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山西运城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运城市市长储祥好——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运城市市长储祥好——

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市长储祥好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运城市坚决担负起山西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历史使命,抢占机遇之先,拓展合作之路,塑造生态之美,夯实产业之基,筑牢文化之魂,努力在落实国家战略实践中展现担当。

储祥好代表介绍

  运城市通过创模板、树样板、锻长板、固底板,不断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是完善合作机制创模板。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抓手,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统筹生态治理树样板。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黄河干流运城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三是优化产业布局锻长板。紧盯产业转型、数字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弘扬传统文化固底板。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建设黄河金三角旅游圈,让运城成为黄河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

储祥好代表说

  下一步将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与相邻城市共同设立生态保护基金、补偿基金等,推动黄河、汾河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黄河中游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运城:千年文化展新颜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来源 《瞭望》和运城客户端

传承千年历史根脉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皓

Image

从空中俯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湖,景色如画(2021年9月14日摄)曹阳摄

◇运城盐池资源从工业化利用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开始了新的发展之路

◇万荣后土祠、芮城大禹渡、黄河栈道遗址……散落于河东大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串联跃动起来

奔涌的黄河水从“几”字弯一路南下,至风陵渡,折向东流。被揽入黄河臂弯里的山西运城,古称“河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神采奕奕的永乐宫、气势恢宏的解州关帝庙、点燃圣火的西侯度遗址……这里拥有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近年来,运城市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打造知名旅游强市,古老的河东大地正在绽放新活力。
传承千年历史根脉

河东池盐博物馆,一处名为“知盬学堂”的体验区,人头攒动。孩子们化身一个个“小盐工”,正亲身体验着“拓印”“盐雕”的“盐”学之乐。

河东池盐博物馆馆长潘海珍介绍说,运城盐池古称“盬”,有着5000年以上的开采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炎帝、蚩尤为争夺盐资源而战,尧舜禹率族人在周边定鼎建都,到汉代这里的盐就销往豫、鲁、冀、甘、陕等地,河东池盐成为古代重要的收入来源。

如今,运城池神庙及盐池禁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晒盐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如此,24座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6234处,国保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5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均为山西省最多……数千年的文明进程给运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运城盐池资源从工业化利用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开始了新的发展之路。

初秋的清晨,在运城市盐湖区新建的绿道上,不断有跑步爱好者从此经过。“这里空气湿润、环境优美,大家跑步健身有了更好的去处。”市民陈峰说。

9月中旬,“七彩盐湖”绿道正式启用,既是市民和游客骑行、跑步、健走的休闲绿道,也使古老盐湖的堤埝得到加固和修复,是运城市实现“退盐还湖”“还湖于民”的重要举措。

位于芮城县的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早期猿人阶段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拥有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圣火就在这里采集。圣火公园内,主体空间建筑采用“一线天”形式引入太阳光,游客置身其中“打卡”180万年前人类文明之火,感受历史沧桑和现代设计的交融。

“宜文则文,宜旅则旅”,运城市近年来文物活化利用手法不断创新。“盐湖区东郭墓地、新绛县侯庄墓群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改造利用为体育运动公园,拓展文物资源的旅游功能,夏县司马光故里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运城市文保中心文物保护利用科科长卫文革说。
文旅资源串联大河沿岸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流经运城八县市,向东奔腾至大海,沿途共345公里,串联一路风景,承载一脉文化。

禹门口又称龙门,位于河津市西北角的龙门村,“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便是在这里发生。作为黄河流经运城的第一站,沿岸地形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隘。

现在,黄河龙门风景区成为龙门村转型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龙门村党委副书记原娟珍介绍说,景区根据龙门古渡口的传说和红色故事,在黄河沿线设置了不同的景观雕塑,建设明清一条街、黄河全境微缩景观区、大禹治水时空文化园等,为这里增添了更多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味道,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让永济鹳雀楼闻名于世。当前,永济鹳雀楼景区主楼正在进行提升改造,一层到六层全部采用多点位角色演绎+全线音频贯通,同时楼内设置大型共享书吧、新零售文创展示区、本地特色产品售卖区,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万荣后土祠、芮城大禹渡、黄河栈道遗址……散落于河东大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串联跃动起来。

去年以来,运城立足独特的山川资源、区域优势,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着力打造沿黄河、沿汾河、沿涑水河、沿中条山和峨嵋岭的五条“绿色走廊”,在山水之间建起了一条条以绿色生态为底色,融生态、人文、休闲、农旅等于一身的绿水青山文旅整合经济带。

穿梭在绿色走廊和文旅景点之中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是牵引性项目之一。运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旅游公路在运城已涵盖8个县市,串联起A级景区24家、4A级景区13家,占全市景区的81%。今年举办的运城市首届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活动,共有200余辆自驾车和600余人参加,拍摄发送抖音、微信、微博等小视频3000余条,网络浏览量上亿人次。
探索文化表达新方式

一次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一曲文物保护的壮歌,一份忠诚为民的情怀,伴随着一台旋律悠扬的舞台剧,跨越时空、悠悠传来。舞台剧《永乐宫纪事》通过独特视角,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治理黄河、修建水利工程,党领导文物工作者历时10年搬迁永乐宫的壮举。

永乐宫坐落在芮城县,建于13世纪初至14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永乐宫纪事》主创人员、曾任运城市文工团团长的裴鸣说,永乐宫的文化和故事若想走出运城、走出山西,行至更远,需要更加多样的活化手段。

2021年7月,《永乐宫纪事》在山西大剧院首演成功,随后在运城各县演出6场。受保利剧院院线邀请,该剧计划于明年初起在全国10余个城市巡演。

近年来,运城市不断探索文化传承和表达的新方式,加大文物古建保护、文史资料整理、影视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了《大河之东》《关公颂》等历史文化剧目,用时尚新颖的方式展示了大河之东农耕文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关公故里、普救寺等独特文化元素。

作为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主会场,关公故里旅游景区在解州关帝庙东侧,新建了古今融合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一层设置古城墙遗址展示区域和游客休息区等高标准配套设施;负一层是关公数字展馆;登上观景台,眺望关庙和解州古城。”关公故里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光武说。

一次盛会,牵动河东。秋高气爽时节,徜徉在运城各大景区,可见精心设计的文旅融合元素,展示着河东大地的崭新面貌。

        来源:运城新闻客户端

运城系列7: 走进运城博物馆了解底蕴丰厚的运城人文

2022年9月20日,来自马来西亚、美国、埃及、加拿大、意大利、菲律宾、德国、奥地利、中国澳门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0家海外华文媒体在山西运城参加由中国侨联指导,山西省侨联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品华夏文明”2022 海外华文媒体山西采访行活动,在运城市侨联的组织下走进运城博物馆参访。

运城博物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魏风街,成立于2013年12月,2016年7月1日向观众免费开放。运城博物馆占地38.07 亩,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15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

运城博物馆馆体建筑布局取”太极之意,星云之势,摇篮之形”,建筑造型为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该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由华夏寻根 馆藏珍品、篮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工业、城建和文化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截至2019年8月,运城博物馆馆藏文物17691件,其中珍贵文物572件。

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整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工业、城建和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

运城系列6: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山西运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9月20日,“追梦中华 品读华夏文明”2022年中国侨联海外华文媒体运城采风行活动走进山西运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访,见证这座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全貌。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山西省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10.7亿元,是一个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总资产逾110亿元,拥有全系列汽车生产资质,旗下拥有运城、成都、十堰三大全资子公司生产基地,其中运城基地以重卡、新能源汽车为主,成都基地以轻卡为主,十堰基地以中卡为主。

大运汽车重卡生产基地是集团旗下汽车板块的核心企业,位于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米,拥有国内一流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专用车五大工艺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试验设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企业始建于2004年,于2009年10月26日正式投产,投产以来,产销量持续位列行业前十,2015年开始进入行业第七,牵引车位列第六,成为中国民营重卡企业的领军代表。

大运汽车成都生产基地创建于2009年,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占地面积1085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及货厢、车架等7条现代化生产线,是四川省生产规模较大的整车生产企业之一。

大运汽车十堰生产基地创建于2010年,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厂区占地面积1136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米。

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制定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战略部署,先后开发了燃油类、燃气类、氢能源卡车及新能源卡车、客车、乘用车等产品,累计获得各项授权及受理技术专利1600余项,形成了完整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品线,在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凭借优越的综合性能,大运重卡先后创造了“卡车漂移入最短距离”、“卡车侧两轮行驶过最窄通道”、“卡车斜坡飞跃最远距离”等三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企业自投产以来,产销量持续位列行业前十,成为中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的领军代表。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大运“”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在发展传统燃油车的同时,企业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布局,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着力点,超前谋划、精准发力,实现新能源重卡、中卡、轻卡、客车、乘用车全系列产品布局。此外,大运汽车在山西省内率先拥有新能源实验室,在纯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匹配设计、整车控制器方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具备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和整车匹配开发的能力。

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位于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具备年产2万辆纯电动轻型客车和10万辆多用途乘用车的生产能力,项目产品涵盖纯电动SUV、MPV、轿车三大系列乘用车产品,产品质量定位高端,整车智能化、网联化、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耐久及底盘性能明显优于竞品车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大运纯电动SUV、MPV首款车型已开始销售,四款新的电动轿车和SUV正在开发进行中。

大运公司始终坚持“建立具有敦厚理念及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成为对社会贡献最有成就的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而不懈奋斗!

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运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据运城新闻网报道:山西运城决心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运城!记者 雷哲侠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作用。河湖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垣曲县亳清河城区段美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全面提升黄河、汾河、涑水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市水务局不断强化河湖监管职责,努力形成“用好地表水、保障生态水、涵养地下水、多用再生水”的有序用水格局,让河湖安澜,全力以赴助推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区禹都公园水光潋滟  

  几只火烈鸟在盐池漫步 

  ——黄河流经我市8个县市,共345公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干流河段为小北干流、三门峡库区和小浪底库区。山西河务局推进“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建立黄河生态治理与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以“清四乱”和“沉年积案”清零行动为抓手,强化执法监管,全线禁止河道采砂,推进河湖面貌不断改善,河湖生态持续向好。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将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对维护河势稳定、减小主流游荡范围、遏制滩地和高岸坍塌,保障沿岸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大型电灌站的引水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临猗县吴王泵站英姿

  永济伍姓湖湿地一角

  ——汾河流域坚持“应修尽修”的原则,水毁修复工程完成汛前任务的98%,完成全市99座水库、157座淤地坝防汛预案修订,山洪灾害防治区全部完成县、乡、村三级预案,构建了完善的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体系,全年水质均值达到地表Ⅳ类标准,汾河流域新绛、稷山城区段新增了蓄水面积140万平方米,稷山汾河湿地公园恢复湿地面积2000余亩、绿化3000余亩,万荣入黄口建成生态廊道十余公里……

  技术员对临猗县元上扬水工程设备作维护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吴王护岸工程上延项目

  ——水资源管控成效逐步改善。以河长制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开展打击非法取用地下水和规范取水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存量问题整改率达95.2%,充分利用引黄等工程的供水能力,实施水源置换,并采取关井压采等综合措施。2022年共争取到5个水源置换项目,总投资2.16亿元,预计年内完成总投资的80%。

  临猗县供水特许经营项目加紧施工中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我市将通过“把水脉、解水忧、兴水利”行动方案,稳步做好防洪减灾能力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提升、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升,为奋力开创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支撑与水保障。

  闻喜县对地下水超采区域采取封闭措施   压题照为临猗县涑水河行蓄分流工程

  来源:运城新闻网

运城民间艺术中的“虎年韵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运城新闻网记者 李淑君)  年味渐浓的时候,正是民间艺术家们最忙碌的时候。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贴喜庆意味的剪纸窗花,可是我们河东最古老的年俗。老辈人常说:“这过年不贴窗花,哪算过年嘛!”在村里,每当小年一过,手巧的老人就会带着自家的女儿孙女一起剪窗花了。这窗花剪纸最传统的花样儿当然是十二生肖了。每年除夕,当把这象征着新年吉祥的老虎、兔子、小猴子红红火火地贴在自家的窗户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在这浓浓的年味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剪纸,作为一种最古老最接地气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把人们对新年的希冀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年是虎年,年味里自然少不了虎韵。虎文化,是中华民族图腾观念的一种情感延续,在河东大地上,处处可以看到老百姓浓浓的崇虎情结,作为图腾保护神的“虎”和人们精神观念中的“瑞虎”,充满活力地存活于民风乡俗之中,几千年来从没有中断或消失过。你看,“山花奖”得主杨毅紧紧围绕河东地区有关虎的民间民俗文化为创作主题的虎年生肖贺岁剪纸《瑞虎呈祥》系列剪纸,作品中的“艾虎驱邪虎”“福禄象征虎”“虎头鱼尾虎”“引蝠归堂虎”“招财进宝虎”“福寿三多虎”“五谷丰登虎”“万事如意虎”“虎年有余虎”“阴阳相合虎”“鱼戏莲花虎”以及民俗中常讲的“头顶日月脚踩蛇,麦麦石榴永发家”“老虎踏花花,幸福一家家”等吉祥民谣,把人们对虎的崇拜之情充分表达出来。“新绛戏曲剪纸”传承人段朋喆的《和谐虎》,外形似青蛙,蛙和娃谐音,蛙是阴,虎为阳,寓意阴阳和谐,相生万物。另一张展现虎踩蛇的《艾虎》,则寓意虎镇五毒,石榴桃子的元素意为多子多寿,寓意虎年不受毒物侵害,多子多寿之美意。俗话说:“福虎下了山,四季保平安。”你看,运城剪纸名家裴栋梁的威武雄壮的《猛虎下山图》中,一只大老虎摇着长尾巴冲出大森林,一副虎虎生威“百兽之王”的凶猛气势。而《上山虎》,则蕴含宁静深远的意味,寓意着平安无事、步步高登的威严与荣耀。还有席秀芳老师那可爱又圆润的《虎爸虎妈虎崽崽》,似乎用稚嫩的童音高唱着“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的童谣。就连微信中“早上好”的问候,王风娟老师都把它剪成一只萌萌的小老虎手提两只鱼给你送福的可爱样子。再看这“河东第一剪”李建肖的《金虎迎春》,虎尊百兽王,镇宅增瑞祥。盐湖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李恵芳录制了《和文旅一起过大年》视频,“河东巧手”卫爱良录制虎年剪纸“云课堂”线上剪纸窗花教学课程。这些热爱民间艺术的剪纸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新年迎春纳福专门制作的这些带有深厚民俗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各种造型的小老虎,把虎文化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康的良好祝愿表达得尽善尽美!

 “剪纸摹虎贴窗花,年画描虎作门神”。在民间,每年贴年画就是最有年味的传统民俗了。你看,把一块雕刻好的木版放置平整,刷上墨色,铺上红宣,用趟子压实,一圈又一圈,一幅《神虎头顶王 四季保太平》的虎年生肖年画便跃然纸上,这正是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今年新制的虎年吉祥画。而今,对运城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农民画家画年画,虎年画虎迎新春,已成为虎年贺岁的时尚。你看,从农民画家刘翠娟的《虎娃送福》、王淑红的《盛世丰年》、李建肖的《和谐虎》,到刘泽民的《连年有余》、李恵芳的《闹元宵》,还有表达虎年吉祥的冯淑玉的《福虎迎春》、刘芸的《吉祥虎》、裴正凯的《金虎送宝》等洋溢着河东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色彩的新年画,把民间“过了十五才算是过完年”的民间习俗和欢天喜地的虎年味儿表达得恰到好处。

东汉《风俗通义·祀典》中言:“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威武和力量的象征,是镇宅辟邪、世代相传的吉祥物和保护神。因此,老虎图案便以多姿多彩的造型被巧妙地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经过人们的艺术加工,凶猛的老虎形象被塑造得既霸气又亲切。你看,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蔺霄麟制作的《萌虎出墨》绛州澄泥砚台,砚肚刻有小虎爪,砚边刻着灵动的虎尾,砚内搭配着萌萌的招财小虎爪,把虎年财富在握的美好寓意表达得既实用又趣味。还有虎年生肖砚系列之一的《虎虎生威砚》,创作灵感来自于民间的虎头帽,用虎脸做砚堂,周围雕刻如意祥云22朵,寓意2022年吉祥安康。砚台整体轮廓圆润生动、雕刻精美,既具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从虎文化衍生而来的布老虎是一种自古就在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工艺品。在山西,布老虎多以红色、黄色为主色,布艺线条柔和细腻,颜色艳丽,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民俗内涵,而且寄托了山西民众对“百兽之王”能够扶正祛邪保平安的美好祈愿。你看,绛县马秋菊制作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布扎虎个个憨态可掬,盐湖区李田清的《虎啸神州》威风凛凛,还有芮城布老虎非遗传承人杨雅琴以活泼明快的风格设计创作的虎年非遗文创好礼《好舒虎》,以眯眼笑、仰面躺,睁大眼、贴肚趴,仰天望、翘腿躺,南瓜眼、伸懒腰,闭双眼、舔前爪的五种姿态展现出萌虎的舒适惬意之感,这时髦大气憨态可掬的好舒虎,让传统民艺在新时代更富有生命力。在民间,特别是虎年,大年初一有孩子们头戴虎帽,脚穿前头后尾的虎头鞋,一副虎头虎脑的虎子打扮,是大人们期盼孩子平安、茁壮成长的民间习俗。而今,农民艺术家刘翠娟创作的富有新年画特色的《虎瑞福星》更是把这民间习俗中的虎头鞋、虎头帽画成年画,以新的形式与寓意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的希冀,已成为2022虎年节日祝福中最具民俗气息的微信表情。

春节,作为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能体现“年味”的各式花馍,就是运城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作为民俗文化奇葩的“闻喜花馍”,过年要吃枣花馍、元宝馍,象征着在新年里能招财进宝、寿福安康;祭祀天地诸神的大年糕、镇宅的吉祥老虎等花馍寄托着平安吉祥;元宵节要蒸馄饨花馍,喻指一家老小皆平安、四邻和睦乡情浓,富有吉祥美好的新含意,讲究的正是这份节日的喜庆与细致。特别是虎年,除了蒸这些虎年大吉的老虎花馍,有孩子的人家还会蒸上一锅形态各异的虎头馒头,期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千百年来,花馍艺术植根于民间,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经久不衰,如今,花馍不再单单作为一种食物,被更多地赋予了一种美好祝福。你看,万荣“新派面塑”赵锐这虎虎生威的老虎花馍,“面人董”的萌萌小老虎,稷山的十二生肖花馍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蕴含着丰富的河东民俗文化内涵。

在运城民间,过年是从忙碌的除夕开始的。一早起来,一家人贴完窗花,就开始贴对联、贴门神、贴福字。“福到”是老百姓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今年是虎年,当然得贴上福虎门神保平安了,当把年画中的娃娃福字、苹果福字、老寿星福字贴在自家的大门上,再在厨房的面瓮上贴上一张绛州木版年画,这看春晚、吃饺子、穿新衣、走亲戚,有着河东传统年味又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虎年就更加完美了。

  总之,运城民间艺术因为“民间”形成独特的河东地域特色,以浓郁的地方韵味,朴素的民间市井文化,兴盛于民间,流传至民间,成为一种最接地气的河东民俗文化。虽说,具体到各地,这过年习俗不尽相同,但表达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却是相同的,也是温暖的。虎年到来之际,我们运城市的民间艺术家们正在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虎年迎新春、民俗过大年增添着别样的“虎年韵致”。

  (作者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山西运城统战部长王志峰强调以优良作风助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Image

2月9日,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志峰出席并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山西运城市统战部2月9日举行会议深入学习全国、全省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纪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通报全市统战理论研究、信息、宣传和实践创新成果工作,总结2021年全市统一战线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1年,全市统一战线组织共庆建党百年华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进一步巩固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服务中心大局,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坚持守土尽责,进一步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提质增效;注重夯基垒台,推动统一战线行稳致远。Image

王志峰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是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更加需要发挥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全市统战部门要聚焦“把握主线”,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聚焦“提质增效”,提升落实《条例》执行力;聚焦“运才兴运”,提升服务中心贡献力;聚焦“标本兼治”,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聚焦“践初心·献良策”“提信心·助发展”“抓载体·增活力”“聚人心·增认同”4项行动,提升统战工作影响力;聚焦“完善机制”,提升统战工作组织力6个方面工作,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以优良作风助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全市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以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献礼党的二十大。

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后,市委统战部还组织召开了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专题会议、“运才兴运”专题会议、统战“三项”工作专题会议。

统战部俗称交友部,就是交朋友的意思。另外一个名字应该是联谊会,就是联络友谊,培养感情的组织,在国外来说,类似于公关部,PR。在中国上到中央,下到地方都有统战部,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各个党派和社会团体增进友谊,团结合作。

三个关键词读懂山西运城经济走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 陈雪霏


1月6日,山西林森玻璃有限公司中空玻璃生产车间工人在为客户加工钢化玻璃。特约摄影 温徐旺 摄 

评价2021年经济工作“良好开局”总体评价2021年的经济工作,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用了一个词:“良好开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这“良好开局”,有具体领域的“高光时刻”——

在工业发展上: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二批第一年)”,成为我市第一家;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位列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成为我市首家;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荣获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五批)”,成为我省首家;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山西省镁铝合金创新中心,成为我省第一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农业发展上:晋南苹果产业集群进入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永济市栲栳镇被评为“国家级产业强镇”,稷山县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农业领域一年获批12个“国字号”项目,临猗县翟村、万荣县四望村、稷山县姚村、永济市正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创“四南四北”(“南粮北植”“南菜北种”“南鱼北养”“南茶北移”)技术新模式,“运城经验”成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新样板,特色农产品单项品牌数量和总数全部位列全省第一。

在文旅产业发展上:运城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新增盬街、平常街等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中心城区11个“河东书房”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增3家4A级景区和4家3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与市艺校全面整合,惠畅土布制作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良好开局”,有重点指标的“华丽突破”——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8%,增收15.1亿元,增收绝对额创历史最高。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左右。1—11月,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内的宏观监测四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增速连续8个月排名全省第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8%、增速全省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增速全省第5。1—11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1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22%;转移就业16.6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264%。

截至11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2.2%,贷款余额增长16.2%,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45%,降幅全省第1。  

这“良好开局”,有潜力后劲的“草蛇灰线”——

1—11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76万户,净增长14.33%,总量为41.75万户,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2。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1户、位居全省第1,总数达到776户左右。1—11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上一年的9.4%上升到目前的15.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1%;装备制造业增长15.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9%;先行指标态势良好,工业用电量224.6亿千瓦时,增长13.6%。

从重点到全局,从单项到整体,从现实到未来——去年一年,全市上下能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特别是疫情冲击、煤价高企的形势下,取得如此“良好开局”,来之不易,值得庆贺。

过去一年,全市经济运行复苏向好,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对此成绩,市委书记丁小强指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1月5日,运城中心城区圆通快递公司南区业务网点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本报记者 冯革才 摄 

谈及持续用好“主抓手”“毫不动摇” 

抓经济工作既要有目标和思路,更要有办法和抓手。

近两年来,运城经济工作最大的抓手,就是“五抓一优一促”。今年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丁小强明确指出:“2020年以来,市委提出要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这一抓手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抓下去。”

最早在2020年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市委正式作出了全面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的战略部署。即通过抓招商引资、抓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动能转换、抓项目达产达效、抓人才智力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六个领域,实现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从彼时起,运城纷繁复杂的经济工作,被提炼、凝结为“五抓一优一促”六个字,并以此为纲,统领整个运城经济发展大局至今。

从“2020年我市经济运行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V型反转、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第一方阵”,到“运城打破了煤炭价格上涨时在全省经济排名靠后的传统格局,经济运行呈现出加速恢复、起跑矫健的良好态势,被省委主要领导评价为‘运城现象’”,再到如今“全市经济运行复苏向好,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验证,“主抓手”的确“行之有效”,的确抓出了硬效果。近两年来,“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不仅为我市带来了经济加速恢复、翻转赶超的丰硕成果,更为我市科学发展经济探索和沉淀了新的制度创新成果。

把好的办法“持续”下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是我党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最朴实经验。

相比去年,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之前,增加了“持续用好”两个字。

与“持续用好”和“毫不动摇地抓下去”一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就是要在“五抓一优一促”六个方面“聚焦发力”——项目达产达效要在抢抓机遇、用足政策上聚焦发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

政策的“蛋糕”虽大,却不可能自动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要获得更大的份额,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还要发扬拼和抢的作风,主动抢机遇,提前做准备,在产业项目投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补短板投资三个方面持续加力。招商引资要在加大招商强度、提高精度上聚焦发力。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区域项目建设的起点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新发展格局下,各类市场要素正在展开新一轮优化配置,我们要结合运城的既有优势和比较优势,提高招商频次、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精度,破解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动能转换要在产业转型、延链补链上聚焦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是大势所趋、规律所致、现实所需。

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要加快转型节奏、加大转型力度,最终实现运城的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培育要在助大扶小、活水养鱼上聚焦发力。

目前我市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约90户,市场主体不多、结构不优、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要深入实施“全民创富行动”“千企培育计划”和强化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工作,坚持外引新量和内生增量并重,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活力、提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人才智力支撑要在政策激励、平台塑造上聚焦发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源泉。

要进一步完善“引育用留”机制,用好的平台聚才、好的政策引才、好的机制用才,让运城成为各路英才寻梦逐梦圆梦的热土。优化营商环境要在改革攻坚、服务提质上聚焦发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加快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重点解决行政审批效率不高问题、干扰工程施工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近两年,“主抓手”为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相信在新的一年,“主抓手”还会给我们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加丰硕的成果。我们需要的,就是“持续用好”和“毫不动摇地抓下去”的努力和定力。



春节临近,市民们纷纷选购鲜花作为“年货”装扮家居。特约摄影 徐应杰 摄 

要求完成经济工作预期目标“不折不扣”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共14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1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1万人,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3项指标确保完成省下达任务。  “11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定任务。

”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硬指标。指标并不低,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项指标与全省持平外,其余全部高于全省。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全省预期目标是6.5%左右,市委经过认真研判测算,将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的目标定为8%。这主要是考虑同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7.2%相衔接,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以利于更好稳定社会心理预期,进而提振市场信心、企业信心和干部群众信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甚至,市委提出的8%增速还只是保底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自我加压、提升标杆,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市GDP总量不大,人均水平更是全省靠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要缩小差距,增速要适当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初始速度,这样便于激励引导全社会跳起来“摘桃子”。

当然,按照这一增速,预计全年GDP将历史性迈上2100亿元新台阶,增量约170亿元,这需要全市上下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实现。

要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主攻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反映到具体工作上,就是通过八个“千方百计”来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后劲;千方百计加快产业转型,锻造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引擎;千方百计壮大市场主体,厚植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根基;千方百计打造创新生态,激活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动力;千方百计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潜力;千方百计促进城乡融合,拓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空间;千方百计抓好环保安全,筑牢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底线;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红利。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全方位推动”为横向纬度,以“高质量发展”为纵向标尺,形成“六个领域”“三个体系”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

“六个领域”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党建,“三个体系”即以目标和标准体系,牵引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任务和举措体系,明确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以政策和制度体系,筑牢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这八个方面的“千方百计”,就是我市对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的具体化落实,也是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观的创造性实践。

这八个方面的“千方百计”,就是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的“抢抓”。

虽然,我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外部风险明显增多,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我们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加艰巨。

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使命在肩的“运城特质”,发扬奋力拼搏、奋勇争先、敢抢敢争敢胜的“运城精神”,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将时代蓝图变成热火朝天的“施工图”,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不折不扣完成省定任务”,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