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绿色邮报网驻荷兰特约记者张卓辉 图文报道
今年是中荷大使级建交45周年(1972-2017)。据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领事部介绍,荷兰是欧洲开展中文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荷兰全国现有近40华人创办的中文学校,学生有6000多人,教师有300多人,有的中文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多达600多人。包括不少本土荷兰人。
兴学办班遍布各地
“荷兰中文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据多年从事中文教育、荷兰中文教材设计人之一暨现行荷兰中学汉语课程工作者陈瑞华女士介绍,“当时第一所中文学校(那时称中文班)设于鹿特丹(Rotterdam) 卡顿卡顿德斯特莱(Katendrecht,当地是荷兰乃至西欧华人最早登陆址,当年这儿唐人街里馈供聚会宿食传统粤菜饭肴似驿站般的省港海员大客栈公称为“中国水手馆”便是欧洲中餐业发祥地。)的唐人区。而后因诸原因停办。”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后期,移民荷兰的华人逾7万人(截至2017年,荷兰现有华人逾15万),而他们的后代也开始在这里成长受教育,亦因子女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日渐疏离,开办中文学校便成了此时此地华侨当务之急。至今,荷兰是欧洲开展中文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荷兰全国现有近40间华人创办的中文学校,学生数千人,包括不少本土荷兰人。其分布主要在四大城市: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2间,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5间(含丹华文化教育中心),交通枢纽中心乌特勒支(Utrecht)2间,国家机构所在地海牙(新荷京Den Haag)3间,其他北、西、东部各省会都有设中文学校,甚至南端靠比利时的边关马斯特列赫特市(Maastricht 欧盟“马城条约”签署地)也有中文学校及普通小学附设的中文班。这些学校组织结构形式约分三大类:一是附属于一些社团(侨会)之下,如旅荷华侨总会属下就有廿所之多;二是有独立基金会、协会,如丹华教育中心、丹华奖学基金(以鹿特丹区中文学校为主);三是由个人创办(无校董会,身兼数职)。大部分学校都利用星期六的课余时间上课,学时由两至三个半小时不等。同时,他们利用华文报刊如著名的《华侨通讯》、《华侨新天地》等和建立自己的电脑网页,宣传办学方针、教学业务、招生广告、发表学生习作范文、校外活动通知等,开辟教学园地,组织教务网路,并统筹定期分批开展暑期返国观光旅游夏令营,实现了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教学有机地结合。而教学经费,除了一些中文学校能够获得地方政府津贴外,大多数靠学费及华侨人士(含校董成员)捐助支持,有不少教师更是义务性质,收取象征式的车马费。至于教材则选用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的课本。
由于经费不足,对于一些辅助教材,譬如字(词)典参考书、教具器械等,很多学校只能逐小添置;同时由于教室校园租金逐年上涨,更是令人长期头痛的问题。一个代表荷兰华人社团侨界与政府对话的组织—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下称:荷华联会),曾多次向荷兰教育部反映中文学校的困难,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关注。
“1979年,当时旅荷华人联谊会会长梁鸿基先生和其他热心侨领筹划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所中文学校。”曾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该校校长十多年的蔡树坚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起初只有二、三个识字班20~30人,而今20多年后,本校已有幼稚园,小学部(1~6年级)、中学部(初一至初三)共18个班,19位教师(校长也兼任),近500多人,成为一所颇具规模,海外知名、全荷兰最大的中文学校。”该校低年级教学内容有语文基础知识(默书、解词),高年级为中国文化概要(书法、唐诗词作文),认识中国、普通话等。今年毕业的学生已是第20届毕业生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1992年拥有全荷兰30多个侨团的鹿特丹华商会成立了被誉为荷华社会“希望工程”的“丹华奖学基金会”,并由此产生了“丹华文化教育中心”。该中心在荷兰、比利时、德国发行量最大的荷兰出版大4开26版的月报《华侨新天地》中辟有半版“桃李园”,报导鹿特丹区中文教育动态,创办了欧洲第一个推动华文教育的专刊。 2005年11月2日至2006年11月13日,该中心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栏发表了13篇文章,其中编辑刘老师对该中心教学评估活动予以很高的评价和鼓励:“丹华文化教育中心举办的评估活动,在校内实现了资源分享,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准的提高,极大地鼓励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形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互动,我相信,这次活动的积极影响将是长远的。”与此同时,荷兰侨社知识界人士对该中心也予以大力支持:全荷乃至西欧唯一中文粤语电台节目荷兰国家广播公司(NPS)的“荷华传真”主持人、改革开放初期电影“雅马哈鱼档”作者、原任广州师范大学讲师黄锦鸿先生担任了该校的教师;《星岛日报》欧洲版记者、“荷比卢华人写作协会”(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常务理事赵安玉女士担任了该中心的顾问。
现任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主席,荷兰荷中商务文教协会会长熊国秀从1988年在家中教孩子们学中文开始,到2004年在荷兰侨界支持下创办鹿特丹中华文化学校,坚持多年带领华裔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熊国秀培养了大批华人孩子。熊国秀担任校长期间,亲自培训教师,对教师有着一整套管理体系,教学生从文化才艺武术一起学,除在学校让学生学好汉语,还不辞劳苦,每年带领学生参加多次中荷文化交流大型活动,让孩子大开眼界,让荷兰不同民族了解中国文化。
旅荷华侨总会今年成立70周年大庆。1947年成立的瓯海同乡会, 1977年更名为旅荷华侨总会,是欧洲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侨团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该会升起了欧洲第一面五星红旗,代表日益崛起的欧洲华侨华人向祖国致敬。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赴阿姆斯特丹该会拍摄《欧洲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专题报导。近10年多来,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重视发展母语教育的该会创办了20多间中文学校,占荷兰中文学校总数3/5,成为荷兰中文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1986年,荷兰莱顿(Leiden)国立大学汉学院、现代中国资料研究中心的西欧著名汉学家博士彭轲(FRANLEPIELCE荷文名字)教授受荷兰政府委托,带领该大学汉学研究院及该中心研究人员,在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旅荷华侨总会、中华互助会等荷兰华侨社团的大力协助下,以“荷兰华侨现状和发展”为专题,对已有100年历史的荷华情态进行全面调查。
经过近三年的资料搜集、论证、编纂,该中心终于在80年代末向荷兰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广度暨深度、长达三万多字的报告书—《华人在荷兰的地位》,为荷兰政府修订改进华侨政策提供有力依据。该报告中强调,旅荷华侨事业兴起,中文教育系整个精神支柱,办学育人为华侨立足发展资本,从而引起荷兰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语文》赠教育部
1992年2月,荷兰教育部国务秘书与荷华联会代表会面时表示,中文学校可自行向地方政府寻求帮助,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荷兰教育部认为编写一套适合荷兰环境的中文课本更为重要,并要求荷华联会作出一份《中文教材调查报告》,然后政府会根据该报告来考虑提供津贴。于是该会委托荷京阿姆斯特丹的教育咨询辅导中心(简称ABC)进行此项调查统筹工作,并由J·POELL先生及侨领蔡树坚先生负责调访、收集资料作出《中文教材调查报告》。于同年3月份呈交教育部,经审批该报告后,教育部正式以书面通知荷华联会,答复政府将拨出经费作为编写及发展中文教材之用。
荷华联会再次将中文教材发展计划委托荷京教育咨询辅导中心ABC去执行,并聘有专职人员负责统筹及编写工作。同时荷华联会成立了一个中文母语教育小组,以保障计划能顺利推行。
此项计划于1992年10月正式启动。由于政府要求中文母语教育能促进华人子女融入当地社会,故此编写工作参照荷兰小学的教育制度及课程纲要,同时亦以香港教育司署所编订的小学常用字词表作为蓝本。课本的编排则以每周上课两小时为基础,分为八个班级(幼低、幼高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待学生完成八个班级的中文课程时,可预期学到1700个中文字(词)。到了1999年11月15日,在荷京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荷中文母语教育工作会议上宣布:中文母语教材《中国语文》编写完毕。全荷各地数十名中文教育工作者代表及中文教材发展计划全体职员,荷华联会主席毕传有先生、荷兰政府有关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上由该计划执行机构ABC公司经理GERARDMEULENBERG先生、政策组主席陈华钟先生及ABC的CARLAGIJSE女士分别致词,阐述了中文母语教育的重要。大会将首套《中国语文》教材赠送给对中文教材发展计划给予支持和推动的前教育部副大臣瓦拉禾先生。他为此而感到荣幸,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中文母语教育的推动工作。
的确自1996年10月,旅荷华侨总会和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等发起召开了“首届欧洲华文教育研讨会”,对欧洲各国促进与推广华文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荷兰中文教育协会主席陈华钟指出,中文学校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全荷社团联合会、旅荷华侨总会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的大力支持。目前,荷兰教育部已经将中文纳入荷兰中学的外语选修课。但他也坦言,荷兰华文教育仍存在中文学校经费不足、华人对学习中文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教学人才缺乏等问题。
中文教育后继有人
旅荷华人中有六位获得荷兰女皇授予的皇家骑士勋章,其中三位与华文教育有关,他们是:从1945年起便投身侨社服务,创办旅荷华人联谊会的首任会长、时年届九旬的梁鸿基先生,鹿特丹区中文学校主席、香港新界旅荷华人协会会长陶枝祥先生,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中饮会)新任主席、兹沃勒(Zwolle)中文学校创办人、荷华联会副主席(中文教育负责人)暨中文教材发展计划负责人陈华钟先生。荷兰政府以此表彰他们为华人谋福利,为坚持推广华文教育、弘扬中国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捐助丹华文化教育中心系列中文教材编写出版工作、并担任该中心名誉主席的荷华联会副主席杨华根先生于2000年被荷兰皇家授予OFFICIER IN DE ORDE VAN ORANJE NASSAU的勋衔(章),这是迄今为止荷兰华人获得的王室最高荣誉。 2007年4月又有两位华人荣膺与上述六人相同勋衔(章):全荷华人联合体育运动总会会长暨旅荷华人联谊会中文学校校长蔡树坚;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连任第一、二届荷兰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主席,荷兰华人参议机构妇女部主管,荷华联会副主席,荷兰中华才艺学校校长熊国秀女士。
侨领黄志明先生说得好,“他们所获得的荣誉是属于全部荷兰华人的。”这些荣誉,尤其属于那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从事荷华中文教育,辛勤耕耘的园丁和那些热爱中文的学生,金勋章也有他们的一半。20多年前远嫁旅荷苏里南华裔、广州大学毕业的黎彩儿长期在荷兰最大日用百货集团公司Blokker总部任会计师,不久前还出任荷华妇联中文秘书长,但她依然十多年如一日担任闻名世界大奶酪市场所在地Alkmaar市光明中文学校中文教师。
出生于荷兰、年仅20多岁的华裔女青年教师莫燕军毕业于荷华第一校(中文)中学,随后考进荷兰高等名校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并获奖学金去中国进修中文两年,还在北京做过助教翻译(中译英)。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母校荷华第一校,任教于中学部高年级,现已两年多。她向来访者表示,教授中文是自己的志向和最大乐趣。
荷兰中文教育代表团于2004年12月中旬赴中国广州参加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与来自3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的300多位代表一道“开拓华文教育新思路, 共谋华文教育大发展。”荷兰华人社团联合会顾问、荷兰中厨协会名誉会长、荷兰温州同乡会长,荷兰阿姆斯特丹华人国语学校校董会主席(华侨总会第17所学校)董世明先生在大会上宣读了《荷兰华文教学之我见》一文。他酌情纵述,现身说法,使与会者从其发言中了解与认识了近几年来荷兰,乃至西欧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概况,借鉴了经验和体会。荷兰中文教育代表团也在大会交流与学习中受益匪浅,受到启迪。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欧洲中文教育发展与交流,由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中文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侨联(欧洲)中文教育研讨会”于2006年7月4日至6日在荷兰举行。来自荷兰及欧洲15个国家的200多名华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
主办方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毕传有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说,自上世纪70年代欧洲华侨华人开办中文教育以来,欧洲的中文教育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他希望本届研讨会能对各学校的办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和推动,促使中华文化在欧洲大地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坐落于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荷兰乃至世界西欧华人最早登陆点的久居世界第一大港口城市鹿特丹(Rotterdam),校长李佩燕女士、主任黄音先生以及丹华永久名誉主席冯寿如先生对于2011年10月15日以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率领、由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文学院院长陈伟明教授等组成访荷团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当时在学校三楼的阶梯教室,李校长向暨大的朋友们简要介绍了丹华的历史和现状。她说,丹华是一所年青的学校,但却在一群有奉献精神与专业知识的丹华人的共同努力下,丹华学校在传统的中文教育模式中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大胆尝试和积极采用了“中华字经”、“等级汉字”等教学法;结合暨大编写的《中文》教材教学,取得了优异成绩。丹华学校刚刚被国侨办评为第二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来宾们对丹华的发展表示赞赏。丹华学校和暨大访荷团互赠了礼品,胡军校长向黄音主任赠送了“新羊城八景”条幅画。
早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现升格为华南师范大学,已坐落于广州大学城内)的李佩燕女士曾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多年,移居荷兰后,继续投身海外中文教育事业,于2007年获得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颁发的“华文教育终身成就奖”。每周给数十名老师发邮件安排教学是她的日常工作。在不断往来的邮件中布置教学任务、沟通思想、解决问题,老师备课时有什么疑问、学生有什么新情况,甚至老师生活中有什么难处,她都认真倾听并尽量解决。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亲和力是丹华教师队伍稳定、团结的重要因素。为了办好丹华,李校长不仅自己竭尽全力,还动员家人参与,女儿在丹华当了近10年的教师,女婿至今仍是丹华刊物《桃李园》的义务设计、排版、编辑等。当李校长催着女婿熬夜发稿、排版时,她曾开玩笑说:“当我的女婿可真不容易啊!”
林静老师是丹华《中华字经》新理念教学的佼佼者。新学年开始,充满期望的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林老师的班里,4-5岁的稚子经她调教一段时间后,个个对汉字学习饶有兴趣,识字量正在突飞猛进。暨大的客人们到来时,林静老师正在上“字经”的复习课,只见黑板上有被打乱顺序的100多汉字的条幅,孩子们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按顺序张贴好了。贴好字条后,大家又不停地变换节奏进行诵读,林静老师还通过“给熊猫奶奶打电话”、“猜猜这是谁”、“摘星星”等游戏,进行轻重音朗读、接龙朗读等等。林静老师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法和孩子们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令来宾们感动。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手中的相机喀嚓、喀嚓地响个不停……
荷兰政府提供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在荷兰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中文作为一种实用外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荷兰教育部副部长布鲁诺·布鲁因斯应邀出席于2006年11月11日在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举办的建校25周年庆祝典礼致词中说,“荷兰政府将为本国中文教育的开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认为,经过艰辛创业和近30年的不懈发展,荷兰华人社团在荷兰各地创办的数十所中文学校,不仅为华人子女提供了学习中华语言文字和悠久历史的文化场所,也为土生土长荷兰人提供了了解中华古老文明和传统的窗口。华人坚守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之根的精神令人钦佩,荷兰各城市兴旺的中式餐饮业和唐人街活动也为荷兰社会增添了多元文化色彩。布鲁因斯指出,荷兰传统上以贸易立国,中国是荷兰一个很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使中文在荷兰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多所荷兰大学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此外,10余所中学或职业学校也已开设中文选修课。同年10月,荷兰的首家孔子学院也在海牙成立。布鲁因斯说,他希望愈来愈多本土荷兰人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这不仅能丰富他们的学识和人生,且能帮助他们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荷兰政府将鼓励中文教育,包括推动为荷 兰人编纂专门的中文课本等工作。
前荷兰教育部副部长、现国会议员安妮特·奈斯认为,鉴于荷中经贸关系的重要性,荷兰政府应对中文教育“另眼相看”。她目前正积极建议政府设立一项基金,推动中文快速识字法和打字法等先进教学法的普及。与此同时,荷兰教育部决定2007年起全面开放中学外语选修课。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世界影响日益扩大,中文将成为荷兰中学生的外语热门首要选修课。
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由英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以“增进共识、促进和谐、凝聚力量、弘扬华文”为宗旨的欧洲华文教育研讨会于2007年6月10至1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包括荷兰中文教育界代表在内的欧洲中文学校代表一起讨论了在欧洲华文教育现况与存在问题,及其将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和意见。现时拥有25个班级,近600名学生的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是欧洲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学校之一,学校代表何佩莲教师作了题为《学习中文是全球大趋势》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关注和共识认同。与会欧洲诸国家各界热心华文教育事业的人士还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华文教育在海外的推广。
荷兰华侨华人社团于2011年7月19日在和广东省结为友好省的乌特勒支省会,有如中国武汉市功能的荷兰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乌特勒支(Utrecht)市举办“侨社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承座谈会”,国侨联主席林军一行出席座谈会。中国侨联海外委员、全荷社团联合会-荷兰中文教育协会主席陈华钟作了题为《关于荷兰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报告,综述从30年代至50年代,荷兰侨胞就已开了办中文学校,70年代末由老华侨梁鸿基所成立的中文学校发展到今天,全荷兰共有40所中文学校,学生有6000多人,教师有260多人,有的中文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多达600多人。但他认为,荷兰华文教育仍存在中文学校经费不足、华人对学习中文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教学人才缺乏等问题。他呼吁大家,不要只作面子工程,要有战略眼光看待中文教育问题,要切实抓好中文教育工作,积极支持师资培训,为使中文教育全部纳入荷兰正式语言课程而努力奋斗。
荷兰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及其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尤其凸显。2011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在中国古都之首——西安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凝聚力量,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大发展。大会共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各界代表与会。为激励海外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和支持华文教育事业,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在大会召开之际,对包括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及荷华教育界有十多位老师在内的1751名优秀华文教师和189名杰出华教人士予以了表彰。此外,大会还命名了第二批“华文教育示范学校”,46所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海外华校入选。此次,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荣获了“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奖牌,「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校长李佩燕代表丹华学校参加了大会,并上台领取了奖牌。国侨办负责人转告诉代表们:各个国家获奖老师的奖状和示范学校奖牌将寄往各国大使馆,并将由大使馆颁发给优秀教师和示范学校代表。
侨务新政招才引智
“首先广东现在投资政策已经在改变,由过去的招商引资到现在招才引智的变化,海外侨胞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吴锐成于2012年1月15日在拥有90个华人社团加盟的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组织旅荷侨界社团侨领假座和北京结为友好城市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市海城大酒店欢迎以吴锐成为团长的广东省侨务访荷代表团访问荷兰座谈上诚恳地说,“第二点为了促进与华人下一代交流,我们决定与使领馆合作大力开展夏令营活动。其中还包括我们还准备积极支持荷兰社团发展建设,可以选送人才到广东培训。第三点我们准备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沿承并加强广东与荷兰侨界的文化往来,我们准备组织培养华文教学师资支援海外华文队伍建设;并要赠送一部分教材及文化用品给海外,为广大旅欧华人华侨办实事和贴心好事。”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王剑光,荷兰华人百年基金会主席、著名侨领杨华根,荷兰中文教育协会主席陈华钟,以及广东省侨办吴锐成主任于2011年7月为首位荷兰华侨代表颁发“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聘书的荷华联会副主席、荷兰中华才艺学校校长熊国秀女士,荷兰温州同乡会会长胡铁环、荷兰青田同乡会会长陈光平等荷兰著名侨领出席会议,与会者双方热烈互动,共同就主要议题:从过去的发挥侨力资源优势,转为既要发挥侨力又要涵养侨力资源,重点关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如何促进侨团建设与和谐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培养,如何推动海外侨胞更好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宝贵建议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