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头条要闻

瑞典新冠疫情依然严重华人华侨不能放松警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日前,瑞典首相勒文和卫生大臣,文化大臣和公共卫生局负责人联合发布新闻,警告大家依然不能放松警惕。目前的严厉措施将持续到6月1日。同时,瑞典华人华侨也要继续严防死守,不能放松警惕。

勒文首相说,虽然上周感染人数有下降趋势,让人看到一丝曙光,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光明的彼岸。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疫情依然严峻,同志们还必须严防死守。

瑞典首相和卫生社会事务大臣宣布,到6月1日将把现在的8人聚集规定放宽到50人。室内室外都有详细规定。但这也要看到时候疫情的情况。

上周,瑞典的感染人数从每日新增8000多人降到了5000多人,甚至有一天降到了5000以内。但是,首相的话音未落多久,昨天,感染人数就反弹到8400多人。

几日的阳光让人们渴望宽松,渴望能够到外面去,给人一丝希望。然而,病毒是无情的。

前些日子,有华人华侨科学家教授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也有人因新冠入院。有的家庭,因为孩子感染,而导致全家感染。这说明新冠病毒是非常危险的。虽然说我们不要恐慌,但是,千万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警惕。

尤其是这周又开始阴雨连绵,这种环境更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希望广大华人华侨朋友不要掉以轻心。既不能自己吓唬自己,也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小心谨慎。科学防疫。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在公交地铁上一定要戴口罩。

据了解,在工作单位和家庭是两大严重感染源。因此,如果你有症状就一定不要到办公室去。要在家里办公。

在家里,有的人感觉隔离很难。但依然需要多加注意。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孩子感染了,或者大人感染了,就要好好的隔离。即使在家里,也要戴口罩,不要接触。可以打电话。互相之间睡觉,吃饭都要分开。采取自助餐的形式,或者由一个未感染的人来分餐,分好了送给各个人,或者个人各取所需。但不要对面接触。因为家庭空间狭小。如果有门挡着,不正面接触,情况就会好一些。还要注意房间里要经常通风。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冷静,该吃药吃药,该治疗治疗。斯京有中医中药。也有的是吃退烧药。当然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尤其是有基础病的年纪大的人,更要注意,最好不要感染。

抗击疫情需要吃好喝好睡好,也要锻炼好。不能光吃不锻炼,太胖太瘦都不好。现在可能是最考验我们理性的时候。

确实,瑞典在抗疫之初太天真,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也有人批评有关负责人一直不承认戴口罩的作用,导致人们一直暴露在病毒的直面袭击之下。

新冠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病毒,诡异多变,以各种方式袭击人群。因此,要想真正防护好,就必须进行各种方式全方位的防护。不要聚集。要戴口罩,要勤洗手。要准备酒精和肥皂。没有必要就不要去商店饭店。能网上解决的事情,网上解决。注意各种可能袭击的方式,例如,最近人们才提起气溶胶的传染。但这在中国去年3月就提出来了。

瑞典目前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达到了十分之一。就是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的。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14000多人。就平均值而言,瑞典是欧洲感染人均最高的。和欧盟国家相比,瑞典的死亡人数还是处于低位,但是,如果和北欧邻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相比,瑞典还是最糟糕的。冰岛,芬兰,挪威,丹麦,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卢森堡和马耳他的死亡人数都比瑞典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此前有瑞典学者分析,认为挪威森林面积大,空地多,挪威人的文化和瑞典的不同。瑞典人喜欢集体合作,喜欢借茶歇或午餐聚集,联络感情。挪威人喜欢独自午餐,赶紧把一天的工作做完,然后,回到自己的小家。

瑞典老龄化严重,更国际化,这也是客观原因。但是,在瑞典有主观原因,那就是一开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最开始跟随英国以为可以群体免疫。到夏天的时候,还在提这个问题,因此,独树一帜不封国不封城。导致大面积感染,老人院的丑闻更是让人感到愤怒。一开始,对很多老人并没有给他们呼吸机等设备,而是执行了临终关怀。瑞典卫生社会部大臣也承认“这是一出人们不想看到的悲剧”。

同时,如果你看芬兰,挪威和丹麦,成功的经验就是行动迅速,该封的时候立即封,后来,需要放开的时候,放开,但是,到了秋季,第二波来临的时候,这些国家还是行动的很快。政策随时调整。虽然都没有中国做的那么干净彻底,透明,但是,在欧洲来说,就是做得很好的。冰岛,挪威即使有新冠死亡,但是,死亡人数居然都没有往年多。

反观瑞典,去年秋季第二波来临的时候,措施还是有些滞后,以至于11月12月1月都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日感染高的时候达到了17000多人。

今年年初,开始要求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聚集人数也降到了8人。但是,执行还是不严格。

因此,感染人数每日8000人,依然非常严重。

瑞典也在积极接种疫苗。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00多万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8%的人已经接种两剂。现在已经接种到50岁以上的人群。瑞典的计划是到9月初实现全体18岁以上应该接种的人群全部接种至少一剂,如果疫苗供应没有问题的话。

新冠病毒也可以被称为世纪病毒。据报道,本来,感染严重的印度因为本身免疫力强,以为病毒对他们无所谓,所以,就放开了。结果,在大型水节的时候,成千上万人聚集在恒河海滩,到河里游泳。之后,病毒出现了变异,对印度人进行了第二次袭击。这一次,印度人扛不住了,引起了世界关注。连瑞典也给他们送去了20台呼吸机。其实,瑞典疫情也很严重,自己也很需要。

因此,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作战。都要积极防控。否则,无论哪里出现漏洞,都会让疫情延长更长时间。

确实,憋在家里,不是那么好玩儿的。人们都渴望能够聚会,见面。但是,在生与死的面前,我觉得还是选择安全的做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理性看待疫情,科学防疫,但愿疫情早日过去。

桂从友大使就中瑞建交71周年和两国关系发展等问题接受瑞典《快报》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5月11日,桂从友大使在使馆接受瑞典《快报》记者布兰斯特伦专访。

  关于中瑞建交71周年和两国关系发展前景,桂大使表示,今年5月9日是中瑞建交71周年。71年前,瑞典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这体现了当时瑞方领导人和政府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中瑞建交后,两国关系一直顺利发展。但近几年来,瑞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人士抱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恶意发表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言论,并围绕涉华问题制造了一系列谎言、谣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粗暴干涉中国司法主权,严重干扰了中瑞友好合作关系健康发展。中瑞没有历史恩怨,没有地缘政治冲突,没有现实利益冲突。双方有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成功经验,应聚焦共识,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发展对外关系,中方最看重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合作共赢。希望瑞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关于瑞方在一些问题上与中方持不同观点,桂大使表示,双方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很正常,我们愿意与瑞方人士就不同的观点、看法开展对话、沟通、交流。一时达不成共识就先搁置分歧,聚焦共识,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我们欢迎持不同看法、观点的人士来交流。

  关于如何看待瑞典将华为排除出5G建设之外和爱立信在华发展问题,桂大使表示,瑞典禁华为令不是基于事实,没有任何法律和事实依据,是个政治决定,把双方正常经贸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泛意识形态化,我们坚决反对。希望瑞方本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和开放原则,尽快纠正错误决定,为中国企业在瑞典正常、合法经营提供应有的营商环境。爱立信在华经营状况要由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

  桂大使还就涉疆、涉台等问题阐明了中方原则立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说疫苗政策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4日在斯德哥尔摩论坛上致辞时说,疫苗政策是我们今年,明年的最好的经济政策,知道病毒新冠疫情被消灭。

她还指出了大公司逃税的问题。她指出了很多挑战和问题。也提出了风险。最大的风险是气候变化。

她说,第三个风险是我们的脆弱性和没有自我修复能力的风险。

我们如何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是我们的挑战。她建议,我们应该大力投资于教育来增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我们要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

会议开幕时致辞的还有瑞典前联合国大会主席,高级外交家埃利亚松。

28岁的人权活动家也致辞了。

Kristalina Georgieva, Managi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ighlighted the three major risks affecting global peace: the risk stemming from global interdependenc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k of underinvesting in resilience. She commented that a ‘vaccine policy is our best economic policy’. She argued that current risks are unique opportunities to build a better, greener, more resilient and peaceful world.

Hajer Sharief, co-founder of the Liby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ogether We Build It, gave the Keynote Address. Sharief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meeting spaces such as the Stockholm Forum on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places where critical discussions take place and voices are heard. Stemming from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in peace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m, ‘people working in the peace and development sector are just as “change phobic” as those outside the sector.’ She asked, ‘we do a lot but do we get a lot done?’, stressing that while the development community does a lot, getting things done is often missed but equally important.

哈利夫时利比亚非政府组织的联合创始人强调人们害怕变化。她希望人们不要害怕变化。她说,和平很难实现,因为当我们谈到和平的时候,妇女和儿童都没有被邀请参与其中。这样的和谈是很难有结果的。很多人也缺乏足够的知识。

HE Ann Linde, Swedish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provided concluding remarks to the opening session pointing to the need for cooperation and concerted action as well as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瑞典外交大臣安.林德也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在应对新冠疫情第二年之际更需要合作和不懈努力,要和社区联系接触。

联合国副秘书长也致辞呼吁人们要加强和平工具,改善人权,促进平等对和平与发展都是有益的。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会上讨论了社交媒体的作用。瑞典副外长于德伯格指出,社交媒体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成为宣传极端思想的工具。因此,看人们怎样使用社交媒体。与会代表指出,到今年年初,全球受新冠影响,已经有42亿人使用社交媒体。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时,也有32亿妇女还没有互联网使用呢。这是不平等的一面。

菲律宾记者艾莎认为,他们发现社交媒体造成人们的相互冲突和暴力。社交媒体的信息很多时候都是不客观的,反而造成相互仇恨,破坏民主。

斯德哥尔摩论坛将持续4天,到7日结束。一系列讨论将就各种有关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展开。

大家也可以看油管直播。

桂从友大使在瑞典“一带一路”视频研讨会上的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8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出席一带一路视频研讨会并致辞。

他说,很高兴出席“一带一路”视频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感谢“一带一路”执行小组和巴基斯坦驻瑞使馆为本次会议的举办所做的大量工作,向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与会嘉宾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他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7年多来,中国已与140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长到1.34万亿美元。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仍实现1%的增长,达到9.37万亿元人民币。去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8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能够完全应对疫情负面影响的经济合作机制。

在促进基础设施领域互联互通方面,中欧班列逆势发展是一个典型案例。据统计,2020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00列,同比增长50%;发送集装箱113.5万标箱,同比增长56%;通达欧洲城市90多个,涉及20余个国家。

在有效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作用同样进一步显现。2020年,相比全球投资贸易大幅萎缩,“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贸易显示出强大韧性,前几年互联互通建设成果在其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这有利于加快恢复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桂大使说,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标杆性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逐步构建起以中巴经济走廊为纽带,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有力促进了域内国家间经济合作,改善了地区安全局势,更好惠及民生。

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亮眼成绩,再次证明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我们真诚欢迎包括北欧在内的世界各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希望有更多北欧企业在协商一致、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共享“一带一路”的发展红利!

大使致辞之后,与会者就中巴经济走廊的议题进行了研讨。中巴经济走廊是在巴铁的一个重要的标杆性项目,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出席会议的有驻斯德哥尔摩的各国使节和代表。

中国发展 世界获益 ——桂从友大使在瑞典中小企业“中国日”活动上的致词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15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阁下出席瑞典中小企业中国日活动,并在网上发表致辞。

他说,尊敬的瑞典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瑞典政府认为,中国对瑞典非常重要,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今天的“中国日”活动非常及时!各位企业家长期积极致力于推动中瑞务实合作和友好关系发展,我对此高度赞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的北京到处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而斯德哥尔摩也踏入初春时节,虽然偶有寒流,但挡不住春天的步伐。这就像中瑞两国关系,虽然有杂音和干扰,但是我相信中瑞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朋友们,我愿与大家分享几个关键词:

一是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贸易投资大幅萎缩,全球供应链循环受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迅速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业复市。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中瑞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达到178.43亿美元,同比增长0.91%。瑞典对华出口94.78亿美元,上升3.65%,连续多年保持对华顺差。

二是100周年。中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事实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关键。

三是机遇。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机遇。今年3月初,全国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发展宏伟蓝图。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务实合作。中方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将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将加快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突出创新对全球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上述举措将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正能量和稳定性,为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广大国际社会提供新一轮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

四是互补。中瑞经济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根据《瑞典日报》的最新统计,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16家瑞典大型企业,在华获利超3200亿克朗(约373亿美元)。中国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瑞典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国家。中瑞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五”期间,中国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瑞典商界提供更大的潜在市场。

下面,我请使馆经商参赞韩晓东和大家交流。

预祝“中国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桂大使总结的非常到位,用八个字总结中瑞关系,增长,100年,机遇和互补,充分说明了中瑞之间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中瑞合作越来越深入。

瑞典新冠疫情情况依然严峻:今天有8000多最新感染案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据4月13日下午,瑞典公共卫生局(以下简称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报道,瑞典新冠感染情况依然十分严峻,今天依然有8000多最新感染案例。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为瑞典目前的防空措施可谓最严格,但是,由于对轻症没有很好的治疗,只是自己呆在家里隔离,可以说瑞典的隔离情况依然不是很理想。以下是新闻发布会的重点内容:
1、Anders Tegnell首先介绍全球疫情,到第13周末,数据没有大变化,但有一定增长。全球报告了1.32亿感染病例。
2、国家卫生和福利委员会部门负责人Thomas Lindé介绍,目前,没有地区报告灾难模式,有12个地区报告增强模式,5个地区为员工模式。4个地区为正常模式。疫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方面,2个地区报告有灾难性影响,6个报告严重影响,14个报告重大影响。所有地区都报告了短期和长期影响。疫情现在正在沉重打击整个国家。
3、Thomas Lindén表示,自上周一以来,重症监护病房中covid-19患者人数有所增加。现重症监护患者人数与1月6日第二波中的人数相同。自4月5日起,住院患者中covid-19的患者有所增加。从上周的1600名增加到了1758名,这是最新数字。重症监护病房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已上升至所有护理患者的2/3。有几个地区尤其需要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在许多地区,计划中的治疗受到限制,更多的资源用于治疗covid-19。负担继续加重。
4、Anders Tegnell 介绍,感染的传播持续扩大,最严重的是东南亚和印度。在欧洲,有某种趋于平静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5、Anders Tegnell介绍瑞典情况:不幸的是,我们的感染人数持续增加。这绝对是感染的高度传播,并且没有明显的放缓迹象。大多数年龄段都能看到患病人数的增多。儿童群体感染有所减少,可能与在儿童群体中进行更多的检测有关。重症监护病房的压力也反映出瑞典的感染扩散水平仍然很高,与圣诞节前相同。重症监护患者数量是最稳定的,可以显示感染在社会中传播程度的指标。死亡病例迅速减少。我们现在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一方面,感染人数增加了,但同时进行的疫苗接种工作减缓了感染的速度。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意味着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
6、Anders Tegnell发布各地区情况:尽管大多数地区都有上升趋势,但情况好坏参半。
索姆兰地区:长期以来,感染患者数量一直急剧增加,现在仍处于持续快速上升状态。医疗卫生方面也负担沉重。
乌普萨拉地区: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阻止传播,感染数量迅速增加,对医疗卫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厄勒布鲁地区:该地区的感染传播急剧上升。
西约特兰:发展不太明了,有起有落。没有戏剧性地上升,而是逐渐增加。
斯科纳:与其他地区相比,感染相对较低。 但有增加的趋势。
7、Anders Tegnell介绍,疫苗接种工作将尽可能加快进行。其中最年长群体已经达到很高的疫苗接种覆盖率。即使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接种数量也在迅速上升。我们延长了两次接种的间隔时间,因此那些接受首次接种的人会更快地增加。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开始获得大量疫苗,可以以最佳方式使用它们。重要的是,为您提供的疫苗是当今市场上出售的三种非常好的疫苗。
8、Anders Tegnell 强调,鉴于瑞典现在感染的范围很广,重申瑞典和全球正在采取的基本战略原则:保持距离很重要。这是得到保护的基础,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感染在家庭和工作场所都经常发生。尽可能在家中工作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工作场所是容易接近和传播感染的地方,同时也避免了到办公场所时发生的交通拥堵。
9、提问:关于Janssen疫苗,在收到有关可疑副作用的警报后,该疫苗现已在美国暂时停止使用。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将对此进行调查。瑞典公共卫生局是否会在本周停止Janssen疫苗的接种?
回答:我们正在研究EMA和我们在美国同事提供的数据。本周末及下周Janssen疫苗将到货,到时会进一步了解。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直到下周,EMA才会提供更多信息。
10、提问:癌症患者担心他们现在没有被优先接种疫苗。应该优先考虑这一群体吗?
回答:癌症患者和所有有医疗风险的患者都处于第3阶段。在几个地区,我们已经开始接近这一阶段。
一些地区还需要几周时间开始第3阶段的接种。今天早些时候我们收到消息,卡尔玛地区已经开始了第3阶段的接种工作,这也是瑞典第一个开始第3阶段接种的地区。
11、提问:感染仍不断传播,为什么延长了其他场所的限制时间,而学校却保持开放?
回答:关于开放学校,我们已经谈论了很多。我们对开放学校和关闭学校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了比较。学生不能到校学习,他们感到非常糟糕,没有获得所需的知识。 这一点您必须考虑到。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封闭的学校对社会感染的传播只有微乎极微的影响。儿童极少会患重病。对我们而言,很显然,对所有相关的人来说,保持学校的开放更为重要。我们之所以不添加其他限制,是因为我们已经设置了可以发挥作用的限制。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必须以最佳方式遵守这些措施。这就是我们阻止感染传播的方式。
12、提问:医院里因感染新冠而寻求救治的患者数量在增加。可能是受复活节假期的影响吗?
回答:那些现在住院的人在复活节假期之前已被感染。被感染者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生病,然后需要几天的时间才需要住院治疗。
13、提问:美国感染控制机构CDC已确定新冠病毒几乎从未通过表面传播。我们不停地洗手是不是不必要?
回答:这是不对的。您必须将其分开。他们谈论的不是手的表面,而是被飞沫覆盖的桌子和购物车以及其他物体的表面是否会传播病毒仍然在质疑中。洗手对抵抗所有传染源都有好处。人与人之间的感染,手通常是感染途径的一部分。我们也从未将表面感染作为重要的感染途径。
14、这是疫情期间的第二次复活节,您是否看到统计数据受到的影响?
回答:是的,它通常是受影响的。 长假期会导致感染数量的减少。因为检测数量大大减少。这对感染传播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不同。这也与人们在周末过着不同的生活有关。 人们不在学校或工作场所。
提问:复活节是否增加或减少了感染的传播?
回答:还不知道。我想等几天看看。
15、提问:乌普萨拉的局势非常紧张,儿童中感染的蔓延在不断扩大。老师和工会均证明学校处于拥堵状态。能否允许重新考虑疫苗接种优先顺序?
回答: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确定接种疫苗的优先次序并进行落实,这其中需要考虑到所有参与者,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的目标是减少死亡人数和重病。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为老人接种。之后是不同类型的医疗风险群体。
16、提问:现在年轻人中间感染传播也很多。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在学校进行检测,瑞典为什么不做这一选择呢?
回答:我们正在与国家教育局(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和其他机构合作,研究如何利用瑞典的体系尽可能地在学校进行检测。我们希望提供一个有关责任分工以及如何很好地实现的计划。我们正在等待测试的批准,以便个人可以自行使用。另外,个人的快速检测正在进行中。
提问:什么时候可以在学校到位?
回答:批准的是正在寻找的医疗产品代理商。但是我们将在下周初提供一些有关快速测试的说明资料。
17、提问:瑞典是否有数据显示在医院时感染covid-19?
回答:不,我没有看到这样的数据。
18、提问:乌普萨拉地区今天呼吁进行“个人封锁”。您对那条消息有何看法?
回答:乌普萨拉说了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的话,即您必须减少与平时不认识的人的亲密接触。由于该地区形势严峻,需要更多地强调。我认为表达方式没有问题。

探访“进京赶考”出发地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网石家庄4月6日电 题:探访“进京赶考”出发地西柏坡:“赶考”永远在路上

图为党员干部在西柏坡纪念馆前合影。 陈林 摄

  中新社记者 鲁达 陈林

  在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28米高的西柏坡纪念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纪念碑下,依山设计的三组浮雕,再现了三大战役的战争场面。通往纪念碑的台阶上,“赶考”两个大字格外醒目。

  此时的西柏坡,山坡郁葱,春意盎然,迎来红色旅游旺季。中共中央旧址小院内,梨树吐绿,杏花绽放,一批批游客在这里参观学习,重温“赶考精神”。

  毛泽东旧居内,桌上翻开的日历,定格在1949年3月23日。这一天,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

  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赵迪说,每次在这里讲解时,都会特意强调这一天是“赶考”纪念日。从今年3月初开始,全国各地来西柏坡进行党史教育学习的人非常多,特别是3月23日前后,迎来了小高潮。

  一墙之隔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内,“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套桌椅、四间平房”是当时艰苦作战条件的写照。距此约百米,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70多年前,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地处太行山东麓鲜为人知的西柏坡,一度成为整个中国的“心脏”。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党提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筹建新中国的重大任务。今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都摆在了面前。在离开西柏坡前后一个月,毛泽东多次提到“不做李自成”。离开西柏坡进京建立新中国时,他用中国古代读书人进京赶考改变命运的历史来比喻这次赴京建立新中国,提出了“赶考”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下,经过长时间思考而提出的。

  纪念“赶考“,传承精神,是为了更好地迎接考试。70多年来,“赶考“的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续传承,并走向全国。

  与西柏坡隔湖相望的曹火星纪念馆,也迎来了一批批游客。馆内,曹火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遍遍循环播发。传唱至今,依旧经久不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赵亦彭说,“赶考”命题其实是对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一种实践与延续。“赶考”命题正是将这一精神直接转化为对现实工作的具体指导,是对“两个务必”精神的现实结合与形象演绎。

  他表示,当年提出“赶考”并践行“赶考”的中国共产党,其实也是在面对着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立于中共百年华诞的历史坐标之上,正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赶考”永远在路上。(完)

编辑 陈雪霏

华春莹: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等20多国外交官访问新疆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在4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我们了解到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及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和外交官正在新疆参观访问。你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3月30日至4月2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及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一行30余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观访问。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陪同访问。

  在几天的参访过程中,诺罗夫秘书长一行赴乌鲁木齐、喀什和阿克苏三地参访,参观了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主题展、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伽师县农村供水总站、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亲眼看到了新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和谐、经济稳步发展的真实情况。他们参观了几家大型企业,走访了当地维吾尔族家庭,感受到了新疆在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人权的突出成就,都表示愿推动本国与中国新疆的合作,特别是在反恐、去极端化和经贸领域开展合作。

  今天中午,代表团参加了“新疆是个好地方”交流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和新疆各行业代表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交流座谈。交流会上,诺罗夫秘书长和多国使节、外交官畅谈了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纷纷表示“眼见为实”,他们在新疆亲眼所见证明,新疆根本不存在个别国家指责的所谓侵犯人权、宗教歧视和强迫劳动的情况,“种族灭绝”的指责更是无稽之谈。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还将会见代表团一行,全面介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正如我刚才介绍的,代表团在新疆访问期间感受到了新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和谐。这个局面来之不易。今天,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发布了第四部新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完整展现了新疆反恐去极端化斗争的全貌。看了这个片子,大家就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前些年新疆深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之害,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过不懈努力,新疆已经连续4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件,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一些美西方反华势力心有不甘,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地编造谎言谣言和虚假信息,炮制了诸如“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种种谬论,真正目的是服务于他们在新疆制造动荡、牵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阴谋。他们甚至拿新疆棉花做文章。我注意到,昨天,中国棉花协会发表了声明,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新疆纺织服装供应链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任何限制,支持邀请国外行业协会、品牌商及第三方机构赴新疆调研。这都说明新疆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我们欢迎外国各界人士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新疆的美丽,人民的幸福,经济的发展。我们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公道自在人心。

这是近期第二次有驻华使节到新疆访问。此前是伊朗大使到乌鲁木齐和喀什地区去访问。

独家调查丨白棉花为何上了“黑名单”?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央视独家调查:近期,H&M、耐克等一些国外品牌公司声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问题,拒绝使用新疆棉花产品的声明引起了全球舆论关注。而前段时间,记者也接到一些新疆棉企负责人的反映,说去年以来,已经签好的棉产品出口订单突然间全部被取消,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问题。除了工人们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就连棉农也开始担心,自己种植的棉花会不会受到影响。那么,好好运营的企业为什么会突然面临如此的困境?总台央视记者前往新疆进行了调查。

  今年55岁的艾尔肯·艾则孜是新疆尉犁县的一名棉农,依靠家里的150多亩棉田,现在每年的纯收入就有10万元左右。

  尉犁县棉花种植户 艾尔肯·艾则孜:现在一亩地(产量)400公斤到450公斤,多劳动多挣钱就是,现在(养了)七八十个羊,二十个牛,现在羊圈里面,生活好得很现在。

  种棉、养牛、放羊,艾尔肯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除了棉田附近的这套平房,2018年,艾尔肯又在尉犁县城里买了一套将近100平方的房子。然而今后,艾尔肯一家的幸福生活,很有可能因为附近工厂不再收购他的棉花而发生变化。

  听说今年棉花卖不出去,老板要是亏的话,我们怎么办?老板要好得很,我们也好干,老板有钱赚,我们也有钱赚。如果棉花老板卖不出去,我们咋办老百姓?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来到了尉犁县众望工贸有限公司了解情况,负责人张彪介绍,他已经连续两年从艾尔肯的棉田收购棉花,这些棉花在张彪的工厂加工后销往国内外。2020年,张彪却失去了出口的机会,品牌商不再从张彪的工厂购买棉产品。

  尉犁县众望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彪:很多(品牌)就是终止了新疆方面的原料的供应,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上,有的是放弃了新疆的,有的甚至放弃了中国的供应商。

  已经签好的订单为何会突然取消?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起因都是2020年8月,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宣布对所有新疆棉企无限期取消担保认证。许多新疆的棉企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春建: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也不明白他们有什么目的。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看到这大家不禁要问,这个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为什么得到这个协会的担保认证会如此重要?甚至直接影响着新疆棉企生产的棉制品是否能够进入国际市场?而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又为何会突然取消了对新疆棉企的担保认证呢?

  记者了解到,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性棉花供应链标准审核机构,为棉花生产加工企业提供“良好棉花”担保认证。只有经过协会认证的棉花和棉织品,在全球供应链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如果得不到认证,相当于新疆棉产品进入了国际贸易的“黑名单”。

  张彪说,因为他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上游,所以预期损失不算太大,但一些主要依靠出口的棉企,销售渠道已经被彻底切断,有的企业损失达到几个亿。

  按照“良好棉花”项目的认证标准,要同时符合植物保护、体面劳动、农场系统化管理、水资源管理、棉花纤维品质、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健康这7项标准,才能拿到“良好棉花”的认证。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取消认证的说辞,就是“体面劳动”出了问题,也就是协会认为,新疆棉企存在“强迫劳动”的问题。

  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春建:纯属都胡说八道,有强迫劳动吗?民族同志在我们这干得非常好,一个月有五千块钱的工资,而且我们这提供食宿,提供吃住,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我不知道他说这个话的目的是看到了还是听到了,还是胡言乱语,说这个话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今年招聘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八十多个人,来了将近一百六七十个人。我们要是强迫劳动,会来这么多人吗,会这么积极吗?

  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员工 穆太力普:我们平时上八个小时班,休息十六个小时,中间有两个小时午休时间,我们夫妻俩一个月的工资是九千元左右,我们的公司没有所谓的“强迫劳动”,我来公司后也没听过没见过这样的事。

  新疆阿克苏金田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买买提依明·阿巴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自愿来这里工作,没人强迫我们到这里来。我的家人都知道我来这里工作,因为这里收入稳定待遇好。我们每个月领三千五到四千的工资,家里缺什么就会买什么,家里生活条件也很好。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要从近几年一些西方媒体炮制的谎言说起。

  2019年以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英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等一些西方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持续指责新疆存在“强迫劳动”问题。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他们把新疆棉纺织行业定义为“强迫劳动的重灾区”,甚至聘用当地少数民族工人这些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成了他们眼中的“罪状”。而这些充斥着谎言和偏见的指责,已经被中国政府多次澄清,大批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也予以了驳斥。

  但是,在西方强大的舆论攻势下,耐克、CK、汤米、Gap等品牌商纷纷停用新疆棉织品。而作为关键角色的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也采取了行动,启动新疆“强迫劳动”调查。那调查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记者找到了在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供职的吴艳。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吴艳:瑞士良好棉花上海代表处在2012年正式设立,我担任首席代表8年多的时间内,其实一直都是带领团队兢兢业业严格地来执行“良好棉花”标准。

  吴艳说,对于新疆棉花是否符合“良好棉花”的生产标准,上海代表处在审核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三重认证机制”。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吴艳:首先是生产者单位进行一个自我评估,然后由我们上海的团队,他们进行第二方的可信度审核。那么最后是由第三方的审核机构出具一个单独的验证报告。为了回应境外有关“强迫劳动”的舆论,我们上海代表处对新疆的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复查。

  位于库尔勒市的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棉花种植与加工的企业,从2012年起,每年都会通过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评估并得到“良好棉花”认证。2020年5月,是协会来企业进行现场评审的日子。

  新疆泰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杨珑佩:重点是在土地里面看了一下我们种植的情况,另外跟我们农场的员工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一下他们吃饭住宿的情况,劳动时间的情况。因为现在我们农场已经全部采取了百分之百的机采棉模式,(员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很多时候是干不到那么长时间的。

  新疆巴州泰昌农场员工 塔依尔·艾合买提:平时我们住在厂里,我们统一宿舍住宿,环境也挺好的。逢年过节、节假日,就是按国家劳动法的规定走。年底棉花收拾完,我们就回来,在家里休息休息,工资待遇还是一样的。

  新疆巴州泰昌农场负责人 李成俊:我们是各民族平等的,在用工薪酬上,是按劳动市场用人双向选择、多劳多得的原则。不管任何民族的,如果他有能力,那我们就给他合适的岗位。

  经过严格复查,吴艳的团队证实新疆并没有所谓“强迫劳动”问题。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吴艳:向总部提交了两份我们的调查报告,另外我们还汇总了由瑞士通标公司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历年以来的检测报告上交到总部。同时我们还跟国际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方一再重申,在中国地区我们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案例。

  吴艳提到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国际公认的检验、认证机构,对新疆棉纺织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十分了解。但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总部却无视其上海代表处和通标公司提交的评估报告,声称新疆棉企存在所谓“强迫劳动”,并且没有任何理由的无限期取消新疆棉企“良好棉花”认证。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吴艳:那么我们总部作出暂停认证这样的一个决定,实际上会导致近50万吨的新疆棉花无法进入国际棉纺织生产供应链。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为何会执意地不顾事实?这个“强迫劳动”结论又是如何出笼的呢?记者了解到,参加良好棉花调查工作组的一些所谓的“人权组织”,在调查工作中向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总部频频施压,他们也是所谓新疆“强迫劳动”问题的始作俑者。

  “维吾尔人权项目”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非政府组织,长期接受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开展涉及新疆的负面宣传活动,发布了大量与新疆人权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符的报告,甚至积极鼓吹极端和分裂思想。该组织负责人路易莎·格雷乌,曾经担任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副总裁。

  “人权观察”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人权非政府组织。英国《泰晤士报》曾批评该组织只关心美国认定的敌对国家,选择性的报道这些国家所谓迫害人权的案例,奉行双重标准。在涉及中国的人权问题上,该组织罔顾事实、极力抹黑。值得注意的是,“人权观察”和资助“维吾尔人权项目”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因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表现恶劣,被我国宣布制裁。

  “公平劳工协会”“国际劳工权利论坛”针对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劳工项目,他们发布的报告,也常常对这些国家的人权保障攻击抹黑。其中,“公平劳工协会”在涉疆问题上表现十分活跃,曾于2020年3月发布“关于中国采购和强迫劳动风险的声明”,施压各国企业放弃采购新疆出产的原材料。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项目经理 刘皓然:人权组织要求良好棉花协会暂停在新疆地区的良好棉花认证,还要求良好棉花协会作出的任何决定,对外都要宣称与人权组织无关。

  记者了解到,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总部会作出这种毫无道理的决定,除了人权组织从中干涉外,也与良好棉花理事会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决策机构是良好棉花理事会,其主要收入来源是理事会成员中的玛莎百货、李维斯、苏皮马等品牌商代表,这些品牌商代表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另外,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重要赞助方,这家美国政府机构,左右良好棉花理事会的内部决策,不断授意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总部对新疆棉企采取不正当行动。

  整个2020年,美国政府对新疆棉产业也是频频出手打压。从美国财政部要求美国公司完成与新疆52家棉企的清算撤资,到国土安全部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针对新疆棉企发布进口禁令,几项措施几乎封堵了新疆棉产品的出口渠道。

  尉犁县众望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彪:如果说长期的对于新疆棉的禁令也好,或者是停止采购新疆棉来讲,那可能对于新疆棉花的中间加工企业来讲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工人的就业机会,农户的种植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的收入也会降低。

  新疆巴州泰昌农场员工 塔依尔·艾合买提:劳动是为我们自己好的,根本就不存在“强迫劳动”的事情,我愿意劳动,劳动对我来说是很光荣的事。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许建英:美西方打着人权的幌子,炮制所谓的新疆“强制劳动”问题,不顾事实真相,制造各种谎言,恶意炒作,其根本目的是想破坏新疆的棉产业基础,破坏中国的棉纺产业链,破坏新疆就业和社会稳定,破坏新疆的民族关系。美国所谓的要保护新疆的人权完全是一派谎言,根本目的实际是破坏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也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人权的最大的破坏。

  国际零售品牌在中国地区采购的“良好棉花”,占全球采购量的百分之三十三。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总部作出的无理决定,实际是美国政府涉疆制裁的延伸,导致了供应链脱钩的恶果。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和一些非政府组织、零售品牌商的所做所为,让白棉花上了“黑名单”。因为霸凌思维的驱使、政治因素的存在,还有许多本应正常交易流通的商品,不能进入到供应链;还有许多互利共赢的经贸、科技、人文合作,不能顺利开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西方一些反华势力拿新疆(涉疆)问题来炒作,企图制裁我们新疆相关的企业,相关的产业,但是他们采取的这种措施是达不到他们所希望的效果的。这些海外的品牌希望他们能够认清,中国是最可靠的全球生产中心,是正在迅速增长的可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了。海外的品牌商希望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冷静、理智地思考一下,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编后

  事实证明,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世纪谎言,是美西方个别政客、非政府组织、媒体沆瀣一气炮制的丑恶闹剧。他们表面上关心的是人权问题,实际却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反人权,企图剥夺新疆棉农和最普通劳动者的利益。他们以“强迫劳动”为由限制新疆产品出口,打压中国企业、破坏新疆稳定、抹黑中国治疆政策,甚至对中国内政粗暴干涉。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也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举措,维护中国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李克强总理在大会堂金色大厅云答记者问,记者们在梅地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总理记者会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举行。记者们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布厅提问。以下为回答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3/11/c_1211062189.htm

CNBC记者: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爆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李克强: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Image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李克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尽快能够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李克强: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李克强: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李克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李克强: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李克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李克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李克强: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来源:新华社

现场实录如下:

03-11
14:00:00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03-11
16:18:41

张业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举行了闭幕会议,现在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李克强总理同大家见面,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有请李总理。
03-11
16:19:25

李克强

很高兴同媒体的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两会报道所付出的辛劳。今年我们还是继续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请大家提问。

李克强

03-11
16:21:14

CNBC记者

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暴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03-11
16:25:48

李克强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03-11
16:27:17

李克强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03-11
16:28:41

李克强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03-11
16:32:04

李克强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03-11
16:36:32

李克强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03-11
16:37:36

李克强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03-11
16:38:43

李克强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李克强

03-11
16:42:16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

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03-11
16:44:33

李克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能够尽快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03-11
16:45:58

李克强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03-11
16:47:35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03-11
16:52:27

李克强

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李克强

03-11
17:00:30

李克强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03-11
17:04:30

李克强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03-11
17:11:27

李克强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03-11
17:12:48

李克强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3:43

中国新闻社记者

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03-11
17:17:21

李克强

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8:29

凤凰卫视记者

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03-11
17:20:46

李克强

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03-11
17:21:05

李克强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03-11
17:21:18

李克强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李克强

03-11
17:22:5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03-11
17:24:32

李克强

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03-11
17:29:33

李克强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李克强

03-11
17:36:34

李克强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03-11
17:36:48

李克强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03-11
17:38:01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

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03-11
17:41:27

李克强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李克强

03-11
17:43:03

李克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03-11
17:45:48

李克强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李克强

03-11
17:47:18

新华社记者

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新华社记者

03-11
17:54:39

李克强

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李克强

03-11
18:03:13

李克强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03-11
18:03:29

李克强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03-11
18:03:39

李克强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03-11
18:04:10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

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03-11
18:05:09

李克强

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李克强

03-11
18:11:55

李克强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03-11
18:13:36

李克强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03-11
18:14:46

人民日报社记者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03-11
18:17:24

李克强

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03-11
18:20:56

李克强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03-11
18:25:57

李克强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03-11
18:29:16

李克强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03-11
18:30:05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03-11
18:32:17

李克强

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03-11
18:36:28

李克强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03-11
18:38:11

李克强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03-11
18:38:26

张业遂

感谢李克强总理,感谢各位对大会的关注和报道。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3-11
18:38:44

李克强

谢谢大家,希望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首次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在瑞典成功开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2021年1月1日,HSK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www.secn.se在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HSK瑞典中文学测中心是瑞典瑞中交流协会与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主要为全瑞典中文学习者提供中文教学,学习,考试一体化服务,推广在线教学与测试,开展以中文为核心课程的教学和中国留学咨询等服务。

3月3日星期三晚上4点由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组织的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在瑞典成功开课。首次HSK一级汉语远程课汇集了来自瑞典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学员,学员们对远程授课平台的教学效果非常满意,教学远程平台和第一次的授课老师都是由汉考国际www.chinesetest.cn 提供和选派的,这是一个完全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教学平台,学生的感觉完全就像在教室上课一样,上课时有二位老师,一位是主讲老师,一位是助教老师, 在主讲老师讲课的同时如果个别学员提问时助教老师会及时解答问题而不影响主讲老师的讲课,能够保证完成每一堂的完整教学内容。

学生李丽莎(Lisa Booyens)说,这样的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推出非常及时,在瑞典疫情远看不到结束的时候,可以继续学习有趣的汉语,学生们希望加大HSK汉语标准课在瑞典的推广,让瑞典的学生在瑞典就可以享受到中国优秀的汉语教学资源。本次主讲教师是由汉考国际选派的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讲师刘璟子老师。学生们对老师的精彩教学表示赞赏!

最后,学生们对组织本次教学的瑞典中文学测中心表示感谢,希望瑞典中文学测中心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瑞典学生受益!

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供稿。

贵州侨联系统脱贫攻坚网络图片展上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2021新年将至,贵州侨联系统脱贫攻坚网络图片展搭乘2020年末班车在贵州省侨联网站成功上线。在岁末年初之时,为广大侨胞和全省侨联干部带来了一场视觉大餐,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贵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发挥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打响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中国的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得到广大海内外侨胞广泛好评。

12月21日上午,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在“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开幕式期间观看省侨联帮扶点红渡村脱贫攻坚微纪录片。 

2018年11月,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赴遵义市脱贫攻坚示范点花茂村调研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中,广大侨胞和侨联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各级侨联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团结凝聚侨界力量,以驻村帮扶为重点、以“侨爱心工程”为依托,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助医助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贵州的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示了侨界的独特优势,彰显了侨联组织的担当作为。期间,中国侨联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成功举办三届世界侨商贵阳会议,海外侨胞故乡行、华文媒体采风行、亲情中华慰问演出等活动多次来到贵州,华侨公益金会公益项目重点向贵州倾斜,并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网专程到贵州省侨联定点帮扶的红渡村拍摄“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微记录片,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副主席隋军以及原主席林军、原副主席李卓彬、乔卫等领导多次到贵州考察调研,指导工作等等。

省侨联主席吕虹与贫困户拉家常

此次网络图片展包括前言、省侨联定点帮扶、全省侨联组织助力脱贫攻坚、“侨爱心工程”和结语五个部分,153张图片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侨联组织和广大侨胞参与脱贫攻坚的点点滴滴、精彩瞬间、感人故事。图片展一经展出,便得到广大侨胞和侨联组织的频频点赞和转发,认为这是宝贵的历史资料。有的驻村干部说,看到过去的照片,又让自己的思绪回到了曾经奋斗的战场。海外侨胞们表示,看到贵州的发展变化,甚是欣慰,贵州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要扎实抓好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侨胞们也将不遗余力地为贵州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

全省侨联系统驻村干部风采

省侨联主席吕虹指出,举办这次网络图片展,就是要深入宣传和展现侨界在助力贵州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侨界向世界讲好贵州脱贫攻坚的故事,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各级侨联组织干事创业、继续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广大侨胞爱国爱乡、继续关心关注支持贵州发展的热情。

编辑陈雪霏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出席“春节包”发放仪式并向全体旅瑞同胞拜年!祝大家健康平安! 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2月5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在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举办“春节包”发放仪式。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出席并致谢“讲好抗疫故事”侨界团队,向全体旅瑞同胞拜年。祝大家健康平安!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部分旅瑞侨领代表和中心志愿者参加。发放仪式由斯德哥摩华助中心常务副主任季展有主持。

桂大使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党和政府始终牵挂海外同胞们的健康安全。使馆在春节前夕发放“春节包”,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祝福传递给每位同胞。疫情还在持续,请同胞们坚持科学防疫,坚持就地抗疫,非必要不外出,非紧急不旅行。

桂大使说,瑞典发生疫情以来,同胞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等侨社多次向同胞发放防护物资,全瑞学联联络帮助各高校中国留学生,国航、申通快递、吉祥航空等企业全力保障抗疫物资通道安全顺畅。有的同胞主动照顾患病的老华侨,有的同学不辞辛苦为传递“健康包”奔波。侨胞们还得到北京、上海、江西、海南、山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吉林和内蒙等地政府发来的援助和慰问,海宁市委市政府几批次发来共计20万只口罩。

桂大使说,爱心在延续,勇气在传递,希望在累积。抗疫中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大爱,映照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炎黄子孙跨越苦难、铸就辉煌的力量,这是华夏儿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使馆永远是你们的家,我和使馆全体同事将坚定地和你们在一起。“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胜利的曙光终将驱散疫情的乌云。

桂大使表示,衷心祝愿全体旅瑞同胞健康平安,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等侨领们衷心感谢祖国对广大旅瑞同胞的关心关爱,表示将继续做好就地抗疫工作。

来源 使馆公众号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就南海问题同乌普萨拉大学学生视频交流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2月3日,桂从友大使应邀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外交协会的学生们进行视频交流,详细介绍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状,重点阐明中方有关政策立场。

桂大使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利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坚持。桂大使强调,中国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奉行“六个坚持”,即坚持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持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划机制管控分歧,坚持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与飞越自由,坚持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桂大使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同学们表示,同桂大使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他们对南海问题及中国政府有关政策主张的认识和了解。

Image

来源:使馆公众号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新年线上联谊会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和中欧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2021年1月31日,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以线上视频会的方式举行新年联谊,在促进会员们彼此了解,增进交流的同时,为今年如何促进中欧各项合作献策献计。

会议由会长盖琳主持,在简要介绍会议流程后盖琳会长依次让众位会员扼要发言:

来自意大利的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秘书长助理王东超,简要介绍了新冠疫情在意大利的发展情况,希望会员们日后达成更紧密的合作。

俄罗斯阿穆斯尔克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迟冬青,对协会的组织与工作表达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同乡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

来自比利时的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秘书长张丹阳,感谢全体成员对于协会与秘书处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并简要介绍了协会秘书处的基本工作与未来展望。

塞尔维亚中华妇女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静,对于有机会与众多东北同乡共聚一堂表示备受感动,期待疫情结束后大家早日相见。

克罗地亚中东欧贸易投资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张新,表示类似的视频会议期待已久,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群策群力。

瑞典北欧绿色邮报网(www.greenpost.se)主编陈雪霏,热切表达出思念家乡的真情实感,寄望全体东北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共同为家乡东北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奥地利美洲蔬菜食品总公司董事长齐美洲,希望同乡会为更多身在欧洲的东北人谋求福利与发展做出贡献。

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校长左雅,介绍了其在奥地利的工作与学校环境,并表达出发展海外华人少年汉语教学的美好心愿与信心。  

捷克捷中文化体育协会会长方海江,希望各位会员达成在交通运输与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商业合作,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乌克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李彪,表示全力支持未来协会工作,希望各位成员能够互相提供商业信息,同心协力将商会越办越好。

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会长于江,希望会员之间共同建立商业合作关系与信息交流方面的联系。

芬兰华人联谊会副会长佟帅,言语中乡情浓郁,强烈希望与各位会员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来自意大利的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秘书韩晴,真诚希望众位会员能够针对秘书处工作上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希望商会越办越好。

乌克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会长韩伟,畅谈了加入同乡会的感想,相信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行稳致远,团结一心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多的贡献。

冰岛酒店集团合伙人张士涛,对其所任职的冰岛酒店集团与冰岛旅游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希望促成东北同乡间的互助合作。

来自比利时的欧洲东北同乡会副秘书长殷红,希望大家多提建议,以便为同乡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奥地利维尔科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司良信,希望定期举行类似线上沟通乃至现实意义上的合作,促进东北家乡发展,加强与中国其它省份侨团的合作交流。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理事长韩志,希望以商会为纽带来搭建中欧货贸合作桥梁。积极发展利用布鲁塞尔欧洲中转站的作用,呼吁会员间加强沟通合作,与商务交流。

英国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会长黎丽,希望定期举行类似线上沟通,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

芬兰埃博学术大学副教授张宏博,希望协会加强与国内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鼓励大家群策群力,分享资源,找准合作方向。

与会会员发言踊跃。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21位会员就协会如何在2021年更好地发挥商会作用,如何分享商务信息,促进中欧文化交流,为旅欧侨胞创办线上中文学校,更好地与欧洲其它侨团合作,如何帮助会员们更好地发展各自事业,增进各国会员彼此了解,更多更好地与国内对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员发言结束后,盖琳会长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并对大家提出的倡议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共建家乡,将我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协会秘书长张丹阳在会后发表感言,此次会议开的很成功,秘书处会根据会员们的建议,把大家的提议落实起来,“今后我们将多举行类似的视频会,增进会员们彼此的友谊,多交流,多沟通,把会里的工作,做的更细致,来更好的为会员们服务。”

据了解,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成立于2020年3月,最初由来自比利时、英国、芬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法国、荷兰、波兰、爱尔兰、塞尔维亚、乌克兰、捷克、瑞典、俄罗斯、卢森堡等19个欧洲国家34位东北籍侨领、业界精英共同发起创立。到今天已发展到21个欧洲国家,46位核心成员。

最初,同乡会帮助在欧洲的东北籍侨胞们抗击疫情,向侨胞分发防疫物资;邀请曾在武汉一线抗击疫情的专家在网上教授抗疫防疫经验;建立网上医院,为在欧洲的东北籍侨胞们免费寻医问诊。同乡会还通过邮件,向欧盟官员介绍中国如何抗击疫情。

随着国内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同乡会在后疫情时期发挥好商会作用,促进欧洲各国与东北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交流。这样的倡议得到了一些欧洲政要们的支持,他们纷纷成为同乡会在欧盟和欧洲各国的社会资源赞助人。在多方的帮助下,同乡会着手帮助国内省市与欧洲建立姐妹省市关系,建立港口间合作、高校间合作,促进中欧贸易。他们还试图帮助欧洲国家与国内开通直航。同乡会还与辽宁省外办、黑龙江省外办举行视频会,为促进东北与欧洲在各领域合作提出建议。

来源: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