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国新闻

习近平主席提名国务院总理和军委副主席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会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赵乐际主持会议。会议应到192人,出席192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向大会提出了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向大会提出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提请大会决定任命。

  主席团会议分别经过表决,决定将习近平提名的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提请各代表团酝酿。

  3月9日,中共中央向大会主席团提出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建议人选。主席团会议分别经过表决,决定将上述人选作为主席团提名,提请各代表团酝酿协商。

  主席团常务主席李干杰、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出席会议。

韩正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为您报道

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和秘书长。

当日出席代表2952人,代表总数2977人。这2977人代表着14亿中国人在人民大会堂议国理政。选举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韩正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赵乐际当选为人大委员长。

2018-03-19 22:14:00来源:新华网

  韩正简历

  韩正,男,汉族,1954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曾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1975-1980年 上海徐汇起重安装队仓库管理员、供销股办事员、团总支副书记

  1980-1982年 上海市化工装备工业公司干事、团委负责人

  1982-1986年 上海市化工局团委书记(其间:1983-1985年复旦大学大专班学习)

  1986-1987年 上海市化工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1987-1988年 上海胶鞋六厂党委书记、副厂长

  (1985-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

  1988-1990年 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党委书记、副厂长

  1990-1991年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91-1992年 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

  1992-1993年 上海市卢湾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1993-1995年 上海市卢湾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1-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1997年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综合经济工作党委副书记,市计委主任、党组书记,市证券管理办公室主任

  1997-1998年 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秘书长

  1998-2002年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2-2003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2003-2004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4-2006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执行主任

  2006-2007年 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执行主任、执行委员会主任

  2007-2008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主任

  2008-2011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执行委员会执行主任

  2011-2012年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2-201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2017-201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

  2018-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赵乐际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赵乐际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接替栗战书。

赵乐际,男,汉族,1957年3月生,陕西西安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000-2003年,赵乐际曾经担任青海省副书记,书记,省长。2001年两会时,记者曾在青海大厦采访过他。

赵乐际同志简历

发稿时间:2017-10-25 19:37:00 来源: 新华网

赵乐际同志简历

   赵乐际,男,汉族,1957年3月生,陕西西安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1974-1975年 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贡巴大队知青

   1975-1977年 青海省商业厅通讯员

   1977-1980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

   1980-1982年 青海省商业厅政治处干事,省商业学校教师、校团委书记

   1982-1983年 青海省商业学校教务科副科长

   1983-1984年 青海省商业厅政治处副主任、厅团委书记

   1984-1986年 青海省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党委书记、经理

   1986-1991年 青海省商业厅副厅长、党委副书记

   1991-1993年 青海省商业厅厅长、党委书记(1992.04兼省供销联社主任)

   1993-1994年 青海省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1994-1995年 青海省副省长兼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1995-1997年 青海省副省长

   1997-1997年 青海省副省长、西宁市委书记

   1997-1999年 青海省委副书记、西宁市委书记

   (1996-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货币银行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8.09-1999.0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9-2000年 青海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0-2003年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3-2003年 青海省委书记、省长

   2003-2004年 青海省委书记

   2004-2007年 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2-2005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7-2008年 陕西省委书记

   2008-2012年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2-201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2017-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书记。(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政协委员李书福:中国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世界第一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李书福委员3月4日在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全世界第一。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来自多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

会上有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问,我们知道在全国减碳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凭借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在实现弯道超车,在您看来,未来国产新能源车应该如何发力才能更具竞争力?

李书福表示,新能源汽车通常是指锂离子电池的汽车、氢燃料电池的汽车,或者使用人工合成的、可循环利用能源的发动机汽车,中国在这些方面发展得都很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去年出口了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了120%,而且中国连续八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世界第一。

关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特点,李书福介绍,第一,这个战略非常清晰,方向很明确,目标也很具体。第二,执行、推广、实施非常严格,很有序,管理得很好。第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这样一个生态链体系进行建设。

吉利汽车现身天安门广场。陈雪霏拍摄

李书福具体谈到两个例子,其一,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整个循环利用可再制造能力现在在不断地提升。其二,大家都很关心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很关心这个东西对环境有污染,现在我们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水平很高,镍和锂的回收超过95%,所以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在一个循环再利用,绿色环境保护再生的这样一个系统里边循环,非常的绿色环保。

“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所以用户的消费体验会越来越好。”李书福讲道,现在中国每年投放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很多,琳琅满目,而且每年都出现一些爆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排队买不到,“我借这个机会建议大家可以选购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表现?主要就是中央决策的英明,方向的清晰和政府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采取的政策措施非常精准、有力、到位。比方说大家买新能源汽车有补贴,可以上绿牌,免征购置税等等,这些优惠政策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产业链核心技术不断的突破和成熟和发展。”李书福说。

李书福还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今天这个局面,也有社会各界,各有关方面的帮助、指出关心,全国政协委员多年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调研,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规划。总而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很有信心,我们的天空将会变得更加蔚蓝,空气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根据网络直播整理。

中国发挥大国外交作用为沙特和伊朗促和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报道

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国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国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根据习近平主席与沙特、伊朗两国领导人就中国承办和支持沙伊两国举行会谈所达成的共识,沙伊双方为了在兄弟关系框架下通过对话和外交方式解决双方分歧,以恪守《联合国宪章》《伊斯兰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规章和惯例,沙特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分别率领沙特和伊朗代表团于2023年3月6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沙伊双方赞赏并感谢伊拉克共和国和阿曼苏丹国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承办多轮对话。双方赞赏并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承办和支持此次会谈并推动其取得成功。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17日(伊历1422年1月22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于1998年5月27日(伊历1419年2月2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此声明于2023年3月10日在北京发表。
声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沙特阿拉伯王国代表、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共同签署。


王毅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闭幕式

202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对话闭幕式。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出席。
王毅祝贺沙伊双方迈出历史性一步,就改善两国关系取得重大成果。表示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达成共识,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双方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次北京对话翻开了沙伊关系新的一页。中国支持双方按照达成的协议迈出坚定步伐,运用耐心和智慧,开创共同的美好未来。作为两国可以信赖的朋友,中方愿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毅表示,沙伊改善关系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中国支持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加强团结协作,摆脱外部干涉,真正把中东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沙伊强调将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责任担当。中国支持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中国倡导所有矛盾分歧都通过对话寻求政治解决,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艾班和沙姆哈尼代表两国元首祝贺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高度评价中国卓有成效的大国外交,感谢中方承办和支持此次对话并推动取得成功,表示愿继续开展建设性对话,落实好达成的共识,持续改善彼此关系,强调将恪守主权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加强睦邻友好,共同维护地区长治久安。
同日,沙伊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
王毅:沙伊北京对话是和平的胜利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主持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闭幕式后向记者介绍了此次对话会的重要意义。
王毅说,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
第一,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乌克兰问题,还有很多事关和平、涉及民生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关注,需要当事方及时妥善处理。
第二,无论问题多复杂,挑战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第三,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建设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
王毅强调,此次北京对话在中沙伊三国领导人的共识基础上得以推进,习近平主席从一开始就予以明确支持。对话也成为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作为一个善意、可靠的斡旋者,中方忠实履行了东道主职责。我们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

来源:上官新闻综合新华社和央视新闻。


李强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会。根据中国宪法,总理人选由国家主席提名。人大代表投票通过。国务院副总理和各部部长由总理提名。

据新华社记者现场报道,新当选连任的习近平主席提名李强为总理候选人。

根据选举投票结果,李强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习近平当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任命李强为当选总理。

习近平还提名张又侠、何卫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名李尚福、刘振立、苗华、张升民为中央军委委员人选。

根据大会主席团提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候选人为刘金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候选人为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为应勇。

以上人员均以高票获得人大代表的投票通过。

3月10日,习近平以2952票全票通过再次担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是习近平2013年上任以来三连任。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人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人选,主席团提名后,各代表团进行了酝酿协商。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主席团会议确定了正式候选人名单,提请今天的全体会议进行选举。候选人名单已经印发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名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提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后,各代表团进行了酝酿。根据各代表团的酝酿意见,主席团会议决定将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提请今天的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提名信和人选名单已经印发。

今天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77人,出席2947人,缺席30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主持人是新当选的人大常委会常务副委员长王东明。

3月10日,习近平以2952票全票通过再次担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是习近平2013年上任以来三连任。

大会还以全票通过选举赵乐际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奇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3月10日下午,政协召开全会,王沪宁当选为政协主席。

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来源:央视网

  北京3月10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0日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出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同时选出23位全国政协副主席。

  选举结果宣读前,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来到大会会场,对即将产生的新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表示祝贺。当会议主持人宣布王沪宁当选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后,汪洋起立祝贺,与王沪宁热烈握手,全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会议选出的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石泰峰、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帕巴拉·格列朗杰、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

  会议选举王东峰为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并选出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99名。

  会议于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石泰峰主持。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共2169人,实到委员2125人,符合选举的规定人数。

  根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选举办法,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采用等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为当选。

  选举开始前,会议主持人首先请工作人员宣读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总监票人、监票人随即就位,监票人检查了全场23个票箱情况。两名总监票人向会议报告了检查结果。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分发选举票。选举票分为两张,分别是选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的选举票和选举常务委员的选举票。

  工作人员宣读填写选票的要求后,委员们开始写票。投票开始后,总监票人、监票人就位并先投票,委员们到所在座区票箱投票。

  当工作人员计算完回收选票后,总监票人向会议主持人递交投票结果报告单。会议主持人宣布:选举有效。

  计票完毕后,工作人员宣读选举计票结果。选举结果表明,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共323名候选人得票均超过全体委员总数的半数,全部当选。

  新当选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平均年龄为65.3岁。副主席中,中共党员11名,非中共人士12名,少数民族人士4名,女性4名。新当选的常务委员平均年龄为60.8岁,其中非中共人士195名,占65.2%;少数民族人士32名;女性48名。

  全场委员以热烈掌声祝贺新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诞生。

王沪宁此前主持政协会议。

北欧记者见证历史时刻:习近平第三次当选为国家主席 任重道远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人民大会堂报道

3月10日7点半我们抵达天安门的时候,代表们还没有到。天还有些蓝意。

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代表14亿中国人民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大会详细介绍了选举办法。监票人,选举程序,投票程序等等。根据中国的选举办法,国家主席是从这2952名代表中推选出来的。候选人是习近平。军委主席候选人也是习近平。人大委员长候选人是赵乐际。女作家铁凝,李鸿忠等多位知名人士被推选为副委员长候选人。刘奇为秘书长候选人。

投票结果是习近平以全票2952票当选为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赵乐际当选为人大委员长。

2013年,本网记者也参加了人大会议的报道。那时,北京的雾霾非常严重。2014年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向环境污染宣战。从那以后,习李新政开始,一手治理环境污染,另一手是打击腐败。动员高检和高法,在反腐败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8年,人大代表们再一次用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李克强为总理。当时的环保部长李干杰介绍中国蓝天保卫战的经验时,措施严厉又得力,环境大大改善。蓝天越来越多。

今年,人大代表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和神圣的一票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

不过,时代在变化。疫情导致经济遭受很大损失。从附近的饭店分布情况就感觉到中小企业的变化。三年前去过的三家饭店都已经关门或者搬到别的地方去了。随着经济的重启和复苏,雾霾又似乎要卷土重来。老龄化问题,社保问题,金融问题,房地产问题等等,摆在习近平面前的实际上是更大的挑战,更多的挑战。

如果说,此前,中国人脱贫了,有医保了,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那么,现在是要巩固和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要返贫,要扩大医保。这一次有代表提出来说,要给农民更高一点的保障。现在的保障是多少?150元,他说要给他们300元。这样的水平还是很低的。因此,要想提高水平,还是需要更多的经济实力。

如何既要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也不要伤了企业家的心,不要让他们觉得共同富裕就是均贫富,也是一个重大课题。现在,有的人一说要收税就说要向富人开刀。其实,人应该有境界,通过二次分配,让富人感觉他们为社会做的贡献大一些,感到自豪,同时,挣钱少的人也需要不断地为他们增加工资,实现最低保障。

如何用经济金融杠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不要过劳,耽误了生儿育女建立家庭,这都是现代社会的矛盾所在,需要化解。

中国人富有了一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富有。还是有人担心未富先老。现在走在北京的街道里,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很多居民区大院里,老人也是越来越多。怎样体面地老去,如何加大医疗养老关爱,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美关系因为气球的事件变得冷淡。双方的误解似乎越来越深。互相的提防心理越来越深。事实上,中国现在经历的依然是西方国家早经历过的。因此,相互理解,增强互信还是十分重要的。

新冠病毒给世界制造了重大障碍。战争冲突,冷战思维死灰复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中国能够发挥中国的智慧,化解冰雪。

总之,在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包容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中国的前途还是非常光明的。中国经济的复苏也必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习近平再次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2952名代表投了他们手中神圣的一票。习近平再次以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去年10月中共20大期间,习近平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3月10日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明天上午举行。届时还将选举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本网记者将前往人民大会堂亲历这一历史时刻。敬请关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将代表人民选举出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

人们也期待习近平将继续连任。

依法履职 不负重托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依法履职不负重托——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看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熊丰、周颖、李紫薇

7日下午,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及五年的主要工作,对今后一年工作提出建议。

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巩固完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

立法工作:锻造法律重器、实现良法善治

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个鲜明的工作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说。

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报告指出,完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维护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推动宪法实施和宣传教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职责,推动宪法完善发展、有效实施。

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

报告指出,五年来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立法工作呈现出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质量高的特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

高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编纂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通过香港国安法……回望过去五年,一个个国家立法的深刻印记,已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从制定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到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制定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到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一部部接地气、务实管用的法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

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立德树人;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打出重拳,筑牢公民网络空间“防火墙”……

“我国立法形式不断丰富,既注重‘大块头’,也注重‘小快灵’。”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五年来,一部部法律为百姓的切身利益‘量身定制’,彰显国家立法机关对公民权利的尊崇和保障。”

监督工作:聚焦“国之大者”、回应“急难愁盼”

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

这四个“首次”背后,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督工作,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实现了监督领域的全覆盖,标志着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报告指出,五年来,历次大会和常委会会议共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检查30件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开展11次专题询问、33项专题调研。

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人大监督工作始终在大局中谋划。

2018年到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亮剑”,先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后,迅速组织开展该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

引入第三方评估,采用抽查暗访、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实现委托检查全覆盖,把执法检查与立法评估、法律普及结合起来……执法检查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完善,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起来。

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急事难事,就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监督的重点。

报告显示,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就业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等报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管好“国家账本”,看好政府“钱袋子”。

“国家账本”越来越透明——

报告显示,连续五年听取审议中央决算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整改问题的落实。

国有资产“家底”更清晰——

在定期听取审议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每年选取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分别听取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把公共财政、国有资产置于阳光之下,彰显人大监督的刚性品质和为民情怀。”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政涛说。

代表工作:搭好“连心桥”、建好“民意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各级人大换届选举顺利完成,代表联络机制更加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得到办理落实……报告显示,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服务、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2021年上半年启动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20年选举法修改后,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县乡人大选举。按照新选举法的要求,这次选举适当增加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注重向基层群众、社区工作者等倾斜。

报告显示,认真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依法民主选举产生277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人大代表是听民声、聚民意的重要桥梁。

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章立制,以制度之力加强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实行交办情况和办理结果“一人一函”“一件一函”的反馈机制。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

——邀请1026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基本实现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200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工作。

——组织8389人次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形成497篇专题调研报告。9100余人次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两高组织的有关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打造“全覆盖+全天候”的网络学习平台。

报告显示,五年来,线上线下共举办26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累计1.6万人次代表参加学习;创建全国人大网络学院,2539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网络学习,代表履职能力不断增强。

出席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代表履职意识更加增强;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代表职责定位更加清晰;在本职工作中展现时代风采,以履职工作践行光荣使命,代表作用更好发挥……五年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探索,使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重要桥梁的作用更加凸显。

透过这份报告,可以深切感受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圆满完成了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出席会议。

会议应出席代表2977人,出席2943人,缺席3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鸿忠主持会议。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栗战书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坚持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检查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3个监督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进行8项专题调研;坚持高质量做好代表工作,办理代表议案487件、建议9349件,共有100多人次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坚持高质量做好外事工作;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93人次,圆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栗战书在报告中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任期,正逢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史变革时期。常委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紧依靠全体代表,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做到不负党中央重托、不负人民期望的庄严承诺。

栗战书在报告中说,五年来,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已经审议尚未通过的法律案、决定案19件;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检查30件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开展11次专题询问、33项专题调研;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决定批准或者加入条约和重要协定3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15人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三是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四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是发挥人大对外交往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六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栗战书在报告中说,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在对今后一年工作的建议中,栗战书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常委会工作一是做好宪法实施和立法工作;二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三是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四是做好人大对外交往;五是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国法院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8547件,审结13785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70.4万件,审结、执结3081万件,结案标的额9.9万亿元。

周强在报告中表示,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变革新发展。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二是依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走好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四是坚决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五是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六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在报告中,周强从5个方面对2023年工作提出建议: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服务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创新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新格局,践行人民至上,能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人民检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33.6万件,比前五年上升40%。与2018年相比,2022年受理审查起诉案件上升2.8%,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分别上升1.5倍、3.3倍和72.6%。

在报告中,张军从6个方面回顾过去五年工作:一是维护安全稳定,以能动检察助力中国之治;二是聚焦服务大局,以能动检察促推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司法为民,以能动检察保障民生福祉;四是加强诉讼监督,以能动检察维护司法公正;五是拓展公益诉讼,以能动检察守护公共利益;六是坚持从严治检,以能动检察锤炼过硬队伍。

张军在报告中对2023年工作提出建议: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四是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五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六是建设堪当重任的检察铁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将其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提交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现将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肖捷在说明中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精简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按照上述方案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

大会执行主席王宁、刘艺良、刘宁、李秀领、陈刚、郑栅洁、倪岳峰、景俊海、楼阳生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乙类乙管”实施2个月以来中国出入境流量大幅回升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报道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8日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自1月8日中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流量大幅回升。

  截至3月7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检查出入境人员3972.2万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48.7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分别上升112.4%、59.3%;其中2月25日出入境人数达101.3万人次,为2020年以来首次单日突破百万。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签发普通护照336.2万本、往来港澳台证件签注1267.2万本(件)、外国人签证和停居留证件12.2万件,较实施前分别上升1220.9%、837.7%、33.1%。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林勇胜介绍,中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随着国际客运航班稳步增班、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出入境流量和出入境证件申办量大幅回升。全国移民管理机构下步将结合实际继续完善预案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做足做实应对出入境流量和出入境证件申办量持续增长准备工作,积极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确保出入境秩序平稳有序、口岸边境安全稳定。(完)

(两会观察)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柔”与“刚”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郑嘉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窗口。今次两会,“柔”与“刚”成为读懂中国外交的关键词。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a target='_blank' rel=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中国对外政策的“柔”首先体现在“以和为贵”上。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两会期间外长记者会上开篇明义: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针对乌克兰危机,秦刚再次阐明中国态度: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从而找到实现欧洲长治久安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对此表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今年中国将继续以此为出发点,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柔”也体现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上。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参与共建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也是全国两会上的“热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王超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发展;多位代表委员也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以提升更多国家民众获得感、认同感。

  中国对外政策的“刚”则体现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毫不退让”。面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方位遏制、围堵与打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谈及台湾问题时,秦刚外长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用序言中的话对外部干涉言行予以坚决回击。在回应所谓“战狼外交”话题时,他鲜明表示,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对此表示,中国已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局面下,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要用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和他们打交道。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刚”并非针锋相对或全面对抗,“刚”中其实也包含“柔”。

  尽管秦刚对美国行为直言不讳指其“犯规了”,但落足点依然是相信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淳朴,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表示,在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困难之时,两国地方和民间积极开展面对面互访、交流和对话尤显重要与迫切。

  “美国与中国都处于变局之中,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疫情三年两国民间交流受阻,对彼此的变化难有清晰认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中国将鼓励更多智库学者走出去,也把更多外国学者迎进来,携手做好增信释疑工作,进而减少误判,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贡献稳定力量。”

  观察人士指出,以“刚柔相济”之道推动问题解决,这也是中国外交战略更趋成熟自信的表现。(完)

【编辑:姜雨薇】

(两会观察)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发力多个重点领域,此次方案力图通过一场提升治理效率效能的改革“攻势”,解决那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a target='_blank' rel=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科学技术:优化创新引擎

  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此次机构改革致力于让这股“头号动力”更加有劲。

  方案拟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其具体管理职责被划转。在调整的同时,科技部战略规划、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宏观管理职责得到强化,并将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当下中国正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有助于优化创新这台关键引擎。

  ——金融监管:坚守风险底线

  在金融混业经营已成趋势,新业态层出不穷,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性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备受关注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再进一步。

  此次方案拟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进一步解决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问题,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此外,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措施也箭在弦上。无论“新机构”的设立、还是“老机构”的调整,都透露出同一个信号: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数据管理:力促高效流通

  数字经济的作用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得到很好阐释。而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一环。因应这一变革,方案拟组建国家数据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开发、利用。

  此举其实有迹可循。近年来中国决策层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已将其明确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去年底出台的重磅文件“数据二十条”,更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作为主线。

  经过此次改革,国家数据局拟“接手”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的部分职责,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这些关系和职能被进一步理顺,将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充分实现数据要素流动的安全畅通。

  ——乡村振兴:巩固攻坚成果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中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不轻。

  方案拟将国家乡村振兴局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但相关工作力度并不会减弱。优化职责后的农业农村部,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帮扶力度,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

  此番调整意味着中国将更统筹地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整体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知识产权:“升格”回应关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需要,各类企业关切已久。

  改革方案对此作出回应,拟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升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这被认为拼上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又一块“拼图”。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料将持续发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

  ——老龄工作:求解“老有所养”更多答案

  当老龄化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老有所养也成了一道民生待解难题。

  着眼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方案作出一系列安排。包括拟将国家卫健委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等。

  人们期待,老龄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能高效破解中国养老供需矛盾,求解“老有所养”更多答案,让“幸福夕阳红”触手可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