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化卫生
瑞典华人歌唱家李佳演唱《青藏高原》
视频:瑞典华人艺术家冰雪之声音乐会(三)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琵琶演奏家缪琪12月10日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等曲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视频:瑞典华人艺术家冰雪之声音乐会(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王路老师演奏小提琴。
视频:瑞典华人艺术家冰雪之声音乐会(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歌唱家邹荣美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和《费加罗的婚礼》片段。
视频:瑞典青田同乡会2017年会新年联欢会演出
瑞典青田同乡会2017年会新年联欢会演出(二)
瑞典青田同乡会2017年会新年联欢会演出(一)
瑞典青田同乡会2017年会圣诞新年联欢会12月25日演出。
新年寄语:2018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吉祥如意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新年寄语:
亲爱的朋友们,
2018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17年宣布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发展比较迅速的一年。北欧绿色邮报网在这一年里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继往开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这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在政治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北欧绿色邮报网紧紧抓住绿色发展这个中心,目的是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同时,立足本地接地气,为广大华人华侨服务,歌颂华人华侨的风采!
我们报道了国内很多文化绿色访问团体与当地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也报道了瑞典的世界水周和诺贝尔奖的发布和颁奖仪式。我们还报道了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我们报道了北欧致公协会的成立,瑞典青田同乡会,瑞京华人协会,瑞典针灸学术研究学会承办世针联一带一路针灸中医药高峰论坛,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19大之后座谈会,一带一路中瑞高峰论坛,瑞京中文学校,瑞青中文学校,瑞典新星中文学校和瑞典华人教师协会等许多华人社团的活动。我们专访了北欧致公协会会长曹义海,瑞青中文学校董事长叶沛群,挪威北欧集团董事长曹侃,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张巧珍,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当代画家代表人物张方白,书法家钱玉清等华人科学家,企业家和艺术家。
我们也参与组织了北欧之春国际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深受广大华人华侨和驻瑞使馆的喜爱,也得到他们的极大鼓励。没有他们的鼓励,我们是活不下去的。有的朋友为了帮助我们,积极主动在这里做广告,或者是提供爆料。对此,我们都很欢迎也不胜感激。我们愿意为大家的生意日益兴隆推波助澜。无论是美食,还是服务都可以宣传。
同时,北欧绿色邮报网也加入了世界华文媒体联盟,香港一带一路流媒体联盟等媒体组织,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经验,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深厚的底蕴和丰厚的经验。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在荷兰也有特约记者,同时在北京也建立了记者站。
2018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将再接再厉,继续搞好新闻报道,继续挖掘瑞典乃至北欧华人华侨的风采。同时,我们将竭诚欢迎广大华人华侨支持我们,可以在我们这里做广告,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报道材料,接受我们的专访。
2018年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灭绝对贫困的关键开局之年,中国人讲究逢八必然吉利,必然大发。因此,在2018年,我们将树立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目标,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满足大家的需要。
我们要借着中共19大的春风,走好“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也讲好华人华侨的故事,同时,继续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为中瑞之间的绿色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北欧绿色邮报网在瑞中桥的框架下也将继续提供中文讲座,为大家了解瑞典社会提供帮助,也可以为国内想来瑞典考察的朋友提供相关帮助。
亲爱的读者,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继续支持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让我们以屠呦呦教授在诺贝尔医学奖讲座结束时引用的这首唐诗来互勉吧!
掏心窝子说,祝广大读者朋友们,亲朋好友们,同学们同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2018,一定要发!
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和我们联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主编陈雪霏
电话 00 46 708261336
chenxuefei7@hotmail.com
chenxuefei@greenpost.se
wechat: chenxuefei7
也欢迎大家继续支持我们。
银行账号是:bankgiro: 840-7157
2017年12月31日21点30分。
远去的记忆
其实,很早我就在想写写我的父亲、讲讲童年的一些记忆,聊聊淡忘了的那些事情。也许是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想起该是说这些的时候了。那忽远忽近的过去,在淡淡的回忆中,有的模糊、有的清晰。虽说不上哪些是温馨,哪些是伤痛,但总也是岁月留在我心底里,看不见摸不着的印痕。尘封已久的记忆,渐渐地浮现在脑中,不完整的片段串联起下面的一些回忆。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误差,难免还是会有不少疏漏。但我还是认为值得一写,因为,这不仅是我个人对那段时光的回忆,也不只是我一家的故事,它囊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几个大时代、几代人的风风雨雨。不为其他,只为记住曾经与我们有关的点点滴滴。
我想还是先从父亲参加革命讲起吧。自从我懂事以来,爸爸就断断续续地给我讲过一些他的经历。现在悔恨自己当年不够成熟,没有认真的仔细去听,加之当时总认为有的是时间慢慢去听,没想到时间说过就过去了,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父亲讲了那么许多,自己却没有留下半个字的笔记,真好比常说的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写起来难免有些支离破碎。
当时,听得我浑身奇痒,好像虱子已经爬在了我的身上。爸爸他们原本以为到达延安后,就会马上有衣服可以换了,但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及时。他们只好用开水煮了又煮,再继续穿在身上,一直坚持到有衣服发下来。这一年我父亲十九岁,他的革命新生活,就是这样从和虱子斗争开始的。
家族祖先里的这个举人,他有二个儿子,一个习文、一个习武。这兴趣爱好截然不同,一文一武的兄弟二人,在广东惠阳分开二个大宅子,紧邻在城中心安家落户。两家宅院的门楣上都有一个大匾,厚重黑漆木的匾上,刻着三个鎏金镶嵌的大字:一个是“文林地”,一个是“武林地”。我的父亲就是那一支“文林地”的后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我回过老家广东惠州市(以前叫惠阳)。惠州可称之为岭南的“半城山色半城湖”之地。城中有个西湖,湖面平滑如镜,湖水澄明见底,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是中国三大西湖之一。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被朝廷贬至此地。不料他乡的孤山湖水,竟然成为他爱妾——王朝云的长眠之地,埋葬在西湖后山。苏东坡日日思念爱妾,夜夜梦见爱妾朝云渡湖回家,然而她总是衣衫尽湿。苏东坡醒来后决定,将皇帝所赏赐的犀带和黄金捐出,修建了一条横贯平湖和丰湖,连接两湖之间的林荫“苏堤”,以便自己的爱妾归来入梦时,不再被那湖水湿侵衣衫。此堤也被后人称作为“苏公桥”,惠州的西湖也由此而更加出名,正是一代风流才子与佳人的居留之地。
我家的这个老宅院,就在西湖对面不远的地方建成。这两个院落的结构设计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那种三进三出的老式院落。有正房、厢房、下屋、雨廊,院内还有一口水井。是那种露空天井式,高门立柱的套院。后来我家的老宅院,一直由父亲的堂弟一家人留守居住。
一九八二年我结婚时,爸爸说:“你是广东人的后代,可至今你都没有去过自己的老家,都不知道祖先的家是个什么样子,你们还是旅行去惠州老家一趟吧。”就这样,我们决定回老家惠州旅行结婚。我的堂叔堂婶一家人,得到这个消息后特别的高兴。那时,还没有直达的火车可以到达惠州。我们是坐火车先到达广州之后,来到珠江渡口再换坐一夜的渡船。当时的渡船好像是木制的,条件非常的简陋,船舱就是一个大大的通铺,所有的乘客只是对号入铺而已。
傍晚时分汽笛拉响,木制的渡轮开始启航了。这是我有生第一次坐渡船,还记得当时自己很是兴奋,看着滔滔江水流过,渡船缓缓驶出了珠江码头,沿着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而下游,驶向东江流域前往惠州。
我的船舱铺位与机舱只隔着一道木墙,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隔音可言,发动机的轰轰鸣响声,就如同在我的头顶上工作,兴奋过后就剩下无奈的噪音了,那一夜我躺在船舱里,被机舱里传来的发动机工作声音,吵得我根本无法合眼,眼睁睁的挨到天亮靠岸。直到下了渡船许久,我的头还在嗡嗡作响,耳朵里好似还有发动机的声音在响。
翌日清晨,我堂叔一家人,在惠州的码头上接到我们,直接安排我们在老宅院里住下。初到老宅院,只觉得空闲的房屋很多,因为事先告诉了堂叔,我们要来这里旅行结婚。他们特意给我们布置好了一个房间。我作为一个广东人的后代,这是第一次回到自己的老家,所见所闻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也倍感亲切。
十月的惠州,白天温暖而舒适。可奇怪的是老宅院里多数的窗户,只有窗框却没有玻璃。也不像北方人那样,会糊上窗户纸。偶尔遇上个风高雨骤的黑夜,冷飕飕的小风穿过无遮挡的窗框,不时还会听到奇怪的响动。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广东人后代的北京妹子来说,还真有些不习惯,偶有让人瘆的慌的感觉。不小心还会碰到比猫大的老鼠,大摇大摆的在你眼前走过。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广东的猫瘦小枯干,老鼠却肥大壮硕。
鳞次栉比的老宅院,早已在风霜雨水的侵蚀下,褪却了往日的灵气与色彩。斑驳的墙面上,刻画着岁月的痕迹。裂缝爬满了老式雕花的门窗,斑驳惝恍的灰砖青瓦的老房,院内砖头铺成的地面,有的砖块破损,有的已经被岁月磨砺发着幽幽的光亮。临街的大门,是一扇沉重对开的黑漆大木门,门闩是二个狮子头,下面挂有大铜环的拉手。前院的一侧墙面,依稀还存有松散稀疏的一小片竹林,屋顶上的灰瓦片上长满了青苔,唯有一些杂草野花还在上面努力开放着。我透过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依稀还能嗅到,往昔岁月里一些书香墨香的味道。并努力通过眼前残存的老宅院,近距离地去感受它、触摸它,品味着、遥感那过往旧日里岁月的风华。
八十年代开始城市改造,我家的老宅院被迫拆迁了。改革的浪潮最先席卷的就是这里。今日的深圳特区,曾经就是惠阳地区的一个宝安县。当年,我们去深圳的时候,那里也就只有一条繁华的大街,周边还都是过去县城的老城区街道。再后来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时尚之都——深圳市。
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的“书香门第”,被淹没在钢筋水泥盖起的高楼大厦下面了,失去的却是我们心灵的归依。这以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惠州老家,因为,那里再也找不到,我那灵魂深处的故乡了。
像裱画棱子般的绢纸,烧的满院子都是焦糊的味道。这下麻烦可就来了,引来了红卫兵的抄家之祸,真可谓是引火烧身。在这几天之前,爸爸就已经被歌剧院的造反派勒令审查,关进了牛棚。随后红卫兵小将,就把我家抄了个底朝天。当时我家住在前门大街,鲜鱼口内长巷头条15号。
那是在1966年8月的某一天,那时天气依然还是很炽热,先是传来我家住的这条胡同里3号院,被红卫兵给抄了家,听胡同里的人们,吵嚷着说这是一家大地主。我马上跑去看热闹。我只记得以前见面,我还叫过爷爷奶奶的二个人,现在被撅在那里挨斗,成了地主和地主婆。烈日下的红卫兵小将,斗志昂扬的对着地主和地主婆,你踹一脚我抽一皮带,院子里满地是抄出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丢了一地,被看热闹的人用脚踢来踩去的。闻讯而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院子里被人群围了三四层。空气中散发的全是浓浓的酸臭汗味。
我还没太明白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又听说与我家隔壁一个门的11号也被抄家了,理由是大资本家。我只知道他们家是开诊所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小四合院。他家里有八个孩子,小八最小是女娃,比我大两岁。我家搬到这里以后,她是和我玩的第一个小朋友。我俩还常常在她家的小院里玩捉迷藏,有时还爬到她家屋里的大衣柜上。小八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平时待人和蔼可亲。还有小八的那些哥哥姐姐,都特别喜欢我。我对她家的一切都还记忆犹新,可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家一下子就变成了资本家了。
我远远地看着红卫兵小将,在小八的家里抄出了很多东西,全都给扔在了她家门外的一辆卡车上,几乎连衣柜、床都给拉走了。当时,我就站在几米以外的地方,看着眼前发生的那一切,我那时只是个八岁出头的孩子,感觉自己就是在旁边看热闹的一个小姑娘。
这条胡同里第三家被抄的就是我家了,那天,依然晴朗烈日炎炎,下午的时候妈妈正在院子里,偷偷焚烧我家箱底里的“四旧”字画,不料烧东西的异味,从我家的丁香小院飞出,热心的居民先是来关心,看我家是不是着火了。结果引来红卫兵的关注,一群人率先冲了进来现场捉拿。刹那间,我家的小院被红卫兵小将们,还有看热闹的人群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时,我家满院子里都是人,有站着的,也有坐在房檐上的,还有把凳子搬在葡萄架下,站在凳子上伸着脑袋踮着脚,直接用嘴巴勾着我家葡萄架上吊挂串串熟透了的葡萄,连手都不用就送到自己的嘴巴里。没想到,几天后我就从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变成了被抄家的小女孩。
我还来不及反应自己家里到底是出了什么情况,妈妈就已经被围在了院子中央,红卫兵正在给她剃着阴阳头,之后又被他们拉到了胡同里去游斗。那时,我的弟弟才满周岁还没有断奶,妈妈由于这一惊吓,奶水马上就断了。当时家里也没有准备什么奶粉,后来,我也只好熬煮些稀饭,去喂弟弟。已故的爷爷是个认真细致而且对待工作极其负责的人,结果抄家就抄出了我爷爷在盐务局工作时,存留下的一堆盐务局的旧账本。红卫兵由此马上认定,我家是大地主,认为问题有些严重了,有必要隔离审查一下我的奶奶。
当时,我的奶奶已经是八十多岁了,早年就有严重的类风湿,已经不能自由行走很久了。红卫兵只好找来了一辆平板三轮车,把奶奶拉去了红卫兵三司总部,进行单独的审查。当时的“三司”总部,是设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内,我们都不知道奶奶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回来。也不敢去问,如去问,连你自己回得来回不来也不知道。
有文化的老太太,还是比没有文化的人有点头脑,应变能力也比较强,红卫兵讯问我的奶奶,问她到底是什么出身,奶奶就说不懂什么是出身,只知道自己家里,有个小买卖的店铺生意而已,盘问了许久别的什么也没有问出来。红卫兵审来审去,奶奶就是这么几句话,小将们听来听去,这算什么大地主,最多也就是个小业主嘛?
奶奶回来和我们叙述着,她如何被审问,又如何回答。她和红卫兵小将斗智斗勇,镇静谨慎的说着每一句话,周旋了几天的结果就是无果。奶奶被关在红卫兵三司总部,单独审查了几天之后,红卫兵没有能从奶奶嘴里,诈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看到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没什么用了,留着也还是个麻烦。就在拉走的第五天,红卫兵小将又用平板三轮车把我的奶奶,送回了我家的小院。
最后,奶奶同意搬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把这两棵紫色丁香树带走。否则,她绝不搬家。房管局的人听了后马上满口答应。因为,这两棵丁香树已经很老了,树根很深移植不好是很难存活的。所以,房管局的负责人找来了专业的人员,帮助移植了这两棵紫丁香树。功夫不负有心人,移植后的第二年,紫色的丁香树照常开出花朵,串串的花朵缀满枝头,清雅的紫色,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奶奶也总算得到了一些慰藉,了却了她那份恋旧的心愿。
后来妈妈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玫瑰紫葡萄,还为葡萄树搭建了一个大大的葡萄架。后来几年每逢中秋时节,我家熟透了的紫色葡萄带着白霜,一串串地爬满藤架。又紫又甜的葡萄,个个丰满圆润,吃在嘴里甜的你嗓子眼都发齁。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这么甜的葡萄。赶上葡萄丰收的大年,我们全家人吃不掉,妈妈就会拿去送给左邻右里。也就有了后来抄家那天,院子里围观的人随便的摘吃葡萄的一幕。
七十年代末我家的小院,在离水池不远的地方,自己长出了一棵泡桐树小苗,很快这棵小苗越长越大,没有两年就长得有水桶那么粗了,别人都说家有梧桐树,一定是要招来凤凰的……
每年春夏我家的丁香小院,绿荫成林、花香果甜。大家都知道前门地区是热闹非凡的地段,我家是在这闹中取静的一个世外小桃源。当时,我家在这一带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家人。平时我们与街坊邻里,往来虽然不是很多,但自我家搬到这里没多久,整条街道的人都知道了,我的爸爸是个大作曲家。
抄家之后,我家的丁香小院里,只给留下了一间屋子,给我们祖孙三代人一起居住。其他的几间屋子都被贴上了封条。红卫兵告诉我们,以后妈妈和奶奶不许随便出去,有什么需要必须提前请示他们。后来的日子造反派会不定期的差人给我们家,送来一些粮食和蔬菜。就这样我家院里的其它几间屋子,一直被封条十字交叉的封着。
抄家的时候是夏末,那时我们全家人穿的还是单衣。没多久天就转凉了,所有的厚衣、棉衣都在上了封条的房间里。为了给全家人申请拿出几件厚衣服来避寒,妈妈给红卫兵三司总部,写了无数封请示报告,迟迟不给答复,就这样天越来越凉。
北京的十一月,是最难熬的时段,无论是供暖,还是生炉子,都还没到时候。初冬来临,在造反派红卫兵的监督看管下,终于给我们打开了封条,允许我们进到屋子里,找出了一家人的寒衣好过冬。随后他们又再次原封的把那几间屋子贴上了封条。
那一年我八岁,开始当起了这个家。皮鞋、高跟鞋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物品了。妈妈被揪斗的当天,穿的还是夏天的塑料拖鞋。这之后她发现家里没有可以穿的鞋,皮鞋和高跟鞋是不可以再穿了。妈妈只好和我说,快去给她买一双布鞋回来。她给了我几块钱,让我去大栅栏的内联陞鞋店,给她买一双布鞋回来。
我手里紧握着妈妈给的那几块钱,生怕自己手中的那几块钱会被人偷去抢走似得。我一路快步小跑着,来到了内联陞鞋店,按照妈妈说的买了一双37码的布鞋。这就是我人生中,购买的第一个大物件,一双黑色大绒的平底方口布鞋。
我在一间屋子里等了一会,爸爸出来了。当着造反派的面,清点着我带来的东西。妈妈写的信他们过目之后,才递给爸爸。我脱下穿在身上的棉背心,又拿出那个调味瓶。造反派看了看说:“棉背心可以留下,这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我回答说是调料,他们说:“这里伙食好着呢!你爸爸不需要这个,带回去吧。”
我和爸爸说了几句话,最后我告诉爸爸:“家里有我呢,奶奶、妈妈和弟弟你就放心吧!”就在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好像自己长大了,已经真真正正是个大人了。
不多一会,探望的时间到了,爸爸要被带回去了。我揣着调料瓶,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父亲。就在那一刹那间,让我想起在我七岁以前,爸爸也不是天天在家的,因为他搞创作是要经常外出的,不是去体验生活,就是集中在外面写东西。我记得那时候只要爸爸一回家,就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当爸爸要离开家时,肯定是我吵吵嚷嚷着要去送他。与其说是去送爸爸,还不如说是赖着爸爸不让他走。
爸爸个子不高偏瘦小,高高的眉骨、深凹的眼窝、四方大嘴、梳着三七式的分头。他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件长款风衣,最经常戴的是一顶鸭舌帽。他是个典型的广东人,身材不够高大,可是在我的眼里,他依然那样的伟岸,那样的玉树临风。我每次送爸爸时,最后总是赖着要靠在他的肩膀上,让爸爸驮着我,走到胡同口才肯罢休。然后,我看着爸爸渐行渐远的背影走去……
有时我还要缠着爸爸再三问,下次回家是哪一天。让我永远忘不掉的一次,是有某一天该是爸爸回家的日子,我等待爸爸回家的心切,就一个人跑去胡同路口等,想接上爸爸一起回家。结果我等半天不见爸爸的人影,我就顺着胡同的小路往前走,结果七拐八拐、走着走着,我就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了,只见来到了一条有公共汽车的大马路上,后来,我也找不到回去的那条胡同了。
我迷路了也走累了,就索性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跑着的汽车,还在给汽车的数数,一点害怕着急的感觉也没有。后来天色已经很晚了,巡逻的警察叔叔发现了我,就把我带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到了那里,警察阿姨给我端来了一碗大白米饭,还有一盘炒大白菜。也许是我真的饿了,我吃着米饭和炒白菜,那叫一个香啊!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吃的一顿最香的饭菜,现在想起来,好像唇齿还有余香。
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很快爸爸和妈妈一起,来到派出所接我回家了。当时,我还不到五岁,为了接爸爸回家把自己给弄丢了。从那以后,妈妈和家里奶奶身边的佣人的老张妈,总是紧张的盯着我,怕我再自己把自己搞丢了。但当时的我,却一点害怕之感都没有,也没掉下过一滴的眼泪。我在派出所里面一边吃饭,一边和警察叔叔、阿姨聊着我家是什么样子。也许我天生就是一个“女汉子”的坯子,从小到大就不知道字典里,还有“害怕”二个字的存在。我除了记得在街上数汽车,再就是那顿香喷喷的免费饭菜了。
每个女孩儿心中都会有个洋娃娃的梦想。我更是爸爸心中的小公主,经常向爸爸提一些要求。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约定他再回家时,一定给我买个洋娃娃。后来爸爸兑现了诺言,他在王府井百货大楼花了十块钱,给我买了一个会哭的,还可以换衣服的洋娃娃。在当时的这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一个普通工人的一个月工资的收入,也就二三十块钱,就这二三十块钱是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好几口人的。
可遗憾的是,那时候的技术质量还不够好,洋娃娃的头是泥胎做的。我激动的抱着洋娃娃,在其他小朋友们面前显摆。大家玩的高兴,你争我夺的要抱抱她,结果一不小心娃娃从小朋友的手里掉在了地上,娃娃的头被摔裂了。我急的直哭,抱着娃娃去找爸爸,他看我这么伤心,就又跑去了一趟百货大楼玩具部,花了五块钱,重新配了一个一模一样娃娃头。这才算是安抚了我这颗受伤的小公主心灵。在我童年的时光里,所有快乐的回忆,都是与爸爸联想在一起的。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就成了样板戏《红灯记》里所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当时没有一点委屈,也不知道害怕,相反我觉得自己很伟大、好能干,家里家外,只要有我在就不怕,我已经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了。
妈妈自从文革以来被红卫兵小将,剃了个阴阳头,又拉到街上游斗了一圈之后,只有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要不停的每天给红卫兵组织写交代材料。慢慢地我发现妈妈的神情开始有些恍惚,经常语无伦次的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
从此,妈妈留下了个后遗症,经常会在正常的情况下,大家一起说话好好的,她会忽然间说一些我们根本听不懂,而且都是些不搭嘎的话语,经常会搞得大家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我想是被红卫兵突如其来的抄家、剃头、游斗,这些举动在妈妈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的吧。此时,我家里上有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下有不满一岁小弟弟,还有一个在潜意识里,寻求自我保护,神经兮兮的妈妈。
奶奶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是说广东家乡话(惠州话),虽然,我听不大懂他们说什么,但听着奶奶拖着长音的尾音说话时,感觉像是在听唱歌一样。可奶奶在和妈妈还有我一起时,只好是说着乡音很重的“半夹生”普通话。
从小到大我就没见过奶奶大声说话或发脾气。就是在她最不满意的时候,奶奶也只是自言自语,唠叨一通我听不大懂的广东惠州话。是个极罕见的、旧式的、有文化的家庭妇女。正是奶奶的这种通情达理,为她的一双儿女大开绿灯,爸爸和姑姑才走上了参加革命的道路。爷爷则是个很严厉的父亲,据我父亲和亲戚们回忆说:“几乎就没见老爷子笑过!”但奶奶则是个开明、和蔼、温和的母亲。
爸爸在家中最小,排行老三。中间是姑姑,上边还有一个大伯比爸爸大六岁。那时爸爸是个活跃的文艺青年,他和姑姑经常出现在各种剧社、诗社的场合,是活跃分子。那时候爷爷工作比较忙,经常不在,只有奶奶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多。当时,国家局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正值抗日战争初期。爸爸他们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一些学运活动。爸爸和姑姑的这些动态,奶奶是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但她从不去过问太多,直到爸爸和姑姑他们离家出走。
此后,家里就只剩下父亲的哥哥一个人。其实,我的这个大伯,也是琴、棋、书、画都通晓。吹箫、打扬琴、拉二胡样样都拿手。长大后,我们叔伯两家人每逢佳节,都是要聚在一起过节过年的。记得大伯家里还存有扬琴、箫。每当这时大伯都会高兴的拿出乐器,给大家献上一曲。
我大伯早年间去过日本读书。他在弟弟妹妹同时一起出走之后,只好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理想与爱好,找了一份教师工作,早早的成家生子,本本份份地守候在奶奶的身边,做着一个长子踏实尽职该做的一切。再后来,我的这个大伯,成为了北方交通大学的数学教授。
爸爸和姑姑偷偷地离家出走,事先是不可能和家人打招呼的。就在爸爸他们离开家的那一天,奶奶再也没有撕过家里的日历,并且一直保存到一九四九年解放以后。奶奶将日历定格在爸爸和姑姑出走的那一天,朦胧中奶奶好像已经知道他们是干什么去了。但那个时候谁也不敢说,更不敢提起此事。奶奶只有在心里默默的守候着,就这样渺无音讯的等着,一等就是十几年。直到1950年父亲他们平安的回到北京。
其实,爸爸应该算是个大孝子,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对奶奶是有所歉疚的。当爸爸十几年之后第一次踏进家门时,奶奶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当年保存的旧日历。爸爸看着奶奶手里的日历,还是他们离开家时那一天的日历。那一刻爸爸什么也没说,当下就给奶奶跪下了,以示表达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尽到儿子孝道的歉意。
自那以后,父亲对奶奶是言听计从,他每次回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去奶奶的房间里,和奶奶说上一阵话,然后才能轮上我和妈妈。爸爸的举止让我们晚辈,懂得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家风,再一次验证了身教远大于言传。自从解放以后爸爸回到北京,我的奶奶就再也没有与爸爸、我们一家人分开过。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1970年10月我的奶奶离开这个世界。
爸爸在上海度过了中时期,毕业后全家先是迁到了天津,没过多久又都迁回了北平。此后,他就读于辅仁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北师大。这时爸爸和他的发小、冯牧等一批进步同学,一起参加了“民先”青年进步组织。我想就是现在的共青团组织吧。这一切都为日后投奔延安,做着准备工作。
记得有一次,爸爸指着家中相册的一张老照片告诉我,照片上那个身着长衫梳着中分头的人,他姓叶,和爸爸是同学。他们也是不错的好朋友。当时,他曾劝说爸爸,和他一起出国去留洋,但父亲还是拒绝了。可能是对当时国内的局势动荡不安,看不到希望。爸爸作为一个进步青年,有着一腔的热血。他认为只有去投奔共产党,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听爸爸和我讲过,当时他的家和冯牧叔叔的家,好像都是住在西城区,两家人离的不太远。而且,他们俩人从小就有较多的往来。长大之后又一起参加了“民先”进步组织。所以,后来也就成了一起结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战友。
最终,我的父亲、我的姑姑,和冯牧叔叔他们这些进步青年,一起投奔到了延安。
就这样爸爸顺利的考进了鲁艺音乐系,阴差阳错地开始了他的音乐人生道路。就是在鲁艺这里,他结识了老师冼星海先生,开启了父亲一生对音乐的挚爱与追求。音乐成为了父亲日后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文学爱好,则成了父亲后来业余的文化生活。
爸爸来到延安鲁艺的时候,也就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小伙子。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爸爸在鲁艺的第一个恋人,文学系的才女姚文(解放后一直在各大报社任主编)。
记得,那是在我懵懂的少女时期,开始阅读一些爱情小说了,但是对男女之情的理解,我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爸爸就经常指点我,应该看什么书,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我1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和我说,你可以开始看《红楼梦》了。经历过抄家之后,我家还能幸免,漏网之余留下一套《红楼梦》,纸都有些脆了,而且泛黄了,竖版的。爸爸和我说《红楼梦》这部书里面人物太多,怕我一时搞不清楚,看起来会很费劲。他就拿出一张纸,帮我列了一张图表,让我一边看,一边把书里面的人物,一个个对号入座的填上去。我就这样似懂非懂的看完了《红楼梦》。
这期间爸爸还经常带着我,骑上自行车去探望他的一些老 朋友。顺便借上几本我家没有的书,拿回去让我看。印象较深常去的有,住在灯市西口附近,一个四合院里的冯牧叔叔家。还有就是住在友谊医院对面郭小川叔叔的家。每次去我都是一边听着他们聊天,一边挑选着我家没有的,还是我想看的书。
虽然,当时我不能全都明白他们聊天的内容,记忆中的只言片语,但对我人生后来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想想他们聊的一些内容,其实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我就这样每次去时挑几本,下次去时再换上几本。在爸爸的推荐下,我读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当然是以小说为主)。
爸爸还认真的告诉我,读书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最好是做读书笔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培养我的读书习惯。我遇到书里看不懂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就去问爸爸。父亲就是我的活字典,我的老师。有一次我和爸爸从小说里的人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的这段爱情经历。
姚文在爸爸的眼里,不能说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但也是苏州人里的文化淑女,端庄秀丽、人淡如菊。她比爸爸大二岁,并早于爸爸到达延安参加革命。而且,她到了延安没多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可是我的爸爸来到延安后,一头钻进了音乐里,对于入党的事并不积极,还说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他回味说当时自己身上,还带有着浓厚的“小布尔乔亚”气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相识了并相爱了。他们同样有着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文人谈恋爱的方式,必然是以文为主。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其实主要就是以书信传情。爸爸说他后来大概保存了,有上百封他们之间的往来书信。
“文革”过后有一次,我和爸爸去贺敬之伯伯家,见到了这个姚文阿姨。此时,她已经是年过半百,可还是风采依旧,吸引我的眼球。她文雅温婉的问我多大了?不时的还上下打量我一番。姚文阿姨走了之后,贺敬之伯伯和我说:“你知道她是谁吧!”我点点头。他接着说:“遗憾啊!要不是文化大革命,她和你爸爸往来的书信都不会被毁了。那些情书真应该发表、出版成“书信集”。贺敬之伯伯还说:“那可不是一般的你情我爱那么简单的情书,应该发表出册,让后人看看学习一下,情书应该怎么写的。”
好景不长,1942年开始了延安整风。由于父亲在北平参加“民先”组织的介绍人断了线,无法证明他们的组织是党的地下进步组织。爸爸被怀疑是“特嫌”,被进行了隔离审查。组织上马上找到了姚文进行谈话,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必须要和“特嫌”人员划清界限。就这样组织出面,干涉阻止了他们的爱情。无奈之下,爸爸和姚文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分手。姚文则在组织的安排下,被调换了学习单位。就这样隔断了他们的所有往来,爸爸和姚文也就不能经常见面了。
那时候,父亲一边被审查,一边被强制与恋人分手。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小黑屋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说到这里父亲问我:“你知道什么是天塌了的感觉吗?”他说当时他的感觉,就是天真的塌了!他开始彷徨、开始思索,自己走的这条路到底对不对?他继续说:“我们那个时代,对‘爱人’和‘老婆’这二个词的理解,与你们现在人的理解,是有区别的。”他补充说:当时的姚文就是他真正爱的人。
爸爸在和我讲这些时,就像在和一个朋友说着藏在心底里的秘密。从爸爸的爱情故事里,我不难感受到,他的初恋是那么的刻骨铭心,而又是那么的脆弱不堪。在革命的面前,再浓烈的情感也是一文不值。爸爸和姚文的爱情故事,那才是在不恰当的时机,遇见了适合自己的人。一心向往投奔到革命圣地之后,自己的初恋爱情却葬送在了这里。
1945年整风暂时告一段落。在延安大礼堂,毛主席脱帽向大家鞠躬赔礼。这一刻父亲说:“毛主席的这一举动,我们真的被感动了。从此,我们放下所有的得与失,继续革命。”而父亲的这段历史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澄清,组织上也没有明确告诉父亲,他的问题最后是怎么定案的。
他哪里知道在自己的档案里,却一直背着“特嫌”二字。更有不可思议的是,后来父亲居然还入了党,并成为歌剧界重要的艺术栋梁。一直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他的这段历史问题,才得以彻底澄清平反。文革之后,他常常调侃式地对我们说:“文化大革命至少对我来说,还是做了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在毛主席号召“走出小鲁艺,走到大鲁艺”后。父亲和鲁艺音乐系的师生们,不断地走访当地的老乡,一边听老乡唱民歌,一边用笔记本逐字逐句把歌词、曲谱笔录下来。他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后来,他每次下去采风,都会带回记录的一些民歌。日积月累他搜集了大量的民歌,积攒了写满民歌、曲调的笔记本无数。我在爸爸的书柜里,看到过许多这样不同颜色、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只可惜文化大革命抄家后,再加上几次搬家,已经所剩无几了。
爸爸说他当时就是这样,“中西结合”消化之后,写出曲子再拿去给冼星海先生看。冼星海先生会当场逐句哼唱解释,或告诉你如何改得更好。延安的条件有限,一切都不可能正规化。冼星海先生的教学风格,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然而,就是在延安的这片黄土地上,在那些土窑洞里,却成就了新中国第一批“草根泥腿子”的音乐家。
总之,父亲在延安鲁艺音乐系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初期创作实践的开始。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日子里,没多久,他在延安就开始参与了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
记得后来有一次,我女儿参加来华的歌剧《魔笛》演出,饰演那个贝壳小公主。那天我陪女儿去彩排走台,当时看到人家舞美的灯光师,手里都是拿着总谱、听着音乐来变幻舞台上的灯光与布景。这时候才更加让我明白,爸爸对歌剧的那些诠释,所强调的歌剧整体效果,人家早就在做到了。
自我懂事以后,就经常会看到叔叔、阿姨们来到家里,和爸爸一起讨论剧本。他们只要一开始谈起某个剧本的总体构思,就会连续几天不停的讨论。而且,他们每次都是写音乐的、写剧本的,所有创作人员在一起探讨,直到把人物和情节都确定之后,再分头去创作。这其中父亲的一些代表作品例如:《刘胡兰》、《窦娥冤》、《春雷》、《韦拔群》、《矿工的女儿》等等,几乎每一部歌剧的创作过程,都是这样完成的。
父亲的理想是要将中国歌剧的探索进行到底。他一生几乎没写过几首单曲的流行歌,也从不羡慕他人“一曲成名天下知”。因为歌剧在唱功上要求的难度也比较大,也不会像单首歌曲那样容易演唱,而更便于流传。但他执拗的性格,对於从不改变自己初衷的追求,也从不后悔。他一生都不在乎功名利禄,志在理想与追求。他潜心的研究,如何将西洋歌剧的种子,有效的移植在中国歌剧的土壤里。
我曾问过爸爸,你为什么不写一些单首的流行歌曲呢?他站在音乐的角度讲:一部歌剧的完成,首先是以音乐为戏剧构成的主体,是以音乐写成的戏剧,用唱段来帮助发挥人物的个性及情感。音乐在歌剧里面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是有他自己的生命线,也就是这个人物的主旋律。
主旋律是一句音乐的句子,拿这个句子来代表剧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情感。甚至,在此人物不在场的情节下,只要音乐中出现了他的主旋律音乐句子,就会让听众联想到这个人物。这就是歌剧的音乐本质,也是西洋歌剧的一种模式。他说:写一部歌剧的音乐,相当于创作出几十首曲子。同时,他强调既要具备歌剧的“歌剧性”,还要保留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使西洋歌剧走出一条民族化的道路。爸爸一直是在这条道路上摸索进行创作的,这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
为此,爸爸说他每创作一部歌剧,都是从零开始,甚至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酣畅淋漓、非常过瘾的过程。当然他也表示,单首的流行歌曲写好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二者之间的感觉是不尽相同的。
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文化艺术也在开始复苏。文艺舞台上不再仅仅只是八个样板戏了。这期间无论是京剧、话剧,还是歌剧、舞剧,有复排的、也有新编的。各种演出纷繁地呈现在舞台上,我们的文化生活终于丰富了起来。
有一次爸爸带着我,一起去北京人艺剧场看话剧《蔡文姬》。在休息厅里,我遇见了很多熟悉的叔叔阿姨,后来看到爸爸和戏剧家曹禺谈笑风生,这之间就听到曹禺伯伯和爸爸说:“如果说我是话剧的泰斗,那你就是歌剧的鼻祖啦。”我想这也许只是他们之间的一些玩笑话而已。
然而,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痴迷于歌剧的“痴情汉”。他一生的风骨,就是坚守着为歌剧“一条道走到黑”的原则。他想以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手中的笔去推动着中国歌剧事业向前发展,宁愿孤独一生,也要寻求到灵魂的冲撞所迸发出的歌剧之光。在物质日益昌盛的日子里,坚守一颗宁静的心,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歌剧事业。正如他晚年写的长文题目中所表白的:《我毕生的追求——中国歌剧》。
爸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便是在隔离审查、挨批、挨斗期间,也还是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当时全国正处在一个早请示、晚汇报的年代。每个单位、甚至每个家庭,都是要每天早晚两次,对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做思想汇报。像爸爸这些被关在牛棚里的走资派,更是逃不过这一个程序的,按照规定爸爸每天要上交一份思想检查。
可时间一长,哪有那么多检查可写啊?爸爸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不是写一个故事,就是写一个段子,或者是写一个笑话交上去。后来监管他的造反派,几天看不到爸爸写的检查交上来,就会催促爸爸说,你怎么还不交检查啊?
就这样没多久,他们都成了专门看爸爸检查的忠实读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粉丝。文革后这些年轻的造反派,都成了爸爸的铁杆朋友。其中就有年轻的编剧惠延虹、舞美设计刘弼源、也有作曲家舒铁民等人,他们还是桥牌的最佳搭档,一有空闲就会聚在一起,谈笑中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年龄与辈分。
爸爸在“牛棚”关了一段日子,情况有所缓解之后,每个月可以允许回来探家一次。他每次回来时,依旧高高兴兴地和我们有说有笑,从不和我们讲他在外面戴高帽、挨批斗甚至挨打的那些经历。一次晚上爸爸洗脚,拉起裤腿,我和妈妈都看到,爸爸腿上有被打的伤痕。妈妈问爸爸:“这个伤疤,是不是被人打的?”爸爸急忙放下裤腿说:“不是,不是。”
那时,家里房子还没有被解封,我们一家人挤在一个屋子里,一个双人床外面加了一排凳子,全家人横躺在一张大床上。爸爸照样给我讲故事、说笑话,有一次爸爸为了逗我们开心,就站在我们唯一的一间屋子里的大床边上,自己嘴里哼着小曲,为我们跳了一段苗族的芦笙舞,这是我看过的最动人、最令我难忘的一个芦笙舞。现在想起来那一幕,留在心里的不是辛酸,依然是一份温馨。
其实,我也经常在想,为什么在爸爸的眼睛里,我们永远看不到忧愁和烦恼呢?我更是一直都没有搞懂,爸爸的这份坚强源自何处?爸爸是那种可以将快乐无限放大,燃烧掉所有的痛苦之后,再转换成能量去感染他人的人。爸爸常常强调说人要活得洒脱,尤其是如何看待一个男人。也许就是他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爸爸一直有点像个老顽童。
这些初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朋友,那时也只是三十几岁的年轻人,隔三差五来我家,成了常客。爸爸的这些忘年交朋友,有搞音乐的,搞美术的,搞摄影的,搞写作的,还有不少是演员,他们其中有男的也有女的。
当时,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也都是经历了文革,下放劳动刚刚从农场或干校回来,返回北京处于不安稳时期,也都没有成家更没机会立业,有的甚至是等政策、在待业。记得那时大家都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联系的方式只有书信往来。大家都在一个城市居住,就是不写信通知,也会经常能见面。
这期间我家的独院,频繁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位,都会经常来来往往穿梭于我家,赶上饭就吃,从不分你我也不挑好坏,赶上什么就吃什么。我家的小院里,经常是三日一来客,五日一来访,半月一小聚、一月一大餐。无论是正餐还是小炒,是炸酱面还是煮水饺。大家都会吃得兴高采烈。其实妈妈的厨艺还是不错的,有点奶奶广东菜的真传。时不时妈妈会露上一小手,做出一大桌的佳肴,请大家美美的吃上一顿。看着他们吃的很高兴,妈妈也乐此不疲的沉浸其中。
我家的小院离天安门比较近,周总理逝世的那期间,就成了大家聚集的场所,也是他们从这里出发和歇歇脚的地方。当时真好比一个大家庭,爸爸不是次次都和他们一起去天安门,但是每每都会等他们回来而聊的很晚。那时,爸爸的书房里,总是烟雾缭绕,他们可以从午饭聊到宵夜,有时甚至还会通宵达旦。当然茶也是必备不可少的,因为爸爸是个老茶道,还是个老烟民。他们对着抽对着喝。
老爸除了热爱自己的歌剧事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然而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性,不刻意去追求什么。他曾信誓旦旦的给自己写了一首打油诗:“戒烟便戒粮,架上多金梁”(金庸、梁羽生)。但没想到七十岁以后,爸爸居然把抽了一辈子的烟给戒了,终于摘掉了老烟鬼的帽子。
爸爸和他的那些忘年交,聊天的范围很广泛。时间一久这些跨界的朋友,在我家小院里相识也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和爸爸相处得好似父子。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对父亲开始叫起“老头”了。记得那时的爸爸好像也就是我现在的这个年龄吧。他们只要一进我家院门,第一句话就是:老头在家吗?从此,大家都开始老头、老头的称呼起我爸爸了。最后就连我和弟弟也受了他们的影响和感染,开始称呼爸爸“老头”了。
他们从开始称呼陈公、陈叔叔、陈老师,到后来演变成“老头”,再后来无论是家人还是至亲好友,全部是这样称呼父亲“老头”。乍一听起来是有点不太敬的感觉,其实恰恰相反,我们都觉得很亲切。这表面上称呼上的转变,其实蕴藏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爸爸的这些忘年交朋友,时隔多年他们都成家立业。出国的出国,成名的成名。他们之中有的是作曲家、画家、艺术家、作家,还有摄影家。
也就是在爸爸闲置的那段日子,他经常带着我骑上自行车,不是去看画展,就是去看摄影展。五十多岁的爸爸精力旺盛,依旧和那些三十多岁的忘年交朋友们,骑着自行车去郊游去拍照,大多时候都是在我家集合之后,一起从前门出发到颐和园、香山、还有圆明园等等,来回几十公里从不含糊。爸爸喜欢摄影,很早他就用自己的稿费,买了一架莱卡照相机。他算不上专业的摄影人,但一直是摄影的发烧友,交往的人群中自然少不了摄影人士。我也自然而然的成了爸爸和这些摄影人的第一模特。
每当这个时候,爸爸总会利用和我看展览的机会,一边给我讲什么是构图,什么叫黄金分割线。他常说:你可以不是画家、摄影家、艺术家,但你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做个鉴赏家也是要学习的。无形中他的喜好与偏爱,也在点点滴滴的影响着我。以至于后来我对摄影的热衷,还报了个摄影班,去专门学习过一段时间。现在摄影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摄影更是我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状态。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这话不假,但在我看来,父爱留给我更多的是温柔而深沉的爱。在我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不认为爸爸是个严父,他给予我们的大多是温暖与宽厚。爸爸赋闲在家的那段日子,是我们全家最温馨、最愉快的日子,也是我成长中永远难忘的一段时光。
青春时期留给我的烙印,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成人路上的指路明灯。时至今日古典音乐依然是我的最爱,每到一个国家去旅行,必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或去听歌剧、看音乐剧。更是相机不离手随时拍照。我虽然什么名家都不是,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可我的内心却容纳下了这所有的爱好,让我拥有着一颗博美的心。
后来爸爸不在了,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那些忘年交的忘年交,他们都比我大十几岁,在我眼里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我以前在他们群里即是小妹妹,也是一个小屁孩。几十年过去了,我和他们之间的这种距离,也在慢慢的缩短了,时至今日我和他们的每次相逢,大多数时间还是会在一起聊我的爸爸,大家心目中那个永远忘不掉的那个“老头”。
当他们得知不少文艺团体下放在张家口地区,便通过市领导找到了军区负责人。正好赶上一个比较喜爱文艺的首长,就特别批准了我父亲、乔羽,还有导演侶倗(现代作家 海岩的父亲)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创作班子。由于时间很紧迫,父亲就提出要找一个人来搞音乐配器。不知是上天的旨意,还是缘分的安排,黄安伦则成为了不二的人选,来到了爸爸的身边。从这一刻起,命中注定了这俩人亦师、亦徒、亦友的关系。
从1971年的下半年开始,这个创作班子就在张家口市,一个招待所里组建成立了。爸爸他们几个人,经过了半年多将近一年的时间,于1972年一部名为《矿工的女儿》的歌剧,诞生在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团体、特殊的城市——张家口。
这一年我14岁,也随着父亲的步伐,来到了张家口市文工团,成为了一名舞蹈学员。我目睹了爸爸和黄安伦的初次合作,整部歌剧由爸爸作曲、黄安伦配器,乔羽、侣倗编剧。导演侣倗,排练指挥黄安伦,演出指挥王方亮,舞美设计黄振亚。
爸爸他们临时组成的这个创作班子,一扫在那个灰暗的年代、贫乏的文化环境、下放劳动改造的岁月,给他们心灵上带来的所有阴霾。因为那个时期全国还处在学演样板戏的阶段。然而这部歌剧《矿工的女儿》诞生在那个年代,实属一件十分奇特的稀罕事儿,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件稀有产物。
从那以后,黄安伦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然而,他每走一步都还是会来和老爸商讨的。就像儿子和父亲在一起,更像无话不说的密友。黄安伦来我家是无需提前打招呼的,他经常是骑着自行车说来就来,就想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的自如。
黄安伦和父亲在爸爸的书房里,每次都会彻夜长谈。时而从老爸的书房里传出高声的郎朗大笑,时而听到他们哼鸣着小曲儿,时而他俩人还会说上几句广东白话。他们谈话的内容从音乐聊到文学,从当今又转到远古。中国的、外国的没有他们不聊的话题,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歌剧,尤其是在一起探讨着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
黄安伦是音乐世家、学院派出身。在这方面是无需我老爸多说什么。而老爸更多的是和他一起研究中国歌剧民族化的发展方向。老爸把他积攒多年的中国民间曲调、传统民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全部告诉了安伦。这对当时的黄安伦来说,恰恰是最最缺少和不太了解的一部分,也是对他日后创作中国歌剧,起到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眼里爸爸和黄安伦,就像是两个纯爷们之间的惺惺相惜。亦或是他们相见恨晚,亦或是老爸看到曾经的自己。这二人一个是歌剧痴情汉,一个是音乐疯子,真可谓难得的一对师徒。
在性格和做人上,他们也有着很多相同之处,都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子”。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即便在文化艺术被商业化贴上标签的时代,他们也不被外界这些俗事所改变,一直走着“曲高和寡”的创作道路。
冼星海、我的父亲还有黄安伦,这师徒三代人,同时入选了二十世纪杰出的音乐家之列(曾有过此项评比活动)。这不只是中国音乐界的美谈,还应该是艺坛的奇缘和奇迹。而且,巧合的是他们这师徒三代人,又均为广东人。真不知道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太有缘分了!
黄安伦也真不愧是音乐奇才,无论是他的天分,还是艺术成就,还是为人始终都在坚守着一个严肃艺术家的艺术道路。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黄安伦对父亲“滴水之恩”的师情,永远记挂在心上,唇齿之间也念念不忘他们之间的友情、共同的歌剧梦想。他始终保存着那难得的一份真情。
但在老爸临终前,他还是特意叫来了当时中央歌剧院的首席双簧管演奏家——汤铭。他也是黄安伦的同班同学。因为黄安伦的关系,他一大半以上的同学,都成为了爸爸的忘年交。我家就是他们经常聚集的一个场所。那天,老爸把他的外孙女托嘱给了汤铭。从那以后,女儿就开始和汤铭学习双簧管,直到后来也算是做了一份与音乐有关的工作。这也算是我这个音乐家老爸,对音乐的最后一个期许,以及对音乐热爱的延续吧。
爸爸的溺爱不仅体现在对外孙女身上,还包括在对我家的小动物身上,记得那是我家还在丁香小院居住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出门回来,抱着一只白底黑花的小猫。爸爸说它是躲在我家门口的出水口里,它很瘦小毛发也脏乱,长得也不好看,但却是楚楚可怜。爸爸说让他遇见它这也是缘分,他说留下它吧,给它起名叫“路遇”。没多久爸爸说“路遇”一个人在家里太孤单了,给他找个伴吧。
歌剧院里一个名弹钢琴伴奏叫柯大协,他家里生下了一窝的小猫崽子,爸爸听说了,马上带着我去他家挑了一只。“路遇”娶上了个“小老婆”,后来他们还生了几只小猫崽子。“路遇”一家猫咪在我家生活得快乐无忧。爸爸像是疼爱孙子一样的,对“路遇”一家更是倍加爱护。他一个从来没有买过菜的人,每次下班总是会带回来一些小虾小鱼。我记得妈妈最常说我老爸的一句就是:“油瓶子倒了,你都不扶一把。”我们也从来没有见过爸爸走进厨房,做一顿我们全家人吃的饭,但是他却每天不厌其烦的在厨房里,给“路遇”一家煮鱼饭。
有一天,我问家里人:你们有没有听见,每天夜里都有冰箱开关的声音。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得到答案。直到有一天夜里,谜底终于被我揭穿了。那天,夜里我起来上厕所,无意中看到爸爸正在打开冰箱,从里面拿肉出来给“路遇”他们一家当夜宵,偷偷地给猫咪们加餐。爸爸看到我,还不好意思的和我说,这只是偶尔的一次。
都说猫是奸臣,可我家的猫咪绝不辜负爸爸的厚爱。记得当时大家吃肉,还是需要肉票供给的日子,是个馋肉之食的年代。一个夏天的午后,我家“路遇”从外面回来,嘴里叼了一大块猪肉,它一到家就使劲的嗷嗷叫,那叫声与平时不一样有点奇怪,我们出去一看“路遇”马上松开嘴巴,一大块肉乖乖地放在我家厨房门口,它头也不回骄傲地走去。
后来妈妈仔细检查了半天“路遇”的战利品,是一块尚好的五花肉,妈妈就把它红烧了。我们全家无意中添加了一顿美味的硬菜。这顿大餐就是我家的“路遇”挣回来的。我想这是“路遇”它在用这种方式,感恩爸爸把牠从街上捡回来吧。这彻底粉碎了猫是奸臣的说法。
“路遇”不仅知道感恩,而且还很是仁义,它经常捕捉一些麻雀、耗子回来给它自己的老婆吃,老婆吃过之后,它自己再过去吃点残渣余饭。可惜最终“路遇”叼回来一只有毒的耗子,它老婆吃了后中毒身亡了。
后来,我们家从丁香小院,搬到了歌剧院新宿舍区,这时家里就只剩下“路遇”一个猫咪了,它也和我们一起搬来了新家。对于一个猫咪来说,住楼房当然没有平房方便,但“路遇”不同,我们打开门让它出去玩,它也不怎么出去,只愿意待在家里。而且,民间有个谚语的说法,猫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是不会死在自己家中的。但是我家的“路遇”和其他的猫不一样,牠在我家里生活了十三年,最后“路遇”老死在我家的沙发上,就是不肯离开我家一步。
1999年6月11日,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友谊医院。这天父亲一如往日的清醒,和我们聊了很多话题。当天,我们围坐在他的病床边,听着他断断续续的嘱托,也叙说到当年他们的风华岁月,还有他那无悔的青春日子。我看爸爸精神状态这么好,说了一整天的话,没想到这就是所谓回光返照的时刻了。
傍晚看爸爸说了一天也累了,就让他休息睡下了,我们才离开医院回家。刚刚踏进家门,家中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医院来电话说爸爸不行了。我们马上又赶回到医院,医护人员问我们,还需要切开喉管吗?我和弟弟一致商定,既然抢救无望,希望爸爸完整的走,不想搞得乱七八糟的。这也是爸爸生前的意愿。就这样医护人员,把所有的仪器撤走了。
午夜时分,爸爸静静的长眠不醒,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带着很多的遗憾,很多未完成的遗愿,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1993年10月母亲就早于父亲之前离开了我们走了。当时,也是我亲手给妈妈换穿的衣服。这次爸爸走时,我要比妈妈走的时候镇定了许多。我还记得寿衣是在一年前,王昆阿姨来看爸爸时,悄悄递到我手上的,说这是她的心意。之后我们也为爸爸准备了其他的衣物,此时,我和弟弟开始忙着给爸爸擦洗之后,更换上准备好的这些衣物。
爸爸走了!……此刻夜幕降临,忽然我感觉到有什么在头顶上飞。开始我还以为是蛾子,仔细一看是一只鹅黄色的、身上带有细细黑色条纹的蝴蝶。它萦绕在爸爸的病床上飞着。当时,我正在给爸爸换衣服,等我把衣服换好之后,它又在病房里飞转了几圈,才慢慢地飞出了病房……
当时的这一切,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忙着爸爸的后事也没想太多。但还是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为什么在一个大夜里能有蝴蝶在飞,没有阳光没有花朵是什么引来了蝴蝶在飞?
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乔羽叔叔就来到家中慰问。我就把昨夜在医院里看到的,这一神奇怪现象讲给了他听。乔羽叔叔仔细听了我的描述之后,感慨的说:“那是你的爸爸化蝶了。”乔羽叔叔接着还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出现的状况,传说中只有真正的文人达到一定境界精神升华之后,才会出现的这种化蝶现象。”最后乔羽叔叔还说:“你爸爸他留恋人世间啊,舍不得离开你们。所以才在病房里飞来飞去,那是在和你们告别呐!”有关化蝶的故事,我们都曾经听说过不少,但这一次却让我亲眼所见,还是看着自己的父亲化作蝴蝶飞走了,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不再伤悲、不再难过了,想着爸爸不知现在已经飞去了何方,是不是还做着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爸爸在天上,一定还是继续搞他的歌剧事业。
爸爸走后,我和弟弟决定,让爸爸和妈妈合葬。他们一起住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爸爸生前的又一“忘年交”、剧作家黄奇石(《爱的奉献》词作者)也是爸爸生前最后一部歌剧的合作者。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们一起合作创作了歌剧《韦拔群》。当时他也是曾是丁香小院的常客。从那以后,黄奇石就成了我老爸无话不谈的好友。
再后来,迁入新居,我们两家还是上下楼的邻居。我家住一楼,他家住在四楼。他每天下楼路过我家时,必定是要进来坐坐,和老爸聊上一会才肯走的。我记得他也说过:要是每天不来和陈公聊上一会,就好像少了点什么。爸爸晚年也一样,要是几天没有见他一面,老爸就会若有所失的说,是不是几天没见到黄奇石了,他有几天没来了吧。
爸爸走后,黄奇石写了“陈公千秋、歌剧万岁”的挽联,敬献在爸爸的灵前,并怀着深切的情感与怀念撰写了在爸爸追悼会上的散发的“陈紫同志生平”一文 。后来我们姐弟二人一起商定,要在爸爸的墓碑上刻上他挽联上写的那八个大字。
最后我们考虑到,爸爸和妈妈是要合葬一起的,由于有这个因素,我们最终在墓碑上,改动了二个字刻上了“父母千秋,歌剧万岁”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浓缩了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对爸爸一生事业与追求的理解与推崇。
感谢上苍的安排,使我成为了他们的女儿、亲人与朋友。父亲既是我心中的偶像,也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们大家心中敬爱的一个歌剧大师,一个值得我们终生怀念、永远爱戴的亲人!
视频: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视频
范秀兰的中医世界
一段感恩的情怀,一份爱心的旅程,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
题记 — 瑞典花儿
我怎么也没想到,我会得一种罕见的疾病 —– 苏萨克思。
這是一种世界上仅仅240例,脑袋出现病变,且有不平衡和畏光症状。更槽的是,因为苏萨克思带来了中风和手臂的问题,本人陷入了极度恐慌和无奈之中。
在与病魔斗争之时,想到我们的传统中医。中医虽然没纳入瑞典的医保系统,还得需要自已掏银子,但求医心切,我还是走进中医,在中医的国度里让我有了安全感。
一次偶然在微信群发现 ” 北欧中医药中心” 成立,我决定去试试。
“北欧中医药中心“挂牌在碧雲中医大学,碧雲中医大学(Biyunakademin)是由范秀兰亲自经营的一所私立大学,她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
二十五年来范秀兰把碧雲养生传到了瑞典、挪威、德国、法国、美国;她所著的《碧雲养生》被译为瑞典文、挪威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她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且都是青一色的外国人。
我从瑞典医院出来浑身疲备,暗无天日之间走进了” 针灸 “和” 热敏灸 ” 治疗。西医更看重的是病,病灶消除了就完事了;而中医考虑的是一个整体,需要调理全身气血运行。用西医的药,中医的“针灸” “热敏灸“康复恢复治疗,再加上各种锻炼,我认为是中西医最完美的结合。
范秀兰是一位智慧的女性,她把碧雲养生做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 让每个人都健康! ” 听着這句话,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话来,我眼里浸满了泪花。
中医在东方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范大姐说: 做针灸的人,手是带气的,当针进入身体时气就延伸,气和针就浑然一体了。每当做完” 针灸 “和” 热敏灸 “,浑身轻松,生活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对生命的认知,是自内向外散发的人性光芒。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有你!阴阳不平衡导致本人大病一场,如今更感生命的珍贵!我已从病魔中走出来了,遥望着北欧的天空一片蔚蓝。
”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天人合一,凡物必有合,世界是一个整体。北欧人对人文养生理解地更加深刻。
太阳、大地、生命,這不正是东方中医的精、气、神的画卷吗?
健康不分国度,不分种族。范秀兰大姐把健康带进大干世界,在她的带领下培养了大批中医的爱好者,成为中医行业的痴情者,而潜心中医的研究和学习。
她对生命与自然的解读:
人生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你有多高的知名度,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产, 而在于提升你对于宇宙大千世界秘密真正的了解,找到真实不断的提升性灵,提升智慧的方法去在静休中提升自己的潜能!
当你全身心投入碧雲静修的时候,你就会处于一个开心的状态。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你就不大会关心别人对你怎么看,远离各种事物的干扰,得到真正身心自由。返回孩童時代亨受人生真实的幸福! ——— 范秀兰 行山行水,范秀兰的脚步从没有停过,向北欧人传授碧雲养生是她生命的全部。
中医给人类带来了福址!如今,许多国家已经把中医纳入健康与保健系统,相信在瑞典中医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天不会遥远。
碧雲养生!是献给世界最美的礼物!
(以上图片均来自微信朋友圈 )
图片新闻: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美图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25日隆重举办。精彩图片如下: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首先发表讲话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代办张彪致辞。
文艺演出开始,主持人奥萨真子和娄国峰。
黄炳旺演唱《欢聚一堂》,虽然他觉得已经唱过多遍了,但是没办法,导演喜欢,再说这歌也太给力了,什么时候大家都愿意欢聚一堂啊,更何况节日呢!
何瑞玉演唱《卷珠帘》。这首歌也是听不够啊!欢哥都喜欢,导演更喜欢了。
董家俊演奏葫芦丝,也是保留曲目,什么时候听都是婉转悠扬!
瑜伽老师李欣芮和女儿苏梦涵表演瑜伽。
夏俊杰演唱《满城烟花》很抒情。
其实《春到湘江》更好听,但是有二胡现场合奏《茉莉花》也还是大不一样啊!如果我们都能现场合奏,就不需要伴奏带了!
美国风情。瓦瑟曼演唱诺奖得主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郝景霞演唱《牡丹亭》片段《游园惊梦》。
著名梅派传人吴江燕表演《贵妃醉酒》。
驻瑞使馆代办张彪,大使夫人宋景丽,领事部主任王昌宁,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等嘉宾,侨领和演员,大家齐唱《歌唱祖国》,文艺演出结束。
驻瑞使馆代办张彪,大使夫人宋景丽,领事部主任王昌宁,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等嘉宾,侨领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随后,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和瑞青中文学校董事长叶沛群为其名下的瑞青中文学校教师发红包。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和副会长等负责人与使馆领导合影。
然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啦,幸运大抽奖。原来这个小朋友抽到了一等奖。
今年演出和抽奖在这里,吃饭其实是在对面的聚福园餐厅。哎,外面下着雨,但里边也很热闹,哎,记者就顾吃饭了,忘了拍照了。
图/吴明,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隆重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12月25日,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在Infra-City Scandic大酒店隆重举行。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代办张彪先生,驻瑞典大使馆大使夫人宋景丽女士,使馆领事部主任王昌宁先生,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先生以及在瑞其他协会主要负责人和中资机构负责人等嘉宾出席了联欢会。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首先发表讲话。他说,今年是瑞典青田同乡会第十七次举办这样盛大的活动,这已经成为斯京华人的特殊传统节日了,瑞典青田同乡会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各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也离不开驻瑞使馆的大力支持。今年以来,我们与国内各级政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合作交流,先后接待了国家公安部组织的访问团,黑龙江陆昊省长率领的经贸团,浙江侨联副主席陈乃科一行,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接见了同乡会部分会员。我们还组织了瑞典主要社团负责人一起欢迎桂大使履新联欢会。同乡会代表们也参加了国内侨办侨联举办的多项活动。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和瑞青中文学校董事长叶沛群为名下瑞青中文学校的教师们发红包。
在瑞典青田同乡会的领导下,瑞青中文学校也顺利地走过了10个春秋,学校办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来学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学校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趣味活动,如书法比赛,读书比赛等。今年在参加北京侨联金水桥画画比赛中,多名选手获奖。今年夏天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大连参加了亲情中华,汉语夏令营。
叶克雄说,今年设立的中国大使奖学金更加鼓舞了大家的办学热情。同乡会还举办了第三届“青田杯”瑞典华人乒乓球队团体赛,支持赞助了第三届“青田杯”斯京华人高尔夫球赛和斯京学生学者春晚。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叶会长说,中国共产党19大今年在北京胜利闭幕。19大为我们祖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给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后,我们青田同乡会将会更加努力做好工作,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祝愿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代办张彪代表桂从友大使出席联欢会并致辞。他说,非常高兴看到青田同乡会的父老乡亲们。这里有各行各业的朋友。是共同的梦想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回顾历史,300多年前,青田人就有人漂洋过海,有人经过西伯利亚来到欧洲,来到海外发展。他们怀揣的就是要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
17年前,在团结同乡,服务侨社,助力融入、连接中瑞的梦想激励下,创立了瑞典青田同乡会。明年,青田同乡会将会庆祝18周年,这意味着我们的梦想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要和中国梦整合起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进一步,我们也要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今年的年会场地很上档次,有专业的舞台,人们首先观看了同乡会在过去一年中主要工作的幻灯片。然后,大家一起欣赏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欢聚一堂》,《卷珠帘》和《满城烟花》的独唱 让人领略中华文化即热烈又优雅的氛围。
优美的葫芦丝演奏《婚誓》和《月光下的凤尾竹》,竹笛和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彰显东方乐器和音乐的魅力,吉他弹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富有深刻内涵,朗诵习近平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让人们感受中华民族孝道的传统和亲情。
还有国粹昆曲《牡丹亭》和京剧《贵妃醉酒》片段的精彩表演不得不让人慨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瑜伽表演。
最后,使馆领导,嘉宾和全体演员一起合唱《歌唱祖国》,把联欢会推向高潮。
今年斯德哥尔摩的圣诞节细雨绵绵,瑞典青田同乡会2017年年会暨圣诞新年联欢会就是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暖冬气氛中结束了。抽奖过后,人们还享用了中华美食。
瑞典青田同乡会于2000年成立,是瑞典最大的华人社团之一。
这次同乡会年会的成功举办特别要感谢这些大力支持的青田老乡们:叶克清,叶克雄,叶沛群,张少华,吴奇,郑毅,林春明,程和平,王俞力 , 陈献国,Pong, 孙王敏,徐力,叶沛剑,周民伟,伍王令,周岳友,张巧伟,伍苏远,郑光龙,甘建广,彭瑞民,叶沛毅,周志敏,张建令,王黎阳和郑王平,夏海龙,夏海栋,郑光龙,高永林,徐春雷等。
荷兰中厨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礼赞
北欧绿色邮报网驻荷兰特约记者张卓辉 (文/图)报道:
荷兰中厨协会于2017年12月4日在称誉为“欧洲瓷都”Delft代尔夫特的上海花园酒店举行庆祝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
国侨办世烹联驰电祝贺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领事部主任蒋华、秘书茹建春和袁春华应邀出席,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下称:荷华联会)主席季增斌、荷兰主要侨团负责人、海牙市政府代表和荷兰友好,华人华侨代表,以及来自该会历任会长和会员,荷兰各大侨团负责人、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的中餐业团体负责人等逾200人参加盛会欢聚一堂,共同回顾中厨协会发展历程,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务院侨办、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下称:世烹联)、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浙江省侨联等国内有关部门发来的贺信贺电。
与会代表团长德国中餐协会会长胡允庆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同行业会加强联盟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并向东道主赠送贺礼。而法、比同行代表祝愿荷兰中厨协会事业更上一层楼。
华人社会发展经济支柱
荷兰中厨协会陈海群会长致辞时介绍,1987年自成立以来,中厨协会一直秉承创会宗旨,研究烹饪技艺,加强同业交流,传播中国饮食,弘扬中华文化,协会举办了多期厨艺培训班,参加了各种世界中餐厨艺大赛,获奖众多,他感谢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餐饮同仁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蒋华代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向中厨协会表示祝贺,他肯定了协会成立30年来,在参与华人社会各项工作,促进华人社会团结进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维护中国和平统一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成绩。同时指出中餐是荷兰华人支柱产业,中餐馆已经成为荷兰人接触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他们因此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中国人的好朋友好伙伴。他希望中厨协会以创会30周年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为荷兰中餐业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确实,现时星罗棋布于荷兰各地中餐馆、中式快餐店(Wok餐、面包、薯条等)各逾二千间(荷兰华人【薯条】快餐总会年前成立)晋为华人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经济支柱。因此,也是成立于1987年的荷华联会主席季增斌阐述目前荷兰华侨华人总数在16万人左右(含流动人口)中逾80%从事餐饮或与餐饮相关的产业。作为行业组织于荷兰华人社团大家庭一员的荷兰中厨协会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厨艺培训,参加各种比赛扩大影响等方面,他希望中厨协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三十而立杆标历程光辉
本协会历届会长分别是:张挺宏、林长云、黄兴华、董世明、杨永生、胡绍明、胡绍厅和陈海群,还聘请中国烹饪大师陈惠荣为高级技术顾问。现任会长陈海群等向历年来为中厨协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颁发了“卓越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
现任欧洲荷比深圳总商会暨联谊会会长张挺宏,担任过18年的荷兰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下称:荷兰中饮会)正、副主席,为荷兰中厨协会首任主席,荣获“杰出贡献奖”。
蝉联第六、七届荷兰中厨协会会长,荷华联会副主席的董世明先生荣获“杰出贡献奖”。他在任期间开创侨界行业先河,将“信息策划”放在首位,协会顾问团中新设特聘中国留学生项国侨任信息顾问(项现任旅荷福建同乡会副会长、经营荷京川外川大酒楼)。他多次组团回国进行厨艺考察,向祖国同行学习和交流技术。协会先后与温州的五马美食林集团,北京的全聚德集团,广州的总工会,东方宾馆,大同酒家,杭州的楼外楼大菜馆,北京,大连,温州的厨艺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交流关系。组织领导荷兰中厨协会首届中式烹饪公开大赛与中荷厨艺汇演。2003年11月中旬,参与在荷兰首都作为首个欧洲国家东道主承办了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三届五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暨监事会联席会议,大会审定了中国烹饪第五届世界大赛在广州举行,并进行了欧洲中餐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讨与交流,和讨论了2006年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申办报告,进而在欧洲饮食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派遣中国烹饪代表团赴荷京应邀出席每年一度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HORECAVA(赫丽嘉华)美食博览会第50,第60(2016年)周年金禧庆典于会展中心“亚洲广场”举行名为“Est mets West”(意译:东方相会西方)的中外烹饪大师首次联袂同擂台汇演;同时还先后分别组队前往中国大连,日本东京、马来西亚吉隆坡、上海、广州、北京参加四年一次的历届世烹联大赛,获得过多项赛事的团体、个人金奖的好成绩。胡绍明、胡绍厅两会长接力领导组编《荷兰中厨协会会长25周年纪念特刊》,共同组织率领本会团队,并与荷兰本土的新东方餐饮协会、荷华联会、荷兰中国总商会单位共有14支代表队伍一道于2016年月19日至21日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支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荷华联会承办,在荷兰欧洲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AHOY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第一次登陆欧洲国家的素有「中餐奥林匹克」赛事之称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各项目均获优异成绩。目前,成为行业标杆的荷兰中厨协会已经产生一批「国际中餐名师」、「国际中餐大师」和「国际中餐业著名企业家」、「国际中餐名店」,拥有接班的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正如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前执委,荷华联会原主席毕传有先生曾高度评价说,“荷兰中餐业之所以在欧洲国家中拥有较高的水准,其中也包括中厨协会的贡献。”
中国烹饪大师卓越成就
大会向历任荷兰中厨协会副会长、技术总顾问、高级技术顾问,为了振兴荷兰中餐业不遗余力,以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为毕生使命的陈惠荣先生颁发“卓越成就奖”,此奖项亦有颁发本会杰出者。多年来,陈先生积极参与和协助主持了由荷兰中厨协会主办、旅荷华侨总会协办诸如“中国地方风味”、“杭州名菜及拼盘”、大“型宴摆菜色”等多届烹饪培训班,撰写了《浅谈中国烹饪的历史与文化》(中、英文版),致力于创新荷兰中餐菜式,为荷兰中餐业开创新天地作出了许多贡献。与此同时,他还配合历任会长积极参加同行业举办的各种活动,竭诚促进海内外中西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交流。尤其在2006年5月,年逾花甲的他第三次专程返回杭州考取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国家级最高职称中国(国家级)烹饪大师。这是目前荷兰华人中唯二荣膺此国家级最高职称(其中荣膺此衔的一位也是本会副会长朱少光,现在浙江创办了温州五马美食林集团)。他担任了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国际评委,在北京、新疆、昆明等多次烹饪大赛中出任评委。但凡荷兰中厨队出赛,他都身体力行指导,因而屡屡载誉而归。被他指导过的弟子或学生,很多目前正在荷兰中餐饮业界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如中厨协会现任会长胡绍厅、中饮公会现任会长俞斌、华人总会前会长丁振芳和刘海跃等人都曾經接受过陈师傅的培训。等等这些都为陈惠荣大师欣闻乐见。因此,时任本协会会长胡绍明,及其他常务副会长,与他家人等联名在《中荷商报》刊登大幅彩色图照广告热烈祝贺:大师风范, 依尹传人! 中歺业常青树,中流砥柱!
而在2014年9月20日,荷兰中厨协会于Delft上海花园饭店举行中国烹饪大师陈惠荣入厨55周年庆典,全荷兰最大的《华侨新天地》月刊为此发表了特写通讯以致庆贺。
因此,他的学生,挚友,同事合作赋藏头诗表达心声以热忱感谢—
《荣耀荷兰中歺业》
旅荷中国烹饪大师陈惠荣荣获荷兰中厨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卓越成就奖
智鸿 锦华 红娥
陈列大师代表作,
惠莅华洋众观多。
荣耀荷兰中歺业,
烹小鲜如治大国。
饪浙菜誉满江南,
大马巡演新加坡。
师傅杭式东坡肉,
早年名声已远播。
赋藏头诗 《陈惠荣烹饪大师早 》赠予 杭州著名大菜馆 楼外楼原副总经理、国家特级厨师、浙菜烹饪大师,旅荷历任荷兰中厨协会副会长、技术总顾问、中国烹饪大师。 郭全、秋荣、卓辉(整理)
“一带一路”做好中国味道
第14届荷兰中厨协会会长陈海群不仅在荷兰有开中餐馆,而且在家乡浙江丽水市央也开了一家叫“陶然居”的餐饮店,生意一路畅旺。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他于今年9月中旬赴北京访问了中国烹饪协会【2】,受到了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的热情接待。双方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就荷兰中餐业的发展、荷兰中厨协会服务当地中餐业的情况、中荷两国餐饮业的交流、海外中餐组织建设情况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如何在日新月异的行业当中生存,荷兰中餐业必须要不断进行变革,希望中国烹协能够给与支持和指导。进而,他欣然命笔以《三十而立》在大会致辞并给予协会美好的发展愿景:秉承创会宗旨,研究烹饪,推广中厨,联络同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中国烹饪技艺。陈海群表示,中厨协会将积极参与国家“中餐繁荣计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餐馆和中餐厅作为国际舞台的作用,做好中国味道,讲好中国故事,以30年为新的起点,创造荷兰中餐业更加辉煌的明天。“近期本会将举办16-22岁青年厨师比赛,为年轻人建立发展平台,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个舞台展示他们的一技之长”,陈海群会长表示,“任职期间最大愿望与荷兰同行各方力量携手创办一所荷兰中餐烹饪学院”。
当天晚会高潮迭起,切生日蛋糕和开香槟,蒋华、季增斌和陈海群主持了隆重仪式,同时举办了厨艺展示和品尝会。
【注1】《“我们为习主席做中式早餐!”》
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于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习主席说“荷兰是欧洲的门户,我选择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开启欧洲之旅。于当晚六时一刻抵达荷兰首都(Amsterdam)阿姆斯特丹王宫,沿途受到许许多多的扬起五星红旗,打出横幅标语的旅荷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荷兰民众夹道欢迎,出席国宴的还包括今天同机抵达的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以及中国驻荷兰使馆陈旭大使夫妇、驻荷中资机构代表、荷华侨界代表、两国各界友好人士共200余人。
习近平主席一行下榻于海滨的荷兰诺德维克花田中心城市诺德维克(Noordwijk)的世界顶级宾馆奥兰治酒店(Hotel de Oranje)。不久前的全国最大的荷兰第66届花车巡游就在该市举行(每年一届全国性的荷兰花车巡游均在当地举行)。访荷期间,中国代表团200多人,希望每天能够吃到家乡风味的中式早餐。于是,当地一位从事餐饮业多年的老侨领,荷兰华人社团联合会常务理事董贤构先生代为出面斡旋,悉心觅选到了荷兰中餐业工作的胡式科、焦方琪、林建国和雷志林。
“这四位隶属荷兰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乌特勒支(Utrecht)的欧洲最大“WOK DE MALLEJAN”大众美食总汇(能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wok中文翻译:带把的中国炒菜锅),的人中年厨师是业内行家里手,有的曾经参加过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组织的世界烹饪大赛,荣获特金奖;有的曾经在法国的同行业大奖中取得很好的名次。”历任荷兰中厨协会副会长晋名誉会长、技术总顾问,曾经率领荷兰中餐业代表团参加世烹联会组织的多届世界烹饪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历任世烹联会大赛评委,荣膺荷华饮食界迄今最高勋衔,由中国商业部授权,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国(国家级最高荣誉职称)烹饪大师陈惠荣先生向来访者介绍。有别于法国,意大利制衣业和制革业相当发达,那里的华人形成了“男厨女车”的社会生态之外,旅荷十万华人80%以上从事的中餐业并赖以为经济支柱,占全荷饮食业四万多间廿分之一的2500间中餐馆星罗棋布于荷兰各地区。距今十年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举行了欧洲首次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联席会议,与会决定在广州举办(2004)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在欧洲饮食业界产生深刻的影响。“酒店当初商议的一共也就是7、8个品种,就是馒头、稀饭(粥)、油条这一类中国人习惯吃的日常早点。”胡式科如是说,“我们为习主席做中式早餐!”
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期间,保安非常严密。他们4人领到特别通行证,才进入了Hotel de Oranje开始工作。果然,都是做些很普通的日常早点,除了馒头、稀饭、包子等,还有玉米、红薯一类食品,做好之后,送到餐厅。“想不到我们国家领导人就吃这些啊!”他们感动地说。有没有见过习近平主席?胡式科说,见过,离开大约7、8米的地方,不过,没有握手。林建国说,没有,领导人太忙了,不过,能为领导人做几天早餐,我感到十分光荣。三天的工作很快地结束了,但是,他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通过信息传播,将各自的亲身感受感想,幸运幸福与同行业同仁分享。 (作者:张卓辉)
【2】中国烹饪协会作为国家指定的餐饮行业组织在全国拥有健全的网络体系,覆盖了中国餐饮业各个领域和业态,中国烹协正是通过各级组织网络,对全国的餐饮行业进行服务。中国烹饪协会建有20多个委员会,对不同的餐饮业态进行精准服务。活跃了整个中国餐饮行业,服务了广大会员,并成为政府对餐饮行业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作为国家级餐饮行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愿意加强与海外中餐组织和企业的联系,将自身多年来积累的行业管理与服务经验分享给海外的中餐组织,为促进海外中餐的繁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