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化卫生

喜迎20大听听基层领导在说啥:专访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镇党委书记李树宝

NEWS中国新闻人物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镇党委镇政府的办公室坐落在小凌河北岸。据说,这是东北名将张作相的老宅,张作相是张作霖的磕头兄弟。不过,如今的镇政府给人印象深刻。一进门的左边墙壁上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旁边是防止新冠疫情的信息。

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在四楼。如果不是年富力强的干部,每天爬四层楼梯都会有困难。现在的镇干部都很年轻。

由于工作很忙,采访时间安排在10月2日,李书记国庆节值班的时间。

9点钟,李书记从车上下来。他是在凌海住。每天来回跑,也很辛苦。

李书记是2017年到班吉塔镇担任镇长的。干了两年之后,被提拔为镇党委书记。他是从团委书记干起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到今天。他声音洪亮,充满激情,谈起工作如数家珍。

“锦凌水库是锦州市的一个大工程。历任市长对此事都非常关心。他们事无巨细,都一一过问。锦凌水库给锦州带来巨大变化,让锦州市享有三条河流从市中心穿过,女儿河,小凌河和百股河,大大地改善了锦州的自然环境。”李书记说。

“而我们班吉塔镇,正好处在锦凌水库的上游,要保护好水源,我们这里必须做好工作,我们必须成为锦州的后花园。随着锦州北站的建立,甚至让锦州都成为了北京的后花园,因为从锦州到北京的车程已经缩短到了1.4小时,这就是中国高铁的厉害。“ 李书记自豪地说。

李书记对凌海市班吉塔镇如数家珍。他说,如果班吉塔要想做好锦州的后花园,就必须加入红色旅游,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旅游产业链。

“从锦州一路走来,有帽山附近的北普陀山,老虎沟,翠岩山,有红色旅游胜地牤牛屯和鹭岭,到班吉塔镇有古塔,有张作相的老家杂木林子,有在吉林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人,民族英雄冯占海的故乡。”李书记说。

“如果我们把库区后花园的路修好了,库区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有很大改善,整个锦州西北的乡镇老百姓的生活就会有很大改善,因为我们有秀美的旅游景观,这也正符合了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与此同时,李书记说,班吉塔镇也有其独特的资源。这里已经探明有非常好的矿产资源储备,那就是壁石和玄武岩。壁石可以当成陶瓷的材料。玄武岩高温以后可以做天然节能保温材料和减震材料,开发潜力巨大。无污染,节能环保。

李书记说,东北相比南方,其实更需要节能环保的保温材料,因此,希望国企,央企能够到这里来开发玄武岩。这样可以造福当地百姓,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说到旅游资源,班吉塔的古塔可以建成青砖绿瓦的古村落,杂木林子有一万亩林地,可能成为锦州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旅游休闲的胜地。人们可以到那里采摘,钓鱼和休闲。

李书记说,作为班吉塔镇的书记,他要负责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真想多为百姓造福,但是,财力有限。现在我们都期盼20大的召开,能给东北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农村人流失非常严重。例如在班吉塔,原来是16950人,13个行政村。“去年下大雪那天,我们到一个小村里去,发现很多人家都剩下老弱病残。原来158人,现在就剩58人,进行蔬菜大棚种植。其他人都出去打工了。”

说到班吉塔地藏寺村,锦凌水库工程导致这里只剩17亩地。整个村子的人都去打工了。但全家给孩子买完房子以后,就没有钱了。

现在班吉塔镇打算因地制宜,利用传统水道,把过去的小河都开发出来,例如,西地河,小寺河,只要下雨,都可以形成径流流入库区和河流,为锦凌水库涵养水源。周边的大片湿地都可以为库区涵养水源。投资小河开发,收集雨水资源,建成景观河,生态河,人们沿着河道居住,就会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现在就是要做为子孙后代一劳永逸的事情。明年的北小河将修好,形成一个景观地带。班吉塔地藏寺村,已经设计了路灯,班吉塔将进行古村落的建设,预计投资约1000万元。“李书记说。

记者乘车看到锦朝公路两旁确实繁花似锦,皇冠一样的鲜花和浓密的倒垂柳给人带来别有一番风味的自然景观。

关于班吉塔的环境问题,目前镇里已经用财政把垃圾运到垃圾点儿,控制白色污染。

李书记说,在这方面,还需要对老百姓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调动村里老百姓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做到从源头分类回收。保护公共自然环境。

李书记说,通过到北京等地的考察,发现可以鼓励农民做一些家庭小规模的生意,例如种蘑菇,养溜的鸡儿。这一点周边的镇都是榜样,我们希望上级能够支持我们的项目。如果不让养,必须有政策和财政支持,让老百姓有钱生活。例如,给老百姓工资或补贴,同时允许他们小规模养鸡,比如一家只能养10只以内的鸡。尽管数量少,但是,如果家家都养,不但这样的鸡肉蛋好吃,而且,规模也不次于一个养鸡大户。更重要的是,这样分散环境风险,不会给环境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在锦凌水库修建过程中,班吉塔镇做出了很大的付出,尤其是班吉塔地藏寺村,希望能给予更多的生态补偿,来维持老百姓的生计。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哥德堡市大市长雷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9月22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哥德堡市大市长雷丁,双方就深化和拓展两国地方合作等进行了交流。驻哥德堡总领事顾晖、哥德堡市外办主任伯克马克等参加了会见。

雷丁欢迎崔大使到访,介绍了哥德堡市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及绿色产业开发前景,表示哥德堡市对华合作历史悠久,自18世纪就开始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愿同中方伙伴继续推进港务、投资、人文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崔大使赞赏哥德堡市积极开展对华交流合作,表示哥德堡市商业发达,工业水平先进,科创能力突出,具有很好的区位发展优势。中国致力于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愿同哥德堡市进行全方位对接,共同打造绿色合作亮点。希望哥德堡市深挖对华合作潜力和优势互补项目,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为中资企业来瑞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哥德堡市是瑞典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北欧最大港口城市、全球最大纸浆交易中心之一。沃尔沃、斯凯孚轴承、哈苏相机等多家瑞典大型跨国企业总部均设于此。

来源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海南归国留学人员发出倡议:携手自贸港 共享新未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7月8日上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召开。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欧美同学会…

       7月8日上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召开。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欧美同学会(海南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康耀红在会上宣读了海南归国留学人员致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的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当我们从碧血横飞的民族救亡、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的改革开放走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当詹天佑、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时,海南归国留学人员向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发出倡议。

  倡议书说,坚守爱国之情,持续弘扬留学报国精神。留学人员拥有国际视野,掌握尖端技术,深谙国内、国际交流规则,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求贤若渴的海南自贸港不但有诗和远方,还有“上九天揽月”的卫星发射基地,“下五洋捉鳖”的深海科技研究所;“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的各种配套人才政策,全方位地消除后顾之忧,是我们实现理想的腾飞之地。家国情怀、个人理想、家庭幸福,完美有机融合,追梦之路将共同汇聚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奋斗之路。

  倡议书说,坚定强国之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大潮。留学人员视野开阔、敢于人先,勇于拥抱未知,与海南自贸港倡导的创新创造精神完美契合。目前,海南立足于“三区一中心”国家战略,成立了11个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自贸园区,各种国内独有的产业政策密集出台,海南自贸港必将是我们创新创业创造的最佳平台。

  倡议书说,坚持报国之行,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留学人员遍布全球,在各行各业内都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祖国与全世界天然的联络点、信号站。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各国人民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讲述中国和海南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海南自贸港,为关心支持海南和有志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人们牵线搭桥,成为海南自贸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纽带。

 



(新闻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王艺华景雪变戏剧表演艺术50年暨戏剧教育与传承汇报展演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运城晚报讯(记者 王斌 薛丽娟)7月7日晚,作为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的重头戏之一,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景雪变戏剧表演艺术50年暨戏剧教育与传承汇报展演在市区蒲景苑成功举办。

  王艺华、景雪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当代中国剧坛享有崇高声誉。在举办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两位艺术家共同迎来他们坚守艺术舞台、为人民演出50年的金色年华。

两位老师,一生一旦,一位以主演《黄鹤楼》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被称为剧坛上的“活周瑜”;一位以主演《关公与貂蝉》夺得原文化部文华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被盛赞为舞台上的“美貂蝉”。

Image

王艺华弟子献演剧目

  作为蒲剧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两位老师为中国戏剧画廊贡献了一系列熠彩卓然的艺术形象,赢得国际国内诸多大奖,为当代蒲剧赢得一系列辉煌荣耀:他们以自己的艺术实力,丰富了蒲剧剧目,提升了蒲剧剧种的地位与高度,为蒲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岀了开创性历史贡献。王艺华培养岀李小芳、郭安存、褚晓丹等“王派高徒”,雄踞舞台,蔚成气象。景雪变率市艺校教学团队哺育出52朵全国“小梅花”,是享誉三晋的“校长妈妈”;鼎力协同运城学院,率先创办地方戏大学本科专业。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在致辞中,赞扬了两位艺术家坚守艺术初心使命,为中国戏剧发展、特别是新时代的文艺繁荣发展创造的不凡业绩,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扬两位艺术家扎根人民、服务基层的时代精神,坚守艺术初心,追求德艺双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运城故事,为时代奉献精品,为人民纵情歌唱,为推动我市戏剧艺术事业走向新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Image

景雪变弟子献演剧目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拼搏奋斗;五十年聚光灯下,五十年收获满满。”在答谢环节,王艺华、景雪变携手上台,吐露心声:“我们只是舞台上报春的梅花,人民却把整个春天给了我们;感谢党对我们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感谢人民对我们长期的关心与支持。”其情其景,动人心扉,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当晚的展演彰显了传承主题,弟子们分别呈现了老师的代表剧目片段。《风流才子》《小宴》《杨门女将·探谷》《扈家庄》《黄鹤楼》《柜中缘》等耳熟能详的选段,让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帽翅功、水袖功、翎子功等蒲剧特技,更是精彩纷呈,现场喝彩声不断。

Image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窦凤琴(上)和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潘国良,带来精彩唱段。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窦凤琴和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潘国良,当晚也送来了祝福和精彩唱段。

最后,王艺华、景雪变联袂带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经典的一折《十八里相送》,更是把展演晚会推向高潮。他们一反本色表演,王艺华英气变儒气,景雪变小旦饰小生,捩行反串,相映成趣。在弟子们的簇拥下,王艺华和景雪变缓缓上场,观众们报以持续的掌声,展演活动圆满结束。

“今日运城”App、“运城广播电视台”抖音号、快手、今日头条、“第一时间”抖音号、“运城文艺广播”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当晚的展演进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几十万网友在线观看,并参与互动。

转自:运城新闻网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运城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7月7日下午,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运城市委市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临汾蒲剧院承办,盐湖区委宣传部、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临汾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蒲剧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运城举办,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宏致辞,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光主持了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原院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首先发言。接着发言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京剧》原主编吴乾浩;《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编审 姜志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裴福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戏剧编剧理论家、评论家、戏剧活动家 王笑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 黎继德;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书记、所长,《戏友》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 祁爱斌;戏剧理论博士、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国际戏剧协会副主席 季国平;最后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陈小光 总结发言。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海在运城市侨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加了本次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文/续炳义,图/胡海、张勤)

新闻分析:为什么东北那嘎达喜剧小品多?

北欧绿色邮报网总编陈雪霏

自从李雪琴出道脱口秀以后,很多评委都很惊讶,说东北那嘎达出喜剧。尤其是铁岭一带,既是喜剧的起点也是终点,也是宇宙的尽头。

其实,喜庆不喜庆是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直接关系的。在新疆有一个地区,人们就是喜欢喜剧。你说什么人们都会哈哈大笑。是否那些人是东北过去的,我不清楚,但是,东北的喜庆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

首先,东北那个地方阳光充足。冬天再冷,太阳一出来,人们就都感觉不那么难受了。东北的风非常厉害。所以,人们必须有强大的心理和生理能力才能抵御风寒。

第二,东北属于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东北是全国最具有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的地区。因此,城里人的生活相对来说不错。一般工业化以后,转型的产业就是广告业,音乐和文化。瑞典著名的ABBA乐队也是工业化以后出现这个志愿投身于音乐的组合。东三省很多人就是喜欢主播这个职业,喜欢唱歌跳舞。东北的民间音乐就是喜庆,逗乐。

第三,东北话是普通话的基础。但是东北话里边有丰富的满语,满语里象声词特别多,很多话就是形象的事实描述。例如有一种植物,名字就叫拉了疼。这就是描述这个叶子拉了你的皮肤,皮肤就会火辣辣的疼痛。所以就叫拉了疼。多形象啊!

第四,满族人讲究规矩,但同时,人们总是要突破规矩,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也是非常可笑的。这就是现实存在。怎么消除这种冲突和矛盾,需要大家的智慧。现在的文艺只能是表达现实。

或许,当我们观察了现象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发现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视频专访旅瑞华人郝景霞和徐晓军谈疫情下的坚持及其人生事业爱情跨界与快乐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月9日瑞典政府宣布流行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瑞典已经不构成有重大社会健康伤害的大流行病了。尽管还有人感染,但是,奥秘克戎变种的致死率大大降低,感染速度快。但现在也确实降了很多。两年多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但是,作为斯京春晚的关键人物,郝景霞和徐晓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坚持让人感动。以下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和瑞典中文网络视频的采访视频。希望大家喜欢!

专访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资深研究员昆曲票友郝景霞

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一位文理都很厉害的一位学者,人称在科研界唱京剧昆曲最好的,在京剧昆曲界科研搞得最好的。她就是跨界的艺人世界闻名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医学博士,资深研究员郝景霞。欢迎你!

郝景霞:谢谢陈主编,很高兴能够接受您的采访, 首先说一下,您对我太过誉了,我可谈不上什么世界闻名,也谈不上在科研界京剧昆曲唱的最好的,我就是比较喜欢唱戏而已

1.雪霏: 今天之所以请郝老师来,就是因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都被疫情困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有抑郁,郁闷,不开心等等情况发生,然后,郝老师,也是中瑞教育科学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召集人,也是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学生学者联谊会举办的斯京春晚的关键人物之一,她却在有疫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举办了线上春晚。说线上,有很多节目也是线下录播的,这种精神让我非常佩服。

我就想问问,是什么支持你这么执着,这么有热情来搞这些活动呢?我听说,有很多北京音频视频也都是你搞的,你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知识的呢?

郝景霞:我想主要呢,动力也是对戏曲艺术比较热爱,也比较喜欢文化传播和交流这方面的工作,一般都是爱  才会产生动力嘛。然后呢,就是事情做的还不错,就会越来越想做。

我们搞神经科学的都知道,脑内有多巴胺系统,就是Reward 机制,奖赏机制,做了比较令人满意的事情,会有欣快感,做下一件事情就有热情和动力。

然后,因为也是喜爱,想把事情做的更好,就会想法去学更多的技能,现在比如戏曲,唱的好是一方面,要想得到更多人的喜爱,需要比较全面的艺术,比如 扮相,动作,音效,甚至视频的质量都对你整个表演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努力的学习了一些这方面的技能,比如剪视频,调音效,包括学习化妆等等吧。现在网上这方面的教程也很多的,可以自学,另外向春晚团队的技术组的年轻同学们不耻下问。但我的这点技术将将够用,比专业的还差的很远。

另外我们有一个友爱,团结一致的得力的团队。集体的力量很重要

2. 雪霏: 原来,郝会长根底雄厚,她是1981年考入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的大学生,五年寒窗苦读,1986年毕业的。请问你是不是在高中时也是个学霸?记得你以前说过你属于那种特别淘气的小孩,给我们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故事。

郝景霞: 小时候,家就在中央音乐学院宿舍旁边,最好的闺蜜同学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女儿。从小无形之间受到她和她家长的艺术熏陶。中学时,因为会跳舞和耍木偶,随闺蜜考上35中的文艺班。这个班收的主要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子女和有音乐天分的学生。所以我还是接着混在”文艺圈”, 成绩在文艺班算好的,后来转到数理化班,成绩也就是中等吧,淘气在班里数不上了,但思维比较灵活。敢想敢干,不太被常规拘束,又能坚持,想做一件事就不厌其烦,一步一脚印,努力给它干好,如果说和现在有联系的话,那就是对艺术还是比较喜欢,比如大学的时候,就是学校舞蹈队的。

3. 你考大学的时候费力吗?你高中时学习刻苦吗?

因为父亲在我13岁时去世,我那时就立志要当白衣天使,去拯救疑难杂症的病患。我高中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所以考大学也没感觉费力,考上我想要上的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准备当一名白衣天使。

4. 那个年代,老师都不让谈恋爱,但是,你好像和您爱人徐老师是大学时就谈恋爱了,是吗?你对早恋怎么看?

郝景霞:  哈哈,这个您说晚了, 我和徐晓军老师是初二的同学,现在都恋爱45年了。当时我们在北京35中,13岁做同桌,有首歌同桌的你嘛,我们的故事从那开始的。至于早恋这个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很难一概而论,个人的感觉是中学期间走到一起的,至少我认识的同学现在都还挺好的。

5. 您在1989年开始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读了博士,然后成为研究员,然后,还有三个孩子,你是怎么能做到革命生产两不误的? 现在很多人一个孩子都觉得很艰难?

郝景霞   当年经常带着孩子上班,周末和晚上,单位的楼道没人,孩子坐在学步车里,在长长的走廊里开心的跑。  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困难,就这么过来了,过的很幸福,孩子们成长的也很好,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也没啥特殊的经验和感谢很大家分享

6. 你是怎么开始对学习京剧感兴趣的呢?你是学习八年之后才开始登台演出的吗?

郝景霞   徐晓军特喜欢京剧,所以我一直也跟着经常听,第一届斯京春晚,十四年前的时候,徐晓军和崔大庆一起陪着吴江燕老师唱了沙家浜里的智斗,我那时候就是他们的剧务,就是举着春来茶馆牌子那种人,春晚演完了,大家都是意犹未尽,于是我就开始组织他们和吴老师学唱京剧,刚开始我只是给他们端茶倒水,根本没觉得我能唱。后来,参加的人少了,我觉得我必须补上,于是就强迫自己学唱。唱着唱着就爱上了。第二届春晚,我们就跟着吴老师上台演出了,从台后走到台前。当然回头看,当时我们唱的都好菜。吴老师勇敢的带我们刚上几次课的人上台锻炼,那真是我京剧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

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我开始喜欢上了昆曲,一开始就是买了碟学着唱,当时买了很多碟嘛,然后就非常喜欢其中一位的唱,她就是江苏昆剧院的龚隐雷大师,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到南京见到了龚老师,就是很有缘份那样,一见如故,后来一直就跟着龚老师学昆曲,可以一年从瑞典飞南京6次去学昆曲,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龚老师还在网上参加了我们十三届春晚的演出,和我合唱了她亲授我的牡丹亭,如果说我现在昆曲唱的有进步的话,也多亏了龚老师这些年的谆谆教诲。

其实我京剧昆曲的演出,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导,像龚老师,像引我上路的吴老师,像中国京剧院的杨美琴老师,还包括学戏路上指点过我的 袁慧琴老师,迟小秋老师,武汉京剧院的刘子薇院长,江苏昆剧院的柯军老师和钱振荣老师,包括我们的昆笛圣手王建农老师,我也借这个机会,向老师们表示一下感谢。

感谢斯京春晚让我在戏曲的路上走到今天。

7. 从你的经历来讲,你觉得一个人跨界,改行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对吧?就是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艺也是相通的,就像钱其琛,钢琴也弹的好,很多诺奖得主也可能有对音乐的爱好是不是?

郝景霞   我觉得您说的很对,而且我觉得跨界改行不应仅仅是可能,而且应该是非常必须和重要的,人的寿命比以前长很多,社会的发展使人的生活变得轻松方便,现在技术的发展也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更多的人应该尝试干些不同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跨界改行应该变成常态才是

8. 你和徐老师也都是喜欢戏曲,喜欢教育,你的经历让我感觉好像是一种中国人的回归。就是说一开始,我们特别崇拜西方,觉得西方非常先进。但是,学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又觉得,在心灵深处还有一些更想让我日思夜想,夜不能寐地东西,比如说京剧,和昆曲。是否这也是很多瑞典人说的中国人现在更喜欢自己的文化了。同时,你也在汉语桥活动中,发现很多瑞典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谈谈这方面的感受?或者说什么叫文化自信?

郝景霞:  中国人当然应该喜欢自己的文化,这不光是自信,也是本能,因为我们的母语就是中文,能够体会中国文化中外国人体会不到的东西,各民族都喜欢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应该多了解别人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互相交流,理解。

瑞典人很喜欢中国文化,重要的是如何用合适的方法传播给他们,这个方面,我也在探索,努力。

9. 最后,我想问问对孩子的培养和对老人的孝顺的问题,因为我知道您的老母活到94岁高龄。她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您是怎么样与她相处呢?尤其是在两年疫情期间,我听说,为了防止感染,您让孩子到外面去租房住。

郝景霞:  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特大。她永远都在用实际行动鼓励和支持我的各种想法。  因为她能豁出一切支持我,从小我就对我的各种想法比较谨慎,怕我母亲给我用力过猛。她老了,我对她的孝顺就是也能豁出一切支持她想干的事情。 每天再忙也要看她一次,每周一定带她去吃麦当劳和中国店购物。每年一定要回1/2次中国直到疫情开始。疫情期间,因为她对瑞典疫苗反应太大,无法打第二针,我家女儿需要上班,我怕她会被传染新冠,于是为了母亲的安全,让女儿搬出去住了。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去陪伴母亲。 她后来病重时,需要长时间被照顾,于是我和2个女儿商量决定不用外人,我们三人24小时轮班照顾老人。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必须亲力亲为,孩子们会默默看在眼里,等我需要她们时,她们也毫不犹豫跟上。特别感动我。 当然这是个比较个人的话题,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我母亲看事情非常明白,看的开,从年轻时就把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看待。不计较小事儿,对别人特别好,经常拿出自己的全部存款助人。我想这应该是和她长寿有关系吧。

10. 您觉得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我们应该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你说你有西方的同事也对父母特别好,讲讲是怎么回事?

郝: 瑞典不是疫情已经结束了吗,嘻嘻,疫情结束这个话题可以单讲一期了,这里面有流行病学意义上的结束,有医学意义上的结束,有政治上考量的结束,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上的结束,比如我,相信科学,打了三针疫苗,即使感染,应该问题也不大,当然,必要的防护还是要做的,总之 就是 common sense 很多事情就可以避免,比如出门回来洗手,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出门戴口罩,都是很好的卫生习惯,和疫情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了。

我的KI的导师是美国人,她因身在瑞典无法照顾她在美国的老父老母,于是她就雇了3个私人保姆24小时轮流照顾他们,我问她是不是太贵了,她的回答对我印象深刻,她说她就是借钱也要雇,为了父母吗。

11. 展望未来,有什么打算?

郝: 我这个人不太爱想很长远的事情,就是继续力所能及的做喜欢的事情,比如我们汉语桥俱乐部就在非常好的发展中,那我就努力的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做一个十期的中文语言和文化系列讲座,然后就会投入今年中秋晚会的筹备之中,去年我们在城堡拍的两乡明月一般情中秋晚会在世界范围内反响非常好,今年想把它继续高大上的做好,争取把斯德哥尔摩汉语桥俱乐部中秋晚会也和斯京春晚一样做成品牌,斯京春晚是以我们留学生学者为主,中秋晚会就希望以喜欢中国文化的瑞典艺术家,学生为主体来做。

唱戏的话,只要还唱的动,唱的很可以的话,就会继续唱下去,也会继续探索传统和现代艺术,中国和西方艺术结合的这个问题。今年我春晚表演的昭君出塞之今夜无人入睡就是这方面的努力吧

12 非常感谢接受我的采访。但愿疫情能尽快过去,俄乌冲突也尽快结束。只有和平,文化才是永恒的。下次再见。

郝: 谢谢陈主编

以上视频采访完毕,主播又进行了两段即兴采访。

侨商担当,北欧创新中心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捐赠口罩100万只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3月22日,深圳解封之际,北欧创新中心第一时间积极行动起来,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捐赠口罩及防疫物资100万只,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仁们送去慰问。此为疫情无情人有情。

Image

真情在传递,关怀在延伸。北欧创新中心总裁张巧珍表示,今年3月的这波疫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且在国内影响甚大,作为侨商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得知一线工作人员口罩短缺,我责无旁贷应为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一些贡献,尽一份力量。愿与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一道,解决社会问题,加速推动疫情在国内的控制。

Image

一只小小的口罩,隔断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企业与民众的深切情感,更隔不断我们共同抗疫必胜的信念!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北欧创新中心体现侨商民企担当,时刻不忘保卫民众健康的崇高使命,多次向社会各界捐赠高品质医疗防护用品,为一线抗疫人员增添护卫之盾,为百姓生活构筑踏实与安心。

Image

如张文宏所言,我们需要相信,这并非“寒冬再次来临”,这只是春天来临之前的“倒春寒”。是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前行路上,北欧创新中心将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共同携手,齐心抗疫,静待春暖花开!

中欧文化协会和北欧绿色邮报网将参加斯德哥尔摩文化之夜举办网上直播音乐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广而告之,中欧文化协会和北欧绿色邮报网及相关兄弟团体将参加4月23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文化之夜活动。届时将进行网上直播。

具体节目单奖会很快发布。锁定4月23日晚上18点到24点,中国文化之夜将为您送上中国特色文化大餐!

今日头条:2021年北欧深圳总商会年会暨深圳城市推介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2021年北欧深圳总商会年会暨深圳城市推介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播音陈雪霏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联合报道 10月22日上午,由北欧深圳总商会、瑞中企业家协会和北欧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2021年北欧深圳总商会第二届年会暨深圳城市推介会在斯德哥尔摩盛大启幕。这是瑞典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后,华人侨团首次举办的大型聚集活动。此次年会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时举行,主会场设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在瑞的部分侨团、侨领代表120多名中外嘉宾在主会场出席活动。挪威、丹麦、芬兰、冰岛代表视频发言,中国深圳市设有分会场,60多人通过远程视频,线上同步收看了会议。线上线下加一起200多人出席并全程观看了会议的召开。会议由北欧深圳总商会芬兰分会会长张宇飞主持。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代表大使馆作视频致辞,祝贺年会顺利召开。韩参赞回顾了去年以来中瑞双方经贸往来的运行情况。他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贸易往来受阻,供应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但欣慰的是,去年中瑞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达到了17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这说明两国贸易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内生驱动。今年1-7月,两国贸易额已达118亿美元,同比增幅近20%,其中,中方对瑞出口57.8亿美元,自瑞方进口60.6亿美元,按照此增长势头,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韩晓东参赞作视频致辞

韩参赞进一步指出,尽管疫情导致商务人员往来受限,但在投资合作方面有新的亮点,比如,瑞典SCANIA卡车公司在江苏如皋投资建立了全球第三个重卡基地正式揭牌,深圳的星源材质、科达利和无锡的先导智能等中国民营企业,也先后在瑞典投资建厂,推动中瑞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入合作。根据最新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瑞双向投资出现了双增长,尤其是瑞方企业对华投资增长近45%。这些投资都顺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使我们坚定了进一步在智能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合作的信心。

韩晓东参赞最后深情地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动中瑞两国务实经贸合作,需要北欧深圳总商会、瑞典中国商会、瑞典华人总会、瑞典华人工商联,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和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等在瑞的各个侨团参与和支持。他希望北欧深圳总商会积极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为中瑞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务实合作贡献力量,为后疫情时代中瑞双方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年会伊始,北欧深圳总商会会长张巧珍女士致欢迎辞,并做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共创未来》的年度工作报告。张巧珍会长说,北欧深圳总商会成立以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在瑞典政府和各界商会、侨领及会员的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球疫情艰难环境下砥砺前行,秉承商会办会宗旨,依靠商会平台,开创商会发展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借此机会,代表北欧深圳总商会第一届理事会,对出席年会暨深圳城市推介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会员和兄弟商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北欧深圳总商会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张会长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和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商会创新发展的开局之年。正值全球疫情突发蔓延时期,北欧深圳总商会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顺应了几个关键时期,经受了非常的锻炼,走过了不平凡的艰难历程。在全球疫情形势下,总商会一班人团结奋进,创新发展,坚持服务会员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使北欧深圳总商会逐步树立起了团结、和谐、诚实、守信、创新发展、贴心服务的良好形象,不断朝着创建规范化品牌示范商会的目标迈进。各项工作成果丰硕,商会规范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商会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商会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取得新经验,商会公益慈善和社会担当有了新举措,商会发展确立了新目标,为深圳和瑞典两地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张会长在报告中也指出了商会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五点工作思路。

年会上,受邀的侨团代表先后作了精彩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深圳总商会在张会珍会长的带领下,瞄准方向,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商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抗击疫情工作期间,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多方筹集抗疫物资,在人、财、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在疫前、疫中做出了大量的而又艰苦的工作。深圳总商会的这种家国情怀,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境界令人钦佩,值得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祝贺年会圆满成功,并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瑞典中国商会会长,国航斯德哥尔摩总经理朱津川视频致辞。

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讲话

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出席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讲话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讲话表示愿意与北欧深圳总商会合作。

瑞典Karolinska大学医院教授、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会长段茂利讲话

瑞典Karolinska大学医院教授、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会长段茂利讲话盛赞张巧珍作为女企业家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中瑞商务交流,值得称赞。

中国-北欧中医药中心(瑞典)董事长田宇飚讲话

北欧深圳总商会其他4个北欧分会会长,也分别通过远程视频作了讲话。各会长一致祝贺北欧深圳总商会年会暨深圳城市推介会顺利召开并预祝圆满成功,高度肯定了张巧珍会长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总商会为楷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做好各自的分会各项工作。

北欧深圳总商会芬兰分会会长张宇飞主持年会

北欧深圳总商会芬兰分会会长张宇飞主持年会并代表分会讲话,介绍了芬兰的情况。

北欧深圳总商会丹麦分会会长李丽华讲话
北欧深圳总商会挪威分会会长李祯杰讲话
北欧深圳总商会冰岛分会会长讲话

年会上,北欧深圳总商会还分别与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瑞典)两家单位,现场签订了中瑞产业对接战略合作协议。

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思勇(左)与张巧珍会长(右)现场签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的代表(左)与张巧珍会长(右)现场签约

年会前,播放了深圳最新城市宣传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向与会的各位中外嘉宾展现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周年来发生的新变化、新面貌

歌唱家李佳在主会场为中外嘉宾激情献唱

另外,深圳市海外交流协会,瑞典华人总会, 英国深圳商会和瑞典北雪平华人文化体育协会等来自瑞典和世界其他20多个国家的侨团组织向北欧深圳总商会发来了贺信、贺电。

出席年会的嘉宾还有乌普萨拉大学生物系李晋平教授和张晓教授,瑞典华人总会名誉会长白亨利,新任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夏海栋,畅通国际总经理李凯和中国-北欧中医药中心创始人范秀兰和瑞典侨联青年委员徐力等。

图文:陈雪霏,查正富

编辑 陈雪霏

林西莉 我们怀念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我是在古琴学习微信群里看到林西莉千古的信息的。我立即看了新闻,躺在床上写了个短消息。

泪水轻轻地滚出眼珠,消息发出是晚上10点多,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被刚刚卸任的桂从友大使看到,立即回复向林西莉女士致哀。

想到林西莉女士的消息,昏昏沉沉的我想起了刚来到瑞典不久就看到瑞典报纸用大版面介绍林西莉的故事。说《林西莉通过七根琴弦可以感知中国》。于是,我就萌生了报道她的念头。

2007年夏秋的一天,我终于联系到了林西莉,约到她家采访。她家院子里有很多竹子。她的屋子里古色古香,桌上有一大本厚书。那就是她当时刚刚获得瑞典文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的《琴》。相当于中国最高文学奖矛盾文学奖。我猜奥古斯特可能就是奥古斯特.斯特文堡,一个不惜得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象鲁迅一样有傲骨的瑞典大文豪。他的戏剧和小说在1900年代都很畅销。剧作堪比莎士比亚。他当时因为嘲讽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也没有拿到。但不失为伟大的文学家和剧作家。

桌上有林西莉的深红色古琴。她还给我拿来了她获得的第一个奥古斯特奖的《汉字王国》并送了我一本。这本书1989年就出版了。红遍大江南北,现在很多人都在用这本书来学习汉语。因为她这本书讲透了汉语这种象形文字的主要特征。通过“形”来学字,她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活跃在中瑞文化交流的舞台上。

说到她对汉语语言文化的热爱,要从头说起。她出生在瑞典南部的隆德大学城。她对艺术史很感兴趣。结婚以后,丈夫斯万.林德奎斯特在瑞典驻北京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于是,她也要来北京。但是,那个时候,来北京是相当不容易的。她向瑞典国王要了介绍信。然后,拿着介绍信乘火车到莫斯科,从那里又继续来到中国。

当时,她是到北京大学学习艺术史的。但是,她后来发现了中国古琴研究院。当时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示下,由民间古琴大师管平湖等老师收集中国民间古琴曲。当时,没有一个学生。连中国学生也没有。林西莉是唯一的一个学生。林西莉爱上了古琴,要求在古琴研究院学习。于是,管平湖给她亲自指导。但也有王迪老师。后来,她和王迪老师联系得最多。

回瑞典后,她也随丈夫和孩子到过拉美。在那里,她成了记者,报道过很多关于拉美的故事。还写过一本书叫《与阿龙一起旅行》。这是瑞典每日新闻报根据她女儿的介绍写的。

在笔者采访时,她说,她最感兴趣的还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因为她曾师从高本汉,对瑞典考古学家安德森在北京的山顶洞人的考古研究成果非常感兴趣。因此,她渴望来到中国。在中国学习汉语,艺术和古琴。那两年的生活是她一生的宝贵经历。

回到瑞典以后,她当了一名中学老师。这也是她自己跟教育部要求的,应该教瑞典学生中文。一开始,她开课就象实验一样,课时不多,她就试着用甲骨文,等象形文字来教学生,让学生对汉子感兴趣。例如,井字,据她到中国考察,原来,中国的井里边都有个木架子,就是井字模样,目的是防止打水的时候,水桶触底,掏上来太多的泥土。因此放个木架子。这样,井字就这么写了。这太有趣儿了。

于是,选她课的人多起来了。她的汉语课就成了正常的课。80年代,刚一改革开放,她就立即组织学生到北京去学习参观考察。到现在你可以看到她的学生们编写的教材,就是他们到北京的所见所闻,非常接地气。

林西莉说,到了55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学校办公室里突然大哭。身边的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这么多年转来转去,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好像也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事说,那你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做你想做的事情,凭你的能力,你肯定能做成的。

于是,她就停止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专心写书。把她在课堂上积累下来的资料,编撰成一本书,就叫《汉字王国》。这里边有她考古方面的知识,有她艺术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图片。图文并茂加上形象的文字说明。这本书,让她获得了第一个奥古斯特奖。

这本书长久不衰,她用瑞典文写的,后来也被李之义翻译成中文,在亚马逊上依然能买到。

自从改革开放能来中国以后,她几乎年年来中国。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和她的老师王迪联系。她说,她要写一本关于琴的书,有些地方不明白的,还需要老师指导。

于是,她就开始了写书的征程。这本书她用了15年的时间写成。回忆起她最后一次见到王迪老师的情景。那时,她和老师联系,但得知老师已经住进医院,无法相见。她回到宾馆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但也能理解。可是不久,她接到王迪女儿邓红的电话说王迪老师能够见她。于是,她非常高兴地到医院去看王迪老师。她把罗列的问题跟王迪老师说了一遍。王迪老师一一解答。然后,王迪老师问她,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她说没有了,这是她最后的问题。

结果,回来不久,她就听到了王迪老师去世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林西莉泪如雨下。她决心要把琴介绍到瑞典,介绍到北欧。

果然,她的新书《琴》在2006年在瑞典出版。而且,这本书让她获得了第二个奥古斯特奖。笔者就是看了瑞典日报2006年10月31日的一整版报道和一整版她弹琴的巨幅照片才想起一定要采访她。

在采访中,林西莉讲述了她对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理解。她说,中国有数千年的农耕历史,琴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这说明中国的文化是经久不衰的。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地耕作,土地依然很高产。因为人们精耕细作,没有污染,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或者都是有机的。再看工业化的地方,农业大量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污染造成土地不可持续耕种。因此,中国人民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说,古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陶冶情操,让人放空冥想,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精神升华,而且,有更多的人喜欢古琴,可以带动商业,有更多人做古琴,卖古琴,然后有更多学生愿意学古琴,这是多么好的良性循环啊!

她说,她每次到中国都会有很多惊喜,她从中国吸取很多积极的力量。我把采访内容发到人民网,《林西莉–中瑞文化交流的使者》。

琴书出版以后,她开始筹划古琴演奏会。2007年8月15日,由王迪老师的女儿邓红和箫的演奏者陈莎莎一起在瑞典和北欧其他国家挪威和丹麦进行了巡演。当时,75岁高龄的林西莉自己主持音乐会,她用瑞典语介绍了她与王迪老师的交往,每每讲到她在医院里和王迪老师的对话,都让人留下感人的泪水。更多的人开始看她的书,更多的人来听音乐会。这次巡演场场爆满。

邓红那精湛的演技,优美的服饰,演奏《流水》的时候,总是能把人带到高山流水的境地。让人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而她与王迪老师的关系何尝不是高山流水里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关系呢!

邓红传承了母亲的事业,依然在传播古琴文化,成为中国的一位古琴传承人。

这样的演出在瑞典引起很大反响。他们在演奏的同时,还出版了古琴乐曲的CD。因此琴书和琴曲都是她给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一次北欧巡演。林西莉也继续到中国去访问,穿梭于中瑞之间。

2007年我采访她时,她说她的下一本书是关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她在山西和陕西延安等地收集了很多民间剪纸。但是,2015年,她又出版了一本书叫《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 那时,正好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等最困难的时期。她用黑白照片反映了当时中国北京的情况。那个时候,只有她结合外交途径才有照相机,照了很多宝贵的照片。有时候,我们觉得要多介绍中国好的一面,其实,仔细想想,当人们看到了那时候的照片,再和现在来对比,人们对中国的发展变化就一目了然了。这种对照和反差是一目了然的。让人更能直接感受到中国今天的发展变化。

2018年8月,上海摄制组来斯德哥尔摩采访她。我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她,结果发现这次是她在住院。采访组来之前已经跟她联系过了。但是,她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接受采访。采访组也是和她去见王迪老师一样,不知道是否能见到,只有等待。

等到要出发回国的前一天,她对我说,可以,直接到她家。我当时还犹豫怎么去,她开门是否方便。她说,你就直接进来。我当时愚蠢到没有想到她会提前把门开好,化好妆,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候我们。

我们进去以后,立即拍摄,她虽然浑身很虚弱,但是,她说话的时候确实还是那么铿锵有力,非常形象。介绍了她到中国当时的情景以及她对古琴的热爱。我和她握手的时候,她的手依然很热乎,就是一道道青筋已经显现。她说自己的关节已经僵硬了许多,所以无法弹琴了。

但是,她还在准备下一本书,那就是中国剪纸。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是乘坐救护车回来的。两个小时之后,她又回到了医院。我说,你先叫救护车,然后,我们再走。她说,你们先走。她还是那样坚强,执着,有力。当时,她住二层楼,我说你最好搬下来住,免得太累了。她说,我就是想锻炼。

2018年12月29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古琴传承人邓红来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启了中国文化中心在全世界开办的首个古琴演奏培训班。林西莉亲自出席开班仪式,还介绍了她与古琴和她与中国的关系。

平时,林西莉一切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那时她就开始网上购物了。她很爱游泳。游泳是她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听到林西莉离去的消息,古琴培训班里传来各种悼念信息。大家祝愿林教授一路走好!您走了,琴声依旧在!

林西莉,我们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资格资质随意认定 天津一书法协会办事处违规发证被查处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天津9月8日电  题:资格资质随意认定 天津一书法协会办事处违规发证被查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浦超

  没有书法基础,只要交钱参加培训考试,就可以领取硬笔书法培训师资格证,办证机构还声称有了这个证就可获得开班办学许可。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二督查组近日在天津督促查处了一个违规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的机构。

  资格证书收费4000元至7000元不等

  不久前,有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有自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办事处工委”的机构,在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组织开展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并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义颁发“硬笔书法培训师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收费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二督查组近日在天津市对自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办事处工委”的机构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其不仅违规组织考试,还违规发放硬笔书法培训师、美术培训师等资格证书。

  督查组发现,这家机构在网上和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招考简章和广告,声称每年举办“中国书画等级测评硬笔书法培训师、美术培训师”的认证,为社会机构办学培育合格的书法教师。该机构还一再强调,写字教育与书法教学工作者具有国家级专业协会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是其获得办学许可及写字和书法从业教师水平的证明。

  该机构在一些网站上介绍“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办事处工委”职能,发布了将在今年10月举办培训认证的消息,并公布了报考科目及收费标准,包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书法教师资格证书、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硬笔书法教师资格证书等,收费4000元至7000元不等,机构还宣传“全国规范汉字书写注册教师,是写字类教师从业资格证”“书法从业者具有国家认可的专业书法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是成功获得办学许可证及持证上岗的唯一保障”等内容。

  这些证书可以获得办学许可?

  记者通过该机构在网上公布的电话联系了解情况时,一名工作人员称,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才能开办培训班,许多人到他们这里办理硬笔书法培训师等资格证书,就是为了获得办学许可证,最近前来办证的人特别多。

  这名工作人员强调说,要获得他们颁发的硬笔书法培训师等资格证书,需要缴纳培训费和考试费,他们会组织考前培训,并教授书法理论。

  当记者表示自己没有书法基础时,该工作人员称没有书法基础,他们也能通过运作,让有意愿的人拿到这些证书。他反复强调,想要开办培训班,必须获得教育部门办学许可,拥有他们颁发的资格证书就可以获得办学许可。

  督查组表示,根据2017年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40项职业资格,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此外,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可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但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该机构声称颁发的硬笔书法培训师、美术培训师等资格,根本不在目录之内。

  在督查组的督促下,天津市河西区政府组织市场监管、公安、税务、民政、教育、司法、人社等部门对该机构进行调查处置。河西区教育局查证后表示,该机构颁发的盖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印章的诸多资格证书,不能成为办学许可的要件,更不能作为持证上岗的资格。

  罚款21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16万元,责令停业整顿

  河西区政府组织调查核实,“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办事处工委”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设立,该机构负责人为赵洪生。该机构从2017年开始组织培训和考试,并颁发硬笔书法培训师等证书。

  赵洪生还对外宣称该机构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教育管理测评中心。经查,这个中心涉嫌无证经营。

  记者在该机构橱窗里展示的一本《硬笔书法培训师资格证书》上看到,资格类别为高级,发证单位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赵洪生说,该机构近年来共培训学员500余名,学员经考试获得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另外还组织6500余名考生参加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等级考试。该机构主要收取考试测评费和培训费,相关费用通过他的个人微信、支付宝收取。

  经查,2017年以来,赵洪生个人微信、银行账户收入共计约800万元。截至目前税务部门核定的数据,他涉及欠缴个人所得税100余万元,增值税税款约15万元,需补缴滞纳金6万余元。

  督查组认为,该机构通过编造各种名目违规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活动,甚至涉嫌变相卖证,误导群众,混淆视听,从中牟取暴利,侵害群众利益,扰乱国家关于职业资格管理的正常秩序。督查组督促河西区政府对该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河西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广告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该机构处以罚款21.5万元,责令其停业整顿。同时,河西区教育局也对其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

  针对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天津教育管理测评中心涉嫌无证经营,河西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16万元。

  河西区政府表示,将按程序对赵洪生及其设立的有关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实施处罚,并按照国务院督查组要求,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对涉事企业加大监管力度。举一反三,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培训机构执法检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解封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上周日,我在外边干活。下午老公打电话来说,女儿病了,头疼,咳嗽,疑似新冠症状。我心想,早上我还和她说话呢!确实,她属于夜莺型的。晚上精神,早上疲惫,有起床气。

我想也许是我感冒传染给她了。回想起她开学那天,8月18日,我没起来。整个假期,都是我给她做早餐。她睡懒觉。9点钟把她叫醒,她都不爱起来。和朋友圈讨论了半天,很多人认为13岁14岁就是爱睡觉的年龄。其实,不是她爱睡觉,而是她晚上睡不着。经常熬到11点。甚至更晚。你不让她熬夜,她也不愿意熬夜,但是就是不容易正常作息时间。经常是10点了才开始洗澡。

我总是说你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作息时间。她说好。但是,到了晚上,还是很难。她说等开学就好了。

果然,开学那天,我感觉头疼,尤其后背有点儿疼,浑身酸痛。我想我肯定是又感冒了。因为在8月22日那天,我就感冒了。

我还记得那天我打了个漂亮球,高尔夫9个洞打了43分,这是我自去年开始打高尔夫球以来,最好的成绩。前一场,我还是54分呢!真的让人惊喜。

我骑车到球场的时候,心跳得厉害。我感觉天气冷,因此,穿了件毛衣作为外套。但是,到了高尔夫球场,阳光明媚。我感觉有点儿热。于是,坐在那儿休息一会儿。同时,脱下了毛衣。

打球的时候,一直没有穿毛衣。第一场是和一个越南使馆的人一起打的。她很年轻,30岁左右。打得比我有力,比我精准。打完以后,我们说再见。结果,我老公问我愿不愿意再打一轮儿。我说,我不反对。以前都是我提议,有一次,他居然拒绝,让我自己去打,他等着。因此,我这次没有再建议。

打第二轮的时候,天已经比较晚了,6点多了。不过这个时候,似乎一切都已经平静了。人少了。我的心也无比的平静。因此,到第5个洞的时候,我打了一个Par. 到第8个洞的时候,又打了一个Par。第2,6,9都打了柏忌。中间他表扬我一下。我一般到最后两个洞的时候,都要算计一下自己打了多少分。这一次,我沉住气,没有算计,继续集中注意力打球。结果,真的打出了好成绩!

总结以往的经验,我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当球跑偏的时候,我甚至更卖力气去找球,因为在找球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发现很多球。一点小小的贪婪让我分散注意力。我知道这个弱点,但是,很难改正。有时,我会特意去看地上,看能不能捡到什么。事实上,如果我注意力集中,我那两千个球也不是白练的。

打完球,我老公比我还高兴。“你打得真好,这是最好的一次,我请你吃饭。咱去比萨饼店,吃个Kebab“。他高兴地说。

我很爱吃kebab. 经济实惠。于是,我们就去了kebab店。在Solna火车站附近。本来我点的是面包和kebab. 结果,给我上来一个kebab比萨饼。贵了30克朗。但非常好吃,我也没说什么。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好吃就行。

吃完饭,我感觉左嘴角起了两个小泡儿。这个小泡儿似曾相识。感觉是风寒。或者是一热一凉,就这样感冒了。回来以后,看舌头也变白了。牙周也变疼了。结果还出血了。到家后,我跟他说我起泡了,他说是病毒。

确实是病毒。我发现从去年开始,虽然我没有被新冠病毒袭击,但是,我好像多次被各种病毒袭击。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头疼,或者是胸口疼。我说我嘴苦,就去看耳鼻喉科医生,以为是嗓子又发炎了。结果,他说你有胃病。吃点儿胃药吧。于是,医生给我开了胃药。我吃了很久,才看说明书。说明书说,如果你感觉关节疼或者是突然体重下降,就要看医生。一看到那么多副作用,我就犹豫了。三心二意地吃药。

看电视上的解说,各种病症,到我这儿都可以对号入座儿。尤其是天气转为阴雨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有病。

总之,从8月15日那个周日到8月29日那个周日,我觉得我就是在得感冒。老公也打过两个喷嚏。8月18日,19日,20日三个早晨,我也没有给女儿做早餐。每天都是她自己做。她在第二天就开始晚上提前把早餐做好,然后,早上自己按时起床,洗簌吃饭去上学。等我起来的时候,她已经走了。第二星期,依然是她自己做早餐。

到了29号星期天,我感觉好了。一路蹬车去地里。但到下午接到了电话说女儿病了。怀疑感染了新冠。

到家以后,我们立即开始隔离。虽然我不相信她感染了德尔塔,但是,还是不能像理解自己的感冒那样理解她的感冒。她的好友也感冒了而且发烧。但是,她依然到乡下老家去了。后来,我老公给我女儿同学的母亲打电话,听说在周五,即27号全班28个同学就有一半同学提前放学回家了。我女儿坚持到了最后。结果,到周日就感觉咳嗽,鼻子有鼻涕。嗓子不利落。

给1177打电话,医生没当回事,我老公很不满意。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想测试一下,证明没有德尔塔以后我们才能放心。虽然我女儿去年12月份感染过了,轻症,但是,现在抗体可能没有了。她也不够打疫苗年龄。第二天,经过我老公一番工作,安装了Alltid öpet的软件。

她预定了在家测试。和我上次一样,第二天等了一天也没有消息。但是,无论如何,周一还是没有去上学。有症状呆在家里。这是瑞典的规定。同时,我和以前一样,给她做饭送饭送水,戴口罩。我老公还买了一个脸罩。虽然是全副武装,但是,这一次十有八九我觉得她是感冒了。可能从我这里传的,也可能从同学那里传染的。但不应该是新冠。因此,我没有那么紧张。但是,隔离依然要做,测试也要做。而且我老公当晚就又搬到办公室住了。

周二早上10点多,来了司机送来检测试剂。我带着口罩坐在女儿一米以外的门外。她在门里。我说你自己好好阅读说明,然后,一步一步地按照检测说明做。首先应该扫码。她似乎也是紧张,好像生气的样子,不停地按手机,按来按去,看到了二维码就以为输进去了。但是,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了。尽管去年我们都 测试过了。但都是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说明做的。具体怎么注册的,我还是没弄清楚。也不记得了。

于是,我以为她扫码就完事了。然后,就开始测试。先是把棉签测试剂伸到嗓子,结果她碰到了嗓子眼,不停地咳嗽。然后,伸到鼻孔深处,最后,再吐口痰,再蘸一点。然后,把盐水倒到有注册号码的塑料管里,使劲搅拌20秒,然后,拿出来,和塑料盒等其他东西一起扔掉。以前,我们俩是一切都扔掉了。这次,我让她把说明书留下。其他东西我扔掉。测试剂塑料管放到小塑料袋里。然后,她让我放到冰箱里。

等到半小时以后司机来了,我再把测试剂给他。就这样,我们再等消息。到周三了,还是没有消息。后来发现她根本就没有把塑料管上的号码注册到网上。等于是即使检测结果出来了,也不知道是谁的结果。无法跟网上对号。

于是,再预约,周四来了一个司机,送来检测试剂,结果,网络出了问题。每次注册,都说无法注册。跟司机说,司机说没有办法,他不回来了。跟1177说,1177也没有办法,说是偶尔有系统出错的时候。于是,又浪费了一个检测试剂。这一次,虽然也检测了,但是,无法注册到系统里。

她再次预约检测试剂。本来想找医生或者护士,希望像上次那样来个护士给测试,但是,人家说,等护士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护士周末不工作。因此,只能预约检测试剂。

周五检测试剂来了。这回,所有的流程都对了。先扫码,然后,把注册号码的小标签贴到说明书上,留自己过后核对。以前我们测试的时候都没有做这一步。这次我女儿做对了。然后,开始测试,测试完了,把塑料袋放到冰箱里。这回他没有说半个小时以后回来,他说,是当天的下午任何时间。这一次,司机来了是敲门进来的。到下午3点,他来了。我老公把装有塑料管的塑料袋给了他。

星期六没有任何消息。星期天,我照常下地。等到晚上八点回来时,依然没有消息。但是,到9点的时候,我女儿说,她的检测结果是Negative. 阴性。

阴性,就这两个字,让我们都感到了一种解脱。终于可以解封了。我立即到她的房间去拿东西,给她送水送水果我也不用戴口罩了!

当晚,他又回到了我们的床上。再说这个折叠床。自从12月份那次隔离以来,他就再没有把床放回地下室。虽然很占地方,我跟他说两次,要他把床送到地下室,但是,他都拒绝了。他说,谁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用到呢?这回果然又用了一个星期。

这个星期,天晴了!

科研成果和专利信息显示美国专家是“合成冠状病毒第一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华盛顿8月18日电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一些政客炮制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实验室合成论”。如果真相信这些阴谋论,美国应该首先“自查”,因为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信息显示,美国专家拉尔夫·巴里克是“合成冠状病毒第一人”。

  现年67岁的巴里克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病毒学和传染病学教授,在冠状病毒领域已深耕30多年,并有自己的实验室。

  早在2003年,“非典”(SARS)疫情暴发后不久,巴里克就克隆了具有传染性的SARS病毒毒株。北卡罗来纳大学校刊《奋进者》2003年秋季号报道说,巴里克当时是在马里兰州的“美国陆军顶级BSL3实验室”,即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完成了这次实验。校刊还说,巴里克是“唯一能克隆所有冠状病毒的美国研究人员”。

  2004年,巴里克团队开始“SARS病毒逆向遗传学”研究,并连续多年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项目介绍上说:“我们是美国唯一能成功组装SARS病毒、鼠肝炎病毒和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的全序列互补DNA(cDNA)的研究团队。”这项研究分三步:第一是制作SARS病毒的全序列互补DNA克隆,第二步是用这个互补DNA克隆来合成SARS病毒,第三步是用鼠细胞验证这样制作的SARS病毒的传染性。互补DNA特指在体外经过逆转录后与RNA互补的DNA链,可作为合成冠状病毒等RNA病毒的“中介”。

  2008年11月25日,巴里克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发表论文《合成重组的SARS样冠状病毒对培养细胞和实验鼠具有传染性》,宣布这次研究成功。有媒体称,这是全球首次在实验室人工合成SARS病毒。

  下一步,巴里克团队开始尝试“杂交”不同的冠状病毒。2015年11月,巴里克团队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制作了一种“嵌合体”病毒,拥有一种蝙蝠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和另一种冠状病毒的骨干,这种“嵌合体”病毒对人类细胞有传染性。

  记者查阅美国专利局网站发现,巴里克团队拥有与合成病毒相关的多项专利。比如,一项编号为7279327的专利于2002年4月申请,2007年10月获批,名为“制作重组冠状病毒的方法”。巴里克曾在多个场合承认,他的团队掌握了合成多种冠状病毒的独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