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这是全球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的关键节点。今年的国际妇女节以“为所有妇女和女童:权利、平等、赋能” (For ALL women and girls: Rights、Equality、Empowerment)为主题,呼吁各方采取行动,为所有人争取平等的权利、平等与机会,共创没有任何人掉队的未来。

©UN Women
199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189个国家的政府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两份文件为诸多影响我们生活关键领域的政策、计划及投资指明了方向,涵盖教育、健康、和平、媒体、政治参与、经济赋权以及消除性别暴力等领域。
近三十年来,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各国在推动妇女赋权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妇女和女孩提供更多法律保护:
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推动下,193个国家推动制定了1583项反对性别暴力的法律。而在1995年,只有12个国家拥有包括354项针对家庭暴力的法规。这一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妇女赋权的巨大进步。
2022年,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此次修订针对当前妇女权益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就业平等、性骚扰防治、家庭权益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修订后的法律特别强化了对妇女发展权益的保障,将性别平等理念贯穿于法律条文之中,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2
为性别暴力幸存者提供服务和支持:
各国政府在为性别暴力幸存者提供庇护所、法律援助、咨询和医疗保健等方面付出了努力,如今超过100个国家为警察提供专门培训来支持暴力幸存者,这是寻求正义和防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的重要一步。
3
妇女的经济赋权:
自1995年以来,多国积极推动通过反对职业领域的性别歧视相关立法。照料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女性承担的无偿照料的沉重负担。教育领域的性别差距缩小,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女童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
4
妇女参与建设和平:
2010年全球只有19项国家行动计划关注了妇女与和平,而如今已经有112项。《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推动各国赋予妇女权利,使其能够在冲突解决、和平建设和为冲突地区的性别暴力伸张正义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UN Women
然而,根据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24性别快报》,在距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仅剩5年之际,有关性别平等目标的所有指标均未实现。仅去年一年,就有6.12亿妇女和女童身处武装冲突之中。令人揪心的是,这一数字相比十年前已增加了50%。除此以外,COVID-19大流行、经济危机和极端气候等复杂因素加剧了现有的性别不平等。如今,解决这些问题并应对围绕气候正义、数字技术力量衍生出的新优先事项已刻不容缓。
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对其他所有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妇女和女孩占全球人口数量的一半,如果在实现性别平等的过程中没有他们参与其中,我们就无法实现消除贫困、改善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

主题图片——为所有妇女和女童:权利、平等、赋能 ©UN Women
在纪念《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的全球活动框架下,联合国妇女署号召各方在今年的国际妇女节关注三个关键领域:
保护妇女和女童权利
持续致力于维护妇女和女童的基本权利,逐步消除各种形式的性别暴力、歧视现象和不公平待遇。
促进性别平等
逐步消除社会结构性壁垒,推动性别平等理念深入人心,努力改变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特别关注年轻女性等弱势群体,确保她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充满机遇的社会环境。
增强妇女权能
通过保障包容性的教育、就业、领导及决策空间,构建更平等的领导和决策平台。优先为青年妇女与女孩创造领导及创新机遇。
除此以外,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国妇女署还呼吁媒体、企业领袖、政府、社区领袖、公众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各方力量,投身于所在社区的行动之中。我们还号召各界青年领袖付诸行动,为促进妇女权利与性别平等加大投入,并在数字平台参与国际妇女节的活动,激发多元对话。


联合国妇女署“性别包容的工作场所”项目活动青年代表合影 ©UN Women
今年国际妇女节期间,联合国妇女署也将会携手联合国驻华系统,围绕主题发起一系列活动。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微博和微信,也欢迎使用#2025国际妇女节##为所有妇女和女童# #北京+30#主题词参与活动与讨论,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