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头条要闻

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环发大会50周年大庆将于5月30日到6月5日举行一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开启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序幕。瑞典对此感到很自豪,今年要举行50周年大庆。而中国也应该感到很自豪,因为中国刚刚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以后出席的第一次联合国会议就是这次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国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并在会上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5月25日在瑞典外交部新闻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斯德哥尔摩+50大会瑞典大使约翰娜.佩茨表示,这是一次重要的联合国大会。会议的愿景是要建设一个对所有人都很友好的地球。大会将要在现有的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并在各个层级都要提出清晰的建议信息,包括密切合作。

为大家共同的繁荣和健康的地球,我们的责任和我们的机会。这就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级和地区级的战略。

会议将从5月30日开始,到6月1日将有50多场活动和会议。然后是部长级会议。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一周会议达到高潮并闭幕。

这个形式从1972年第一次会议就是这样,要有很多大会以外的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这次会议的很多分会和活动将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会议期间将重点讨论塑料及其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塑料处理方面的融资。

瑞典议会就瑞典安全政策报告举行特殊辩论会6个党派支持加入北约左翼党和环境党反对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首相安德松领导的社民党16日提议在议会就瑞典是否加入北约的安全形势报告进行辩论表态。

结果是社民党,温和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中间党和自由党表示赞同加入北约,现在就和芬兰一起申请。

左翼党和环境党表示反对。

左翼党党首达古仕表示,瑞典丢掉200多年的不结盟的和平政策而要加入北约这是非常危险的。即使要加入也应该是进行全民公决。想现在加入北约,左翼党表示反对。左翼党列举土耳其的反对,认为这样会对瑞典的外交关系带来很大风险。

环境党也认为论证不充分,环境党有自己的论证结果,也认为不宜马上申请。

瑞典已将200多年的不结盟传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15日,瑞典社民党主席,瑞典首相安德松宣布瑞典社民党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和讨论,最后决定加入北约才能更好地实现瑞典的安全。

瑞典每日新闻报发表评论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不结盟政策让路了。瑞典这样做很对。

社民党重申,在这个过程中,2月24日改变了一切。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暴露了普京的野心就是准备对那些不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国家的独立进行干预。而瑞典与北约国家肩并肩地支持乌克兰武器,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同时,俄罗斯的行为就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秩序。自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就表明俄罗斯要用军事手段重绘欧洲的版图。

瑞典自从加入欧盟以后就逐渐背离了中立的立场。瑞典与北约有密切合作,与重量级大国有长期双边协议。瑞典要在与他国合作中寻求自己的安全。

瑞典在2月24日之前就已经感觉自己跟北约很近了。但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就使得瑞典实际上游离于北约之外不可能了。瑞典首相安德松说,芬兰加入北约后,只有瑞典自己不是北约成员国,那样,风险太大了。加入北约最重要的是作为民主国家可以享受北约长期的安全保障。

乌克兰和瑞典,芬兰一样是北约的合作伙伴。乌克兰可以获得北约的武器,但是要打仗,还是需要自己打。

现在不安全因素扩大了。克里姆林宫时不时地警告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会有军事技术风险。瑞典必须准备好假新闻和网络攻击。

瑞典加入北约需要很长时间,具体多长时间还不确定。北约秘书长说时间会很快。土耳其和克罗地亚表示不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文章相信加入北约可以增强瑞典的国防。这样也会让瑞典芬兰更加安全,保障是相互的。而且瑞典和芬兰的加入也可以加强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

另一方面,瑞典需要帮助土耳其跟踪库尔德人吗?不。瑞典不会军事支持另一个成员国去进攻或者迫害其他国家或人民。联盟主要于欧洲安全秩序相联系,我们是自由和独立自主的国家。保护措施的核心就是一国遭到入侵时,所有成员国都可以帮忙。因此北约对瑞典来说安全方面盈利大于损失。

芬兰总统宣布加入北约后,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电话,告诉普京芬兰决定要加入北约。普京说芬兰没有安全威胁,这样做是错误的。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对普京说,芬兰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俄罗斯应该自己照照镜子。

俄罗斯表示,对芬兰瑞典加入北约没有什么,但是,如果在芬兰和瑞典部署武器,那么,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瑞典有评论说,瑞典必须宣布即使加入北约,但一定要保证不要在瑞典部署核武器。瑞典也不会支持任何国家去侵略他国。瑞典想要的只是在被侵略,进攻或灾难的情况下,得到北约的集体保护。

瑞典左翼党对瑞典这样急于丢掉200多年的不结盟传统感到惋惜,不希望现在就决定申请加入北约,但瑞典人对制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坚定不移。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0日下午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过去5年,我和总统先生保持密切交往,引领中法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推动双边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上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独立自主大国,应当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坚持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双边、中欧、全球层面密切协调合作。中方愿同法方继续密切各层级交往,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双边对话机制规划好未来5年中法合作重点,在推进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加大推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愿扩大法国优质产品进口,欢迎法国金融、高技术企业赴华开展合作,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合作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要利用好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会等重大契机,加强中法人文交流,促进相互了解。中法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就二十国集团、国际粮食能源安全等加强沟通协调,扩大在非洲等地区三方合作,就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开展对接、探讨合作。

习近平指出,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符合中欧及各国人民利益。中方赞赏法方坚持战略自主,希望法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深化经贸、绿色、数字、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希望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马克龙表示,法中建交以来,双方一直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发展法中关系。过去5年,两国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果。未来5年,法方愿同中方深化农业、航空、民用核能、人文等领域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推动法中关系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法方愿为促进欧中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有关各方应该支持俄乌通过谈判恢复和平。

习近平强调,中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支持欧洲国家将欧洲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特别警惕形成集团对抗,对全球安全稳定造成更大更持久的威胁。

马克龙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法方同中方拥有很多共识。法方愿同中方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协调合作。法国和欧盟坚持独立自主战略,不赞成也不会参加集团对抗。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

2022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

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全球安全、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显著增多,迫切需要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和德国都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当前形势下,中德尤其需要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好中德关系稳定性、建设性、引领性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将为世界和平安宁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过去50年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通过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关键是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宝贵经验和重要原则要始终如一坚持下去。中方发展中德关系的初衷不变,同德方加强合作的真诚愿望不变,对中德共同办成更多有意义大事的信心不变。双方应该坚持对话合作主基调,用好双边对话合作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稳定、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各领域开展对话,不断丰富中德关系内涵。要深挖互利合作潜力,积极拓展绿色环保、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领域合作。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机遇。要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携手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欢迎德方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中欧是彼此机遇,中欧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这是双方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共识。双方应该坚持辩证、长远眼光,坚持相互尊重,坚守正确认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面对地缘政治危机,倡导对话和合作,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面对疫后复苏难题,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以中欧合作的开放性推动世界经济企稳增长;面对全球性挑战,聚焦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攸关人类未来的领域,以中欧对话的广泛性促进全球治理深入发展。希望德方为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朔尔茨表示,近年来德中关系发展非常好,双方应传承良好传统,持续推进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德方愿同中方共同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保持各层级密切沟通往来,举办好新一轮德中政府磋商,就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重要议题开展对话,加强贸易投资、气候变化、抗击疫情、卫生医疗、教育文化等广泛领域合作。德方欢迎中方致力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给德方带来更多机遇。德方愿同中方加强多边领域沟通协调,推动欧中关系积极发展。

两国领导人还就乌克兰局势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并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局势降温。乌克兰危机将欧洲安全再次推到关键十字路口。要全力避免冲突激化、扩大化,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欧方要拿出历史担当和政治智慧,着眼欧洲长远安宁,寻求以负责任方式推动解决问题。欧洲安全应该掌握在欧洲人自己手中。中方支持欧方在劝和促谈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最终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中方欢迎国际社会一切有利于劝和促谈的努力,有关各方应该支持俄乌双方通过谈判实现和平。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晤。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迈克尔•诺贝尔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10日,崔爱民大使会见诺贝尔家族前掌门人、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迈克尔·诺贝尔,双方就推动和深化基金会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对华合作进行了交流。诺贝尔家族成员、基金会董事彼得·诺贝尔,使馆经商参赞韩晓东等参加会见。

迈克尔·诺贝尔介绍了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全球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沿技术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的情况,以及举办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峰会和创立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的设想,希就此与中方开展合作。迈克尔表示,过去十几年曾多次访问中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相信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愿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不断深化对华合作,共同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崔大使表示,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家族在推动全球基础和应用学科研究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令人钦佩。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提倡的创新和工匠精神是瑞典的立国之本,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瑞典于197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与中方的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中瑞经济互补性强,未来在低碳、绿色、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希望诺贝尔家族和基金会发挥影响力和引领力,不断拓展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使馆愿为基金会与中国地方政府和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NST)于2007年由诺贝尔家族时任在掌门人迈克尔·诺贝尔与其他三位家族成员在瑞士成立,旨在传承诺贝尔精神,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对气候变化、现代社会资源短缺和浪费等现象。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主席约贝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6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主席约贝里,双方就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崔大使表示,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经济低迷和地区争端等风险挑战,不同文明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各国应当充分尊重彼此的差异和特点,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互学互鉴,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中国文化一贯承载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平观,中国一直扮演维护地区稳定、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角色。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就是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和安危与共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希望基金会继续为中瑞、中欧关系提质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中瑞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营造良好氛围。

约贝里表示,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和谐、和平理念对解决当前国际安全和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基金会愿继续发挥好瑞中两国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进瑞典民众对中国的客观认知,促进瑞中民间交流持续健康发展。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每日新闻报》总编沃洛达斯基

4月25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瑞典《每日新闻报》总编沃洛达斯基。

崔大使表示,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国家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中瑞媒体间加强交流合作很有必要,也很有潜力。驻瑞典使馆愿同包括《每日新闻报》在内的瑞典媒体加强互动,并提供支持帮助,使瑞典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中国。希望瑞典媒体多关注两国发展和合作情况,不断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为推动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崔大使还应询向沃洛达斯基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中瑞、中欧务实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其关心的地区热点问题介绍了中方立场和有关政策。

沃洛达斯基表示,中国的发展和内外政策对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具有重要意义。《每日新闻报》高度重视涉华报道,愿同使馆保持密切沟通联系,继续关注和积极报道中国,增进瑞典民众对华了解。

《每日新闻报》1864年创立于斯德哥尔摩,为瑞典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历史博物馆馆长马琳•洛夫马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2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瑞典历史博物馆馆长马琳·洛夫马克,使馆文化参赞陈晓陪同。

崔大使表示,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汇集交流的殿堂,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地域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风貌。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中瑞双方加强博物馆领域的合作,不断丰富两国文化交往的内涵,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深化两国务实合作。

马琳·洛夫马克介绍了瑞典历史博物馆的机构设置、人员规模以及藏品筛查鉴定和保管等情况,表示非常希望与中国同行开展交流合作,通过相互学习,增进彼此认知,深化友谊合作,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发展。

会见后,崔大使一行在马琳馆长陪同下参观了瑞典历史博物馆有代表性的展室。

瑞典安德松首相与来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雷恩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首相安德松7日与来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雷恩举行会谈,并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

安德松说,瑞典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非常前卫。尤其是在瑞典北部,有很多新的绿色公司生产电池,绿色矿产等多家新的大型公司,提供了很多新的就业。瑞典决心脱离石油。

这在当下俄乌冲突中尤其重要。她说,俄罗斯在没有被挑衅的情况下发动对乌克兰的侵略,这是非法的,是残酷的,最近还报出屠杀平民,瑞典和欧盟国家一致谴责俄罗斯的行为。俄罗斯否认屠杀平民的指控,认为是摆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瑞典确实在绿色科技方面发展的很好。同时,感谢瑞典与欧盟行动一致。她决定明天要到乌克兰去访问。对乌克兰进行声援,在去乌克兰之前,她要同各个成员国进行协调。

冯德莱恩说,欧盟将要摆脱单独依赖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局面,而是要更多依赖稳定的伙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

同时,欧盟将大量投资与可再生能源。

她表扬瑞典是可再生能源的先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欧盟的典范。欧盟国家都应该向瑞典学习。到2030年瑞典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一半的目标。这是非常让人惊奇的。

冯德雷恩参观了瑞典一个收集二氧化碳的项目,赞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经济的典范,就是实现集体供暖。收集二氧化碳,不是让它释放到大气中,然后,把它变成能源。这是非常好的注意。

瑞典确立一个宏伟目标就是要让斯德哥尔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城市,就是第一个实现碳综合的城市。

这不但对我们的环境有好处,而且对实现我们的战略能源供应目标有好处。她说,现在正是我们要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了。不要忘了,我们刚刚经历了新冠肺炎的疫情,因此,这种高科技在目前这个动荡的世界中显得非常宝贵。

欧盟优先考虑风能,然后,实现数字化。还有就是欧洲经济要有抗风险能力。

欧盟刚刚通过了对抗风险投资。并且给瑞典更多支持。

关于芬兰决定讨论要加入北约的决定,如何影响瑞典的问题,安德松首相说,瑞典政府和议会各个政党也在讨论瑞典的国防问题。瑞典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后,立即决定增加军费。瑞典的军费将占GDP的2%。 同时,瑞典加强同北约和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瑞典国防大臣和其他官员也在议会讨论了瑞典的安全状况。瑞典当然十分关注芬兰的情况,与芬兰也展开更密切的合作。

当记者问到瑞典依然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并没有跟欧盟商量这个问题,欧盟主席是怎么评价呢?

冯德雷恩主席表示,欧盟国家这次空前的一致,而且各国都纷纷出招看怎么样能对俄罗斯造成最严重的伤害,因此,已经出台了四次制裁,现在是第五次。各个国家最好协调一致,这样形成的效果会更强,更有效地伤害俄罗斯经济。

两位领导人表示,她们将密切合作。难得看到两位女领导人那么开心地发自内心的微笑。

https://www.regeringen.se/

崔爱民大使会见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雅各布•瓦伦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公众号报道,崔爱民大使日前会见了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雅各布.瓦伦堡。

Image

3月16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瓦伦堡家族掌门人之一、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雅各布·瓦伦堡,双方重点就扩大中瑞经贸务实合作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瓦伦堡家族基金会顾问约翰松、使馆经商参赞韩晓东参加会见。

崔大使表示,瓦伦堡家族是全球知名和极具影响力的家族,多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中瑞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家族和旗下企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中方对此高度赞赏。在当前中瑞关系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希望家族和瓦伦堡本人发挥在瑞典政商界的影响力,帮助各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中方的合作前景,秉承开放、公平、透明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不断推进双方在低碳、环保、创新等有共同发展需求和经济互补领域的合作。

瓦伦堡指出,家族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多年来不仅与中方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也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家族和旗下企业一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对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表示钦佩。希望瑞中双方继续聚焦和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Image

会见时,双方还就爱立信在华及华为在瑞业务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崔大使表示,中瑞双方应排除不必要干扰,避免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希望华为与爱立信公司加强相互合作,不断做大利益蛋糕,造福中瑞两国和两国人民。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议会议长外事顾问布鲁塞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报道,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于3月14日会见瑞典议会议长外事顾问布鲁塞尔。

Image

3月14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瑞典议会议长外事顾问布鲁塞克,双方就开展立法机构交流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双方认为,中瑞加强立法机构和地方层面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两国相互了解和沟通,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推动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崔爱民大使于2021年12月31日抵达瑞典。近几个月来,同瑞典政界,商界多家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交换了意见,旨在促进双方深入合作与交流。

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外交部网站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8日下午共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带来很多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合作。中欧在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要拿出担当,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双方要加强对话,坚持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中国的发展将为中欧合作带来更大空间。双方要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持续深化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要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推进重大全球性议程。

马克龙、朔尔茨表示,祝贺中方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单打独斗,只会使形势恶化。欧方重视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重要和积极作用,愿同中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解决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全球性挑战。欧方愿同中方一道,办好欧中领导人会晤,推动法中、德中以及欧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马克龙、朔尔茨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表示欧洲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危机,法德支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给和平一个机会。感谢中方提出人道主义局势倡议,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劝和促谈,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产生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习近平强调,当前,乌克兰局势令人担忧,中方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惜。中方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中方赞赏法德为斡旋乌克兰局势所作努力,愿同法方、德方和欧方保持沟通和协调,根据当事各方需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我们要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提出了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愿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我们要一起努力减少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制裁对全球金融、能源、交通、供应链稳定都会造成冲击,拖累疫情下负重前行的世界经济,对各方都不利。我们要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方支持法德两国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为欧洲持久安全着想,坚持战略自主,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中方也乐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平等对话。  

双方还就伊朗核问题交换了意见。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议。

编辑 陈雪霏

人道问题虽有进展 俄乌谈判前景不明

  新华社莫斯科3月3日电(国际观察)人道问题虽有进展 俄乌谈判前景不明

  俄罗斯与乌克兰第二轮谈判3日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别洛韦日森林结束。双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谅解,并同意尽快举行第三轮谈判。

  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几天前的首轮谈判,俄乌在本轮谈判中重点聚焦军事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问题,并取得较为实质的成果。然而,由于双方并未就解决冲突本身达成有效共识,在诸多重要问题上分歧巨大,未来谈判前景仍不明朗。

  取得一定进展

  本轮谈判仍波折较多,有关谈判时间和地点的消息与猜测层出不穷,预定2日举行的谈判直到3日下午才举行。

  谈判持续了约三个小时。谈判结束后,乌克兰代表团首先走出会场。据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介绍,双方就共同保障人道主义通道、撤出平民以及药品和食物运送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在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之处且是展开疏散工作之时实施“潜在的停火”。

  但波多利亚克对谈判的总体评价较为消极。他说:“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唯一可以提及的是,双方就人道领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此外,双方将会在最近举行第三轮谈判。”

  与之相比,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总统助理梅金斯基在谈判结束后的发言较为积极。据他介绍,俄乌双方详细讨论了三个问题,即军事问题、国际人道主义问题和未来政治解决冲突问题。他证实双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以及潜在的暂时停火达成一致,并把这称为“实质性进展”。

  俄方谈判代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表示,与乌方的第三轮谈判将在未来几天内进行。他还说,不排除俄乌代表团还需要再举行几轮谈判的可能性。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晚在对本轮谈判进行评价时表示,双方就当前严峻局势下的人道主义问题达成谅解,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俄乌首轮谈判因分歧巨大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双方能否在第二轮谈判中就原则性问题达成谅解曾被打上巨大问号。舆论认为,俄乌在本轮谈判中就部分议题达成一致并均表示同意尽快展开下一轮谈判,这表明通过对话协商寻求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希望依旧存在。

  未来局势难料

  尽管本轮谈判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谅解,但是并未就解决冲突本身达成有效共识。此轮谈判之前,双方就释放了信号,明确表示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3日表示,乌方将通过谈判争取停火与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但不会在领土完整问题上做出妥协。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阐释了俄方与乌克兰谈判的原则立场与条件。根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当天发表的声明,普京表示,俄方认为首先应磋商乌克兰“去军事化”及其中立地位,保证乌境内不再出现针对俄方的威胁。声明强调,俄方无论如何都将完成特别军事行动任务,试图拖延谈判只会导致俄方在谈判中增加额外要求。

  俄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博加特廖夫指出,俄罗斯从最初就提出,鉴于北约扩张并逼近俄边界,有必要在欧洲建立长期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俄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仍然不变。

  据报道,目前西方国家正向乌克兰增派私营军事公司的雇佣兵。乌总统泽连斯基3日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说,第一批16000名“志愿兵”正前往乌克兰。此外,西方多国已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西方国家还为乌方提供了作战情报支持。

  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3日表示,乌克兰中立对俄罗斯极为重要,因为该国是俄抵挡西方攻击最后的屏障。美国和北约对此心知肚明,因此紧紧抓住乌克兰不放。俄方根据现有信息判断,美国和乌克兰政府计划最大限度地拖延这场冲突,将其转变为高强度的阵地战。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一方面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支持以延长乌军坚持的时间,防止乌政府因局势不利而过快在谈判桌上让步;另一方面通过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和舆论攻势削弱俄方军事能力,试图以拖待变,让局势发生有利于乌方的变化。在当前俄乌双方立场分歧依旧巨大的情况下,拖延冲突恐使谈判难以在短期内就核心议题达成妥协。(参与记者:李奥、华迪、耿鹏宇、黄河)

汲取历史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几年大会上的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Image

据外交部网站2月28日消息,王毅国务委员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如下:汲取历史的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王毅国务委员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22年2月28日,视频方式)

尊敬的李强书记,

尊敬的基辛格博士,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很高兴出席“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与中美各界人士一道,回顾破冰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启迪前行之路。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50年前的今天,就在大家所在的上海锦江饭店,中美共同发表了“上海公报”,结束了两国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这意味着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大国愿意和平共处,标志着国际关系迎来格局性变化。在“上海公报”精神指引下,中美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两个曾经兵戎相见的国家,建立起50对友好省州和233对友好城市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每周有300多个航班往来于中美之间,每年有500多万人次跨越大洋两岸。曾经可以忽略不计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到75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2400亿美元双向投资的规模。从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到推动签署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美合作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利于世界的大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此时此刻,我们要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以及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老一辈领导人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致力于中美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各位朋友!由“上海公报”开启的中美关系,走过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准确把握“上海公报”精神,有助于我们看清楚中美关系为何能够融冰消障,弄明白中美关系怎样才能砥砺前行。历史告诉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就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上海公报”的发表震撼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洞察世界各国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期盼,顺应中美人民对两国和平友好的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跨越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让两国彼此走近的根本逻辑并没有改变。历史告诉我们:坚持求同存异,就能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上海公报”保留了双方持有的不同意见,因此使两国达成的共识更具意义。这一外交史上的首创,也为不同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认识到,中美虽有分歧,但都没有改变对方的意图,都乐见两国并行不悖发展,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这是“上海公报”体现的重要精神,5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效。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就能为中美关系构建起真正的护栏。台湾问题是“上海公报”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上海公报”强调,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要恪守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这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过去管用,现在适用,今后更要用。Image各位朋友!中美关系目前正面临建交以来少有的严峻挑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世界重陷分裂的严重担忧。出现这一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公报”确立的原则和精神没有得到切实的遵守。中美双方再次需要做出历史性的抉择:是继续和平共处,还是走向冲突对抗?是坚持开放合作,还是回到隔绝对立?正确的答案,其实就蕴含在“上海公报”当中。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提出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明确了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框架。拜登总统予以积极回应,并表示不寻求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两国元首达成的上述重要共识,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弘扬,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创新。我们敦促美方重拾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元首的共识以及拜登总统作出的表态落到实处,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首先,我们要坚持一中原则,夯实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中英美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款必将实施。这些都明白无误地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台湾的领土主权不存在任何争议。台湾也依法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作为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并受到美国等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长期陷入政治对立的特殊情况。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全体中华儿女追求祖国统一的努力也从未停止。1971年,美方向中国申明愿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新的原则,包括美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今后不会有任何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美方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期间,向周恩来总理确认了上述原则。这才诞生了“上海公报”。“上海公报”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中美1978年发表的“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双方1982年签署“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同时,美方郑重声明,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将逐步减少售台武器,并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中美建交后不久,美方出台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之后又内部提出所谓“对台六项保证”。这两个东西都是美国单方面炮制的,违背了美方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所做的承诺,违反了联大2758号决议确立并为国际社会普遍遵守的一个中国原则,因此从一开始就是非法和无效的。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关系只能建立在两国达成的共识,也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之上,而不是美国的国内法或单方面政策。这是国际上的通行规则,也是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美国不能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回顾这段历史,台湾问题的事实清清楚楚,一个中国的经纬明明白白。历史不容篡改,是非不能歪曲。美方应该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承担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停止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停止纵容支持“台独”行径,停止策划“以台制华”的图谋,停止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中美关系大局。Image第二,我们要坚持相互尊重,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美都会是两个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双方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为包容的态度看待中美关系,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合作而不冲突,开放而不封闭,融合而不脱钩。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和集体意志,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必然。中国尊重美国的社会制度,从不赌美国输,希望美国继续开放自信,保持发展进步。同样,美国也应当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摒弃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冲破“政治正确”的桎梏,真正把中国当做发展进程中的伙伴,而不是权力游戏中的敌人。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以竞争来定义是以偏概全。即使是竞争,也要有边界,基于公平公认的国际规则,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让各国更加团结,一起向未来。即使有竞争,也应该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更好,谁能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多贡献。第三,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促进中美各自发展繁荣。当前,中美都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中国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美国着力振兴中产阶级,合作才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世界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的发展,也期待两国致力于双赢,并且与各国共赢。中国愿同美方一道,发挥彼此相对优势,扩大在经贸投资、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拉长两国合作的清单。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欢迎美国企业更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美方也应该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表率,带头遵守国际经贸规则,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我们要推进各领域各层级的接触沟通和交流合作,加强地方省州、城市之间和两国民间、智库、媒体、企业等各界的相互交流,激活两国人民交往的热情,拉紧中美之间友好的纽带。第四,我们要坚持大国责任,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合作,中美都应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两国可以携手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形成“免疫屏障”,助力全球战胜疫情。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全球经济增添信心韧性,推动疫后复苏走深走实。双方还可以共同应对气候危机,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美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持开放态度,也愿考虑同美方“重建更好世界”倡议进行协调,向世界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中美在“上海公报”中共同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这一条在当下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过去现在今后都不会谋求任何霸权,美方也应该这么做。亚太是中美利益交融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两国互动最频密的地区,理应成为双方构建互信合作的示范田,而非一方谋求势力范围的后花园,更不是两国对立冲突的角斗场。美国应该停止在地区搞阵营对立、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同中方及地区国家一道,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大家庭。各位朋友、各位嘉宾!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中美关系的大门既然打开了,就不应再关上。世界既然走出了冷战,就不应再降下铁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当从“上海公报”中汲取更多智慧,以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为指引,努力找到新形势下中美两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努力造福两国,惠及世界。这是中美两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