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二十大报告详解中国式现代化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式上代表9600多万名党员做了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报告,它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乃至未来30年甚至是第二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图。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他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在报告中还提出了2035年的总体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同时也指出,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成解码中国关键词

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成解码中国关键词

发稿时间:2022-10-18 15:1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中国进入“二十大时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平外交政策”等成为国际舆论场热词。

  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中国未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二十大将揭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发展方向。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对外界来说,二十大报告是观察未来五年中国政治和经济走向的重要依据。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援引专家观点认为,二十大讨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多家外媒解码中国的关键词。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语码”。报道援引二十大报告内容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出,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中国不会选择过去西方国家依靠战争、殖民、掠夺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幸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世界影响几何?

  中国经济政策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国际舆论普遍期待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哈通社刊文称,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柬埔寨《柬华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将不断推进,这些都显示中国将继续参与并深化经济全球化,这对于积极寻求发展的柬埔寨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的话报道称,二十大的召开对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通过的决策将影响中国在对外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路线。

  和平外交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国际舆论还普遍关注二十大报告有关外交政策的表述。多家外媒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中方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将如何描述当前的全球局势,中国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怎样的贡献受到关注”。

  法新社、塔斯社等媒体注意到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反对冷战思维”的表述。报道称,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到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习近平20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6日做的20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呢?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shipin/cns/2022/10-18/news940617.shtml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成解码中国关键词

发稿时间:2022-10-18 15:1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中国进入“二十大时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平外交政策”等成为国际舆论场热词。

  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中国未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二十大将揭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发展方向。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对外界来说,二十大报告是观察未来五年中国政治和经济走向的重要依据。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援引专家观点认为,二十大讨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多家外媒解码中国的关键词。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语码”。报道援引二十大报告内容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出,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中国不会选择过去西方国家依靠战争、殖民、掠夺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幸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世界影响几何?

  中国经济政策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国际舆论普遍期待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哈通社刊文称,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柬埔寨《柬华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将不断推进,这些都显示中国将继续参与并深化经济全球化,这对于积极寻求发展的柬埔寨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的话报道称,二十大的召开对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通过的决策将影响中国在对外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路线。

  和平外交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国际舆论还普遍关注二十大报告有关外交政策的表述。多家外媒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中方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将如何描述当前的全球局势,中国将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怎样的贡献受到关注”。

  法新社、塔斯社等媒体注意到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反对冷战思维”的表述。报道称,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到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从习近平眼中“最大的人权”,读懂当代中国的人权观

2022年10月09日 1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近观中国)从习近平眼中“最大的人权”,读懂当代中国的人权观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梁晓辉)在今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一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中国人权观的主题边会引发外界关注。名为“以人民为中心:当代中国人权观的价值遵循”的这场研讨会,再次将中国的人权观带入世界聚光灯下。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这句话,是中国人权观中为人熟知的论述之一,被认为是“以人民为中心”当代中国人权观的集中体现。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塑着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外界注意到,“人民”是习近平在论述人权时的高频词,如他在谈及人权普惠性时指出“人权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谈及人权主体性时表示“让人民成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贺海仁认为,当代中国的人权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紧密相连。用最大人权观表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国家制度、深入践行小康社会工程和从容应对人类重大危机,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权利实践和权利方法。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观贯穿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落脚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着眼于“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的人权,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着眼于消除“贫穷”这一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生存权、发展权等首要的基本人权时,中国全力应对,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妥善应对人类重大危机,从中都能看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人权观所发挥的作用。”贺海仁说。

  “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年间,中国人权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在不断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更注重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提供助益。

  习近平曾强调,“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现任的人权理事会成员国。中国关于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人权治理的立场和主张,与中国的人权实践紧密相关,外界将其视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唯一持续制定和实施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主要大国,近十年,中国展现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全球人权治理姿态,既参与具体的人权事务,也通过对外援助、抗疫合作、减贫合作等助力他国改善民生,更通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致力于“兼济天下”“天下大同”。

  回顾这十年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成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尤其关注到中国人权观给世界带来的启迪。

  当今世界,人权话语权被少数国家所垄断,其概念遭到任意解释和滥用,有时充当政治武器,有时又成“双标”借口。在此背景下,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强调,人权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不能脱离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空谈人权。

  习近平鲜明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人权,不能以别的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搞双重标准”。

  常健认为,中国推崇的是一种平等、开放、包容的多元人权观,在世界人权认知中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也有助于将人权议题从对立和对抗中解放出来,同时更给那些想探索本国人权发展模式的国家带去启迪。

  有评论认为,中国所秉持的人权观,也与中国在民主和现代化上的认知同步:“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基于此,中国近些年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在民主和现代化道路上不断积累和探索出的成果。

  而当代中国的人权观,亦是中国在人权领域不断探索和积累的成果。“从中国自身看,它行之有效,从世界看,它带来了启迪。”常健说。(完)

【编辑:刘湃】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记者亲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做二十大报告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 陈雪霏 北京报道

10月16日上午,北京的天空十分晴朗,微微的秋风给人一丝凉意,记者们乘坐大巴从酒店经过西直门桥,奔南二环途径很多地方,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看到四世同堂的店面时发现旁边都是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等等,记者心想,只要寿命长,就会有银行。四世同堂是中国当今很多家庭的写照,有了足够长的生命,自然就会有财富和自由。

中国共产党也是一样。一个能够熬过百年的大党,在世界上也是罕见。尤其是一个拥有9600万名党员的党必然是世界最大的政党。

北京的街道焕然一新。疫情三年,记者首次回到祖国首都北京,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街道清新干净了,真的是一尘不染。街道上的车新了,干净了,都是名牌车,都很新。房子新了,树多了,草绿了,天蓝了。北京变得平和了,2017年那种喧闹和各种机动车鸣笛的现象没有了。机动车主动给行人让路,行人也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说在一些还在兴建中的小城市还存在交通复杂混乱的局面,那么在北京,一切都是错落有致。人们可以乘公交,可以坐地铁,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自己开车。不管怎样,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路上需要时间,但是,秩序还是要遵守。

到了前门,天安门广场更是焕然一新。 有人问我是不是心潮澎湃,或者是无比激动,我想说,我的心没有那么激动,因为周围的环境都让我感到心平气和。人们说话的语气也都是温文尔雅,低调,心平气和。所以,我的感觉就是舒适,舒服,比较服水土,一切服从安排。当然,如果你自己记不住车牌号,你肯定会激动。

人们有序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来到人民大会堂前,一路上有人不断地拍照,敬业的记者们不停地进行着直播。让远在他乡的听众或观众能够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体验这庄严的历史时刻。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u代表大会,党员人数是1987年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两倍。1987年的十三大中国首次提出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三十五年来,中国一直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意思呢?就是万变不离其中,无论怎样都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让大多数人富裕起来。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但是,后面还是提出了然后达到共同富裕。

过去三十五年来,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现在,是要让所有人都达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至少这个目标要在不久的将来要实现。

这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所在。二十大就是要为中国指明未来的方向,提出未来的任务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

由于新冠,人们必须都戴口罩,都做核酸,严格的检查,确保不能有一个漏网。为了安全,大会也要求只能戴一个手机入场。

10点整,军乐团奏乐。大会由李克强总理主持。他首先宣布为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革命先烈默哀。

然后,由习近平总书记做20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是中国历届领导人中普通话说的最好的,音正腔圆,比播音员说话还标准。因此,他的讲话让人听起来不累,让人听起来句句顺耳。

20大报告不光是听起来顺耳,主要是其内容直接贴近群众。就拿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来说,它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党未来的使命和任务。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北欧绿色邮报网将继续实地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