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酒狂

异国琴缘:我与林西莉的古琴之旅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载中华读书报邓红原创文章:异国琴缘:我与林西莉的古琴之旅

编辑陈雪霏:在邓红与林西莉的古琴之旅上,我也有幸参加了两次在斯德哥尔摩的演出现场,一次是在博物馆,一次是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亲身感受了当时的情景。读到邓红细腻的文笔,尤其是每次演出的背景和细节,彷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些现场,泪水悄悄地迷失了我的双眼,但又彷佛有一股清流涌进我的心房,疏肝利胆,这就是林西莉和邓红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华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经久不衰的原因。下面请欣赏邓红的力作:

“仿佛被夹着冰雪的风吹拂着,却是在此寒风中,在某一个地方有一株梅树在寒风中摇曳,伴随着风的吹拂,梅花一点点散落开。”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话音落下的刹那,古琴演奏者邓红轻抚丝弦,弹拨一曲《梅花三弄》。不一会儿,箫声如泣如诉相应和,寒冷的冬日下午随之清朗起来,一窗梅影,恰与屋外清滢世界相对照。

——这是2009年11月16日,瑞典驻中国大使馆举办林西莉新书《古琴》发布会的场景。

时光荏苒,12年过去了,又是冬日的11月,我来到瑞典驻中国大使馆参加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追思会,在同一个房间,抚同一张古琴,奏同一首琴曲,指间流淌着熟悉的旋律,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老人站在我身边,正娓娓讲述着古琴的故事……

Image

林西莉

2007年4月12日,我收到林西莉一封邮件,打开后先是懵住了,邮件里密密麻麻的字母,却不是英文。研究了一阵,才恍然大悟——这是用汉语拼音写的。原来,林西莉知道我英文不好,而她的电脑打不了汉字,于是她就用汉语拼音写了这封邮件。她在邮件里告诉我,她的新书《古琴》已经出版了,很受欢迎。中国大使馆准备在8月份举办一次文化活动,请她来介绍古琴,她同意了,但是她说一定要请我来瑞典,她来讲解古琴,我来演奏。

在瑞典举办古琴音乐会,是林西莉多年的愿望。她在后来的一封邮件中写道:1961-62年期间,我荣幸地师从王迪学琴。我们彼此成为亲密的朋友,但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王迪是怎样的(地)影响了我,使我深深的(地)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而正是其后几年,那段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正如我最近出版的《另一个世界》一书中所写,我和王迪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联系,我试着多次寻找,但直到1978年才找到——有一个在六部口南边的音乐学院工作的人帮助我,找到了王迪的住所,联系到了她。对我来说那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其后的几年,王迪和我一直在讨论,我们应该去瑞典办音乐会,我来讲解古琴,她来演奏。但是遗憾的是,王迪在2005年春天去世了。一年后,我的《古琴》一书出版了。我悲痛欲绝,我们一生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了。这时我忽然想到了邓红,写信给她,问她能否来,她说可以。一切就这样开始了!Image

王迪与林西莉(1961年)

我与林西莉长达十余年的古琴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古琴的演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琴曲、琴歌,有独奏、合奏等等。在策划这次瑞典音乐会的演出形式时,开始林西莉只是想让我古琴独奏和演唱王迪先生的琴歌。我考虑到舞台效果、听众的感受,就建议再增加一件乐器“箫”,使节目丰富起来,林西莉马上同意了。

林西莉在古琴研究会学习古琴时,经常听到演奏家管平湖和查阜西一起琴箫合奏,她觉得瑞典听众会喜欢琴箫合奏这种演奏形式。于是,这次的演出,她邀请了我和笛箫演奏家陈莎莎同赴瑞典。

文化部对此次瑞典之行非常重视,专门开辟了特事特办渠道。2007年8月14日,我们琴箫演奏小组顺利抵达斯德哥尔摩。

在八天时间里,我们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博物馆(两场)、埃斯基尔斯蒂纳艺术馆、哥德堡世界文化馆、斯德哥尔摩远东古迹馆、乌普萨拉布鲁尔约尔特博物馆、卢德维卡城市图书馆、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演出了八场。

Image

林西莉和邓红在巡演途中(2007年)

根据林西莉的要求,演出的曲目,都是她熟知并喜爱的古琴传统名曲。林西莉在北京古琴研究会,跟王迪先生学习了二十余首古琴曲,其中包括《平沙落雁》《春晓吟》《良宵引》《胡笳》《鸥鹭忘机》《欸乃》《阳关三叠》《风雷引》等等。林西莉认为上述曲目传统、容易理解、好听。演奏时可先以容易听懂的曲子开始,然后由浅入深,观众易于接受。在音乐会的开始和演奏过程中,林西莉要向观众详细讲述古琴的历史、琴曲的故事以及她的感受。

《古琴》一书出版后,林西莉在瑞典各地做了很多场讲座,使得瑞典很多人知道了古琴这种中国乐器。这八场演出,使得瑞典观众亲眼见到了古琴,亲耳听到了古琴。演出收到的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当地媒体以“高雅和纯正”来评价古琴音乐会。

我们刚刚回国,林西莉就兴奋地发来了邮件:

非常非常感谢你们来瑞典,给我们带来醉人的音乐和精彩的演出,多么神奇的体验!我,还有聆听你音乐的每个人,内心都深深地被感动。音乐带来的真挚情感和激情,触动了所有的人。

很多人说,这是他们听到的最美的音乐。我收到大量的抱怨,票卖得太快,他们买不到。很多人催促我尽快安排更多的音乐会。

一家重要的瑞典国家机构,瑞典国家音乐协会已经和我接触,准备在几个星期内一起讨论下一步的合作。这个协会每年要组织40次大型巡演,在瑞典有700余座音乐厅。

我不知道你有多大的兴趣再来瑞典,但是,我和数以千计的瑞典音乐爱好者真诚地希望你再次光临!

巡演的安排很快有了回音,瑞典国家音乐协会邀请我们在2009年2月-3月到瑞典十几个城市进行巡演。

为此,林西莉建议录制琴箫音乐CD专辑。

在瑞典音乐会现场都会有演奏家的CD专辑出售,观众在聆听演奏后,可以购买CD回去欣赏和留念。

关于这盘CD的定位,林西莉的意见是,只与音乐会有关:这个产品不是商业的,CD不会在普通商店里卖,只与我们的音乐会有关。在瑞典以及多数西方国家,这种做法很普遍,是向前来观赏音乐会的公众表示感谢的一种礼节,向他们提供举办音乐会的音乐家的CD专辑,买回去可以留作纪念,同时也是音乐家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一个途径。

林西莉还建议,录音和演出使用传统丝弦。因为林西莉对丝弦有着特殊的偏爱。可以说,她很复古,西方流行音乐中的金属味道,她觉得太嘈杂,唯有丝弦才能展现古琴古朴厚重的音色和余音绕梁的韵味。当年在北京古琴研究会,老先生们演出时,传统丝弦的声音,在她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008年10月,林西莉专程来北京,找到她的一个瑞典学生,希望他能出资赞助录制和出版我们的CD专辑。这个瑞典学生在中国做生意很多年,商业头脑很发达。他拟定了一份合同,但是条件却相当苛刻,我们没有同意。

事情一下子陷入僵局,林西莉也始料未及,满怀希望而来,瞬时跌入低谷,她失望地说,录音取消吧,要不咱们接受他的条件?

我考虑再三,决定自己出资录制CD。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也许找不到出版商,最后出版不了,但录音能够留在自己手里,冒险也值得。

林西莉重新看到了希望,并且答应回瑞典再次寻找出版商。

CD录制得很顺利,使用了传统丝弦,声音效果果然很好,厚重而有质感,走手音相当出色。在后期缩混处理中,我们没有刻意追求空灵遥远的声音效果,而是尽量让琴音围绕听者,仿佛演奏者就在听者的眼前。琴与箫的声音比例也做了精心的调配,在琴演奏高音区时,箫低八度,衬托着琴,与琴音交相呼应,延绵不绝。琴箫合奏,并不是简单的齐奏,两位演奏者要配合默契。琴与箫主次关系要明确,箫不能抢了琴的风头。陈莎莎对古琴曲很有感觉,箫音里的忧郁气质,给琴曲添色不少。

林西莉回瑞典时,带走了CD的样品和母盘。不过她心里并没有把握找到合适的出版商。瑞典的唱片业非常发达,但多是经营流行音乐,对于中国古琴音乐,会有人感兴趣吗?况且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

一个月之后,传来了好消息:找到出版商了!CD出版的事都安排妥了!瑞典音协的唱片公司凯普瑞斯公司告诉我,他们很高兴制作和销售我们的CD。录音会被及时制作,赶在巡演之前完成并送到各个广播电台等等。凯普瑞斯公司将尽可能让CD具有吸引力,不使用普通的塑料包装,他们希望,制作一个真正好的硬纸封面。

原来,林西莉回国后,拿着CD的样品找到了瑞典音协负责人,负责人与林西莉交流了想法,并且听了CD,当即就同意由音协属下的唱片公司负责出版事宜。

不过,后来这张名为《天籁琴箫》的专辑,出于成本和销量的考虑,还是使用了塑料包装,而且开始只制作了300套,因为瑞典音协觉得,能够卖出300套,就是很高的销量了。(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也影响了瑞典的演出市场。)

Image

《天籁琴箫》专辑

2009年2月26日-3月23日,应瑞典国家音乐协会邀请,我、陈莎莎和林西莉,在瑞典18个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共演出21场。

26天里,几乎每天一场音乐会,每天都奔波在城市之间,没有休息和调整。

演出的形式,和2007年8月那次相同,演出开始时,先由林西莉讲解古琴的相关知识。每曲演奏之前,林西莉讲解琴曲的故事。林西莉用瑞典语讲,我们虽然听不懂,但能感觉到观众完全被她的解说带入了神秘的古琴世界,正如林西莉在《古琴》一书所写的:“我们通过音乐走进前人,感受人生种种体验,这正是古琴传统最引人入胜之处”。

林西莉的开场白大概会持续20分钟,她在台上讲时,我和莎莎在后台做准备。我们听不懂瑞典语,但能看懂林西莉的形体动作,比如介绍到《流水》,她会用手势描绘山泉、水流。当听到她说“邓红”两个字,我就知道该我出场了。

虽然古琴对于瑞典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但音乐的表现手法是相同的,古琴背后的故事,也是观众所能想象、所能体会的。当《流水》的泛音响起,观众马上感觉到了山涧溪流欢快地跳跃,从涓涓小溪汇成江河大海,林西莉深入浅出的解说带领着大家感受到了大自然秀丽山水在心中激起的畅想,还深深体会到了曲中表现的古人桀骜不驯、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欸乃》的旋律,经林西莉的描绘,船工号子仿佛在剧院里回响。国外的观众听不懂中文,但每当《钗头凤》的旋律响起,在抑扬顿挫、婉转抒情的琴歌中,观众无不深深为陆游、唐琬的凄美爱情叹息,动情之处,更有观众流下了眼泪。返场时我演奏了《酒狂》,台上的林西莉和台下的观众听得如醉如痴,笑得前仰后合。

演出地点,除了音乐厅,还有图书馆、教堂(庄严肃穆,不需要音响)、美术馆、雕塑馆等等。

音乐会盛况是空前的,历时一个月的巡演,在瑞典各地引起了热烈反响。当地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平面媒体均对演出作了全面报道,特别是瑞典国家电视一台、瑞典商业四台以及瑞典国家广播电台音乐频道、瑞典最大晨报《每日新闻》和《瑞典日报》分别对本次演出作了专访和报道。电台在固定栏目里播放着我们的CD单曲,电视台邀请我们参加访谈节目。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明明和夫人叶树芳特地在大使官邸举办了专场古琴音乐会,招待瑞典政界、文化界以及多国驻瑞典使节及夫人,演出受到了来宾的热烈欢迎。时任瑞典文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迈克尔·舒尔茨(Mikael Schultz)先生,在听完演奏后对中国驻瑞典使馆文化参赞浦正东表示,“邓红等两位演奏家是中国最好的文化大使”。中国的琴箫古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也能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和谐理念的渊源。

国内《环球时报》则以《汉学家热心推广,古琴走进瑞典民间——中国文化在国外下乡》为题,盛赞此次巡演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推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

唱片公司很快就后悔没有准备更多的CD。音乐会才开了两场,所有的CD就卖光了。连发布会上送给我和莎莎的几盘CD都被要了回去,送到音乐厅应急。当我们离开瑞典北部城市于默奥,飞往下一个演出城市时,瑞典音协已经紧急通知出版商,火速制作下一批CD。我们回国时,只带回了一盘CD。——因为我打开了包装,他们无法要回去出售。

后来根据唱片公司统计,《天籁琴箫》售出了2000多套,英国的一家权威音乐杂志(Songlines)在这篇题为《琴界新皇后》的文章中写道:不论在中国还是国外,琴都有虽少但却狂热的追求者。弹琴曾经是文人的一种才艺,它通常伴着吟诗、书法、舞剑,伴着庄重的举止,品尝着美酒而弹。琴只在风雅的聚会中为知音密友弹奏,它需要认真地聆听。它没有像京剧一样的华丽色彩,没有乡村音乐的奔放热情。女性也有很长的弹琴历史,但是直到最近才在琴界中被少许认可。邓红是位女性,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她有着很好的门第出身——她的妈妈——王迪,师从于古琴大家管平湖。此外,邓红演奏的是一张13世纪的琴。琴的细腻微妙的美感都被收录到CD中了,通过麦克风近距离地捕捉到了手指在琴弦上的每一个划动,和几近听不到的颤音和滑音的变化。比如曲子《关山月》就非常宁静,但是其他曲子比如《流水》,就展示了激流湍急的声音。从7世纪以来,箫甜美的声音就成为了琴的美丽的伙伴。在这个专辑里,陈莎莎也有很多箫的演奏。现在各地都偶然会被中国演奏风格影响,《阳关三叠》,极度地渐慢直到结尾,采用了两种乐器在段落之间的相互呼应,打乱了一致的结构。这也可能会使纯粹主义者(正统主义者)感到有些不适应。总的说来,这对于这种深度的乐器,又增加了一盘好的录音。

这次巡演的成功,得益于林西莉《古琴》一书的畅销和推广宣传。林西莉在瑞典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拥有众多的“粉丝”,来听音乐会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林西莉《古琴》一书的读者,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

人的阅历日积月累,随着年龄增长,人对生活的体验越来越深。这些观众喜欢历史,喜欢故事,喜欢感悟人生。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不缺少动人的故事和人生哲理,林西莉书中的故事和对生活的感悟,和中老年这一年龄层的思想产生了共鸣。而且这一代人在年轻的时候,深受古典音乐的熏陶,所以对古琴舒缓优美的音调更容易接受。

还有,我们琴箫组合的演奏方式,与西方室内乐很相似。西方人欣赏室内乐,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林西莉在接受采访时说:“欧洲人对这种严肃的室内音乐有一种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听到这种对人产生启迪的、能为内心带来平静安宁的音乐。”

天时地利人和,古琴艺术通过林西莉这座友谊的桥梁,延伸到了瑞典,在异国找到了知音。

这之后的十年,我们又数次到瑞典参加各种大型活动,进行古琴专场巡演。2010年举办了中瑞建交60周年古琴专场音乐会,2016年参加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仪式等。2015年我们三人还一起到冰岛、拉脱维亚、瑞典等地的孔子学院巡演。累计演出五十余场!

我们又出版了更加精美的双CD音碟《心音琴箫》,正如林西莉希望的那样,是“真正好的硬纸封面”。林西莉为这套专辑亲自设计了封面并撰写文章《歌曲:人生与命运——林西莉解说古琴》作为专辑的前言,并用中英文详细介绍了所有演奏曲目。在英国Songlines杂志星级评定达到五星满分。

《心音琴箫》专辑

其中《良宵引》一曲,还入选2012年上海国际高级HIFI演示会纪念CD。纪念CD的说明中有如下评语: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自五十年代起潜心钻研汉学,著有《汉字的故事》《古琴》《林西莉古琴的故事》等书籍。2010年,本着对中国文化和古琴的深厚感情,林西莉女士策划了这张名为《心音琴箫》的录音,由古琴演奏家邓红及箫演奏家陈莎莎演奏。这是一张典范级的制作,两件乐器的比例位置一目了然,空气感无与伦比,琴弦震撼力直插心底。之所以将本曲放在压轴位置,因为它具备沉淀杂念的魅力,一曲听罢顿觉宁神静气、戾气全无。

如果说,林西莉因为遇到古琴、遇到王迪,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么,我则因为林西莉,走出了国门,让古琴的声音传得更远了一些。我们都是在做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传承、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艺术。音乐是一种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语言,古琴如同一个神奇的纽带,把热爱她的人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中国人或者外国人,甚至外星人,这就是古琴的魅力所在。古有伯牙和子期,今有管平湖和王迪,王迪和林西莉,知音之情、师生之情,这种真挚的友情,从古传承至今。

(作者为中央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王迪之女)

相关链接:

http://www.china.org.cn/english/culture/221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