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北欧绿色邮报网

After 15 years working in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China, I came to Sweden to establish my family. After almost ten years of freelancing for other media, now I created this website, www.greenpost.se hoping to spread inform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ring life experiences with readers both in China and Sweden, serving as a bridge. I enjoy the good environment in Sweden, fresh air, clean water, blue sky and beautiful flowers. 陈雪霏,女,1966. 摩羯座,满族,出生在辽宁省凌海市,班吉塔镇,地藏寺村。兄弟姐妹6个当中最中间的一个。和二哥一样是全科人,就是哥姐弟妹都有,幸福感很强。万能血型,很容易打交道。喜欢高大上,但同情弱者,追求平等,公平正义,善良,是环保主义者,提倡节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创立瑞中桥绿色科技文化公司就是为中瑞绿色科技文化牵线搭桥。 教育程度:英国米德赛思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硕士,英语和国际政治双学士,文学和法学学士。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5年,驻津巴布韦两年,采访过南非总统曼德拉,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2008年采访过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 2006-2010 人民网驻斯德哥尔摩特约记者。 2010-2012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报道员 2012-至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自由撰稿人 《环球时报》,《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北欧时报》副社长,英文主编,《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主编。 chenxuefei7@hotmail.com, wechat: chenxuefei7, facebook: chenxuefei7

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淮安看到了中国自信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淮安报道

3月29日,经过一个上午的车程,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抵达淮安,对淮安进行为期一天的采访。

下午,采访团参观了洪泽湖,领略了一路好风光。原来,洪泽湖在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让百姓遭殃。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主席号召治理黄河,修好淮河的时候,也开启了对洪泽湖的治理。

洪泽湖治理以后,淮安地区就成了中国最大的粮仓。因为这里可以生产和储存很多粮食,同时,这里也是四通八达,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晚上,淮安统战部长吴晓丹设宴欢迎海外华文媒体的到来。她说,淮安是个有水的地方,四面都环水,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是国家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地毯试点城市,也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入选“世界美食之都”。

因此,粮食大丰收。环境也优美。她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好好宣传淮安。

她说,淮安也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乡,也是汉朝名将韩信的故乡,淮安也是美食之都,已纳入世界文化遗产。

晚上,大家乘游船观看了淮安的夜景。真是太美妙了。一下子让人想起了枫桥夜泊的场景。不过这里更现代,灯光秀丽。

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淮扬运河沟通江,淮,通达南北。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大运河绵延长达3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一路上,记者也感到很亲切,看到树林中的长廊,感觉仿佛是在斯德哥尔摩郊区的小岛上,或者是北部于默奥一个雕塑公园。看到一片片的黄色油菜花和周边的小白墙房子,二层楼的别墅,感觉跟瑞典没什么大的差别。

回想20多年前刚刚对外开放不久的江苏,主要是带记者到苏锡常的苏南发达地区去采访。当时的苏北似乎还是很落后。20年之后,直接带海外华文媒体到江北的淮安以及下一站连云港,这本身就表明江苏更自信了,中国更自信了!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表示中瑞两国在核技术领域可以优势互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2023年3月25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中核集团曹述栋副总经理一行,科技参赞丁明勤陪同参加。

崔爱民大使表示,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建立了世界上为数不多、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瑞两国在核技术领域各有特色,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加强这一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丰富中瑞两国务实合作内涵,有利于全人类核能技术的共同发展。希望中核集团进一步拓展中瑞两国低碳高技术能源研发及产业合作,不断推进两国在核环保产业、核医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造福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曹述栋副总经理表示,科技创新是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中核集团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积极拓展与瑞典等国家科研院所、大学和科技企业在先进核能技术创新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努力推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实现技术互补,进一步促进核医学和医疗产业发展,为核能造福全人类做出贡献。

中核代表团访瑞期间,将与瑞典斯杜斯维克核技术公司、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共同召开中瑞核能技术研讨会和反应堆技术国际论坛。

崔爱民大使:中国的发展将给瑞典带来新机遇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23年3月24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今日工业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的发展将给瑞典带来新机遇》,全文如下:

枝头的蓓蕾告诉我们,春天要来了。虽然现在还处于“冬春”,但世间万物都悄悄地在春日阳光中苏醒。随着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人们的工作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本月,中国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息,让国际社会再次读出中国发展蕴含的理性、韧性和确定性。中国两会在聚焦中国发展的同时,将为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中国将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5%左右,既体现“量”的合理增长,也为“质”的有效提升留下更多空间,这预示新发展周期的开启。下一步,中国发展将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瑞典的创新能力稳居世界前列,科技发展水平先进,产业现代化程度高,正朝着完成气变目标而努力。中国新发展阶段将为瑞典企业和人才开展对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收获更大的成功。

第二,中国消费市场将释放更大能量。自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回暖让全世界看到了希望之光。近年来规模巨大的中国消费者群体的崛起,已使在华外资企业受惠匪浅。未来,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加之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地,政策效果也将逐步显现。瑞典的文化、创意、家居、时尚、食品、游戏、保健等产品广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相信瑞典还有更多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创造的好产品,都可以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绽放自己的独特魅力。

第三,中国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市场的增长潜力、政策利好和产业集群效应等因素,不断刺激外企增加在华投资,中国已成为外企投资最青睐的热土之一。下一步,中国将配套实施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等举措,使各国都受益于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制度红利。近年来,中瑞双向投资增长势头强劲。2022年,瑞典对华投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79.9%;中国对瑞投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9%。随着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特性不断展现,相信中国市场将为包括瑞典在内的外资提供更稳的避风港和更强的动力源。

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来瑞典工作已一年有余,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瑞典,探索更多中瑞合作的机会,我参访了一些瑞典省份,走访了40多家瑞典企业,同数百名瑞各界人士交流。在寒冷的瑞典北部,无化石炼钢厂、新能源电池厂向我描绘瑞典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和中瑞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前景。在繁忙的哥德堡港,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向我讲述中瑞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及对哥德堡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瑞典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高度重视中国市场,长期在华投资经营,希望看到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更多两国人民。中小企业CEO给我讲,同中国人谈生意很踏实,因为中国人非常务实,说得少、做得多,希望今后有机会和更多中国公司合作,互利共赢。

我很喜欢的一句瑞典谚语是“一只鸟在手,胜过十只在林中。”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抓住当下。对于中瑞关系来说,就是要在一切可以合作的领域推进合作,在一切可以共赢的方面做得更好。中国新发展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欢迎瑞典各界朋友抓住机遇、分享红利,继续推动中瑞务实合作和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江苏大学科研团队发明智能农机将残留地膜“一网打尽”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镇江报道

3月28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来到江苏大学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江苏大学里边有中国唯一也是最大的农机具博物馆。同时,也了解到江苏大学在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地膜每年使用量约143.7万吨,覆盖面积高达2.8亿亩,两项指标均为世界第一。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种植棉花,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不使用地膜产量很低。然而,地膜难以降解,经过风化后难以回收。

当前绝大部分农机达到80%的地膜回收率并不难,困难在于含杂率过高,捡上来的地膜,秸秆,土混杂在一起,难以实现地膜的二次利用,久而久之将造成水土流失。

江苏大学联合攻关团队创新研发了摆齿清洁高效捡拾,双曲柄震动清杂,无芯多带打包,柔性差速传动,捡拾与作业速度一体化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同时,在捡拾链的前面设计了清杂滚筒,通过内圈,外圈两种不同速度传送,把杂质横向输送到机器侧面。在大量核心技术专利的驱动下,团队研发的残膜回收机可做到“膜归膜,土归土,秸秆粉碎还田,”当季棉花残膜可实现回收率90%以上,作业效率每小时15亩。

目前,这款残膜回收机的回收率高,含杂率低,能够进行二次加工,资源再利用,且性能稳定,已在新疆5个市州及兵团试用推广,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超20多万亩,所到之处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地方部门的制定推广产品。

另外江苏大学团队还在农业喷灌和预防病虫害方面有了新的技术设备。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和徐立章研究员,张德胜研究员,国际处处长潘剑锋教授,一带一路产学融合研究院副院长崔勇博士和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任晓霏等教授一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和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率队参观江苏大学。

“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 海外华文媒体采访镇江:聚焦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镇江报道

一直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江苏省,在新冠疫情结束后也依然是最先重启的省份之一。由中国侨联组织的2023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 品牌采访活动也第一次重启。

3月28日,“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江苏镇江,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开展采访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镇江市委宣传部和镇江市侨联承办,市农业农村局支持,江苏大学、恒顺集团、镇江市南山茶林研究所、句容市侨联协办。

陈晓红是镇江市南山茶林研究所所长。他向记者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翠芽茶制作技艺,感受到镇江制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

记者们目睹了采茶工们手工制茶并观摩了泡茶的过程和技艺,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精髓。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记者们对于中国传统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机和活力。

陈晓红对记者说,这个地区的茶叶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不是那种大片大片的,而是小片地生产,能保证质量,不容易生虫,这样更可持续,维持生物多样性,天然保护茶不受病虫害的损害。

在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忠介绍了镇江香醋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宋、明、清代时期有关香醋的历史文献。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光绪25年颁发的营业执照。谁说中国没有百年老店呢?尽管时代变迁,但是,镇江香醋没有变。这就是中国百年老店的优秀代表。

杨永忠说,镇江香醋之所以能够销往世界各地,得益于2013年的上海世博会。从那时起,无论你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是在法国巴黎,都能在亚洲超市里买到镇江香醋。

镇江香醋因为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因此,吃起来很香,柔美,口感特别好,深受顾客的喜爱。而且,镇江香醋,也叫恒顺香醋有三年和六年之分,都是上等好醋。

杨永忠说,非常神奇的是,他的工厂里的人很少感冒,没有一个人新冠阳性,而且他们的家属大多数都生儿子,也没有一个人得过癌症。是否是因为醋是碱性的,而碱性体质的人免疫力就更强呢?因此,适当吃醋是健康的,对身体有益的。

杨永忠说,100多年前,朱家创办了醋厂,但因为吸食鸦片破败了。卖给了李家。李家后来引入职业经理人,让产业越做越大。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醋厂的产量从4000吨增加到了4万吨的规模。如今,该厂叫恒顺,是上市公司,年产50万吨的规模,生产各种各样的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醋生产厂。

在句容徐村草莓种植基地,记者们进入塑料大棚,亲身感受当地草莓种植的先进技术和绿色种植理念。草莓栽培环境优美,种植大棚内的草莓果实鲜红饱满、光泽美丽。

江苏省劳动模范,草莓种植大王王柏生和紀荣喜都是赵亚夫的徒弟专门从事大棚种植草莓。这里的草莓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纯天然,上的是有机肥。据王柏生介绍,他们会把多余的草莓秧子给羊吃,当作羊的饲料。羊粪拿回来用作草莓的肥料,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经济。为了能给高端顾客提供高端产品,他们决定不能无限扩大产量,而是要以保持高质量为主。这种理念就和西方的葡萄酒生产商一样。为了维持价格,不必盲目扩大产量。这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适就好。

记者们还采访了江苏省劳动模范,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句容好人张奎峰。张奎峰是葡萄种植大户。他说他为自己能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在江苏大学,记者们参观了中国农机文化展示馆,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机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以及农机文化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记者参观时了解到,江苏大学在农业机械研究和实践方面非常先进,智能农业现代化和机器回收地膜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都有突破。

江苏大学文学院还聘请了3名海外记者作为特聘教授,为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交流座谈中,江苏大学向记者们展示了学校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表示将继续勇担强农使命,加速创建农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此次采访行活动为海外华文媒体记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江苏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展示了镇江发展的特色和成就,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海外华文媒体团抵达镇江当晚,市委副书记巩海滨会见了媒体团。在会见中,巩书记介绍了镇江市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表示,镇江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今后也将持续聚焦现代农业,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踔厉奋发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南京启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南京报道

3月2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镇江市侨联、淮安市侨联、连云港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南京启动。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长左志强说,本次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优势,为谱写“强美富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侨界力量。

来自瑞典、马来西亚、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13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3家涉侨中央媒体参加本次活动。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侨联信息传播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侨联党组的带领下,夯基垒台,探索创新,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抓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助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深入人心。“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作为“追梦中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2018年以来,已经举办15期,效果日益彰显,影响日益广泛。可以说,“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已经成为了侨界广泛关注的一项活动。

左志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三次赴江苏考察调研,亲自为江苏擘画“强美富高”宏伟蓝图。希望广大华文媒体做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一是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广大海外华文媒体人身处海外,大多又有过在国内生活的经历,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国情现状都比较了解。希望媒体朋友们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二是要发挥融通中外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应用突飞猛进,这为海外华文媒体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希望媒体朋友们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聚焦海外关注、突出融合创新、拓展全球覆盖,推出兼具可读性、影响力的作品,让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三是要向海外宣介江苏在谱写“强美富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取得的新成就。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江苏,将进一步提升江苏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希望媒体朋友们在参访的过程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感知“强美富高”新江苏,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多看、多写、多宣传,让大美江苏成为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

江苏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艾卉在致辞中对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2019年以来,江苏省侨联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连续3次组织海外华文媒体运河沿线采访活动,累计发表原创稿件1100多篇,向世界推广运河、宣介江苏,扩大了江苏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她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感知江苏,通过笔尖和镜头向世界生动讲述江苏经济发展新成就、社会繁荣新面貌和为侨服务新动态,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和文化互鉴作出海外华文媒体应有的贡献。

启动仪式上,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介绍了江苏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外宣传情况;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长续炳义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受聘江苏省侨联“国际传播使者”的海外媒体负责人接受了聘书。

3月27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参观考察了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围绕“红色文化海外传播”主题深入研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南京市侨联、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在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主要实践做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从民间传播的角度,就如何让红色文化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与支持,探讨了策略办法;涉侨中央媒体代表从党的对外传播战略角度,就如何创新话语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让红色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意见建议;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相关理论,从历史经验、机遇挑战、路径策略等方面对红色文化海外传播进行了学理阐释。

左志强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江苏省侨联、南京市侨联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赞扬了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做法。他表示,侨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在助力红色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就“以红色文化对外传播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侨联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海外传播工作;要发挥海外华媒优势,为‘红色文化走出去’作出应有贡献;要立足侨联工作优势,系统谋划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走出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举措。

“红色文化海外传播示范观摩活动”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江苏省侨联、南京市侨联、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共同主办,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承办。活动期间,还举行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

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振刚,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杨雯懿,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斌等参加有关活动。

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将深入南京、镇江、淮安、连云港等地进行实地采访,通过实地考察、参访交流等形式,了解“强富美高”新江苏,感受当地灿烂的人文历史文化。

图文来自中国侨联。

镇江市委副书记接见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镇江报道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抵达镇江市碧玉园酒店下榻。

二十年前记者到南方采访发现,往往是首都城市条件很好,但是,下到中小城市,条件就会差一些。二十年后,给记者的印象是首都城市南京的条件还是那样,但是,镇江的条件可是大大提高。进到酒店里,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明亮,干净,空气清新,桃花,紫金都竞相绽放,白墙绿瓦独具特色。真是另一番风景,难以言表的美丽。当地新闻官说镇江市让人吃醋的美。因为明天要请大家去参观一个醋厂。

豪华舒适的大会议室让人感到很舒服。不过这也不算特殊了,在中国,现在即使是村级的政府办公室,都已经是鸟枪换炮,都是清一色的皮沙发,深红色的檀木桌子和皮椅子,看着庄严肃穆,坐着非常舒服。

镇江市委书记龚海滨说,镇江的经济发展在江苏排在前列。镇江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市级绿色工厂62家,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建设试点城市。有9所高校和20多所中专院校,在校生10万余人。镇江的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著名的水漫金山故事,白蛇传的故事就出在这里。镇江交通便捷,不但有多条铁路在这里经过,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希望媒体朋友们客观报道镇江,讲好中国故事。如果需要采访什么内容,可以随时安排。这也是自信的表现,欢迎记者来访,而且也不怕提问题。

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的15家媒体参加此次江苏行采访活动。

“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南京正式启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南京报道

3月27日下午,“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启动仪式在南京的江苏议事园酒店举行。

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首先致辞。她说,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是中国侨联指导,江苏侨联主办,镇江,淮安,连云港三市侨联承办的一次国际华文媒体在江苏采访的活动。他们将主要就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绿色经济发展等主题进行采访。

江苏省新闻办副主任胡竹出席启动仪式并向大家介绍了江苏。他说,江苏环境优美,水多,有太湖。江苏也是工业大省,开放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水韵江苏,苏州园林,大运河,昆曲,四大名著中的三个名著的作者,吴承恩,施耐庵和曹雪芹都是江苏人。江苏堪称世界文学之都,美食之都,高校数量全国之首。此次采访将进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项目,主要介绍江苏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说,江苏是今年“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的第一站。

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近年来,侨联信息传播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侨联党组的带领下,夯基垒台,探索创新,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抓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助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深入人心。“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作为“追梦中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2018年以来,已经举办15期,通过组织侨界媒体记者实地采访,充分感受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效果日益彰显,影响日益广泛。可以说,“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已经成为了侨界广泛关注的一项活动。希望广大华文媒体朋友做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一是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希望媒体朋友们用国外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帮助住在国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是要发挥融通中外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希望媒体朋友们创新国际传播方式,聚焦海外关注、突出融合创新、拓展全球覆盖,用好用活AR、VR、短视频、直播等融媒体手段,运用微视频、动漫、Vlog等交互话语体系,推出兼具可读性、影响力的作品,让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

三是要向海外宣介江苏在谱写“强美富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取得的新成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江苏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被誉为鱼米之乡、人间天堂。这片土地上,有着通江达海的雄浑,有着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有着传统与现代共同构建的底蕴与新风。希望媒体朋友们在参访的过程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感知“强美富高”新江苏,运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多看、多写、多宣传,让大美江苏成为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记录“强美富高”新江苏。

同志们,朋友们!

江湖潮落间,云帆正向阳。山水钟灵秀,最忆是江南。

我宣布,“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正式启动!

随后,采访团驱车前往镇江采访。

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团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参加红色文化海外传播示范观摩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江苏报道

3月27日上午,南京天气晴朗,气温回升。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团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参加红色文化海外传播示范观摩活动。

据导游介绍,雨花台这个地方在1927年以后,成为国民党政府血腥镇压共产党和进步青年的法场,据统计,这里曾经处决1519名中共党员。

记者们带着沉重的心情走上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倾听导游的介绍。这里记录的所谓知名人士和现在的知名人士并不相同,只是因为知道他们的名字。事实上,还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却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因此不能在这里记载。

当然,介绍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进步青年,年轻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建立。国民党于1924年建立。双方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但是,到1927年,国民党政府突然改变主意,把屠刀伸向共产党。

看着那一张张俊勇的照片,智慧的照片,看着他们一个个临死前都还不到30岁。小的只有17岁,大的也就39岁。他们都是在1927年到1949年之间被杀的。

他们中有一位华侨叫许包野,曾经在德国歌德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懂四国语言。回国投身革命后,却惨遭杀害。

本记者一路上忍不住流泪,深深地反思,为何会发生如此惨剧,主要是因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能容忍共产党的存在。而共产党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共和国而奋斗的。在这个过程中惨遭杀害。国民党越是要对共产党赶尽杀绝,共产党就越是有一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那种精神和信仰。即使是在狱中,即使是被严刑拷打,他们也要坚持。因为有很多人并没有犯罪,只因为信仰的不同就被杀害,这更激发了共产党的斗志。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进行革命和建设。

参观完了,大家坐在一起探讨红色文化的海外传播。

澳洲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任传功说,这些人,其实他们的家庭都是很富有的,他们在当时能够出国留学,肯定都是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但是,他们还是参加了革命,为什么?主要是他们有为大多数老百姓得到解放,过上幸福自由生活的目标和愿望。有了这样的目标和愿望,就有了坚强的信念。

海内外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指出,红色文化的宣传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工具来宣传红色文化,结合旅游和文化一起向海外读者和观众宣传。

本网记者认为宣传红色文化有利于回答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要坚持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老百姓拥护共产党?这都是因为从一开始有这么一批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而牺牲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了。现在,也要强起来。

人民网记者黄伟认为多语种宣传还是非常重要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慧卿,江苏省委党校原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王培智也分别讲述他们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看法。

与会者也认为最好是多举行研讨会,大家交流思想,最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在交流和碰撞中形成新的思路。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充分肯定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指出,对外宣传还是应该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想出更多好主意,因地制宜地拓宽思路,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他也希望海外华文媒体同仁有历史责任感,有担当。

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主持会议,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振刚致辞介绍了中国的红色文化点儿有165处。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斌出席会议。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向刘斌局长授予中华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牌匾。

在大家开会时喝茶的茶杯上刻着革命烈士恽代英的诗句:好人是有操守的,好人是有作为的,好人是要能为社会谋福利的。人民网记者黄伟说,如果这样的诗句能够翻译成英文就更好了!

江苏省侨联举行仪式欢迎海外华文媒体来江苏采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南京报道

3月26日晚,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在南京议事园酒店举行欢迎仪式欢迎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前来江苏参加“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活动。

艾卉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对媒体记者走进江苏报道江苏表示感谢。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林潇凡处长,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领导以及南京市侨联的领导等参加了欢迎仪式。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瑞典,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波兰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五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央视总台,人民网等三家国内涉侨媒体参加了本次欢迎仪式。

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在黄山体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实践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黄山屯溪报道

3月25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访问了黄山市屯溪区的三个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切实体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个项目就是凤霞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凤霞村因为凤求凰的故事而得名,也就是凤和凰在这里幸福安居的传奇故事。走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红绿相间的色彩,非常好看。

刘春芬44岁,住在她身后的这幢二层楼的别墅里,家里只有四口人。孩子已经到上海去上学。问到她对生活是否满意时,她非常高兴地说,“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真的太好了。我们住在这里非常舒适,大城市来的人看到我们的生活环境都觉得我们过的是“小资”生活。

村支书李建军是个退伍军人。今年50岁。他说,这里村民的土地依然归村上所有,但是,已经承包给了合肥的开发商,在这里做民宿项目。很多大城市里的人来这里可以住上几天,不但能吃当地的土特产,还可以有垂钓等其他活动项目。他们可以在这里”洗肺“。

该村102户人家,400多口人。家家都有宽敞的住房。失地农民当上了服务业的工人。同时,由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很多农民自己种菜自己在网上销售,或者网上直播带货,大大地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获得的实惠很多。

记者来到南溪南村的时候,发现这里是个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有吴家和江家两大家族。吴家高官厚禄,江家崇尚艺术,这个村的文化气息深厚。村支书吴小平对这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走在街头巷尾可以看到老百姓家家贴春联,有23家开豆腐店的人家,十里八村,这里的豆腐很有名。这里还保留着吴家的名胜古迹。在这个村,有很多老人住在这里。一位73岁的老奶奶表示,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感觉很幸福。尽管现在她的一条腿有点儿不利落,拄着拐着。另一个邻居也是一位高龄老人。

这里家家都有自己的小生意。有一幢楼房高达四层,我问他们住几户人家,他们说,就是一家老少三代或四代住着。让人感觉居住条件真是更上一层楼了。

总体来说,这一带是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色的村落。据了解,当地政府规定大家都建设徽派特色的青砖白墙的房子,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

上午走的最后一个景点是瑶草吧,就是当地的年轻网红想的主意。看油菜花,喝咖啡。一打听,原来这里曾经是养猪的地方。后来,建设美丽乡村,他们决定不养猪了,种油菜花或者向日葵,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不同的颜色,同时人们可以到这里喝咖啡,休闲一下。

期间有个来自山东的小伙儿,说他从山东飞过来的,特意就是来这里游玩,因为他是从网上看到这里的民宿和古村落的消息的。感觉在拍电影一样,真的很神奇。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是进到一座非常古老的房子,从上到下都是木质结构,听说是从别的地方拆了,在这里重建的。在瑞典的天然博物馆,斯堪森也是这样,把几百年前的南方的房子搬到首都重新盖起来当博物馆。安徽这样的地方很多。

下午,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体验了茶艺。人们现在喝茶已经不是简单地喝茶了,而是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例如在酒酿里加猴魁茶。

还有在飞机塔台上喝咖啡也是非常具有年轻人创意的色彩。叶女士自己调制的咖啡借鉴了白墙黑瓦的特点,实际上是用黑芝麻和牛奶来调,吃起来也非常好。他们利用过去不用的旧塔台,改装成了咖啡屋。让父母带孩子来这里玩耍,就是在二层楼的楼顶,即可以看到飞机的起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可以借机喝咖啡,一举两得。真是好主意。

叶昕是墨韵书香民宿的总经理。他的经营理念和实践完全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说,在大城市的人们因为生活节奏快而产生很大的压力。他们到这里可以完全放松。人们可以在这里做很多事情,可以呆两三天。闲来垂钓,孩子学习,公司开会,年轻人宿营都可以。这里正好在江边上。徽派建筑特色明显,绿色植被非常养眼。院子里的池塘养着金鱼,各种盆景和绿色植物,让人的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这里的山确实很绿,水也非常的清澈,到处是粉色的花,黄色的油菜花,还有很多种植物,生物多样性也非常好。他们说,这里不同季节也有不同季节的色彩。人们吃的也都是当地自己种的绿色有机蔬菜,例如,竹笋,苋菜,鱼和豆腐,都是自己产的。

屯溪区委书记吴旭光在第二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暨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昱见屯溪”集中采访活动中介绍国际会客厅-屯溪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黄山报道

3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暨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昱见屯溪”集中采访活动中,屯溪区委书记吴旭光向大家介绍了国际会客厅屯溪。

他说,屯溪,又称昱城,是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世界名山黄山坐落在旁,含韵千年的新安江穿城而过,国际范、时尚风、徽州韵在此完美交融。初到屯溪,您会一见钟情;常来屯溪,您会一往情深。

走进诗画屯溪,带您体验自然人文之旅。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犹如一幅大泼墨的新安山居图。观三江烟霞、听稽灵松涛、赏鬲山荷韵,尽享“不施粉黛亦倾城”的秀美风光,作家郁达夫深情写下“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道出了烟雨江南的美妙印象。这里历史厚重、人杰地灵,犹如一曲恒久流传的经典颂歌。城东篁墩是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祖居地,被誉为“程朱阙里”;城西隆阜是近代思想启蒙先驱戴震的故里;城中前园是一代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桑梓之地。这里物华天宝、文化繁荣,犹如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精品景区串珠成链,文保单位灿若繁星,徽派建筑巧夺天工,程大位珠算法、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蜚声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里的璀璨明珠。

走进活力屯溪,带您感受创意创新之势。这里处处是创意。屯溪老街、屯溪河街、黎阳in巷融合古风古韵和国际国潮;三江口城市商圈、元一美食街、花山世界点亮夜间经济;稽灵山乐园、向东厂漫话谷、瑶草吧人声欢腾;禾谷耕舍、舍得墨韵、还淳民宿精彩绽放;屯绿、臭鳜鱼、黄山烧饼撩动味蕾,每年引得千万游客追逐打卡。这里时时讲创新。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斩获省科技进步奖、入选国家“专精特新”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加速集聚,荣获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区”。这里人人谋创业。签约“长三角人才发展联盟”,入选全省人才强区培育典型,黄山人才公园里深爱青年、成就青年的氛围满满,超4万户市场主体在昱城大地创新创业。

走进国际屯溪,带您领略拥抱世界之姿。这里颜值越来越高。塑造“国际屯溪·冰清昱洁”品牌,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如火如荼,在“城市徽客厅”席地可坐,在口袋公园感知生活美学,到新安江畔邂逅“五朵金花”,赴凤霞解锁“五微”蝶变之路,漫步南滨江仿佛置身景城相融的美丽画卷,开窗见绿、推门入园的高品质生活触手可及。这里人气越来越足。打造15处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世锦赛竞走选拔赛、全国越野跑挑战赛、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品牌赛事轮番上演,“相约黄山·昱见未来”、“国际屯溪·昱见艺术”、 非遗民俗节、龙舟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广受好评,“屯溪好声音”唱响世界。这里舞台越来越大。

2022年由春及冬,从“外长会客厅”到“总理圆桌会”,圆满完成70余场外交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屯溪倡议”载入外交史册,外交部用“四个没想到”盛赞屯溪,一再“官方盖章”有力印证了屯溪的国际高度。朋友们,感受比聆听更真实,现实比推介更精彩。让我们相约“国际屯溪”,追逐星辰大海、追寻诗和远方,共赴一段“昱”见未来的最美时光。

来源:屯溪融媒

黄山花山谜窟展现人间奇迹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黄山报道

3月24日晚上八点,本网记者随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同前往花山谜窟。体验了一番人间仙境。

导游说,在黄山有十多个石窟,人们并不清楚这里的石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拓的。各种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这里有10多个这样的石窟,但今天只参观一个二号石窟。

要去到石窟需要走很多台阶。两边都是山,山上都是树。五彩斑斓,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交织,通过高科技虚拟技术,让人领略无限风光,配上优美的音乐,真是一个迷人的夜晚。

导游说他们一般是4月1日开放,门票一套128元。感觉如果年轻人到这里谈恋爱,有剧本杀的感觉,笔者不知道什么是剧本杀,但是,它确实给人梦幻的感觉,桃花坞,金银岛,聊斋?看看脚下,似乎走在荷塘月色里。

到了石窟,让人大开眼界。导游说,这里大约是在1700年前开凿的。估计是汉代的时候。那么是什么原因开凿的呢?有人说,安徽这地方在古代都是在北方中原发生战乱的时候,很多富有的人家带着钱财到这里逃难的。到了黄山这一代,藏兵10万都可以不露任何痕迹。因为这里上千米的高山有很多,藏在山坳里,外面的人就看不见。

因此,感觉是为军事防御准备的。里边确实都像是一间房子,一个客厅,一个水池,等等。开凿的巧夺天工,不用一根钉子,一个木屑,就这样弄出非常宽敞的地下空间,上下错落有致,因地制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笔者以为是曹操的坟墓,或者是什么大人物的坟墓,但是,堂堂曹操,为何把自己的坟藏在这里呢?听说他的坟墓上面是有河水或湖水守护的。不过安徽这一代也到处都是水池,有点儿象瑞典的斯莫兰地区。到处都是油菜花,到处都是水泊。

不管怎样,这就是资本,旅游资本,人间奇观。从石窟里出来不久,见到一个水帘洞。奇美无比。

过了水帘洞,是一个湖。湖的周围都是树。那感觉有点儿象朝阳公园里的水。但是,在晚上八九点钟漆黑的夜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真让人感觉如醉如痴。醉倒在这神奇的美景中。优美的音乐,为水流提供节奏,百般变化,让视觉效果极佳。人的心情因此而放松,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心脏的剧烈跳动。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平静,那么美好。

真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夜晚。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走进黄山茶厂发现与哥德堡号的密切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安徽黄山报道

3月24日下午,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随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黄山附近三家茶厂。第一家是黄山独具特色的松萝茶场。松萝茶是王光熙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茶。

王光熙是松萝茶的传承人。他的茶叶出口30多个国家。应该说王光熙很有外向型的思维。他在自己的logo设计上采用英文CHINESE TEA,但用的是上下结构,看起来又象一个印章,真是很有创意,同时,他在储存茶叶的仓库里挂上出口国的国旗,代表18国进口他的茶叶最多,进口商看到这些,感到非常高兴。他的茶叶成吨成吨地出口,远销美国,加拿大,拉美国家,摩洛哥,非洲多个国家。

原来18世纪瑞典哥德堡号商船来中国进口的茶就是松萝茶。该船在抵达哥德堡的时候,不幸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沉没。沉没260多年之后,瑞典人把船打捞上来后,发现用锡箔纸包的松萝茶在茶罐里依然醇香无比,安然无恙,展示中国奇迹。

瑞典国王作为礼物在2006年哥德堡号抵达上海之后,送回王光熙公司一点这样的茶。该茶至今在该公司的博物馆里存放展出,永久展示中瑞交流的历史和友谊。

哥德堡号帆船的画也高高悬挂在那里,让人铭记松萝茶在18世纪就已经远销国外。

笔者曾在瑞典寻找中国的印记和影响,结果发现了哥德堡号,哥德堡博物馆里的满清官员交易的图片,皇后岛的中国宫,丝绸厂和我家后边的瓷器,更不用说哥德堡号上的松萝茶。

回到中国,我在北京看到H.M服装,看到华北平原上的宜家大商城。爱立信,以及中瑞结合体沃尔沃。这里也有瑞典的印记和影响。

记者参观的另一家公司是把茶叶加工工艺机械化,现代化,实现科技赋能,量化生产,用机器代替人工。

另外,谢家的传人还在开茶厂。他们的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茶文化堪称博大精深,有红茶,绿茶,花茶,各有各的功效。在黄山,茶的种类也很多,这三种茶都有。而且安徽拥有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三种。青山绿水加清茶。山好水好,人杰地灵。

参观茶厂的嘉宾还有中新社社长陈陆军,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建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