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头条要闻

北极检测评估项目呼吁各国积极采取行动治理大气污染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极监测评估项目日前呼吁各国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短期大气污染来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该项目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黑炭等短命气候污染物可以直接引起气候变暖。

北极监测评估项目检测了短命污染物甲烷,黑碳和对流层臭氧对北极气候的影响。检测结果主要涉及全球及地区减排对北极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氧化碳排放是人类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减排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同时,黑炭和甲烷等空气污染物加速了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不同的是,黑炭和甲烷在大气中寿命很短,也就是几天到十年的时间。当然,越短命,消除它就越快。就是说,只要大量减少空气中的黑炭等污染物,人类有可能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当然,减少空气污染是减排的一个补充,却不能替代减排。人类活动提高了空气中甲烷,黑炭及臭氧的浓度。北极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一部分。因此,减少全球变暖也就可以减缓北极变暖,减缓冰雪融化。人们可以通过全球减少黑炭等空气污染物实现在北极降低0.25度。据估计,如果全球共同行动减少空气污染物,那么到2050年北极的温度可以降低0.5度。

相反如果不采取行动,按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北极的温度将提高2度。北极温度的提高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因此,治理黑炭和臭氧可以一箭双雕,即可减缓气候变暖,也将降低对人体的害处。

雾霾从何而来?李来来博士谈气候变化的实质(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社会学家和环保专家李来来博士一直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她认为如果人类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今后的气候变化将难以预测。
李来来也是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她用数据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讲明了为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着上一次的可持续发展讲座,今天李老师为大家讲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
李来来老师:我用气候变化的问题和大家说一下环境容量的问题。气候变化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甲烷等几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越来越高,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我们看在工业化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280ppm,2005年到了379ppm,2009年到了386ppm,现在已经超过了400ppm,工业化以前很低,但工业化之后增长非常快。1950年开始,浓度骤然增加,这说明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里是可以自净的,但如果我们的污染物超过了自净的能力,那么自净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环境灾难。
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温度升高的概率相关。如果浓度是450ppm,增加两度的概率是78%,增加3度的概率是18%,如果我们把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450ppm以下,气温升高就可以不超过两度,升高3度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升高5度、6度、7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现在气候变化的目标就是要把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在400ppm,450ppm是后来经济学家提出的,搞环境的人坚决不同意,觉得还是实现不了目标。如果浓度到了550ppm,3度的可能性就超过了一倍。如果到了750ppm,超过7度的可能性都有。
不过,尽管大家在讲气候变化要减缓,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之前发布了2014年气候状况,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继续攀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9个ppm,达到了397.2ppm。
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体现在粮食、水、生态系统等五个方面。首先是粮食。如果升高两度,很多地区的粮食会减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温度越高,减产就越大。北纬有些地区会增产,中国有些地区就处在北纬度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会增产,但从全球的角度看还是一个减产的趋势。增加4、5度时,发达国家也会减产。
然后是水。增加1度,小型冰川就会消失,很多地区会用水短缺,海平面也会上升,我们国家的海平面很长,海平面的上升对我们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还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珊瑚礁大规模受损,伴随着红树林的消失。大家可能记得04年的海啸很严重,红树林、珊瑚礁消失,其实对整个海洋生态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大量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生物链也会受影响。
再有就是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包括暴风、森林火灾、干旱、洪水、热浪的频率都会增加。
最后就是有可能发生突发性或不可逆转的风险。气温增加了,大西洋整个暖流的方向都会改变,到那个时候,我们冻土里的二氧化碳、海洋里的二氧化碳,还有冰川里的二氧化碳、土壤里的二氧化碳全都会跑出来,埋藏在地下的二氧化碳要远远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得多,到那时整个地球自我调节的能力会完全丧失。所以我们讲的灾害、灾难性,并不是说热一点儿用空调可以凉快一点儿,是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灾害的发生常常是没有预兆的,刚才提到了指数性的增长,它的很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的延迟,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彻底完蛋了。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做一个实验,拿一张纸进行对折,对折42次后,你觉得纸的高度会有多高?比这楼高?比这房子高?大约是44万公里,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还长。
我们现在来看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都是从哪儿来的。2010年大气中有49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电力和热力生产是25%,农林业、土地利用是24%,建筑业6.4%,交通业14%,工业21%,还有其他能源活动。
我们再看看各国的排放情况,中国占26%、美国17%、欧盟11%、印度6%、俄罗斯5%、日本4%、加拿大2%、巴西1%、还有剩下的其他各国29%(一年的排放量)。
我们再看趋势,美国是在下降的,欧盟也是在下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增加,中国增加的趋势要强劲得多。中国的增幅是最大的5%,美国的增幅是-3.7%,欧盟的增幅是-0.3%,印度增幅是7.7%,比中国厉害,但是人均低,不但人均低,总量也很靠后。
中国的排放结构包括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逸散气体。我们还增加了碳汇,碳汇降低了排放量。根据2005年的《中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其中我们的能源活动要占总排放量的80%,这是非常高的比例。
如果我们把气温升高控制在两度,那么全球的排放容量就是1万亿吨。到了2010年,全球已经排放了5150亿吨,超过了50%,如果按照目前的排放方式,到了2045年,两度的排放容量就会被填满。谁还该多做一点儿,需要进一步去好好分析这个问题。
……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的商机——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三)》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上一篇内容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目标——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一)》
机构及项目介绍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第一批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公益机构之一,致力于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行动,为环境相关利益方提供建设性的环境解决方案,关注绿色经济、绿色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等领域。
机构自2003年开始推出新经济中国项目(New Ventures China),致力于解决绿色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引导风险投资流向,并从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探索中国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过去的10年中,有近千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创业企业参与了新经济中国项目的能力建设和融资对接活动,已有近百家企业得到重点培育,并帮助超过20家的企业获得了不同形式的融资,总额超过1.7亿美元。
绿色创业汇是由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推出,专为绿色创业的你精心打造的企业孵化项目!项目借助机构十年来在创业融资对接、能力建设和绿色创新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集中案例教学、导师专业化辅导、引导性企业交流考察等形式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提出解决思路与方向,帮助企业摆脱成长桎梏。在这里,我们希望能陪你一起为企业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共同迎接一个更好的未来!

章新新:向世界报道真实而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中新社开普敦12月1日电 (记者 宋方灿)12月1日,中非媒体领袖峰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作为中国媒体负责人代表应邀出席此次媒体峰会,主持分论坛活动,并就中非媒体合作提出三点建议。

在中非(法语区)报业、新媒体、通讯社媒体论坛上,来自中国与非洲的近30家媒体的负责人都作了重要发言和精彩演讲。章新新主持并作总结发言时说,尽管中非在地理上远隔万里,但中非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相似的命运把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中非面临合作全面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此次中非媒体负责人相聚开普敦,共商中非媒体合作共赢,共谋中非未来发展,恰逢其时。

章新新还就未来中非媒体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和思考:

一,向世界报道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媒体和非洲媒体的共同努力,争取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向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报道一个历史悠久而美丽璀璨的非洲,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非洲,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非洲,报道非洲国家和人民注重发展、期待繁荣、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孜孜奋斗的故事。

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成为加强中非团结、共谋中非合作未来的盛会,将为中非关系制定新规划、绘制新蓝图、注入新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媒体同行需要创新思维和国际化眼光,把握国家关系大方向,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正能量。

二,深化媒体务实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媒体深刻调整,中非媒体应抓住中非关系全面转型升级新契机,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与交流。科学规划中非媒体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稿件互换、共同选题策划、联合采访、学术研讨、媒体技术和人员培训等,并建立长远交流合作机制。

中新社目前拥有文字电讯通稿、新闻图片、特稿专稿、网络新闻、视频新闻、海外供版、社办报刊、影视作品等八个传播平台。长期以来,中新社重视并加强对非洲大陆的新闻报道,2013年10月,中新社南非分社正式成立。中新社与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等多个国家的媒体保持合作关系。中新社愿意与非洲各国媒体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和非洲相互了解,从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非洲。

三,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体都面临转型发展问题,非洲国家的传媒业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更为传统媒体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非媒体应与时俱进,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包括建立网站、提高在线资讯、开设各种移动平台,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提供多样化选择。为促进各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应加大各国媒体合作力度,共同建设、拓展信息传播的新通道、新空间。

来自非洲47个国家120家媒体的130位负责人和来自中国的17家媒体的18位负责人,以及来自中非新闻主管部门的官员出席了此次媒体峰会。(完)

雾霾从何而来,环境专家李来来博士娓娓道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雾霾一直困扰中国北方,从2013年初开始,已经从隔三差五,变成了新常态。那么雾霾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么难以消除呢?事实上,不是雾霾难除,主要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一直相信人定胜天。不肯尊重自然环境有承载能力这一说。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为什么是我要让?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受害的不是我一个。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听听可持续发展问题著名专家李来来博士来讲讲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根据道和创始人李来来在绿色创业会上的讲座整理出来的:

今天我来和道和“绿色创业汇”的创业者一起来聊聊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我会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些,同时和大家聊一聊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以及绿色经济的关系。
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出租车公司,但是一辆车也没有?Uber(优步),大家都知道。正如Airbnb,全球最大的旅馆业公司,却连一间房一张床都没有。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没有利用投资,进行新的旅馆建设,车辆购买,而是把现有资源调动起来,有序地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
 
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是丹麦的一位专家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为那些非正式经提供一个公共平台。何谓非正式经济?非正式经济是指看着不像主流经济的一种经济。它没有经济规模,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的情况完全违背我们所熟悉的经济学规律。这样的一种经济,社会对它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它们也可以很灵活地满足社会需求,Uber和Airbnb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举个例子,比如一家电厂,但是我不发电,我的电从哪里来呢?我省电,我到处去工厂做省电的经营活动,其实道和开展的New ventures(新经济中国项目)很早就有类似的企业,它们去把余热回收进行供应。这些非正式经济,你很难说它的规模小或大——你说它小,它满足了这么广大的社会需求,你要说它大,企业很少有固定资产,但企业经营收益幅度是很大的。
这些非正式经济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创新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开始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非议,但由于它们如此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很快就能变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所以,在欧洲一些国家,就对这类经济提供公共的社会平台,鼓励它们去发展,它的英文名叫“private informal economy public platform”。
我现在不能判断网购的环境影响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Uber和Airbnb一定是在挖掘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开发新的资源去满足社会服务需求。那么为什么挖掘现有的社会资源会产生这么大的效益呢?这就延续到我今天想讲的这个可持续发展的专题。
我先说一下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很新了,19世纪,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指出如果没有限制,人口是按指数增长的,也就是1变2,2变4,4变8,8变16。而我们的粮食产量是按照1+1+1,这种线性的增长。这两种增长方式完全不匹配,因此总有一天粮食增长会赶不上人口的“爆炸”,这时候就会发生危机。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发展问题,实际上孕育着环境问题的提出。
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一本书叫《增长的极限》,和马尔萨斯一样,主要分析人口和资源,以及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计算机模拟了5个变量——人口、经济、环境、粮食生产和资源的动态关系,其中资源(包括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而人口是指数增长。得出的结论是地球的支撑力将会由于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某个时期达到极限,使经济发生衰退,导致世界崩溃。他们计算出没有一种资源可以维持100年以上,他们当时的模型有些问题,但是提出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马尔萨斯和罗马俱乐部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诞生。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在斯特哥尔摩召开,会上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警告人类环境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1983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成立,当时委员会主席是挪威的女首相,她组织了一批人写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后来也很著名,叫《我们的未来》。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定义:“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这个报告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最早的一个版本。
到了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当时李鹏总理和我国第一任环保局的局长曲格平去参加了这个大会,在那次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地球宪章》,提出了《21世纪议程》,最重要的就是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当时气候变化被提出是很严重的问题,各国提出要积极进行二氧化碳的减排,紧接着就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提出各国带有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去减排,发达国家要确定自己的量化减排目标,在积极减排的情况下,还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去减排。
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最重要的理由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先说有限的自然资源,大家都知道地球是45亿年的生命,我们看看地球上的资源,比如石油,70%的石油形成于中生代,2.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而煤炭的形成是4亿年。我们再看一下人类的生命,其实人类出现不到1万年的时间,从1亿增加到第一个10亿年用了2000年,但从50亿到60亿只用了12年。我们从能源消耗曲线上看到,从1802年到1960年,能源消耗的增长是加剧的,但是增加的趋势还不是那么快,但从1960年开始到2000年,能源消耗速度就非常快了,我们用这么快的速度消耗着上亿年形成的这种资源,我们再这么消耗下去,资源的殆尽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会越来越快。
在我国,自然资源的问题尤其严峻。我国人口压力原本就比较大,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5%,耕地面积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3%,天然气是4.1%,其他的资源也都很少,我们是地大人多,但是资源很匮乏。
不光资源有限,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我们指的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里的浓度。持续性的雾霾就是一个例子,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很厉害了,像柴静讲的,早上起来就盼着刮点西北风,雾霾可以持续不散,说明浓度很高,总有一天会达到无法治理的情况。我们知道土壤也一直在污染,但是镉大米是最近几年发现的,原来不太严重,现在严重了,同样的一块儿土壤,因为污染程度高了,导致大米都有毒了,这些都表现了环境容量问题,环境问题在不断的被填满,所以人才能体会到。
刚才提到了指数性的增长,环境污染和人口都是指数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很大的特点是时间的延迟,就像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个水葫芦,一晚上一个变成两个,再一晚上两个变四个。某一天是一千个水葫芦,水葫芦下面的鱼还在很好的生长,到了第二天一千个变成两千个,它把水里的养分全部吸收了,一夜之间,水里的鱼就全死光了。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二)

91岁穆加贝亲自到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一行

北欧绿色邮报报道(记者陈雪霏)--据国际在线报道,今年91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日亲自到哈拉雷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一行。

xi-12津巴布韦的华人华侨也非常给力,大街小巷都贴上了习主席的画像。津巴布韦媒体称习主席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

果然根据非洲的习惯,习主席接到一个大花环。

习主席是在出席完巴黎气候大会后来津巴布韦进行正式访问的。

这是自1996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津巴布韦。

xi-81998年津巴布韦的华人华侨只有500多人,中资企业也只有首钢,中兴,中冶等几个大的国企和路桥建筑工程公司。如今这里已经有100多家中资企业。

据新华社消息,习主席将同任职35年的穆加贝总统举行会谈,双方预计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建立以穆加贝为总理的黑人政权,当天宣布与中国建交。

穆加贝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帮助津巴布韦实现了独立,给予多方面支持。在1998年的土改捐助会议上,也是只有中国按照承诺给予津巴布韦预计的援助,而西方国家因为津巴布韦决定出兵刚果金而拒绝援助。

xi-2从那时起,津巴布韦以及非洲国家的经济持续下滑,当时也不排除马来西亚因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撤资造成下滑。后来,中国投资,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使得非洲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至于引发欧洲的极大关注。

不过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讲,非洲人确实觉得中国的发展模式才是他们的榜样,适合他们的国情。

据报道,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也有从非洲撤资的迹象。但是,去年2220多亿美元的非洲投资,着实是个不小的数字。

中非友谊尤其是中津友谊不应该受到外界的舆论的影响,而是应该永远友好下去。非洲阳光充足,太阳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1998年的时候,中国就援助津巴布韦简单的太阳能设备进行烧水和发电。相信,习主席此次访问必将圆满成功。

(照片选自津巴布韦newsday)

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转自2015-12-01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30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奥朗德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开所作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巴黎大会正是为了加强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我相信,只要各方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巴黎大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不辜负国际社会的热切期盼。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一份成功的国际协议既要解决当下矛盾,更要引领未来。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协议应该遵循公约原则和规定,推进公约全面有效实施。既要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又要建立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协议应该在制度安排上促使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除各国政府,还应该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提高公众意识,形成合力。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获取资金技术支持、提高应对能力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前提。发达国家应该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应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帮助其发展绿色经济。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应该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妨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有诚意、有决心为巴黎大会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加大支持力度,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融资能力。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的目光正聚焦于巴黎。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华为进入瑞典暨欧洲15周年纪念大会在诺贝尔晚宴大厅隆重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朋友圈斯德哥尔摩大学房晓辉教授的微信,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范例华为公司26日晚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诺贝尔晚宴大厅隆重举行进入瑞典暨欧洲15周年纪念大会。

华为瑞典总裁李俊维在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正在站在一个大时代的开端。

纪念大会规格之高,堪比诺贝尔晚宴。

华为作为瑞典爱立信的对手,在这里肩并肩地发展壮大起来,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典范。

据房晓辉教授评价,华为是典型地利用国际资源,尤其是国际人力资源的公司,堪称真正的国际大公司。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商务参赞韩晓东和瑞典商务部长均出席了庆祝大会。

瑞典紧急宣布全面收紧难民接收政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今天下午,瑞典首相勒文和副首相罗姆森召开紧急发布会,宣布瑞典将全面收紧难民政策。从现在开始难民接收将达到欧盟最低水平。

这个决定是在瑞典各个城市纷纷表示难以承受太多难民的情况下决定的。据统计,在过去两个月中,瑞典接收了8万难民。相当于每两个星期就有100多所学校那么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年。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城市反映,他们无法让难民有安全的地方睡觉,有的人不得不呆在室外。

同时,为了应对难民局面,政府宣布一系列措施。首先给难民发暂住证。那些符合难民配额的难民还是可以获得永居的。但其他难民只给暂住证。

有暂住证的难民,其家属要来瑞典会受影响。首先他们必须证明其家庭关系,同时,赞助人必须提供足够的居住费用才能获得团聚签证。

移民局要考察难民的年龄,看是否真的是孩子。

政府很快要实行对所有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飞机都要检查身份证规定。尤其是对那些通过火车从哥本哈根来到瑞典的难民。

瑞典最近几个月来,谈论最多的就是难民问题。很多市政官员都在研究如何满足难民的需求。但结果还是放不下,以至于有人不得不睡在外头。因此,瑞典宣布收紧政策。瑞典称为难民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希望其他欧盟国家能够分担一些。瑞典也呼吁欧盟尽快改进其难民政策。

今日要闻:瑞典猪肉将走进中国餐桌

北欧绿色邮报报道(特约记者丹妮)——11月18日,风和日丽,“瑞典猪肉出口中国”新闻发布会,在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宝岛饭店顺利召开。PB181627_看图王 出席发布会的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及夫人白晓梅参赞,商务参赞韩晓东,瑞典华人总会会长叶克清,瑞典华人餐饮协会会长吴俊博,瑞方有瑞典农业部长斯文-埃里克. 布和特(SVEN—ERIC BUCHT),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中国地区经理葛天瑞(TOBIAS GLITTERSTAM),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公关媒体部主任伊丽莎白. 苏姆颇( ELISABETH SOMP),瑞典肉类加工公司KCF CEO MAGNUS DÄRTH ,瑞典最大的肉制品公司HK SCAN 的业务开发副总裁 MAGNUS SJÖHOLM, 瑞典肉食批发商 CEO PETER ÖGREN,以及中外媒体。

PB181650_看图王瑞典农业部长布和特首先发言。他说:我对中国食品一直印象深刻。由于瑞典在动物饲养方面非常重视质量,尽量少用抗生素,我们还有广阔的土地来发展农牧业和饲养业,因此,瑞典的食品质量高。瑞典也是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我们希望能出口猪肉和其他农产品到中国。

“今年是中瑞建交65周年。以此为契机,我下周将率团到中国去访问。这将是我们第三次就猪肉等食品出口中国问题进行磋商和会谈。” 布和特说。

据了解,瑞典每年食品营业额达1750亿克朗(1元相当于1.2克朗)。2014年出口额达700亿克朗。主要出口市场是挪威,丹麦,波兰,法国,芬兰,德国,英国和美国。

瑞典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出现放缓,但中国的食品消费和进口在增加。中国的中产阶级对进口食品显示出更大的信心。瑞典自认为在向中国出口方面与北欧邻国相比比较落后,2014年瑞典食品出口到中国的只占总出口的0.8%。因此,大有潜力可为。PB181655_看图王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在发布会上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瑞典的农产品出口包括猪肉的出口一定要注意中国消费市场的需求和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充分了解中国需求和中国市场有关制度和规定,我相信这个合作会进展顺利。第二,我认为双方的农业交流可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双赢双向的交流。我们希望有更多中国农产品出现在瑞典。同时推动瑞典的猪肉向中国出口。中国的烹调和瑞典的食材可以很好地结合。我相信中瑞两国农业将会进一步加速发展。PB181616_看图王瑞典肉类加工公司CEO MAGNUS DÄRTH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瑞典猪肉出口中国,这是一项很久远的工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通过了瑞典的许可,但是还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确认,我们希望2017年底完成。

PB181670_看图王新闻发布会后举行了由SCAN公司提供的瑞典食材和宝岛饭店厨师提供的高级烹调厨艺为与会者制作了八大菜系的午宴。中国特色的风味美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这真是瑞典的猪肉吃出中国的味道。希望瑞典的猪肉尽早走进中国的餐桌。PB181697_看图王本次活动由瑞典最大的肉制品公司SCAN 主办,瑞典华人餐饮协会协办,并得到瑞典华人总会的大力支持。

另据报道,瑞典的食品公司也在盘算向中国出售很多女人都喜欢的凤爪。

图文/丹妮, 编辑 陈雪霏,Xuefei Chen Axelsson

其实那魔兽也是我们自己--专访中国导演赵亮-斯德哥尔摩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获得者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导演赵亮的纪录片《悲兮魔兽》在2015年11月11-22日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北欧绿色邮报主编记者陈雪霏有机会在11月12日上午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国王花园酒店对赵亮进行了专访。

摄影:丹妮。

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专题讲座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报网报道(特约记者丹妮)--由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举办的《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投资,产业现状,产品研发》专题讲座于11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IMG_1260
参加讲座的有40人左右,包括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会长于江(医学博士),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处的艾瑞婷和管海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肿瘤专家胡立夫,3N Partners 投资公司王晋岳 (药学硕士,法学博士),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秀丽 (生物材料博士)和 3N Partners 投资公司董文兴(生物材料硕士,原 CFDA 器 械评审中心评审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中瑞生命科学协会长医学博士于江首先介绍了协会情况。他说,中瑞生命科学协会是一个专业,非盈利,独立的华人团体。成立于 2010 年 3 月,目前会员约有 300 人。会员中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在瑞 典大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如阿斯利康,辉瑞制药等,从事研发,临床研究,市场销售,生产,知识 产权,法律事物等工作,在医药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会员在瑞典著名大学 或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究院从事医学基础科研和产品项目开发,许多人是生物医药各科技领域里的专 家和学术带头人。协会宗旨为加强会员的内部交流及自主 创业,增强与国内企业及科研院校的交流,推进中国与瑞典相关产业的互动。协会活动形式包括网上 平台的信息交流,定期举行研讨会,与国内来瑞访问的企业及科研院校进行交流,促进国内企业与瑞 典相关企业的对接,归国专家团与国内企业对接交流等。现在还成立了资深的专家委员会。IMG_1257
3N Partners 投资公司王晋岳说,“我们是做医药行业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如,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作为投资者要利用行业的成长为专业领域去投资。我们投资的标准是,不但要给企业带来财务价值,还会给企业产业价值。中国的卫生产业过去是计划经济,医药供应商,医学服务总体是官办,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制定。政府投资70%,所以医疗基本上是靠以药养医的政策来维持。那么医疗事业怎样获取经济利益呢?那就是谁在我眼前过,我就拿谁。那么过最多的就是药商,医疗器械。因此,就形成了腐败之风。美国也看出了医药的问题,所以他们从2006年就提出了恢复医药自造业的本来面目。”
医药领域从不同的趋势来看,去年全世界仅一个产品销售额在70亿英磅。因此,2014年中国彻底改变了医药销售模式,从宏观经济学角度上讲,明扣,暗扣,回扣,行贿彻底摧毁了,从此改变了全球医药经济的版图,化学制药将迅速趋于大众商品化。由此,另外一个商机就出现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商机是医疗器械,它具有历史罕见的行业特殊。它的本质体现的是产品,产品需要服务,医疗器械从行业上看他体现的就是服务,客观上讲就是人们需要大健康。因此,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的三,四年医疗器械的商机几乎平行于互联网。随着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致力于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提供全民医疗。激励国内市场对于医疗设备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我们愿意起到双方桥梁的作用,引进瑞典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以便和中国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创造更大的价值。
医用可降解材料及器件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IMG_1258 (1)
长春圣 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秀丽说,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下游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 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 降解材料和无源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具有较强研制开发能力。是医用聚乳酸产业的领导者。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圣博玛高强度生物可吸收骨折内固定钉、板等产品已通过 CFDA 注册。同时,以 聚乳酸为主要原料的界面螺钉、人工骨、颅骨板、防粘连膜、神经导管、提拉线、牙科矫形固定钉和 美容注射剂已逐渐走向临床。牙科种植体、3D 打印个性化医疗产品等技术也在圣博玛中科研究院逐 渐开发完善进入临床。
圣博玛公司已通过 ISO13485 以及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德国莱茵认证。同时被国家、 省市批准为“长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长春市企业 技术中心示范单位、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建有博士后创业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与中国科学院长 春应用化学所建有省级“吉林省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和“长春市医用聚乳酸科技创 新中心”,真正实现了聚乳酸在医用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
圣博玛公司,以关爱大众健康为目标,携手精英人才,布局医疗科技未来,为打造一流医疗器 械创新企业而不断努力。
3N Partners 投资公司董文兴就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问题作了发言。他认为,目前世界在医疗器械企业排前十名的没有中国,而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还是医疗器械使用的大国,中国的医疗器械销售额每年将以20%的速度飞速增长。
希望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能走入正轨,医疗器械产品能走出国门。

该专题讲座受到了热烈欢迎,在场的代表纷纷提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也希望以后能多进行一些类似的讲座。

编辑 陈雪霏。

2015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在京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1月17日-20日2015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IMG_9353本届展览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承办。

来自中国,瑞典,奥地利,丹麦,德国,法国,芬兰,加拿大,美国,瑞士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家展商参展。

IMG_9220展会以北京地铁为样板,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展示。同时,针对轨道交通几大关键技术领域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装备,高新材料及装备,信息化,中国铁路BIM技术等专业展区。

IMG_9225 展会同期举办北京市轨道交通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暨京津冀城际铁路发展研讨,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自动运行系统研究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管控经验交流,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制动,安全,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公务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技术,城市轨道轮轨轴产品与技术,轨道交通信息技术,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与应用等主题交流会。

IMG_9227与此同时,中外媒体代表,参展企业代表,观众代表海赴铁科院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参观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并乘坐新型车辆绕环形城轨试验线,亲身体验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的优越性能及城轨装备试验环境。

IMG_9228铁道学院的学生来参观展览。

本届展览会继续秉承突出科技特色,体现地域特点,强化国际气息,提升参展体验,助推贸易合作的展会理念,展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成就及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先进技术与装备,交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运营经验,促进中外沟通与合作,共享创新成果,助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

2015中国绿色建筑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20日,由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和中关村绿色建筑创新技术联盟承办的“2015中国节博会中国绿色建筑创新技术高峰论坛暨建筑节能技术推广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IMG_3737 (1)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徐志强副主任在中国绿色建筑创新技术高峰论坛上致辞。

IMG_3732

会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司、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北京市16区县发改委领导、住建委领导、北京地区各大医院、学校主管领导、中央直属企事业用能单位主管领导约500人参加论坛并参观各企业展位,并围绕中国绿色建筑创新科技的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赵怀勇处长、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司宋春阳副司长、国家节能中心徐志强副主任等单位的领导分别在大会上致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徐伟院长做了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及趋势的报告。

IMG_3724参加会议的公司包括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江森自控建筑设施效益业务、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柏德环保有限公司、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普来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飞利浦照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美家生态住宅建造有限公司、山东智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快刻石膏技术有限公司。

他们分别介绍了“节能型液体冷却服务器系统、区域能源冷热系统、烟气源热泵供热节能技术、中央空调全自动清洗节能系统技术、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毛细管网高效能量采集释放技术、POE智能互联照明、城市智慧照明、供暖零排放技术路线、浅层地能(热)技术、木结构装配式集成建筑、海容模块浇注式高性能节能建筑体系、喷涂石膏技术” 等多项建筑节能领域节能技术。

IMG_9062

火车头星河秸秆绿色环保集成房屋。

IMG_9071 这些技术都是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合理、环境可接纳、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成熟技术。其节能效果显著,投入少、见效快、运行稳定、易于复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以有效解决绿色建筑行业推进节能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IMG_9074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 2015中国节博会绿色建筑馆展馆。代表们普遍认为本次会议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国际化程度高、利于指导行业低碳节能工作,有助于深入了解掌握技术发展情况等特点。会议为国内外知名低碳节能企业和节能环保用能单位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在中 国的推广和应用。

首届中国国际节能低碳创新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11月20日报道(记者 陈雪霏)2015首届中国国际节能低碳创新技术与装备博览会18日-2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展会的主题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共有近千项节能低碳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设备在总面积两万平方米的5个展厅集中展出。

IMG_9114博览会的第一天举行了“节能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致开幕词。她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绿色化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必须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生存空间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制度体系绿色化、加强国际绿色化合作。大力推进绿色化,节能工作大有可为。举办节博会是推动节能低碳先进技术普及推广、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IMG_912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勇说,“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尊重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IMG_9097国家节能中心主任贾复生主持论坛。他说,中国节博会实现国内与国际、审定与推广、实体与虚拟、综合与专业、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等六个方面的结合,并形成全覆盖、全天候的评审与推广体系,将汇集全球节能技术装备领军企业,激发技术装备提供和应用单位的内生动力,为节能低碳创新技术装备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IMG_9147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张世良司长介绍了国管局实行节能管理的情况。

IMG_9256当天下午,还举办了“‘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机制创新论坛”,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援引习近平主席的话说,没有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

IMG_9273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就“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机制创新问题做专题演讲。戴彦德认为,中国在过去10多年来在提高能效方面的成绩是不能抹杀的。中国的节能效率实际上有大幅度提高,否则,中国的雾霾可能要更加提早地到来,也有可能更加严重。他指出,目前,之所以雾霾依然很严重是因为中国的产值依然在继续大幅度增长。

IMG_931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院长林翎介绍了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及生态文明标准化的建设情况。

IMG_9169另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还就十三五节能减排财税政策进行了解答。他说,未来五年将进行大幅度税制改革,使税收制度成为生态文明的约束和调节杠杆。
IMG_9323国家节能中心的时希杰副处长介绍了十三五节能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论坛还重点推介了部分节能低碳创新技术。多家参展企业代表分别就公共服务,节能节水环保集成系统,磁悬浮、节能服务方案等进行现场讨论交流。来自浙江湖州,吉林省吉林市,四川德阳市,广东梅州市发改委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与此同时,中国国际节能电气技术与电工装备高峰论坛,中国十三五科技计划新政解读与企业转型升级论坛,第11届节能服务产业优秀技术合作论坛,第二届美丽中国-低碳发展设备在行动节能论坛,中欧节能低碳技术推广会,中国绿色建筑创新技术高峰论坛暨建筑节能推广会,2015绿能节能高峰论坛和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峰会分别在国际展览中心和北京皇家大酒店举行。
IMG_9087
IMG_9197 IMG_9198
IMG_9199 IMG_9200
本次博览会的主办单位有国家节能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建设行业分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节能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协会,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IMG_9201 IMG_9202
支持单位有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综合司,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公机构节能管理司和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节约能源管理办公室。
IMG_9203 IMG_9204
协办单位有各省节能中心,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新北市绿色能源产业联盟。
IMG_9205 IMG_9207 IMG_9209 IMG_9210 IMG_9211   IMG_9215
海外支持的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源基金会,世界银行,美国伯克利实验室,德国能源署,丹麦能源署和韩国能源署和日本节能中心与日本经济协会。
IMG_9216 IMG_9218
 瑞典的恩华特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瑞典的瑞中桥绿色科技文化交流公司及北欧绿色邮报网也参加了此次博览会。
从参加展览的单位可以看出,本次博览会聚集了全国所有与节能低碳减排有关的所有政府部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及各个相关的行业协会。大家借此机会互相交流学习,互相激励,挖掘合作潜力,使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图/文陈雪霏)
敬请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www.greenpost.se

 

马英九与习近平的历史性握手

北欧绿色邮报网7日报道(编辑陈雪霏)--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7日在新加坡进行66年来首次握手,吸引了全球人的眼球。这是历史性的一握。是两岸三地14亿人民66年来迎来的最值得纪念的一幕,必将以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载入历史史册。以下是马英九在与习近平握手后致辞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1992年11月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两岸推动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正是因为双方共同尊重九二共识,过去七年半来,我们才能获致包括达成23项协议在内的丰硕成果与和平荣景,让两岸关系处于66年来最和平稳定的状态。这个部分,等一下在会谈时,我会再进一步说明。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