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学

今日头条: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第二期古琴培训班圆满结束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29日晚,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第二期古琴培训班提高班最后一次上课,标志着本期培训圆满结束。零基础班和初级班都在此前已经结束。

在提高班的课堂上,古琴传承人邓红教授耐心地教授大家《阳关三叠》琴曲。同时,儒雅的宋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了《阳关三叠》的七段曲目。原来,这都是古琴大师王迪先生收集定稿的有词的古琴曲。王迪的作品《弦歌雅韵》收录了经王先生整理定谱的100首琴歌,是研究中国古琴表现方式的重要资料,为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迪师承九嶷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尽得心传,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会副会长。1956年参加查阜西先生带领的古琴采访小组辗转全国各地,对古琴资料及亲人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访问,深感古琴之衰落尤以琴歌为甚,遂决心致力于琴歌发掘、整理和研究。1983年出版《琴歌》一书,收录琴歌五十余首,在海内外琴界影响广泛。

经多年辛劳,王迪先生陆续从《浙音释字琴谱》、《风宣玄品》等二十余种历代流传较广的琴谱中发掘整理出琴歌百余首。在此过程中,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在1961年到中国北大学习汉语时访问了古琴研究院,从此爱上古琴并师从王迪先生。后来,林西莉把她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就叫《琴》,该书在瑞典获得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奖,使得琴的知识在瑞典得以传播。她还组织音乐会请邓红和陈莎莎一起来瑞典进行琴箫巡回演出,曾在瑞典汉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邓红教授说,练习古琴曲时如果能唱出来,也比较容易练习,要比没有歌词的曲子好学。她那耐心细致的教学法,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古琴培训班,也可以说在瑞典又掀起了一股学习古琴的热潮。本次培训不仅吸引了华人华侨,还有瑞典男生来学习听课。先后有50人前来参加培训。

邓红教授弹唱《阳关三叠》

今年的古琴培训从11月18日开始,零基础还是练习的《沧海一声笑》,初级班练习了《酒狂》,提高班练习了《阳关三叠》。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培训就结束了,学员们都对文化中心组织学习古琴表示感谢,对邓红教授的培训表示感谢,希望明年能够再继续。邓红教授表示相信大家可以继续练习,坚持下去,以琴会友,陶冶情操。

古琴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著名的古琴曲《流水》和新疆的木卡姆音乐都曾经登月。著名古琴曲《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都是令人陶醉的曲目。高山流水觅知音更是传为佳话。

去年,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全球首家中心举办古琴培训班,今年是第二次,为传播中国古典民乐开了先河,也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非常受欢迎。

相关链接:

今日头条:新疆图片展在斯德哥尔摩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 日前,斯德哥尔摩室外阴雨连绵,但在斯德哥尔摩市会议中心却是其乐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疆图片展在这里举行。

本次图片展由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同瑞典中欧文化协会和瑞典工人教育协会合办。其背景是去年8月,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应邀到新疆去采访,对大半个新疆进行了采访,包括乌鲁木齐,昌吉,布尔津县,阿勒泰,喀纳斯,禾木村等地进行了采访。后来,还到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去了两次。带回了1000多张图片。在这一千多张图片中,展出图片35幅。

在开幕式上,陈雪霏首先致辞。她说,本次图片展的目的就是要让中瑞朋友多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风土人情,文化,环保和旅游。图片也主要包括这么几个部分,基础设施,经济旅游,风土人情,日常生活,歌舞文化,生态环保。

为了能让大家感受一下新疆风情,开幕式上特意邀请栾德涵演奏小提琴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悠扬的小提琴曲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新疆,让他们感受维族姑娘和小伙那炽热的爱情。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朱瀛盈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上台为大家演唱了这首歌,让在场的观众也随她一起哼唱,因为这个曲目很多华人华侨是熟悉的。

在开幕式上,国航斯德哥尔摩总经理朱津川应邀即兴致辞。他说,看了现场的这些图片,感到非常好,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看了这些图片,感觉真是名符其实。他对北欧绿色邮报网能够举办这样的图片展给予高度评价,国航可以直接从斯德哥尔摩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及新疆各个城市,他欢迎大家多坐国航去国内看看。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大学医院段茂利教授主任医师及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会长也在开幕式上用中英文双语致辞。段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女士通过三次亲临新疆,用她手中的相机拍摄出新疆迷人的风土人情、地质地貌及今日新疆和谐社会发展面貌。这次陈雪霏女士精心组织展示了这么多美丽的新疆图片展真是让人豁然开朗,原来新疆是如此这般美丽迷人,通过观看图片,他感受到新疆是安全的、和谐的、美丽的,令人有种冲动和激情想到新疆走一走,去领略她那旖旎的风光,他要说的是新疆的美丽是永恒的。

开幕式前后,大家自由观看了图片,中间品尝了中华美食,酱牛肉,宫保鸡丁,豆腐和蔬菜,满足素食主义者的需求。

之后,陈雪霏主编给大家详细讲述了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让人领略新疆风土人情和山川河流的秀美,尤其是大巴扎人们安定和谐的日常生活,和木卡姆登月曲目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她也介绍了她在当地采访和考察时的感受。另外,也有一些图片虽然暂时没有印出来,但也通过PPT让大家看个明白。

很多观众在看完图片展和听了讲解之后表示,收获很大,觉得以前总是听说在新疆不安全,现在了解到新疆其实很安全。希望以后有时间一定到新疆去看一看。

图片展期间,有来自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的意大利记者托尼.西查,也有来自瑞典外国记者协会的芬兰记者西斯丁.卡亚娜,土耳其记者阿卜杜拉,梅廷和智利电视记者出席图片展。也有瑞典企业界的代表欧克先生,瑞典游戏公司的语言专家和文化界的代表。出席图片展的还有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和瑞典国王岛著名中学的学生,他们也表示图片展让他们受益匪浅。

另外,中瑞生命科学协会会长于江和中欧文化协会的会员也都参加了本次图片展。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表示,这次图片展除了新疆美丽风景也加入了一些新的日常生活的图片,包括新疆的食品葡萄干,吐鲁番的坎井和更多大巴扎的图片。这些图片以后还会在协会春季文化活动时继续展出。

这里是瑞典工程师会议中心,本身就装饰了对太空的探索图片和灯光,为本次图片展也增添了探索的色彩。

图/查正富 文/陈雪霏

更多图片:

以下部分图片只是在PPT中展出。

吐鲁番民族团结大街上快乐的小朋友。
吐鲁番市区3月份的街道
新疆公路很宽,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公路两旁是风力发电场。
大巴扎的维族商人在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现在很安全,不像以前总有风险。最近几年很安全,游客也多,收入大大增加了。
买买提表示生意好了。
这位青年和姐夫一起卖手鼓。买卖可以。
贾吾兰卖手工艺品生意兴隆。
维族小朋友围着大人学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记者采访民族团结大院和大家一起过古尔邦节,品尝百家宴。

大巴扎夜市生意非常红火,人山人海,一片繁忙景象。
大巴扎夜景,不同角度颜色不同。
民族团结大院百家宴相当于瑞典的openhouse.
大巴扎店铺乐器部分人们是一边弹唱一边卖,生意娱乐两不误。
维族姑娘卖新疆饼。
大巴扎夜市饭铺
大巴扎晚上的演出婚礼
好像是抢新娘游戏
民族歌舞表演是文化也是旅游项目
热瓦普
新疆木卡姆剧院表演木卡姆音乐非常专业
大巴扎的舞蹈
大巴扎的演出招引游客
大巴扎冰激凌铺
民族团结大院过古尔邦节唱歌跳舞品尝百家宴
大巴扎
维族小伙儿在做囊
大巴扎夜市的面条铺。

路遥诞辰70周年:平凡的世界,不平庸的一生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这是著名作家路遥在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下的一段话。

  今年是路遥诞辰70周年。路遥本名王卫国,生命只有匆匆四十余年。但坎坷的经历没能击败他,一部《平凡的世界》,直到今天,仍在以温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前行,人们记住,也记住了不认命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

  而这两个人的故事,恰恰映衬着路遥在现实世界中不平庸的一生。

  饥饿的少年时代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于陕北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尽管父母辛勤劳作,但日子仍然过得十分贫苦。不得已,路遥被过继给自己的伯父,那一年,他七岁。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作家路遥。郑文华 摄

  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伯父家的情况稍好,但生活也不宽裕。路遥依旧穿得破破烂烂,时常为买一支铅笔发愁。他坚持读完了四年初小,又参加了高小考试,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家里并没有足够的钱供他上学。生性倔强的路遥不肯听从养父的安排,去砍柴放羊,而是独自一人跑到了县城,后来通过反复谈判,家里勉强答应让他念书,但每个月只给25斤粮票。

  对路遥来说,这点粮票并不能满足基本的饮食要求。吃不饱的时候,他就跑到野地里去找点可以果腹的东西。

  记忆中的遭受饥饿折磨的生活,在路遥的心头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以致在后来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身上,几乎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大学时代的路遥

  1973年,几经周折,路遥成为延安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他的生活依然简朴低调,有时候吃完饭,用开水冲一碗菜汤便是美味佳肴。上课之外,路遥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读书上,《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楼梦》等经典著作都在他的书单里。

  枕头旁常常摞着一尺多厚的书,是路遥住宿舍的标配。他自己开玩笑,叫“床头文学”,读书到深夜是家常便饭,随身带着的一部《创业史》更是翻来覆去地读,重要章节甚至可以背下来。

  他的大学同学曾回忆,一次大家一起去西安搜集《延安颂》的编写资料,在铜川到西安的火车上,路遥就这么一直读着书,直到火车进站。

  庞杂的阅读,为路遥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74年夏,复刊不久的《陕西文艺》(今《延河》)一时缺少编辑,决定借调路遥。在那里,他很快有了发挥才华的机会,一边工作一边写作。

  没多久,路遥的长篇散文《银花灿灿》发表于《陕西文艺》1974年第五期;第二年,散文《灯火闪闪》刊发于《陕西文艺》第一期。当时,这些作品的发表在他的同学中引起了轰动,大家争相传阅。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作家路遥。郑文华 摄

  有了这些文学基础,毕业后,路遥如愿进入杂志社工作。

  抱病完成《平凡的世界》

  1975年,已经写出众多优秀作品的路遥冒出一个念头:写一部能够全景式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小说。这就是后来读者熟悉的《平凡的世界》。

  小说写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他花了三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到学校、工矿、企业、机关单位走访;为了了解当时十年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几乎翻遍了当时的报纸,直到“手指头被纸张靡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

  写第一部时,路遥是在一个煤矿,经常饿着肚子干活,直写到昏天黑地,分不清是不是天亮了;写第二部时,他住在陕北的县招待所,手掌冻僵了,就用热水捂热接着写。

  实际上,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后,路遥并没有获得多少赞誉,相反倒是收到一些评论家表示“失望”的态度。他难过,但却始终没选择放弃。

  然而,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的身体出现问题,开始吐血。得知消息的弟弟马上劝他停止第三部的写作,但路遥执意不听。他说,自己已经考虑好了,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

  他和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总共花费六年光阴后,《平凡的世界》终于得以成书,路遥也一举夺得“茅盾文学奖”。

  一部小说中的现实倒影

  《平凡的世界》,架构十分宏大。它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无疑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孙少安从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后来还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致富。

  读书成绩很好的孙少平则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书的开头,他是个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但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努力。

  他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比如,孙少平在山里劳动休息时,会躺在黄土上,仰望蓝天白云,眼里充满泪水。《平凡的世界》里说:“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

  这一幕,像极了当年艰难求学的路遥。

  也有读者说,孙少平也好,孙少安也罢,他们都曾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年轻人,但从始至终都在凭借顽强毅力与生活抗争。他们的信念就像是火种,每个年轻人看到光亮,就不会忘记知识和希望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庸的人生

  可是,当荣誉到来的时候,路遥的身体撑不住了。1992年11月17日,他因病去世,走完了他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

  贫困几乎伴随了路遥一生,童年少年自不必说,从事文学创作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多少好转。据说,他当年去领茅盾文学奖的路费,都是借的。弟弟跟他开玩笑:千万别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找不来外汇。

点击进入下一页

著名作家路遥。郑文华 摄

  但和孙少安、孙少平不放弃一样,路遥从未放弃过写作。他说过,“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作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路遥病逝后,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又先后两次播出《平凡的世界》,它成了一部“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2018年9月,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入选。在今天,它依然拥有数不清的读者。

  著名评论家白烨说过,书中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尤其是有乡村文化背景的人在逆境中向上爬的勇气,“年轻人看这个书,大部分都具有这种给你加油打气的功能,这是我们对这部作品保持敬意的最大原因。”

  在路遥笔下,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主人公大多都是于连式的小人物,但却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未被苦难打到,这也许是路遥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许多年过去了,路遥所写的世界依旧离读者很近。他笔下那些为生活奋斗、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的故事,仍旧令人为之动容:因为,我们总能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

  “少平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来源:中新网/ 记者 上官云))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庆祝国庆70周年冰雪音乐会民乐专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报道员凌芸)11月8日,2019第三届冰雪音乐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来自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的演奏家、艺术家们与各界华人华侨代表, 使馆代表和中瑞双方的观众们齐聚一堂。

在斯德哥尔摩深秋入冬之际,演出现场高朋满座, 聆听着中华传统古典音乐, 共同度过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夜晚。

主办方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朱瀛盈说,一年一度举办冰雪音乐会就是为广大华人华侨和瑞典观众提供一个欣赏中国文化艺术的绝佳机会,丰富华人华侨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华侨华人及瑞典人民对中国民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同时,促进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本届音乐节也是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倾情奉献。

音乐会共有十支演奏曲目, 包含葫芦丝竹笛二胡古筝扬琴及琵琶在内的多种中华古典乐器演奏的节目演奏家们在各自领域充分展示出了中国乐器的清澈和动容,特色迥异而鲜明, 表现力极其丰富, 为中瑞观众在视听盛宴中演绎出民族传说的蜿蜒曲折。

本场音乐会由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著名华人女高音歌唱家邹荣美主持。

葫芦丝扬琴合奏: 《芦笙恋歌》董家骏 杨晶莹。

董家俊还独奏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和《月夜》。

古筝二胡合奏:《红楼梦组曲》演奏者张熙儒 沈鑫。

二胡合奏:《良宵》演奏者 沈鑫 毛新月

竹笛独奏:《春到湘江》范锐

华人盲人长笛演奏家吴晶也来助阵,进行了即兴表演。

艺术家缪琪与张熙儒琵琶和古筝合奏《春江花月夜》。缪琪还独奏了《龙船》,张熙儒独奏了《高山流水》。这些经典曲目和演奏家们的精湛表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沁人心脾。

合奏: 《茉莉花》《步步高》

最后, 各位演奏家一起出场合奏了中华传统民乐《茉莉花》和《步步高》, 在经典怀旧的悠扬旋律中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美的热爱,《步步高》的演奏层层递增, 跌宕起伏, 积极奋发的意义在一吹一打, 一张一弛间演绎的淋漓尽致。

出席本次音乐会的嘉宾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侨务处主任张磊,瑞典华商会会长王永安代表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出席,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会长段茂利,中欧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会长钢琴家双焱,畅通国际总经理李凯和北欧华人协会会长周画等。

本次音乐会得到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和Brommavik Hotel的赞助支持。

编辑陈雪霏

2019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12)《大唐松州》歌舞剧在露天剧场演出气势宏大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9日,2019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来自28个国家近70家海外华文媒体主编社长记者在九寨沟采访后又回到川主寺镇并在那里看了一场别开生面气势宏大的历史歌舞剧《大唐松州》。

松潘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而古城也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剑南节度使李德裕在此筹边时筑柔远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建立松潘卫后,松潘之名沿袭于此。

  松州古城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物——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塑像,向人们述说着千余年前在此发生的促使文成公主入蕃和亲的“唐蕃之战”: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路过松州,被州官徐齐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入侵松州,都督韩威应战失败,太宗命吏部尚韦统军抵达松州,川主寺一战,松赞干布兵败回藏。干布还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遂将太宗女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

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旧址上以实景真人歌舞和虚拟灯光影像相结合的形式,让人感受十分震撼。在这里,高头大马和骆驼直接步入舞台,真刀真枪真演,最后,演员们还邀请观众一起跳舞,结束这部宏大的舞剧。

图文 陈雪霏

金庸逝世一周年:先生虽逝 侠义永存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 记者 袁秀月 )报道:2018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廿二,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岁。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去年今日,襄阳城为金庸点亮烛光,无数读者在网上表达追思。参演金庸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演员们,也以角色之名送别大师。

  金庸葬礼上的那副横联“一览众生”,表达着他对芸芸众生的体察。犹如他的两支笔:一支写武侠,雕刻人生百态;一支写社论,道尽世间冷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年轻时,金庸曾以林欢为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后来,他与梁羽生定下武侠小说之约,将名字中的“镛”字一分为二,就有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名字。

  自30岁左右创作《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金庸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只有14个字,却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金庸葬礼在香港举行。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除了小说家,金庸还是学者,是报人。“做学问是自己得益的,可以有快乐的。”金庸曾说,“学问不够,是我人生的一大缺陷”。

  2005年,81岁的金庸为修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特地飞赴当地上课,引起不少关注。2010年,他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而至于办报,则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中学时,金庸开始向东南地区的一家大报《东南日报》投稿。

  他早年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他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

  他曾说,自己“办报是真正拼了性命来办的,写小说是玩玩”。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

  2019年10月29日晚,曾拍过《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的导演张纪中,在微博上发表长文悼念金庸逝世一周年。他写道,你虽离去了,可你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国的山川大地,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想,你与我一样坚信,侠是中国人骨中的风神、心里的情怀,武侠精神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其实,侠客精神在中国源远流长。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游侠列传》,李白写《侠客行》,施耐庵写《水浒传》,清代有《三侠五义》。侠客们被世人向往、尊重,也让江湖充满了个性的光辉。

  都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而金庸的作品让侠客精神在当代得以流传并重新演绎。在书里,金庸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武侠江湖。有《笑傲江湖》的波诡云谲,有《天龙八部》的义薄云天,也有《白马啸西风》里简简单单的儿女情长…他的作品,还曾被多次拍摄、制作成影视作品,影响好几代人。

  侠是什么?是道义,是家国。而在金庸小说里,它有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是有情有义的乔峰,是孝义爱国的郭靖,是豪迈不羁的令狐冲……

  有网友说:“我对江湖的憧憬以及个人身上的侠气都是因为先生。”马云也曾在微博上悼念,“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他还敬上挽联,“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他也有一个侠客式的回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一年过去了,先生虽逝,侠义永存。( 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2019海外华媒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五)–用心体验“人间仙境”九寨沟 美不胜收

北欧绿色邮报网四川九寨沟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9日,2019海外华媒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记者团体验“人间仙境”补妆后的九寨沟,真是美翻了!来这里之前,我是再三掂量,到底去哪里好呢?早在1988年我刚读双学位的时候,一位四川同学就说,他的家乡九寨沟是非常美的地方。他那四川口音,让我记忆犹新。两年前,突然看到报道,说九寨沟地震了,看图片,完全没有以前的美色了。现在怎么样了呢?于是,我选择了四川路线,主要是要看看藏区和九寨沟。

清晨,带着迷雾,我们乘坐大巴一路走进九寨沟。据说,九寨沟是因为真的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一路上,看着道路两旁的高山,浓雾和河流,听着导游讲解员的解释,感觉真的进入了人间仙境。隔着车窗玻璃,我们一会儿向左看,一会儿向右看,真的看到那河水绿如蓝。讲解员说,这里的河不叫河,叫海子。她一再强调我们不走回头路,所以,我们先到最远的地方,就是五花海。

据报道,这里也是地震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但是,当我们下车时,发现这里的水太美了。海底是蓝色的,孔雀蓝吧,也有人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就叫“九寨蓝”。

这海子的水太美了,山上的倒影更美,更清楚。海子里有些树枝,我以为是因为地震造成的树倒山崩。因为看以前的照片,这里确实水变黄了。但是,经过两年的栈道加固,海水沉淀,里边的矿物质依然发挥作用。因此,海水依然是那么美,那么神奇,让人捉摸不透。这里说的海水,也不是大海里的水,这里的水是淡水。是来自山上的雪水。这也让我想到瑞典北部北极圈内瑞典最高山上下来的雪水也是冰雕的最好水源,有那么一点点让人心动的微蓝。但九寨沟的蓝是沉甸甸的蓝,沉甸甸的绿,而且,不同的角度,颜色也不一样。晴天和阴天也不一样。真是千变万化,美妙绝伦。

仔细看这照片,那蓝底就像是画师用油漆抹上去的,我还真问同行是否九寨沟的所谓补妆是真的抹了什么?他们说一切都是天然的。此时此刻,就是真的看起来好像是假的似的。象是电脑画的似的。但真真切切,这都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神奇造化。

海底有很多枯枝败叶,但也是美景的一部分,早在地震以前就有了。其实如果人们不说地震,我也看不出这与以前有什么差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

你看,这是海底倒影,多么清澈见底啊!我特意只照了海底。蓝天在海底现的更蓝。

走过五花海,我们来到珍珠滩瀑布区。在这里水非常清,真是一片净土,一汪静水。

我曾经去过黄果树瀑布。也去过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一个瀑布有一公里长,很壮观,但是,这里九寨沟的瀑布也是很壮观,千变万化的。

涓涓细流别有一番风味。水的颜色依然在变化。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DSC_7436-18.jpg

如果不是看到这个被地震掀翻的历史见证8.8石,我还真的很难相信这里曾经发生过7级地震。2017年的8月8日21时19分发生7级地震造成29人死亡,1人失踪,5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间接损失255亿元。多个海子受损,道路桥梁崩塌。这里的栈道就曾经滑坡。但是,新建以后,一切又都恢复了自然状态。当然,重建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走过了珍珠滩瀑布,我们来到长海。多么美妙啊!

走过长海,我们又来到了五彩池。确实,这里确实是五彩缤纷。但是我想到的是王朔的小说名字,《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这是怎样的造化才能享受这样的美景呢?在水池里居然能够这样蓝粉分明。

过了五彩池,我们来到诺日朗瀑布。我们得知这里也是重灾区。当时,瀑布都没有了。可是五天以后,奇迹发生了,这些瀑布又逐渐恢复了。

随后,我们经过了犀牛海,老虎海,真的,眼看着好像有一只老虎出山。

这里是树正瀑布。

看看这是不是人间仙境?也象一个个盆景,因此也叫盆景滩。

一路走来,我感叹伟大祖国的秀美。国外有的美景我们这里都有,国外没有的,祖国也有,这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大美中国!

九寨沟,真的是人间仙境,目前已经对游人开放,但是,是有限开放,每天只接受5000人,需要提前网上订票,跟旅行社比较好。这里的栈道所用木材据说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栈道比以前宽敞多了,结实多了,也大气多了。这里的厕所也非常好。整个景区都如仙境,真是太美了。回来的路上,我给自己自拍了一下,顿时感觉面部表情都因为轻松愉快而感觉放松了许多,因此也好看了许多。如果能在这里经常出入,那该有多美妙啊!这也是天然的氧吧!大美中国,大美九寨沟!

本次活动是由中新社和四川省统战部和中央统战部联合举办的,使得来自28个国家的68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走进四川藏区,体验那里的发展和脱贫攻坚。

图文 陈雪霏

海外华媒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三)感知松潘县山巴乡象藏艺术学校暨唐卡艺术传习基地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社长陈雪霏于四川阿坝报道:10月8日下午,2019海外华媒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代表团访问了松潘县象藏艺术暨唐卡艺术传习基地。

校长赤增绕旦介绍说,象藏艺术学校暨唐卡艺术传习基地于2018年9月17日在松潘县山巴乡麻依村挂牌成立,该传习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松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卡绘画艺术”以象藏艺术学校为载体,包括象藏美术馆、象雄文化研究基地、象藏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全面落地。

赤增绕旦从2012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该非赢利慈善公益学校,其初衷是让唐卡艺术成为家乡的文化产业,造福百姓。该项目花去他整整6年时间和所有积蓄1500万元。

从2007年开始在拉萨,他跟从唐卡画师次丹朗杰和西藏大学教授丹巴绕旦,学习唐卡的绘画理论与技艺。2012年,他在拉萨创办了“象藏唐卡艺术中心”,截至2017年,培养了近百名技艺精湛的优秀唐卡画师。

记者们走进传习基地,看到很多学生正在潜心绘画自己心中的唐卡。他们有的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但这部作品是用心完成的。它不但凝聚绘画艺术,而且凝聚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校长解释说,一部作品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学生们首先要读经据典找到其历史原型,然后,根据唐卡艺术的规范比例设计绘制唐卡。

赤增绕旦说,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行。为了心中的梦想,我愿拼尽全力。如今,象藏艺术学校有30余名唐卡画师,他们有学习了14年的,也有只学了3、4年的。他们大多数都是可以教学的水平了。除了这些师资力量,他们还与西藏大学、阿坝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校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师资保障。

这里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目标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青少年,唐卡艺术爱好者,也积极招收孤儿和残疾人士。课程有唐卡绘画、美术、书法、雕刻、版画、壁画、矿物和植物颜料制作等。

赤增绕旦说,学制为7年,前三年学习绘画理论及度量经,后三年学习时间传统制唐卡等技艺,最后一年绘制毕业作品及论文写作。

赤增绕旦于1979年11月出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他精通藏语和汉语。他为松潘县以文兴产作出了贡献。

在这里,人们感受到的是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和心平静气的修行。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挂在墙上,很多作品已经很优美了,但他们还在雕龙绣凤一样在精心绘制。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心灵的纯洁和意志的修行与磨练。美丽的文化传承铸就了美丽的文化中心。

图文 陈雪霏

双倍放送!诺贝尔文学奖缺席一年今回归 两届得主同揭晓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陈爽)报道: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季”仍在继续。瑞典时间10月10日下午,因丑闻而缺席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宣告“回归”,瑞典文学院将揭晓2018年和2019年两届文学奖的得主。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走出丑闻阴影?诺贝尔文学奖将公布两年获奖者】

  据报道,2018年时瑞典文学院发生了一起丑闻,导致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发,并被顺延到了2019年。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百余年历史中,推迟一年颁奖的情况十分罕见,上次出现还是在1949年,距今将近70年。

  导致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难产”的,是前瑞典文学院院士、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弗罗斯滕松的丈夫——让-克洛德•阿尔诺。

  阿尔诺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摄影师。2017年11月,18名女性出面指控他涉嫌性侵、性骚扰,部分事件就发生在归属于瑞典文学院的场所。此外,阿尔诺还涉嫌先后7次泄露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给博彩公司。

  这一丑闻让瑞典文学院陷入史无前例的危机,多名院士先后辞职抗议,导致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工作无法继续,被迫取消。

  为恢复诺贝尔文学奖的声誉,2019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经历了自1901年以来的最大调整。评委会中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他们在评选过程中也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诺贝尔基金会主任海肯斯滕表示,这将证明“评委会已与去年的事件明显脱离”。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8年5月4日,瑞典学院代理常任秘书长Anders Olsson宣布,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谁最被看好?中国作家残雪成热门,余华、杨炼上榜】

  虽然2018年的丑闻负面影响很深,但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依旧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深远、最受关注的文学类奖项。

  截至10月6日,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s的赔率榜显示,最有可能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加拿大女性安妮•卡森,安妮•卡森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批评、小说等多种形式,曾出版《爱欲这苦甜》《玻璃、讽刺和神》《红色自传:诗体小说》《夜》等多部作品。

  2018年获得了替代版诺贝尔奖——“新学院奖”的法属瓜德罗普作家玛丽斯•孔戴则位列第二。

  另一方面,中国作家残雪、余华、杨炼等也榜上有名。其中,残雪一度登上赔率榜第三位,成为热门夺奖人选。

  残雪原名邓小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小说集《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苍老的浮云》等,其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点击进入下一页

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发布赔率榜,中国作家残雪一度位列第三。(图片来源:Nicerodd网站截图)

  【那些年的等待: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坛】

  尽管每一年,外界对入选的作家名单和最终获奖者都有种种猜测,但这些猜测绝大多数很难被证实。

  据报道,每一次诺奖委员会的提名名单和意见都会被保密50年。也就是说,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名单至少要到2069年才会公之于众。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已经公开的资料,在中国作家中,胡适曾于1939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940年,林语堂被美国作家赛珍珠等人提名;1950年,赛珍珠再次提名林语堂作为候选人。可惜的是,胡适与林语堂均未得奖。

  一直到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诺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

  【评选也有争议?名作家被遗漏、圈外人获殊荣】

  自1901年以来,已经有百余位优秀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不过,在百余年的历程中,诺贝尔文学奖也难免遗落了许多光彩璀璨的“文学明珠”。

  从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高尔基、左拉、乔伊斯等已经故去的文坛大家,到众位当代名家,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际,有关诺奖“遗珠”的讨论都会成为热门话题。

  2018年底故去的色列作家奥兹就是一位公认的“遗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兹发表了多部小说,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此外,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生前也是夺奖热门,但却一次次与该奖项失之交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在目前仍可能获奖的作家中,日本的村上春树常年位于诺贝尔文学奖各大赔率榜的前列,但却从未得奖,被戏称为“万年陪跑”。他的文风细腻简洁,十分优美,但较少涉及政治体裁且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批判,其代表作有《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IQ84》等。

  另一方面,诺贝尔文学奖也存在着不少令人意外的“操作”。比如在1953年时,将文学奖授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2016年时,又将该奖授予美国民谣音乐家鲍勃•迪伦……也许,这份“捉摸不透”的神秘感,也是文学的魅力之一。(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诺贝尔文学奖将颁出“双黄蛋” 得主会是谁?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上官云)报道:瑞典时间10月10日下午1时,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此前,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因故未能按时颁发,所以今年将同时揭晓2018年和2019年的获奖者,被戏称为“双黄蛋”。

  而且,在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有关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上,也出现了不少中国作家的名字,都有谁呢?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何是“双黄蛋”?

  与近几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颁出“双黄蛋”,为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瑞典学院的危机对诺贝尔奖产生不利影响。图为当地时间2018年4月12日,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Sara Danius接受采访,她因丑闻事件引咎辞职。

  这还要从之前的一件丑闻说起。2017年,法国摄影师阿尔诺卷入性侵丑闻,而阿尔诺正是瑞典文学院院士佛罗丝登松的丈夫。

  众所周知,瑞典文学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机构。此外,阿尔诺还涉嫌先后7次泄露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给博彩公司,他与妻子均受到贪腐指控。

  夫妻二人一连串的丑闻令瑞典文学院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多名院士先后辞职抗议,最终导致评审没办法再继续下去。

  在舆论压力之下,2018年5月4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停颁2018年的文学奖。据悉,这一年的文学奖会延至2019年颁发,届时将会同时揭晓2018年与2019年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据悉,停发当年的文学奖不是特例,瑞典文学院历史上也曾5次推迟颁发文学奖。不过,因性丑闻停发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名誉严重受损,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很少见。

  2018年的“替代版诺奖”咋回事?

  有意思的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停颁后,还出现了一个据说是“一次性”的文学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图为当地时间2018年5月4日,瑞典学院代理常任秘书长Anders Olsson接受采访,宣布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此事一出,瑞典专栏作家亚历山德拉·帕斯卡里杜深感愤怒与羞耻,她和100多名瑞典作家、记者等文化圈人士宣布成立名为“新学院”的组织,自行颁发文学奖。一度有人称之为“替代版诺奖”。

  相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的评选流程更透明、更大众化。它是由瑞典各地图书馆管理员提名,选出47名候选人,之后就此进行网络投票,由逾3万公众投票选出最后的入围名单。

  奖项候选人不限来源国,但提名作家必须出版过两本书,且必须有一本在近10年内出版。公众投票将选出四位最受欢迎作家,最后由评审委员会决定一位获奖者。此奖项奖金高达100万瑞典克朗。

  2018年10月,来自法属瓜德罗普的女作家玛丽斯•孔戴获奖。

  赔率榜公布 有哪些热门中国作家?

  有趣的是,每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前,人们都会开启一轮竞猜模式,预测可能的获奖者。

点击进入下一页

女作家残雪。中新社发 罗小韵 摄

  前不久,博彩公司NicerOdds公开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据媒体报道,中国作家残雪、余华、杨炼等人也榜上有名,残雪还一度排名十分靠前。

  在这几人中,残雪知名度不算太高。她原名邓小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小说集《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苍老的浮云》等。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余华则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位作家。他从1984年即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还有热度颇高的中短篇小说《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数十篇。此外,《活着》(意大利文版)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这次的诺奖得主会是谁?

  除此之外,也有媒体和读者对可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做出猜测。

  比如,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这是一位常年处于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前列的作家,几乎年年都是大热门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村上春树。新经典文化供图

  今年位居赔率榜前列的,还有一位女作家、加拿大诗人安妮·卡森,她的作品风格更倾向于古希腊和古典主义,被认为比较符合瑞典文学院的口味。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等都被认为是比较热门的人选。

  尽管读者们寻找蛛丝马迹,想要猜准诺奖得主,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由于文学自身艺术特性,诺贝尔文学奖往往很难预测。比如,此前,村上春树几乎年年出现在赔率榜上,但又多次落空,被戏称为“陪跑王”。

  10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即将揭晓,你认为会花落谁家呢?(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著名昆曲曲目《牡丹亭》和《白蛇传》在斯德哥尔摩上演吴江燕和肖向平领衔主演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古典昆曲曲目《牡丹亭》22日在斯德哥尔摩Pero剧场上演,让中瑞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感受中国昆曲的优雅和魅力。

本场演出由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Christina Nygren用瑞典语介绍《牡丹亭》这个精美绝伦、凄美无比的中国古典爱情故事。

第一场演出的是《游园.惊梦》。吴江燕饰演杜丽娘,郭彦彩饰演丫鬟春香。

杜丽娘游园惊梦,梦见了一位书生。吴江燕表演的惟妙惟肖,肖向平也表演得非常好。他们那唯美的爱情让人感觉非常美。

杜丽娘偶感风寒,身体虚弱,后来去世并葬于后花园。那种伤感让人不禁留下眼泪。

三年后,柳梦梅果真来到这里,拾到了一幅杜丽娘的画像。千呼万唤果然把杜丽娘的魂叫出来了。与柳梦梅相见。故事仿佛是现代版的《人鬼情未了》。

吴江燕对本网记者说,她很高兴大家能够看懂这部剧情。她说,当初汤显祖写这部剧的时候,自己也痛哭很长时间。他写这部剧就是控诉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过去妇女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才酿成这样的悲剧。

吴江燕的表演让全场观众感觉很震撼,大家的掌声非常热烈,经久不息。

牡丹亭的故事和梁祝的故事,都是中国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其音乐和曲调也是让人着迷,穿心透肺。优美的服饰,也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9月21日,昆曲《白蛇传》也在斯德哥尔摩上演。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政务参赞张彪也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中国儿童剧《三个和尚》在瑞典成功演出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查正富)9月20日晚,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的肢体动漫儿童剧《三个和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BRISTOL木兰剧场成功演出。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和夫人宋景丽和文化参赞陈晓与来自瑞典和华人华侨家庭的小朋友们亲身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儿童故事会。演出现场不时发出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好奇惊叹。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的故事就是源自中国这句古老的谚语。其核心的思想是在既得利益和大是大非面前,透射出的是自私自利还是团结协作,是担当勇为还是推诿扯皮。这场肢体动漫剧将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与当代现实相结合,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与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观念,懂得团结包容的力量,知晓自私自利的危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据介绍,《三个和尚》自2014年首演以来,已演出超百场,演出足迹遍布五大洲15个国家20多个城市,共上演了58场,先后亮相多个世界知名儿童戏剧节、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等,反响十分强烈。

演出结束后,桂大使与演出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在会见演出人员期间,桂大使十分赞赏演员们带来的精彩演出,他饶有兴趣地说,《三个和尚》是中国古老的谚语故事,可以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一条扁担、两只水桶、三个和尚,从挑水喝到抬水喝,最后发展到无水可喝,简单的故事之中却蕴含了深奥的道理,我看过之后也很受震撼和启发。今天晚上你们的演出完全区别于传统格式的舞台剧,既没有大篇的台词,也没有华丽的舞台,是你们通过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和喜怒哀乐的表情刻画,传递并渲泄出剧中的深刻哲理。特别是演出的形式,让瑞典朋友们没有了语言障碍,能轻松地领会到剧情所表达的含义。从今天晚上演出的效果和现场小朋友的表现来看,演出十分成功,你们用中国儿童故事中的精髓,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他代表中国驻瑞大使馆再次表示感谢,并期待今后有更多这样优秀的节目登上国际舞台。

演出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瑞典木兰剧场的演员还奉献了精湛的技能的展示,瑞典侨界小朋友们表演了绕口令。

图文查正富 编辑 陈雪霏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华彩书香—当代中瑞书籍设计艺术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9月18日,《华彩书香—当代中瑞书籍设计艺术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驻瑞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和瑞书籍设计艺术家、出版商、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以及华人华侨等150余人出席开幕式。

桂从友大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大批中国设计师在广泛学习世界先进理念的过程中努力寻找自己文化的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了既有全球化特征的设计语言,又蕴含中华传统元素的优秀设计作品。瑞典艺术家对如何从书籍材质、封面设计、装帧、开本、色彩表现图书内涵有着独特的见解。中瑞两国图书设计交流互鉴大有可为。

陈晓主任在致辞中说,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快乐的源泉,书籍设计艺术综合了审美和专业技能。通过交流和借鉴,可进一步激发两国艺术家的灵感,共同促进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此次书籍设计艺术展汇聚了中瑞两国顶尖的书籍设计艺术作品,所展出的220件作品来自于中国和瑞典的101位优秀图书设计师,为“中国最美的书”或“瑞典书籍艺术”年度比赛获奖作品。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视觉、触觉近距离感知书籍之美。

展览举办期间,吕敬人、格力格·尼尔森等中瑞两国图书设计大师还将通过论坛与工作坊等方式,对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与趋向展开探讨,就如何将现代技术、审美观念等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融入书籍设计艺术中进行对话。这样的思想碰撞,将推动书籍设计艺术实现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进一步统一与升华。

此次展览得到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瑞典乌尔玛亚公司(Ulmaja&Co)、瑞典艺术资助委员会和北极纸业的大力支持,受到《每日新闻报》、瑞典电视台(SVT)等瑞典媒体广泛关注。展览的成功举办为世界了解中国优秀图书设计和优秀设计师提供了平台,为中瑞两国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创造了机会。

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到10月18日结束。

视频:2019斯德哥尔摩汉语文化节大舞台精彩视频片段:《飞天》及其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19斯德哥尔摩汉语文化节暨中国日活动在斯德哥尔摩著名的国王花园成功举办。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出席并宣布开幕。以下是部分视频:

安然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像我们当初爱唱美国的《红河谷》或者是《Sound of Silence》一样。说明中国的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李佳演唱月亮,优美的爱情故事,旋律太美了!
这里要看的是瑞典学生标准的普通话
这是陈芃芃老师培养的瑞青中文学校的孩子们,从小就看着很专业。
中瑞儿童同台演出
这是杨筱音老师的学生也很专业的儿童合唱团
郝景霞老师表演的昆曲
最炫民族风