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国新闻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乌普萨拉大学校长安德斯•哈格费尔特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 陈雪霏

8月26日,崔爱民大使应邀访问乌普萨拉大学,会见该校校长安德斯·哈格费尔特教授,使馆教育参赞曹叠峰等参加。

崔大使表示,乌普萨拉大学建校500多年来人才辈出,诞生了许多科学巨匠,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感谢哈格费尔特校长对中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支持,以及对该校中国留学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崔大使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对瑞教育合作,近年来两国教育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中瑞双向留学事业持续发展,两国高校间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乌普萨拉大学开展对华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曾开启和引领瑞典研究中国的先河。希望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扩大中瑞双向留学规模,推动两国青年交流。欢迎与中国高校合作建设汉语教学中心,或通过组织赴华夏令营、实习工作等方式,扩大中文教学,发展中国学研究。建议双方高校加强交流互访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增进共识,扩大合作领域,推动中瑞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再上新台阶。

安德斯·哈格费尔特校长介绍了乌普萨拉大学历史传统、院系设置、办学特色、中文教学、汉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表示该校具有悠久的对华交往历史,校方高度重视开展对华合作,现已与10多所中国著名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项目。感谢大使提议,愿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华合作,并就落实有关具体事项保持密切沟通。

乌普萨拉大学历史悠久,成立于1477年,是瑞典和北欧的第一所大学。经过数百年的改革与发展,现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之一。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零碳乡村”“特色产业”——看大别山里小山村的“蝶变”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5月11日,在大湾村农光互补示范项目内,村民在太阳能板下的大棚中管护种植的灵芝。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曾经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陆续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星空民宿、红色书店;依托大别山生态资源,建成茶旅融合的生态茶园;引入的“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示范项目,在打造“零碳”乡村的同时,发展灵芝、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零碳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5月11日,村民在大湾村生态茶园内采摘茶叶。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曾经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陆续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星空民宿、红色书店;依托大别山生态资源,建成茶旅融合的生态茶园;引入的“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示范项目,在打造“零碳”乡村的同时,发展灵芝、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零碳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大湾村农光互补示范项目(无人机照片)。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曾经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陆续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星空民宿、红色书店;依托大别山生态资源,建成茶旅融合的生态茶园;引入的“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示范项目,在打造“零碳”乡村的同时,发展灵芝、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零碳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大湾村景色(无人机照片)。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曾经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陆续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星空民宿、红色书店;依托大别山生态资源,建成茶旅融合的生态茶园;引入的“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示范项目,在打造“零碳”乡村的同时,发展灵芝、天麻等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零碳乡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记者深有体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西安报道 记者陈雪霏

记者日前在西安办理一张电话卡。是当地朋友帮着办的。现在办卡采取实名制,必须拿自己的身份证等证件。如果没有,那么就让朋友帮着办实行主卡和副卡结合的方式。那就是本人是主卡,付费,帮办人是副卡,不用付费。有事不但要找主卡主人,如果找不到,副卡帮办人就麻烦 了,所以,二人必须都诚实可靠。否则,你即使办了卡,中国移动也会立即说你涉嫌诈骗,让你到营业厅去证实验证。另外,你的电话卡也很容易暴露你的健康码状态。如果是红色,你也会被立即通知到指定地点去查验核酸。据说,这是中国电信也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举措。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刚回国的老外就会感到非常不方便,不会弄,需要找合适的人帮助才能过关。这也是记者在隔离初期的一点体会。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熊丰)记者17日从公安部获悉,自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万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实现立案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

  2021年4月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开展150次全国集群战役;国家反诈中心推送预警指令1.45亿条,拦截诈骗电话28.1亿次、短信33.6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400万个,紧急拦截止付涉案资金5518亿元,成功避免1.09亿名群众受骗。

  公安部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把管控治理纳入平安建设,推进源头管控和教育劝返等工作,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3万人,赴境外针对我国内实施犯罪的人员大幅减少。公安部会同工信部清理高危电话卡7769万张、行业卡1931万张。

  在反诈宣传方面,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向全社会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547万条,向群众预警2.9亿次。

民生直通车丨努力减轻旱情的不利影响——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抗旱保灌工作扫描

北欧绿色邮报网西安报道 记者陈雪霏

新华社长沙8月16日电 题:努力减轻旱情的不利影响——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抗旱保灌工作扫描

  新华社记者

  今年6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8月上旬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以上。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历史同期大幅偏低,沿江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记者深入湖南、湖北、江西等抗旱保灌一线了解到,各地因地制宜,通过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加强引水保灌溉、做好水资源管理,减轻干旱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给群众带来‘及时雨’”

  “干旱已造成全省10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正在进一步统计中。通过对比历史数据,2022年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从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长江流域7月的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30%以上,尤其是长江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水系偏少50%左右,为近10年来同期最少,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重庆、四川等地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多地已启动相应级别的抗旱应急响应应对。

  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成为各地的共同选择。

  这些天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气象局人工增雨外场作业小队一直在“追云”。

  队长喻莎说,7月8日以来,平江县区域性高温天气已持续36天,气象干旱快速蔓延,按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评估,平江当前为中旱。

  “我们要跟着云跑,抓住有利条件,给群众带来‘及时雨’。”喻莎告诉记者,作业小队在各乡镇蹲守,县气象台的值班员根据气象雷达实时监测,分析县域内哪个区域的上空有对流天气开始发展,云层开始加厚,就马上通过电话指挥作业小队前往开展人工增雨。

  据了解,截至8月16日,喻莎和同事们已开展人工增雨作业4次,人影烟炉作业5次,降下中到大雨4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平江县的干旱。

  “政府引来了‘抗旱水’”

  作为全国主要的双季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晚稻栽插已经完成,晚稻正处于需水高峰期,目前是粮食生产保产、稳产的关键时期。湖南、江西、湖北各地通过加强引水保灌溉、科学管理用好水,努力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保障粮食丰收。

  看着清水流进稻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辽市镇丰林村的种粮大户彭小兵高兴地说:“幸亏政府引来了‘抗旱水’,不然我这十几亩缺水的晚稻就完了。”

  彭小兵今年流转了660亩田种水稻。高温少雨天气持续,眼看稻田就要开裂,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经过现场勘察,马上将情况报给镇政府。镇里先调度山塘和小水库的水进行灌溉,发现水量不足,又跟飞剑潭水库管理局联系放水。针对地势高的稻田,镇里还调来了抽水机,全力解决农作物用水需求。

  8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出现44.6摄氏度的高温,刷新了湖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竹山县多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用水困难现象,竹山县消防救援大队迅速出动,为800余户3500位村民送水110立方米。

  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全省消防部门已累计出动消防车辆88台次,为26个乡镇、180余个村庄送去生活用水2000余吨,有效缓解6900余人次的用水难问题。

  “不浪费每一滴水”

  据水文、气象部门最新预测,8月中下旬长江流域降水仍偏少。预计未来一周,长江流域除局部有小雨或中雨外,绝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流域发生较大范围干旱的风险持续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建议,要科学精细调度控制性水库群,强化与电力部门沟通协调,科学优化细化调度方案,充分利用好每一方水资源,全力发挥流域水库群综合效益,有针对性地做好抗旱指导工作。

  “干旱天气维持,水资源紧缺,更要加强科学管理,不浪费每一滴水。”湖南省岳阳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曹伟东说。

  今年夏天,为避免村民争水引发矛盾、导致水浪费,湖南省临湘市坦渡镇实行“一把锄头管水”,全镇26座水库均配备“水管家”,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统筹调度水资源,力保每一亩农田都能及时“喝”到水。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蓝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潘国发正忙着对喷灌管道逐一检修。因为有了喷灌设施,农田里的晚稻在高温少雨天气里依然吸足水分,长势茁壮。

  “喷灌设施水的利用率可达95%以上,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与施肥喷药相结合,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余江区白塔渠管理局党总支书记陈国有说,通过不断加大节水设施、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的旱情。

凉山女孩儿们的“重庆妈妈”

北欧绿色邮报网西安报道 记者陈雪霏

  据新华社重庆8月17日电(记者陈青冰 陶冶 蒋彪)22岁的阿措,今年第三次来重庆。

  她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来重庆时,站在重庆北站, “一动也不敢动”。如今,她不仅对重庆轻车熟路,还带上了8位朋友一起来山城找杨阿姨。

  杨阿姨名叫杨霞,是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鱼嘴税务所的一名职工。从2017年到现在,杨霞共资助包括阿措在内的5名凉山学子,同时还带动周边人一共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子。

  每年暑假,都会有一批孩子来重庆找杨阿姨。2020年,两个孩子;2021年,5个孩子;今年,9个孩子。她们有的是杨阿姨资助的女孩,有的则是这些女孩的亲戚、朋友。

  女孩们在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合影。(受访者供图)

  今年,阿连跟着阿措一起来到重庆,她说:“我一开始特别害怕,怕杨阿姨觉得我们打扰她。没想到杨阿姨特别热情、亲切,帮我们租房子,给我们安排勤工俭学的岗位,带我们去看重庆夜景。”

  杨霞表示,“我并非特别富裕,只是看到她们,就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很想帮她们一把。只要她们愿意相信我,我也愿意帮助她们。”

  杨霞14岁时,母亲过世,父亲外出打工。从初二到职高毕业,杨霞要读书,还要种地。高中毕业,杨霞选择入伍当兵,2007年退伍后进入税务系统工作。

  从2008年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开始,杨霞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2017年,她偶然得知凉山一些女孩家境困难,于是马上联系到当地志愿者,陆续资助了5名女孩。

  杨霞对女孩们的帮助不止停留在物质上,还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学会自立,全方位得到进步和提高。

  杨霞(前右一)在凉山看望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对于阿措来讲,每年的暑假不仅可以挣生活费,还能开阔眼界。她还记得第一次去咖啡厅打工,“我学会了做咖啡,也第一次喝到了咖啡”。

  除了给孩子们在暑假创造一个特别的假期,在平日里,杨霞每个月也会给孩子们300元生活费。她要求孩子们每个月要给自己写一封手写信。

  “如果没有杨霞阿姨,我可能就辍学了。”阿措表示,自己遇见杨阿姨的时候,正在纠结要不要出去打工,于是写了一封长信告诉杨阿姨自己目前的困境。

  杨霞看见后,随即回信,“一定要继续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我当时不继续读书,现在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工作,也不可能有金钱资助你们读书。我过去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现在希望你们也可以。”杨霞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阿措。

  这句话深深影响着女孩们。阿措坚持读完高中,如今已经顺利进入大学,选择了会计专业;被杨霞资助的高三女生阿五,在阿措的激励下,也决心要好好读书。

  对于她们来说,在认识杨阿姨的几年时间里,她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资助人,而是一个可以依靠,能够信任的亲人,是她们的第二个妈妈。

  今年,杨霞因为助人为乐,上榜2022年第二季度“重庆好人”名单。

  “我只是一直在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将目光放在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身上。”杨霞说。(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从开放共享走向绿色发展——从第六届丝博会看“一带一路”新机遇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西安报道:

据新华社西安8月17日电 题:从开放共享走向绿色发展——从第六届丝博会看“一带一路”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雷肖霄、蔡馨逸、张思洁

  8月14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灞河之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拉开序幕。来自韩国、泰国、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嘉宾和客商以及国内20多个省份的客商共聚古都西安,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交流洽谈。从开放共享走向绿色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合作正不断涌现出新的机遇。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留学生阿克这个暑期十分繁忙,就读于西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他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的丝博会展馆做兼职。“这届丝博会的主宾国是我们乌兹别克斯坦,我又是学国际贸易的,参加丝博会既能积累经验,也可以把乌兹别克斯坦的好东西推荐给大家。”来中国3年的阿克,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中文交流。他面前的桌上摆放着产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蜂蜜、果酱,还有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各种手工艺品。

  8月14日,参观者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宾国乌兹别克斯坦展区上了解当地特色商品。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开放共享的发展格局为许多像阿克一样的外国人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韧性和动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近11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24个沿线国家建设7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4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4.6万个就业岗位。

  经贸往来愈发频密,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沿线国家共识。第六届丝博会展馆里陈列的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展品显示着“智能”“绿色”正成为沿线国家合作的新领域。

  在中欧班列长安号展区,展台上的洗碗机、洗衣机等智能家电吸引消费者驻足围观。展台前的工作人员金泉汐介绍,这是康佳智能家电总部项目即将投产的家电产品,考虑到中欧班列长安号带来的交通物流优势,康佳选择将项目落地西安港务区。

  奔驰而过的中欧班列取代了驼群,在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的情况下,成为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中坚力量,装载货物品类的变化也彰显着“绿色”正在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新主题。

  8月16日,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陕建展区,工作人员在讲解智能制造项目模型。新华社发 邹竞一 摄

  “长安号开行以来,装载的货物品类愈加丰富,近几年来,汽车和光伏组件更是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市场部客户经理强东峰说,“下一步我们还将考虑开行发往东南亚方向的班列,进一步打开内陆开放新格局。”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光伏组件是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的产品之一,同时也是此次丝博会展馆里的展品之一。在8月14日召开的2022中国(陕西)——RCEP区域经贸合作圆桌会上,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策研究总监陈道户介绍,公司已在RCEP成员国马来西亚和越南设有4个工厂。

  8月16日,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能建展位上,工作人员检查新能源项目模型。新华社发 邹竞一 摄

  国内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请进来。随着绿色低碳成为社会共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纷纷将其作为投资新领域。

  在法资企业埃顿能源的展区里,投资人梅勇正询问这家公司的业务内容。据埃顿能源工作人员傅闽曦介绍,埃顿能源是一家为用户提供绿色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的外资企业,主要业务是帮助传统领域企业实现低碳绿色转型。

  “全球能源转型的市场十分庞大,推动社会平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景。”傅闽曦说。

  两千余年前,精致华美的丝绸与壮硕矫健的马匹曾在古丝绸之路上交易流通,搭建起一条贯通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小到特色零食、纺织衣服,大到汽车、光伏组件,品类丰富的产品筑起共建、共享、共赢的桥梁。如今的“一带一路”正在加速向“绿色丝路”迈进。

潮头观澜|谱写新时代东北振兴新篇章

潮头观澜|谱写新时代东北振兴新篇章

2022-08-17 23:20:52 来源: 新华社 

  8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锦州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要继续搞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我们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地区发展。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地区考察,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对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推进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六方面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2021年东北三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889亿斤,占全国比重达21.2%,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57%;重点领域改革走向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经济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在基础设施、能源石化、新动能培育等领域部署了一批重点项目,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东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新时代东北振兴必将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安蓓、王炳坤

  视觉 | 编辑:王绚、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辽宁分社联合出品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年之变”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编辑 陈雪霏

  7月2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杨正邦在自家农家乐打扫卫生。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新华社长沙7月23日电 题:十八洞村的“十年之变”

  新华社记者

  进入7月,44岁的杨正邦就没睡过一个懒觉,他要在每天凌晨5点左右开始为自家民宿备菜。

  民宿提供一日三餐的服务,杨正邦是老板也是主厨。为了让食材新鲜,每天晚上他开车到周边农户家收菜。如果遇到临时加餐,他就得在深夜12点后赶去40公里外的午夜农贸市场买菜。

  “暑假是旅游旺季,平均一天要招待400多个客人,毛收入2000元。”杨正邦乐此不疲,“虽然累点,但有事情做,就踏实。”

  杨正邦的家乡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个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小苗寨。

  4月25日,杨正邦(前右)一家合影。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十年前,十八洞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村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集体经济空白。杨正邦见证过当时艰难的日子。“耕地少,种田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入。没有路,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那时,村里有能力的人纷纷外出谋生,杨正邦也是其中之一。他去沈阳开过搅拌机,到宁波维修过信号塔。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十八洞村陷入“贫困逼人走,人走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一些人指望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省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也在十八洞村落地开花。

  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挨家挨户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搭建平台,创造脱贫致富的条件。

  村里的优势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村民们说,十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的问题弄明白了。

  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介绍,全村形成了旅游、山泉水、劳务、种养、苗绣五个产业,村民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2016年,十八洞成为湖南首批脱贫出列的贫困村。

  “这些产业不仅使我们成功脱贫,也为后续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施金通说,在产业壮大的同时,十八洞村的建设改造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苗寨风貌在变化中得到了保护和提升。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陆福兴认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精准扶贫”的精髓,也是十八洞村全面脱贫的重要推动力。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使村里出现“人才回流”。回乡的村民中,既有杨正邦这样长年在外打工的中年汉子,更有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7月2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拍摄的施康。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2019年底,大学毕业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开始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乡村生活,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他还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组建团队,定期在网络上开直播,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也帮助村民卖蜂蜜、腊肉、辣椒等农产品。

  “我们接下来还准备完善各种农产品的品牌认证等,借助互联网将十八洞的产品带到更远的地方去。”施康说,他对十八洞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年,十八洞村全村人均收入201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成功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通过民宿和农家乐实现稳定增收。

  7月2日,施康在直播售卖十八洞村的特产。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陆福兴说,依靠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激发村民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十八洞村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借鉴样板。

  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十年来,湖南像“十八洞”一样的贫困村都已成功摆脱贫困,拔掉穷根。截至2020年底,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田晓是十八洞村第一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去年5月18日到任后,他几乎没有回过家。“要让脱贫农户长远发展下去,不能有轻松歇脚的想法。”他说。

  在田晓看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意味着由“攻坚战”到“持久战”的转换,在保持驻点帮扶力度的同时,更需要探索出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对于十八洞村而言,每一天都是新起点。”对于未来,田晓充满信心。(记者谭剑、张玉洁、刘芳洲、孙毅)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 

深度观察

非凡十年|江西:描绘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

非凡十年|江西:描绘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新华全媒头条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看点新华视点

数字技术“点亮”乡村生活——来自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观察新华全媒+

告别大拆大建,老城焕发新生——北京老城正在发生的变迁

告别大拆大建,老城焕发新生——北京老城正在发生的变迁新华全媒+

山东马踏湖治理:水清了 人富了

山东马踏湖治理:水清了 人富了新华全媒+

融媒集萃

Copyright © 2000 – 2022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新华社长春7月16日电题: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吉林考察、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制造业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吉林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着力抓住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保护,让绿水青山焕发新活力;依托老工业基地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务实奋进,势头昂扬。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东福米业现代农业信息化监视指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查看稻田情况(2020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全力推进黑土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0年间,吉林发挥农业大省优势,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连续9年粮食年产量超过700亿斤,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多年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位居全国第五,相比2012年增加超过20%。

  吉林省6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8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地。近年来,吉林全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广泛运用新技术涵养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连续多年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铺开;产粮大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间地头对接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种良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金融、保险、仓储等要素发挥重要力量……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农民驾驶农机进行秋收作业(2021年10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如今,吉林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从2012年的不足500万亩,增长至2021年的超过4000万亩。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1%。2021年,梨树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

  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活变得“轻松”起来。田地里,传感器自动感应光照、温度;大屏幕上,稻苗长势、气象信息、水肥数据一目了然;直播间中,村里主播热情推介,快递发往全国。

  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纯种粮到多产融合,希望的田野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培育现代农业的“主力军”。10年间,全省专业合作社数量翻了一番,增至10万余个,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为农村发展带来源源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

  东部长白山林海茫茫,虎豹栖息其中;中部沃野千里,粮食连年丰产;西部湖泡湿地星罗棋布,水鸟种群多样……近5年,吉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2%提高到94%,优良水体比例从68.8%提高到76.6%。

这是吉林省长白山林区雾凇景色(2018年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10年来,吉林全力推进建设生态强省,实施秸秆全域禁烧提升空气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河湖连通”恢复湿地,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巡护队队员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巡护(2021年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2015年开始,吉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转而开启林区涵养、裸露山体修复等工程,9400多万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

  10年前,曾有专家警示:野生东北虎很可能在中国绝迹。但如今,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增长至50只。

  盛夏时节,查干湖畔片片翠绿,引得众多游人驻足拍照。当地系统性推进湖区环境保护,大湖重焕活力。出入有美景,收入有提升,群众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游客多了,收入高了,心里美了。”查干湖老关东渔庄老板娘尚影说。

  查干湖所在的吉林西部,气候干旱少雨。2013年,吉林在这一区域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统筹规划利用自然水系、兴修水利工程,把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河流汛期时的洪水存蓄到天然湖泡、湿地中。原本干涸的流域,源源不断地涌来活水,3000多平方公里湿地得到恢复和改善。

游客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滑雪(2022年2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冰雪经济,吸引滑雪场、冰雪度假区等高质量投资项目落户。在松花湖滑雪度假区,每逢雪季,来自省外的游客占比超过一半以上。雪场边上的吉林市丰满区孟家村,许多村民开饭馆、办农家乐,依托冰雪资源步入小康生活。村里60多位年轻人考取了滑雪教练资格,雪季担任滑雪教练,月收入超过万元。

  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前来赏冰戏雪,吉林冰雪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虎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超过9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84亿元,同比增长12.4%。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轿车、第一列地铁的吉林,10年来扎根工业制造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的吉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卫星及应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振兴注入新动能。

这是在第十九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现场展出的新能源车型(7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走在长春街头,不时能看到红旗新能源电池可更换出租车穿梭而过,换电站也越来越多。这是吉林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切实举措,也能为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提供试验样本。

  汽车是吉林的“名片”,近年来,吉林依托制造业优势,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汽车产业变得更大、更新、更绿。从一度销量不足5000台,到2021年销量突破30万辆,涵盖新能源等多种车型的“红旗”,4年间销量增长63倍。

工人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汽解放总装车间装配车辆(2022年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红旗新能源汽车基地、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玲珑轮胎长春工厂……吉林大地上,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孕育成形。2021年,吉林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倍。

  吉林大力吸引“新项目”“绿项目”落户,与既有产业配套,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如今,吉林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在建及并网项目容量相当于过去10年总和,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的“绿电”园区吸引众多企业落户。

在吉林省长春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首席技能专家罗昭强(右一)与同事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的电气系统(2020年11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往返各大赛区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这些“吉林制造”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收获好评。10年来,吉林抓住制造业优势,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先后形成轨道客车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卫星及应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孕育出高速列车、碳纤维、遥感卫星等尖端产品。今年5月,“吉林一号”卫星又一次升空,如今“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已达54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吉林立足国家战略、依托既有优势、瞄准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吉林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记者陈俊、褚晓亮、段续、王帆)

习近平主席视察辽宁锦州

2022-08-17 16:19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


2022-08-17 16:19 央视新闻客户端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辽宁锦州市考察调研

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锦州考察。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也是长久以来的战略要地。

在锦州,总书记先后考察了辽沈战役纪念馆、东湖森林公园。著名战役带来哪些重要启示?一个重要优势如何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进一步巩固提升?考察中总书记针对当前哪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8月16日考察点示意图

01

辽沈战役纪念馆:看大决战如何开篇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锦州凌河区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

△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18.8万平方米。(总台记者迟波拍摄)

△纪念馆馆名由叶剑英元帅题写。(总台记者迟波拍摄)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12月,原址设在锦州大广济寺。1988年10月,新馆落成开放。新馆包括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等。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高8米,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解放军战士全身塑像。(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辽沈战役纪念馆烈士名录墙。(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共歼敌154万余人。作为“揭幕之战”的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

△辽沈战役纪念馆。(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步入序厅,迎面是名为“决战决胜”的大型浮雕,展现的是冲锋战士冒着炮火奋勇向前。

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分别聚焦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军民团结战斗、人民英雄可歌可泣等主题。

纪念馆内的全景画馆以《攻克锦州》为主题,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整幅全景画高16.1米,周长122.24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通过绘画、塑型、声光等科技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攻克锦州”的惊心动魄。

由东北野战军主力和地方武装发起的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并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经此一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役结束后的第5天,毛泽东同志在评论文章《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作出判断:“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中共中央祝贺锦州大捷的电报。(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02

这些著名战役带来宝贵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其中就包括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纪念馆。

五年前,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曾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2020年7月和8月,他先后参观了位于吉林的四平战役纪念馆和位于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这两次战役分别为辽沈战役胜利和解放全中国创造了必要条件。

△辽沈战役纪念馆,英烈馆。(总台央视记者邢彬、石伟明拍摄)

著名战役纪念馆,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凝结着克敌制胜的法宝。总书记在参观时曾经多次阐发其中的宝贵启示。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歪把子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和掷弹筒。(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比如,打赢靠的是什么?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总书记说,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辽沈战役纪念馆,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军主题展示。(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比如,人民战争的伟力。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总书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东北解放战争和辽沈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比如,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出的各种奖章。(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当天在考察现场的老战士老同志及革命烈士亲属代表、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等。(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03

东湖森林公园:绿色之变

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锦州东湖森林公园,听取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介绍。

△俯瞰东湖森林公园。(总台记者迟波拍摄)

东湖森林公园西起云飞街,沿着锦州母亲河——小凌河一路向东延伸,占地面积约117.5公顷,是辽西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城市水景区。

△俯瞰小凌河。(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小凌河一度出现枯水季节河道干涸裸露,两侧环境脏乱差的情况。2014年起,锦州对小凌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沿河修建绿化带,再现“锦水回纹”“凌河烟雨”的景致。

△《小凌河记》这样形容这条河的独特地位:谁能别开水面?今有小凌河焉!(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得益于南临渤海辽东湾的自然优势,锦州发展起了帆船帆板运动。东湖森林公园的水面上,常能看到帆板、赛艇、皮艇爱好者们“乘风破浪”。

2019年,锦州建设帆船帆板运动基地,目前已成功举办过8项国家级帆船帆板赛事和活动。在中国帆船发展城市联盟大会中,锦州是辽宁省唯一一座帆船联盟城市。

04

振兴东北的这个优势,总书记很看重

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针对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要求,其中就包括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历次赴东北考察,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2016年5月,总书记曾赴黑龙江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考察,重点关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

2018年的东北之行,总书记在吉林查干湖考察时指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皮艇运动展示。(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对于东北地区绿色发展,总书记曾经提出这样的要求: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和深化生态文明改革举措,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总台记者迟波拍摄)

这次在锦州市东湖森林公园,总书记考察小凌河和女儿河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在同当地市民亲切交流时,他谈到了更为宏阔的主题。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大欢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要继续搞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我们对东北振兴充满信心。

05

考察途中,作出这项重要指示

在东湖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还听取了辽宁省防汛工作情况介绍,并就做好防汛工作、提高灾害防御能力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入汛以来,辽宁已出现13轮暴雨过程,次数为历史同期最多。7月末的暴雨过程,造成沈阳、锦州等9个市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47.0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64万公顷。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要求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在最近两年的国内考察途中,总书记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2020年8月,总书记在安徽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就加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进行调研。当年,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的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蓄洪。总书记考察首站就是王家坝闸。他还来到巢湖大堤考察,并听取了军队参与防汛救灾情况汇报。

去年7月,在西藏考察途中,总书记得知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后,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就在两个月前,总书记考察四川时强调,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从重要启示、重要优势,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锦州之行承载着重要内涵,既关乎锦州一城、辽宁一省、东北一域,也关乎整个中国。

述评: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新华社记者

  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严厉谴责,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清清楚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方的政治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势力留下任何空间。

  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既是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现在台湾居民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1885年,清朝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并于次年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为战胜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统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台湾同胞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从未停止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

  1945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将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于中国。1945年7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律地位和事实得到无可辩驳的确认。

  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严正立场和合理主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联大2758号决议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明确、彻底解决了整个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没有一个中国这个政治共识,中美两国不可能建交,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发展。1971年,美方向中国申明愿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新的原则,包括美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今后不会有任何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美方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美方在1972年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方也明确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1982年“八·一七”公报中,美方申明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上述政治承诺,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是无法抹杀、无法抵赖的历史事实。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动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截至目前,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达181个。

  然而,一段时间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屡屡采取错误言行,不断提升美台官方往来层级,加大军事勾连,不断售台武器,助台“以武拒统”。美国国会频频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提出并审议通过多部涉台消极议案。美方进一步拉帮结伙拼凑反华遏华的“小圈子”,打着各种旗号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势力,企图歪曲掏空一个中国原则,打“台湾牌”,“以台制华”,阻挠中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

  2016年以来,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甘心为美国反华势力充当遏华棋子,更加肆无忌惮谋“独”挑衅。他们为了一己之私,顽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制造两岸对抗,顽固“倚美谋独”。民进党当局的谋“独”行径和出卖民族利益的与美勾连活动,只会将台湾推向灾难深渊,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外交部发言人就佩洛西窜访台湾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一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佩洛西危险挑衅行为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

  针对8月2日晚佩洛西发表声明称美众议员代表团此次访台彰显美对台民主的坚定支持,华春莹说,佩洛西窜访台湾问题的实质绝不是什么民主问题,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佩洛西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对什么民主的捍卫和维护,而是对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挑衅和侵犯。

  华春莹表示,正如很多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佩洛西危险挑衅行为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而在这场丑陋的闹剧当中,民主不过是美方惯用的廉价工具和幌子,哗众取宠的是佩洛西个人,但遭殃受害的是中美关系及台海和平稳定。

  “我们从‘国会山冲击事件’、从弗洛伊德之死、从罗布小学枪击案和死于新冠肺炎疫情的100多万美国民众身上,看到了佩洛西口中民主的虚伪和冷酷。从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所作所为和喀布尔大撤退中看到这种民主的所谓承诺和‘强大’。”华春莹说,作为美国政府三号人物,面对自己国内积重难返的民主问题,佩洛西花着纳税人的钱、坐着美国的军机窜台作秀,干着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损害他国内政主权领土完整的勾当,只能让世人更加看清美国的虚伪丑陋,使美国的国家信誉进一步破产。连美国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都说,“佩洛西没有留在美国,解决困扰美国人民的问题。她已经掌握了几十年的权力,而我们整个国家却在崩溃。这种捍卫民主的假‘勇气’已经够多了。”

  “我还想提醒佩洛西,她面对的是占全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挑衅的是14亿多中国人民。”华春莹说,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违,佩洛西凭此“秀”到底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相信历史会给出公正答案。

  “美国官员在台湾问题上真该好好补补课了”

  有记者问:关于佩洛西窜台,美国政府官员进行狡辩甚至倒打一耙。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美方官员是在竭力狡辩,甚至倒打一耙,还在贼喊捉贼,反映出现在的美国政府缺乏诚信,缺乏历史知识和反思反省。”华春莹说,中国有句古话:人之患,在于不读史。美国官员在台湾问题上真该好好补补课了。

  华春莹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已经有181个国家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同中方建立了外交关系。

  “历史上,台湾问题曾经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大障碍,因为中方坚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在这个问题上做任何妥协和让步。”华春莹说,1971年,美方向中方申明愿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新的原则,也就是美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今后不会有任何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美方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访华期间,向周恩来总理确认了上述原则。这才诞生了“上海公报”。

  华春莹说,美方在1972年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方的上述承诺,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美方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在1982年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

  “正是基于上述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在过去40多年里总体实现了稳定发展。”华春莹说。

  “然而近年来,美方说一套做一套,不断歪曲、篡改、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企图越红线、搞突破,不择手段打‘台湾牌’,偷梁换柱,炮制‘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并将其作为美方一个中国政策的前提后缀,删除美国务院网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关键表述,明目张胆地提升美台关系,变本加厉推进对台军售,为‘台独’分裂活动撑腰打气。”华春莹说,对于美国政府三号人物窜台企图,美国政府本应严加约束,但却放任纵容,这才是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和事实真相。

  华春莹强调,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清清楚楚,国际社会对此也看得非常清楚。连日来,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各界人士纷纷发声反对佩洛西窜访台湾,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刚刚表示,联合国将继续坚持2758号决议及一个中国政策。这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华春莹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以贯之。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民意不可违,大势不可逆。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要错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回答关于反制措施的提问时,华春莹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都由美方和“台独”分裂势力负责,我们说到做到。“至于具体反制措施,该有的都会有,有关措施将是坚决有力和有效的,美方和‘台独’势力会持续感受到的。”

  华春莹强调,回望每一次美方主动对中方挑起的挑衅,结果无一不是自取其辱,自食其果。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佩洛西等煽动香港“黑暴”势力,鼓吹所谓“美丽风景线”,这恰恰加速了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使东方明珠重新焕发出光彩,这次也毫不例外。佩洛西之流企图同“台独”分裂势力勾连,“以台制华”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螳臂当车,不可能阻挡,只会加速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赵立坚说如果美方挑战中方底线必将遭到坚决反制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 陈雪霏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2022-07-29 11:47 Posted on 北京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赞 6032 Q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7月2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在昨天的中美元首通话中,中方表达了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中美双方也同意保持联系,但如果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访台,中方是否认为中美高层继续对话的氛围将不复存在?A

赵立坚:昨天,中美元首进行通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率、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中方近期已经多次向美方表明坚决反对佩洛西众议长访台的严重关切和严正立场。如果美方挑战中方底线,必将遭到坚决反制,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完全由美方承担。

赵立坚再次回应佩洛西访台

赵立坚再次回应佩洛西访台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2022-07-28 11:19 Posted on 北京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赞 2万 Q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7月2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澳亚卫视记者提问:7月25日,曾访台的前美国会众议长金里奇称,佩洛西现在绝对应当访台,让中方明白美国不是“纸老虎”。1996至1997年台海局势紧张期间,他和前总统克林顿对华释放了非常强烈的信号,包括将美国航母部署到台湾海峡。中方对金里奇的言论有何评论?A

赵立坚:金里奇曾在涉台问题上表现恶劣。他发表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值一提。这再次证明美方一些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唯恐中美关系不紧张,唯恐台海不动荡,唯恐天下不乱的险恶用心。

中方近期已多次向美方表明坚决反对佩洛西众议长访台的严正立场。除外交部发言人以外,中国国防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也发表了声明。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必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挫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的图谋。中国人说到做到。

赵立坚就佩洛西访台三答记者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7月2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据《金融时报》报道,针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可能访台,中方对美方加强了警告,这些警告或威胁比过去更加强烈。该报消息人士还称,中方可能作出军事回应。该报道是否准确?如果中方可能作出军事回应,将会是哪种回应呢?

赵立坚:中方近期已多次向美方表明坚决反对佩洛西众议长访台的严重关切和严正立场。我们正严阵以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定有力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应由美方负责。

彭博社记者提问:你刚才说中方正对佩洛西可能访台严阵以待。你能否提供更多细节?中方将作出军事回应还是外交回应,还是其他方式的回应?

赵立坚:我刚才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应对和反制。

路透社记者追问:再追问一下关于《金融时报》报道的问题。我还想问一下,报道中提到中方对美国官员发出了更严厉的警告,是这样吗?

赵立坚:我想你的理解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