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外交

德国人士:试图以外部干预“解决”香港问题只会适得其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针对中国香港近期局势发展以及美国国会日前通过“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来自德国经济界和智库、传媒领域的多位人士近日在采访中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外部强行施加的干预甚至制裁等极端对抗手段只会对解决香港存在的问题起到反作用,应予以警惕。

图为让-克里斯托夫·巴斯。(资料图片)<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彭大伟 摄

图为让-克里斯托夫·巴斯。(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在香港和柏林两地从事企业咨询等事业的柯尧臣(Jochen Kleef)在港多年,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谈及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柯尧臣认为,美国现在应该做的是先“打扫干净自己的房子”,再去关注别国的事务。在他看来,美国和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表现出两国似乎都“难以接受新的时代”。他指出,两国的态度都基于其拥有或曾经拥有过的世界霸主地位,“但过去的已成为过去,世界正在向前发展”。

  柏林智库“文明对话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斯(Jean-Christophe Bas)认为,外部强行施加的干预甚至制裁等极端对抗手段不应成为香港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最首要的应当是鼓励开展对话,在各方不同的价值和观念中寻找到一致之处或共同基础”。

  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强调,既然《基本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香港居民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任何形式的外部干预都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些外部干预令我感到警惕和担忧”。

图为希伦贝克。(资料图片)<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彭大伟 摄

图为希伦贝克。(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亦有人士注意到西方在对待中国议题时长期抱持的双重标准。位于法兰克福的欧洲新闻图片社社长希伦贝克表示,国际社会的认知中存在太多片面性:“当美国仍是超级大国时,它的成功和政治扩张受到普遍赞扬。而当中国正在向前追赶时,却遭来诟病。”

  “于是,一方在非洲或拉美的投入就是所谓‘无私并造福人类的’,而另一方则是‘怀有政治动机,目的是让对方成为附庸’。”希伦贝克强调,这种双重标准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他续指,当中国人口增长时,有政客便“拉响警报”,甚至警告所谓“黄祸”。“不像有的国家急需控制人口增长却无所作为,中国领导人采取了计划生育措施,这却又被指责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非民主干预’。”

  “当然,我也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也在努力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需要其领导层给予极大的耐心和审慎。”希伦贝克说,“人们应该高兴的是,当某些自诩优越民主摇篮的国家展现本能驱动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时,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像他们那样。”

  展望未来,让-克里斯托夫·巴斯强调,只有对话和包容,而不是暴力和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柯尧臣亦希望,随着中国香港特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日前落下帷幕,香港的社会局势能够及时降温、减少戾气。(来源:中新社/ 记者 彭大伟 )

桂从友大使就中瑞媒体交流接受瑞典“媒体”栏目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11月26日,桂从友大使在使馆就中瑞媒体交流接受瑞典“媒体”栏目专访。

问:上周我们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使馆批评瑞典媒体和记者的战略的报道。请问使馆这么做是为什么?

桂大使:我们使馆对瑞典媒体的回应都是被迫的,不是我们主动发起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待人之道:朋友来了有好酒。中国人自古的伦理原则,“礼”字当头,“礼”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礼”的内在精神是“仁”,“仁”是最普遍的德行标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不树敌,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侵犯他国利益,不对他国构成威胁。我们使馆的使命就是与驻在国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交流,交朋友,在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架起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就我本人来说,在我20多年的外交工作中,一直对所接触的所有媒体朋友尊重有加,坦诚交流。我来瑞典工作以后,也渴望与广大的瑞典媒体朋友交流、交朋友。但你们有些媒体人士拒绝与我们见面交流,却总是批评、指责中国,甚至恶意攻击、抹黑中国。

更为奇怪的是,这样的媒体人士,有的从未去过中国,有的只往台湾跑却自称为“中国问题专家”,还有人身在台湾或斯德哥尔摩却开办什么在北京的博客等等。这令人不解。我们呼吁这些媒体人士到中国去看看,用自己的亲眼所见来说话。

我们欢迎批评。媒体人士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针砭时弊。但批评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制造假新闻。批评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引发社会混乱,不能煽动仇视。我们从未主动批评过瑞典媒体人士,我们的批评都是忍无可忍,被迫回应。即使对那些恶意批评中国的人,我们仍欢迎他们来沟通交流。(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桂从友大使与瑞典议会外委会主席就发展双边关系交换意见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消息:11月14日,桂从友大使在瑞典议会会见外委会主席福什隆德。

桂大使表示,中国一贯奉行友好合作的对外政策,愿与各国人民交朋友,开展合作,不树敌,不威胁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损害他国利益。瑞典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希望瑞方继续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福什隆德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利,瑞方愿基于这一事实发展对华关系,并愿就瑞方关切的问题保持与中方对话。双方一致认为,即使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希望双方在各领域加强接触、沟通、对话、交流、磋商,聚焦共识,促进合作。(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马克龙访华 中法关系在互信中与时俱进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了第二届进博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元首实现年度互访,吸引着外界的关注。

  11月5日至6日,从上海到北京,习近平同马克龙多次会面,既有共同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双方各自携夫人在豫园观赏江南园林景致、观看昆曲表演,亦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会谈。

点击进入下一页

11月5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不到48小时内频频见面,从双方谈话中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来看,深化友谊,增进互信,务实合作,契合中法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如马克龙所言,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法中作为两个大国,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法国加强同中国的对话和合作,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在中法建交55周年的历史坐标下,各领域交往“与时俱进”,特别是习近平提出的“六大目标”与“三个面向”,指向清晰,显现深意。

  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说,“当前,中法关系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中方愿同法方聚焦六大目标,推动交流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习近平提及的六大目标,包括要维护和增进政治互信;要继续推进大项目合作;要扩大双向市场开放;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要深化创新合作,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多个维度。

  “要维护和增进政治互信”,所强调的是“继续相互尊重,把尊重彼此主权、领土完整、核心利益、重大关切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要扩大双向市场开放”,明确了“中方愿同法方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维护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希望法方把不针对中国搞歧视性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

  中国人信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在外界看来,中方希望马克龙政府对中方的重大关切体现为“表态+行动”上,中法关系在建交55年之后如何提质升级,需要双方精心呵护,说到做到。

  两个月前,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你这次访华双方达成不少经贸合作成果,证明中方扩大开放说到做到”。

  习近平在同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经济峰会闭幕式时再次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大门始终对世界打开,希望法国、欧洲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法方高度赞赏中国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提供重要机遇。”马克龙还表示,法国企业要以“奋勇争先”的精神继续开拓中国市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马克龙举行欢迎仪式。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承诺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和非歧视待遇。双方鼓励两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各自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到对方国家展业”等表述,已写入两国共同发布的中法关系行动计划。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法关系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的意境下,习近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更具内涵与思考。

  习近平对马克龙说,“我愿同你一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人民,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上层楼,继续走在大国关系前列。”

  面向世界,意味着中法高层现在所做的每一步战略规划,关乎中法关系的再加固,却又并不拘泥于中法两国之间。对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多项难题,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大国的担当与逻辑。

  面向未来,以中法关系行动计划为支撑,确立两国元首将延续年度会晤机制,留给双方就深化互信、务实合作、共同关心的问题更多交流空间,为促进互联互通、推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促进传统和新兴领域合作等提供操作指南,彼此相互成就,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景。

  面向人民,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继续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机遇,为人文交流搭设历史舞台,关照的是两国人民切身福祉。在中法关系行动计划中专门将“保护地球”列为一个章节,与“面向人民”互为注脚,正切题中应有之意。( 来源:中新社/ 记者 张子扬 )

桂从友大使同瑞典林雪平大学学生交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29日,桂从友大使应邀出席瑞典国际关系协会在林雪平大学举办的交流会,约60名林雪平大学学生和协会会员参加。

  桂大使向与会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发展成就和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确定的国家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中国正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让14亿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高质量生活;中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完全是防御性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大业;中国人民最重要的政治诉求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桂大使表示,瑞典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两国在经贸、投资等传统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在创新、环保、可持续发展、生命医学等新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中方愿同瑞方一道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希望中瑞双方年轻人为此多做贡献。

  桂大使还回答了与会学生的提问。

  与会学生表示,桂大使是该校邀请来交流的第一位驻瑞使节,他们渴望了解中国,了解中瑞关系发展情况,更希望有机会去中国学习、工作、旅游。

来源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桂从友大使出席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欧互联互通研讨会晚宴并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桂从友大使在10月18日出席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晚宴时说,本次研讨会聚焦中欧互联互通,着眼“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相对接,契合中欧合作需求。

  他围绕三个关键词谈了他对中欧互联互通的看法:

  第一个是“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变化之一。的确,中国在变。我们刚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穷二白变为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亿人脱贫,各项民生权益保障大幅提高。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中国科技创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未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还会更加突出。

  “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中国的变推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的本质是世界秩序的历史演进,全球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相应的,中欧关系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关系的互补性、互利性和战略性显著上升。欧方作为世界重要一极,与中方一道共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多边体系、多元文化,维护国际秩序和体系,对中欧双方乃至全世界都极为重要。

  第二个关键词是“通”。变通而图存是自古至今的中国智慧。通过加强彼此间互联互通,有助于我们应对当今世界层出不穷的挑战,推动全球发展和世界格局朝着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转变。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正是互联互通,中欧对此不谋而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赛夫科维奇曾说,“互联互通是欧盟DNA的一部分。”去年,欧盟机构出台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明确将中国列为合作伙伴,双方领导人也就欧方“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接达成共识。我们要修路而不是筑墙,要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要抱团取暖而不是单打独斗。

  中国与欧洲分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两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截至今年7月,中欧班列开行超过1.7万列、通达中国境外16个国家53个城市,且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实现“去一回一”。2013至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近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合作区80多个,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万个。欧盟已连续1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互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今年前八个月,中欧贸易总值3.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

  中欧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互联互通,正给双方乃至全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久”。中欧互联互通将把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连接起来,给欧亚大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双方携手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够最终形成庞大的欧亚大市场。因此,中欧不仅要实现高水平的互联互通,更要实现可持续的互联互通,从而推动实现欧亚大陆乃至全球的持久和平与繁荣发展。

  一些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有些关切,主要集中在项目是否符合欧盟规则标准、是否绿色环保可持续等。可持续和高标准正是“一带一路”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同有关国家一道,为绿色可持续投资创造有利和稳定的政策环境,加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能力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确保环境友好性、气候适应性和社会包容性融入“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和日常商业活动。

  建设高质量、可持续“一带一路”为瑞典等北欧国家带来了广阔机遇。瑞典的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经验、技术、产品在“一带一路”上大有用武之地。我们愿同瑞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瑞典政府提出要加强对中国的全面了解,鼓励与中国进行广泛对话。我们表示欢迎。中瑞双方完全可以就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对话、交流、合作。

  桂大使最后说,朋友们,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没有改变,就不会有进步,而无法改变想法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迎接的是进步与发展。各国都应摒弃成见、偏见,保持开放的胸怀,虚心学习其他文明,学习时代新知识,从而与时俱进,实现真正可持续长久发展。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桂从友大使就马悦然先生逝世向其家人致唁函

北欧绿色邮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18日,桂从友大使就马悦然先生逝世向其家人致唁函。全文如下:

  “惊悉马悦然先生逝世,我和我的同事深感悲痛。我谨向你表示诚挚慰问,对马老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马老先生一生和中国人民息息相关。他热爱中国,潜心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是当今世界汉学泰斗和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中瑞两国的文化使者和友谊桥梁,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马悦然教授享年95岁。正如桂大使所说,他一生都致力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他从先秦文化开始学起,很早就翻译了《西游记》,让很多瑞典人都了解中国有个聪明的孙悟空。他曾是瑞典学院院士,是唯一懂汉语的诺奖评委。

来源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今日头条:瑞典外交大臣林德会见桂从友大使并表示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外交大臣林德日前在瑞典外交部会见了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阁下,双方就中瑞关系的发展交换了意见。

林德表示,瑞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同中方开展广泛对话,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展开交流合作。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是瑞中关系的重要内容,期待双方开展更多合作。

桂大使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瑞关系,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大臣女士重视对华合作,为促进中瑞经贸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段时间以来,中瑞双方积极沟通对话,取得积极进展。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对话,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为双边关系注入更多积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出席会谈的还有使馆政治处陈季良主任和瑞典外交部其他两位官员。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中国代表就人权问题向媒体阐述中方立场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 (记者 马德林)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人权问题向中外媒体阐述中方立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10月29日,针对美国等个别国家在联合国会议上就涉疆问题发表不实言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中)当场予以严厉驳斥。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当天审议人权问题,美国等个别国家就涉疆问题发表不实之词,对中方进行无理指责。张军在会上驳斥了相关不实言论。

  张军会后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说,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白俄罗斯代表54个国家做共同发言,30多个国家做国别发言,积极评价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支持中国新疆采取的反恐和去极端化举措,反对美国、英国等个别国家以“人权”为名干涉中国内政、把人权问题政治化的做法。这说明在人权问题上,是非曲直国际社会自有公论,美英作法不得人心。

  张军强调,中国一贯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新疆采取的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举措同美国、欧洲采取的反恐行动没有本质区别,于法有据、顺应民意、成效显著,根本不是人权问题,更与宗教和种族歧视无关。美国、英国等个别国家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在涉疆等问题上无端指责中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蓄意在联合国挑起对抗,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接受。我们奉劝美、英等个别国家不要站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针对有记者提及西方国家要求中方允许联合国人权官员访问新疆,张军表示,中方在人权问题上一贯秉持开放、透明姿态,已邀请联合国官员、各国外交官、记者、宗教人士等一千多人参访新疆。根据这些人的观察,新疆的实际情况同美西方所说完全不同。我们也多次向联合国人权高专发出邀请,并一直同联合国方面保持着沟通。令人费解的是,美国等个别国家一边叫嚷着要允许联合国官员访问新疆,一边却对访问新疆的联合国官员极力施压和干扰。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使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昭然若揭。

  还有记者问,在联大三委会议上54国共同发言支持中国,支持美国的只有23国,是否说明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大于美国?张军表示,任何国家无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国际事务中以负责任、建设性的方式行事,否则谈不上所谓影响力、公信力。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国情不同,在人权问题上立场也会有所差异,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事实证明,动辄对别国指责施压、在联合国搞对抗的方式完全行不通。( 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

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将扩大至27个口岸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今天从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布会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2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外国人由重庆、西安航空口岸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144小时;在宁波航空口岸实施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并纳入江浙沪政策一体化,过境人员可从宁波航空口岸以及已实施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的上海海、陆、空港口岸或者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入境、出境;将成都航空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停留范围扩展至成都、乐山、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11个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广州白云机场口岸。中新社发 钟欣 摄

  近年来,根据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形势、新要求,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制订出台一系列移民管理服务便利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出台实施外国人过境免办签证政策。自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已有45.2万人次外国人通过该政策进入我国,其中2018年达10万人次,较2017年增长24%。

  据了解,这次扩大该政策适用范围后,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个城市30个口岸对53个国家人员实施过境144小时、72小时免办签证政策。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杭州、南京、沈阳、大连、青岛、成都、厦门、昆明、武汉、广州、深圳、揭阳、重庆、西安、宁波20个城市27个口岸实施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并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实现区域、口岸联动;长沙、桂林、哈尔滨3个城市3个口岸实施外国人过境72小时免办签证政策。

  附:适用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办签证政策的国家名单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纳哥、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 (来源: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约翰逊宣布达成新脱欧协议,英议会还会说“不”吗?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报道:17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英国和欧盟就英国脱欧达成了一项新协议。约翰逊政府计划19日将新协议交由国会表决,他表示,对协议能获得批准“非常有信心”。

  不过,执政保守党的盟友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UP)、最大反对党工党和苏格兰民族党(SNP)等都表明,不会支持这项协议,因此,协议能否在国会通过,仍然是个未知数。

  【英欧达成新协议,但仍待议会批准】

  17日,除英国外的欧盟27个成员国领导人一致通过决议,支持欧盟委员会当天与英国政府达成的最新“脱欧”协议。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称,新协议对于欧盟和英国都公平和平衡。决议还请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为确保协议在11月1日生效采取必要步骤。根据欧盟随后发表的声明,容克表示新协议可保障爱尔兰岛的和平与稳定,并充分保证欧盟的单一市场。

  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共国边界问题是“脱欧”谈判关键难点之一。前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今年1月和3月3次遭英国议会否决,主要原因就是其中涉及边界问题的“备份安排”遭到包括执政的保守党及盟党议员在内的多数议员反对。

  新协议在边界问题上采取了欧英双方均能接受的复杂变通安排。一方面,北爱地区将作为英国关税领土的一部分,与英国其他地区同步退出欧盟关税同盟。另一方面,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的边界不设海关口岸,货物边检将在运送货物的港口进行。同时,货物凡进入北爱尔兰地区仍将遵循欧盟各项检查标准。

  这份脱欧协议下来还须分别经过欧洲议会和英国国会批准才能生效。

  【保守党盟友反对,协议能否通过仍未知】

  约翰逊在社交网站“推特”表示:“我们达成了伟大的新协议,夺回了控制权。现在,国会应在周六让脱欧得以实现,让我们可以转而处理生活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暴力犯罪和环境等其他优先事项。”

  同时,约翰逊称,这份新协议可以确保英国不受干扰地收回对法律、边界、货币和贸易的控制,并在自由贸易和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与欧盟建立新的关系。

  然而,保守党在英国国会并不具多数优势。占有10席的北爱民主统一党,已经明确表明不会支持新协议,指新协议不符合北爱长期利益,并会破坏联合王国的完整。据彭博社引述三名DUP官员报道,该党对在爱尔兰海设海关检查等多项安排感到不满。

  工党党魁科尔宾批评,约翰逊的新协议比前任特雷莎•梅所取得的协议还要糟糕。他说:“这项出卖英国的协议无法团结国家,应该被拒绝。解决脱欧问题的最佳方式,是让人民在公投中作出最终决定。”

  唐宁街消息人士透露,约翰逊打算在欧盟峰会上要求排除延后脱欧的可能性,以迫使英国议员在新协议与无协议之间二选一。

  消息人士说:“他不会要求延期,若欧盟提出延期,他也不会接受。”(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法国警告如果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将展开报复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李洋)报道:法国官方当地时间3日警告,如果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法国和欧盟将展开报复。
  世界贸易组织2日裁决,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违规补贴”空客公司,美国将有权对每年约75亿美元的欧盟输美商品和服务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随即表示计划对一系列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法国政府发言人恩迪亚耶3日说,如果美国继续推动10月18日对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那将会带来后果,她表明法国将会与欧盟就有关问题进行磋商,随后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
  恩迪亚耶指出,美国对欧盟展开贸易战将影响双方的经济发展,最终不会有赢家。她表示未来十多天时间仍有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呼吁美国继续对话,但也警告如果美国采取不妥协的态度,欧盟不会坐视不理。
  面临被美国加征关税的欧盟商品大部分来自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加征关税将于10月18日生效。美方计划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加征10%的关税,对欧盟农产品和其他产品加征25%的关税,法国红酒也在加征关税的商品之列。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3日也警告说,如果美国不就欧美航空业补贴争端的对话提议作出回应,欧盟就将展开报复行动。
  勒梅尔说,法国和欧盟已在数月前提出了相关的对话要求。他表示,就有关议题展开对话符合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但如果美国政府拒绝对话提议,法国和欧盟随时准备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反应。(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中国外交部:让14亿人过上幸福生活是中国对全球落实2030年议程最大贡献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贫困、没有饥饿、没有流离失所,让14亿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对全球落实2030年议程的最大贡献。
  有记者问:当地时间24日下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回顾盘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工作。请问中国为落实2030年议程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中国对峰会有什么期待?
  耿爽对此回应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指导国际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议程,率先发布了落实议程的国别方案和进展报告,将落实工作同国内“十三五”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实现了“早期收获”。中国将于明年实现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十年实现减贫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贫困、没有饥饿、没有流离失所,让14亿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对全球落实2030年议程的最大贡献。
  耿爽说,中国始终积极致力于国际发展合作。近年来,我们利用举办主场外交的契机,推动各方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与2030年议程对接。中国还通过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务实举措并通过双边渠道,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有力支持。
  耿爽说,中方高度重视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一直积极、建设性参与峰会筹备进程。王毅国务委员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出席此次峰会。中方愿通过峰会平台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和良好实践,并与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峰会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凝聚国际社会共识,为国际发展事业注入新的动力。(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官方回应阅兵首次安排维和部队方队:书写维护和平的大国担当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李纯)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将首次安排维和部队方队,中方这一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24日在北京表示,维和部队方队,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中国军人。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用坚毅与奉献书写维护和平的大国担当。
  当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专题集体采访活动。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志军在介绍阅兵安排时透露,徒步方队编维和部队方队,从维和待命部队抽组,体现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决心能力。
  有记者提问,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这一安排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吴谦表示,中国军人,世界贡献。维和部队方队,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中国军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兵力最多的国家,在联合国7个维和任务区,2500多名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和平,还有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随时准备听令出征。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迄今已有多名中国维和勇士牺牲在异国他乡。
  吴谦表示,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用坚毅与奉献书写维护和平的大国担当,用行动与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新中国70年)白皮书:中国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报道: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其基本点包括:
  ——人权是历史的、发展的。白皮书认为,世界各国在人权保障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和保障模式,人权事业发展必须也只能按照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加以推进。
  ——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白皮书指出,多年来,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实现人民的发展权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致力于消除贫困,提高发展水平,为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的实现创造了基础条件。
  ——人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有机统一。白皮书称,在当代中国的人权实践中,既重视集体人权的发展,又重视个人人权的保障,努力使二者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个人权利只有与集体权利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权的最大化。
  ——整体推进各项权利是人权实现的重要原则。白皮书称,各项人权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中国坚持对各项权利的发展进行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均衡促进,切实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平衡发展。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人权实现的重要标准。白皮书认为,坚持人民在人权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人更好地发展自我、幸福生活,让每个人都能够免于恐惧、不受威胁,是实现人人享有更加充分人权的真谛所在。
  ——公正合理包容是国际人权治理的基本原则。白皮书强调,中国一直是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反对将人权政治化或搞人权“双重标准”,推动国际社会以公正客观非选择的方式处理人权问题。中国全面深入参与国际人权交流、对话与合作,与各国一道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权的最高价值追求。白皮书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权的主体是人,人权事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发展,要为人实现自身潜能创造条件。(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