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头条要闻

张彪临时代办出席瑞典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 陈雪霏 查正富)11月10日,张彪临时代办出席瑞典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11月10日,张彪临时代办出席瑞典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张代办介绍了中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经验,强调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国已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有50至70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张代办表示,中国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绿色合作,不断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今年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积极与沿线国家分享自身绿色发展经验,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疫后绿色低碳复苏,得到了众多国家积极响应。中瑞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理念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愿与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在双边层面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助力中瑞两国和有关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前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署长索尔海姆,前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齐,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巴基斯坦驻瑞使馆及瑞商界、学界人士出席研讨会,表示绿色发展、应对气变是当前国际社会共识和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在统筹推进环保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并通过“一带一路”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中国是绿色发展真正的践行者,美西方国家应加强同中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变。

来源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张彪代办出席并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11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彪出席并致辞。

张彪代办致辞。

他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绿色低碳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长久以来,绿色和发展很难兼顾,要绿色常常意味着贫穷落后,想发展又会引发环境危机。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走出一条发展与环保“双赢”的新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调整,用较短时间成功走上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此,他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习近平主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第二,绿色发展,行胜于言。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截至2020年底,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达16%。中国已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上线交易,正推进全球规模最大的核电建设,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第三,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家,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方向加速转型,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他强调,中瑞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合作前景广阔。瑞典在绿色发展方面经验丰富,拥有一大批创新型公司和成熟企业,特别是在环境技术创新、新能源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咨询、垃圾能源化、工业与建筑节能、生物燃料、风力发电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对绿色产业的需求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3万亿元(约3.6万亿美元),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在2060年将增长到100万亿元(约15.6万亿美元)。

中国愿与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合作共赢,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双边层面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助力中瑞两国和有关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并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由瑞典一带一路执行小组BRIX副主席Stefan Brawer主持。

塞尔维亚驻瑞典大使Dragan Momcilovic出席会议并讲话。他高度评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塞尔维亚也与中国保持好的关系。中国有很多公司在塞尔维亚投资建设,为塞尔维亚提供一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塞尔维亚也有很多德国公司,为塞尔维亚提供五万个工作岗位。塞尔维亚愿意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希望被迫站队。

他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听说中国将大量生产电动车,他非常高兴。如果中国人都用电动车,必将大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好处。

白俄罗斯驻瑞典大使馆临时代办Dmitry Matyulko发言说,白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中国帮助建设的工业园区已经有15个国家的公司入驻,其中有一个瑞典公司。

巴基斯坦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穆斯塔法表示,中巴两国的合作充满活力,著名的瓜达尔港就是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结晶,会大大促进中巴贸易,进而促进巴基斯坦的发展。

埃里克.苏尔海姆(Solheim)是挪威前议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对中国的绿色科技发展高度赞扬。

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绿色科技发展的领头羊,几乎在各种绿色技术方面都领先。中国不但基建方面堪称基建狂魔,在绿色能源方面也是世界领先。他列举了很多例子。例如越南的地铁就是中国帮助修建的。这对中越之间的经济合作非常有利。中国现在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经贸合作,150多个国家都有合作意向,也有合作行动。

“中国在绿色科技的各个方面都领先。 风电设备生产,太阳能设备生产都是世界领先。中国在核能利用方面也很多。”他说,他希望中美和中欧之间一定要避免冷战,而是要一起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苏尔海姆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和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的马歇尔计划一样,都是想帮助相关国家实现经济发展。而不是想取代谁。

他认为欧洲和中国应该合作,难道欧洲没有一点合作潜力吗?只知道评判人家的人权吗?不要把经济政治化,而是要重视经济合作。

他还赞扬了中国在非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国务秘书米歇尔.格拉齐(Geraci)说东西方合作过程中,西方需要改变对中国的偏见。中国的碳排放是从2001年以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始急剧增加,这个过程中,为世界生产了三分之一的货物。因此,中国本身的排放并不象欧美那么多。而且,中国帮助亚非拉国家搞绿色能源绿色发展,并没有把成果算在自己头上。因此,实际上,按人均来说,美国依然是最大排放国。但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应该合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问题上,应该加强合作。

格拉齐目前在中国考察。他已经多次到中国考察。他认为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亨利.提尔曼是中国投资研究机构负责人,专门研究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趋势。他发现中国,印度等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液化气的生产,从而节能减排。中国在高铁方面世界领先,这是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

他用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目标和减排方面的政策和举措都是正确的,实实在在的。

挪威企业家Georg Finsrud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技术Scanwater. 他们公司和湖南长沙有多年的密切合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很有成效。

上午在专家们讲完以后还进行了讨论。下午,BRIX理事Hussein Askary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的情况,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项目在非洲的设想和落实情况。

他指出,非洲缺少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改善非洲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可以极大地促进非洲的贸易和交流。

事实上,欧洲和美洲国家可以为非洲提供人才和技术转让和培养。与其教他们如何反抗当地政府,不如教他们实实在在的文化知识和技术,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生产建设中来。

最后,Stefan Brawer介绍了中国的发展哲学,习近平和孔子。他认为习近平主席不但是一个中国领导人,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是有很深的研究的。提出了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互了解和理解并促进合作。

最后,他们还对出席会议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例如,欧洲和北欧参与一带一路可以提供一些先进技术,转让一些先进技术。因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因此,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是可以提供一些技术和产品的。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就可以提出自己想发展的项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亚投行等机构获得资金支持。

例如,非洲国家,如果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就要建设,有了很好的公路铁路,就可以进行贸易,旅游和其他生产活动。

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单单指基础设施建设,产能转让,它也可以是贸易,例如,最近,中国和阿富汗政府就达成了松籽贸易协议。对于急需资金的阿富汗来说,用自己盛产的松籽出口给中国,换取大量外汇,必然对国内的重建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很好的项目。另外,文化艺术交流,医疗医药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专家甚至直接参与在摩洛哥,埃及等国家进行疫苗生产这类的医疗项目。这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好项目。

因此,西方国家不应该把中国当成威胁,而是应该当成合作伙伴。互利共赢,为更好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做出贡献。

编辑 查正富

绿色发展 合作共赢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张彪临时代办在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上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10日,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彪致开幕词。

他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绿色低碳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长久以来,绿色和发展很难兼顾,要绿色常常意味着贫穷落后,想发展又会引发环境危机。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走出一条发展与环保“双赢”的新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调整,用较短时间成功走上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此,我想同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习近平主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类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美丽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因此,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第二,绿色发展,行胜于言。日前,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强调,“行动,愿景才能变为现实”。中国去年宣布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9月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习主席重申了这对目标,并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实际上,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截至2020年底,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达16%。中国已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上线交易,正推进全球规模最大的核电建设,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有50至70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三,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家,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方向加速转型,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已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明底色,为共建国家带来可持续发展新机遇。中国今年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202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比重由2019年的38%提升至57%。目前,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位置,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脱碳与发展协同,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疫后绿色低碳复苏。

习主席强调,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当前面临先发国家一度经历的十字路口,处于求发展与求生态的历史转型期。中国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积极与沿线国家分享自身绿色发展经验。

张彪代办指出,中瑞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合作前景广阔。瑞典在绿色发展方面经验丰富,拥有一大批创新型公司和成熟企业,特别是在环境技术创新、新能源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咨询、垃圾能源化、工业与建筑节能、生物燃料、风力发电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对绿色产业的需求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3万亿元(约3.6万亿美元),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在2060年将增长到100万亿元(约15.6万亿美元)。

中国愿与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合作共赢,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双边层面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助力中瑞两国和有关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并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他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头条: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王进业、孟娜、许林贵)2021年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九年。世界最大执政党迎来一百周岁生日。以下是视频图片文字综合特稿: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微信 微博Qzone 

0:00:00/11:16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特稿: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王进业、孟娜、许林贵)2021年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九年。世界最大执政党迎来一百周岁生日。

  习近平的日程像既往一样安排得满满的。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前往距北京两千公里外的青藏高原考察,与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话,参加联合国的“云”会议,与多国领导人视频会晤……接下来他将出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议将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备受瞩目。

  世界上建立时间这么长并执政如此久的政党凤毛麟角。在习近平2012年11月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前,中共有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带领中共迈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新现代化建设纲要,迈上民族全面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海报制作:秦迎、施鳗珂、刘茜

  习近平无疑是驾驭历史潮流的核心人物。他将如何引领党在机遇和挑战中完成重任,怎样带领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并将因此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像他九年前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一样受到关注。

  海内外舆论评介习近平,说他是一位信念坚定又行动果敢的人、思想深刻又情怀深厚的人、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能始终把握大局又敏于掌控变局的人、奋斗不止又有强大自制力的人、谦逊平和又无所畏惧的人。

  “当习近平2012年上任时,他希望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把这视为一项历史性使命。”瑞士《每日新闻报》报道说。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国,中国正在进入又一个盛世。

  “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党的总书记

  9月,习近平前往陕西高西沟村考察调研。中途他临时下车,走进田间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长势,同正在劳作的老乡聊天。高西沟村曾是贫困村,如今秃山沟被改造成了“塞上小江南”,农民也富裕起来。这是成千上万中国农村通过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的缩影。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而习近平正是在距高西沟村约150公里的另一个村子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从那时起步到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经过了38年。

  1969年,不到16岁的他来到陕西梁家河村插队。习近平后来回忆到,他和乡亲们住在土窑里,吃粗粝的杂粮,睡觉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农民生活十分艰苦,“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是他的心愿。

  习近平在1974年被批准入党,不久后成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与他共事的村干部说,习近平的“进步”,是因为他“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

  习近平书记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一年过去后,村民吃不饱饭而去逃荒的情形看不到了。

  习近平出身红色家庭,父亲习仲勋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习近平会回忆父亲的言传身教,以及自己少年的成长环境。

  “我上中学时,学的政治课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书上讲到‘热爱生产劳动,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立雄心壮志,做革命的接班人’。”习近平说。

  习近平当知青时,一共递交10次入党申请书。他在窑洞的煤油灯下通读三遍《资本论》,写下18本读书笔记。

  告别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回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然后赴河北省担任正定县的县委副书记、书记。

  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1982年,我主动要求从中央机关再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我说要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说,最深的一个体会是,最难时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众,一是不信邪,在你最需要时伸手援助;二是教你做人做事长见识;三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

  此后,他在沿海的福建省担任厦门市副市长,又在该省一个贫困地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接下来担任了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长等;然后在浙江做了近五年省委书记;再调任中国最现代化城市上海的市委书记。

  如今,浙江浦江县一个学校保留着他“下访”的现场。2003年,习近平带同事来这里接待群众。在一间教室临时改建的接访室内,村民向他反映村里盼修路,多次上访总没有下文。征求交通部门意见后,习近平当场拍板:省道改造工程要克服困难尽快开工建设。“想不到习书记这么雷厉风行!路修好后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当时的村民蒋星剑说。

  有的回忆文章记述他如何重情重义:作家朋友贾大山病了,他赶回正定探望;当年的同事吕玉兰去世了,他写文章悼念;梁家河村民吕侯生病了,习近平接他到福州治疗,并用自己的工资和家人的钱负担了吕侯生的所有路费、医药费。习近平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不管在哪个职位上,习近平都毫不费力就与群众打成一片。他跟村干部聊怎么卖好土产白酒来促进农民增收,他帮忙做网店“带货员”,他站在雨中和工人合影,到胡同里给快递小哥拜年,他操心小区的垃圾分类,还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出谋划策。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在春节前夕来到北京前门石头胡同的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新华社发

  浙江的同事张鸿铭说,习近平花很大力气部署防范台风,至今他还记得习近平说的几句话:“第一句是‘宁可十防九空,也要万无一失’;第二句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第三句是‘撤离有序,安置妥当’。”

  “这份情怀,就是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第一时间提出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人的生命的底层逻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说。

  习近平每到一地都拿出创新性施政纲领,比如“八八战略”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宁波舟山港如今成了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他20年前就看到这个趋势并作出建设规划。”港口管理人员陶成波回忆。

  2007年,习近平来到中央。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分工负责党建、组工、港澳、北京奥运会筹办等领域。

  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59岁的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就任总书记一个多月,他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乘车300多公里来到太行山深处的贫困县阜平县,走进农家,盘腿坐在炕上,拉着乡亲的手,问他们生活怎样。那次他说,看到老区一些乡亲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习近平常说,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必须保持这个本色。

  他自己总是率先做到。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和大家一样在食堂排队打饭,有家人来时就在自家起炉灶做饭。夫人彭丽媛到宁德来看望他,都是自己到市场买菜。他没有一次安排公车接送彭丽媛。

  对侵犯民众利益的人和事,他则嫉恶如仇。他刚当上宁德地委书记,就严查干部占地建私房。宁德是贫困地区,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私房却成了风气。清房就要得罪人。习近平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

  2021年,习近平组织领导的反腐败斗争进入第九年。国庆假日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又公布两名前政法系统部级官员被查处。而金融系统今年已打掉二十多个贪腐高管。

  九年前,习近平接过中共掌舵者接力棒时,中国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久,但党正面临来自内部的挑战。习近平清楚地意识到危险,发出警告:“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如何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让党执好政、长期执政,是习近平肩上的千钧重担。

  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20天,习近平就主持制订一项政策,后被称为“八项规定”,打击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以前被认为很难消除的行为。

  九年中,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约400人。这里面有一名负责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前常委、两名军委前副主席和一名中办前主任。

  外逃贪官以前会被认为躲进了万无一失的“避风港”。而2014年至2020年间,有8300多人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缉拿归案。

  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关键时刻,习近平力挽狂澜。”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引用了这样的评论。

  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领导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每一个担任公职的人纳入监督之下。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他说。

  担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领导制定修订了约200个党内法规,全面实行“党纪严于国法”。他组织开展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来让党员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和行动的统一高效。

  发扬党内民主也是他很看重的一件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党的全会文件、党的重要文件和重大决策、重大改革发展举措等,都要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有时还要反复征求意见。

  习近平经常访问中共红色旧址,包括苏区、长征沿线和延安的革命故迹。他十几次访问上海和浙江嘉兴的党的诞生地。2017年他带领常委同事们在中共一大会址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到2021年,中共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这比德国人口还多1000万。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满意度高达93%。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爱德曼2020年发布的一份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与当今世界上一些政党组织松散不同,中国共产党486万多个基层组织纪律严明,并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这些“细胞”,习近平领导党和国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充分就业,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的政治学者尼尔·托马斯说:“习近平赢得了党内的广泛支持。”

  2016年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党内权威人士认为,中共这样一个大党治理一个大国,在前进道路上面临那么多艰难险阻,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难以形成全党意志统一,难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就干不成任何事情,更不可能创造人间奇迹、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确立。这是中共在新时代引领国家沿着正确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这样形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和宪法。它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被评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继确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习近平再次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正是中共百年来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刘荣刚说,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让国家强起来的战略家实干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为了改变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弱积贫受尽欺凌的状况。忆及旧日情形,习近平感叹:“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庆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四个里程碑或者四大历史性标识。第一个里程碑,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二个里程碑,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三个里程碑,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第四个里程碑,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路走来,都是为了解决如何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问题。

  习近平2012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仅两周便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年10月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他25次提到复兴。这是他当天讲话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

  习近平认为,对于民族复兴,既要有战略上的设计,还要埋头苦干。

  他率先垂范。2019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习近平重要活动超过500场次。其中周六周日有公开报道的就有约30周。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他都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习近平引用中国古代《勤懒歌》中的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他说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他仍坚持抽空游泳锻炼身体,加上年轻时长期体力劳动打下的底子,他以过人精力处理繁重的党政军事务。更重要的是使命感的驱使——他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把基层调研当作必修课。他经常出现在田野、渔村、百姓家庭、小饭馆、超市、重装制造车间、民营企业、科学实验室、医院病房、大中小学校园乃至农民的猪圈和厕所。他为当天赶到重庆的一个土家族贫困村,接连坐飞机、转火车、换汽车。他说:“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来到这里,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中心小学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书记平时掌握的情况比较多,给他汇报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因为这些都糊弄不了他。”与他共事过的章猛进回忆说。

  他痛恨弄虚作假、推诿塞责。在一次调研中他批评道:“形式主义害死人!现在,有的同志学习做样子、走过场,搞虚把式,有的甚至从网上购买现成的手抄本、学习日记,拿来后一复印就成了自己的心得。”

  2020年新年伊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时,首次公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数据,释放出明确信号。

  九年中,习近平经历了不少千钧一发时刻。2015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600多名中国公民受困。习近平果断命令海军护航编队即刻前往撤侨。

  美国接连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在习近平亲自部署下,中国以“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原则和姿态妥善应对这场重大摩擦,捍卫了国家利益。习近平说,中美关系要“多栽花、少栽刺”,“加强对话与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从实现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到击破所谓“南海仲裁”,从推动中印边界争议解决到迎接被非法拘押的中国公民回国,习近平都亲自进行战略战术部署,乃至本人出面做工作。

  2019年香港发生暴乱。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他指挥捍卫“一国两制”事业,粉碎了反中乱港势力“颜色革命”的图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历大年三十,习近平夜不能寐。第二天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对策。此前他已经拍板作出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的决定。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对此指责。事实则证明这是唯一可行选择。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视频连线感染科病房,与病房内患者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让“黑天鹅”和“灰犀牛”进入中共词典。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成了新时代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曾在回答外国政要提问时说。

  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变革者

  进入新时代,形势已不同。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重大风险挑战复杂严峻。习近平上任时,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但也面临深层次难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贫富差距、生态破坏、社会矛盾积聚等。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

  这需要更科学的顶层设计,以及更大胆的实际行动。习近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前进道路。这种新发展方式被认为有别于几百年来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要让社会主义中国走出粗放、低效、生态受损的增长区间,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并避免资本主义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弊端。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鼓掌向受表彰人员表示祝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把改革开放称作“伟大革命”,认为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他发起的新一轮改革,是对邓小平的改革的继承,又有新的突破。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为新时代中国改革通过“深水区”提供基本遵循。2013年底,习近平担任新成立的一个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小组后来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农村实施新土地政策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从党和国家机构的更科学高效运作到司法过程中防范人为干预判案,从应对银发浪潮到推行更加惠民和有利于市场发展的财税政策,从废除劳教制度到优化生育政策,从建立更公平的教育体系并给学生减负到确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创新科技体制让科学家安心投入创造发明,从赋予更多城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反垄断机制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一项颇受瞩目的重大改革是推动关系到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被称作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

  改革难度常常很大,有时需要习近平亲自拍板,消除争议、突破阻力。

  习近平担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参加文件起草和政策论证的党政要员、专家学者回忆说,习近平亲自研究拍板,很多议论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层次改革破冰启动。

  一位知情者回忆说,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最后是习近平作出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习近平果敢破除各种短视的利益阻力。他责令污染工厂整改,否则将被关闭。他要求长江沿线把环保放在首位,发布令人惊叹的十年禁渔计划。他六次批示,下令拆除建在风景如画的秦岭山区的违建别墅。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近平在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改革使中国的国门开得更大。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至今,中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习近平让面积相当于一个欧洲小国的海南岛整体成为自贸区和自贸港,在那里推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自由便利。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大幅缩减。在一些国家筑起贸易壁垒时,中国成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和投资展会的主场。习近平本人倡议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推动形成包括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和广交会在内的国家级“会展矩阵”。

  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亚太地区规模庞大、意义重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到202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更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

  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习近平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创新理论。

  九年来习近平主持了77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几乎每次均请专家授课。习近平引用《庄子》的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内容涉及党在新时代面对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全球治理格局到经略海洋、从金融安全到人口老龄化、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国际传播、从量子科技到区块链等。

  2020年底,习近平宣布,七年多来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事实证明改革承诺得到兑现。2013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6.4%,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期实现翻番。

  刘荣刚说,新时代已经走过的进程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目标包括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2021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上的排名跃居第12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北斗”“神威”“天宫”“天眼”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中国中等收入者人数超过4亿。作为世界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恢复生产生活,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主要防疫物资以及生产生活必需品。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之变。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0%;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3.4%。中国民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上升到89.5%。

  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方案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直接驻到村里,“一对一”开展扶贫。脱贫攻坚期间,他本人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艰难程度相当于一场战争,1800多名扶贫干部或工作者牺牲了生命。

  2018年,习近平成为首位对宪法宣誓的中国领导人,宣誓的场面进行了全程电视直播。

  习近平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促进文学艺术、哲学社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的繁荣发展。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中共领导人。他担任中共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制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铸魂”。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对国防和军队作出革命性变革。他重申毛泽东确立的“党指挥枪”原则,进一步明确军队的党的属性及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随着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出,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他要求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并经常视察一线部队。他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哨所。他登上首艘国产航母和新型核潜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他说。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登上山东舰,检阅仪仗队。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奥地利法律学者和汉学家格尔德·卡明斯基说,中共十八大后,在习近平领导下,不仅在执政理念上,而且在中国发展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更加鲜明的指导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经历了实践检验,耀射出具有说服力的真理光芒。“它有效引领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它影响了整个世界。”韩庆祥说。

  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

  土耳其学者阿尔泰·阿特勒说,在习近平引领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在全世界的参与——不论经济参与还是外交参与——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现在目睹了一个全球大国的形成”。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九年出国访问41次,足迹到达69国。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他还会有更多访问。他说,每次用这么多时间出访很“奢侈”,但很有必要。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他的访问活动有时持续到午夜,他还曾在国外访问期间度过自己的生日。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除了出席或主持峰会会议,习近平还出席近70场双多边活动,创造中国领导人主场外交会见外方领导人的纪录。

  通过这些活动以及后来的“云”活动,他向世界宣介,中国共产党正在践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使命。“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近平说。

  在他看来,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到文化多样化,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同时,人类社会又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严峻挑战。

  2017年5月15日,在北京雁栖湖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同与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步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为此,应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的看法、立场和追求。

  “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习近平呼吁世界为实现这一愿景采取行动,并引用名言:“计利当计天下利。”

  党内权威人士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这一理念是继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由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主张,倡导全人类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同振兴,获得众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汇总分析国际主要媒体及智库言论可以发现,包括美国等西方舆论在内,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该理念具有全新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47分钟演讲,30多次掌声。讲到关键处,几乎一句一次掌声。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法国学者皮埃尔·皮卡尔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习近平提出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并倡导新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习近平说。

  他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并多次讲,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习近平和普京总统把中俄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他两次与今年新任美国总统拜登通话,一致表示中美不搞冲突对抗。他提出中欧是互利合作伙伴,不是零和竞争对手。

  他推动深化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形成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013年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和2018年连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都前往非洲大陆。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封锁围堵,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仅有几十个。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达180个。近年,有五个中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与中国建交或复交。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习近平说。

  默克尔即将卸任德国总理之际,习近平同她视频会晤,称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忆及她对四川麻辣烫感兴趣。“中国人重情重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习近平说。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21年8月,有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相关合作文件。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出访期间,习近平还专程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现场考察。

  2020年,习近平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令不少西方人士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自己的国家还做不到。

  “世界需要感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四年前也是习近平发出中国支持《巴黎协定》的最强音。如果没有中国明确坚定的表态,《巴黎协定》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习近平坚定做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捍卫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九年间,习近平三次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他还是第一位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中国国家元首。“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他说,要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中国成为解决一些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问题涉及应对气候变化、反恐、防止核扩散、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公平贸易、实施维和行动等。不久前,美国仓促撤军阿富汗导致当地安全形势一度吃紧。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视频会晤,推动阿富汗止乱回稳,尽快走上和平重建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提出国际社会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并指示向150多个国家和1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向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7批医疗专家组。习近平宣布把中国自主研制的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向国际社会提供。今年全年,中国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还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

  2020年6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说。

  习近平向国际社会讲述人口第一大国如何从一穷二白走向温饱又迈入全面小康的故事,说这本身就造福了全人类。“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他说,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他阐释,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他同时强调:“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

  在10月刚刚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和积极反响。

  “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谈到对习主席的印象,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大力倡导用多边主义理念处理国际问题,习主席的贡献非常巨大。

  继往开来的领航人

  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的发展目标规划为两个“一百年”。习近平主持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详细方案。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包括中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习近平领导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里程碑式的发展路线图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

  习近平说,中共百年“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反复告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要求“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这使得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具有特别的承前启后意义。韩庆祥说:“百年大党的奋斗史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揭示了重要规律,还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这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进行总结提炼,对今后中国共产党更好治国理政能提供重要启示。我想这个期待是很重要的。”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王均伟说:“党过去的两个历史决议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正是我们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期待。”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说。

  2021年6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这是参观结束后,习近平带领党员领导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古都北京是世界上博物馆和展览馆最多的城市之一。它今年新落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6月,习近平和同事们前来参观,看了陈列物品中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发行的借款债券、马克思的笔记本手稿原件、中共成立时全国58名党员名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制造的轿车和缝纫机、涂有五星红旗的火星车模型……展览结尾部分被设计成一条“时空隧道”,大屏幕影像投射出从1921年开始的一系列意味深长的时间节点,并将观众视线引向光芒闪耀的未来。

  习近平带领他的同事们在党旗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傅双琪、李超、张博文参与采写)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陈雪霏 查正富

今日头条:习近平: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2021-11-04 13:15:32

浏览量864878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说:“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国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中国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国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将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王鹏飞 彭汉明 赵化 姚瑶

摄像丨李铮 马超

本网编辑 陈雪霏

G20罗马峰会为破解全球困局开方抓药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记者(周啸天 陈占杰 叶心可)报道: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于10月3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落下帷幕。会后各方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为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复苏等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出谋划策,开方抓药。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问题延宕难解。作为包含主要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重要多边平台,G20就这些难题取得阶段性进展,将有助于未来开展全球性行动。

  促进疫苗全球公平分配

  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全球防控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免疫鸿沟不断拉大,新冠疫苗存在部分国家限制出口和超量囤积问题。目前全球累计报告接种超过68亿剂次新冠疫苗,完全接种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但低收入国家获得的疫苗总量不到全球疫苗总量的0.5%。

  G20汇集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和疫苗生产国。宣言指出新冠疫苗是抗击新冠疫情最重要工具之一,重申新冠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G20成员将加大努力,确保及时、公平、普遍获取安全、可负担、高质量、有效的疫苗、治疗和诊断工具,特别关注中低收入国家需求。

  为推动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接种战略建议的全球接种目标,即到2021年年底所有国家至少40%的人口接种、到2022年年中将接种人口比例提升至70%,G20将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疫苗、关键医疗产品和原料供应,解决相关供应和融资限制。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教授马尔科·马西亚认为,部分发展中国家疫苗短缺已经在当地造成“灾难”。在世界范围内公平分配疫苗是关键,他期待G20实现承诺,带来积极的行动结果。

  积极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受疫情影响,当前全球经济恢复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各经济体之间和经济体内部复苏差异依然很大,给经济增长前景带来风险。

  宣言表示,G20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施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普遍增发,这为全球提供了6500亿美元等值的额外储备;欢迎G20缓债倡议所取得的进展。初步估计表明,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该倡议下至少总计127亿美元的债务暂缓偿付,50个国家从中获益。

  宣言重申继续支持非洲国家,特别是通过G20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及其他相关倡议。宣言表示,G20将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进程,在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第16轮份额总检查。

  分析人士指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就全球经济复苏提出多项积极举措,既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向更公平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又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进程向更快更好的方向迈进。

  落实承诺应对气候变化

  根据宣言,G20仍然承诺《巴黎协定》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同时呼吁所有国家做出重大且有效率的行动和承诺。

  分析人士指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当前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意愿和动力不断上升,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发达国家应在减排问题上做出表率,尽快把公开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关切,落实气候融资承诺,并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G20轮值主席国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敦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他说,多边主义是应对当下全球挑战的最好方式,无论是疫情、气候变化,还是公平税收,单打独斗都不是办法,“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克服分歧”。

  马西亚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本次G20峰会的一个重点,会议就这一议题达成的共识将积极推动全球行动。每个国家都要做出不同程度的让步,更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实现气候协定的目标。

编辑 陈雪霏 查正富

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张汨汨)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28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强化使命担当、保持高度戒备,“不动如山,动如雷霆”。

  有记者问,民进党当局领导人在10月10日发表所谓“讲话”,有何评论。

  谭克非表示,习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揭示了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指明了两岸关系的前进方向。

  谭克非说,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本性,置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民众福祉于不顾,煽动对立、叫嚣对抗,企图以所谓“共识”为幌子绑架台湾民意,频繁勾连外部势力,加紧谋“独”挑衅。其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卑劣行径再次证明,“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

  他强调,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强化使命担当、保持高度戒备,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编者按:还是奉劝台湾当局尽快悬崖勒马,不要在台独的路上越走越远,赶紧恢复两岸三通关系。

2030年前中国碳达峰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国务院近日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根据《通知》确定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要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要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同时,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此外,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中,要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建材和石化化工四大行业碳达峰。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

  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中,要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中,要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在政策保障方面,《通知》明确,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同时,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逐步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做好与能耗双控制度的衔接。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加强市场机制间的衔接与协调,将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据悉,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1”指近日已经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与此次印发的《通知》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尚未发布的“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

编辑 陈雪霏 查正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言出必行——海外热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海外专家学者认为,白皮书相关表述令人瞩目,中国提出了负责任和务实的减排目标并着力执行,堪称“言出必行”。

  巴西经济学家、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生态环境可在人与自然之间创造更多互动,广泛的民众认同、先进的技术设备等,将支撑这种迈向更高生活质量的飞跃。中国近年来的一系列行动表明,其正致力于创造一个所有国家都能分享和受益的健康世界,多边主义将是主要驱动力之一。“我相信,中国将为改善我们当前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条件做出重大贡献。”

  文莱资深媒体人、时政观察家贝仁龙表示,在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方面,行胜于言,中国一直言行合一、言出必行,不仅在国际舞台给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方案,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且全力落实减排承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普遍共识。

  贝仁龙说,与中国相比,一些西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言行不一,制定减排和捐资额目标时“夸下海口”却缺乏后续行动力。在日前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国家明确呼吁发达国家尽快落实率先大幅减排的目标,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美国耶鲁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陈希对新华社记者说,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倡议,相关表述非常令人瞩目。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了负责任和务实的减排目标;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具体时间表并着力执行;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驱动力,中国大力发展绿色新技术,并向全球其他国家推广这些技术;中美两国应在碳排放问题上携手共进。

  克罗地亚电视台编辑伊瓦娜·约维奇表示:“我们被中国的增长深深吸引,也被中国领导人表达的对环境的关注所吸引。”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研究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中一直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参与者,也一直在帮助亚洲以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说,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追求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就会形成新型环境保护的多边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多边主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引领了许多创新。“后疫情时代,(全球)对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投资需求。我认为,如何实现绿色国际发展,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和宪法,这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作为指导全球战略方向的典范。”(参与记者:薛飞、郭爽、玛蒂娜·福斯、李学军、华义、谭晶晶、白林、卞卓丹)

编辑 陈雪霏 查正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

  (一)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以人民为中心

  (四)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一)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

  (二)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三)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五)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六)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

  (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三)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

  (五)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四、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

  (二)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倡议

  结束语

  前言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行动。

  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面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为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展,分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和经验,增进国际社会了解,特发布本白皮书。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

  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形成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以中国智慧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一)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

  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面对全球气候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推进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中国为人类发展提供的新方案。

  坚持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触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中国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绿色复苏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三)以人民为中心

  气候变化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空间。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呵护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充分考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协同增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尽管如此,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迎难而上,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一)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

  中国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中国要用30年左右的时间由碳达峰实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言行一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领域众多。为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中国成立由国务院总理任组长,30个相关部委为成员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区、市)均成立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4月,中国调整相关部门职能,由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了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2021年,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区、市)陆续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地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重大工程。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8%”作为约束性指标。中国各省(区、市)均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分解落实机制。为确保规划目标落实,综合考虑各省(区、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战略定位、生态环保等因素,中国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对省级政府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将其作为各省(区、市)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等重要依据。省级政府对下一级行政区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也开展相应考核,确保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落地见效。

  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2015年,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经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举措: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相比2015年提出的自主贡献目标,时间更紧迫,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更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再增加五个百分点,增加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目标,森林蓄积量再增加15亿立方米,明确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制定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文件,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科技、财政、金融、价格、碳汇、能源转型、减污降碳协同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加快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二)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地球家园呵护好。

  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中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中国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增加条款,为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和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提供法治基础。为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能协同、工作协同和机制协同,中国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制度体系、试点示范、国际合作等方面,明确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中国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把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作为突破口和“牛鼻子”,制定作战计划和方案,细化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保障条件,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尊重自然,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中国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试点工作。将自然保护地、未纳入自然保护地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的区域,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提高固碳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制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积极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培育绿色市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布并持续修订产业指导目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更有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持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钢铁、铁合金、焦化等13个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落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公布12批重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2018年至2020年连续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督查检查,持续推动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中国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组织各地区全面梳理摸排“两高”项目,分类提出处置意见,开展“两高”项目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运行的“两高”项目,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建立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能源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确立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水电绿色发展,全面协调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开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加强煤炭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推动煤电行业清洁高效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散煤综合治理,推进终端用能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促进能源资源高效配置。

  强化能源节约与能效提升。为进一步强化节约能源和提升能效目标责任落实,中国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设定省级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并进行监督考核。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转变发展理念。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组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发布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13个行业共260项重点节能技术。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健全能效标识制度,发布15批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及相关实施细则。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节能法规标准约束,发布实施340多项国家节能标准,积极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已颁发节能产品认证证书近5万张,助力节能行业发展。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增效示范引领,35%左右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全部建成节约型机关,累计创建5114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实施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工业节能诊断行动、通用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及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等。加强需求侧管理,大力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创建及参考产品(技术)遴选工作,实现用电管理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

  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深化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机制,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倒逼各省(区、市)下大力气盘活存量。严格土地使用标准控制,先后组织开展了公路、工业、光伏、机场等用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严格依据标准审核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情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积极推动矿业绿色发展。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全面建立和实施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最低指标和“领跑者”指标管理制度,发布360项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海洋资源用途管制,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积极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严格保护自然岸线。

  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中国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鼓励地方、行业、企业因地制宜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开展绿色低碳相关试点示范,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体系。中国先后在10个省(市)和77个城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组织领导、配套政策、市场机制、统计体系、评价考核、协同示范和合作交流等方面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试点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总体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三)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相关举措,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化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目标管理,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加强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通过原料替代、改善生产工艺、改进设备使用等措施积极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

  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节能低碳城市和相关基础设施,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广绿色建筑,逐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宜居村镇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引导农户建设节能农房,加快推进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和水路运输量。以“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广天然气车船,完善充换电和加氢基础设施,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鼓励靠港船舶和民航飞机停靠期间使用岸电。完善绿色交通制度和标准,发布相关标准体系、行动计划和方案,在节能减碳等方面发布了221项标准,积极推动绿色出行,已有100多个城市开展了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每年在全国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加快交通燃料替代和优化,推动交通排放标准与油品标准升级,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中国历来重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都明确了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政策措施。自2014年起对三氟甲烷(HFC-23)的处置给予财政补贴。截至2019年,共支付补贴约14.17亿元,累计削减6.53万吨HFC-23,相当于减排9.6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严格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加大环保制冷剂的研发,积极推动制冷剂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引导企业加快转换为采用低全球增温潜势(GWP)制冷剂的空调生产线,加速淘汰氢氯氟碳化物(HCFCs)制冷剂,限控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推进全产业链甲烷控排行动。中国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

  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实施三北、长江等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东北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湿地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城乡绿化,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持续增加林草资源总量,巩固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统筹编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开展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重点城市、黄河流域重点地区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在青藏高原、黄河、长江等7大重点区域布局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支持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出台社会资本参与整治修复的系列文件,努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修复投入机制。中国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成功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碳市场可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利用市场机制发现合理碳价,引导碳排放资源的优化配置。2011年10月,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启动。2013年起,7个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截至2021年9月30日,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9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9.78亿元。试点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低碳发展的意识。碳市场地方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推进完善碳交易市场,先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2021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规范全国碳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

  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得到国内国际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76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约8.01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交易主体的社会责任和低碳发展需求,促进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低碳化,2012年,中国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截至2021年9月30日,自愿减排交易累计成交量超过3.3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逾29.51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已被用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配额清缴抵销或公益性注销,有效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保护补偿。

  (五)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普遍较弱,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

  推进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为统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13年,中国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2014年至2020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目标,制定实施基础设施、农业、水资源、海岸带和相关海域、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人体健康、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七大重点任务等。2020年,中国启动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着力加强统筹指导和沟通协调,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观测评估,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开展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在城市地区,制定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开展海绵城市以及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气候韧性,通过城市组团式布局和绿廊、绿道、公园等城市绿化环境建设,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相关气候风险,提升国家交通网络对低温冰雪、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适应能力。在沿海地区,组织开展年度全国海平面变化监测、影响调查与评估,严格管控围填海,加强滨海湿地保护,提高沿海重点地区抵御气候变化风险能力。在其他重点生态地区,开展青藏高原、西北农牧交错带、西南石漠化地区、长江与黄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地区气候适应与生态修复工作,协同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推进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在农业领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秸秆处理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提升农业减排固碳能力。大力研发推广防灾减灾增产、气候资源利用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适应新技术,完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5000多项。在林业和草原领域,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绿化,优化造林模式,培育健康森林,全面提升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各类林地的保护管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草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恢复和增强草原生态功能。在水资源领域,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公众健康领域,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提升中国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能力。启动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开展气候敏感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应急保障。

  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监测、调查和评估,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了全国范围内多种气象灾害长时间序列灾情数据库,完成国家级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平台建设。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发布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报告。发布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气候变化背景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持续提升,重点加强强对流天气、冰川灾害、堰塞湖等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全国县(区)全覆盖。

  (六)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发挥绿色金融重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转化。

  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提出涵盖气候变化及影响等5大类36个指标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持续对统计报表进行整体更新与修订。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在已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基础上,提交两次国家信息通报和两次两年更新报告。推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印发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组织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加强绿色金融支持。中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先后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新疆等六省(区)九地设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功能,引导试验区加快经验复制推广。出台气候投融资综合配套政策,统筹推进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市场资金引导机制,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完善绿色债券配套政策,发布相关支持项目目录,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11.95万亿元,其中清洁能源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达8000亿元,位于世界第二。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科技创新在发现、揭示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国先后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技术推广清单、绿色产业目录,全面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持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强化智库咨询支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10余个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重大专项,积极推广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领域143项技术的应用。鼓励企业牵头绿色技术研发项目,支持绿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建立综合性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工艺和技术。成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创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CUS专委会等专门机构,持续推动CCUS领域技术进步、成果转化。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

  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国内、胸怀世界,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大国担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一)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

  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GDP比2005年增长超4倍,取得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巨大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历史性成就,环境“颜值”普遍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均圆满超额完成。其中,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目标84.5%);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目标70%);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0.6%(目标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均在2019年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继续保持下降。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七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成效。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坚定不移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中国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9%,比2005年大幅提升了8.5个百分点;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4.7%,其中,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发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亿千瓦、2.5亿千瓦、3.7亿千瓦、2952万千瓦、4989万千瓦,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较2005年分别增加了3000多倍和200多倍。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能耗强度显著降低。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初步核算,2011年至2020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十三五”期间,中国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量增长支撑了年均5.7%的经济增长,节约能源占同时期全球节能量的一半左右。中国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持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20年底,中国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电机组约9.5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超过8亿千瓦,火电厂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5.8克标煤/千瓦时,较2010年下降超过27克标煤/千瓦时。据测算,供电能耗降低使2020年火电行业相比201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亿吨。2016年至2020年,中国发布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16项,实现年节能量77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8亿吨;发布强制性产品设备能效标准26项,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化。为应对化石能源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严控煤炭消费,煤炭消费占比持续明显下降。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2020年的56.8%。中国超额完成“十三五”煤炭去产能、淘汰煤电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45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已提升到6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累计完成散煤替代2500万户左右,削减散煤约5000万吨,据测算,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200万吨。

  能源发展有力支持脱贫攻坚。中国实施能源扶贫工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贫困地区能源资源,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中国累计建成超过2600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成千上万座“阳光银行”遍布贫困农村地区,惠及约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形成了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国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产业升级之中,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努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应对气候变化为中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赋予新使命,带来新机遇。2020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5%,比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6.7个百分点。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1%。“十三五”期间,中国高耗能项目产能扩张得到有效控制,石化、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上限目标任务,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1亿多吨。据测算,截至2020年,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约22%。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约26%,废钢、废纸累计利用量分别达到约2.6亿吨、549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450万吨。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居世界前列,新型储能产业链日趋完善,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2020年底,中国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份额均位居全球第一,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新增光伏市场;光伏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及地区,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使用成本;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33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绿色节能建筑跨越式增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牵引,中国全面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充分释放建筑领域巨大的碳减排潜力。截至2020年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高达77%,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进一步提高,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14亿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达到6%。

  绿色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中国坚定不移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走出了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综合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江海直达运输、多式联运发展持续推进;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例较2017年增长近两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较2010年增加了38.27亿吨,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超过23%。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31个省(区、市)中有87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4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十三五”期间城市公共交通累计完成客运量超4270亿人次,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稳步提高。

  (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

  中国坚持多措并举,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等的固碳作用,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2010年至2020年,中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约1.08亿亩。“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抚育6.37亿亩。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森林植被碳储备量91.86亿吨,“地球之肺”发挥了重要的碳汇价值。“十三五”期间,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65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1万平方公里,塞罕坝、库布齐等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修复退化湿地46.74万公顷,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截至2020年底,中国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五)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践行绿色生活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前提,也正在成为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自觉行动。中国长期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积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突出包括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以公交、地铁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超过2亿人次,骑行、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从“光盘行动”、反对餐饮浪费、节水节纸、节电节能,到环保装修、拒绝过度包装、告别一次性用品,“绿色低碳节俭风”吹进千家万户,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四、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面对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中国呼吁国际社会紧急行动起来,全面加强团结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原则和框架,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表明,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202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表明,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两千年以来最暖的50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

  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并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事件的概率和频率大大增加,高温热浪及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2021年,有的地区遭遇强降雨,并引发洪涝灾害,有的地区气温创下历史新高,有的地区森林火灾频发。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每一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不可逆转,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对全球粮食、水、生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长期重大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二)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站到了全球气候治理舞台的中央。

  领导人气候外交增强全球气候治理凝聚力。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会议和活动中阐释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主张,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达成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作出历史性贡献。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亲自交存中国批准《巴黎协定》的法律文书,推动《巴黎协定》快速生效,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决心。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时,习近平主席多次表明中方坚定支持《巴黎协定》的态度,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减排、非化石能源发展、森林蓄积量提升等一系列新目标。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积极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国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坚持按照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引导和推动了《巴黎协定》等重要成果文件的达成。中国推动发起建立了“基础四国”部长级会议和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等多边磋商机制,积极协调“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立场,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金砖国家会议等框架下气候议题磋商谈判,调动发挥多渠道协同效应,推动多边进程持续向前。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2011年以来,中国累计安排约12亿元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5个国家签署40份合作文件,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援助气象卫星、光伏发电系统和照明设备、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设备、清洁炉灶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物资,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为近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约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坚持把绿色作为底色,携手各方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倡议加强在落实《巴黎协定》等方面的务实合作。2021年,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应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结合各自国情采取气候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倡议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面对全球气候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是人类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产物,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加以统筹,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多边主义。国际上的事要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要由各国共同掌握。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要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规则一旦确定,就要有效遵循,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这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造成气候变化上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用统一尺度来限制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要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能力,坚持各尽所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制度安排,不搞“一刀切”。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关切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要多作表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坚持合作共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国际社会应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征程中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人类。

  坚持言出必行。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在行动。各方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实施,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要积极推动各国落实已经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目标转化为落实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避免把提出目标变成空喊口号。

  结束语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既关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关系到各国人民福祉。

  面对新征程,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降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重信守诺,继续坚定不移坚持多边主义,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脚踏实地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让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勠力同心 蓄势远航」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10月24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受疫情影响,大会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我国能源电力行业、ICT行业的多位领导、专家等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人事部主任王振涛主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赵琛研究员分别致辞,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也对专委会的后续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专业委员会揭牌。会上,能源智慧化专委会主发起人、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产品专家李炳森介绍了专委会的筹备情况,王振涛主任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经过民主投票表决,选举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丁治明研究员为主任委员,华清未来能源研究院总经理杨会轩、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房方教授、国科恒通总经理柳涛、御航智能总经理高小伟和乐盛科技董事长程建洲为副主任委员、李炳森为秘书长的共85人的专业委员会。聘请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国网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立新正高工、中国广电股份副总经理孙德栋教授级高工、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教授为顾问。学会秘书长韩毅为专委会顾问、负责人颁发了聘书。当选的主任委员丁治明在发言中表对专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活动开展等提出了初步规划和设想,他期望大家今后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为能源智慧化深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委会正式成立后,大佬云集的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随即精彩开启。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杨会轩主持。与会专家代表相继发表精彩演讲,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观点,统筹布局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国能源智慧化发展引领方向。

国网技术学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王立新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共建智慧能源》的报告。王立新表示,国网技术学院一直围绕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大学目标,在能源电力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力开展培训资源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国际化培训交流,未来将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智慧能源发展需求,构建“五全互联”智慧培训生态圈,助力智慧能源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时空数据管理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治明研究员作了题为《时空大数据与能源智慧化》的报告,讲述了时空感知大数据的多项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分析应用及能源智慧化应用,提出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期待跨界融合、携手共进,引领领域发展、服务于科研自立自强的新征程。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房方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化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房方表示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海上风电面临多项技术需求急需解决,进而分享了海上风资源评估与预测、风电机组数字孪生系统、漂浮式风电机组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风电场能量管理等多项研究成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博士生导师张东霞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数字孪生基本概念,分析了数字孪生在变电、配电、调控、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面临的复杂系统、数据和方法挑战,表示要先摘下低垂的成熟技术果实在电网尽快应用。

腾讯云智慧能源行业总经理程华军作了题为《乘双碳之风,助能源远航——腾讯能源行业解决方案介绍》的报告,指出“双碳”战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架构、连接、数据、智能、生态等维度探讨了企业可以向互联网借鉴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最后介绍了腾讯能源、资源与流程行业解决方案及具体实践案例。

论坛站在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秉持创新精神、科学态度,融汇各方智慧,积极推进能源智慧化新技术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中国能源智慧化技术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引领方向。

据悉,未来专委会将会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加强与现有平台的对接以及与兄弟专委会的合作,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能源智慧化重要的专业平台,引领能源智慧化领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外交部:坚决反对欧洲议会通过涉台报告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潘洁、温馨)针对欧洲议会日前通过所谓“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上述报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性质和影响恶劣,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汪文斌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国同欧盟关系的政治基础。欧洲议会通过的上述报告,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违反欧盟在台湾问题上作出的公开承诺,性质和影响恶劣,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汪文斌说,欧洲议会应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停止挑衅和对抗。“我们正告有关方面,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体育时评:北京冬奥会希望之火映红天际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体育时评:北京冬奥会希望之火映红天际

  新华社记者王恒志

10月18日,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员乔治乌将象征和平和荣耀的橄榄枝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希腊高山滑雪运动员扬尼斯·安东尼乌。当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10月18日,第二名火炬手——前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李佳军手持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在火种采集成功后传递。当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北京冬奥会火种18日在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火种映红天际。随着火炬传递的进行,北京冬奥会火种将穿透依旧笼罩在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阴云,照亮人类团结合作、共赴时艰的前路,点燃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火。

  这是希望的火种。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这是古代奥运会点燃火种的由来,火种采集也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最具标志性的活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在全球范围内依然笼罩,东京奥运会已经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拥有凝聚力量、共抗疫情的强大感召力。北京冬奥会火种的采集成功,意味着奥林匹克火种将又一次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中国作为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之一,也将向世界传递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疫情终将过去,希望永在前方。

  这是团结的火种。在这个夏天结束的东京奥运会前,国际奥委会更新了沿用百年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面对种种全球性挑战,团结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奥林匹克运动敏锐地与时俱进,这与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随着北京冬奥会火种采集成功,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09天,全世界将再一次汇聚在五环旗下,人类将再度展现团结合作、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这是创造历史的火种。北京将书写奥林匹克运动全新的历史篇章,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的宏大愿景,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的贡献,世界冬季运动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北京冬奥会还是首次从申办开始全面践行国际奥委会办奥新模式的一次盛会,将为办奥模式建立新标杆。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相信熊熊燃烧的北京冬奥会火种,将为奥林匹克运动、为全世界再度点燃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

图文: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了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对决议稿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赞成决议稿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认为决议稿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主题鲜明、总结全面,同时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决议稿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会议强调,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我国国际地位日益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会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今日头条:反恐,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线上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13日,反恐,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线上成功举办。100名中外反恐,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专家及媒体人出席本次研讨会。主会场在广州,国内人士大部分都在主会场,国际人士通过视频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广东省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承办。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广东省委宣传部长陈建文,联合国前高级人权专家阿尔佛雷德.扎亚斯,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赛义德,英国米德尔赛斯大学国际法教授威廉.沙巴斯和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作为嘉宾在大会上致辞。

在上午的主会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高级法官张向东,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黄琳,中国国家反恐办二级巡视员,中国司法部副局长尹雪梅从立法司法检察和反恐的角度介绍了中国依法反恐,依法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的举措。详细说明中国反恐的一切步骤都是依照法律法规来进行的。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肖君拥介绍了中国利用科技如微信保护人权,打击恐怖主义的举措和经验。

会议一致认为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对付人类共同的敌人,而不应该采用双重标准。

伊朗外交部联合国安理会事务和国际反恐合作司司长哈迪.法拉季万德,印尼国家反恐局亚太非合作司副司长哈里延多,及斯里兰卡,塞尔维亚,加拿大,瑞典和荷兰等国专家对反恐,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都发表了各自宝贵的观点和看法,认为国际上的双重标准很不利于一致协调打击恐怖主义。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分三个主题,一个是反恐去极端化与权利保障,反恐去极端化与媒体责任和反恐去极端化问题研究。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相比单纯用暴力消灭恐怖主义,导致“越反越恐”。用暴力消灭恐怖分子,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国相信人不是天生就是恐怖分子,因此是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改造过来的。在新疆,对于有极端恐怖思想的人,没有严重暴恐行为,但认识上存在模糊,行动上有一些倾向的人实行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获得劳动技能,然后,找到工作,实现再就业。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同时,对那些恐怖主义头目进行严厉打击。据介绍,中国打击恐怖主义的举措被称之为人民战争,全民反恐,让恐怖主义无处藏身。这样,就从根本上防止了恐怖主义的再次发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年多没有发生恐怖事件了。说明中国的做法是可持续的。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也应邀参加并做视频发言。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曾经在2018年和2019年三次去新疆,亲身感受了新疆的和平与发展,祥和与共荣,56个民族和谐共生,通过旅游业,农业,畜牧业和各种加工业,促进当地人民就业,增加收入,新疆已经全部脱贫。

在新疆,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新疆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只要是在大城市,生活比较好的,就要和贫困落后的地区,例如南疆的和田,也是暴恐频发严重的地区的人家结对子,每年定期到“亲戚”家访问,送钱,送东西,虽然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解决问题,也能让人感到温暖。这种行为在西方被描述成侵犯人家的隐私,或者是侵入人家的家庭。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关爱和关心。温情感动人。就像挪威的专家托勒.维斯特比说的,西方人注重个体,东方人注重集体,这就是东西方的差别,人们应该通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正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的送温暖,“结对子”活动,感动了无数人家。很多父母支持孩子参加教育培训中心,多学知识,实现再就业。

在培训教育的过程中,也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对于有些家长因为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即使是免费上学,他们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去。很多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请来杂技舞蹈老师来教孩子们杂技表演。结果,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来学校上学了。这只是新疆在反恐,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之一。

通过倾听会议专家学者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新疆反恐措施是方方面面的。

同时,印尼,摩洛哥,美国,加拿大等28个国家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反恐经验。其中,介绍的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色列,土耳其等的反恐经验都很值得借鉴和研究。

专家们认为,中国应该在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加大合作力度,对突厥历史的研究要加强,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最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总结说,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打击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专家指出,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地区呈现流动趋势。中国政府的举措彰显中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第二,双重标准是当前世界打击恐怖主义和反极端主义的最大障碍,为恐怖主义的滋长提供了空间。人权政治化,对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国家进行打压。这体现在世界媒体在报道打击恐怖主义时的双重标准。这不利于世界各国携手打击恐怖主义。

很多专家介绍了本国反恐经验,也有专家对新疆反恐给予赞扬。

本次研讨会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提供了重要基础,专家们呼吁各国应该继续为打击恐怖主义而增进合作,加强各国的交流互助。

中国人权理事会此前已经组织过两次类似的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对世界各国联手打击恐怖主义去极端化和人权保障方面的经验交流有很大好处,必将有利于这方面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