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绿网3月31日报道–虽然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对于给我力量鼓舞我前进,赋予我能量和信心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只不过是绕地球一周,我又回到了原点。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995年9月15日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隆重开幕。当时,美国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出席了会议。还记得她穿一件粉色的连衣裙。那时,我刚刚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正好那个时候休探亲假,因为我是单身,有20天探亲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苏珊见了我。我是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闻官介绍过去的。那时,我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接触被较多,因为我采访过儿基会参与的中亚发展论坛。当时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长詹姆斯.格兰特是大会主持。中方是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著(曾任周恩来总理的翻译)主持。
后来,格兰特在72岁就去世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让我写一篇报道的文章,为此,我又采访了格兰特先生的北京小学同学,一位北京的工程师,他的夫人是英国人,解放以后一直住在北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也被双手朝后绑着,她说是象小飞机一样。她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们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我还采访了格兰特的同事,或者是他父亲的同事前黄华外长,讲述解放前的慈善活动与合作。这次经历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
格兰特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北京读的小学。后来随父母回到美国。解放后,确切地说是改革开放以后,他本人多次来中国为儿童事业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经历。
这一切为我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的交往提供了条件。所以,当世界妇女大会来临时,我被介绍给UNDP的新闻官,来自加拿大的苏珊。她对我很满意,就让我当新闻助理。真正的新闻官是来自纽约总部的一个黑人妇女和一个黑人男子。男士来自塞内加尔。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EMAIL这个词。因为女新闻官说她每天要接收来自纽约的Email。作为新闻助理,我自己找活干。当时,我们有三个助理,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叫Victor的来自俄罗斯的帅哥,他会俄语,当然了。后来,他也去美国留学了,主要是因为他有在巴基斯坦的经历。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毕业大学生,一个女生,她负责美国部分。我负责中国部分。中美俄当助理。我看到UNDP每天都要发布新闻Press RELEASE. 我就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其中有UNDP设置的贫困钟,有《人类发展报告》这两项都是大新闻。我都翻译成中文放在那里为中文媒体服务。结果,《中国妇女报》还真都拿着我的新闻通稿发布了中文版。我非常高兴,因此也结实了冯媛等妇女界的同行。因此,我也参加了当时受四届妇女大会鼓舞的东西方妇女小组。
当时,在怀柔也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妇女代表,有特别胖的,走路需要带着板凳的,有特别瘦小的,各种状态都有,但是,大家都很精神饱满。
UNDP的领导人还特意拿了两份我翻译的中文稿。
也是那一次结下的缘,才有我后来看到英国招收可持续发展硕士培训的消息,2004年我就获得去英国留学一年的机会。这个机会也加深了我和我男友的感情,进一步为我们的结婚提供了机会。
所以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对我来说是幸运的大会,成功的大会。她不但成就了我的婚姻爱情,还让我对妇女问题发生了兴趣,以至于我后来自己成立妇女为代表的组织,为妇女的业余生活提供服务。
听说30年后,世界妇女大会再次在北京召开,我衷心预祝30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圆满成功。
今年国际妇女节2025主题公布 | 为所有妇女和女童:权利、平等、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