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口罩

贵州省侨联副主席罗坤:助力抗疫 诠释担当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助力贵州抗疫,是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贵州德坤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坤2020年最深刻的记忆。

    去年除夕前,罗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立即组织多地分公司和办事处人员采购防疫物资。

   “经历过非典疫情,我知道在疫情高发的时候,抗疫物资紧缺,所以无论口罩多贵都让他们买来。”罗坤告诉记者,除夕当天,公司安排专人辗转4个省终于筹集到了60余万只口罩。

  这些口罩,除途中捐赠4万只支援湖南省长沙县抗疫外,其余56万只通过省政协快速捐赠到急需口罩的地区和单位。除了口罩,罗坤还筹措资金,组织专人采购到了贵州抗疫一线急需的负压救护车。

20多天的努力,终于将6辆负压救护车送到贵阳。通过省政协的牵线搭桥,全部捐赠交付给贵州将军山医院和部分市州医院,为多家医院填补了负压救护车的空白。

  去年疫情期间,罗坤带领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助力贵州抗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省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因为贡献突出,他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助力抗疫的经历,让罗坤对加强疫情防控有了更多思考。围绕加强进口物资检验检疫、加强人员流动管控等方面内容,他准备在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建议。

  担任省政协委员三年多来,罗坤积极建言献策。去年以来,身兼贵州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罗坤,多次参加调研,参与准备了关于农村白色垃圾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提案,将提案交到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

来源 贵州省侨联网

编辑 陈雪霏

观点:戴不戴口罩与宣传有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陈雪霏

今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以后,向海外华人华侨发出需要N95口罩的请求。华人华侨接到召唤,立即组织捐款并购买口罩。当时,瑞典专家和媒体就发表评论说戴口罩不一定能够防止被传染。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医用口罩还是普通口罩。医用防护物资的要求写得很明确是N95口罩。为什么专门提N95口罩呢?因为N95是欧洲标准,其密度是可以防止新冠病毒的。中国所发出的请求都是通过实践经验得来的标准。例如,曾经经历过SARS救治的第一吹哨人张继先,她就是因为曾经参加过SARS救治,她今年54对,当时就是37岁,正年轻的时候,那么现在看到这个病情,她就知道,必须要做好防护,所以,她第一时间和院里要求要防护服,防护镜,当时,还怕引起恐慌,不让明着穿,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就把防护服穿在普通服装里边。所以,从头到尾她所在的部门都没有医护感染。

可悲的是象李文亮医生所在的眼科门诊和胸内科等科室,因为没有这个经历,又不是呼吸科,所以,做的防护就不到位。虽然他当时也戴了口罩,那个口罩很可能就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所以,不能达到防护标准。最主要的就是一开始没有把病例病人很好地分开。

那么,当我们大量购买口罩的时候,有人以为就是普通人需要的口罩,那么普通口罩就没有防护作用,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接触了感染者,你戴的不是N95口罩,你可能也会被感染。感染的可能性在于,口罩外部有病毒,你如果没注意卫生,就又可能把病毒带到家里,或者是感染你的手,然后你的手再摸鼻子或眼睛,那么也会感染。

因此,从一开始,瑞典媒体和专家就都说口罩不管用。而事实是,医护人员必须有必要的防护,否则,进去一个感染一个,因为你面对的是感染者。他或她肯定会传染给你。

但是,后来,在中国,普通人也都开始戴口罩,再后来就是你不戴口罩不许出门。有的老妇女因为不戴口罩被警察批评,她们还大闹警察。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基本上还是都戴口罩了,不但中国人戴,日本人,韩国人都戴,中国的香港和台湾人也都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17年前的萨斯非典的经历,他们知道这个病毒的厉害。只有那些被洗脑的人不信邪,例如韩国新天地信徒,结果也害了韩国大邱,那里是重灾区。

在中国,本来空气就不是特别好,雾霾严重的时候,很多人也都戴口罩。包括本人回国,在三月份的时候,也经常戴口罩。所以,相信口罩的作用,也就自然戴上了。

2013年雾霾十分严重的时候,本人曾经把瑞典的工业用的矿山上用的大型防毒面具一样的口罩戴上了,结果,感觉非常好,在北京雾霾很严重的情况下,戴上它,就觉得空气是清新的,甘甜的。而且以往嗓子爱发炎的情况也没了,能保证国内两个星期不生病,口罩是有功劳的。

2014年去于默奥采访,于默奥的博士生,居然设计口罩防止雾霾。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问题真的十分重视。例如,空气净化器等等。但是,到自己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没那么严重。

不但瑞典的专家不承认普通百姓戴口罩有防毒作用,而且世界卫生组织到现在也没有说戴口罩有防毒作用。不过,世界卫生组织从一开始就和中国专家的分析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中国很快就发现了无症状传染的问题。但是世卫组织认为既然传染就肯定有症状,只是症状不重,例如,身体发沉,但那不能说是无症状传染。瑞典专家也相信这个观点。而中国一直觉得有无症状传染。由于标准的问题,所以,中国似乎没有统计无症状传染的数据,但确实发现有这种现象。

现在,在瑞典每天都发布新闻,甚至一天两次,但是,在记者问及是否戴口罩有用的时候,他们都一直说没有用。但是当我问医生的时候,她说,其实,即使她想戴口罩,也没有地方去买。因为药店都没有货。所以,也就不好说戴口罩有用了,估计是怕恐慌。但瑞典百姓确实相信主流媒体和政府的说法。例如,有的瑞典人就即使有口罩,也死活不戴。坚持说没有用。

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一个瑞典男子戴口罩,没有看到第二个。所幸的是,今天去医院做胃镜,两个医生都在给我看病时戴上了口罩。防护面罩和塑料防护服。但是,感觉也是有点儿半心半意,因为防护衣都是短袖的,胳膊还露在外面。面罩是防止飞沫。但是,对于漂浮的病毒估计作用不大。

最近看台湾的李医生的节目发现,他是全力支持戴口罩的。他认为戴口罩不但可以防病毒,还可以防止其他流感。至少可以有60%的作用。

瑞典的中医也都相信戴口罩是有作用的。因此,我去医院时,她也建议我戴口罩去。

我认为戴口罩应该是有很多好处的。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可以保暖,气流到鼻子里,可以防止鼻子太干,可以对鼻炎有好处。当然,现在对防止新冠肺炎也是应该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媒体一直说没有用处,人们自然就不想买了,再说,即使想买,药店里也没有卖的了。如果有的买,专家也承认有作用,就会不一样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专家也不愿意说这个那个,怕成带路党。

我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点中医的经验。因为新冠病毒袭击人体以后,造成的病症是肺部病变,造成呼吸困难。在西方就用呼吸机。但是,如果没有呼吸机怎么办?中医认为,最重要的是加强肺功能。那么,一个简单的方子就是用几片姜加一小勺蜂蜜泡白开水一起早上起来时空腹喝。

瑞典从去年开始,也开始大量地研制出来有关姜的产品。例如,姜橙汁,姜粿汁,姜奶昔,现在又出来蜂蜜姜片,就像国内的蜜饯。瑞典人对中国的枸杞,姜和大蒜都是非常认可。市场销售还是很不错的。

好,今天的新闻就播送到这里,明天再见。

口罩、防护服不足?多家央企转产支援

据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庞无忌)最近两周,面对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等物资紧缺状况,多家中央企业转产扩产以提供支援。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任洪斌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在这次疫情发生之前,中央企业在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上基本没有布局,但疫情发生后,在得知出现紧缺的情况下,多家企业迅速转产扩产。
  例如:新兴际华所属的际华股份,以前主要是从事军队军装、被服等军需产品的供应,在得到生产防护服的指令以后,际华股份迅速转产,购置设备,培训员工。任洪斌介绍说,2月5日时,该企业的防护服产量只能做到7850套,到2月16日,已经形成每天4.5万套的供应能力。其产量占全国医用防护服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机集团苏美达公司也已经开始生产防护服,并逐步增加产量。
  过去主要从事无纺布生产的国机集团所属企业恒天嘉华,近期以最快速度转产医用口罩。到2月13日,该企业已经陆续开通了11条平面口罩生产线,现在已经形成了每天生产110万只口罩的产能。
  此外,央企利用其产业链优势,与民营企业共商共建。此前网上一则“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的消息“走红”。任洪斌表示,这则消息来自中国石化。口罩和防护服的基本原料是熔喷布,而熔喷布的原料是聚丙烯,这恰是中国石化的产品。任洪斌介绍说,中石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寻找具有生产口罩能力的下游企业,合作筹建了11条医用口罩生产线,由中国石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到2月16日中石化医用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了62万只。(完)       

中石化已对接11条生产线 每日新增口罩产能将超100万片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石化8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
  据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国石化将助力新增口罩产能每日13万片;2月29日,实现新增产能至每日60万片;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每日100万片以上。
  2月6日下午16:30左右,中国石化官方微博、易派客官方微信发出寻求口罩生产合作的文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微博、微信发布后,文中联系人沈先生的电话被迅速打爆,合作伙伴也在3小时内找到。
  据了解,本月15日,将有1条口罩生产线率先到位,20日有4条、月底还有6条到位。中国石化将上述装备提供给有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用于扩能增产(以生产企业租用中国石化设备的方式组织生产),并提供生产原料。
  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也已经联系到3家地方的口罩生产企业,为他们提供熔喷布原料和协调生产设备。
  北京市房山区的1家企业,马上供料就可日产口罩3.5万片;江苏的1家企业,由中国石化组织原材料,9日开始调试生产,每天可生产口罩10万片;广东的1家企业,中国石化通过协调,帮其采购到两条闲置生产线,调试投产可日产口罩10万片以上。三家企业可累计日产口罩23.5万只以上。
  此外,中国石化还与中央企业新兴际华下属口罩厂商谈合作,提供生产原料。本月16日,一条生产线将试车,可形成每日10万片产能,后续还有2条生产线在口罩机到货后再续合作,以进一步提升产能。
  中国石化表示,上述生产的物资尽量都送到湖北疫情地区,也可考虑供应生产企业所在地抗疫防疫之需。(完)      

制造业重镇广东佛山:全力支持企业转产口罩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佛山2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佛山市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全市口罩生产及市场供应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全力支持本地企业转向口罩等应急物资生产。
  据了解,佛山是珠三角制造业大市,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所有的行业在佛山几乎可以达到90%以上的配套。
  在该通知中,佛山市提出,鼓励现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及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产能。组织发动具有相应生产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转向应急物资生产,在设备采购、车间改造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在企业办理相关资质备案手续方面设立“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佛山全力鼓励装备企业生产口罩机等应急物资装备,积极发动具有研发生产实力的装备企业加大应急物资装备的生产力度,切实解决在扩大防控物资产能过程中面临生产装备急缺的问题。
  该通知称,佛山将采取措施帮助口罩等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各区政府、各职能部门采用到企业驻点、财政支持等有效方式,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用工短缺、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问题。
  此外,在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佛山将通过政府定点采购、预付货款等有效措施,切实增强生产企业大力生产及增资扩产的信心;针对列入名单制管理的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授信力度及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帮助。(完)      编辑 陈雪霏

除了口罩 还能给战“疫”医者送去什么?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除了口罩 还能给战“疫”医者送去什么?
  中新社记者 张素
  “请把医用N95口罩留给一线医护。”多家媒体2日共同呼吁。截至发稿时,这一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超过5000万次。
  N95是指一种过滤效率标准,对应的是防尘、医用防护两类口罩产品。当前,中国的口罩日产量逾1000万只,但N95医用防护口罩日产能仅有60万只。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内的多位专家均表示,一般口罩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满足普通民众的需要,大家应把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
  受此号召,有的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公告,要求各级各单位将已购买或储存的N95口罩全部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使用。为鼓励市民捐赠,公告还提出“1副N95口罩可兑换5个普通口罩”。
  连日来,从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主人公原型陆勇等人到华人华侨、多家企业,也都在海外采买N95口罩,并将这些医疗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上。
  人们知道,疫情当前,处于战“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口号”,更需要“口罩”。他们多一片N95口罩,就多一份防护和安全,我们也就更有希望早一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不仅是一枚口罩,更多保障医护人员的措施陆续出台。
  政策方面,国家卫健委3日明确“抗疫”医护人员感染应依法享受工伤待遇;补助方面,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对参与一线疫情处置的医护人员每人一次性发放6000元(人民币,下同)慰问补助;社会方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已为12家医院共15746名医务工作者提供每人3000元的人道救助金。
  当然,“口罩”重要并不意味着“口号”无用,但需要明白什么样的“口号”才能喊到人们的心坎里。
  1月31日,中共湖北省委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于这位身患渐冻症、在与生命“赛跑”的同时率队与病毒抗争的英雄,人们深表敬意。如果将视线放宽,几乎同一时期,中共在防疫期间对消极怠慢工作的官员严肃处理,截至1月30日,全国至少已有34名干部受到处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惩间拉平民众心里的公平秤。
  英雄也是血肉之躯。疫情暴发后,多家保险公司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无偿赠送专属的保险保障。在疫情发源地武汉,“封城”后交通不便,市民自发组建志愿者车队接送医护群体上下班。
  英雄也有后顾之忧。当医护人员被迫在家庭角色“缺位”,许多人自动“补位”。有自营生鲜平台免费为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送菜上门,有公益基金会设立专项资金、组建行动小组,为医护人员家庭中无人照料的孩子、老人提供支持,还有教育机构为医护人员子女免费授课。
  更重要的是,拉长时间线来看,人们正在重新塑造中国的医患关系。一句“加油”的背后不再是单方面的审视要求,更多了些惺惺相惜。
  战“疫”期间,也曾出现“肺炎病人家属殴打医生”“患者撕扯医生防护服”“患者向医护人员吐口水”等恶性事件。司法部门迅速出手,依法对违法犯罪者刑事拘留。人们在拍手称快时也在呼吁尽快以立法形式严惩“医闹”,为医院配备安检器材,切实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今年年初,一幅描述医患关系的漫画曾被广泛引用。画中的医生一手迎击“死神”的镰刀,另一手执起盾牌,抵挡着患者及其家属的菜刀。如今,有网友根据张定宇院长、剃光头的“90后”女护士单霞等医护人员的事迹改编成漫画,点赞数近18万。“或许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你一定会记得他们为了谁。”疫情过后,当人们不再需要“口罩”时,希望这“口号”依然久久地温暖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