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中瑞文学论坛,

今日头条:中瑞文学论坛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9月4日,中瑞文学论坛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瑞典作家协会主席阿德流斯和中国作协副主席钱小芊出席论坛并讲话。

论坛首先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介绍嘉宾。

桂从友大使首先发表讲话说,文学是全球性语言。文学讨论实际上就是讨论生活和社会,是相互了解的最佳方式。近年来,中瑞文学交流非常活跃。尤其是作家交流很频繁。今天的论坛标志着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开始。我相信两国人民的经一步交流与合作将得到加强,我们的心会彼此更近。

古纳尔.阿德流斯,瑞典作家协会主席说,今年上半年瑞典作家代表团到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次中国作家来访是对上次访问的回访。双方的交流对增进相互了解非常有好处。

中国作协副主席钱小芊说,中瑞两国的文学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作家经常往来,两国文学作品互译逐渐增多。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及莫言等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在瑞典受到读者喜爱,而瑞典著名诗人特朗斯特罗母的诗歌,林格伦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及《马丁.贝克》系列侦探小说在中国也拥有广泛的读者。上个月,瑞典书籍《植物志》作为瑞典最美的书亮相上海国际书展,引起中国读者们的兴趣。正如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先生所言,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我想借此补充一句,世界文学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不断增进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他说,中国作家协会1949年成立以来,已经由46个团体会员和11236位个人会员。每年出版文学类图书五万种,其中长篇小说五千部。这十多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每年原创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亿。已经与世界50多个国家签订了相互翻译对方经典作品的协定。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文学交流合作,通过中外文学论坛,研讨会,国际写作计划等形式,不断增进与各国文学界的友谊,了解,拓宽交流合作的渠道和领域。

“我们希望以此次中瑞文学论坛为开端,进一步加强与瑞典作家协会和瑞典作家朋友们的友好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两国作家,翻译家的交流搭建平台,丰富文学交流内容,开展作品互译工作,让两国读者有机会更多地阅读对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使文学和作家成为我们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和使者。”

交流研讨会由瑞典著名翻译家莫言小说的翻译者陈安娜女士主持。

毕飞宇首先阅读了他的一段文章,讲述了他从事写作的心路历程。他说,是父亲的远眺和瞭望给他启迪,让他思考,进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阿德流斯也用瑞典语阅读了他自己的作品。他也描述了父亲的形象以及他对父亲的感受。

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讲述了她写作的动力。原来,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阅读了瑞典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名女作家赛尔马.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受到拉格罗夫的启发,她写了很多儿童作品,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等都成为中国儿童非常喜爱的畅销书。她的书已经卖到五千多万册。

瑞典儿童作家凯撒. 郭丹也用瑞典语讲述了她的创作之路。

 

下午,更多的瑞典文学爱好者和学生来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倾听中瑞作家对现代文学的交流和讨论。

作家东西,格非和悦然.苏玛达尔都讲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学的看法。

瑞典作家塞尔波尔讲述了她创作重要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并阅读了其中片段。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克讲述了他对莫言写作风格的感受。

中瑞作家翻译家一起合影留念。

作家陈述之后,有人问到中国作家是否拿来的太多,保留自己的太少,而日本和韩国作家则更多保留儒家思想?格非和东西都认为,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作家虽然在形式上,在一段时间里受到拉美作家的影响,但实际上,他本身就是受到中国古代作家蒲松龄的影响,内容上也完全是本土化的内容。

主持人陈安娜问是否中国现在对鲁迅不像以前那样重视了,是不是?格非说,事实并非如此,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本里没有了,但在高中课本里还有,在课外读物中也有,因为以前中国学生几乎不读别人的书,只读鲁迅,因此,后来,也扩展了对其他作家作品的阅读和介绍,因此,让人觉得好像不像以前那样重视了,其实是丰富了更多内容。

诺奖评委再次透露,诺奖委员会第一个想给中国作家颁奖的其实是鲁迅。当时,让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前去联系,推荐,结果鲁迅说,以我看,中国现在还没有任何作家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就这样婉言谢绝了。而且后来不久,鲁迅就去世了。因此,很可惜。据著名汉学家,另一位诺奖评委马悦然说,他其实非常想推荐沈从文获得诺贝尔奖,结果等到他真要推荐时,沈从文也去世了。作家林语堂受到过赛珍珠的推荐,但因为二战诺奖中断评审,因此也错过了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