨彦帆、张枨;统筹:蒋雪婕)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2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